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6.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课件(共36张PPT)+8个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6.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课件(共36张PPT)+8个视频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第五课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
6.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中国共产党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目录
统一的
0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02、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第一部分
我国有多少个民族?有多少个少数民族?这反应我国的基本国情是?
初步认识我国的少数民族
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一方面,各民族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另一方面,各民族又都凝聚在一个统一的命运共同体中。
1.我国民族格局的特点与表现
(1)特点:
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元一体是我国民族格局的最重要特点。
(2)表现:
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贡献
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我们伟大祖国的疆域,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促进我国民族地区的发展
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中国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不可分割。中华人民共和国只有一部宪法、一个中央政府。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都必须接受中央政府统辖。
3.我国的结构形式
(1)民主:(行政区域类型与自治权)
我国行政区域的类型包括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地方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
(2)集中:(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
思考: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是什么?
①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高举民族平等的旗帜,致力于铲除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赢得了各族人民的信赖。
②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各族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真正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实现了各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上的一致,为建设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1.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1)内涵:
(2) 原因: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思考: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基本原则)什么?
二、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
2.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基本原则)
我国始终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典例1 “十三五”是我国民族地区舞步更加青春的五年。“十三五”期间,我国人口较少民族全部实现整族脱贫,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生气盎然,民族间交融交往、和谐互助、团结共荣的“舞步”在祖国大地上跃动,五十六个舞伴各展风采,彼此的手也挽得更紧。上述材料说明
①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日渐形成并不断巩固
②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政策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③各民族团结互助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④各族人民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政策)
(1)含义:
不能把“聚居”理解成“居住”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二、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政策)
(2)内容:
①自治地方:
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
1947年5月
内蒙古自治区
1955年10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58年3月
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8年10月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65年9月
西藏自治区
我国各自治区成立时间
二、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政策)
(2)内容:
②自治机关:
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在行使一般行政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
注意:监察机关(监察委)和司法机关(法院和检察院)不属于自治机关
典例2 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种子资源,规范品种选育、种子生产经营和管理行为,保护植物新品种权,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内蒙古自治区人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自治区实际,制定《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种子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该《条例》的通过
①是自治区人大行使立法自治权的体现
②保障了少数民族人民优先发展的权利
③是自治区变通执行上级国家机关决议的表现
④为自治区政府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依法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依法管理地方财政的自治权。
依法自主地安排和管理地方性的经济建设事业。
依法自主地管理本地方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保护和整理民族文化遗产,发展和繁荣民族文化。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有以下权力
1
4
3
2
二、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政策)
(2)内容:
③前提、基础和特点: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
二、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政策)
(3)原因:
①必要性:
根据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要求:
①一方面,要充分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切实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因地制宜采取措施,积极推动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②另一方面,必须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尊严,依法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关系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依法打击民族分裂势力及其活动,坚决反对和有力回击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进行的渗透、破坏活动。
③必须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1.正确理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 归纳提升
(1)关键词、侧重点法区分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
民族关系 民族原则 侧重点 关键词
平等 团结 互助 和谐 民族平等 在各方面地位平等 “无优劣之分”“权利和义务平等”
“尊重少数民族语言、风俗习惯”等
民族团结 民族关系融洽 “和睦”“合作”“共同奋斗”“反对民族分裂”“相互离不开”等
平等 团结 互助 和谐 各民族共同繁荣 发展过程中补弱 “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加大财政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对口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
中国共产党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二部分
结合视频,解读我国的宗教政策。
三、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
1.重视宗教工作的原因
我国有多种宗教,妥善处理宗教问题,对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注意:中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等宗教。目前,中国信教公民近2亿,宗教教职人员38万余人,宗教团体约5500个,其中全国性宗教团体7个,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14.4万处,宗教院校92所。在中国,各宗教地位平等,和谐共处,信仰宗教与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彼此尊重、团结和睦。
何时信教的自由
同一宗教中,信不同教派的自由
信何种宗教的自由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信与不信的自由
国家保护公民信教的权利和自由
(1)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2.我国宗教政策的内容(基本方针)
注意:国家实行宗教信仰自由并不代表国家鼓励信教。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不允许信教。
2.中国共产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①权责统一:宗教信仰自由不等于宗教活动可以不受任何约束。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首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在享有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②遵守法律: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③依法管理:任何宗教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都不能干预国家行政和司法。我国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我国的宗教事务管理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原则。
三、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
2.中国共产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①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②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
③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严格禁止境外宗教的渗透和发展,坚决打击宗教极端思想的传播,严密防范宗教极端行为的发生。
思考:材料反映了我国实行什么样的宗教政策?我国是如何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的?
汶川地震的“罗汉娃娃”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要求: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宗教,用中华优秀文化浸润宗教,不断推进我国宗教的中国化。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而是要求他们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要求他们从事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支持他们努力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支持他们与各族人民一道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祖国统一多作贡献。
典例3 2021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56周年,56年来自治区人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方针,团结奋斗、砥砺前行,雪域高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充分体现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巨大优越性。今天的西藏,各方面成绩卓越。西藏自治区跨越式发展的宝贵经验有
①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②坚持宗教的中国化方向,凝聚伟大复兴正能量
③西藏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繁荣进步惠民生
④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提高藏族政治地位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