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6张PPT)新课讲解本课小结随堂训练新课引入学习目标综合探究四 回顾近代中国的百年历程9月30日是中国烈士纪念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公祭仪式,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新课引入1840年——1949年一、感怀人民英雄纪念碑新课讲解运用所学知识,根据浮雕所表现的历史事件制作年代尺。资料卡:五卅(sà)运动:1925年5月30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为了抗议帝国主义屠杀中国工人的反帝爱国运动。 最初是因为日本资本家杀害了上海工人、共产党员顾正红而举行罢工,其后,英国巡捕又开枪打伤打死游行工人几百人。由此,引起了全国范围的罢工浪潮。18401850188018901900191019201930194019501860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胜利渡长江1870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1949.9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毛泽东撰写、周恩来题写)18401850188018901900191019201930194019501860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胜利渡长江1946—1949年解放战争1919—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1840-1949年百年反侵略反封建斗争一百多年来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二、重温百年奋斗历程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林则徐、关天培、洪秀全洋务运动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甲午战争、戊戌变法邓世昌、康有为、梁启超、张謇、严复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同盟会成立、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孙中山、袁世凯、陈独秀、蔡元培、胡适、鲁迅中国共产党成立、北伐战争、南昌起义、红军长征、“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七七”事变李大钊、陈独秀、孙中山、张学良、杨虎城抗日战争、重庆谈判、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毛泽东、蒋介石辛亥革命1840185018801890190019101920193019401950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局部侵华日本全面侵华列强在中国强租土地,划分势力范围虎门销烟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1870维新变法运动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北伐战争局部抗战全面抗战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解放战争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林则徐、关天培、洪秀全洋务运动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甲午战争、戊戌变法邓世昌、康有为、梁启超、张謇、严复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同盟会成立、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孙中山、袁世凯、陈独秀、蔡元培、胡适、鲁迅中国共产党成立、北伐战争、红军长征、“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七七事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李大钊、陈独秀、孙中山、张学良、杨虎城抗日游击战、抗日战争胜利、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毛泽东、蒋介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们的探索与抗争为什么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1、没有根据中国的国情进行改革或革命。2、没有充分发动人民群众。3、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在新民主义革命时期,又为什么能取得最终的成功?1、从国情出发,走有中国特色革命道路。2、无产阶级以独立姿态登上政治舞台,发挥主力军作用。3、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4、有了科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5、充分发挥人们群众的力量。6、团结一致,共同反抗侵略。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个娃送他上战场“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独轮车推出来的。”-----陈毅你认为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不忘先烈留下的精神,才是对他们最好的告慰爱国主义精神;善于合作、团结一致的精神;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不怕艰难,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脚踏实地、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敢于吃苦,坚持不懈的乐观主义精神;…………昨日之英雄,创造了今日之中国, 今日的我们,创造明日之中国英雄不死,薪火相传(共44张PPT)新课讲解本课小结随堂训练新课引入学习目标第1课 两各命运的决战第四单元 中国革命的胜利1.两张图片反映的是什么场景 ?标志着什么事件的结束?2.你认为在这一事件结束后,全国人民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新课引入内战的爆发抗战胜利后的中国时局:独裁、内战共产党(共)代表中国人民和平、民主美国扶反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国民党(蒋)代表两种不同的建国主张1.背景: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对于应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提出了根本不同的主张。2.主张:①1945年4月底至6月初,共产党在延安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指出:要竭尽全力去争取光明的前途,反对黑暗的前途。大会还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②在国民党的代表大会上,蒋介石坚持一党专政。光明的前途黑暗的前途新课讲解 万急,延安 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蒋中正八月十四日从字面上看,蒋介石急于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他这样做,是否为了“国家大计”“以国家利益为重”?其真实意图是什么?想一想 不是,其真实意图是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并且可以把制造内战的罪名加在共产党头上。独裁和内战是蒋介石的既定方针,那么他为什么要现在摆出和平的姿态?重庆谈判蒋介石为什么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进行谈判?如果不去:就会宣传共产党没有和平诚意,就会制造舆论,把发动内战的责任推到共产党身上。如果去:利用谈判之机,诱使共产党交出政权和军队 。获得准备发动内战的时间,调兵遣将、部署内战。讨论如果当时你是毛泽东,你是否会赴渝谈判?为什么?A、可以响应全国人民呼吁和平民主的呼声,尽力争取和平,制止内战。B、可以表明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诚意,政治上取得主动权。C、可以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团结和教育当时对国民党尚报有希望的人民。1.背景: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但蒋介石妄图阴谋发动内战。2.目的:①国民党方面:迫于人民要求和平的呼声,也为争取更多时间准备内战。②共产党方面: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4.主要人物:国民党:蒋介石;共产党: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3.时间、地点:1945年8~10月,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在重庆进行谈判。1945年8月,毛泽东在重庆期间与与蒋介石合影。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通常称为“双十协定”。协定规定,坚决避免内战,在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基础上,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但是,国民党始终不承认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5.结果 :提醒:重庆谈判中,国民党始终不承认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这充分说明了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双十协定》原稿影印件人们为什么说毛泽东的重庆之行是“弥天大勇”?虽然抗日战争已经结束,但局部地区国共摩擦非常激烈,重庆市国民党统治中心,另外张学良的前车之鉴,人们记忆犹新。因此,毛泽东赴渝谈判实乃“弥天大勇”之举,是当时震动世界的重大事件。毛泽东用行动向全中国和全世界说明了,中国共产党是真诚地谋求和平的,一贯代表人民愿望的,同时也有力地揭露和孤立了蒋介石。“双十协定”是国共两党以协商方式签订的一个正式文件,它的发表,使国民党不得不承认国共两党的平等地位。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了主动,在人民面前表现了和平的诚意,在国民党统治区和各民主党派中扩大了影响,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重庆谈判迫使国民党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国民党若破坏协定,发动内战,就在全国全世界面前输了理,失去了人心。戳穿了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使人民认清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本质。重庆谈判的意义点拨:这说明共产党人代表人民利益,诚心诚意与国民党进行谈判,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民主。为什么重庆谈判得到全国人民的关注?你能理解当时人们的这种心情吗?说说理由。抗战胜利后,由于共同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已经被逐出中国,国共之争再次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人们渴望和平,担心内战在中国重演。能理解。因为和平来之不易,广大人民都希望能过上安定的生活。有人认为,既然阻止不了内战的爆发,毛泽东等人就不应该冒险去重庆谈判。对此,你的看法是什么?中国共产党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与民主,在谈判中捍卫人民的利益,团结和争取对美蒋尚抱幻想的人们,决定派毛泽东等赴重庆谈判,并为此作了充分的准备。内战的全面爆发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全面爆发。1.时间:1946年6月2.标志:中原解放区内战爆发的原因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其反共反人民的本性不会改变。中国共产党代表全国广大人民的利益,决心实现民主革命的目标,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因此,必须推翻国民党的独裁统治。抗战胜利后,民族矛盾下降,阶级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奉行霸权政策,支持国民党反动政府。所以,美蒋勾结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不可避免。国共双方都拥有数量强大的武装力量。内战的初期形势共产党军队用缴获的日军武器作装备美国帮助国民党运输军队到内战前线通过观察表格可知,国民党在军队数量、武器装备、拥有人口和拥有地区上都占绝对优势地位,共产党处于明显劣势。这意味着共产党在与国民党作战的过程中,必须采取灵活的战术,坚定作战的勇气和信心!根据表格,说说内战初期国共双方的力量对比。想一想,这意味着什么?1946年8月,毛泽东与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坚定了中国人民革命必胜的信心。图为《美亚杂志》用英文发表了这篇谈话和上海出版的《文萃》第6期译载了毛泽东与斯特朗的谈话。毛泽东指出:“从本质上看,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貌似强大,实际虚弱.从长远的观点看,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因为反动派代表反动,人民代表进步”。1.国民党的全面进攻:①国民党:凭借充足的兵力和优良的武器,蒋介石以“全面进攻,速战速决”为战略方针,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②共产党:解放军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为作战原则,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式,歼灭了大量的敌人,在战场上逐渐占据主动地位。到1947年2月,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2.国民党对陕北的重点进攻:①原因: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20多万人大举进攻延安,而当时在陕北的解放军只有四万余人。②概况:中共中央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采取“蘑菇战术”,不断打击敌人,粉碎了敌人对陕北的重点进攻。3.国共双方力量对比的转化:经过一年多战斗,国民党军队不断损兵折将,解放军和国民党军队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解放军人数增加到195万,国民党军队减少为373万。敌我兵力变化示意图430万人人民解放军:国民党军队:1946年6月1947年6月195万人373万人130万人蒋:内战独裁共:民主和平重庆谈判(时间、地点、人物、结果、意义)内战烽火向中原解放区全面进攻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1946.6(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运动战)对陕北的重点进攻(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彭德怀、“蘑菇战术”)转战陕北、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1947.3本课小结国统区的经济崩溃1.概况:内战爆发后,国民党在经济上陷入崩溃的境地,国统区通货膨胀,物价一涨,工厂倒闭。2.影响:人民苦不堪言,掀起“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民主运动。新课讲解土地革命与三大战役解放区的土地改革1.目的:彻底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2.成果:至1948年底,解放区有一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3.影响: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革命积极性得到激发,农民踊跃参军、参战,普遍掀起支援前线的热潮。国统区的饥民国统区学生的“反饥饿”“反内战”示威游行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深受农民欢迎解放区人民踊跃支前国民党靠“抓壮丁”补充兵源解放区青年踊跃参加解放军比较一下,国统区与解放区的社会面貌有什么不同?这会对战争产生怎样的影响?国统区的腐败与解放区欣欣向荣的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抗战结束后,由于国民党发动反人民的内战,加之对人民的经济剥削和腐败统治,国民政府的声望一落千丈。共产党代表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采取了有利于人民的一些列正确决策,如土地改革,使共产党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和信任。这为夺取全国胜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支持。千里跃进大别山1.概况: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12万余人,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2.影响: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对这一战略部署,毛泽东作了生动的比喻:“蒋介石把他的主要兵力集中于陕北和山东,搞重点进攻,好比两个拳头一张,胸膛就露出来了。这样的兵力部署很像一个哑铃,两头粗,中间细,两头力量强,还有攻势;中间力量弱,处于防御。我们就攻其薄弱部分,从中央之突破,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毛泽东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的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为什么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开始?大别山既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国民党战略上最敏感而又最薄弱的地区;又曾是老革命根据地,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大别山东镇南京,西逼武汉,南扼长江,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战争局面。三大战役关门打狗,各个击破人民群众是革命的主力军,是革命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内 容 战 役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时间 1948年9~11月 1948年11月 ~1949年1月 1948年11月~1949年1月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人数 47万余人 55万余人 52万余人战况 解放东北全境 基本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地区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意义 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快了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到来 北平的和平解放是大势所趋,是人心所向。中国共产党代表着广大人民的利益,因此采取了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政策。北平的和平解放能使北平地区人民免遭战争之苦,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傅作义部有和平改编的可能性。平津战役中,党中央为什么采取和平手段解放北平?政治:共产党加强民主建设,组成了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国民党统治腐败,一党专政,失去民心。军事:解放军英勇善战,运用了正确的战术;国民党指挥失误,战斗力不强。美国援助断绝。经济:通过土地改革激发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解放区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国统区经济则陷入崩溃境地。社会:共产党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国民党的统治不得人心,处境孤立。内战爆发时,共产党在军事上处于明显劣势。但短短三年时间,共产党就由弱变强,彻底打败国民党。这其中,有许多因素共同发挥了作用。请你从以下方面归纳共产党取得胜利的因素。1945.81946.61947.61948.91949.11949.41949.10.1和谈时期战略防御战略进攻战略决战渡江战役内战时期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粉碎重点进攻粉碎全面进攻三大战役土地改革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战略反攻三大战役国统区:解放区:通货膨胀、物价飞涨进行了土地改革时间:标志: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时间:名称:结果:1948年9月——1949年1月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的主力本课小结(共19张PPT)新课讲解本课小结随堂训练新课引入学习目标第2课 新中国的诞生时间地点内容影响1949年3月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并开始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为夺取全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作了政治上、思想上的准备。党的总任务:新课讲解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渡江战役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一声令下,百万雄师以排山倒海之势,发起了强大的渡江战役。百万雄师横渡长江东起江苏江阴,西至江西湖口。战线:江阴湖口东集团中集团西集团4.23南京解放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中共迅速取胜的原因是什么?主观方面: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和作战原则、人民群众的支持、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建立了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等;客观方面:蒋介石政府政治上孤立、失去民心,军事上军队士气不高,经济上横征暴敛、导致崩溃,还有统治的腐败等。参与者: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主要内容:1.大会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共同纲领》),规定国家名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2.大会决定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北京,采用公元纪年;国旗为五星红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国徽于1950年确定。3.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等人为委员,组成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国旗、国歌、国徽征集的时间、征稿数量等,说明了什么?居安思危警钟长鸣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时间:内容:1949年10月1日3.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2.接受《共同纲领》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1.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开国大典54门礼炮齐鸣28响有什么寓意?54门礼炮指的是参加第一次政协会议的54个单位,或曰45个单位加特邀人士的9个方面(或小单位),它象征的是中国人民空前的大团结。28响表示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起,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2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隆隆的雷声里诞生。是如此巨大的国家的诞生,是经过了如此长期的苦痛而又如此欢乐的诞生,就不能不象暴风雨一样打击着敌人,像雷一样发出震动世界的声音……——何其芳《我们最伟大的节日》国内意义:结束了近代中国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真正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中华民族朝着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不断前进。国际意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新中国的诞生渡江战役政协会议时间、地点:内容:意义:1949年3月,西柏坡为夺取全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作了政治上、思想上的准备。时间:结果:1949年4月解放南京内容:通过《共同纲领》,定首都、国歌、国旗等,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开国大典意义:国民党政权覆灭,加速解放全国的步伐。时间、地点:1949年9月,北平时间:意义:1949年10月1日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工作重心转移 党的总任务意义:为新中国成立做了各项准备。意义本课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1 两种命运的决战.pptx 4.2 新中国的诞生.pptx 综合探究4 回顾近代中国的百年历程.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