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保护自己主题教育班会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学会保护自己主题教育班会 教案

资源简介

学会保护自己主题教育班会教案
  教学目标:
  为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家庭、学校、社会都有责任保护他们。儿童本身更有责任保护自己。教育学生有紧急避险的权利,要保护自己的生命权,生命只有一次,保护自己的生命权是最重要的。在特殊的情况下,可以随机应变机智灵活地与坏人坏事作斗争,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
  重点难点:
  1、要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
  2、学会用合法的手段机智灵活的处理问题,避免自己身陷险地或脱离险地。
  教学方法:
  事例引入,激发兴趣。抓住重点环节,深入领悟。问题讨论,拓展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说起维权大家的话题一定很多,那你们知道自己有什么权力吗?(使学生了解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
2、你们还有生命的权利,有紧急避险的权利。当遇到特殊情况时要随机应变机智灵活的保护自己。请看这样一个事例。(大屏幕显示事例内容)
记得一个星期四的下午,放学后,于杰高高兴兴地往家里走去。看到前面在修路,于是于杰绕道而行,从另外一条小路走回家。走着走着,忽然听见一个声音:“小朋友,你放学啦?” 于杰抬头一看,一位陌生的中年男子出现在面前。“嗯,放学了。”于杰随口回了一句。“我是你爸爸的同事,你不认识我了吗?”陌生人笑眯眯地说。于杰抬头看了看他,心里在回忆认识爸爸的同事,“我这有几粒好吃的糖给你吃。”说完他拉住于杰的手,拿出几粒糖给了他。于杰心里在想,这个人“我”没见过呀,他是认错人还是……。便灵机一动问道:“你也是开卡车的吗?我爸爸今天开车去哪里了?”“对!对!你爸爸开车出去了,叫我来接你”。说完陌生人剥了一块糖,想往“我”嘴里塞。“是坏人,我爸爸根本不是开车的。” 于杰心里一下子紧张起来,怎么办?平时在电视里和报刊杂志上看到过不少坏人骗小孩的案件,今天被“我”遇见了,怎么办?他手里的糖肯定有问题,“我”决不能吃。“我是不吃糖的,难道我爸爸没和你说过吗?” 于杰急中生智地说,“噢,我忘了。”陌生人无奈地把糖放进袋里,“我带你去见你爸爸。”他拉着我的手说道。于杰慢吞吞地走着,大脑却在高速运转着,平时爸爸妈妈教过我很多自救自护的方法,杂志上也有好多这方面的文章。对了,我有办法了。“每次去爸爸那里,我都会帮爸爸买包烟的,我们去小店买盒烟就去爸爸那儿。” 于杰笑嘻嘻地对陌生人说,“那好吧,要快点,你爸爸在等你。”看着他那自以为是的样子,“我”不禁暗暗在笑:你上当了。陌生人拉着我的手来到小店,这时,于杰指着远处迎面而来的男子说道:“爸爸,你怎么回来了。”一旁的陌生人脸一下子紧张起来,紧紧拉着我的手也突然松开了。于杰对陌生人说:“爸爸回来了,我们过去吧!”“不、 不,我有事先走了。”只见他惊慌失措地说道,然后往后面跑去,一眨眼就不见了踪影。
  二、分析理解
  (一)提出问题,说说自己的理解
  1.看了这个事例,你们能说说于杰是怎样脱离虎口的?
  2.于杰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你向于杰学习什么?
  (二)结合实际。说说身边的故事。
  根据书上、收听广播,上网搜索的材料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少年自护自救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三)讨论(大屏幕出示讨论内容)
  遇到下面的情况你该怎样办?(可选择2―3个感兴趣的话题说说自己的做法)
  1、当你独自一人在家时,有陌生人敲门,你该不该开门呢?
  2、路上,如果有陌生人尾随你,你该怎样办呢?
  3、当陌生人送你连环画,说是送礼物时,你该怎样做?
  4、一个人自己回家,开门如发现屋内凌乱,或有味异时,你应该怎样做?
  5、当你一人在家,有人说,你的爸爸或妈妈让他来接你去单位,你去不去?
  6、当不认识的人送给你糖果、饮料等诱人的食品时,你该怎样做?
  7、放学后,有陌生人抢你的书包,或威胁索要钱财怎么办?
  8、当你被坏人挟持后,你将怎样想办法逃离虎口?
  (四)表演《你是陌生人》。
  (五)教师小结
  同学们,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保护自己惩治犯罪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请大家多关注。中央一台的“今日说法”,天津卫视的“案与法”等法律节目并从中学到一些法律知识得到启迪。
  教学反思:
  通过分析事例,弄清了主人公于杰是如何脱险并机智带领干警擒获犯罪分子的,使学生充分认识生命的重要性,学会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学会识破犯罪分子的种种花招以及花招背后掩盖的丑恶目的。
  通过读事例、说理解、讲故事、议收获等环节和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以及操作水平,强化了法律观念,拓宽了思路,并通过大家的讨论交流,丰富了自我保护和紧急避险的方式方法,真正的达到了教育目的,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