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1 常见地貌类型之喀斯特地貌一、导入新课:徐霞客旅行路线图及《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二》节选内容师:《游记》中提到的“粤西面目”,我们从徐霞客的其他有几种可以找到描述,如“岭忽乱石森列,片片若攒刃交戟。”、“石片层层,尽若鸡距龙爪下蹲于地,又如丝瓜之囊,盘缕外络而中系透空。”、“诸危峰分峙叠出于前,愈离立献奇,联翩角胜矣。石峰之下,俱水汇不流,深者尺许,浅仅半尺。诸峰倒插于中,如出水青莲,亭亭直上。”等。板书:地貌类型质喀斯特地貌出示目标过渡语: 本节课我们要完成哪些目标呢?请看大屏幕。1、喀斯特地貌的概念、分布和发育条件。2、喀斯特地貌的分类?(地上、地下)3、喀斯特地貌对人类的影响?(有利、不利)4、FAST选址贵州大窝凼(dang)的原因?(气候、地貌条件、工程条件)自学指导过渡语:怎样达标呢?请看自学指导(出示“自学指导”投影)。要求:1、读书66至68页,填写《金版新学案》57页至58页的《自主学习》部分。并划出课本重点。1、喀斯特地貌的概念、分布和发育条件。2、喀斯特地貌的分类?(地上、地下)3、喀斯特地貌对人类的影响?(有利、不利)4、FAST选址贵州大窝凼(dang)的原因?(气候、地貌条件、工程条件)(一)看书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密切关注每一位学生,并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学生如有疑问,请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检测。过渡语:前2题找到答案并能准确记忆的请举手!找人回答:师:作者描述的哪种类型的地貌?生:(可能的回答)喀斯特地貌1.概念:水流溶蚀石灰岩。分布:我国广西、贵州、云南、四川重庆。发育条件:①岩石可溶性强(石灰岩、白云岩)透水性强(空隙、裂隙大)②水体溶蚀能力强(水体成分酸性强、流动性强(降水多、坡度大、裂隙大、裂隙连通性好)2.分类分类 地貌类型 外力类型地上 部分 石芽→石林; 峰丛→峰林→孤峰→残峰 溶蚀溶沟→溶蚀洼地→溶蚀谷地(坝子)落水洞:溶蚀漏斗、天坑地下 部分 溶洞、地下河石幔、石帘、石钟乳[顶部];石笋[底部] 石钟乳和石笋 =石柱 堆积后教环节:3.喀斯特地貌对人类的影响有利影响:(1)成为著名的风景旅游区;(2)居住、防空、储藏的最佳选择地(喀斯特洞穴内冬暖夏凉)(3)坝子土质肥沃、土层深厚,可以发展农业。(4)喀斯特泉水和地下暗河是优质地下水,有医疗作用不利影响:(1)交通:地表破碎,崎岖不平;地下多溶洞和地下河;地质条件复杂(崩塌、断层),多地质灾害;(2)农业:平地少,地表水缺乏,土壤层薄且贫瘠;(3)生态:石漠化严重,土壤退化,耕地减少,植被减少,旱涝灾害等发生频率增加。4.FAST选址贵州大窝凼(dang)的原因?(1)气候特征。喀斯特地貌不仅需要石灰岩广布,还需要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我国西南地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2)基建工程方面的优势。① 利用天然形成的喀斯特洼地,工程开挖量小;② 场地构造稳定,开挖形成的边坡稳定性好。(3)排水方面的优势。喀斯特地质条件雨水易向地下渗透;天坑底部多裂隙,排水条件好。当堂训练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观察学生做题情况,二次备课。下图为一游客在我国某世界自然遗产地拍摄的地貌景观照片。据此完成1~2题。1.图示地貌景观为( )A.冰川地貌 B.黄土地貌C.海岸地貌 D.喀斯特地貌2.图示地貌类型的地下部分往往发育有( )①溶洞 ②角峰 ③海蚀柱 ④地下河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下图为某地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图中岩石和地貌形态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②④① B.③①④C.④②① D.④①③4.该类地貌发育典型的山区( )A.风蚀现象显著 B.岩石类型是花岗岩C.土层较薄,土壤贫瘠 D.地表水丰富,地下水贫乏古往今来,“桂林山水甲天下”不知唤起了多少人对桂林山水的神往。读图回答1~3题。5.图中属于地面喀斯特地貌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6.图中景观主要与喀斯特淀积作用有关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7.景观④的代表性喀斯特地貌形态有( )A.石芽、漏斗、落水洞 B.石钟乳、石笋、石柱C.天生桥、石林、洼地 D.溶洞、地下河、峰丛长江三峡是万里长江中的一段山水壮丽的大峡谷,它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以及三座峡之间的香溪宽谷和大宁河宽谷所组成,全长193 km。三峡两岸悬崖绝壁,江中滩峡相间,水流湍急。人们传诵:西陵峡滩多险峻;巫峡幽深秀丽;瞿塘峡雄伟壮观。寥寥数语,概括描写了三峡的景色。1.根据描述判断三峡属于河流地貌中的哪一种?三峡是如何形成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提示:河流侵蚀地貌。 三峡地区地块上升,河流下切侵蚀而成。2.分析长江干流从上游到下游河谷特征是怎样的?原因是什么?(区域认知、综合思维)提示:上游为“V”形谷,中下游为槽形谷。原因是上游主要受流水的下蚀作用;中下游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侵蚀作用以侧蚀作用为主。3.分析长江中下游主要的地貌类型是什么?该地貌特征是怎样的?(综合思维)提示:冲积平原。其山前部分坡度较大,沉积物颗粒较粗,主体部分坡度较缓,颗粒较细,接近河口部分坡度很缓,颗粒很细。公布答案1——5:ADBDC(二)表扬满分同学,统计正确率,“全对的同学举手”“错一个的举手”(三)准备纠错过渡语:还有部分同学没有做全对,我们一起来帮帮他们。(教师站在讲台上指导学生认真看书,默背本节知识点,由学生送错题卷)讨论纠错:白板展示错题,可采取小组讨论、兵教兵的方式,让学生明白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不会的其他同学纠正补充,教师点拨。课堂基础知识再巩固1、喀斯特地貌的概念、分布和发育条件。2、喀斯特地貌的分类?(地上、地下)3、喀斯特地貌对人类的影响?(有利、不利)4、FAST选址贵州大窝凼(dang)的原因?(气候、地貌条件、工程条件)总结:本次教学过程严格按照“以德贯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来进行,学习效果还可以。主要是学生对喀斯特地貌的了解比较少,需要让学生看一些相应的图片才能更好的理解这种地貌类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