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8.3 法治社会 课件(共23张PPT+1个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8.3 法治社会 课件(共23张PPT+1个视频)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第八课 法治中国建设
8.3 法治社会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
1.阐述法治社会的内涵及具体表现。 2.论证说明应如何建设法治社会,阐述建设法治社会的重大意义。 1.政治认同:联系国家的相关政策或者案例,说明如何建设法治社会,阐述建设法治社会的重大意义。
2.科学精神:结合自身的经验,选择依法办事、依法维权、依法解决纠纷的案例,说明法治让社会更和谐。
1.教学重点:如何建设法治社会 2.教学难点:法治社会的具体表现
法治社会的内涵
1
议题任务
建设法治社会
2
校园霸凌案
近日,“绥中城市汇”官微接收到多个网友的视频投稿,从视频画面中可以看到,两名未佩戴口罩的女中学生手夹烟卷,对另外一名女同学拳脚相加,实施殴打。被打女生频频后退,直至消失在画面中。
据了解,葫芦岛近1年就公开报道了两件校园欺凌事件,“绥中县六股河欺凌”画面犹在眼前,被害女生被按住头部多次呛水,声嘶力竭惨不忍睹。

法治社会的内涵
一.法治社会的内涵
法治社会是指法律得到公认和普遍遵从、社会治理依法开展、公共生活和谐有序的社会。
1.什么是法治社会?
相关链接
2020年12月,中共中央印发的《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指出:“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法治社会建设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信仰法治、公平正义、保障权利、守法诚信、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是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举措。”
2.法治社会的具体表现:
一.法治社会的内涵
法治社会具体表现
表现一:信法: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直追求。人人都要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普遍认可法律是社会生活中所有人都应遵守的基本规范。
表现二:守法: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个领域依法运行。法律的要求得到普遍遵守,权利得以实现,义务得到履行,违法犯罪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表现三:用法: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人们可以依据法律主张自己的权利,通过和解、调节、仲裁、诉讼等方式有效处理纠纷、化解矛盾。
调解、仲裁、诉讼的区分
(1)调解是中立的第三方在当事人之间调停疏导,帮助交换意见,提出解决建议,促成双方化解矛盾的活动。
(2)仲裁是由双方当事人协议将争议提交(具有公认地位的)第三者,由该第三者对争议是非曲直进行评判并作出裁决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方法。
(3)诉讼是指国家审判机关即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解决争论的活动。
对点训练
1.在法治社会,社会纠纷应依法得到解决。当纠纷发生后,人们可以(  )
①依据村规民约主张自己的权利
②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处理
③依法、理性表达诉求
④健全司法救助体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D
对点训练
2.据新华社报道,云南省某自治州交警支队对人民群众的“民告官”之举采取了不理睬的态度:不应诉、不举证、不出庭、不答辩。最终,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人民群众胜诉。这说明了(  )
①建设法治社会是国家机关的事情,与公民个人无关
②社会治理依法开展
③社会各个领域依法运行
④全体公民、社会组织普遍认可法律是社会生活中所有人都应遵守的基本规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C
对点训练
3.常州市公安局奔牛机场派出所查处一起旅客谎称行李内藏有炸弹、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案件,该旅客被行政拘留5日。这表明(  )
①我国人民的民主权利具有法律保障
②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③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
④我国人民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A
探究与分享
每年的12月4日,是我国的国家宪法日,同时也是全国法制宣传日。全国各地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让民众了解和学习宪法和法律知识,进而提高人们的法治意识。国家宪法日和全国法制宣传日,已成为全民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抓手。
出谋划策:请你为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建设法治社会
1.建设法治社会的要求?
二.建设法治社会
要求一: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法治社会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必须在全社会供养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法治观念,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二.建设法治社会
1.建设法治社会的要求?
要求二: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依法治理,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二.建设法治社会
1.建设法治社会的要求?
要求三: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援助范围,健全司法救助体系,保证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利受到侵害时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
二.建设法治社会
1.建设法治社会的要求?
要求四: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强化法律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引导和支持人们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
人民调解制度已经成为诉讼程序之外化解矛盾、解决纷争的重要方式。
通过建设法治社会,能够更好地形成全社会学法、信法、用法的氛围,增进社会共识,维护社会秩序;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
2.建设法治社会的意义
一.法治社会的内涵
对点训练
4.为保护、拯救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我国制定实施了野生动物保护法。然而,十余年来非法捕猎珍稀动物的事件仍时有发生。这启示我们(  )
A.人类应尊重和保护自然,不得伤害自然界的任何动物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违法行为都应承担刑事责任
C.依法治国就是国家制定法律,每个公民遵守法律
D.加强法律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法律素养
D
对点训练
5.信访问题是法治问题,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按照群众诉求合理地解决问题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理的要求,推动责任主体认真负责地解决群众诉求。这要求(  )
①法治社会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②公民民主责任意识应增强
③各级政府应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④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C
对点训练
6.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从公民政治参与的角度看,积极参与建设法治国家,公民应(  )
①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积极参与立法工作
②增强公民意识和法治观念,提高参与建设法治国家的能力
③依法行使监督权,确保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④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B
课程完毕 感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