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 坚持科学立法 推进依法治国 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 坚持科学立法 推进依法治国 学案

资源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全国领先的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坚持科学立法 推进依法治国
链接一 反有组织犯罪法等多部法律表决通过 2021年12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于通过,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
链接二 反有组织犯罪法亮点解读 依法从严惩治黑恶犯罪是反有组织犯罪法的一大亮点。在案件办理方面,该法明确对于有组织犯罪的组织者、领导者和骨干成员应当严格掌握取保候审、不起诉、缓刑等的适用条件,充分适用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罚金等刑罚。为保障“打伞破网”,反有组织犯罪法将查办国家工作人员涉有组织犯罪明确为反有组织犯罪工作重点。反有组织犯罪法对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防止未成年人遭受有组织犯罪侵害作了专门规定。该法规定,发展未成年人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境外的黑社会组织,教唆、诱骗未成年人实施有组织犯罪,或者实施有组织犯罪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依法从重追究刑事责任。
链接三 个人信息保护有了法律“安全锁” 2021年11月1日,《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开始施行。该法充分回应了社会关切,为破解个人信息保护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对于提供重要互联网平台服务、用户数量巨大、业务类型复杂的个人信息者,个人信息保护法特别规定了其需要履行的义务,如建立健全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制度体系,定期发布个人信息保护社会责任报告,接受社会监督等。针对滥用人脸识别技术问题,个人信息保护法要求,在公共场所安装图像采集、个人身份识别设备,应设置显著的提示标识;所收集的个人图像、身份识别信息只能用于维护公共安全的目的。
链接四 法律援助法让公平正义更加可知可感 2021年1月1日,法律援助法开始施行。在总结当前我国法律援助工作现状的基础上,法律援助法对法律援助范围作出了适当扩大。该法第三十二条规定,有“英雄烈士近亲属为维护英雄烈士的人格权益”等五类情形之一,当事人申请法律援助的,不受经济困难条件的限制;第四十二条规定,法律援助申请人有材料证明属于“无固定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定群体”等四类人员之一的,免予核查经济困难状况。法律援助法通过强化保障和监督措施,让当事人享受到更高质量的法律援助服务,更有获得感。第五十八条规定,司法行政部门、法律援助机构应当建立法律援助信息公开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法律援助资金使用、案件办理、质量考核结果等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设问
1.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对相关法律予以公布,行使了哪一项职权?
公布法律、发布命令。
2.个人信息保护法和法律援助法分别保护公民的什么权利?
隐私权和物质帮助权。
3.有组织犯罪有哪些危害?
(1)侵犯了人民的合法权益,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
(2)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秩序和公平正义,危害社会和谐稳定。
(3)挑战法律的尊严与权威,破坏法律的实施。
4.反有组织犯罪法对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防止未成年人遭受有组织犯罪侵害作了专门规定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什么保护?
社会保护。
5.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体现了道德与法治课的哪些知识?(从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一系列法律中,你能得出那些结论?)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家立法权。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4)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5)我国坚持科学立法,实行良法之治。
(6)我国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6.依法从严惩治黑恶犯罪是反有组织犯罪法的一大亮点。这说明了什么?
(1)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厉行法治,切实做到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促进法治中国建设。
(2)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3)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致力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4)法不可违,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7.反有组织犯罪法对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防止未成年人遭受有组织犯罪侵害作了专门规定,这体现了我们所学的哪些道理?
(1)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2)党和政府重视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
(3)我国贯彻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
(4)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8.反有组织犯罪法将查办国家工作人员涉有组织犯罪明确为反有组织犯罪工作重点,这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1)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3)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只有依法规范国家权力运行,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4)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9.个人信息法充分回应了社会关切,为破解个人信息保护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这说明了什么?
(1)我国依法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2)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科学立法,实行良法之治。
(3)法治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4)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5)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10.对于提供重要互联网平台服务、用户数量巨大、业务类型复杂的个人信息者,个人信息保护法特别规定了其需要履行的义务,这说明了什么?
(1)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2)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3)我们要依法履行义务,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4)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11.法律援助法第三十二条和四十二条的规定体现了道德与法治课所学的哪些知识?
(1)我国坚持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3)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正义要求人们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以保证其有尊严地生存。
(4)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
(5)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12.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对我国社会发展有什么积极影响或意义?
(1)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动法治中国建设。
(2)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3)有利于为国家各项事业顺利进行提供法律保障,推进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顺利进行。
(4)有利于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13.反有组织犯罪法将查办国家工作人员涉有组织犯罪明确为反有组织犯罪工作重点有什么意义?
(1)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
(2)有利于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促进依法治国,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
(3)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
(4)有利于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14.反有组织犯罪法为什么要对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防止未成年人遭受有组织犯罪侵害作出专门规定?
(1)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 ,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
(2)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3)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
(4)全面依法治国要坚持厉行法治。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
15.反有组织犯罪法对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防止未成年人遭受有组织犯罪侵害作出专门规定有什么意义?
(1)有利于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2)有利于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3)有利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维护法律的尊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4)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5)有利于增强未成年人的法治意识、法治观念、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16.建立健全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制度体系,定期发布个人信息保护社会责任报告,接受社会监督有什么意义?
(1)有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
(2)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3)有利于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弘扬社会正能量。
(4)有利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5)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
17.司法行政部门、法律援助机构建立法律援助信息公开制度有什么意义?
(1)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监督权。
(2)有利于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保证权力行使为人民谋利益。
(3)有利于保证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利受到侵害时获得法律援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4)有利于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
18.反有组织犯罪法规定,发展未成年人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境外的黑社会组织,教唆、诱骗未成年人实施有组织犯罪,或者实施有组织犯罪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依法从重追究刑事责任。这带给我们哪些警示?
(1)法不可违,违法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3)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党和政府重视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
(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厉行法治。厉行法治要推进严格执法。
(5)我们要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19.在总结当前我国法律援助工作现状的基础上,法律援助法对法律援助范围作出了适当扩大。从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1)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我们要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2)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3)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4)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20.请运用所学知识为破解个人信息保护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1)国家:①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依法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②加强对信息服务者及个人信息相关技术的监管,保障个人信息相关技术的安全应用。③加大对违法违规信息服务者及个人信息相关技术的打击力度,严格执法。
(2)相关平台:个人信息服务者应树立法治意识,依法规范自身行为,保护个人信息。
(3)公民:公民要自觉尊法守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依法维权,同时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21.反有组织犯罪法对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防止未成年人遭受有组织犯罪侵害作了专门规定。对此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1)树立法治意识,遵纪守法。(2)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依法自律。(3)自觉抵制不良诱惑,谨慎交友。(4)提高独立思考、辨别是非的能力,远离违法犯罪。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