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2届道法复习学案课型:复习课 2个课时课 题 第9节 认识国情 关注发展 学生姓名 班级对应课标 1.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现状,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认识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2.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知道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重要要求。 2.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矛盾,理解发展与稳定的辩证关系。知识梳理 考点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党的基本路线 (1)制定的依据:我国基本国情—— 。 (2)核心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 路线内容地位(意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① ,②兴国之要,③首要地位四项基本原则① ,②政治保证。改革开放① ,② ,③关键抉择(一招) ④活力源泉。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处可写简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智慧的结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行动指南 党的地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领导核心;___________________最本质的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的最大优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先锋队。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 6..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 7.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 考点二:改革开放 1.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 (1)国家: 。 (2)人民: 。 (3)对世界的影响: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居世界第一位(2006-2019年); ; 。 2.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 ▲(1)改革开放是 ,是 ,是当代中国 。 (2)有利于提高 水平,激发 的创造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成为社会共识。 (3)有利于解放和发展 ,增强 ,提高 。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1)根本原因: , 。 其他原因: ①坚持 ,坚持以 ,坚持 ,为取得成就奠定 。 ② 为中心,坚持 ,发展 ,为取得成就奠定 。 ③坚持 ,发展 ,为取得成就创设良好的 。 ④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 考点一:走向共同富裕(注:共同富裕≠同时富裕、同等富裕、同步富裕) (5年4考) 1.为什么我国要全面深化改革?(改革为什么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①改革只有 ,没有 。 ▲② 的主要矛盾仍然存在。 ③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已由 。 ④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 等现实挑战。 2.如何深化改革? ▲(1)完善和发展 ,推进 。(总目标) (2)转变 ,优化 ,转换 。 (3)促进 ,坚持 。 3.为什么要坚持共享发展成果?(为什么要共同富裕?为什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5年4考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 (2)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准之一。 ▲(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4)人民对美好生适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5)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意义: (6)有利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保障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7)有利于增进民生福祉,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5.如何要坚持共享发展成果 (如何要共同富裕?/如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精准扶贫的做法) (1)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3)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4)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5)加快分配制度改革,确保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6)政策倾斜,给予贫困地区资金、技术人才等各方面的支持。 (7)动员广泛的社会参与,形成合力,共同努力。 选择题陷阱: 1.改革开放是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 ) 2.改革开放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 3.对外开放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 ) 4.党和政府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同步富裕/同时富裕、同等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 二、补充:长效热点设问 我国高度重视扶贫工作说明了什么?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3)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4)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5)党和政府坚持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6)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我国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2.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有什么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不断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保障改善民生有何重要意义? )(2019.24;2017.20) (1)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2)有利于提高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获得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3)有利于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4)有利于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5)有利于增强人民对社会主义制度和道路的自信。 (6)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 (7)有利于提高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3.如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改革开放/实现中国梦/共同富裕/现代化强国的措施)(建议)或者(取得成就的其他原因?): (1)国家: ①经济方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走共同富裕道路。 ②政治方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确保人民当家作主。 ③文化方面: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 ④生态方面: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基本国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美丽中国。 落实科学发展观,走绿色发展道路; ⑤社会方面:完善各项制度,维护社会安定有序。坚持人民中心的发展思想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2)青少年:①树立远大理想,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②努力学习,提高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质。 ③弘扬民族精神,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具有高度责任感,奉献社会,以实际行动报效国家。 考点二:创新 (5年5考) ▲1.创新的目的:增进 ,让生活更美好。 2.创新的重要意义。 (1)对社会:创新是 ,为人类带来巨大财富,推动社会取得长足进步。 ▲(2)对国家:①创新是 ,是 ,是 ,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②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 。 ③创新驱动是 所系,是推动发展的 ,是适应和引领 的现实需要。 ④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 。 ⑤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 。 (3)对个人:创新改变我们的 和 ,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 2.我国科技创新现状(5年2考) ①成就:目前,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 走在世界前列。 ②不足: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 、 、 、 远低于 等问题。 ③结论: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考点二:教育 1.我国教育事业现状: (1)成就: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普及程度明显 , 取得重大进展, 稳步提升。 (2)挑战:我国的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还比较低,高素质人才相对不足,人力资源处于劣势地位,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任重道远。 2.教育的重要性(为什么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①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 。 ▲②教育是 的基石,是提高 、 、 的根本途径。 ③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3.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5年2考) (1)国家:①必须落实 ,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 的轨道上来。 ②要增强 ,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③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 ,搭建有利于创新的 ,营造有利于创新的 。 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企业:①树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 ②企业是社会创新的 ,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企业必须自强奋斗,敢于突破。 ③时代精神需要创新精神。④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 (3)(青少年)个人: 思想上:①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②敢于质疑,敢于向传统和权威挑战,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③培养兴趣和好奇心,提高观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④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行动上: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创新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②努力探索,注重实践,养成勤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③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善于动手实践,积极参加科技小制作、小发明活动。 三、知识拓展 (1)我国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就说明了什么? ①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②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取得了重大成果 ③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⑤我国的科技水平在某些领域已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2. 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有何重大意义? (1)有利于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2)有利于加快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科技基础和人才支撑。 (3)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增强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4)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 (5)有利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6)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7)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 (8)有利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推动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转为人才强国。 3.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哪些要求? ①国家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国家) ②公民个人要充分利用时代赋予的创造机遇,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个人) ③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机,市场制胜之道。(企业) ④积极弘扬创新精神,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社会) ⑤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做到尊重创造,保护创新。(社会) 三、情境助理解 解读:2012年—2019年,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表明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这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解读:2019年我国创新指数为73.9,与新加坡、美国、日本等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异,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 解读:2015年—2020年,我国全球创新指数位次不断提升,说明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得益于我国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 四、言行辨析 班会课上,老师通过PPT向大家展示了我国的一系列科技成就:亚太6D卫星刷新国内同类通信卫星多项纪录;我国万米级深海水下滑翔机最大下潜深度首次达到10 619米;我国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托举着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 对此,小林认为我国已经成为创新型国家了。请运用我国科技创新现状的有关知识,对小林的观点进行评析。 核心观点: 创新的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禀赋。 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 目前,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但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 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 六、选择题陷阱 我国已经是科技强国/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已经处于世界最先进的水平。 ( ) 教育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 依靠技术引进就能建成科技强国。( ) 创新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因素。( ) (5)打击侵权盗版可以彻底消除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