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6.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课件(17张ppt+4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6.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课件(17张ppt+4视频)

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课前提问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
(1)性质:是中国人民 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的重要机构,是我国
政治生活中 的重要形式,是国家 的重要组成部分。
(2)委员组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由 共 、 民 、 无 、 人 、
少 和各界的代表,港澳台同胞和 归 以及 特 的人士组成。
(3)主题、职能: 两大主题,履行 、民主监督和 的职能。
(4)新时代人民政协的工作要求:
A.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 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
B.要聚焦党和国家 ,把协商民主贯穿 全过程,着力增进共识、促进团结。
C.加强人民政协 ,重点监督党和国家 和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第六课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第二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相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认同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与相关法律规定。
2.科学精神: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
3.法治意识:依法维护良好民族关系,促进宗教活动依法进行。
4.公共参与:履行公民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维护民族团结,科学对待宗教,反对邪教。
学习目标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新型民族关系及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重点)
3.我国的宗教政策和法律(难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原因
如何完善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妥善处理宗教问题意义
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党的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
我国行政区划别的类型
地位作用
民族格局的最重要特点
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
基本方针
含义
民族自治
特点
思维导航
民族关系
自治制度
导入新课:观看视频
中国56个民族团结方阵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A.中华民族是我国所有民族凝聚形成的 。
B.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 ,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 ,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
,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 。
C.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国家。”
(2)我国民族格局的特点: 是我国民族格局的最重要特点。
表现在:A.各民族有自己的 ;
B.各民族又都凝聚在一个统一的 。
(3)我国行政区域的类型:
A.我国行政区域的类型包括一般行政地方、 和特别行政区。
B.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 规定的权限行使 。
C.中国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不可分割。 一 、 民 和 特 都必须接受 。
2.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
(1)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A.内容:平等 互助 。
B.形成的原因: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各族人民成为 的主人,实现了各族人
民在 的一致,为建设和发展4词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坚持 、 和 的方针。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原因:根据统一的 的历史传统,“ 、 、 ”的民族分布特点,以
及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 的民族关系,我国实行 制度。
B.含义:是在 领导下,在 的地方设立 ,依法行使 的制度。
C.民族自治:a.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 三级。
b.自治机关是民族自治地方的 和 。
c.在行使 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 。
2.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特点:a.我国的民族自制以 为前提和基础,是国家的 与 的有机结合。
b.宪法规定:“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 不可分离的部分。”“国家
保障各少数民族的 ,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 关系。”
c.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 发展。
E.地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 ,是中国特色解决 正确道路
的一个重要制度保障。
F.作用: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既保证了 ,又实现了各民族 。
b.在维护 、领土完整,在加强民族平等团结、促进 、增强 等
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G.如何完善:a.充分保证 ,切实尊重和保障 ,积极推动 。
b.必须坚定不移地 ,依法妥善处理 ,依法打击 ,坚决
反对和有力回击 。
c.必须深化 ,加强 ,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5认同,铸牢 。
区分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方针:
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各民族的
共同繁荣
侧重各民族一律平等、绝无高低优劣之分,都是国家的主人,依法平等地享有各项权利,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
侧重各民族在平等基础上和谐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
侧重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加大财政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沿革
3.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
(1)妥善处理宗教问题的意义:对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实行 、依法 、坚持 、积极引导 。
A.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4个自由”
B.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a.在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同时,必须履行 。
b.宗教活动必须在 的范围内进行。都不能干预 。
c.我国坚持 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 。
d.宗教事务管理坚持“ 保 、 制 、 遏 、 抵 、 打 ”的原则。
C.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a.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 。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 。
b.严格禁止境外宗教的 ,坚决打击宗教 ,严密防范宗教 。
D.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a.支持我国宗教坚持 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任务。
b.对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两个要求”,“两个支持”。
区分正常的宗教活动和不正常的宗教活动:
正常的宗教活动:指教徒在宗教活动场所内祭祀、诵经、烧香、礼拜、讲经、布道、弥撒、受礼、终傅、受戒、过宗教节日:在自己家中念经、祈祷、封斋、追思等活动。(宪法活动必须在宪法、法律和政策的范围内进行)。
不正常的宗教活动:在宗教场所内进行无神论的宣传。宗教教徒到非宗教场所(例如学校等)进行传教、宣传有神论。
《宗教事务条例》实施
邪教兴风作浪
课堂练习
1.“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只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中国拥有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
①中华民族是我国所有民族凝聚形成的命运共同体  ②多元一体是我国民族格局的最重要特点  ③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我们伟大祖国的疆域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 江苏援藏安排的57个项目在拉萨市墨竹工卡县举行集中开(复)工仪式,涉及对口支援市县区民生改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等方面。这一系列对口援藏举措 (  )
A.为各民族同步富裕创造了物质条件 B.有助于巩固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C.为各民族共同繁荣奠定了政治基础 D.有助于民族地区同胞实现当家作主
3.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少数民族代表320名,占全国人大代表名额的12%左右,人口特少的民族至少有1名代表。这体现了 (  )
A.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B.民族平等的原则
C.各民族事实上不平等 D.民族团结的原则
A
B
B
4.政协主席汪洋在考察宗教工作时指出,宗教工作无小事,任何组织和个人不能投资和经营宗教活动场所,不得将宗教活动场所作为企业资本上市。这说明我国 (  )
A.坚持政教分离的原则 B.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C.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D.保护一切宗教活动
5. 当前,西藏自治区共有藏传佛教活动场所1 700多处,住寺僧尼约4.6万人;清真寺4座,伊斯兰教信徒3 000余人;天主教堂1座,信徒700余人,各种宗教活动正常进行。上述材料表明 (  )
A.我国保护各种宗教活动 B.我国人民享有充分的宗教信仰自由
C.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D.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就是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
6.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代表与其他各方面的代表汇聚一堂,共商国是。这充分体现了 (  )
①我国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 ②各民族都有权管理本区域内部事务 ③各民族都有权参加国家事务的管理 ④各民族实现了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B
B
B
易混易错
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方针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3.自治地方的监察机关和司法机关可以依法行使自治权。
4.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目的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5.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就是鼓励公民信教。
6.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就是限制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
【解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解析】: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方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解析】:行使自主权的自治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解析】:宗教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不可能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我们尊重信教群众的信仰,使信教群众积极参与到社会建设中来,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解析】: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实质是使宗教信仰成为公民个人的自由选择。
【解析】:政府只有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才能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
民族关系
方针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党的宗教基本方针
民族政策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巩固
体现落实
理论依据
要求
贯彻宗教信仰自由
积极引导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是什么
为什么
原因
含义
民族自治
特点
地位作用
如何完善
怎么样
感谢您的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