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学案:专题二 科技引领未来 创新驱动发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学案:专题二 科技引领未来 创新驱动发展

资源简介

专题二 科技引领未来 创新驱动发展
热点时政:
1. 2021年我国取得的部分科技成就:“祝融号”火星车巡火、“天和”核心舱入轨
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截至8月15日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运行90个火星日(约92个地球日),累计行驶889米,所有科学载荷开机探测,共获取约10GB原始数据,“祝融号”火星车圆满完成既定巡视探测任务。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飞船入轨后,与天和核心舱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3名航天员进驻天和核心舱,开启为期6个月的在轨驻留,开展机械臂操作、出舱活动、舱段转移等工作,进一步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系列关键技术。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实现多个首次,即首次与三舱组合体自主快速径向交会对接,首次长期在轨停靠6个月,实现4个载人航天器形成组合体长期在轨飞行,首次具备天地结合多重保证的应急救援能力。
2. ☆科技成果彪炳史册。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于2021年5月15日成功实现火星着陆,截至8月15日,“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运行90个火星日(约92个地球日),累计行驶889米,所有科学载荷开机探测,共获取约10GB原始数据,“祝融号”火星车圆满完成既定巡视探测任务。天宇中,除了“祝融号”外,还有“玉兔”月球车、“北斗”星座、“风云”星座和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的天宫”空间站,它们推动中国大步迈向世界航天强国。天空中,中国大飞机“三剑客”, 大型客机、大型运输机和大型水陆两栖飞机试飞成功并列装应用或正在为应用作最后准备。地面上,中国高铁实现了国人出行革命。第三代核电技术装备“华龙一号”“国和一号”正在加速“绿化”中国能源结构。海面上,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大型疏浚船“天鲲号”在各自领域内占有一席之地。深海中,“蛟龙号”“奋斗者号”“潜龙号”等科考装备实现国人进入深海,探秘深蓝的梦想。
3.☆航天员出舱进行舱外作业 北京时间2021年7月4日8时11分,航天员刘伯明成功开启天和核心舱节点舱出舱舱门。截至11时02分,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身着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并完成在机械臂上安装脚限位器和舱外工作台等工作,后续在机械臂支持下,相互配合开展空间站舱外有关设备组装等作业。期间,在舱内的航天员聂海胜配合支持两名出舱航天员开展舱外操作。
4.☆神舟十二号顺利返回 2021年9月17日13时52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安全着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三人状态良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必将是载入中国航天史册的一天,欢迎我们的航天英雄回家!
5.☆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的核心地位。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6.☆科技人才英雄辈出。近日,一部名为《问苍茫大地》的MV在网络上广为流传,表达了人们对科技英才的崇敬之情。MV最后,灿烂的夜空闪耀着“钱学森”“袁隆平”“南仁东”“吴孟超”等璀璨的群星,“致敬创新的攀登者”8个金色大字在屏幕上定格。这是他们在党的领导下用智慧、汗水,甚至是鲜血和生命,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谱写的名垂青史、彪炳千秋的辉煌篇章。
7.☆第二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于2021年7月21-28日在北京举行本届年会体现出五方面特点:一是自立自强,勇担新发展阶段新使命;二是创新发展,展现科技共同体新担当;三是产学研融合,迈出“科创中国”新步伐;四是开放创新,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五是汇智聚力,激发创新创造新活力
链接复习考点:
1.现阶段,我国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
(1)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2)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3)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4)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5)目前,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而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2.现阶段,我国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1)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2)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3)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
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3.当今社会,怎样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1)国家要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核心技术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企业必须自强奋斗、敢于突破。
(3)个人要弘扬创新精神,要有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要有责任与担当。
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变式练习题:
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说明了什么
(1)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效显著。
(2)我国科技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向创新型国家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3)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5)中国人民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
2.中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稳步推进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3)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4)我国重视科技创新,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
(5)广大科技工作者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6)广大科技工作者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坚持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
3.这些成就的取得,对青少年成才有何启发
(1)树立远大理想,勇于承担历史使命,立志把自己培养成创新型人才。
(2)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勤于实践,勇于创新,培养创新精
神,提高创新能力。
(3)增强社会责任感,不言代价与回报,勇担重任,积极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在奉献中实现生命价值。
(4)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5)热爱劳动,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勇于拼搏,在为实现中国梦的奋斗中,成就青春梦想。
4.我国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1)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主要原因: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②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③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④我国大力弘扬创新精神、科学家精神,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⑤广大科技工作者顽强拼搏,发扬实干、勇于创新的精神
5.我国一系列重大科技成就不断涌现有何现实意义
(1)有利于激发全社会的创新热情,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2)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3)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4)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国人的爱国热情。
6.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取得能否表明我国已经是科技强国
不能。我国虽然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但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科技创新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7.我国为什么提出“坚持创新的核心地位”?
(1)我国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
(2)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3)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
创新者胜。
(4)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8.怎样才能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1)国家要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核心技术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企业必须自强奋斗、敢于突破。
(3)个人要弘扬创新精神,要有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要有责任与担当。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9.我们青少年应怎样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力量
(1)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
(2)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
(3)从身边小事做起,敢于创新、勤于动手,提高创新实践能力等。
专题达标自测题
第一卷 (选择题)
一、单选题。 (共10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
1.作为货运飞船,运载能力自然是第一评估要素。此次,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上行物资包括160余件大大小小的货包以及2吨的推进剂,载货比超过50%,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总体副主任设计师雷剑宇介绍,目前世界上最大运载能力超过5吨的现役货运飞船只有两型,中国的“天舟”就是其中之一。材料表明( )
①我国科技整体实力已经赶超发达国家 ②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坚实基础,在一些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③我国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 ④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大大增强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 .②④
2.从1970年长征一号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到2021年6月18日长征二号丙成功将遥感三十号09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累计发射375次……中国科技领域创新不断传出令人振奋的好消息。这表明( )
①我国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②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 ③我国科技在某些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④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很久以前,中国人抬头仰望的时候,满天神话。天问、祝融、嫦娥、玉兔、广寒宫、悟空、天宫、北斗,直到他们以这些名字将自己的航天梦一一照进现实!祝融,我国第一辆火星车;玉兔,我国的第一辆月球车;天问,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神话时代就这么开启了!中国航天器浪漫命名的意义有( )
①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 ②有利于延续文化血脉 ③有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④有利于增强国际竞争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4.2021年5月,我国“祝融”号正式登陆火星表面,开始了对这颗红色星球的探索,这也让我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展开相关探索的国家。截至2021年8月15日,“祝融号”火星车圆满完成既定巡视探测任务。这( )
①表明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②说明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已全面领先世界 ③坚定了我们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信心 ④增强了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李克强总理指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要 ( )
①全面推进教育改革,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②懂得大国重器一定要引进国外核心技术,提高技术含量
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④重视企业发展,增加企业员工数量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是市场制胜之道
A.③④ B.②④ C.①② D.①③
6.近几年来,“草根”创新创业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不熄引擎。对于“草根”创新创业,下列评论不正确
的是( )
A.当今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
B.有利于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C.说明我们每个人都能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学习点亮生命”的观点不科学
D.体现了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7.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为此,我们要( )
①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②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花力
③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培养创新意识 ④积极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创新能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8.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2021年7月2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给予科研人员更大经费管理自主权。要求加大科研人员激励,提高间接费用比例,科研经费中用于“人”的费用可达50%以上。这表明( )
①我国积极贯彻实施尊重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四个尊重”方针 ②推动科技进步的主要途径是重奖科技工作者 ③发展科技是一切工作的中心 ④我国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努力营造尊重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察看了脑科学与人工智能交叉科学实验研究、开发新科技应用场景情况,听取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等情况介绍,对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这表明( )
①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新科技发展 ②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③创新无处不在,创新改变生活 ④我国大力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0.(2021·广东)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从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升空,到“天问一号”着陆火星,我国航天事业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实现了“从零追赶”到“部分领跑”的跨越。这表明我国
A.科技创新能力已全面领先世界
B.已实现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C.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科技强国
D.在一些重要科技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11.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长征2F运载火箭的托举下,以一往无前之势冲入澄澈霄汉。随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并完成太阳翼展开。这是中国載人航天史上由中国人书写的又一壮举,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建造任务再次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这一材料说明了什么
12.2020年7月31日,中国向世界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天河漫漫,北斗璀璨,这是中国智慧遥隔时空的接力
【天河漫漫北斗璀璨】请观察下列组图
【泽沐八方北斗闪耀】
2020年第一季度,在中国入网的智能手机,已经有70%以上提供北斗服务;共享单车配装北斗终端实现精细管理;牧民坐在家里就能通过北斗项圈放牧牛羊;支持北斗系统的手表、手环、学生卡,更加方便和保护人们日常生活;通过“北斗十支付”,能在1秒钟内对成百上千的股票、车票购买申请进行精确排队,按序办理……目前,北斗正在加速进入新基建,与新一代通信、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深度融合,精细农业、精准物流、自动驾驶、智能交通等由卫星导航技术催生的新模式、新业态、新经济不断涌现。
(2)从上述材料中,你感悟到道德与法治课的哪些道理
【青春无悔情系北斗】
孙家栋是“两弹一星”元勋“东方红一号”卫星总体设计工作负责人,后来又带领团队完成了我国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建设任务,以及北斗三号立项和论证。2015年,杨长风接替孙家栋院士担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带领团队继续为航天梦奋斗…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建成开通,铸就了“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
(3)谈谈你对新时代北斗精神的认识和理解?
13.材料一美国以“威胁国家安全”为由,直接制裁中国的通信企业,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国中兴公司、华为公司提供产品,包括高端芯片,目的是抑制中国的高新技术发展。
材料二习近平主席在2021年5月28日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党的十九大确立了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面临哪些问题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如何培养创新精神
14.据专家介绍,“嫦娥五号”任务创造了五项“中国首次”:一是在地外天体的采样与封装;二是地外天体上的点火起飞、精准入轨:三是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和样品转移;四是携带月球样品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五是建立我国月球样品的存储、分析和研究系统。每个“中国首次”都代表着中国航天科技的又一次突破,也意味着探月工程实现跨越,我们每个人当然有足够的理由为之自豪。
(1)“嫦娥五号”任务创造了五项“中国首次”表明了什么
(2)近年来,为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案
1.D 2.A 3.B 4.C 5.D 6.C 7 .A 8.B 9.A 10.D
11.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12.(1)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创新让生活更美好②中国着眼于时代发展大势,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2)①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②创新让生活更美好(或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③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等。
(3)①北斗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②我们要努力学习,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积极弘扬伟大的北斗精神
13.(1)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整体不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
(2)积极参加科技小发明活动;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树立创新意识;多动脑(勤思考);培养好奇心等。
14.(1)①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②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取得重大成效;③我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④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等
(2)①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②优先发展教育,培养创新人才;③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④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⑤加大对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建立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