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章 天气和气候课程标准要求1.天气 ·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2.气温与降水的分布 ·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运用气温、降水量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3.主要气候类型 ·运用世界气候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相关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类别 天气 气候时间 一个地区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常用阴晴、风雨、冷热来描述 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变化 时刻变化 一般变化不大天气预报天气预报内容:要说明一日或几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情况以及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天气预报的依据是:卫星云图。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白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降水概率越高。风向指风的来向,有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基本方向。风力是风强弱的级别,共分18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强。常用天气预报符号空气质量污染指数:指空气中所含的污染物的数量。空气中污染物数量越少,污染指数越小,空气越清新,对人体健康越有利。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自然因素:风力的大小、气压的高低等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工业废气、烟尘、汽车尾气等。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气温的分布相关知识点气温的观测气温的观测方法:将温度计放在百叶箱内,温度计高度为离地面1.5米,一般一天观测四次,8时、14时、20时、2时各一次。单位:摄氏度(℃)2.日平均气温: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的平均值。月平均气温:当月日平均气温的平均值。年平均气温:一年12个月月平均气温的平均值。气温的变化气温日较差=一天中的最高温-一天中的最低温。一天中最高温在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最低温在日出前后。年变化北半球大陆 北半球海洋 南半球大陆 南半球海洋月平均气温最高值 7月 8月 1月 2月月平均气温最低值 1月 2月 7月 8月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平均气温-一年中最冷月平均气温(三)气温的分布1.气温的差异:不同地区,同一时间,气温高低差异很大;同一地区,不同时间,气温高低差异也很大。2.等温线图(1)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2)同一等温线上,各点气温相等。(3)等温线闭合,如果中心气温低,为低温中心;反之,为高温中心。(4)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异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异小。(5)等温线大致沿东西方向延伸,说明南北方向存在气温差异。(6)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气温主要受纬度影响;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说明气温受海洋影响显著;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说明气温受地形影响显著。3.气温分布规律(1)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2)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3)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4.影响气温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5.气温分布规律原因(1)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较高,地面获得热量较多,所以气温高;高纬度地区相反,所以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2)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升温慢,降温也慢,所以沿海地区温差小于内陆。(3)北半球1月等温线比较密集,7月等温线比较稀疏。北半球等温线比南半球等温线密集,且弯曲度较大,原因是北半球陆地面积广阔,海陆相间分布,而南半球海洋面积更广阔。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降水的分布相关知识点降水及其观测降水: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主要形式为降雨。雨级的划分:根据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的多少,气象部门把降雨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级。观测仪器:雨量器、量杯年降水量:某地全年降水量的总和。降水的变化同一地方,不同时间,降水有较大变化(时间差异);同一时间,不同地区降水也不相同(地区差异)。降水量柱状图,表示同一地区的降水的时间差异;等降水量线图,表示同一时间降水的地区差异。降水的分布等降水量线表示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同一等降水量线上,各地降水相等。世界降水分布规律(四多四少)地区 赤道附近地带或两极地区 南北回归线两侧 中纬度 山地地区四多 赤道附近地区 大陆东岸 沿海地区 迎风坡四少 两极地区 大陆西岸 内陆地区 背风坡影响因素 纬度因素 海陆因素 海陆因素 地形因素3.世界“雨极”:印度的乞拉朋齐;世界的“干极”:智利的阿塔卡马沙漠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相关知识点气候的地区差异及分布不同地区,气温和降水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3.气候类型判断方法判断顺序 判断内容 判断依据 判断结论 描述语言第一步:判断南北半球 最高(低)月气温月份 6.7.8月气温高 北半球12.1.2月气温高 南半球第二步:气温定带 最冷月和最热月气温 最冷月气温高于15℃ 热带气候 终年高温最冷月气温在0-15℃之间 亚热带气候类型或温带海洋性气候 冬季温暖最冷月气温在-15-0℃之间 温带气候类型 冬季寒冷最热月气温低于10℃ 寒带气候 夏季凉爽第三步:降水定型 降水量的年内分配情况 年降水量大于2000毫米 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多雨年降水量在1500-2000毫米之间 热带季风气候 降水季节变化大年降水量小于125毫米 热带沙漠气候 终年干燥降水较少,夏季较热,气温年变化大 温带大陆性气候 降水稀少降水量少,全年低温 寒带气候 降水少各月降水均匀,但较少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湿润夏季降雨多 热带草原气候、季风气候 夏季多雨冬季降雨多 地中海气候 冬季多雨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的主要组成因素: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气候与人类活动农业:气候影响农作物的种类及熟制。(易与中国地理中的农业结合考察)生活:不同地区,由于气候不同,人民的饮食习惯、衣着服饰、传统文化、传统民居等方面各具特色。热带地区传统建筑入高脚楼有通风防潮的特点,寒冷地区注重保暖等特点。人类活动影响气候:(1)植树造林改善局地气候;(2)过度砍伐森林导致局地甚至全球气候恶化。东营市近五年相关真题(2017年东营中考 第4-5题)为引入气流缓解雾霾,北京正在建设多条宽度 500 米以上的通风道。读北京市某两周空气质量指数变化图,完成下题。1.读图可知,这两周内北京空气质量最好的一天是A.15 日 B.17 日 C.24 日 D .27 日2.下列关于通风道建设对北京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减轻城区大气污染②降低中心城区地价③提高城市居民健康水平④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2019年东营中考 第5-7题)“回南天”一般出现在二、三月份,主要是因为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气温回暖、湿度回升,形成连日的小雨或大雾。下图是 2019 年某次“回南天”形成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 由图可知,本次“ 回南天”现象发生在A. 长江流域 B. 四川盆地C. 闽赣地区 D. 粤桂地区4. “ 回南天”发生时,当地的天气一般是A. B.C. D.5. 本次“ 回南天”现象对当地的主要影响有A. 多雾,影响交通出行 B. 多暴雨,发生水灾C. 天气干燥,适合晾晒衣物 D. 气温回升,大量积雪融化(2021年东营中考 第26题)暑假期间,文汇中学的同学们在老师带领下到图示地区(下图)开展了一次地理实践活动。请跟随他们的脚步,一起探索大自然的奥秘。(2)根据图中信息,计算出朝阳峰的海拔为 。(2021年东营中考 第30题)环渤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读图,回答下列问题。(3)读下图,济宁与日照相比,1月均温略高的是____,影响因素是____。答案解析C 4.空气污染指数反映空气被污染的程度,指数越大,空气污染越严重.从材料中可知,北京的空气质量最好的一天是24日,空气质量指数为54。A 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的急剧增长,城市工商业的繁荣,使得北京交通越来越拥挤,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通风道的建设,有利于减轻北京城区的大气污染,改善大气质量,利于提高城市居民健康水平。D 读图可知,本次“ 回南天”现象发生在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是粤和桂;故答案选D。A 根据题意可知,回南天”一般出现在二、三月份,主要是因为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气温回暖、湿度回升,形成连日的小雨或大雾;读图可知,A的天气符号是小雨或大雾,B的天气符号是降雪或大雪;C的天气符号是晴或沙尘暴;D的天气符号是阴或雨夹雪;故答案选A。A 根据题意可知,回南天”一般出现在二、三月份,主要是因为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气温回暖、湿度回升,形成连日的小雨或大雾;对当地的主要影响是多雾,影响交通出行,故答案选A。950米 由图可知,王村的海拔是50米,气温是30℃,朝阳峰的气温是24.6℃。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可知,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所以朝阳峰与王村的相对高度是(30-24.6)/0.6x100=900(米),由此可知朝阳峰的海拔为50+900=950(米)。日照 海陆位置(海陆因素) 读图可知,济宁1月均温在-3℃—-2℃,而日照的1月均温在-1℃—0℃,因此日照1月均温较高;主要受海陆位置的影响,日照位于沿海,受海洋影响大,冬季温度较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