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七 深化改革开放 助力乡村振兴热点时政:1. ☆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性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带领全国人民奋发有为、锐意进取,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幅提升。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由1978年的3679亿元增长到2020年末的101.6万亿元,人均GDP连续两年超1万美元,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当前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生活不断改善。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全面小康。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从短缺走向充裕、从贫困走向小康,人民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日臻成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完善。2.☆创新改革方式方法,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2020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指出以 设立经济特区40周年为契机,在中央改革顶层设计和战略布署下,支持深圳实施综合授权改革试点,是新时代推动深圳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又一重大举措,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关键一招,也是创新改革方式方法的全新探索。此举意在赋予深圳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更多自主权,支持深圳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 ☆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本届展览面积达36万平方米,比上届扩大3万平方米,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展数量达到往届规模,药品、医疗器械、高端消费品等行业世界排名前10的知名企业,大部分签约参展,还有不少企业签署了参加未来三届进博会的合作备忘录。3.☆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进入新时代,国际国内形势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改革发展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关键在于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4.☆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迈出第一步。40多年来,改革开放给党和国家发展注人了新的活力,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站在新征程的起点上,“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写入“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这对改革开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解决这些问题,根本上要靠改革开放。5.☆改革向更深层次挺进,开放向更高水平迈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深入实施、科技成果评价机制不断完善、国家级展会如期举办、自贸试验区等高水平开放平台加快建设。2021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围绕增强创新能力、推动平衡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开放水平、促进共享发展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深入。6.☆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2012年底,党中央就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在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承诺“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拉开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序幕。多年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2020年底,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7.☆脱贫攻坚战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在脱贫攻坚的战斗中,政府发挥了主体和主导作用,宁肯少上几个大项目,也要优先保障脱贫攻坚资金投入。多年来,中央、省、市、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累计投入近1.6万亿元,其中中央财政累计投入6601亿元。在脱贫攻坚斗争中,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的征程上,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8.☆我国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我国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摆脱贫困一直是困扰全球发展和治理的突出难题。我们积极开展国际减贫合作,履行减贫国际责任,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做世界减贫事业的有力推动者。9.☆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10.☆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文件提出,“三农”工作依然极端重要。到2025年,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取得重要进展,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农村生活设施便利化初步实现。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乡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高。11.☆乡村振兴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同时,又要发挥好政府在规划引导、政策支持、市场监管、法治保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1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同时,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要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带来的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持续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让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共享发展成果。链接复习考点:1.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1)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使中国人民过上了幸福生活。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着世界。中国的腾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2)未来的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发放。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转变发展方式。(4)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5)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2.党和政府为什么把共享作为发展的重要理念(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体现了哪些观点) ?(1)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2)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奋斗目标。(3)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变式练习题:1.请你为当地政府加快改革的步伐,提高开放水平提出合理建议?(1)积极引进人才、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2)统筹兼顾,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绿色发展。(4)关注国有企业,振兴国有经济,扶持小微企业(5)振兴乡村经济,关注“三农”,努力增加农民收入。2.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 (1)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保证。(2)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共同富裕,是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3)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奋斗目标,打赢脱贫攻坚战可以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4)贫穷是实现人权最大的障碍,打赢脱贫攻坚战,大力开展扶贫工作就是尊重和保障人权。3.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 (1)中国共产党提出精准扶贫理念,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2)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坚决响应党中央号召,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3)我国政府发挥了主体和主导作用,增加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对工作难度大的贫困县和贫困村挂牌督战,精准落实各项帮扶措施。4.为什么说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1)摆脱贫困一直是困扰全球发展和治理的突出难题。(2)中国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这个成绩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3)我们积极开展国际减贫合作,履行减贫国际责任,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4)中国实现几亿人的脱贫,这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力量。5.中共中央、国务院为什么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1)“三农”问题决定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2)中国已经消除了绝对贫困,但农民收入较低和人居环境较差仍是中国发展的突出短板,必须补齐这两个短板。(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4)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利于我国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6.我国实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有何重要意义 (1)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2)有利于尊重和保障公民的生存权、发展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3)有利于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4)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实现国家长治久安(5)有利于推动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7.如何理解乡村振兴中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1)产业振兴: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发展现代农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2)人才振兴鼓励大学生回村创业,用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等振兴乡村。(3)生态振兴:要打造宜居生态环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4)文化振兴:挖掘自己的特色传统、家风民俗等乡风文化,提高村民文化自信。(5)组织振兴: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专题达标自测题第一卷 (选择题)一、单选题。 (共10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1. 深圳作为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从“先行模式”到“先行示范”,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排头兵”“先行地”“试验田”作用。深圳的发展之路充分说明了改革开放是( )①现代化建设的政治基础 ②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③我国的强国之路 ④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对外发布《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1-2025年)》,赋予深圳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更多自主权,支持深圳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这表明( )①对外开放是中心工作,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②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为全国制度建设作出重要示范 ③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奏响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最强音 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3.改革开放创造了发展奇迹,今后还要以更大气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之所以要“以更大气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因为( )①我国过去40多年快速发展最根本的政治保障就是改革开放 ②新时代中国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③只要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向顽瘴痼疾开刀就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④我国未来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从绿皮火车到高铁列车;从泥土路到水泥路;从露天电影到“文化中国”……发生在每个人身边的小事, 汇聚起来就是改革开放的伟大变革。站在新征程的起点上,“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写入“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这对改革开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是因为( )①我国存在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②我国还面临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挑战 ③我国已经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④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小康的实现使我国更加繁荣富强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② D.②③④5.中国不会关起门来也不可能关起门来搞建设,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下列体现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的是( )①降低进口关税,依赖产品进口 ②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③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完善多边贸易体制 ④《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公布实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2020年11月23日,贵州省宣布最后9个贫困县摘帽,省内所有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至此,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我国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这体现了党和政府( )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②坚持共同富裕,共享改革发展成果③把扶贫作为我国的中心工作④已经打赢脱贫攻坚战,跨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③④7.我国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1亿左右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快速度的大规模减贫。”这说明我国( )①解决了发展不平衡问题 ②积极践行尊重和保障人权理念 ③实现了共同富裕的目标 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目前,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军人等返乡入乡规模扩大,通过开办网店、直播直销等新模式为农产品打开销路。这反映了( )A.人员回流激发乡村活力 B.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C.乡村振兴是一场攻坚战 D.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9.2021年2月25日,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牌子已经永久性摘下,“国家乡村振兴局”的牌子正式挂上。国家机构更迭背后的原因是( )①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 ②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 ③我国坚持乡村振兴发展战略 ④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根本改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新时代有新的奋斗目标,在脱贫攻坚战取得伟大胜利后,要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到2035年,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到2050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 )①能有效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等问题,实现全体人民同时富裕 ②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实现人民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③要解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 ④必须坚持劳动成果平均分配,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红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第二卷 (非选择题)二、分析说明题 (共5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1. 实践探究·请你参与为了解党的奋斗历史,坚定前行道路,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小明准备筹办一份以“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为主题的手抄报.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回顾历程我坚信】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78年,拉开改革开放的大幕;2017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2021年,中华民族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这一切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展示成就我探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国际地位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 【展现新时代我自信】 中国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启航新征程我决心】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1年新年贺词中强调: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我们通过奋斗,披荆斩棘,走过万水千山。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1年春节团拜会上号召要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 “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根据小明设计的以上版面及栏目,他邀请你参与其中,合作完成下列任务。【我坚信】(1)从“回顾历程”中,可得出有关中国共产的哪些结论 【我探究】(2)结合“展示成就”,探究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有何重要意义。【我自信】(3)列举4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制度【我决心】(4)根据“三牛”精神的内涵,结合自身成长,写下你的具体决心。12.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百年砥砺奋进,百年春风化雨。材料一:10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大地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中华民族取得了令世界惊叹、令国人自豪的伟大成就。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完成救国大业。改天换地: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完成兴国大业。翻天覆地: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推进富国大业。惊天动地: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进并将在21世纪中叶实现强国大业。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在百年接续奋斗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党和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当今时代的中国正重新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应当更有自信。分析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中国梦不仅仅是国家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请你谈谈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共享成果促发展,全面小康赢民心。请简要分析党和政府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理由。(4)百年恰风华,世纪正青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周年的日子里,你所在的班级准备开展“青春心向党,启航新征程”的主题班会,请你拟一份发言要点13.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材料二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有哪些?(2)对此,小康同学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请你辨析:脱贫攻坚成就大,发展问题全扫除。14.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同时,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材料二: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要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带来的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持续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让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共享发展成果。你怎样理解“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2)乡村振兴贯彻新发展理念,为什么要让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共享发展成果 15.【建设美丽乡村 实现乡村振兴】目前,东营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中取得初步成效。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坚持群众自愿,多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充分吸取每一名群众的意见。乡村要振兴,产业先兴旺。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朝阳产业、特色产业、富民产业,推进富民增收,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新引擎”,着力培育乡村振兴特色亮点,坚持保护传承、适度开发。注重保护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实施绿化行动,美化村庄。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养殖,大大提高了老百姓的收入。解决农村群众法律需求,提升农村群众法治素养,加强法治乡村建设和“法律进农村”工作。传承优良家风家训,举办“最美家庭”评选活动,夯实幸福生活的“邻里工程”,建设“孝善社区”。结合材料,谈谈东营市“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的成功经验有哪些。16.某中学九年级一班班委会主持召开了“感受新成就 奋进新征程”的主题班会,请你参与其中感受新成就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现实意义。奋进新征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为我们描绘了2035年远景规划,指明了新的奋斗目标。以下是2035年远景规划的部分内容:☆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根据材料,简要说明我国如何在新的征程上创造时代辉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续写辉煌。在新的征程中,我们还会遇到新的挑战和机遇。①人工智能时代,越来越多的工作,需要相关技术,或是被人工智能取代。②互联网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也对我们的行为提出了要求。③全球化时代,各种思想文化的碰撞和价值观念的冲突愈演愈烈。(3)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机遇和挑战中任选其谈谈作为青少年的你应该如何应对。答案 1 D 2C 3D 4B 5D 6C 7C 8A 9A 10C11.(1)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②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2)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招等。(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的基本经济制度。(4)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敢于质疑,勇于创新,提高创新能力;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肩负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等。12.(1)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②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③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④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3)①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状况,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③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4)①增强爱党意识,弘扬民族精神;②讲好中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③学党史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④树立理想信念,承担社会责任;⑤努力学习知识,提高文化素养;⑥规范自身行为,积极参与实践。13.(1)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重要原因:①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③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④坚持科学发展观。⑤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2)①小康同学的观点是片面的。②虽然我国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胜利,极大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彻底改变了贫困地区的面貌,改善了群众的生活水平。③但是,在看到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要正视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依然艰巨。④因此,我们应该继续发扬奋斗精神,用劳动创造新的辉煌。14. (1)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着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我国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足、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等问题。(2)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15.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②坚持基层群众自治制度;③大力发展经济,推动产业兴旺,人民生活富裕;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⑤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坚持绿色富国、绿色富民,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⑦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持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等。16.(1)①有利于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②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③有利于增进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④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实现国家长治久安;⑤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②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③推动文化、教育事业共同发展,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④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提高生态环境发展质量;⑤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竞争与合作;⑥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动国家均衡稳定发展。(3)选①: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弘扬与时俱进的改革创新精神。选②:增强民主意识,依法参与公共事务,行使民主权利。选③: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任选一个方面作答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