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请根据下面的体系图快速回顾本章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的框内,构建出清晰的知识网络。①区域差异性②中小尺度区域③行政区域④以结构优化和整体提升为主体的转型阶段⑤以创新驱动为主的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⑥类型⑦措施⑧区域人文地理环境联系⑨区域类型划分指标[学思心得] 区域区位特征分析与区域差异比较1.正确认识区域的区位特征(1)地理位置特征位置 内容绝对位置 主要是对某地区经纬度位置的分析判断,也就是根据一个地理事物的经纬度来确定该地理事物的区域位置和区域范围海陆位置 要从所在或相邻的岛屿、半岛、大陆东西岸、大陆内部、大洋东西岸等分析和判断区域的位置相对位置 山河位置 从山脉分布、走向,河流水系形状、流向等方面分析和判断区域的位置政治地理位置 根据本国、本地区轮廓,或邻国、邻省轮廓等分析和判断区域的位置交通地理位置 从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及交通网中线、点的分布等方面分析和判断区域的位置(2)主要自然地理特征自然要素 内容地形特征 主要从地形类型、地势高低等方面来描述气候特征 主要从气候类型、气候要素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对河流的影响、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等方面分析河流特征 主要从河流的水系特征、水文特征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分析(3)主要人文地理特征人文要素 内容农业 主要从区位条件、耕作制度或熟制(热量影响)、作物种类(热量和水分影响)、耕地类型(水分影响)、地域类型等方面分析工业 主要从工业部门、工业分布、区位条件(如原料产地、工厂和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技术和交通)等方面分析城市 主要从城市化水平、城市布局、城市区位因素、城市环境问题等方面分析交通 主要从交通运输线和交通枢纽、交通运输网的密度、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等方面分析环境问题 主要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方面进行综合分析2.区域差异比较区域差异既包括自然地理要素的差异,也包括人文地理要素的差异。在进行区域差异比较时可从下表所示方面加以分析:要素 主要内容自然地理要素 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温度带、气候的光热条件的差异;海陆位置(沿海、内陆、岛国等)→气候的大陆性与海洋性差异;板块位置→地壳稳定性的差异气候 气候类型及分布、特征、成因、光照、气象灾害等地形 组成、地势、山脉及走向等水文 河湖类型、河流径流量、含沙量、汛期、结冰期、流域面积、长度、流速等地质 地质构造、地貌形态、地层稳定性等植被 植被类型、覆盖率等土壤 土壤类型、肥力状况等矿产资源 种类、数量、组合状况等人文地理要素 人口 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及人口变化等科技 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交通、通信 交通、通信的通达度政策 政策的合理性、对外开放程度城市 城市的数量、规模、布局及发展、影响农业 农业发展水平、农业结构、农业地域类型、农产品种类、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工业 工业发展水平、工业部门、工业地域、工业布局及工业结构调整方向等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明该区域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主要原因。(2)简述本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及其季节特征。(3)本区域充分利用油气资源,积极推进库尔勒—库车—阿克苏石油天然气化工带的形成,促进和带动经济快速发展。指出将塔中油田的石油运往库车和轮台炼油厂的合理方式及其特点。(4)指出图中绿洲分布特点,说明本区域环境承载力总体特征及其主要制约因素。(5)简述该区域城镇形成与发展的自然条件,判断喀什、和田与民丰3个城镇服务范围的差异。[解析] 第(1)题,受海陆位置及地形等因素影响,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第(2)题,在回答河流补给类型时,要考虑当地的实际,其水源补给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第(3)题,原油大批量运输主要利用管道,管道运输在运输成本、运量、安全性和连续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第(4)题,据图可以判断出绿洲的分布状况,与东部地区相比,本区自然环境脆弱,环境承载力低;影响其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水源。第(5)题,城市等级不同,服务范围有明显的差异。[答案] (1)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四周有高山阻挡。(2)冰川、积雪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主要在夏季,其次在春季、秋季。(3)方式:管道运输;特点:运输成本较低,运量大,连续性强,安全性能高,占地较少。(4)绿洲分布在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本区域环境承载力低,主要制约因素为水资源。(5)有合适的水源条件,依托绿洲发展。服务范围依次减小。京津冀协同发展1.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及其对协同发展的影响背景 地理条件 对区域协同发展的影响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优越,三地位置邻近 有利于三地的协同发展,三地有长期协同发展的基础交通 交通运输便利,形成连接三地的快速交通网 有利于加强三地之间人口、产业的流动,促进经济贸易的发展,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资源 水资源严重短缺;有较为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但供应较为紧张 水资源过度开发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地面沉降等环境问题,不利于区域发展;加强资源跨区域调配人口 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分布不均 人口流动不合理,加强人口流动的管理经济 经济发展地区差异显著,京津发展水平高,河北发展水平低 没有形成良好的地区间经济合作机制,缺乏良好的地区分工与合作2.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路径内容 主要措施交通一体化 构建快速交通网(公路网、铁路网等);建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强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衔接,缩短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换乘时间;推动不同运输方式之间客运联程联运,实现主要城市交通“一卡通”产业一体化 加强区域间产业规划与合作;促进中心城市的产业升级与扩散;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建设产业带,构建区域间产业链生态环保一体化 以联合立法、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协同治污等为突破口,联防联控,共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实现资源共享,统一规划、利用及保护;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高京津冀生态系统承载力3.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意义(1)促进区域间产业的转移与扩散,加强区域的分工与合作。(2)探索中国特色“大城市病”治理道路,为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发展探索新模式。(3)有力推进构建跨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打造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4)探索协同发展的新机制,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提供新经验。(5)有利于加快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全国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实现区域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发展。2.下图为京津冀区域空间格局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1)优化首都功能应采取的措施是( )A.西城区大量拆除古老院落B.东城区扩建物流仓储设施C.海淀区提升科技创新水平D.密云山区发展现代制造业(2)设立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的目的有( )①疏解北京市非首都功能 ②缓解河北省的交通压力③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 ④根治京津冀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建设西北部生态涵养区对京津冀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A.风力减小 B.河流水质变好C.雾天增多 D.气温日较差增大(1)C (2)B (3)B [第(1)题,根据北京城市功能区的分布,西城区大量古老院落是北京历史文化的象征,不能大量拆除;东城区位于市中心,地价高,不适宜扩建物流仓储设施;海淀区是大学院校、科研院所集中的地区,发挥优势,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是科学合理的措施;密云山区为北京市的水源地,发展现代制造业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第(2)题,设立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的目的主要是治理北京的城镇化问题,可以疏解北京市非首都功能,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第(3)题,西北部地势较高,建设西北部生态涵养区主要是涵养水源,增加地下水,减少水土流失,所以对京津冀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是河流水质变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