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广饶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块调研试题 全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广饶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块调研试题 全科

资源简介


高一化学教学质量调研试卷
命题人:王少晖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21世纪教育网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i 28

S 32

Cl 35.5

Fe 56

Cu 64

Zn 65 Ag 108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第Ⅰ卷(必做题

共 6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钠在氧气中燃烧主要生成 Na2O
B.切开的金属 Na 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是因为 2Na+O2=Na2O2
C.Na2O、Na2O2 组成元素相同,与 CO2 反应产物也相同
D.Na2O2 与水反应能生成碱
2、许多国家十分重视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够从海水中获得的物质


A.溴

B.镁

C.食盐

D.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氯气与铜反应产生苍白色火焰
B.氯气与铁反应生成 FeCl2
C.将 CO2 通入次氯酸钙溶液可生成次氯酸
D.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室中配置 FeSO4 溶液常加入铁钉,目的是防止 Fe2+被氧化产生 Fe3+
B.常用于建筑装饰的红色含铁颜料是 Fe(OH)3
C.Fe 与 S 混合加热生成 Fe2S3
D.铁在 Cl2 中燃烧火星四射
第 1 页 共 9 页
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21世纪教育网
A.过量的 Fe 粉中加入稀 HNO3,充分反应后,得硝酸铁溶液21世纪教育网
B.除去 FeCl2 溶液中的少量 FeCl3 的方法是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
C.FeCl3 溶液能与 Cu 反应,可用于蚀刻印刷电路
D.可以用 FeC12 溶液吸收 C12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Zn 与稀盐酸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
B.铁与 FeCl3 反应,FeCl3 发生还原反应
C.1 mol Na 与足量 Cl2 反应生成 NaCl 转移的电子数为 2mol
D.HClO 中的氯元素只有氧化性
7、19.2g 纯铜粉理论上可制得纯净硝酸铜晶体的物质的量为

A.0.1 mol

B.0.2 mol

C.0.3 mol

D.0.4 mol

8、配制 100 mL 0.1 mol/L Na2CO3 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称取 10.6 g 无水碳酸钠,加入 100 mL 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定容
B.称取 10.6 g 无水碳酸钠,加入 100 mL 蒸馏水,搅拌、溶解
C.转移 Na2CO3 溶液时,未用玻璃棒引流,直接倒入容量瓶中
D.定容后,塞好瓶塞,反复倒转,摇匀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a2CO3 的电离方程式为 Na2CO3=Na++CO32-
+ + - -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胶体与溶液的根本区别在于外观是否透明
B.河流入海处易形成沙洲是因为胶体凝聚
C.蔗糖→CuSO4→氮气→胆矾,依次为电解质→非电解质→单质→混合物
第 2 页 共 9 页
D.Na2O、Na2O2、A12O3 都是碱性氧化物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除去 CO2 中的少量 HCl 的方法是将气体通入 Na2CO3 溶液,收集气体
B.向饱和 Na2CO3 溶液中通入足量 CO2,溶液变浑浊是因为析出了 NaHCO3
C.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少量纯净的 CO2 气体
D.NaHCO3、Na2CO3、(NH4)2CO3 三种固体受热后均能生成气体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硅广泛用于光纤通讯
B.工艺师利用盐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
C.SiO2 是酸性氧化物,能与 NaOH 溶液反应21世纪教育网
D.粗硅制备单晶硅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除去 N2 中的少量 O2 的方法是通过灼热的 Cu 粉末,收集气体
B.合成氨制取氮肥属于自然固氮
C.NO2 通入水中气体只作氧化剂
D.NO 是可溶于水的无色气体
14、工业上将氨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过铂一铑合金网发生氨氧化反应,若有标准状况
下 56mL 氨气完全反应。则生成水物质的量为
A.2.5×10-2mol
B.5×10-3mol
C.3.75×10-3mol
第 3 页 共 9 页
D.7.5×10-3mol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硫不可溶于水、酒精、CS2 等溶剂
B.CuS 能由两种单质直接化合而生成
C.SO2 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
D.SO2 与 H2S 反应产生亚硫酸
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稀硝酸、稀硫酸均能将木炭氧化成二氧化碳
B.铝制容器可盛装浓硫酸、浓硝酸
C.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等气体
D.浓硫酸在常温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
17、下列叙述或做法错误的是
A.用金属丝擦洗铝锅表面的污垢
B.铝可用做导线、包装材料、建筑材料
C.铝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 NaOH 溶液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D.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玻璃是一种新型的非金属材料
B.多数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其各成分金属的硬度高
C.氮化硅陶瓷属于复合材料
D.玻璃钢属于金属材料
19、下列污染物不形成酸雨的是

A.SO2

B.NO

C.CO2

D.NO2

20、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是

单质

+O2

氧化物

+H2O

+NaOH或HCl
酸或碱



A.硅

B.硫

C.铜

D.铁
第 4 页 共 9 页
第Ⅱ卷(共题,共 40 分)
注意事项:
第Ⅱ卷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或黑色墨水钢笔直接答在答题后。
三、填空题(包括 4 个小题,共 40 分)
21、(10 分)工业上获得金属的方法主要有用矿石冶炼与金属回收利用。
(1)废弃旧电池的铜帽(Zn、Cu 总含量约为 99%),久置的铜帽有一层绿锈,

产生绿锈的反应为
实验室用含 H2O2 的硫酸溶解铜帽,H2O2 的作用是


(填“氧化剂”

或“还原剂”)。
(2)焙烧黄铜矿(主要成分 CuFeS2)可产生气体(SO2)、固体(Fe2O3、
CuO)
①产生的 SO2 可选用_____________吸收,
②用稀 H2SO4 浸泡固体产物,取少量所得溶液,滴加 KSCN 溶液后呈红色,
说明溶液中存在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③由 CuO 冶炼粗铜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5 页 共 9 页
22、(10 分)二氧化硫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
(1)实验室常用浓硫酸制备 SO2,反应方程式为
(2)实验室制备,收集干燥的 SO2,所需仪器如下。装置A产生 SO2,按气流方向链接

各仪器口,顺序为a??

?

?

?

? f。装置D的作用



,装置E中 NaOH 溶液的作用是



(3)验证产生的气体含有 SO2 的方法是



23、(10 分)铝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1)将铝粉加入 NaOH 溶液中,若反应过程中有 0.2mol 铝参加反应,则反应

消耗的 NaOH 的质量为



(2)相同物质的量的钠、镁、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时,放出氢气的体积

比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Al2O3 溶于 NaOH 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
(4)Na[Al(OH)4]溶液与 CO2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1.02g 镁铝合金溶于盐酸后再滴加过量 NaOH 溶液,产生 1.16g 沉淀,若将

NaOH 溶液换成氨水,则最多产生沉淀的质量为
第 6 页 共 9 页


24、(10 分)氨与铵盐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实验室用 NH4Cl 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制备氨气可用多种方法,实验室制取少量干燥的氨气涉及下列装置,其中正确的





A.①是氨气发生装置
C.②是氨气吸收装置
(3)检验铵盐的方法是
方程式为

B.③是氨气发生装置
D.④是氨气收集、检验装置
21世纪教育网


,发生反应的离子

(4)无色的混合气体甲可能含 NO、CO2、NO2、NH3、N2 中的几种,将 100 mL 甲气体
经过下图所示系列实验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则甲气体的组

成为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第 7 页 共 9 页
第 8 页 共 9 页
广饶一中高一质量调研化学试卷答案
21、(1)2Cu+O2+H2O+CO2=C u 2 ( O H ) 2 C O 3 ; 氧 化 剂

(2)NaOH溶液;Fe3+;3CuO+2Al
22、(10 分)

Al2O3+3Cu

(1)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2)(2)d e c b;安全瓶,防止倒吸;尾气处理,防止污染。
(3)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如品红褪色,加热后又变红。
23、(1)8g
(2)1:2:3
(3)Al2O3+2NaOH+3H2O=2Na[Al(OH)4]
(4)2[Al(OH)4]-+CO2=Al(OH)3↓+CO2-3
(5)2.72 g

24、(1)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2)BD
(3)加入 NaOH 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检验
(4)NH3、NO、CO2
第 9 页 共 9 页
2012-2013学年上学期模块质量调研
高一历史试题 2013.0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共100分。
第Ⅰ卷(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周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豫到各地,广建封国。这一制度称为
A.禅让制 B.井田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2.右图所反映的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 B.皇帝制
C.分封制 D.监察制
3.秦统一后,并没有像西周那样分封诸侯,而是建立了新的地方行政体制,这种体制是
A.州 B.省 C.郡县 D.郡国
4.西汉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是
A.“削藩” B.颁布“推恩令”
C.收回王国官吏任免权 D.平定七国之乱
5.“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
A.参加科举考试 B.等待朝廷察举
C.投笔从戎戍边 D.投作官吏幕僚
6.在唐朝的中央机构中,负责审核诏书的机构是
A.尚书省 B.门下省 C. 中书省 D.刺史
7.从制度角度来看,基本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问题的朝代是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北宋
8.内阁和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事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负责各地军政事务 D.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9.下列关于希腊城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以城市为中心 B.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C.深受地理环境分割破碎状态的影响 D.君主制是最流行的政体
10.古代雅典政治中,能够体现直接民主特点的是21世纪教育网
A.五百人议事会 B.公民大会 C.十将军委员会 D.执政官制度
11.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A.《十二铜表法》 B.《卡拉卡拉敕令》 C.阿奎里亚法 D.查士丁尼法典
12.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确立的法律基础是
A.《人权宣言》 B.《1871年帝国宪法》
C.《1787年宪法》 D.《权利法案》
13.近代中国一学者在介绍某个西方国家时说:“未有统领(国家元首),先有国法。”该西方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14.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政府内阁由
A.议会多数党组阁 B.总统任命但须经众议院同意
C.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D.总统任命但须经参议院同意
15.与英国《权利法案》相比,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突出特点是
①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②国家元首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③国家元首“统而不治” ④首相不对议会负责而对君主负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是指
①释放被捕学生 ②罢免三个卖国贼的职务
③国共两党合作 ④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7.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下列口号、标语与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年)相关的是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坚持抗战、反对妥协
C.内惩国贼、外争国权 D.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18.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A.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B.中华民族全面抗战开始
C.国民党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D.第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
19.在中学毕业作文中,马克思以“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作为自己选择职业的目标,并倾注了毕生精力实践上述理想。他在19世纪40年代取得的实践成果是
A.参与第一国际的创立 B.出版《资本论》
C.声援巴黎公社的斗争 D.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20.《咬文嚼字》杂志认为右图中的文章片段有知识性错误。其理由是
A.“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定性不符合俄国革命
B.“苏维埃”是以俄国农民、资产阶级为主导的
C.文章片段中俄国此次革命事件的领导者有错误
D.文章片段中俄国此次革命事件的发生地有错误
21.“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跹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诗歌中的“喜事”指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沿海经济特区的设立 D.香港澳门回归
22.“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这一重要共识是
A.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
B.两岸同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C.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允许台湾居民回大陆探亲旅游投资
23.右图是一幅关于二战后初期反映“冷战”的漫画《来吧,小鱼!》。画面中的山姆大叔手抓渔网,正在召唤小鱼过来。该漫画揭示的主题是
A.凯南“八千字电报”
B.富尔顿演说
C.杜鲁门主义
D.马歇尔计划
24.1974年,欧洲共同体执行主席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这表明西欧
A.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力图保障自身的安全与发展
C.强烈要求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 D.企图摆脱北约的约束
25.某论文的中心词主要有“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苏联解体”。此论文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 B.美国霸权地位的崩溃
C.世界政治的多元化趋势 D.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21世纪教育网
2012-2013学年下学期模块质量调研
高一历史试题 2013.01
第Ⅱ卷(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26题13分,27题12分,28题11分,29题14分,共50分)
26.(13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了《复兴之路》展览后说,“……中华民族的昨天正可谓‘雄关漫道真如铁’……近代以后遭受苦难之深重,处处牺牲之巨大,这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地奋起抗争,……充分展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列举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主要侵华战争。(5分)
(2)列举列强在战争中破坏中华文明和屠杀中国人民的具体事例各一个。(2分)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各进行了哪些革命斗争?(4分)
21世纪教育网
(4)农民阶级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什么?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什么?(2分)
27.(12分)我校准备组织一次“红色之旅”活动,组织者从中共建党到新中国成立二十八年革命历程中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六个地点。请说出他们选取这些地点的理由。
地点
理由
上海
南昌
井冈山
遵义
重庆
北京
21世纪教育网
28.(11分)新中国的政治建设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1)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实现“民治”建立了哪些重要的政治制度?(3分)
座号
材料二 他们每天都亲眼目睹少年们在‘阶级斗争’的借口下,对长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侮辱;他们必须出席公开批判邻居、朋友、同事和父母的大会,甚至还要积极发言……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观察中国》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个时期的情况?它对政治建设有何危害?(4分)
材料三 社会的“善治”包括良好的“政治”和良好的“治政”。前者侧重于“治民”(即社会治理),后者侧重于“治官”(即政府治理)。20多年中国改革实际上沿着这两个方向展开。 ——燕继荣《中国的改革:另一种民主化经验》
(3)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期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是怎样体现“治政”的?(4分)
29.(14分)纪念邮票是为某一事件或场合特别发行的邮票。下面三枚邮票承载着新中国跨出国门、走向世界的重大事件。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三枚邮票纪念的事件及在当时所起的作用。(6分)
(2)三枚邮票反映了新中国三个不同时期怎样的外交特点?(6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三枚邮票体现了新中国外交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
座号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
1.C 2.A 3.C 4.B 5.A 6.B 7.D 8.D 9.D 10.B 11.D 12.D 13.B 14B 15.C 16.B 17.A 18.C 19.D 20.A 21.D 22.C 23.D 24.A 25.A
26.
(1)1840-1842年鸦片战争;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37-1945日本全面侵华战争。(5分)
(2)破坏中华文明:洗劫并焚毁圆明园。屠杀中国人民:南京大屠杀。(3分)
(3)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辛亥革命。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4分)
(4)《资政新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分)
27.(12分)
地点
理由(每空2分)
上海21世纪教育网
中共“一大”召开,中共的诞生。
南昌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21世纪教育网
井冈山
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井冈山道路。
遵义
红军长征途中,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革命形势开始转危为安。
重庆
国共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确定和平建国方针。
北京
新中国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28.(11分)
(1)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3分)
(2)文化大革命时期;严重践踏了中国的民主和法制。(4分)
(3)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建成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或通过《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确立“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普及基层民主选举。(4分)
29.(14分)
(1)图1:《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缓解了新中国的经济困难、打破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封锁。图2:尼克松访华。中美结束对抗与冲突,重新走到了合作的起点。图3: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在维护中亚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方面做出了贡献。(6分)
(2)图1:“一边倒”;图2:中美关系缓和;图3:维护世界(或地区)和平。(6分)
(3)由一边到全方位。(2分)
(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2012--2013学年上学期模块质量调研
高一地理
2011年2月15日上午,太阳黑子活动区爆发了一次大级别的耀斑。回答1~2题。21世纪教育网
1.太阳耀斑和黑子
A.分别出现在①层和③层
B.分别出现在②层和①层
C.分别出现在②层和①层
D.分别出现在②层和③层
2.此次太阳耀斑爆发对地球带来的影响可能有21世纪教育网
A.南极附近出现极光现象
B.许多地区的有线电通信中断
C.出现“磁暴”现象
D.全球许多国家出现强烈地震
太阳天顶角是表示太阳位置的一种方式,其与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3~4题。
3.夏至日,太阳天顶角为零的地区位于( )
A.赤道 B.南回归线 C.北回归线 D.北极点
4.当东营地区太阳天顶角由最大开始变小时,下列叙述正确的
A.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开始向北移动
B.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开始向南移动
C.东营地区的夜开始变长
D.地球靠近远日点附近
北京时间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左图为“太阳直射点周年运动变化示意图”,右图为“天宫一号”示意图,回答5~6题。21世纪教育网
5.“天宫一号”发射时,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6.“天宫一号”发射升空时西1区的区时是
A.9月29日13时16分 B.9月29日12时16分
C.9月30日5时16分 D.9月29日8时16分
7.下列各组排序与图中排序相符的是( )

A.①北半球的反气旋 ②北半球的气旋 ③南半球的气旋 ④南半球的反气旋
B.①北半球的气旋 ②南半球的气旋 ③北半球的气旋 ④南半球的反气旋
C.①北半球的反气旋 ②南半球的气旋 ③北半球的气旋 ④南半球的反气旋
D.①南半球的反气旋 ②南半球的气旋 ③北半球的气球 ④北半球的反气旋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一种形式,下图中曲线代表等压面,分析回答8~10题。
8. 关于图①中的判断正确的是
A.a处气流上升 B. a处为晴朗天气 C.甲处高气压 D.乙处低气压
9. 图②所示的海陆热力环流现象通常出现在
A.白天 B.夜间 C.夏季 D.秋季
10. 如果图②位于南亚,则C的盛行风向为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读”三圈环流局部图”。回答11~12题。
11.关于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气压带和风带名称的说法正确的是 
A.A为东南信风带    B.B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C.C为西南风   D.D为副极地低气压带
12.下列四幅图所描述的气候类型中,其形成与C有关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读“常见天气系统示意图”,完成13~14题。
13.图中形成寒潮的天气系统是
14.下图中,正确反映A天气系统过境期间温度变化过程的是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读图,回答15~17题。
15.N处的地质构造为
A.背斜 B.向斜
C.断层 D.谷地
16.在图中水循环参与下,①处的岩石可转化为②处的岩石,与此有关的地质作用是
A.岩浆活动 B.变质作用
C.固结成岩 D.重熔再生
17.如图中森林被砍伐,则水循环环节中水量增多的是
A.a B.b C.c D.d
读图“全球板块示意图”,完成18~19题。
18.关于板块运动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壳可分为六大板块
B.板块消亡边界经常形成海岭和海岸山脉
C.红海处在消亡边界上
D.板块生长边界经常形成裂谷或海洋
19.安第斯山脉位于哪两个板块边界上。
①南极洲板块②美洲板块 ③太平洋板块 ④ 印度洋板块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读右图,完成20~21题。21世纪教育网
20.该图为几月份的气温分布图:
A.1月B.7月C.12月D.3月
21.该季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陆地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B.夏威夷高压势力强盛
C.北印度洋海区季风洋流为逆时针方向
D.天山雪线的位置较低
读甲、乙、丙三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丙地位于某岛屿,回答下列各题。
22.甲、乙、丙三地纬度按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C.丙、甲、乙 D.丙、乙、甲
23.甲地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可能是因为
A.南坡为向阳坡 B.北坡为向阳坡
C.南坡为迎风坡 D.北坡为迎风坡
24.甲地雪线南坡高于北坡的原因可能是甲地
①南坡为阳坡②北坡为阳坡③南坡为背风坡,降水量小④北坡为迎风坡,降水量大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 ③④ D. ②③④
25.造成南美安第斯山南端西侧是多雨的温带森林,东侧是干燥的巴塔哥尼亚沙漠的主要原因是 ( )
A.大气环流的影响 B.暖流的影响 C.海陆分布的影响 D.地形的影响
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完成26~27题。
26.乌苏里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  )
A.①   B.②   C.③   D.④21世纪教育网
27.能表示桂林山水形成的箭头是(  )
A.⑤ B.⑥ C.⑦ D.⑧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012--2013学年上学期模块质量调研
高一地理(Ⅱ卷)
1.举办奥运会对于一个国家有重要意义。继北京奥运会之后,伦敦获得举办2012年夏季奥运会资格。读27~30届夏季奥运会开幕时间表及四城市位置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10分)
届数
举办地
所在地
开幕时间(北京时间)21世纪教育网
27
悉尼
D
2000年9月15日16时
28
雅典
C
2004年8月13日21时
29
北京
A
2008年8月8日20时
30
伦敦
B
2012年7月28日4时

(1)四届奥运会举办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小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12月22日,四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2)四届奥运会开幕当日,济南昼长最短的是第 届,该日日出方位是__________。
(3)第29届奥运会开幕前两个小时,8月8日的范围占全球的比例_______(大于或小于)二分之一,再过____小时全球均为8月8日.
(4)决定从B到A沿线自然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
(5)四地中,气候类型如甲图所示的是___________,如乙图所示的是____________。(填写城市名称),乙图所示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 __ ____。

 
甲 乙
2. 下为我国某日海平面气压(hPa)分布示意图(局部),读图回答以下问题。(8分)
(1)图中A地的天气系统从气流运动状况看属于 ,在其控制下多_______(晴朗、阴雨)天气。
(2)图中E、F两点风力较小的是 ,因为

(3)试比较a、b两地在气压方面的差异及产生的原因。(2分)


(4)把图中G天气系统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气流运动的方向画在下图中(2分)
3.下图中,图①是图②环流中所取的某一海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根据图①所给信息,在图②中绘出环流中各洋流的流向,并写出甲、乙、丙、丁洋流的名称,甲__ _ __、乙___ ____、丙_ _____、丁__ _____。21世纪教育网
(2)图②中A处是______渔场,该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 __。
(3)图②中洋流丙对沿岸气候的影响主要是 。
(4)洋流丁按性质来区分是 (寒流、暖流)
4.下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的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8分)
(1)写出以下数码代表的自然带名称:
① ;
④ ;
⑤ ;
⑦ 。
(2)据所学知识填写完成下表空格内容:(每格2分)
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全年高温,
一年分干湿两季
形成原因
全年盛行西风,
受海洋暖湿气团影响
5.下图表示岩石圈与水循环的关系。①②③表示三大类岩石,甲、乙、丙、丁为海陆间循环各环节,箭头a、b、c、d为岩石圈与水循环各环节的作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岩石圈中①表示____________,②表示____________,③表示____________。
(2)①②③三大类岩石中,能找到化石的是____________。
(3)若甲为地表径流,则乙表示____________,丙表示____________,丁表示____________,与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景观形成有关的箭头是_________。
A.a B.b C.c D.d
(4)简述水循环的意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2013学年上学期模块质量调研
高一地理答案
1—5CCCAC 6—10BCBBD11—15CABBB16—20CDDAB21—25BDDCD 26A27B
1.10分,每空1分。
(1)B D
(2)27 东北
(3)大于 两
(3)水分
(4)雅典 北京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 (8分)(1)(2分)反气旋 晴朗 (2)(2分)E E处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小,故风速较小或F处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速大(3)(2分,不比较气压差异只说原因不得分)(3)a处气压大于b,a处一侧为冷气团,气温低,故气压高。(4)(2分)逆时针方向向中心辐合 向上运动
3.(9分)(1)(5分)逆时针方向 甲南赤道暖流乙、东澳大利亚暖流 丙、秘鲁寒流 丁、西风漂流
(2)(2分)秘鲁渔场 秘鲁沿岸盛行离岸风,使沿岸表层海水离岸而去,底层海水便上升补充而形成上升补偿流,该补偿流便把海底营养盐类带至表层,利于沿海的湾游生物的大量繁殖,为鱼虾提供充足的饵料,进而形成渔场。
(3)(1分)降温、减湿作用,对沿岸荒漠气候的形成起重要作用。
(4)(1分)寒流[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 (8分)(1)(4分)热带雨林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见下表)(每格2分,共4分)
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终年温和多雨
形成原因
受赤道低气压带
与信风带交替控制
5.10分。
(1)沉积岩 变质岩 岩浆岩 (3分)
(2)①(1分)
(3)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B(4分)
(4)任答两条既可(2分)
2012-2013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
高一政治试题201301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最佳选择题,将答案直接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为非选择题,用黑色中性笔直接答在试卷上。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2年12月26日京广高铁全线贯通,北京至广州最快的一趟全程只需7小时59分。多家航空公司与高铁之间展开了“地空对决”,消费者也难免纠结的很。当然谁的票价合理、方便快捷、服务优质,乘客就会选择谁。由此可见
A. 商品价格的高低由供求关系决定 B.商品价格的高低反映商品质量的优劣
C.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的有用性 D.人们选择商品关注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
2.苹果公司为IPone和IPAD等电子终端提供的应用程序,将近80%需要付费下载,这既拓展了产品功能、提升了用户体验,又增加了公司利润。下载应用程序需要付费,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苹果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很高 B.苹果公司首创了这一商业模式
C.消费者愿意为增加的体验买单 D.程序开发者消耗了脑力和体力
3.针对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为了减少损失。在境外的消费者以信用卡美元账户支付,到还款日以人民币还款,在此过程中
A.人民币执行了世界货币的职能 B.人民币执行了价值尺度的职能
C.人民币执行了流通手段职能 D.人民币执行了支付手段的职能
4.图表为2010年至2012年的某些日期的甲国货币与乙国货币的汇率情况:
2010年4月15日
甲国19.12元=乙国100元
2011年9月26日
甲国20.94元=乙国100元
2012年11月3日
甲国21.46元=乙国100元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国货币升值,乙国货币贬值 ②甲国货币兑换乙国货币的汇率下降
③甲国货币兑换乙国货币的汇率升高 ④甲国货币贬 值,乙国货币升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5.某商品的价格走势如图所示(横轴为时间,纵轴为价格,单位为“元/公斤”)。对该图理解正确的的有
A.价格处于B点时,该商品处于买方市场
B.价格从B点到C点,该商品的替代品需求量会增加21世纪教育网
C.价格从C点到D点,该商品的互补品需求量会增加
D.价格处于C点时,该商品生产者可能会缩小生产规模
6.2012年中秋、十一假期长达8天,“国内游”、“出境游”市场出现人次和消费的双高增长。近几年来我国假日旅游火爆的根本原因是
A.假期时间延长,人们的闲暇时间增加
B.我国经济发展,居民可支配性收入增加
C.居民消费观念转变,更加重视享受性消费
D.旅游消费带动力强,能促进相关行业发展
7.2012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3年经济工作作出部署,强调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强调消费作用的经济学依据是①消费是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 ②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唯一动力  21世纪教育网
③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决定性作用 ④消费制约着生产和经济的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②④  
8.苹果数码产品往往高质高价,新推产品售价甚至近万元,即使如此,“果粉”们仍然趋之若鹜,他们表示能在第一时间拥有苹果系列产品很有面子。这些“果粉”的行为
A.主要是受攀比心理影响的结果 B.表明人们的消费行为受国家政策影响
C.表明价格对需求具有调节作用 D.是高度重视精神消费的体现
9.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事实上,传统产业,如果注入高技术含量,也就成了产业高端。烟台东方海洋公司将过去鱼类加工剩下的鱼皮、鱼骨等当饲料卖掉的下货,通过技术革新,将其加工成价格不菲的胶原蛋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东方海洋公司的做法启示我们要
①依托科技创新发展海洋经济 ②建立品牌声誉是公司经营的首要目标
③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④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2012年上半年,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9%,快于同期我国总体进出口总增速11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国有企业进出口总值分别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49.5%、20.6%。这表明
A.民营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民营企业、外资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
C.在市场竞争中,多种所有制经济能够共同发展
D.必须把坚持对外开放作为我国发展的根本立足点
11.有人提出,在新经济时代,市场竞争的结果,将更多的体现为“快鱼吃慢鱼”,而不是“大鱼吃小鱼”。这一观点主要是为了说明,企业必须   A.提高自主创新速度      B.建立更为灵活的经营机制 C.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D.把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第一位
12.因为工作相对稳定且待遇较好,有“国考”之称的的国家公务员招聘考试,今年吸引了150多万人报名,而哈尔滨市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环卫工勤技能岗位,也因其事业编制吸引了11539人报名,其中近半为本科学历,还有29名硕士。以上事例说明
①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 ②我国的就业压力大,就业形势比较严峻
③依法通过多种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④要树立职业平等观和多种方式就业观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 ①④
13.2012年,我国多地发生暴雨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让人们更深刻感受到参加商业保险的必要性。因为这种保险
A.作为投资对象,灵活方便 B.是稳健的投资 21世纪教育网
C.是规避风险的重要途径 D.高风险高收益同在
14.60多年来,我国分配制度经历了“单一的按劳分配方式→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多种分配方式为补充→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变迁。这一变迁的根本原因是21世纪教育网
A.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化 B.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完善
C.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和发展 D.是由我国生产力不断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决定的
15.小杨是一名国有企业的普通员工,他把自己的工资收入购买了中国工商银行的股票,并用所赚的钱在网上开了一家网店,由于经营有方,很快就盈利了。材料中小张获得收入的方式依次是
A.按劳分配 购买政府债券的利息收入 按生产要素分配
B.按生产要素分配 银行存款利息收入 按劳分配
C.按劳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 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D.按劳分配 购买金融债券的利息收入 非劳动收入
16.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3年1月18日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首次公布2003至2012年基尼系数, 其中,2012年全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474,突破了国际公认的贫富差距0.40警戒线,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蛋糕”如何分配,会直接影响“蛋糕”做大。这要求必须
A.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增加国民收入
B.完善分配制度,形成合理有序的分配结构
C.要在初次分配中注重效率,再分配中强调公平
D.整合分配制度,反对收入差距,实行均等分配政策
17.截至2012年底,中央财政用于公共租赁住房和城市棚户区改造相关配套建设支出补助资金达987亿元。这主要表明财政具有____的作用。
A.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B.促进社会公平
C.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D.提高消费水平
18.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在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
A.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支出 B.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支出
C.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税收 D.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税收
19.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在网上开店和购物,但是很少有人为网上交易缴税。而按照我国税法,不管通过何种方式,只要发生交易行为就得缴税。税法的这一规定表明
A.税收具有固定性特征 B.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C.税收具有强制性特征 D.税收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工具
20.2012年8月15日,京东、苏宁、国美三大电商在全国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价格大战”。酣战数日后,消费者发现,降价有限,甚至有商品价格先升后降。事后,国家相关部门认定,参与价格战的电商涉嫌价格欺诈。最终,参战电商信誉受损。上述现象告诉我们 ①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弊端 ②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 ③“价格战”告诉我们要做理智的消费者 ④应该由国家统一经营
A.①② B.②③ C. ②④ D.①③
21.一台电脑由数以万计的人参与制造,他们当中大多数互不相识,让电脑得以形成的无数行为更没有任何人规定或指挥。从电脑的制造中可以看出
A.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B.社会分工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
C.分工与合作提高了商品的质量 D.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2.自2012年7月1日起,国家对居民用电实行阶梯电价,即当用电达到一定量,便适度提高用电价格。这体现了
A.国家利用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B.国家利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C.国家利用法律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D.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23.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中央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这一目标的提出
A.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B.真正实现了效率和公平的统一
C.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D.是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根本举措
24.东营市市提出下列发展经济思路:统筹外向型经济和内源型经济,外资内资—齐引;统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二三产业一块抓;统筹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下列说法中能够概括这一思路的是
A.统筹兼顾,增强发展的协调性 B.以人为本,注重发展的目的性
C.创新发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D.转型提升,注重发展的科学性
25.2012年11月,欧盟高等法院下达判决书,终审判定奥康胜诉。奥康鞋业历时六年终于打赢欧盟反倾销官司,这对于我国出口企业的示范意义在于
A.企业只有打破贸易壁垒才能走出去
B.企业要积极成为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者
C.企业应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D.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应努力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012-2013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
高一政治试题201301
题号
26
27
28
29
总分
得分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 (本卷共4小题 共50分)
得分
评卷人
26.(10分)数字看变化,让我们通过数字感受十年来百姓生活的变化。[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0年前,自行车、手表、录音机是人们的梦想;20年前,彩电、冰箱、洗衣机曾是人们的时尚。和过去相比,这十年,时髦的东西在不停地变化,“手里打电话、脖子挂‘傻瓜’,回家能把电脑打”如今已经不再新鲜。“看大片儿、玩网购,全家出国去旅游”成了老百姓新的生活方式。2011年,全国平均每天新增的电影银幕超过8块,电影票房也由2002年的9.5亿狂飙到2011年的120亿。十年前听都没听说过的网购,如今则成为了老百姓最平常的购物方式,仅去年一年交易额就达到了6万亿元。旅游方面,2012年仅“十一黄金周”期间就有4.25亿人次游客涌向了国内外各大旅游景点,实现旅游收入2105亿元。
结合以上材料,请从影响消费的因素角度,对上述百姓生活十年变化作出论证。(10分)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得分
评卷人
27.(12分)从2012年国庆长假开始至今,中央电视台每天黄金时段都会播放一组在街头随机采访寻常百姓的镜头,共同的问题都是“你幸福吗?”被采访者的即兴回答展现了五花八门的幸福观,由此也引发了网上热议。一对年轻夫妇受访时,丈夫先说:“我很幸福。幸福就是两个人相爱。”当回答他俩最大的遗憾时,妻子则答:“他没给我买大房子,我们的房子太小了。”有位售货员说:“幸福就是快乐,幸福不光是挣钱。一家人在一起就是幸福,不是吗?”一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的看法是“幸福就是能在大城市里及时找到相对合适体面的工作,权益有保障,工资不克扣,不垫底,还能年年涨”。 请用“企业与劳动者”(第五课)的有关知识,就实现该大学生“心中的幸福”提出合理化建议?(12分)
得分
评卷人
座号
28.(12分)材料一:“十一五”期间我国GDP、财政收入、居民收入增长情况
材料二:从2003年到2012年,十年全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
注:基尼系数为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22年提出,旨在定量测定居民收入分配差异程度。其值在0和1之间,越接近0就表明收入分配越趋向平等,反之收入分配越趋向不平等。按照国际一般标准,0.4以上基尼系数表示收入差距较大,当基尼系数达到0.6时,则表示收入悬殊。
材料三: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和问题?(4分)
(2)结合上述材料,请运用“收入与分配”(第三单元)的知识谈谈如何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8分)
得分
评卷人
29.(16分)材料一:自2013年1月9日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厚重的雾霾久久挥之不去。大雾中,一条深褐色的巨大污染带斜穿1/3的国土,从北京、天津到石家庄,从郑州、南通到贵阳,空气污染指数纷纷“爆表”,74个重点监测城市近半数严重污染,北京城区PM2.5值一度逼近1000。我国大范围的雾霾天气已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包括交通受限、航班延误、病患增加等。“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不是美丽中国,“厚德载雾,自强不吸”不是全面小康。延绵不散的雾霾遮蔽了视线,却让我们格外清晰地看到环境污染治理的紧迫感,格外真切地认识到十八大提出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越来越多人在思考:如何真正走出“十面霾伏”?
材料二:PM2.5是指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可入肺颗粒物,它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元凶”之一,其来源又是日常发电、燃煤取暖、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排放、工地扬尘及其他一些生产生活排放到空中的污染物。21世纪教育网
(1)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要真正走出“十面霾伏”、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对个人消费可能带来哪些影响?(2分)企业应如何作为(8分)
(3)请从宏观调控的角度,说明在消除“霾”怨,实现共治中政府该如何担当?(6分)
2012-2013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
高一政治试题参考答案
201301
一、选择题
1-5DDDDD 6-10BCABC 11-15ABCDC 16-20BBACB 21-25DBAAD
二、非选择题
26.(1)生产决定消费。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提高了人们的消费质量和水平,为消费创造动力。(2分)
(2)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居民实际收入的增长,促进了消费的发展(2分);
居民消费水平还受未来消费预期的影响。我国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增强了人们的消费信心(2分);21世纪教育网
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我国不断完善收入分配政策,促进社会公平,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了社会总体消费水平。(2分)
(3)价格影响消费。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创造了良好消费环境。(2分)
(4)消费观念和消费政策影响消费。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和国家刺激消费的政策,促进了消费水平的提高。(2分)
(每个得分点2分,答出其中任意5点即可,共10分。)
27.(12分) (1)关于找工作①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正确就业观,做好就业和创业准备,就业时应坚持自主择业,竞争就业、职业平等、和多种方式就业(4分,素质和观念都答上得4分,答上任一方面得3分)
②国家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3分) (2)关于薪酬:①劳动者首先要自觉履行劳动义务,签订劳动合同,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以合法手段维护权益。(2分) ②用工单位要自觉增强法治意识,承担社会责任,尊重劳动者合法权益。(2分) ③国家要完善法规和加强监督力度,建立和谐劳动关系,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等。(1分)
28.(1)①“十一五”期间财政收入增长快,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低于财政收入和GDP增速,说明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比重偏低,分配政策不合理。(2分)
②从2003年到2012年,全国居民基尼系数在0.47到0.49之间,2008年达到最高的0.491后,开始逐步回落。这反映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比较大,说明了国家加快收入分配改革、缩小收入差距的紧迫性。(2分)
(2)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1分)②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3分)。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整顿分配秩序,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3分)④完善分配政策,形成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推进财税制度改革,减轻居民个人的税负。(1分)
29.(1)①个人消费:观念上,自觉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树立绿色的消费观。行为上,转变生活和消费方式,把低碳生活落实到实处。(2分)
②企业:要及时调整经营战略,面向市场提供环保节能产品;要积极转变企业发展方式,推动产品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管理创新和劳动者素质提高,形成新的竞争优势;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要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每个要点2分,答出其中四点即可得8分)
(2)措施: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进行宏观调控。通过制定国家中长期环境规划,出台促进环保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引导企业增加环保投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环境保护立法工作,对破坏环境的行为依法处罚,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采取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切实保护环境。
(三种手段及其运用各2分,只答理论得一半分)
广饶一中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一数学试题
备用公式:锥体体积:;球的表面积:.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则为 ( )
A.   B.  C.   D.
2.在空间,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平行直线的平行投影重合 B.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C.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D.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3.已知幂函数的图像经过,则 等于( )
A. B. C. D.
4.已知点若直线过点与线段相交,则直线的斜率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5.设,则 等于 ( )
A. B. C. D.
6.设直线和平面,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A. 若则 B. 若21世纪教育网
C. 若则 D. 若
7.已知,则的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方程为( )
A. B. C. D.
8.函数的图象大致为 (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9.已知两条直线和互相平行,则等于( )
A. 或 B. 或 C. 或 D. 或21世纪教育网
10.若,则( )
A. B. C. D.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与圆相交于两点,则弦的长等于(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 B. C. D.1
12.已知函数在上是增函数,,若,则的取
值范围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3.如果一条直线和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直线和平面的关系是 .
14.函数,则的值是________ ____.
15.函数恒过定点________ ____.
16.在正三棱锥中,侧面、侧面、侧面两两垂直,且侧棱
,则正三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 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
计算下列各式:
(1);
(2).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四棱锥中平面,四棱锥的三视图如下图所示,是侧棱上的动点.21世纪教育网
(1) 求四棱锥的体积;
(2) 是否不论点在何位置,都有?证明你的结论.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己知圆 直线.
(1) 求与圆相切, 且与直线平行的直线的方程;
(2) 若直线与圆有公共点,且与直线垂直,求直线在轴上的截距的取值范围.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棱柱的侧面是菱形,
(1)证明:平面平面;
(2)设是上的点,且平面,求的值.
21.(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定义域为的函数是奇函数.
(1)求的值;
(2)若对任意的,不等式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22.(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方程.
(1)若此方程表示圆,求的取值范围;
(2)若(1)中的圆与直线相交于两点,且(为坐标原点)求的值;
(3)在(2)的条件下,求以为直径的圆的方程.
广饶一中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来源:21世纪教育网]
高一数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BDCCB DAADB CB
二、填空题:
13.平行或在面内 14. 15. 16.
三、解答题:
17.解:(1) 6分
(2) 12分
18.解:(1)由三视图可知,四棱锥的底面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
侧棱底面,且. ………………3分
∴,
即四棱锥的体积为 ………………6分 21世纪教育网
(2) 不论点在何位置,都有.
证明如下:连结,∵是正方形,∴.
∵底面,且平面,∴.
又∵,∴平面.
∵不论点在何位置,都有平面.
∴不论点在何位置,都有. ……12分
19.解:(1) ∵直线平行于直线,
∴设的方程为: ,
∵直线与圆相切,21世纪教育网

解得
∴直线的方程为:或. ………6分
(2) 由条件设直线的方程为:
代入圆方程整理得:
∵直线与圆有公共点
∴即:
解得: …………………………12分
20.解:(1)因为侧面是菱形,所以
又已知
所又平面,又平面,
所以平面平面 …………6分
(2)设交于点,连结,
则是平面与平面的交线,
因为//平面,所以//.
又是的中点,所以为的中点.
即. …………12分
21. 解:(1)因为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所以
即: 解得: …………2分
所以
因为
所以是奇函数,故 …………4分
(2)由(1)得,易知是减函数.
原不等式可以化为:
…………8分
因为是定义在上的减函数.
所以,即对恒成立.
因为 …………10分
所以 …………12分
22.解:(1)[21世纪教育网

…………3分
(2)设,由
得:
由韦达定理得:

即:
…………10分
(3)设圆心为则:
半径
圆的方程为. …………14分
2012-2013学年上学期期末模块质量调研
高一物理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 100分) 2013.1
第Ⅰ卷(共40分)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本题共4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一名学生从家步行1km到学校的时间可把学生看做质点
B.出租汽车上标明收费标准为1.6元/km,其中km 指的是位移
C.光穿过窗玻璃用时为10-11秒, 10-11是时刻
D.“巍巍青山两岸走”,在这句歌词中作者是以青山为参考系
2. 沿斜面匀速下滑的物体如图所示,受到的作用力有
A. 重力、支持力 B. 重力、支持力、摩擦力
C. 重力、支持力、下滑力、摩擦力
D. 重力、压力、下滑力、摩擦力
3.在运动场的一条直线跑道上,每隔5m放置一个空瓶,运动员在进行折返跑中,从中间某个瓶子处出发,跑到最近的空瓶处将其扳倒后折返,再扳倒出发点的第一个瓶子,之后再折返扳倒前面最近处的瓶子…….,当他扳倒第六个瓶子时,共用时10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他在这段时间内的运动路程为65m B.他在这段时间内的运动路程为85m
C.他在这段时间内的运动位移大小为10m D.他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8.5m/s
4. 如图所示为一物体沿东西方向(以东为正向)作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由此图象可以判断出
A.前5s物体所受的外力方向是向西的,后5s受到的外力方向
是向东的
B.前5s物体所受的外力方向是向东的,后5s受到的外力方向
是向西的
C. 物体受到的外力方向一直是向东的
D.物体受到的外力方向一直是向西的
5. 在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是得到下面的一条纸带,在用下列测量数据求4计数点的瞬时速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3,5两点的平均速度计算,接近4计数点的瞬时速度
B. 利用2,6两点的平均速度计算,接近4计数点的瞬时速度
C. 利用1,6两点的平均速度计算,接近4计数点的瞬时速度
D. 利用0,6两点的平均速度计算,接近4计数点的瞬时速度
6.如图所示,两车厢的质量相同,其中一个车厢内有一人拉动绳子使两车厢相互靠近。若不计绳子质量及车厢与轨道间的摩擦,下列对于哪个车厢里有人的判断,正确的是
A.绳子的拉力较大的那一端车厢里有人
B.先开始运动的车厢里有人
C.后到达两车中点的车厢里有人
D. 不去称量质量无法确定哪个车厢有人
7.游乐园中,游客乘坐能加速或减速运动的升降机,可以体会超重或失重的感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当升降机加速上升时,游客是处在失重状态
B.当升降机减速下降时,游客是处在超重状态
C.当升降机减速上升时,游客是处在失重状态
D.当升降机加速下降时,游客是处在超重状态
8.一固定斜面上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物块A和B紧挨着匀速下滑,A与B的接触面光滑.已知A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B与斜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2倍,斜面倾角为α.B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
A.tanα B.cotα C.tanα D.cotα
9.某特警在训练中从一平台上跳下,下落2m后双脚触底,同时采用双腿弯曲的方法缓冲,使其自身重心又匀减速下降了0.5m。在着地过程中,地面对双脚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自身重力的多少倍
A. 3 B. 5 C. 10 D.20
10. 木箱内有一竖直放置的弹簧,弹簧上方有一物块,木箱静止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且物块压在箱顶上.若在某一段时间内,物块对箱顶刚好无压力,则在此段时间内,木箱的运动状态可能为
A.加速下降 B.加速上升 C.减速上升 D.减速下降
?
2012-2013学年上学期模块质量调研
高一物理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 100分) 2012. 11.1
第Ⅱ卷(共60分)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2分,把答案填写在相应括号内或横线上)
11.(6分)下图为接在50Hz低压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所示的是每打5个点所取的记数点,但第3个记数点没有画出。由图数据可求得(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该物体的加速度为 m/s2,
(2)第3个记数点与第2个记数点的距离约为 cm,
(3)打第3个点时该物体的速度为 m/s。21世纪教育网
12.(6分)如图所示,为了测定木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让木块从斜面上自静止起做匀加速下滑,使用的实验仪器仅限于:1、倾角固定的斜面(倾角未知)、2 木块、3 秒表、 4米尺。本实验应记录的数据为

用应记录的数据符号写出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 。
?
?
21世纪教育网
三、计算题(本题4小题,共4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
13. (10分)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从离地20米处下落(g取10m/s2),则
(1)小球着地时速度是多大?
(2)小球在最后1秒的平均速度为多大?21世纪教育网
?
?
?
?
?
?
?
?
?
?14.(12分)如图所示,物重30 N,用OC绳悬挂在O点,OC绳能承受最大拉力为20N,再用一绳系OC绳的A点,BA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30 N,现用水平力拉BA,可以把OA绳拉到与竖直方向成多大角度?
?
?
?
?
?
?
?
?15.(13分)质量为2kg的物体静止在足够大的水平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大小视为相等。从t=0时刻开始,物体受到方向不变、大小呈周期性变化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物体在t=0到t=12s这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6.(13分)?倾角(=37°,质量M=5kg的粗糙斜面位于水平地面上,质量m=2kg的木块置于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经t=2s到达底端,运动路程L=4m,在此过程中斜面保持静止(sin37°=0.6,cos37°=0.8,g取10m/s2),求:
(1)斜面对木块的摩擦力大小。
(2)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大小。
?
一、高一物理试题参考答案2012.11.1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本题共40分)
?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C
C
A
C
BC
A
B
AC
?
二、实验题(共2小题,共12分)
11.(6分)(1) 0.74 (2)4.36 (3) 0.47 每空得2分。
12.(6分)(1)木块开始下落的高度h、
木块在斜面上运动位移l、
木块在斜面上运动时间t 21世纪教育网
(2)?21世纪教育网
13、解:(1)由可得:-----------------------------------------2分
==20m/s---------------------------- 2分
(2)小球下落的时间为:---------------1分
第一秒的位移为:h1=-----1分
最后一秒的为一位h2=15m ----------------------------2分
所以平均速度为:------------2分
14、解:受力图如图所示
当OC绳拉力达到F1=N时
F2=---3分
所以OC绳拉力先达到最大-----------------------------------3分
cosθ=mg/F1=----------------------------------------------3分21世纪教育网
所以θ=30o -----------------------------------3分
即可以吧OA绳拉到与竖直方向的最大角度为30o
15、解: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1分
0—3s 物体静止,s1=0 ----------------------------------------------------------2分
3—6s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2分
位移为:s2=-----------------------2分
末速度为:
6—9s F=f物体做匀速运动
s3=vt=18m----------------------------------------2分
9—12s 受力与3—6s相同,所以加速度相同
位移为:s4=----------------2分
所以 12s内的总位移为S= s1 +s2 +s3 +s4=54m------------------------------2分
16、解:(1)设木块下滑的加速度为a
由L=可得:
-------------3分
木块受力如图所示
由牛顿第二定律
---------------------------2分
所以:----2分21世纪教育网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斜面受力如图所示[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由竖直方向受力平衡可得
地面对鞋面的支持力为
FN=------------------------------------3
=---3分
2012—2013学年上学期模块质量调研
高一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分值: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的规定位置。
3.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第I卷(选择题 共54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最符合题意。本题包括36小题,每小题1.5分,共54分)
1. 第一道生物试题可能少部分同学需要冥思苦想,此时直接参与这一活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A.血液 B.神经细胞 C.大脑 D.神经系统
2.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明显的区别在于
A.有无核物质   B.有无细胞壁   C.有无核膜  D. 有无细胞膜
3. 在生物体内含量极少,但对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元素有
A.Fe、Mn、Zn、Mg B.Zn、Cu、Mg、Ca
C.Zn、Cu、B、Mn D.Mg、Mn、Cu、Mo
4.下列关于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水是极性分子,是良好溶剂
B.蛋白质具有复杂的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C.RNA分子携带大量的遗传信息,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Mg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
5.下列不属于植物体内蛋白质功能的是
A.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B.催化细胞内化学反应的酶
C.供给细胞代谢的主要能源物质 D.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载体
6.细胞的统一性一般是指
A.有含量相同的元素组成 B.有含量相同的化合物组成
C.有相似的基本结构 D.有相似的生理功能
7. 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下列有关细胞和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是所有生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B.细菌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和细胞器
C.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施莱登和施旺独立完成的
D.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8. 设计实验时必须只改变一个因素,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然后进行实验,这样逐一比较后,才能确定真正的影响因素,这体现了科学的( ) 原则。
A.单一变量 B.完整性 C.重复性 D.一致性
9. 某儿童患佝偻病,发烧时会抽搐,医生建议他平时应补充
A.新鲜水果和蔬菜 B.钙片和维生素D
C.谷物种皮和胡萝卜 D.蛋白质和糖类
10. 在细胞核的结构中,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形成有关的是
A.染色质 B.DNA C.核仁 D.核膜
11.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①蓝藻细胞通过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
②植物细胞光合作用消耗的CO2都是从气孔中进入的
③乳酸菌、酵母菌都含有线粒体和DNA
④精细胞、神经细胞、根尖分生区细胞都有细胞周期21世纪教育网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2.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化合物a构成了化合物b,如图,叙述正确的是
A.若m为腺嘌呤,则b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B.若a为核糖,b则为DNA的基本组成单位
C.若m为尿嘧啶,则DNA中肯定不含b这种化合物
D.若由b构成的核酸能被吡罗红染成红色,则a必为脱氧核糖
13.在乙图的哪个细胞器中不含有甲图所示的物质
14.ATP是细胞内流通着的“能量货币”。下列关于ATP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①参与ATP形成的元素包括C、H、O、N、P 
②在叶绿体中,ATP的运动方向是由叶绿体基质到叶绿体的囊状结构 
③洋葱表皮细胞能形成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④ATP是各种活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5. 如图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B.图中乙细胞表示靶细胞
C.图中a表示信号分子(如激素)
D.图中b表示细胞膜上的载体
16.下图为甲同学进行的一项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其中叙述错误的是
A.B步骤是观察细胞质大小及细胞壁的位置 B.E步骤滴加的是清水
C.该实验是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D.实验前后的处理形成了自身对照
17.右图是ATP与ADP之间的转化图,由此可确定
A.A为ADP,B为ATP
B.能量1和能量2来源相同
C.酶1和酶2是同一种酶
D.X1和X2是同一种物质
18.关于放能反应和吸能反应,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两者之间的纽带是ADP B.细胞呼吸是放能反应
C.ATP水解是放能反应 D.光合作用是吸能反应
19.1939年美国科学家鲁宾(s.Ruben)和卡门(M.Kamen)用180分别标记H20和C02中的氧,进行光合作用实验。该实验证明了
A.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     B.光合作用需要利用根系吸收的水分
C.光合作用生成的氧来自水     D.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来自大气
20.利用新鲜的菠菜叶进行“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滤液经层析后,色素带在滤纸条上的分布顺序是
21.夏季晴朗的一天,甲乙两株同种植物在相同条件下CO2吸收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植株在a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B.乙植株在e点有机物积累量最多
C.曲线b-c段和d-e段下降的原因相同
D.两曲线b-d段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甲乙植株气孔开放度不同
22.有关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利用光能 ②将水和二氧化碳合成葡萄糖等有机物
③利用环境中物质氧化分解所产生的能量
④在叶绿素的作用下 ⑤自养生物  ⑥异养生物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③⑤⑥
23.在严寒的冬天,利用温室进行蔬菜种植,可以提高经济效益,但需要调节好温室的光照、湿度、气体和温度,以提高产品的产量和品质,下列措施及方法不正确的是
A.适当的增加光照,以补充冬季阳光不足
B.向温室内定期释放二氧化碳气体,以增加光合作用强度
C.由于温室内外温差大,在温室薄膜上结成一层水膜,要及时擦干,以防透光率降低
D.增加温室中氧气的含量,促进呼吸作用释放更多的能量,从而增加光合作用的强度
24.四川南充果农将广柑贮藏于密闭的土窑中,贮藏时间可以达到4~5个月之久;哈尔滨等地利用大窑套小窑的办法,可使黄瓜贮存期达到3个月,这种方法在生物学上称为“自体保藏法”。下列关于“自体保藏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自体保藏法是一种简便的果蔬贮藏法,但其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B.自体保藏法的原理是依靠果蔬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抑制自身的呼吸作用
C.在密闭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越高,贮藏效果越好
D.在自体保藏法中如能控温1~5℃,贮藏时间会更长
25.在中央电视台2011年3月15日曝光了河南孟州、温县等地一些养猪场采用违禁动物药品“瘦肉精”喂养生猪后,使瘦肉精恶名远扬。瘦肉精,学名为盐酸克伦特罗,是一种可以用来提高瘦肉率的药物,其作用机理是抑制脂肪合成、促进脂肪分解和转化、促进蛋白质合成、实现动物营养再分配。据此推测,瘦肉精最终对细胞器的作用很可能是
A.使核糖体的活动减弱,使某些内质网的活动加强
B.使核糖体的活动加强,使某些内质网的活动减弱
C.使高尔基体的活动减弱,使叶绿体的活动加强
D.使高尔基体的活动加强,使叶绿体的活动减弱21世纪教育网
26.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的区别是
A.染色体形成的方式不同 B.赤道板出现的方式不同 C.纺锤体形成的方式不同 D.核膜解体的时间不同
27.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过程,正确的步骤是
A.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B.染色→漂洗→解离→制片
C.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D.漂洗→染色→解离→制片
28.在下图所示的细胞类型转换过程中,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这一过程称做细胞分化 B.这一过程伴随着细胞分裂
C.这一过程细胞的全能性降低 D.这一过程在生物体内是可逆转的
29.人胚胎发育过程中,最初愈合在一起的五个手指随着指间细胞的自动死亡而分开。这种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叫做
A.细胞凋亡 B.细胞坏死 C.细胞癌变 D.细胞衰老
30.关于人体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导致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B.细胞衰老表现为酶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减小
C.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不利于个体生长发育
D.细胞癌变导致细胞黏着性降低,易分散转移
31. 对下表中所列待测物质的检测,所选用的试剂、实验操作及预期结果都正确的是
实验/选项
待测物质
检测试剂
实验操作
预期显色结果
A
DNA
龙胆紫
不加热
红色
B
脂肪
苏丹IV
不加热
红色
C
蔗糖
斐林试剂[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加热
砖红色沉淀
D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加热
紫色
32. 下图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A、B代表元素,Ⅰ、Ⅱ、Ⅲ、Ⅳ是生物大分子,图中X、Y、Z、P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单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A和B内存在有相同的元素 B.图中组成Y物质的单糖是脱氧核糖
C.图中Ⅰ在小麦种子中主要是指麦芽糖 D.图中Ⅳ的多样性由Ⅱ决定
33. 下图表示真核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A.图中甲表示蛋白质,乙表示磷脂 B.丙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图中③所示的结构具有双层膜 D.图中④所示的结构是内质网
34.下图说明细胞能正常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前提条件是
A.膜的选择透过性 B.线粒体供能 C.核内有遗传物质 D.细胞保持完整性
35. 如图是绿色植物体内能量供应及利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A中合成ATP的部位是在基粒类囊体薄膜上
B.B中的ATP用于还原三碳化合物提供能量?
C.A、C中合成ATP所需的能量来源相同?
D.D中能量的去向是用于耗能的生命活动
36. 观察与实验是生物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手段。以下是四位同学在实验室中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现象,你认为具有科学性的是
A.甲同学:菠菜的稍带叶肉的下表皮中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结构
B.丁同学:经苏丹Ⅲ染色后的花生子叶细胞中有紫色的脂肪颗粒
C.乙同学:质壁分离发生时,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中液泡逐渐缩小且颜色逐渐变深
D.丙同学:经解离和染色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的细胞中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
2012—2013学年上学期模块质量调研
高一生物试题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6分)
题号[来源: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二21世纪教育网[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Ⅱ卷21世纪教育网[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总分
37
38
39
40
41
得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大题,共46分)
37.(6分)下表所示是某活动小组探究酶的特性的有关实验过程及结果,请据表回答:
试管号
处理
现象(略)
1
2ml H2O2 + 2滴蒸馏水
产生气泡很少
2
2ml H2O2 + 2滴FeCl3
产生气泡较多
3
2ml H2O2 + 2滴肝脏研磨液
产生气泡很多
4
2ml H2O2 + 2滴(煮沸)肝脏研磨液
基本同1
5
2ml H2O2 + 2滴肝脏研磨液 + 2滴5%HCl
基本同1
6
2ml H2O2 + 2滴肝脏研磨液 + 2滴5%NaOH
基本同1
7
* * * * * *
(1)比较2号与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说明酶具有____ ______,其作用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__。
(2)2号与3号的对照中,自变量是_______ ___。
(3)比较4号与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 _______。
(4)设置5号、6号、7号试管对照实验是要探究酶的活性受_____ ____的影响。7号试管的处理为: 2ml H2O2 + 2滴肝脏研磨液 + ____ ___。
38.(8分)下图甲表示某生物膜结构,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图乙和图丙表示物质运输曲线,请据图回答:
(1)若图甲表示的是细胞膜,则在膜外侧还应该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
(2)若图甲表示人体成熟红细胞膜,则表示葡萄糖运输的是图甲中的 ,葡萄糖的运输方式符合图乙中曲线 ;表示K+运输的是图甲中 。K+的运输方式符合图乙中曲线 。
(3)若某物质跨膜运输过程中,细胞内、外该物质浓度变化符合图丙,则该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所需要的条件是 。
(4)维生素D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分别是图甲和图乙中的 。
(5)与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 _______。
39.(10分)下图是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简图,据图回答:(“[ ]”内填序号,“ ”上按要求填数字、文字或字母)
⑴该图是______ 细胞有丝分裂简图,理由是无___ 、D图中出现 。
⑵图示作为一个细胞周期还缺少处于???? 期的细胞简图,该期的主要变化是
__ 。?
(3)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 ] 期图中。
(4)图B表示细胞分裂 期。
(5)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好选用[ ] 期细胞图。
(6)DNA与染色体和染色单体三者之比为2:1:2的图示是 。
(7)图示的细胞分裂结束后,子细胞内含 条染色体。
40. (12分)下列是几种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如图所示各结构需借助电子显微镜才可以看到,图甲乙丙细胞共同含有的细胞器是 。科学研究中分离各种细胞器的常用方法是 。
(2)甲图中的结构9和乙图细胞中的结构3是 库,是
的控制中心。
(3)甲图细胞中含有少量DNA和RNA的细胞器是[ ] 。
(4) 甲图细胞中与分泌蛋白X的加工、运输和分泌直接有关的具膜细胞器是_____ (填标号),它们的膜与细胞膜和核膜共同构成细胞的 。
(5)乙图细胞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基础是因为其含有[ ]    。写出该结构进行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将乙图细胞放入0.3 g/mL的蔗糖溶液中,将会出现 现象。
(7)乙图细胞构成的组织是否适合作为还原糖鉴定的材料? ,主要原因是 。
41.(10分)请认真阅读分析以下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
(1) 春天,温暖的天气利于茶苗的生长。若出现“倒春寒”(气温明显下降),则茶苗生长减慢,使当年茶叶开采时间推迟。从光合作用的角度看,“倒春寒”将影响茶苗光合作用的 过程,进而影响生长。若该茶园长期缺Mg,则会影响茶苗叶肉细胞中 的合成,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 过程,导致产量下降。
(2)对某品种茶树在恒温25℃时的有关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注:①图中净光合速率以每克鲜重每小时释放O2的微摩尔数表示;②假设恒温时,呼吸速率不变;③假设该品种茶树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
①该研究探讨了 对该品种茶树净光合速率的影响。该品种茶树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所需的最低光照强度为 千勒克司(klx)。
②研究结果显示,恒温25℃时,一昼夜中(假定白天、黑夜各12 h),该品种茶树白天平均净光合速率应大于 μmol.g-1.h-1 才会积累有机物。C点时该品种茶树实际光合速率为 μmol.g-1.h-1。
③B点时该品种茶树根尖细胞形成ATP的场所有 。
④若将温度调节到30℃(其他条件不变),则A点将会向 移动,B点将会向 移动。
2012—2013学年上学期模块质量调研
高一生物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36小题,每小题1.5分,共54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B
C
C
C
C
C
D
A
B
C
D
C
D
C
D
A
D
A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C
A
D
C
D
C
B
C
A
D
A
D
B
C
C
D
C
C
二、非选择题(除特殊标明外,每空1分,共46分)
37. (6分)
(1)高效性 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2)催化剂种类
(3)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 (4)酸碱度/pH 2滴蒸馏水
38. (每空1分,共8分)
(1)糖被(糖蛋白) (2) a N c N (3)载体和能量
(4)b M (5)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9.(每空1分,共10分)
(1)(高等)植物 中心体 细胞板 (2)间 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3) [A]分裂后 (4)前 (5)[C]中 (6) B、C (7) 4
40. (12分)
(1)核糖体 差速离心法 (2)遗传信息 细胞代谢和遗传
(3)[1]线粒体 (4)3和5 生物膜系统
(5)[2]叶绿体 方程式略 (6)质壁分离
(7)不能 乙图细胞有叶绿体,所含的色素对实验现象有遮盖作用,不易观察到砖红色沉淀
39. (10分,每空1分)
(1)光反应和暗反应 叶绿素 光反应
(2)①光照强度 12.5 ② 8 33
③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④ 下 右
2012-2013学年上学期模块质量调研
高一英语试题
时间 120分钟 分值 150[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013.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1页。
第Ⅰ卷(三部分,共105分)
温馨提示: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学校、班级、姓名写在密封线内。
2. Ⅱ卷答案写到答题纸上。
3. 考试结束,考生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听力理解(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你将听一遍。
1. 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drink?
A. Coffee. B. Tea. C. Juice.[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 When is the meeting supposed to be over that afternoon?
A. Before 5:00. B. After 5:00. C. At 5:00.
3. Where are the two speakers most probably talking?
A. In a cotton field B. On a farm. C. On a train.
4. How many children does the woman have?
A. Four. B. Three. C. Five.
5. How did the woman read the book?
A. She chose some chapters to read.
B. She read it slowly.
C. She went over it chapter by chapter.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 至8题。
6.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A. Looking after a pet.
B. Writing a composition.
C. Spending a holiday together.
7. Why does the woman ask the man for help?
A. She wants to go to France.
B. She is spending a week in France.
C. She is writing a shopping list.
8. What is the possi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Teacher and student. B. Husband and wife. C. Neighbors.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9至11题。
9. What is wrong with the woman?
A. She has a stomachache.
B. She can’t sleep well.
C. She has a headache.
10. Why didn’t the woman come to see the doctor earlier?
A. Because she was busy with her work.
B. Because she took some sleeping pills.
C. Because she ate some effective food.
11. What suggestion does the doctor give?
A. She should take more sleeping pills.
B. She should stay in hospital for a week.
C. She should stop working for a week.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2 至14题。
12. What is the telephone number?
A. 61234408. B. 6144408. C. 61134418.
13. Why does the woman phone?
A. To open a new shop.
B. To know something about shopping.
C. To get some information about the apartment.
14. When will they meet?
A. Saturday. B. Sunday. C. Friday.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5至17题。
15. Why does May come to Oliver’s house?
A. To look after Joe.
B. To give Oliver something.
C. To see if Oliver is well.
16. Who is Joe?
A. He’s Oliver’s son.
B. He’s Oliver’s cousin.
C. He’s Oliver’s nephew(外甥).
17. What does Oliver think of Joe?
A. Energetic. B. Troublesome. C. Lovely.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8至20题。
18. When was the plane originally(原来)scheduled to leave?
A. 2:30 pm. B. 4:00 pm. C. 6:30 pm.
19. Where does the announcer ask all the passengers to go?
A. Departure Gate 38A. B. The VIP lounge. C. The Information Desk.
20. What will the affected-passengers receive when they arrive in New York?
A. Free drinks and food.
B. Telephone to inform others.
C. Transport into the city.
第二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 语法和词汇(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l5分)
21. --- I’ve studied watching birds as one of my interests. Could I make some suggestions?
---_________ .
A. You will make it B. It doesn’t matter C. Go right ahead D. Take it easy
22. Richard looked at the envelope and _______Jenny's handwriting immediately.21世纪教育网
A. recognized B. found C. realized D. concerned
23. Is there any other student _______ wants to visit Tai Mountain?
A. Whom B. who C. whose D. which
24. ______ the students who took part in the training is 450.
A. A number of B. A lot of C. Lots of D. The number of
25. It is the third time that he ____ the first prize in the competition.
A. wins B. won C. has won D. to win
26. _______, I can see what you mean, even though I don’t share your opinion.
A. In a way B. By the way C. In the way D. On the way
27. ---I hear you ______ abroad.
---That’s right. We’re going to live in Spain. 21世纪教育网
A. are moving B. have moved C. move D. will have moved
28. I never put anything _____ others into my bag.
A. belongs to B. belonging to C. is belonging to D. is belonged to
29. --- I bought this MP4 for only 300 yuan.
?? --- You really got a wonderful?_______.
??? A. price??? B. value??? C. bargain??? D. gift
30. An excellent teacher is believed to be one who devotes himself to the children but asks for nothing _______.
A. in return B. in advance C. in short D. in turn
31. They use specially trained dogs to _____ their sheep at night.
A. take care B. get along with C. watch over D. turn to
32. A new cinema _______ here. They hope to finish it next month.
A. will be built B. is built C. has been built D. is being built
33. I would greatly _____ it if you could send me the letter as soon as possible.
A. thank B. appreciate C. enjoy D. satisfy
34. livemocha. com is a free site _______ visitors can not just learn languages but also chat online.
A. that B. where C. which D. what
35. --- How was the dance?
--- __________.
A. That’s OK. B. Don’t mention it.
C. I’d love to. D. It was so much fun.
第二节 完型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A poor farmer had a friend who was famous for the wonderful apples he grew. One day, his friend ___36__ him a young apple tree and told him to take it home and __37__ it.
Seeing the gift, the farmer was very__38____, and he thought he would also have a lot of wonderful apples, but when he got home, he had a(n) ___39__. He didn’t know___40___ to plant it. He thought over and over and __41___ every place he could think of. __42____ he decided to plant the tree in his woods. There were many high trees with thick leaves in the woods. With those trees around no one else could___43___ the young apple tree. He even felt proud of himself for finding so___44___ a place for the apple tree. Every day he went to take care of the tree, __45___ it. To his surprise and ___46___, the apple tree didn’t grow as he had __47___. It died without sunlight and good soil.
Later the friend asked the farmer why he had planted the tree in such a __48__ place. “ What’s the difference?” the farmer said angrily, “ If I had planted the tree near the___49____, passers-by would have stolen the fruit. If I had planted the tree in one of my fields, my neighbors would have come at night and ___50___ some of the apples! If I had planted it near my house, my own children would have taken the ___51_. No matter where I plant the tree, I can’t have__52__ to enjoy the apples. So there is no difference where I planted it.”
“ Yes,” said the friend, “but __53____ someone could have enjoyed the fruit. Now you not only have robbed everyone of the fruit, but also have __54___ a good apple tree! You don’t know the true meaning of ‘share’!”
We should learn to __55___ in our life. The more you want to own something all by yourself, the less you get at last.
36. A. lent B. gave C. sold D. bought
37. A. study B. keep C. plant D. develop
38. A. tired B. sad C. angry D. happy
39.A. surprise B. worry C. accident D. question
40. A. where B. how C. when D. whether
41. A. practiced B. tried C. visited D. considered
42. A. Finally B. Generally C. Suddenly D. Recently
43. A. like B. see C. move D. hurt
44. A. beautiful B. secret C. unusual D. faraway
45. A. watering B. watching C. correcting D. appreciating
46. A. pleasure B. excitement C. disappointment D. satisfaction
47. A. known B. said C. expected D. heard
48. A. poor B. great C. suitable D. comfortable
49. A. park B. river C. hill D. road
50. A. borrowed B. stolen C. chosen D. collected
51. A. leaves B. flowers C. fruit D. tree
52. A. rights B. time C. chances D. interest
53. A. as a matter of fact B. in fact C. first of all D. at least
54. A. destroyed B. thrown C. pulled D. won
55. A. wait B. share C. gain D. enjoy
第三节 阅读理解 (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A
AAAGH! The Generation 90s is coming!
Wearing earphones, using complex Net language and constantly text messaging friends, the Gen-90s following the Gen-80s begin to make their world debut (初次登台).
Each generation or age group has its own symbols and lifestyle. Read on and judge for yourselves if you fit the Gen-90s group.
Earphones
These little devices seem to grow on the heads of the Gen-90s. They might lead to MP3, MP4 or MP101 players, giving these young people a plugged-in, cool and perhaps self-addicted look, of course, life is not always music to the ears.
Martian(火星的) language[21世纪教育网
They have created their own code-like online language. It’s a mixture of English, Japanese and Chinese that perhaps only Martians can understand. This is an imaginative generation, though they need to be careful to keep it out of their term papers.
Self-Portrait
Saying “cheese” to their own digital cameras is usual for this generation. A little bit of narcissism (自恋) never hurts anyone. It helps them reflect a little on their own lives. But be aware of the risks of posting private photos online.
Text-messaging
They can type their mobile phones as fast as they can speak. This is a generation that respects efficiency(效率). However, oral communication is important and will never go out of style.
56. Who?do?you?think?would?most?likely?be?the?readers?of?the?passage? ???? A.?Teenagers?????? B.?Educators???????? ??C.?Socialists?????????D.?Parents?
57.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if you belong to the Gen-90s , you will ____________ .
A. just appreciate yourself and ignore others’ strengths.
B. have your own symbols and lifestyle.
C. have the same symbols and lifestyle of the Gen-80s.
D. like music and dance very much.
58. According to the text, the writer will choose ______ as a good example to the Gen-90.
A. Li Hua likes music and always wearing ipod
B. Zhang Chao is not only an imaginative boy but do everything efficiently.
C. Lily is a shy girl and she doesn’t like making friends.
D. Fangfang likes being taken photos and often posting them on line.
59. According to this passage, which is WRONG?
A. Not all teens are careful about posting photos online.
B. They type their mobile phones so fast that it can catch the speed of speaking.
C. The Gen-90s have a preference for some music players, and even regard them as a necessary part of life.
D. They don’t use the cool and complex online language in formal writing.
60.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is about________.
A. the Gen-90s’ happy life
B.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en-80s and the Gen-90s
C. the Gen-90s’ unique lifestyle and some practical warnings
D.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Gen-80s and the Gen-90s
B
Years ago, I lived in a building in a large city. The building next door was only a few feet away from mine. There was a woman who lived there, whom I had never met, yet I could see her seated by her window each afternoon, sewing or reading.
After several months had gone by, I began to notice that her window was dirty. Everything was unclear through the dirty window. I would say to myself, "I wonder why that woman doesn't wash her window. It really looks terrible."
One bright morning I decided to clean my flat, including washing the window on the inside.
Late in the afternoon when I finished the cleaning, I sat down by the window with a cup of coffee for a rest. What a surprise! Across the way, the woman sitting by her window was clearly visible. Her window was clean!
Then it dawned on me. I had been criticizing (批评) her dirty window, but all the time I was watching hers through my own dirty window.
That was quite an important lesson for me. How often had I looked at and criticized others through the dirty window of my heart, through my own shortcomings?
Since then, whenever I wanted to judge someone, I asked myself first, “Am I looking at him through my own dirty window?”
Then I try to clean the window of my own world so that I may see the world about me clearly.
61. The writer couldn't see everything clearly through the window because_____.
A. the woman's window was dirty B. the writer's window was dirty
C. the woman lived nearby D. the writer was near-sighted
62. The writer was surprised that_____.
A. the woman was sitting by her window
B. the woman's window was clean
C. the woman did cleaning in the afternoon
D. the woman's window was still terrible
63.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It dawned on me" probably means _______.
A. I began to understand it B. it cheered me up
C. I knew it grew light D. it began to get dark
64. It's clear that _____.
A. the writer had never met the woman before
B. the writer often washed the window
C. they both worked as cleaner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D. they lived in a small town
65. From the passage, we can learn ______.
A. one shouldn't criticize others very often
B. one should often make his windows clean
C. one must judge himself before he judges others
D. one must look at others through his dirty windows
C
In Canada you can find dogs, cats, horses, etc. in almost every family. These are their pets. People love these pets and have them as their good friends. Before they keep them in their houses, they take them to animal hospitals to give them injections(注射) so that they won't carry diseases. They have special animal food stores, though they can get animal food in almost every kind of stores. Some people spend around two hundred Canadian dollars a month on animal food.
When you visit people's houses, they would be very glad to show you their pets and they are very proud of them. You will also find that almost every family has a bird feeder in their garden. All kinds of birds are welcomed to come and have a good meal. They are free to come and go and nobody is allowed to kill any animal in Canada. They have a law against killing wild animals. If you killed an animal, you would be punished. If an animal happened to get run over by a car, people would be very sad about it.
People in Canada have many reasons to like animals. One of them might be: Their family ties are not as close as ours. When children grow up, they leave their parents and start their own life. Then the old will feel lonely. But pets can solve this problem. They can be good friends and never leave them alone.
66. The passage mainly talks about ______.
A. how to keep diseases from pets
B. Canadians have pets as friends
C. how to take good care of pets
D. life of the old in Canada
67. Pets are given injections in animal hospitals ______.
A. in order to keep them safe
B. after being taken home
C. because they carry diseases21世纪教育网
D. because they are sick
68. The word "bird feeder" in the second paragraph probably means ______.
A. a person who gives food to birds
B. a container that has food for birds
C. something that catches birds
D. an animal that eats birds
69. In Canada, children leave their parents when they grow up because ______.
A. they don't love their parents any more
B. they can only find jobs far from their parents
C. their parents' houses are too small
D. they wouldn't depend on their parents any more
7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 People buy animal food only at the animal food stores.
B. Pets eat better than people.
C. Every family has a birdcage(鸟笼) in his house.
D. Any bird can come to the bird feeders to eat.21世纪教育网
D
Mr. Harris used to work in Dover, but then he changed his work, and he and his wife moved to another town. They did not have many friends there, but they soon met a lot of interesting people, and after a few weeks, they often went to dinner or to parties at other people's houses.
  Then Mrs. Harris said to her husband, "We've been to a lot of other people's houses, and now we must invite them to our house, mustn't we?"
  "Yes, certainly," answered her husband, "A big party will be the easiest thing, won't it? Then we can start to invite people to dinner in small numbers next month."
  So Mrs. Harris said, "Yes, I'll invite all our friends here to a big party on 5th December."
  "How many will that be?" Mr. Harris asked. "Don't invite too many."
  Mrs. Harris was beginning to write the invitations when her husband saw that she was writing, "Party: 6:30 to 8:30 p.m."
  "That isn't very nice, is it?" he said. "You're telling our guests that they must go at 8:30." So Mrs. Harris just wrote "Party: 6:30 p.m."
  A lot of guests came, and they all had a good time, so they did not go home at 8:30. In fact they were still there at mid-night when the door bell rang and a policeman arrived. He said, "You must stop making a noise, because someone has complained(抱怨)."
   Mr. Harris said he did not want to quarrel with the policeman, so everyone went home. They were sorry to have to go.
  When Mr. and Mrs. Harris were alone again, she said to him. "That was a surprise, wasn't it? Who complained about the noise?"
  "I did," Mr. Harris answered in a tired voice.
71. Why did Mr. Harris and his wife move to another town?
  A. Mr. Harris changed his work.
  B. They wanted to make some new friends.
  C. They wanted to meet a lot of interesting people.
  D. They enjoyed going to parties and visiting other people's houses.
72. What made Mr. and Mrs. Harris hold a party at their house?
  A. It was easy to hold a big party at home.
  B. They could ask people to dinner in small numbers.
  C. They had gone to other people's parties many times.
  D. They liked making friends with others.
73. How long would Mrs. Harris like the party to last?
  A. From the morning till night. B. About two hours.?
  C. About fourteen hours. D. Till midnight
74. When did the party end that evening?
  A. At about 8:30.
  B. About twelve o'clock..  
C. When the policeman talked with Mr. Harris on the phone.
  D. When someone telephoned the police station.
75. Why did Mr. Harris telephoned the policeman about the noise?
  A. Because someone rang his door bell many times at mid-night.
  B. He did not want his friends to stay late that night.[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 His friends had a good time that night and also feel tired.
  D. Because he hated the noise.
第II卷 (共45分)
第一节 阅读表达(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
阅读下面短文并回答问题,然后将答案写到相应的位置上(请注意问题后的字数要求)
〔1〕There are many useful suggestions and pieces of advice that can help one to improve English. Here are some useful suggestions and new tips to increase one’s English language vocabulary.
〔2〕Learning English vocabulary is about much more than just learning the right words. A broad grasp of vocabulary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is based on understanding important expressions and “word combinations”, which means groups of words that often or always go together.
〔3〕Learning a word will not help very much if you quickly forget it. Research shows that it takes from 10 to 20 repetitions to really make a word part of your vocabulary. Since most words are learned from how they are used in context (上下文), the more words one is exposed to(接触), ________. Keep a writing pad close to you. When you rea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word you do not know, write the word down and try to guess its meaning from the context. Then look up the word in a dictionary.
〔4〕Remember that if you do not use English words that you have just learned in conversation or writing, you will forget them very quickly. So the best way to learn new words effectively is just by trying to use them in conversation and writing. Remember also that practice is the key to fluent spoken English.
〔5〕Building vocabulary is a life-long task. Remember, “In the beginning was the word.” Your future could depend on how rich your vocabulary is. It will also determine the quality of your communication.
76.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 (No more than 10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7. Complete the following statement with proper words. (No more than 5 words)
If you want to learn new words effectively, the best way is using them ________.
78. Fill in the blank in Paragraph 3 with proper words. (No more than 10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9. Why does the author think context is important in learning English? (no more than 15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0. What does the word “It” (Line 2, Paragraph 5) probably refer to? (No more than 7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 书面表达 (共30分)
假如你叫李华,你的朋友Jenny来信向你询问如何保持健康。请你给他发一封E-mail提些建议。内容要点如下:
1. 注意合理饮食,多吃水果蔬菜;
2. 保证充足睡眠,至少8小时;
3. 坚持锻炼身体,多参加体育运动。
注意:
1.词数100左右;
2.可适当增添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3.邮件的开头结尾已为你写好,不计入总词数。
Dear Jenny,21世纪教育网
How nice to hear from you! In your letter you asked me how to keep healthy. I would like to give you some advice.
…….
Yours,
Li Hua
高一模块考试答案
2013.1
听力:1-20 ACCBA ABCBA CBCAB CBABC
单选:21-35 CABDC AABCA CDBBD
完型:36-40 BCDBA 41-45 DABBA 46-50 CCADB 51-55 CCDAB
阅读:56-60 ABBDC 61-65 BBAAC 66-70 BABDD 71-75 ACBBB
阅读表达:
76. How to enrich your English vocabulary/How to increase one’s English language vocabulary
77. in conversation and writing
78. The easier one will find English to learn/ the better vocabulary one will have
79. Because most English words are learned from how they are used in context.
80. How rich your vocabulary is/ building vocabulary
书面表达:
Dear Jenny,
How nice to hear from you! In your letter you asked me how to keep healthy. I would like to give you some advice.
As you know, food is very important to us teenagers. Since we grow very fast, we need nutritious food very much, things like fresh vegetables and fruits, fish and meat, and so on. But I think you’d better not eat food with much sugar and fat. And you should get plenty of sleep. It is necessary for you to have at least eight hours of sleep every day. Also, you should take physical exercise regularly. It will be good for your health. Only in this way can you keep fit.
Best wishes!
Yours
Li Hua
广饶一中期末模块考试
高 一 语 文 2013.01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7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第Ⅰ卷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答案用0.5毫米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和答题纸。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遒劲(qiú) 盥洗(guàn) 霎时间(chà) 还看今朝(hái)
B.奶酪(lào) 阻挠(náo) 胳肢窝(gā) 转弯抹角(mò)
C.钥匙(chi) 给予(jǐ) 气吁吁(xū) 毛骨悚然(sǒng)
D.荒谬(miù) 氤氲(yūn) 不更事(gēng) 四肢百骸(hé)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轮廓 熨帖 协奏曲 金碧辉煌
B.喧嚣 沉缅 笑眯眯 跌宕起伏
C.喷涌 暴躁 常春滕 深居简出
D.迷惘 屏息 亲和力 苍海桑田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曾张开我的双臂,愿将我全身的皮肉,碾成一张大幕,为我的青苗遮挡狂风、暴雨、冰雹……。
B.他们去哪儿?归家?还是远行?然而不管是归家还是远行,都基于同一事实:他们正在路上。
C.“那是最后一片叶子,”琼珊说。“我以为昨夜它一定会掉落的。我听到刮风的声音。它今天会脱落的,同时我也要死了。”
D.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影视明星代言虚假广告虽为舆论所不耻,但身为公众人物的他们依然乐此不疲,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可以轻易找到借口,开脱责任。
B.随着通讯日渐发达,智能手机几乎成为年轻人生活和工作中的必需品,但使用量增加之后,对智能手机质量的投诉也越来越多。
C.我不相信战争只是政客和资本家搞出来的,那千千万万的普通芸芸众生的罪过和他们一样大;不然,许多人民和民族早就起来反叛了。
D.1970年12月7日,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下跪,为纳粹时代的德国赎罪。消息传来,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的人们无不弹冠相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在数千年来不计其数的语言和书籍交织成的斑斓锦缎中,在一些突然彻悟的瞬间,让真正的读者看见那由千百种矛盾的表情神奇地统一起来的人类的容颜。
B.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10分,我在日本东京湾内美国超级战舰“密苏里”号上,距离日本签降代表约两三丈的地方,他们代表日本签字,向联合国投降。
C.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升了中国人思考自己与世界关系的新视野,这让我们再一次重新思考如何让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D.只要我认真地活过,无愧地付出过,人们将无权耻笑我是入不敷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来衡量我值得或是不值得。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①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②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③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④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⑤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⑥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⑦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⑧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⑨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选自苏洵《六国论》)
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当与秦相较 当: 同“倘”,如果
B. 义不赂秦 义:坚持正义
C. 始速祸焉 速:招致
D. 后秦击赵者再 再:第二次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②当与秦相较
B.①至丹以荆卿为计 ②洎牧以谗诛
C.①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D.①斯用兵之效也 ②李牧连却之
8.对这段文字的论述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田单者,齐诸田疏属(田疏属:田氏远房亲族)也,不见知。及燕使乐毅伐破齐,尽降齐城,惟独莒、即墨(莒、即墨:齐国的两座城市)不下。燕引兵东围即墨,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城中相与推田单,立以为将军,以即墨距燕。
顷之,燕昭王卒,惠王立,与乐毅有隙。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宣言曰:“齐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耳。乐毅畏诛而不敢归,以伐齐为名,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齐人所惧,惟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乐毅因归赵,燕人士卒忿。田单又纵反间曰:“吾惧燕人掘吾城外冢墓,僇(僇:侮辱)先人,可为寒心。”燕军尽掘垄墓,烧死人。即墨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俱欲出战,怒自十倍。田单知士卒之可用,乃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遣使约降于燕,燕军皆呼万岁。田单又收民金,得千镒,令即墨富豪遗燕将,燕军由此益懈。
田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为绛缯衣,画以五彩龙文,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牛尾炬火光明炫耀,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五千人因衔枚击之,而城中鼓噪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天地。燕军大骇,败走。齐人遂夷杀其将骑劫。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北,所过城邑皆畔燕而归田单,齐七十余城皆复为齐。
选自(《史记·田单列传》)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尽降齐城,惟独莒、即墨不下 降:使投降
B.立以为将军,以即墨距燕 距:通“拒”,抵抗
C.乃令甲卒皆伏?????????????????? 伏:趴下
D.齐人追亡逐北。 北:指败逃者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①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 ②不赂者以赂者丧
C.①田单知士卒之可用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①牛尾热,怒而奔燕军 ②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11.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田单“兵不厌诈”手段的一组是
①令即墨富豪遗燕将,燕军由此益懈。 ②遣使约降于燕,燕军皆呼万岁。
③乃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 ④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
⑤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 ⑥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
A.①②③ B.③④⑥ C.①⑤⑥ D.②④⑤
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田单是齐国田氏较远的宗亲,起先未被上司了解。燕军攻打齐国,包围了即墨,即墨守将战死,田单被推举为将军。这使他后来得以立下不朽的战功。
B.田单善于审时度势,利用敌人的矛盾。惠王与乐毅有隙,田单乘机诈言乐毅缓攻即墨是待机图变,混淆了惠王的视听,乐毅最终离职,齐国消除了一大威胁。
C.田单善于谋略,他诱使燕军犯下令即墨民众发指的罪行,以激发己方同仇敌忾;又假装投降,让富豪把民金送给燕军将领,麻痹对方,瓦解了敌军斗志。
D.田单的战术很巧妙,他布下火牛阵让牛群直冲燕军,继之以士卒的追击,百姓的助威,一举夷杀燕将骑劫,摧毁了燕军。接连攻占了燕国的七十余座城池。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乐毅畏诛而不敢归,以伐齐为名,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3分)
21世纪教育网
②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4分)
21世纪教育网
③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3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蝶恋花  月下醉书雨岩石浪①
辛弃疾[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九畹②芳菲兰佩好。空谷无人,自怨蛾眉巧。宝瑟泠泠千古调,朱丝弦断知音少。
冉冉年华吾自老。水满汀洲,何处寻芳草?唤起湘累③歌未了,石龙舞罢松风晓。[21世纪教育网
【注】①雨岩:地名,在江西永丰县西博山中。石浪:雨岩的一块巨石,长三十余丈,状甚怪;篇末“石龙”指此。②畹:古代称30亩为一畹。③湘累:指屈原。冤屈而死叫“累”,屈原是投湖南汨罗江而死的,所以前人称他为湘累。
(1)①这是一首词,“蝶恋花”是词的 ,“月下醉书雨岩石浪”是词的 。 ②上阕中词人写到了哪些意象? (4分)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该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试结合下阕词句进行分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 。(荀子《劝学》)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 。(韩愈《师说》)
(3)举酒属客,______ _____, 。(苏轼《赤壁赋》
(4) , ,卷起千堆雪。(苏轼《赤壁怀古》)
(5) , ,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6) ,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杜牧《阿房宫赋》)
五、(12分)
16.在下面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是(只写序号)。(4分)
11月2日,胡锦涛等以普通公民的身份参加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登记结束时, , 。 , , 。 ,请这两位普查员转达对全国广大普查员的亲切问候。
①胡锦涛对两位普查员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 ②普查员告诉总书记 ③并关切地了解这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工作的情况 ④目前整个登记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 ⑤从昨天开始,全国共有600多万名普查员深入到各家各户进行人口普查登记 ⑥总书记听后感到满意

17.从下面材料中摘录出4个能概括“微博”主要特点的词语。(4分)
微博是一种网络技术应用。它篇幅短小,每条不超过l40个字,甚至可以三言两语。它代表了个人最真实的即时言论,人们可以用微博发布信息、发表评论、讨论问题、转发跟帖。无论是用电脑还是用手机,只要能上网,人们就可以像发短信一样发微博,非常方便。

18.在中国有这样一群儿童,父母为了生计外出务工,将他们留在了农村,这个特殊的群体被称为留守儿童。下面是某省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的部分调查数据:
???????? 项?? 目
百分比
非常想父母
65.0
害怕陌生人
58.6
认为应该和父母共同生活
79.3
和(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
43.5
总是害怕被身边的人欺负
55.0
(1)从以上的数据中可以得出以下两点结论:(各点不超15字)(2分)


(2)请针对留守儿童现象,写一句关注留守儿童的标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2分)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
生死之间
雷抒雁
①突然有一天,你发现那一个把你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人走了,没有了,就像水被蒸发了,永远地永远地从你的身边消失了,消失了。那叫你乳名时亲切柔软的声音;那抚摸你面颊时,一双枯瘦的手;那在你出门远行时,久久注视着你,充满关爱和嘱咐的目光,都消失了。
②可是,记忆没有随着死亡消失。每天,一进房门,你就寻找那张让你思念、惦记,或者让你习惯了的熟悉面孔。没有出现,你会不自禁地喊一声:“妈妈!”然后,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去找,看她是在休息,还是在操劳:洗那些永远洗不完的衣物?为孩子们在做晚饭?或者专注地看一幕有趣的电视?可是,这一回,你的声音没有响应。每一间房子都是空的,她不在。
③我不能再走进母亲常年居住的房间,我不愿触动她老人家遗留下的衣物,就让它原样留存着,一任灰尘去封存。唉,那每一件遗物,都会是一把刀子,动一动就会割伤你的神经。
④生命怎么会如此奇异?只是因为血缘吗?像通常所说的,我是那个生命体上掉下的一块肉,便血脉相通,情感相连,有了一种切割不断的联结。有形的,以及无形的;可以解释的,以及神秘得难以解释的千丝万缕的联结。我永远不会忘记2001年9月6日下午5时。在中国作协十楼会议室的学习讨论中,我以一种近乎失态的焦灼,希望会议结束,然后,迫不及待地“打的”回到母亲的住处。快到家时,我又打电话过去,想尽快和母亲说话。铃声空响,我希望她是到楼下散步去了。
⑤推开门,像住常一样,我喊了一声“妈妈”,无人应声。我急忙走进后边一个房间。妈妈呻吟着躺在地上。我看着床上被撕扯的被单,看着母亲揉皱了的衣服,知道她挣扎过。一切挣扎都无用。左边身子已经瘫了,无法坐住。她痛苦、无奈、无助得像个孩子。这个曾经十分刚强的生命,怎么突然会变得如此脆弱!
⑥我明了那个下午我焦灼、急切、不安的全部原因。一根无形的线,生命之线牵扯着我的心,没有听见妈妈的呼喊声,可我的心却如紊乱的钟摆,失去平衡,以从未有过的急切,想回到妈妈的身边去。仅仅两天之后,当妈妈咽下最后一口气,永远地告别了她生活了81年的这个世界的时候,我觉得,我生命的很大一部分走了,随着她,被带走了。
⑦没有医药可以医治心灵的伤痛。也许只有“忘记”。可是,对于亲人,要忘记又何其难!只好寻求书籍、寻求哲人,让理性的棉纱,一点一点吸干情感伤口上的血流。那些关于生与死的说教,曾经让我厌恶过,现在却像必不可少的药物。
⑧有一则关于死亡的宗教故事。说有一位母亲,抱着病逝的儿子去找佛陀,希望能拯救她的儿子。佛说,只有一种方法可让你的儿子死而复生,解除你的痛苦:你到城里去,向任何一户没有亲人死过的人家要回一粒芥菜子给我。那被痛苦折磨愚钝了的妇人去了。找遍了全城,竟然没有找回一粒芥菜子。因为,尘世上没有没失去过亲人的家庭。佛说,你要准备学习痛苦。 ?
⑨痛苦,需要学习吗?是的。快乐,像鲜花,任你怎么呵护,不经意间就调零了。痛苦,却如野草,随你怎么刈割,铲除,终会顽强地滋生。你得准备,学习迎接痛苦、医治痛苦、化解痛苦。让痛苦“钙化”,成为你坚强生命的一部分。
⑩不过,你得忍住泪水。 (有删改)
19.文章第一段有何表达特色及效果,请作简要分析。(4分)
20.从文章看,作者的哪些叙述可以体现作者与母亲“一种切割不断的联结”? (4分)
21.文章第⑧段叙述了一个宗教故事,请谈谈这段文字的作用。(4分)
22.文章题为“生死之间”,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探究作者面对亲人去世的深刻感悟。(6分)
七、(60分)
23.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同学们,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中,文学大家们叙述和刻画了一些个性鲜明的历史人物、文学形象,震撼了一代代接触和感受他们的读者。史铁生写他满心是爱的母亲,欧·亨利写贫穷的老贝尔曼,海伦·凯勒写“重见光明”的自己,汪曾祺写敬仰的老师,孙犁写相濡以沫的亡妻,鲁迅写“被希望折磨”的祥林嫂,沈从文写憧憬生活的翠翠,曹雪芹写“最是相知”的宝黛。每个人物(包括现实的和文学的)都是作者生命中最珍视的,最想去诉说的。
同学们,这里想说的是,人才是生命和生活中最需要放在心上的。
请以“×××二三事”为题写一篇文章,记述你心中的一个人,写好他(她),写好你自己。
要求:①把“×××”补写清楚,可以是人名,可以是称呼。②要有细节描写,有语言、动作等刻画人物的手法。③情感要真实,表述要生动。④文体是记叙文,字数不少于800字。
高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3.01
一、(15分)
1.B (霎shà 匙shi 骸hái)
2.A(缅-湎 滕-藤 苍-沧)
3.D(A去掉句号;B去掉第二个问号;C第一个句号改为逗号。)
4.B(A.不耻:不以……为可耻,应用“不齿”。不齿:不与同列,表示鄙视。C芸芸众生:指众多的平常人。去掉“千千万万的普通”。D弹冠相庆:贬义词。)
5.D(A去掉“让”,B“他们”前加“目睹”,C“提升”与“视野”不搭配)
二、(9分)21世纪教育网
6.D(再:两次)
7.C(A亲附/和 B用/因为 D的/指代秦国)
8.A
三、(12分)
9.C(伏:埋伏)
10.C(A于是/却 B连词,表目的/介词,表原因 D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
11.A(④⑤不是“手段”而是“效果”)
12.D(不是“接连攻占了燕国的七十余座城池”而是“先前被侵占的七十余城全部收复”)
四、(24分)
13.①乐毅是害怕被杀掉而不敢回国,他以讨伐齐国为名,实际上是想和齐国兵力联合起来,在齐国称王。(共3分。一个分句1分,注意“诛”“伐”“王”。)
②如果凭着偌大的天下,采取下策而跟随六国灭亡的旧事,这是又在六国之下了。(共4分。第一个分句1分,注意定语后置句式;第二个分句2分,注意“从”“故事”;第三个分句1分,注意判断句式。)
③消灭秦国的,是秦国自己而不是天下人。(共3分。一个分句1分,句意通顺。注意“族”,消灭;两个判断句式。)
14.(1)①词牌(1分) 题目(1分) ②兰佩芳菲、蛾眉空好、宝琴弦断(答出两个可得2分。只答出物答不出特征不得分。)
(2)全词抒发了词人自感虚度年华、政治失意、理想难以实现而又知音难觅的痛楚之情。“冉冉”句感慨年华已逝,虚度此生。(2分)“水满”“何处”二句,用汀洲水涨、芳草难觅喻示理想难以实现的可悲处境。结尾二句,再次诉说在人世难寻知音的苦恼,于是只得在大醉之后唤起屈原同唱失意之歌。(2分)
15.(1)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4)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5)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6)长桥卧波,未云何龙21世纪教育网
五、(12分)
16.①③②⑤④⑥
(按一般逻辑,登记结束时,胡锦涛应表示感谢。其后是普查员汇报。最后是总书记满意。如有三句连续排对给2分。)
17.短小、真实、即时、方便(一词l分,共4分。)
18.(1)①留守儿童渴望得到父母关爱;②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突出。
(2)A.关注未来,关注留守儿童;心系校园,情系留守儿童
B.让“留守的花朵”在阳光下绽放
C.关爱留守儿童,构建和谐社会
D.关爱留守儿童,共享美好明天
六、(18分)
19.运用排比、比喻、反复的手法(1分),列举生活细节(1分),抒发了亲人逝去的感伤情怀(1分),奠定了全文情感的基调(1分)。
20.(1)每天回家期待见到母亲那熟悉的面孔;(2)母亲摔倒时,在开会的我莫名地感到焦灼、急切与不安;(3)母亲去世后我不愿触动她遗留下的衣物;(4)母亲的死给我留下无法弥补的创伤。(每点1分)21世纪教育网
21.从内容上看,说明亲人丧失的哀痛不仅是个别的,而且是普遍性的,丰富了文章内涵(2分)。从结构上看,承接上文的“曾经让我厌恶过,现在却像必不可少的药物。”(1分),同时引起下文关于如何面对失去亲人痛苦的思考(1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2.(1)母亲两天之间从“生”到“死”(1分),体现生命的脆弱(1分)。
(2)生者对死者的怀念(1分),展现亲人之间难以割舍的亲情(1分);
(3)生死相隔的痛苦是生命中的一部分(1分),要学会“钙化”痛苦(1分)。
七、(60分)
23.略。
【参考译文】
田单是齐国田氏王族的远房本家,并不被齐王重用。到燕国派遣大将乐毅攻破齐国,全部降服了齐国大小城市,只有莒和即墨两城未被攻下。燕将带兵东行,围攻即墨。即墨的守城官员出城与燕军交战,战败被杀。即墨城中军民都推举田单,拥立田单为将军,坚守即墨,抗击燕军。
过了不久,燕昭王去世,燕惠王登位,他和乐毅有些不和。田单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就派人到燕国去行使反间计,扬言说:“齐湣王已被杀死,没被攻克的齐国城池只不过两座而已。乐毅是害怕被杀掉而不敢回国,他以讨伐齐国为名,实际上是想和齐国兵力联合起来,在齐国称王。齐国人心还未归附,因此暂且拖延时间,慢慢攻打即墨,以便等待时机成熟再称王。齐国人担心的是,唯恐其他将领来带兵,即墨城就必破无疑了。”燕惠王认为这些话是对的,就派大将骑劫去代替乐毅。田单又派人施反间计说:“我很害怕燕国人挖了我们城外的祖坟,侮辱了我们的祖先,这可真是让人寒心的事。”燕军听说之后,又把齐国人的坟墓全部挖出,并把死尸焚烧殆尽。即墨人从城上看到此情此景,人人痛哭流涕,都请求出城拼杀,愤怒的情绪增涨十倍。田单知道士气高昂,就命令装备整齐的精锐部队都埋伏起来,让老弱妇女上城防守,又派使者去和燕军约定投降事宜,燕军官兵都高呼万岁。田单又把民间的黄金收集起来,共得一千镒,让即墨城里有钱有势的人送给燕军,燕军因此更加松懈。
田单于是从城里收集了一千多头牛,给它们披上大红绸绢制成的被服,在上面画着五颜六色的蛟龙图案,在它们的角上绑好锋利的刀子,把渍满油脂的芦苇绑在牛尾上,点燃其末端。又把城墙凿开几十个洞穴,趁夜间把牛从洞穴中赶出,派精壮士兵五千人跟在火牛的后面。因尾巴被烧得发热,火牛都狂怒地直奔燕军,这一切都在夜间突然发生,使燕军惊慌失措。牛尾上的火把将夜间照得通明如昼,燕军看到它们都是龙纹,所触及到的人非死即伤。五千壮士又随后悄然无声地杀来,而城里的人乘机擂鼓呐喊,紧紧跟随在后面,甚至连老弱妇孺都手持铜器,敲得震天价响,和城外的呐喊声汇合成惊天动地的声浪。燕军非常害怕,大败而逃。齐国人在乱军之中杀死了燕国的主将骑劫。燕军纷乱,溃散逃命,齐军紧紧追击溃逃的敌军,所经过的城镇都背叛燕军,归顺田单,原来齐国的七十多座城池又都被收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