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仁爱版八年级下册6.1地理区域的类型与划分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地理仁爱版八年级下册6.1地理区域的类型与划分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第六章 四大地理区域
第一节 地理区域的类型与划分
【教学目标】
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教学重点】
秦岭—淮河线的位置及其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
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及划分依据。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读图指导法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环节 知识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导入 通过一位学生的自我介绍:“我的我家乡在河南省郑州市,它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华北平原,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让学生思考该同学的自我介绍中有哪些地理区域,还能说出哪些? 思考所学有关“地理区域”划分的知识
新课讲授 地理区域的划分 讲述地理区域的划分:自然区域:温度带、地形区、干湿区…经济区域:工业区、农业区…行政区域:省(直辖市、自治区)、县(自治县、市)、乡(镇)展示各种划分的地图:自然区域:“中国温度带的划分图”、“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中国气候类型的分布”、“中国地形的分布”经济区域:“中国主要的畜牧业区和种植业区”、“中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行政区域:“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划图” 学习地理区域的划分。通过所给地图直观感受中国的疆域辽阔,不同地区自然环境差异大。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过渡: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自然环境差异大。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展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引导学生思考:1)观察界限A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相近。结合学过的知识,说出界限A两侧的干湿地区有何不同?2)说出界限C与哪两级地势阶梯的界限基本吻合?3)说出界限B与哪条山脉和哪条河流的分布大致一致,并说出其南北两侧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活动有何不同?展示图片:南北方饮食、穿着的差异秦岭——淮河线介绍秦岭、淮河的相关内容带领学生复习归纳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对比两侧的地理差异。 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观察四大地理区域,在地图中识记各自的位置(界线)。读图思考,并回答相应问题。1)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400mm年等降水量线一致,其主导因素是降水,该界限西北部为干旱、半干旱区,界限东南部为湿润、半湿润区。2)青藏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所以确定青藏地区与其他三大地理区域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地势。3)大致与秦岭——淮河线一致。读图并结合所学,归纳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对比两侧的地理差异,并完成表格。
课堂练习 练习题见习题文档部分题目。 结合所学内容完成相应习题。
课堂小结 结合板书内容,梳理本节知识网络。
作业布置 完成地理同步练习。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注重对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及各自的范围、自然环境的差异有清晰的认识,这是本学期地理学习的基础。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要牢记。
【课堂练习】
习题训练见随堂练习。
PAGE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