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六章 四大地理区域第三节 课时2 青藏地区【教学目标】1.读图,找出青藏地区与其它地区的分界线,找出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2.读青藏地区的地形图,找出其主要的地形区,并描述该区域的地形特征。3.读成都和拉萨的气温年变化图,对比分析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差异原因。4.结合资料,了解青藏地区高寒的环境对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影响。【教学重点】区域自然环境的分析方法。【教学难点】运用事例说明青藏地区高寒的环境对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影响。【教学方法】讲授法、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环节 知识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新课导入 展示系列图片:青藏地区的风俗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风俗习惯背后的地理原因。 观察图片并思考新课讲授 高寒的自然环境 位置和范围:展示“青藏地区地形图”,指导学生描出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地形:带领学生在图中找出青藏地区的主要地形区,并概括该区域的地形特征。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展示“中国地形剖面图”,直观感受青藏高原的地形特征:高。气候:展示“成都、拉萨两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引导学生分析当地的气温特征——寒,并分析其原因。结论:高寒的自然环境高寒的表现: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江河源头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 读图,用笔圈画出来青藏地区的位置。读图发现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典型特征:高。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 (高寒环境下,热量是关键)结合前面所学,引导学生思考高寒环境下制约农业发展的关键是“热量”。高寒牧区:独特的高寒条件下,耐寒的高山草甸分布广泛,生长着能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等特殊环境的牲畜——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畜牧业发达。河谷农业:独特的高寒条件下,气温低、热量不足,不利于农业发展。只有海拔稍低的地方热量条件能满足作物生长需要。引导学生思考哪些地方海拔较低?农业发展的优势有哪些? 阅读“青藏地区农牧业的分布”图,观察主要的牲畜有哪些。。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东部的湟水谷地海拔较低,气温较高,热量条件好;土质较肥沃;灌溉水源充足课堂练习 练习题见习题文档部分题目。 结合所学内容完成相应习题。课堂小结 结合板书内容,梳理本节知识网络。作业布置 完成地理同步练习。【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着重理解青藏地区高寒的成因,以及高寒的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课堂练习】习题训练见随堂练习。PAGE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