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2年中考道法时政热点4: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冬奥会概况(温馨提示:冬奥常识,建议每位中考生都掌握)北京冬奥会会徽为“冬梦”“冬梦”将中国传统文化和奥林匹克元素巧妙结合。它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图形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中间舞动的线条流畅且充满韵律,代表举办地起伏的山峦、赛场、冰雪滑道和节日飘舞的丝带,象征着北京冬奥会将在中国春节期间举行。会徽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呈现出新时代中国的新形象、新梦想。“BEIJING 2022”印鉴在形态上汲取了中国书法与剪纸的特点,增强了字体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力,也体现了与会徽图形的整体感和统一性。冬残奥会会徽为“飞跃”“飞跃”展现了汉字“飞”的动感和力度,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滑行、冲向胜利的运动员,同时形象化地表达了轮椅等冬残奥会特殊运动器械形态。上半部分线条刚劲曲折,下半部分柔美圆润,寓意运动员经过顽强拼搏、历经坎坷最终达到目标获得圆满成功。会徽展现了运动员不断飞跃,超越自我,奋力拼搏,激励世界的冬残奥精神。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Olympic Winter Games这一口号符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倡议,体现了“共享办奥”“开放办奥”的思维,和团结一致、共同努力的理念,在疫情持续蔓延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不确定性的当下,具有价值引领的重大意义。首先,全人类只有一个未来。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凸显了全球面临的种种挑战,谁也不能独善其身,唯有同舟共济、守望相助,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能共渡难关,共迎美好未来。其次,符合奥林匹克运动、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价值和愿景。展现了人类在面对困境时的坚强姿态,更指明了战胜困难、开创未来的成功之道。最后,与2008年时一脉相承,同时又体现出当前的时代特征,是北京作为“双奥之城”,给奥林匹克精神和理念留下的又一中国印迹。火炬:“飞扬”“飞扬”火炬整个设计从下往上没有一根是直线条,同时,曲线也具有变化,主要为了寓意冬奥的精神,它具有动感,激情飞扬。整体外观与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主火炬塔形态相呼应,体现了“双奥之城”的传承与发扬,火炬纹样又蕴含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思想。自下而上从祥云纹样逐渐过渡到剪纸风格的雪花图案,旋转上升,如丝带飘舞。冬奥会火炬为银色与红色,象征冰火相约,激情飞扬,照亮冰雪,温暖世界。冬残奥会火炬则选用银色与金色,寓意辉煌与梦想,体现“勇气、决心、激励、平等”的残奥价值观。奖牌:“同心”北京冬奥会奖牌“同心”由圆环加圆心构成牌体,形象来源于中国古代同心圆玉璧,共设五环,寓意五环同心,同心归圆,表达了“天地合、人心同”的中华文化内涵,也象征着奥林匹克精神将人们凝聚在一起,冬奥荣光、全球共享。奖牌设计与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金镶玉”相呼应,展现“双奥之城”的文化传承。奖牌正面中心刻有奥林匹克五环标志,圆环浅刻装饰纹样,均来自中国传统纹样,其中冰雪纹体现冬奥会的特征,祥云纹表达吉祥的寓意。本着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的原则,冬残奥会奖牌与冬奥会奖牌选用同样的形象来源,设计一脉相承。奖牌正面中心刻有国际残奥委会标志,圆环浅刻冰雪纹与祥云纹。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冰墩墩”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雪容融”是冬残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形象来源于熊猫,将熊猫形象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相结,体现了冬季冰雪运动和现代科技特点,形象友好可爱、憨态可掬。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雪容融”形象来源于灯笼,是欢乐喜庆节日气氛的展现,顶部的如意造型,融入了中国传统剪纸艺术,象征吉祥幸福;和平鸽和天坛构成的连续图案,寓意着和平友谊,突出了举办地的特色。整体形象寓意着点亮梦想,温暖世界,代表着友爱、勇气和坚强,体现了冬残奥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和激励世界的冬残奥会理念。一、热点素材1、习近平考察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备赛工作2022年1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考察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备赛工作时强调,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我们向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经过几年努力,各项筹备工作基本就绪,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为世界奉献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要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再接再厉,全面落实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抓紧抓好最后阶段各项赛事组织、赛会服务、指挥调度等准备工作,确保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圆满成功。2、2022北京冬奥会踏入2022,世界的目光又一次聚焦北京!北京将成为世界上首个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举办过冬季奥运会的“双奥之城”。北京冬奥会开幕日2月4日是个星期五,而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当天也是星期五。2月4日,同样呼应了北京冬奥会是第24届冬奥会。而巧合不止于此,今年还是中国体育实现冬奥会奖牌零突破30周年。3、冬奥列车正式上线2022年1月6日,在我国首条建成投用的智能高铁——京张高铁,身披“瑞雪迎春”涂装的北京冬奥列车正式上线。北京冬奥列车全部使用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动车组开行,编组8辆,定员564人,设置滑雪器材存放柜、轮椅存放区、无障碍卫生间等;并配备5G超高清演播室,可实现超高清信号的长时间稳定传输。4、总书记语录“2022年冬奥会在北京举办,是中国体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同世界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开创双赢局面的重要契机,也将进一步激发中国民众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热情,带动更多中国人关心、热爱、参与冰雪运动,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和奥林匹克精神传播作出积极贡献。”——2015年8月22日,总书记在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中国冰雪运动将会上一个大台阶。这是百年不遇的历史机遇,会应运而生一批高水平优秀运动员。”——2019年2月1日,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要突出‘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全面防范化解各种风险,精心做好赛事组织、赛会服务、科技应用、文化活动等各项筹办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疫情风险。”——2021年1月20日,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工作大家很辛苦,很多人十年磨一剑、五年磨一剑。人生能有几回搏,拼搏是值得的,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祝你们取得好成绩。——2022年1月4日,总书记勉励冬奥健儿二、热点命题解读1.我国举办冬奥运会的经济意义(1)它带动了冰雪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动力和活力。(2)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3)推动我国冰雪运动快速进步,推动全民健身广泛开展,促进冰雪运动产业。(4)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5)全民参与冰雪,全民享受冰雪,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促进全民健康和人的全面发展。(6)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践行“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助力脱贫致富。(7)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促进对外开放。(8)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有利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我国举办冬奥运会的文化意义(1)体现中国人民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2)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体育精神,传播中国声音,提升我们的文化传播力、新闻影响力。(3)推动我国冰雪运动快速进步,推动全民健身广泛开展,促进冰雪运动产业。(4)振奋民族精神,有利于凝聚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建设体育强国文化强国。(5)增强国家软实力,增进各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和认识。3.我国举办冬奥运会的政治意义(1)利于向世界展示我国改革开放成就、和平发展主张,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提升中国体育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力,展现负责的大国的国际形象。4.我国成功举办冬奥会的原因(1)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我国最大的政治优势。(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够实施强有力的宏观调控,集中力量办大事。(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增强,国家财政投入,为赛事举办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4)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为了不断满足大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促进全民健康和人的全面发展。(5)坚持了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的正确理念。5.我国冰雪运动快速发展的驱动因素(1)国家政策支持。推动改革,助力冰雪旅游发展。(2)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增加,有利于冰雪旅游消费。(3)消费者消费心理变化,消费需求结构升级优化,助力冰雪旅游发展。(4)科技进步,促进产业融合,促进冰雪旅游业转型升级。(5)商业价值大,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刺激冰雪旅游供给逻辑政治整理。专题训练选择题1、10 月 20 日,北京 2022 年冬奥会火种储存在火种灯中抵达北京。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火种 灯的创意源于西汉长信宫灯,是希望借“长信”之义,表达人们对光明和希望的追求和向往。 飞舞的红色丝带环绕在火种灯顶部,与火炬“飞扬”视 觉形象统一,象征着拼搏的奥运激情。下列对火种灯的设计理念理解正确的是①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②体现了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民族精神③体现了我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④体现了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历久弥新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2、2022 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名字中的"冰",象征纯洁、坚强,"墩墩",意喻敦厚、健康、活泼、可爱,契合熊猫的整体形象,通过现代时尚的设计,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明丰富的形式、智慧的内涵、多彩的风格。这①说明中华文化是最优秀的文化②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③有利于我们坚定文化自信④要求我们全面继承传统文化A. 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3、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标识以中国书法--“冬”字为主体,将抽象的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巧妙结合,人书一体,天人合一;冬字下方两点顺势融为2022.标识既展现了冬季运动的活力与激情,更传递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冬梦”的设计理念让我们看到了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②中华文化的气度、智慧和神韵③中华文化的创造力和包容力④中华文化是最优秀的文化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4、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将厚重的东方书法文化底蕴与现代冰雪运动风格融为一体。这一设计①说明设计者的灵感是艺术创作的根源②将传统与现代文化相融合而富有创意③说明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④说明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A.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②④5、2022北京冬奥会海报《热情连接世界》,大红底色与白色中国结结合,最核心的是奥运五环,象征和谐友爱……这些蕴藏深厚"东方美"的设计A. 说明中华文化是最优秀的文化B. 有利于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C. 有利于坚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D. 体现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民族精神6.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运用中国书法艺术形态,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呈现出新时代的中国新形象。这说明( )A. 我们要吸收一切文化,实现文化交融B. 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保持唯我独尊C. 我们要坚持和而不同,做到兼收并蓄D. 世界文化丰富多样,我们难以避免冲突7.近日,北京冬奥会奖牌--“同心”发布。奖牌五环同心,同心归圆,表达了“天地合·人心同”的中华文化内涵,也象征着奥林匹克精神将世界人民聚集在一起。奖牌与2008年夏奥会奖牌--“金镶玉”相呼应,展现了“双奥之城”的文化传承。北京冬奥会奖牌的设计①说明文化创新取决于中外文化的相互借鉴 ②说明文化传承必须承袭传统文化③彰显了世界不同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魅力 ④体现了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2022年在北京冬奥会举办期间:消毒机器人、智能化造雪系统、8K比赛画面实时传、VR虚拟导览系统带你“云”逛冬奥场馆、远程遥控摄像系统实现媒体跨空间采访等将一一亮相。这表明( )①创新改变世界发展格局②创新给生活带来惊喜③科技创新让生活更美好④制度创新促进社会发展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非选择题1.如图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火炬“飞扬”。火炬外壳由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制造而成,呈现出了“轻、固、美”的特点。秉持了绿色、可持续理念,力图将艺术设计与科技创新相融合。火炬交接时,两支火炬的顶部可以紧密相扣,既是设计上的巧妙创新,象征着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也是展示北京冬奥会理念和我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北京冬奥会的愿景和精神的集中体现。(1) “飞扬”是中华文化特点的一个展现,请回答中华文化有哪些特点?(2) 火炬的设计体现了五大发展理念的哪些内容?(3) 请你从材料中找到中华文明在 ______ 发展。(4) 从2008年奥运会火炬“祥云”到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火炬“飞扬”,无不与科技创新紧密相连。我国为什么如此重视创新? 2.国际奥委会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投票决定,中国获得2022年冬奥会主办权!在国际奥委会投票表决前,现场屏幕播放了北京申冬奥宣传片《紫气东来》《万事俱备》《江山代有人才出》《不虚此行》,向国际奥委会委员展示北京的冬季美景、冬奥会场馆规划、中国的冬季运动传统和文化魅力,表达中国人民对冬季运动的热爱以及对冬奥会的期盼。(1)申办冬奥会现场播放北京申冬奥宣传片有什么作用。(2)申办冬奥会过程中,我们可以向世界展示哪些中国文化?(3)冬奥会不仅是体育盛会,也是文化盛会。假如你是冬奥会志愿者,你将如何面对文化差异?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 分) 2022 冬奥会正向我们走来,它是我国新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是展示中国文化的窗口。让我们坐着京张高铁走近冬奥。(1)结合下列材料,分析冬奥会的筹办是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的(6 分)(2)京张高铁车站设计为什么要融入中华文化元素?(6 分)(3)京张高铁不仅会带我们走近冬奥会,也将成为一道移动的文化风景线。为了让乘客更多 地体验璀璨的中华文化,你有什么建议?(2 分)4.2021年10月20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种顺利抵达北京。北京冬奥会的脚步越来越近了。材料一 从希腊采集的冬奥火种,是储存在火种灯中来到北京的。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火种灯的创意源于“中华第一灯”一西汉长信宫灯。长信宫灯是2000多年前的西汉宫灯,造型轻巧华丽,设计巧妙环保。“长信”指永恒的信念,方圆嵌套象征天圆地方,飞舞的红色丝带环绕火种灯顶部,象征奥运激情。材料二 北京冬奥村如果从空中鸟瞰,既能看到超大“四合院”的中间庭院,也能看到正房(运动员公寓),还能看到东西厢房(裙房)。东西区两个大院落的设计灵感来自于清代乾隆年间的中国传统冰上体育活动图卷《冰嬉图》,加上其他的景观植物,营造出中国古典园林意境。奥运村的下沉式广场还设有中国传统文化、中医文化等展示区。冬奥会赛事期间,正逢春节和元宵节,北京冬奥村广场将结合冬奥主题和冰雪元素,举办汉语学习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展示活动。(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分析说明在北京冬奥火种灯、冬奥村建设及展示活动中处处彰显中华传统文化魅力,有何重要意义 材料三 实现“碳中和”是第24届北京冬奥会的重要承诺。全部冬奥场馆100%使用清洁能源供电,冬奥会火炬“飞扬”使用氢燃料,燃烧时碳排放为零……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产业调整等方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说明为什么北京冬奥会要做出实现“碳中和”重要承诺。(3)实现“碳中和”离不开每一个北京人的努力,作为青少年我们也应做出减碳微行动。请你写出两种。5.为迎接北京冬奥会。某校九年级开展了以“北京冬奥的中国风”为主题的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其巾。完成以下两项任务。任务一:寻找“中国风” (1)请你寻找以上设计中蕴含的中华文化元素。任务二:分析“中国风”(2)请你分析北京冬奥中融入中华文化元素的意义。 6. 中国人 中国梦【冰雪奥运梦】2022年2月4日,奥运圣火将再次在北京点燃。在九年级某班召开的“圆梦想,迎冬奥”主题班会上,同学们分享了一些观点。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北京冬奧会是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共圆中国梦】“体育强国梦”“航天梦”“航母梦”“强军梦”“大飞机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梦想。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杳成现实。(2)运用所学,说明怎样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7.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挑战。中国实施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措施和行动,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取得了积极成效。材料一 数据来源:《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 材料二 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生态环境约束性指标圆满超额完成。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取得显著成效,高耗能项目产能扩张得到有效控制。节能环保等战略性并新兴产业逐步成为支柱产业,产业低碳化为绿色发展提供新动能;中国坚持多措并举,成为全球 “增绿“的主力军。有效发挥森林、草原、湿地等的固碳作用;中国长期向社会公众普及气候变化知识。从反对餐饮浪费、节水节纸,到拒绝过度包装、告别一次性用品……简约适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社会新风尚。(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多角度分析中国是如何取得这些成效的。材料一:2022年2月4日至2月20日,第24届冬季奥林区克运动会将在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学办。北京市也将成为奥林匹克运动历史上第一个既举办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又承办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双奥之城”。冬奥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也是一场文化盛会。材料二:我们要坚持团结抗疫。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弘扬科学精神,支持疫苗知识产权豁免,切实保障疫苗在非洲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弥合“免疫鸿沟”。要坚持深化务实合作。我们要开创中非合作新局面,扩大贸易和投资规模,共享减贫脱贫经验,加强数字经济合作,促进非洲青年创业和中小企业发展。如果届时你有幸成为北京冬奥会的志愿者,在传播中华文化时,你认为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2)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局势,我国怎样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请贡献你的智慧。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 分)参考答案选择题1.D 2.B 3.A 4.C 5.C 6. C 7.D 8.C非选择题1.(1)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2)创新、绿色、开放。(3)与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中。(4)①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②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③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④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2.(1)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和精神纽带,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2)汉字、青铜、青花瓷、京剧、中国功夫等。(3)对待文化差异,我们不能采取排斥的态度,不能过份等大本民族文化的价值,蔑视甚至歧视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而应该既尊重本民族的文化价值,也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主张各种文化之间平等交流,互相学习;主张各国文化相互借签,求同存异,尊重文化多样性,共同繁荣进步。3.(1) 6 分 (每点 2 分要结合材料)①张家口利用风、光发电,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贯彻了绿色的发展理念;(2 分)②冬奥会的筹办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让三地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贯彻了协调、共享的发展理念;(2 分)③在冬奥场馆建设中不断进行技术创新,贯彻了创新的发展理念。(2 分)(2) 6 分①高铁车站设计融入中华文化元素,有利于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传承弘扬中华文化。或中华文化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2 分)②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4 分)(3) 2 分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如:招募各年龄段志愿者,在各个高铁站表演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小节目;如:在高铁站候车室的电子屏幕上滚动播放有关中华文化的纪录片;如:在小视频平台创办“高铁小课堂”,每天介绍一个中华文化小故事等等。4.(1)有助于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坚定文化自信。有助于我们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促进文化创新。有助于中外人民在文化交流中增进包容与理解,学会尊重世界各国的文化。有助于中外文化的交流互鉴,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共享人类文明成果。有助于以文化为窗口,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2)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要求。实现这一目标有利于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建设美丽中国。是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选择,有利于我国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气候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需要解决的全球性问题,我国承诺“碳达峰、碳中和”,以实际行动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有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能体现低碳生活的具体建议即可。如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光盘行动,绿色出行,节约用水等。5.(1)汉字“冬”为灵感来源,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祥云纹样逐渐过渡到剪纸风格的雷花图案;中国古代同心圆玉壁,表达了“天地合●人心同”的中华文化内涵。 (2)有利于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元素,促进文化交流;有利于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中华文化,传承、弘扬、发展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文化自信。6.(1)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北京冬奥会实现场馆100%的绿电供应;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国家游泳中心进行场地结构、温度、湿度等多方面定向科研攻关;坚持开放发展理念,京张两地三赛区展开双臂,准备迎接八方来客;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崇礼人民日子越来越好。 (2)①实现中华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国从严治党;②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③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④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7.(1)2011—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逐年递增,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逐年递减,这说明了我国在经济发展和碳排放上的巨大成就。 (2)我国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 努力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发展新动能;发展新兴产业;努力营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社会氛围;公民积极参与环保行动,从小事做起;等等。8.(1)①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独特的,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都有值得尊重的经验和智慧。②正确认识文化差异,相互尊重,通过平等交流、对话,达成彼此的理解和包容。③面对多样的文化,我们应当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促进和而不同、兼收井蓄的文明交流,④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兼收井蓄,⑤对其他文明的学习,我们不能只满足干欣常幼件的结美,更应该领路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等。(2)①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②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始终不渝的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路;③加强国际交流,参与国际合作,积极承担国际责任,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④努力提高自身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致力于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⑤以中国的发展为引擎,带动区域与世界的共同发展;等等。9.(1)(4 分)①团结合作,共创辉煌;或:合作共赢、开放包容;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③维护和平,共享发展;或: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评分说明:每点 2 分,共 4 分,答出二点即可。准确反映题意的其他答案亦可。(2)(6 分)①贯彻了创新理念,科技创新为冬奥提供保障;②贯彻了协调理念,京津冀协同办会;③贯彻了绿色理念,节能减排、绿色办会。评分说明:每点 2 分,共 6 分,准确反映题意的其他答案亦可。(3)(4 分)①做文明人,办文明事;②积极参加志愿服务行动;③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评分说明:每点 2 分,共 4 分,答出两点即可。准确反映题意的其他答案亦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