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 维护民族团结 进祖国统一 复习学案 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热点复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七 维护民族团结 进祖国统一 复习学案 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热点复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专题七 维护民族团结 促进祖国统一
热点1 习近平广西行。“十四五”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西考察调研。四月的八桂大地,春意正浓,从湘江之边到漓江之上,从柳江之滨到邕江之畔,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新时代广西高质量发展指明前进方向。2021年4月2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西民族博物馆参观时强调,广西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要继续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各族人民要心手相牵、团结奋进,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
热点2 习近平青海行。2021年6月7日至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指出,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大家只有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才能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民族团结进步之花才能长盛不衰。
热点3 习近平西藏行。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西藏,祝贺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看望慰问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给各族干部群众送去党中央的关怀。习近平作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到西藏庆祝西藏和平解放,在党和国家历史上是第一次,充分表达了党中央对西藏工作的支持、对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的关怀。2021年7月21日至23日,习近平在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吴英杰、政府主席齐扎拉陪同下,先后来到林芝、拉萨等地,深入农村、城市公园、铁路枢纽、宗教场所、文化街区等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
【考点链接】
1.民族团结;2.民族关系;3.民族政策。
【相关设问】
1.为什么要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①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②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2.国家为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而采取的措施有哪些?(怎样加强民族团结?)
①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②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③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3.公民应该怎样维护民族团结?
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族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②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
4.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载入宪法和法律。
6.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是什么?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7.如何理解我国的民族平等?
①在我国,各民族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②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
8.为什么要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
①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②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事关广大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福祉。
【热点演练】
1.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这说明,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是( )
A.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B.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C.消除民族差异的根本措施
D.各族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的标志
2.“春风送暖百花香,八桂歌乡似海洋……”2020年3月以来,一场被称为“云上歌圩”的“抖音”山歌王大赛,吸引全区各地200多名山歌手通过“云端”一展歌喉,成为线上最受欢迎的“永不落幕的歌圩”。这说明“云上歌圩”( )
A.是我区加强各民族团结的唯一途径
B.是我区加强各民族文化交流的根本途径
C.促进了我区各民族文化的飞速发展
D.促进了我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发展
3.广西、青海、西藏这些民族自治地区由当初的贫穷落后建设成了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生态环境良好、人民生活幸福的新社会。
取得这些成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至少列举3个)
4.习近平总书记到桂林考察引起热烈反响,我市某校积极组织开展相关学习,请你参与。
【国之大者】2021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毛竹山村。习总书记深情指出,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好日子都是奋斗出来的,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1)“国之大者”体现了我们党怎样的发展思想?
【乡村画卷】在“乡村振兴”主题讨论中,同学们结合家乡见闻进行课堂分享:
小旗同学说:“我老家在灌阳县新圩镇小龙村,袁隆平院士工作站就建立在这里,袁老曾经多次亲临指导超级稻生产高产攻关工作。如今灌阳县‘头季稻+再生稻’亩产突破1 500公斤,连续多年成为‘广西超级稻高产第一县’。”
小艺同学说:“我老家在老山界下的资源县两水苗族乡塘洞村,村里依托原生态自然景观和苗族风情,建成、修缮了红军长征翻越老山界纪念馆,还开发了‘唱支山歌给党听’等民族山歌表演节目。现在,专程来塘洞村的游客越来越多,小山村焕发了新光彩。”
(2)结合两位同学的分享,运用所学知识,为桂林推进乡村振兴提出几点经验。
【少年茁壮】为学须先立志。志既立,则学问可次第着力。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到习近平总书记对孩子们“要做有知识的一代人,用知识托起乡村振兴、托起我们现代化的中国”的殷切期望,无不在勾勒着青少年应有的朝气蓬勃的气象。
(3)“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结合材料,你打算怎样做一粒好种子?
答案
【热点演练】
1.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这说明,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是(A)
A.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B.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C.消除民族差异的根本措施
D.各族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的标志
2.“春风送暖百花香,八桂歌乡似海洋……”2020年3月以来,一场被称为“云上歌圩”的“抖音”山歌王大赛,吸引全区各地200多名山歌手通过“云端”一展歌喉,成为线上最受欢迎的“永不落幕的歌圩”。这说明“云上歌圩”(D)
A.是我区加强各民族团结的唯一途径
B.是我区加强各民族文化交流的根本途径
C.促进了我区各民族文化的飞速发展
D.促进了我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发展
3.广西、青海、西藏这些民族自治地区由当初的贫穷落后建设成了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生态环境良好、人民生活幸福的新社会。
取得这些成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至少列举3个)
答: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②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优惠政策的扶持;③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④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大力支持;⑤各族人民的艰苦创业等。
4.习近平总书记到桂林考察引起热烈反响,我市某校积极组织开展相关学习,请你参与。
【国之大者】2021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毛竹山村。习总书记深情指出,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好日子都是奋斗出来的,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1)“国之大者”体现了我们党怎样的发展思想?
答: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乡村画卷】在“乡村振兴”主题讨论中,同学们结合家乡见闻进行课堂分享:
小旗同学说:“我老家在灌阳县新圩镇小龙村,袁隆平院士工作站就建立在这里,袁老曾经多次亲临指导超级稻生产高产攻关工作。如今灌阳县‘头季稻+再生稻’亩产突破1 500公斤,连续多年成为‘广西超级稻高产第一县’。”
小艺同学说:“我老家在老山界下的资源县两水苗族乡塘洞村,村里依托原生态自然景观和苗族风情,建成、修缮了红军长征翻越老山界纪念馆,还开发了‘唱支山歌给党听’等民族山歌表演节目。现在,专程来塘洞村的游客越来越多,小山村焕发了新光彩。”
(2)结合两位同学的分享,运用所学知识,为桂林推进乡村振兴提出几点经验。
答:①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②坚持绿色发展理念;③弘扬革命文化;④科技兴农。
【少年茁壮】为学须先立志。志既立,则学问可次第着力。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到习近平总书记对孩子们“要做有知识的一代人,用知识托起乡村振兴、托起我们现代化的中国”的殷切期望,无不在勾勒着青少年应有的朝气蓬勃的气象。
(3)“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结合材料,你打算怎样做一粒好种子?
答:树立远大志向和明确学习目标,努力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做一个有担当、有抱负的人。(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