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热点专题复习学案:厚植文化沃土(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热点专题复习学案:厚植文化沃土(含答案)

资源简介

厚植文化沃土
热点1文化遗产保护
【素材】古代中国航海文明的见证者2021年07月26日16文化遗产摘录一泉州作为古代中国航海文明的遗产地,全赖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充满活力的经济生态系统和融入泉州人血液的航海基因,它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古代中国人的生存智慧和精神追求。不同肤色、信仰和语言的族群,在泉州城内可以和谐共处,由此形成了典型的、富有文化多样性的城市遗产景观。
素材2帆影四方聚潮声万国商2021年07月26日15文化
摘录二“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五十六项世界遗产。
中国一如既往地做好世界遗产的保护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在世界文化遗产领域承担更多责任,为推动各国文明交流互鉴,共同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素材3用数字技术赋能优秀传统文化2021年07月28日
摘录三
一款讲述教煌莫高窟的数字化创意产品,以数宇微电影形式,全方位展现教煌地区古村落特色历史文化、民风民俗风貌。人们可以在手机客户端等平台观看,了解古村落文化背景、数字化旅游产业发展找况,以及数千名敦煌居民扎根大漠、修复与治理莫高窟的感人事迹,成为网络爆款产品。
素材4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令人瞩目2021年06月12日8文化遗产摘录四2021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领布实施10周年。10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有了持续提升。“十三五”期间新增地方性保护条例37部:认定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认定各级代表性传承人9万多人。10年来,中央财政每年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从201年的4.14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808亿元。而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大有可为,通过挖据和振兴乡村的特色非物质文化透产,既成为乡村的文化支撑,也能够为传承人和相关从业人员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收入。
√核心观点
一、中华文化角度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
2中华文化凝聚者中华民族共同经历的查斗历程,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贯穿者中华民族共同坚守的理想念,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家园。
3.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4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神动力
5,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虽历经沧桑仍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二、文化自信角度
1.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形3.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特以马克思上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米,吸收外米,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姐
三、文化(文明)交流互鉴角度
1.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2.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独特的,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都有值得尊重的经验和智慧(不同文化各具特色)。
3我们要正确认识文化差异,相互尊重,通过平等交流,对话,达成彼此的理解和包容
4面对多样文化,各国应当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1.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说明了什么?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独特魅力。
(2)中华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的瑰宝(3)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4)我国坚持开放发展理念,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
2.简要说明我国重视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因。
(1)中华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经历的奋斗历程,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贯穿着中华民族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家园(2)中华文化积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3)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3.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少年有什么重要意义?
(1)有利于引导青少年全面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和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2)有利于引导青少年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文化修养(3)有利于增强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增强青少年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典型素材
【考点链接】中华文化P22文化多样性P461.
1.据摘录一,从古代中国航海文明的见证者一泉州感悟中华文化,你能得出一个什么认识?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具有独特魅力,凝聚着中国人民的智慧。
(3)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2.“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申遗成功印证了哪些道理?
(1)我国高度重视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保护。
(2)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3.据摘录二,概括“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申遗成功的意义。
(1)有利于保护文化遗产,弘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2)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
(3)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增强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4)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与繁荣发展。
4.据摘录三,概括科技创新与文化的关系。
科技创新推动文化发展;文化发展得益于科技创新。
5.据摘录四,分析我国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新增地方性保护条例的合理性。
有利于增强人们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有利于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信心;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
6.据以上摘录及问题,概括推动文化遗产保护的途径。
坚持与时俱进,推动文化创新;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完善法治保障;培养文化遗产传承人;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文化遗产。
热点2弘扬红色文化
素材1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2021年06月27日1要闻
摘录一
当今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国家强盛、民族复兴需要物质文明的积累,更需要精神文明的升华,决不能丢掉革命加拼命的精神,决不能丢掉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决不能丢掉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勇气。
摘录二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要深入开展红色资源专项调查,加强科学保护。
要打造精品展陈,生动传播红色文化。要强化教育功能,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建设富有特色的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基地,引导他们从小在心里树立红色理想。
素材2用法治方式更好保护红色文化资源2021年06月17日19
摘录三2021年7月1日,《南京市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条倒)(以下简称《条例》)实施。(条例》对调侃、丑化,话毁、贬损、质疑英雄烈士行为给予了严格约束和规范:任何单位和个人有依法保护红色文化资源的义务,有权对破坏,损毁或者至曲、丑化、亵读、否定红色文化资源的行为进行功阻,制止,检举或者控告。关于丑化、亵渎英烈行为的法律责任,《条例》进行了专门明确:以歪曲、贬损、丑化等方式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或者至曲、丑化、亵读、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子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考点链接】中华文化P22民族精神P29传统美德P23法律的作用P581.
1.据摘录一,着眼于民族复兴,说明不能丢掉“精神”和“传统”的原因。
(1)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2)中华传统美德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2.据摘录二,简要说明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的原因。
(1)红色资源蕴含着爱国主义情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2)红色资源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经历的奋斗历程,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贯穿着中华民族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家园。
(3)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是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需要。
3.据摘录二,指出引导青少年树立红色理想的目的。
①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怀,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②丰富青少年的精神文化生活,助力青少年养护精神:③传承革命文化和革命优良传统,增强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
4.据摘录三,分析《南京市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条例》的实施是如何保护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的。
(1)通过规范人们的为,减少破坏、损毁或者歪曲、丑化、亵渎、否定红色文化资源的行为,传承红色文化资源。
(2)通过制裁破坏、损毁或者歪曲、丑化、亵读、否定红色文化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护红色文化资源。
5.据摘录三,概括法律与文化事业发展的关系。
法律保障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化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法律保障。
6.据以上摘录,归纳我国保护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的途径。
强化红色教育:加强法治建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