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章 住院患儿的护理住院是一种不愉快的经历,对小儿的心理和身体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了解各年龄阶段的患儿对疾病和住院的心理反应,有助于缩短小儿对医院的适应时间,最大限度的减少住院给小儿带来的身心方面的影响。希望通过这一章内容的学习,使同学们能学会在实施护理操作的同时,给予患儿有效的心理护理;并且能准确、及时地完成儿科基础护理操作。第一节 儿科门诊、病室设置及住院患儿的心理反应与护理知识要点1.儿科门诊与儿科病房的设置2.婴儿对住院的心理反应与护理3.幼儿对住院的心理反应与护理一、儿科门诊、病室设置(一)儿科门诊、病室设置儿科门诊各室的布置要符合小儿的心理发育,墙上可张贴或涂一些小儿喜欢的动物等图画,图画上应画有蓝天、白云、花草等图案,使小儿能够有一种轻松愉悦的感受。在诊查室及治疗室摆放玩具,为患儿提供有安全感的环境,以减轻或消除患儿就诊时的紧张情绪。1.预诊处 设置预诊处是为了及时发现传染病患儿、及时隔离室诊治,以防交叉感染;遇有危重患儿可直接护送至急诊室抢救。预诊处要设在儿科门诊入口处,设有两个出口,分别通往普通门诊和传染病隔离室。小儿经过预诊确定为非传染病患儿凭预诊处卡片挂号。2.传染病隔离室 室内除备有必要的检查用具外,还必须备有隔离衣以及针对不同传染病的消毒设施和洗手设备。隔离室应分为互不相通的病室,分别诊治不同病种的传染病。3.测体温处 开诊前为每个患儿测量体温。如体温高达38.5℃以上者,应根据患儿情况适当给予降温处理,并优先安排就诊,以防出现高热惊厥。4.候诊室 要求宽敞、明亮、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室内设置足够的候诊椅,并设有1~2张小床为家长给患儿更换尿布和包裹之用。室内要备有饮水设备及消毒水杯。5.检查室 要设置多个单间诊室,以防小儿哭闹而互相干扰。室内要设有诊查床、诊察用桌、椅、诊查用具及洗手设备等。6.治疗室 室内应备有常用治疗器械及药品。根据情况进行注射、穿刺及灌肠等治疗。(二)儿科急诊室设置儿科急诊室应设抢救室、诊查室、观察室、隔离观察室、治疗室及小手术室等。1.抢救室 内设病床2~3张,并备有远红外线辐射式抢救台,以供抢救小婴儿使用。仪器设备需要备有人工呼吸机、心电监护仪、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用具;还应备有供氧设备、吸引装置和雾化吸入器以及各种穿刺包、切开包、导尿包等。室内应备有抢救车,车上放置急救药品、注射器、手电筒、记录本及笔等,以满足抢救危、重症患儿的需要。2.观察室 除一般病室应备有的病床、柜、常规抢救设备外,可备各种监护仪和暖箱等。3.小手术室 除一般手术室的基本设备外,应准备清创缝合小手术、骨折固定、大面积烧伤的初步处理以及紧急情况下的胸、腹部手术等器械用具及抢救药品等。4.治疗室 应备有各种治疗设备、药品、护理用物等。(三)儿科病房设置儿科病房要根据小儿年龄、病种及身心特点合理安排。每个病区以收治30多名患儿为宜。1.病室 一般病室设病床4张,小病室设病床1~2张。每张床位占地至少2m2,床间距、床与窗台相距各为1m。病室之间采用玻璃隔壁,便于医护人员观察患儿。每间病室均有洗手设备及夜间照明装置,窗外应设护栏,病床两侧应有可上下拉动的床栏。2.医护办公室 设在病房的中部,靠近危重患儿病室,以便随时观察患儿,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3.治疗室 室内设治疗桌、治疗车、药柜、器械柜、冰箱等。并备有各种注射、输液、穿刺用物及常用药品等。4.配膳、配乳室 设在病房入口处,备有配乳用具、消毒设备、冰箱、分发膳食的小车。5.游戏室 可设在病房的一端。室内宜宽敞,光线充足。布局应体现儿童特征,备有小桌、小椅、玩具柜及适合不同年龄小儿的玩具和书籍等。6.盥洗室、浴室、厕所、杂物室 各种设备应适合儿童使用,注意安全。浴室要宽敞,便于护士协助患儿沐浴。厕所应有门,但不要加锁,以防发生意外。杂物室室内放有便盆、污水池、污衣袋、大水池(浸泡各种需消毒用品)等,还要放置分类垃圾桶或设有垃圾通道。二、住院患儿的心理反应与护理1.婴儿对住院的心理反应与护理(1)心理反应:6个月以前的患儿住院后如能满足其生理需要和解除疾病痛苦,一般比较安静,较少哭闹。6个月以后开始认生,患儿对母亲或抚育者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对住院的主要反应是分离性焦虑,表现为寻找母亲,哭闹、拒绝陌生人,甚至抑郁、退缩。(2)护理要点:对6个月以内的患儿,多抚摸、拥抱、亲近患儿,满足患儿的情感需求;对6个月以上的患儿,要有固定的护士连续护理,增加感情的交流,保持原有习惯。2.幼儿对住院的心理反应与护理(1)心理反应:幼儿分离性焦虑具体表现为三个阶段:反抗、失望、否认。(2)护理要点:对患儿入院后出现的反抗、哭闹等行为给予理解,允许幼儿发泄不满,为患儿创造表现其自主性的机会。当患儿有退行性行为(如吮指、咬指甲、尿床等)时,应给予抚摸、拥抱,以暗示和循循善诱的方法帮助患儿。3.年长儿对住院的心理反应与护理(1)心理反应:学龄儿童分离性焦虑表现得较温和,对住院有被遗弃、遭受惩罚等恐惧心理。学龄儿童表现为孤独、焦虑、悲观。心理活动虽多,但表现较隐匿。(2)护理要点:介绍有关病情和住院治疗的必要性等,增加沟通与交流,减少疑虑,尽量使患儿表达感情、发泄恐惧和焦虑情绪。4.青春期少年对住院的心理反应与护理(1)心理反应:此期患儿个性基本形成,住院后表现为不愿接受医护过多的干涉,心理适应能力加强但情绪容易波动,也易出现日常生活被打乱的问题。(2)护理要点: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加患儿的安全感。与患儿及家长共同制定活动时间表,给患儿提供部分选择权。否定不合作及消极行为,强化患儿的自我管理能力【知识链接】【同步训练】1.不表现出分离性焦虑的住院患儿为A.1~6个月的婴儿 B.7~12个月的婴儿 C.幼儿 D.学龄前期小儿 E.学龄期小儿2.幼儿分离性焦虑具体表现为三个阶段: 、 、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链接】(1~3题共用题干)9个月的漂亮宝宝,因患肺炎而入院,入院当天患儿哭闹不停,不愿离开母亲。1.此时该患儿主要的心理压力来源是A.身体形象改变 B.缺乏对疾病的认识 C.中断学习D.离开亲人和接触陌生人 E.失眠、做恶梦2.该患儿主要的身心反应是A.分离性焦虑 B.谵妄 C.痴呆 D.担心 E.攻击别人3.对该患儿进行心理护理时,错误的是A.首次接触患儿时和母亲谈话 B.突然从父母的怀抱中将患儿抱过来C.尽量固定护士连续护理 D.了解患儿住院前生活习惯E.保持与患儿父母密切联系DAB住院患儿的心理压力儿童正处于心理健康发育的关键阶段,所患疾病和相关的治疗措施不仅给住院患儿造成躯体上的伤害和痛苦,而且很容易造成心理创伤,影响其心理的健康发展。住院患儿由于离开亲人和身体患病会不自觉地产生心理压力,包括:疾病本身带来的痛苦和创伤;治疗限制了日常活动及对各种治疗的恐惧;对疾病的认识有限而产生的情绪反应;身体形象改变所造成的情绪影响;环境陌生及对其缺乏安全感;离开亲人及接触陌生人;中断学习,住院小儿被迫失去该年龄阶段应有的学习知识与技能的机会。对此,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正确的评估,拟定周密的护理计划,切实执行各项护理措施,让住院患儿得到生理、心理及社会整体的护理照顾,从而减轻住院患儿的心理压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