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整理与复习考点一:树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权威【知识梳理】1.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2.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3.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4,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5.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6,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7.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8,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9,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方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10,规范国家权力运行的意义: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人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11.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考点二 维护宪法权威需要我们保障宪法实施【知识梳理】1,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2.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3.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区别:①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刑事、民事、行政等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②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③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4,要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使其更好担负起宪法监督职责,要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加强对宪法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宪法权威。5,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等,都是增强宪法意识的重要举措。6,我们青少年要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①学习宪法;②认同宪法;③践行宪法;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我们坚持宪法至上,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积极推动宪法实施。一、单项选择题1.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应当同原选举单位和人民保持密切的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宪法上述规定告诉我们( )①宪法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莫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③宪法通过明确全国人大代表的责任和义务,确保代表能够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 ④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A.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③④2.我国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就职时向宪法宣誓( )①可以强化宪法的权威 ②能够提升国家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 ③能有效提高完法的法律地位 ④可以实现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3.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也很广泛。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人权的主体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B.我国宪法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C.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是我国宪法保护的人权的主体D.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4.高空抛物谁来担责?老人摔倒要不要扶?高铁“霸座”怎么办……《民法典》对百姓关注的这些热点问题作了回应。根据《宪法》制定的《民法典》,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充分表达了宪法精神。这说明A.民法典是国家的根本法B.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全局性、根本性问题C.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D.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5. 2021年1月14日,某市纪委监委发布通报,对一女子进小区拒不配合志愿者登记并给社区“卢书记”打电话要求放行的当事人王某予以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免职处理。"卢书记”卢某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对事件中当事人的处理说明( )①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全面从严治党②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③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受到法律处罚④只要加强巡察就能杜绝权力被滥用,消除腐败A.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③④6.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这说明( )A.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B.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C.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D.宪法的制定、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7.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0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进步做好冬春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截至2021年11月19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达24亿万剂次。这充分印证了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下列关于人权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 ②我国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人宪法,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③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将人权理想变成了现实④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8,下列知识点对应正确的是( )A.宪法的核心内容-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B.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莫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C.《刑法》-一治国安邦的总章程D.我国的国家性质一一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9.“黑头(法律)不如红头(文件),红头不如笔头(批示),笔头不如口头(命令)。”这是人们讽刺社会上某些权大于法、违法行政和以权压法的政治现象。这给我们的启示是()①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 ②在完备的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中,完法监督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③制约权力的关键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④对权力行使的监督只需要法制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二、非选择题10.【增强宪法意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大常委会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推动宪法实施,增强宪法意识,彰显了宪法精神和力量。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请列举四项国家增强宪法意识的重要举措。(2)青少年应该如何增强宪法意识?11.【实践与探究】2021年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这是我国自确立“宪法日”以来的第八个国家宪法日,同时也是第二十一个“全国法制宣传日”。(1)某市几个部门联合举行“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报告会。请你联系所学知识,谈谈为什么要强调“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2)围绕“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主题,各地各部门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普及宪法知识。请你就这一主题设计两种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3)社会中有许多涉及公民基本权利保障、言论自由界限、劳动权保障等多个方面的事件,深刻揭示了宪法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有力武器。请根据材料谈谈宪法和我们的关系。(4)卢梭曾言:“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请你就中学生如何弘扬宪法精神出谋划策。答案1.B 2.A 3.C 4.C 5.A 6.C 7.D 8.D 9.A10.(1)答:①设立国家完法日;②建立完法宣誓制度;③宪法主题公园;④宪法宣传;⑤宪法诵读等。(2)答: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11.(1)答:完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2)答:开展关于宪法知识的竞赛活动;举办宪法知识的手抄报比赛;举行宪法知识讲座活动等。(3)答:完法就在我们身边,宪法与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4)答: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树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