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节 中东教学模式介绍“探究式教学”是以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探究或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学生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以自我获取,自我求证的方式深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中认知目标涉及与学科相关知识、概念、原理与能力的掌握;情感目标注重科学素养与道德品质的培养。探究式教学的课程环节:创设情境——启发思考——自主探究——协作交流——总结提高设计思路说明本节课以图片情景创设,教师问题引导为辅,学生活动探究为主的方式进行。首先从中东备受争议的战争原因(为石油、水源、宗教)开启本节课学习。接下来从重要位置、石油战略、水资源匮乏、宗教四个方面,通过学生问题的思考与探索完成。教材分析在学习了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之后,根据“重视世界上地理问题突出的地区和国家”的区域选择原则,从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上的热点问题和热点地区出发,选择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上冲突、战争最频繁的热点地区——中东。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中东的范围和位置,了解其重要性;2、了解中东石油特点;3、了解中东水资源匮乏;4、了解中东多元文化。【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地图,说出中东地理位置,并说明其重要性;2、运用地图与资料,明确中东石油丰富,了解其分布区域与出口国家和路线;3、根据气候分析水资源分布状况,且说明水资源对中东经济发展的影响。【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文化的差异。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位置的重要性,石油特点,水资源状况。【教学难点】石油分布特点及输出路线。课前准备PPT教学过程问题导入:提起中东,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战火与财富了解中东为石油、水资源、宗教而战的特点。教师简介学习中东的重要性。“三洲五海之地”展示“中东在世界地图中的位置”图,学生通过填图,了解中东的重要位置连接三洲两洋。并明确中东范围:除了西亚的阿富汗与非洲埃及。展示中东地形图,了解中东“五海之地”的位置特征,并介绍土耳其海峡与苏伊士运河。完成活动,找出中东地跨两大洲的国家,填表格。强调地跨亚、欧、非三大洲。完成活动2,、3,巩固练习中东连接的五海与两洋。最后总结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三洲两洋五海之地”。世界石油宝库图片导入:一个被称为“奢侈”代名词的地区——迪拜,思考它为什么如此“奢侈”——丰富的石油资源。出示“中东石油储量、产量和出口量比重”的饼状图,得出结论: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石油最多的地区。展示“中东石油产区地图”,读图描述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地区以及国家。联系活动第三题,了解中东石油输出主要区域。读“波斯湾石油外运航线”,完成表8.2,培养学生认图、读图、析图能力。匮乏的水资源问题导入:展示中东人们生活片段图(衣着、沙漠骆驼,平顶屋),思考原因。展示世界气候类型图与中东城市麦地那气温降水分配图,分析前述原因是:中东多处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炎热干旱。强调干旱,引出水资源匮乏。展示中东水资源图,了解中东因气候干燥,所以河流稀少,还有大面积没有河流的沙漠,因此水资源严重匮乏。学生讨论水资源匮乏产生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多元的文化图片展示耶路撒冷——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圣地。讲述多元的文化——宗教差异。介绍中东阿拉伯人、波斯人、土耳其人和犹太人,了解民族文化的不同。五、总结知识结构。板书设计中东三洲五海之地丰富的石油资源水资源匮乏多元的文化教学反思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