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工厂从这里发展而来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课时 工厂从这里发展而来

资源简介

课 题
第一课 工商业的兴起
第一课时 工厂从这里发展而来
课 1时
总第 1 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设计者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

能力
通过观察、比较图文资料,了解手工工场的生产情况,知道手工工场的出现促使西欧工商业的兴起。
过程

方法
通过观察、思考,知道手工工场的出现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人类社会从此开始向工业文明时代过渡。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尝试收集有关西欧与中国手工工场的某方面事例,分析说明手工工场的特点及其作用
教学重点
能根据具体资料说出手工工场与手工作坊的不同,手工工场的特点及其作用;能说出工商业兴起后出现的新阶层及其他们产生的意义
教学难点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面对新的情景,进行历史性的判断。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生成记录)
请学生读第五单元的单元篇章页,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派代表汇报小组合作中在单元篇章页的文字和图片中发现的信息。
生:略
师:提纲挈领地从全球的视野整体把握14~18世纪是人类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历史时期,工业文明兴起于欧洲,包括物质文明的“工商业的兴起”、精神文明的“冲破思想的牢笼”、 “世界开始走向整体”、政治文明的“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
师:我们上学期学习了人类社会的前两个历史阶段,是哪两个阶段?生:略
师:到14世纪,首先从西欧开始,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文明,即工业文明时代的探索阶段。这种探索是从工商业的兴起开始的)
师:结合P4图5-1和5-2与材料说说手工作坊与手工工场相比有哪些区别?
?
手工作坊
手工工场
所有者
?
?
劳动者
?
?
生产方式
?
?
生:略,师:归纳总结,①手工作坊学徒不领取工资,依附于师傅即作坊主;而手工工场的工人是人身独立的,靠出卖劳动力来换取工资。②作坊主进行全过程生产,手工工场主基本不参加生产劳动。③手工工场生产的效率高、产品质量好。最大不同是手工工场主与工人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手工工场主与工人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这种关系完全不同于农耕时代的作坊主与学徒、帮工的关系。这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它的出现预示着人类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读书P5-6的文字、阅读卡及图表,说一说手工工场对生产生活有哪些促进作用。
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英国呢绒的产量,促使英国海外贸易发展到全球。等)
师:请学生指出在欧洲手工工场形成的时间,并判断说出在中国的是否出现了手工工场?并指出具体位置?
生:14世纪,有,江南地区
师:指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图5-3与文字说明,描述景德镇瓷器生产的特点。
生:(生产工人多、每一道工序分工具体、工作场地比较大等。)
师:中国手工工场的出现,说明明清(前期)时期的中国经济发展,也出现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发展趋势。
辨一辨
你认为,14-----16世纪的西欧已经进入了工业社会了吗?为什么?
生:西欧还是农业社会,工厂从这里发展而来:生产力变化:手工作坊——手工工场——(工厂)
课堂小结:
由于商业的发展,手工作坊发展到手工工场;手工工场的特点是规模大、分工合作、生产效率高,手工工场的出现改善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促进了商业的发展。要注意西欧手工工场的范围,手工工场的出现只是工业文明的曙光,整个西欧还处于农业时代。手工工场时期是农业时代过渡到工业时代的准备阶段。
作业设计
《社会作业本》 P1-2页 填空1、2、3,选择1、2、3、4
《历史与社会填充图册》P1第一题
课后自我测评
板书设计
工厂从这里发展而来
1.、作坊与手工工场的区别;作坊、手工工场和工厂的关系;
2、14世纪意大利最早出现手工工场;中国明清时期也出现了;
3、手工工场出现和发展的意义;但西欧仍处于农业社会
教 学 反 思
作 业 评 批 记 录
上交情况
批改时间
讲评时间
典型问题记录
纠改措施
实验中学教务处制
课 题
第一课 工商业的兴起
第一课时 工厂从这里发展而来
课 1时
总第 1 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设计者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

能力
通过观察、比较图文资料,了解手工工场的生产情况,知道手工工场的出现促使西欧工商业的兴起。
过程

方法
通过观察、思考,知道手工工场的出现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人类社会从此开始向工业文明时代过渡。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尝试收集有关西欧与中国手工工场的某方面事例,分析说明手工工场的特点及其作用
教学重点
能根据具体资料说出手工工场与手工作坊的不同,手工工场的特点及其作用;能说出工商业兴起后出现的新阶层及其他们产生的意义
教学难点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面对新的情景,进行历史性的判断。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生成记录)
请学生读第五单元的单元篇章页,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派代表汇报小组合作中在单元篇章页的文字和图片中发现的信息。
生:略
师:提纲挈领地从全球的视野整体把握14~18世纪是人类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历史时期,工业文明兴起于欧洲,包括物质文明的“工商业的兴起”、精神文明的“冲破思想的牢笼”、 “世界开始走向整体”、政治文明的“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
师:我们上学期学习了人类社会的前两个历史阶段,是哪两个阶段?生:略
师:到14世纪,首先从西欧开始,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文明,即工业文明时代的探索阶段。这种探索是从工商业的兴起开始的)
师:结合P4图5-1和5-2与材料说说手工作坊与手工工场相比有哪些区别?
?
手工作坊
手工工场
所有者
?
?
劳动者
?
?
生产方式
?
?
生:略,师:归纳总结,①手工作坊学徒不领取工资,依附于师傅即作坊主;而手工工场的工人是人身独立的,靠出卖劳动力来换取工资。②作坊主进行全过程生产,手工工场主基本不参加生产劳动。③手工工场生产的效率高、产品质量好。最大不同是手工工场主与工人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手工工场主与工人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这种关系完全不同于农耕时代的作坊主与学徒、帮工的关系。这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它的出现预示着人类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读书P5-6的文字、阅读卡及图表,说一说手工工场对生产生活有哪些促进作用。
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英国呢绒的产量,促使英国海外贸易发展到全球。等)
师:请学生指出在欧洲手工工场形成的时间,并判断说出在中国的是否出现了手工工场?并指出具体位置?
生:14世纪,有,江南地区
师:指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图5-3与文字说明,描述景德镇瓷器生产的特点。
生:(生产工人多、每一道工序分工具体、工作场地比较大等。)
师:中国手工工场的出现,说明明清(前期)时期的中国经济发展,也出现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发展趋势。
辨一辨
你认为,14-----16世纪的西欧已经进入了工业社会了吗?为什么?
生:西欧还是农业社会,工厂从这里发展而来:生产力变化:手工作坊——手工工场——(工厂)
课堂小结:
由于商业的发展,手工作坊发展到手工工场;手工工场的特点是规模大、分工合作、生产效率高,手工工场的出现改善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促进了商业的发展。要注意西欧手工工场的范围,手工工场的出现只是工业文明的曙光,整个西欧还处于农业时代。手工工场时期是农业时代过渡到工业时代的准备阶段。
作业设计
《社会作业本》 P1-2页 填空1、2、3,选择1、2、3、4
《历史与社会填充图册》P1第一题
课后自我测评
板书设计
工厂从这里发展而来
1.、作坊与手工工场的区别;作坊、手工工场和工厂的关系;
2、14世纪意大利最早出现手工工场;中国明清时期也出现了;
3、手工工场出现和发展的意义;但西欧仍处于农业社会
教 学 反 思
作 业 评 批 记 录
上交情况
批改时间
讲评时间
典型问题记录
纠改措施
实验中学教务处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