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六章 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东北地区的位置、范围;(2)了解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气候特征以及河流分布概况。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描述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2)在地图上找出东北地区主要的地形区,并归纳东北的地形特征,通过读东北地区的地形剖面图,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势特征;(3)在地图上找出东北地区主要的河流,分析河流水文特征与气候的关系;(4)读东北地区各类气候图,归纳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5)以长白山植物的垂直变化为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祖国各地自然环境差异大,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为建设美丽的祖国勤奋学习,为保护祖国的环境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及其影响。教学难点: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掌握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农夫山矿泉水,播放剪辑过的短片“一个你从来不知道的故事”导入本节课的学习新课讲解:探究一: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1、学生自主学习:结合中国政区图,找出东北地区的经纬度位置,周边国家省区及临近的海洋,明确东北地区的位置。2、了解东北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探究二: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提问:东北地区除了长白山以外还有哪些地形区?学生读"东北地区地形图",在图上找出东北地区的辽河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试着归纳东北地区地形分布的特征。3.学生读“沿东经125°东北地区剖面图”和沿北纬45°东北地区剖面图”,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势特征。4、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形结构:(1)图示:半环带分布(2)河流与地形的分布结构:山环水绕探究三:东北地区的气候差异1、 学生读6-9"东北地区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6-10"东北地区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找出东北地区一月、七月气温的范围,计算东北地区最北端最南端的气温差异以及影响因素。3、学生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东北地区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以及影响因素。4、通过活动题进一步概况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探究四:东北地区的植被类型1、阅读“东北地区的森林”,了解东北地区的植被类型。2、以长白山植物的垂直变化为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谈谈你的收获联系实际教师总结板书设计第一节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经纬度位置地理位置 海陆位置战略位置重要山地、平原、丘陵为主地形特征地形结构:半环状分布,山环水绕冬季寒冷漫长气候特征夏季温暖短暂四、植被广布 涵养水源 净化空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