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资源简介

课 题
第一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课 1时
总第 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设计者
曾跟东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

能力
掌握工业革命时代有代表性的科技发明,了解蒸汽机在工厂生产中推动历史前进的影响和作用。以及理解19世纪被称为“科学的世纪”的原因
过程

方法
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懂得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认识蒸汽机在工厂生产中的作用,以及理解19世纪被称为“科学的世纪”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分析材料的能力。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了解工业革命时代重要的发明家和科学家的成果,体会他们在社会变革中发挥的作用,进而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生产的发展需要技术革命。
教学重点
通过图文资料的阅读,培养学生对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蒸汽机在工厂生产中的作用,以及19世纪被称为“科学的世纪”原因的分析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
体会工业革命时代重要事件和人物对推动社会变革的作用。
教具准备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生成记录)
教师首先播放汽车、轮船的汽笛声,工厂的机器轰鸣声,让学生辨别并思考这些机器是什么时候发明的?由此引入工业革命,探讨它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
自主探讨:看书以下问题,
○什么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开始于什么时候?○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哪一部门?为什么从该部门开始呢?
在小组讨论、探究的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大机器生产阶段,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在英国的纺织业出现了机器生产,从而代替了手工劳动。第二,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出现的原因,可以从市场的拓展、制度的保证、资本的积累三方面来说明当时的英国最早具备了这些条件。第三,一方面棉纺织业是英国的新兴工
通过对英国工业革命的层层提问,以及学生的自主探究,使学生对工业革命的来龙去脉及首先在英国爆发的原因有一定的认识。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生成记录)
业部门,受束缚小,迫切需要革新技术;另一方面当时棉纺织品的市场需求量大,而政府又禁止从国外输入,这就促使不少英国人努力从事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从而有了许多新的发明创造。
展示教材中图 6—2、图 6—3、图 6—4三幅图,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图中三种工具备自的局限性,从而得出改进技术、更新设备──蒸汽机发明的必然性。特别要强调的是蒸汽机的发明,是瓦特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积极钻研反复实践的结果。
让学生观看图6-6,认识史蒂芬孙制造的蒸汽机车,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加深学生对蒸汽机改变交通运输的理解。
小结: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市场上的商品越来越丰富;同时工业革命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
○19世纪为什么被称为“科学的世纪”?
阅读教材,组织讨论:
1.西欧各国鼓励科学研究讨论
○让学生提前收集拿破仑重视教育和科技的资料,上课时进行交流。
○教师可进一步补充拿破仑将“为了祖国的科学和荣誉”的军旗授予巴黎理工学校,以及他的名言“我不愿为取金蛋杀掉我的老母鸡!”,从中让学生体会法国对科学研究的重视。
2.实验室、大学及科学学会的教学建议
○比较图6-7与6-8有什么不同?这说明了什么?(16世纪的实验室条件非常简陋,而19世纪的实验室则宽敞明亮,实验仪器精良,为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大学的认识,然后从大学的自然科学课程的设置引入工业革命时期的几所大学。重点应放在大学的科学课程设置上,通过课程设置的变化,反映当时注重科学研究的一种趋势。
○15世纪的巴黎大学专业偏重社会科学、神学和医学,而19世纪柏林工业大学偏重于自然科学和工科。
○这种不同的分类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需要。15世纪的欧洲,神学占统治地位,大学也开设神学
鼓励学生在想像的基础上,描绘火车与马车比赛的场景,深对蒸汽机改变交通运输的理解。
通过对几个问题的讨论,使学生逐渐明白19世纪工业革命的发展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也正是从那时候起,科学知识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越来越重要,起到了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生成记录)
系。文艺复兴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工业革命更使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被广泛认识。19世纪的欧洲,普遍重视科学研究,大学专业大多与科研有关。
○在上述基础上,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了解相关的科学家群体和科学学会,强调他(它)们对科学研究普及所起的积极作用。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西欧各国在认识科技重要性的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科学研究、大学实验室的设立、自然科学课程的设置、适应工业化需要的专业设置以及科学学会的成立等,对科学的普及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这种氛围下,一系列重大的科学理论和研究成果的出现,都使19世纪成为“科学的世纪”。
【感悟升华】达尔文名言:“能够存活下来的物种并非是最强大的,也并非是生存环境最优越的,而是最具活力的。”结合教材中阅读卡《物种起源》的知识,试举例分析体会达尔文进化论在今天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运用。
作业设计
作业本:P—28-32
1、2、4、5、6、10、11、13、
板书设计
一、工业革命的兴起
○什么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开始于什么时候?
○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哪一部门?为什么从该部门开始呢?
○工业革命影响
二、“科学的世纪”
19世纪为什么被称为“科学的世纪”
教 学 反 思
作 业 评 批 记 录
上交情况
批改时间
讲评时间
典型问题记录
纠改措施
实验中学教务处制
课 题
第一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课 1时
总第 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设计者
曾跟东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

能力
掌握工业革命时代有代表性的科技发明,了解蒸汽机在工厂生产中推动历史前进的影响和作用。以及理解19世纪被称为“科学的世纪”的原因
过程

方法
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懂得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认识蒸汽机在工厂生产中的作用,以及理解19世纪被称为“科学的世纪”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分析材料的能力。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了解工业革命时代重要的发明家和科学家的成果,体会他们在社会变革中发挥的作用,进而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生产的发展需要技术革命。
教学重点
通过图文资料的阅读,培养学生对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蒸汽机在工厂生产中的作用,以及19世纪被称为“科学的世纪”原因的分析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
体会工业革命时代重要事件和人物对推动社会变革的作用。
教具准备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生成记录)
教师首先播放汽车、轮船的汽笛声,工厂的机器轰鸣声,让学生辨别并思考这些机器是什么时候发明的?由此引入工业革命,探讨它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
自主探讨:看书以下问题,
○什么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开始于什么时候?○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哪一部门?为什么从该部门开始呢?
在小组讨论、探究的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大机器生产阶段,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在英国的纺织业出现了机器生产,从而代替了手工劳动。第二,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出现的原因,可以从市场的拓展、制度的保证、资本的积累三方面来说明当时的英国最早具备了这些条件。第三,一方面棉纺织业是英国的新兴工
通过对英国工业革命的层层提问,以及学生的自主探究,使学生对工业革命的来龙去脉及首先在英国爆发的原因有一定的认识。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生成记录)
业部门,受束缚小,迫切需要革新技术;另一方面当时棉纺织品的市场需求量大,而政府又禁止从国外输入,这就促使不少英国人努力从事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从而有了许多新的发明创造。
展示教材中图 6—2、图 6—3、图 6—4三幅图,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图中三种工具备自的局限性,从而得出改进技术、更新设备──蒸汽机发明的必然性。特别要强调的是蒸汽机的发明,是瓦特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积极钻研反复实践的结果。
让学生观看图6-6,认识史蒂芬孙制造的蒸汽机车,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加深学生对蒸汽机改变交通运输的理解。
小结: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市场上的商品越来越丰富;同时工业革命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
○19世纪为什么被称为“科学的世纪”?
阅读教材,组织讨论:
1.西欧各国鼓励科学研究讨论
○让学生提前收集拿破仑重视教育和科技的资料,上课时进行交流。
○教师可进一步补充拿破仑将“为了祖国的科学和荣誉”的军旗授予巴黎理工学校,以及他的名言“我不愿为取金蛋杀掉我的老母鸡!”,从中让学生体会法国对科学研究的重视。
2.实验室、大学及科学学会的教学建议
○比较图6-7与6-8有什么不同?这说明了什么?(16世纪的实验室条件非常简陋,而19世纪的实验室则宽敞明亮,实验仪器精良,为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大学的认识,然后从大学的自然科学课程的设置引入工业革命时期的几所大学。重点应放在大学的科学课程设置上,通过课程设置的变化,反映当时注重科学研究的一种趋势。
○15世纪的巴黎大学专业偏重社会科学、神学和医学,而19世纪柏林工业大学偏重于自然科学和工科。
○这种不同的分类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需要。15世纪的欧洲,神学占统治地位,大学也开设神学
鼓励学生在想像的基础上,描绘火车与马车比赛的场景,深对蒸汽机改变交通运输的理解。
通过对几个问题的讨论,使学生逐渐明白19世纪工业革命的发展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也正是从那时候起,科学知识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越来越重要,起到了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生成记录)
系。文艺复兴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工业革命更使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被广泛认识。19世纪的欧洲,普遍重视科学研究,大学专业大多与科研有关。
○在上述基础上,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了解相关的科学家群体和科学学会,强调他(它)们对科学研究普及所起的积极作用。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西欧各国在认识科技重要性的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科学研究、大学实验室的设立、自然科学课程的设置、适应工业化需要的专业设置以及科学学会的成立等,对科学的普及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这种氛围下,一系列重大的科学理论和研究成果的出现,都使19世纪成为“科学的世纪”。
【感悟升华】达尔文名言:“能够存活下来的物种并非是最强大的,也并非是生存环境最优越的,而是最具活力的。”结合教材中阅读卡《物种起源》的知识,试举例分析体会达尔文进化论在今天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运用。
作业设计
作业本:P—28-32
1、2、4、5、6、10、11、13、
板书设计
一、工业革命的兴起
○什么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开始于什么时候?
○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哪一部门?为什么从该部门开始呢?
○工业革命影响
二、“科学的世纪”
19世纪为什么被称为“科学的世纪”
教 学 反 思
作 业 评 批 记 录
上交情况
批改时间
讲评时间
典型问题记录
纠改措施
实验中学教务处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