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郯城二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二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资源简介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u-64
第Ⅰ卷(共42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已知反应X+Y= 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X的能量一定高于M
B、Y的能量一定高于N
C、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
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2、在pH=1的无色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NH4+、Ba2+、NO3—、CO32— B.Fe2+、OH—、SO42—、MnO4—
C.Na+、Fe3+、Cl—、AlO2— D.K+、Mg2+、NO3-、SO42—
3、在密闭容器里,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表示,已知2=3、3=2,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 )
A、2A+3B=2C B、A+3B=2C C、3A+B=2C D、A+B=C
4、可以将反应Zn+Br2 = ZnBr2设计成蓄电池,下列4个电极反应
①Br2 + 2e- = 2Br-   ②2Br- - 2e- = Br2  
③Zn – 2e- = Zn2+  ④Zn2+ + 2e- = Zn
 其中表示充电时的阳极反应和放电时的负极反应的分别是 (  )
  A.②和③     B.②和①   C.③和①     D.④和①
5、相同温度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pH值最小的是 (  )
  A. B. C.  D.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质的溶解性为难溶,则该物质不溶于水
B、不溶于水的物质溶解度为0
C、某离子被沉淀完全是指该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为0
D、绝对不溶解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7、化学电池可以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化学电池的本质是 (  )
A.化合价的升降 B. 电子的转移 C.氧化还原反应 D.电能的储存
8、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电池必须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
首要原因是 ( )
A、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B、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C、不使电池中渗泄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
D、回收其中石墨电极
9、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2SO2(气)+O2(气)2SO3(气),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2mol/L、0.1mol/L、0.2mol/L,当反应达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 )
A.SO2为0.4mol/L、O2为0.2mol/L B.SO2为0.25mol/L
C.SO2、SO3均为0.15mol/L D.SO3为0.4mol/L
10、下列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
①已达平衡的反应C(s)+H2O(g) CO(g)+H2(g),当增加反应物物质的量时,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已达平衡的反应N2(g)+3H2(g) 2NH3(g),当增大N2的浓度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2的转化率一定升高
③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平衡时,若减小反应器容积时,平衡一定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④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平衡时,在恒压反应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平衡一定不移动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可以充分说明反应P(g)+Q(g) R(g)+S(g)在恒温下已达到平衡的( )
A.反应容器内的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反应容器内P、Q、R、S四者浓度之比为1:1:1:1
C.P的生成速率和S的生成速率相等
D.反应容器内的气体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
12、反应4NH3(g)+5O2(g) = 4NO(g)+6H2O(g) 在2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1分钟后,NH3减少了0.12 mol,则平均每秒钟各物质浓度变化正确的是 ( )
A、NH3:0.002 mol·L(1 B、O2:0.001 mol·L(1
C、NO:0.001 mol·L(1 D、H2O:0.015 mol·L(1
13、常温下,下列离子能使纯水中的H+离子数目增加的是 ( )
A.S2- B.CO32- C.NH4+ D.Br-
14、下列水解化学方程式或水解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CH3COO— + H2O CH3COOH + OH—   B.NH4+ + H2O NH4OH + H+
C.CH3COOH + NaOH CH3COONa + H2O D.NaCl + H2ONaOH + HCl
15、把0.02mol/LCH3COOH溶液和0.01mol/LNaOH溶液以等体积混和,则混合液中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为 ( )
A.c (CH3COO-)>c (Na+) B.c (CH3COOH)+c (CH3COO-)=0.02mol/L
C.c (CH3COOH)>c (CH3COO-) D.c (OH-)>c (H+)
16、把Ca(OH)2固体放入一定量的蒸馏水中,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
Ca(OH)2(s)Ca2+(aq)+2OH-(aq).当向悬浊液中加少量生石灰后,若温度保持不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溶液中Ca2+数目减少 B.溶液中c(Ca2+)增大
C.溶液pH值不变 D.溶液pH值增大
17、据报道,最近摩托罗拉公司研发了一种由甲醇和氧气以及强碱做电解质溶液的新型手机电池,电量可达现在使用的镍氢电池或锂电池的十倍,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其
电池反应为:2CH3OH + 3O2 + 4OH— 2CO32— + 6H2O,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构成该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活性不同的金属
B.充电时有CH3OH生成的电极为阳极
C.放电时电解质溶液的pH逐渐增大
D.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为:CH3OH-6e- +8OH- = CO32— + 6H2O
E.充电时每生成1 mol CH3OH转移12 mol电子
18、一定条件下,向一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N2和3mol H2 ,发生下列反应:N2(g)+3H2(g)2NH3(g),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下述条件,NH3 气体平衡浓度不改变的是 ( )
A.保持温度和容器压强不变,充入1 mol NH3(g)
B.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 mol NH3(g)
C.保持温度和容器压强不变,充入1 mol N2(g)
D.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 mol H2(g)
19、已知在25℃,101kPa下,lgC8H18(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48.40kJ热量。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 C8H18(1)+12.5O2(g)=8CO2(g)+9H2O(g) △H=-48.40kJ·mol-1
B C8H18(1)+12.5O2(g)=8CO2(g)+9H2O(1) △H=-5518kJ·mol-1
C C8H18(1)+12.5O2(g)=8CO2(g)+9H2O(1) △H=+5518kJ·mol-1
D C8H18(1)+12.5O2(g)=8CO2(g)+9H2O(1) △H=-48.40kJ·mol-1
20、草酸是二元弱酸,草酸氢钾溶液呈酸性。在O.1mol·L-1 KHC2O4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
A.c(K+)+c(H+) = c(HC2O4-)+c(OH-)+c(C2O42-)
B.c(HC2O4-)+c(C2O42-) = 0.1 mol·L-1
C.c(C2O42-) < c(H2C2O4)
D.c(K+) = c(H2C2O4)+c(HC2O4-)+c(C2O42-)
21.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1×10-13 mol·L-1,该溶液可能是 ( )
A、氯化铵水溶液 B、二氧化硫水溶液 C、硝酸钠水溶液 D、碳酸钠水溶液
第Ⅱ卷(共58分)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8分)
22.有四种一元酸HA、HB、HC、HD,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D和NaB溶液的pH,前者比后者大,NaA溶液呈中性,1mol/L的KC溶液遇酚酞试液呈红色;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HB、HC用样的装置分别作导电性试验,发现后者的灯泡比前者亮,则这四种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现有学生做如下实验:将盛有滴加酚酞的0.1 mol/L NaHCO3 溶液的试管微热时,观察到该溶液的浅红色加深;若冷却至室温时又变回原来的浅红色,发生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结合反应方程式说明)
24.某造纸厂排出的废水,经取样分析其中除了含有游离汞、纤维素以及其它的有机物外,其它成分为 c(Na+)=4×10—4mol/L,c(SO42—)=2.5×10—4mol/L, c(Cl—)=1.6×10—5 mol/L,c(NO3—)=1.4×10—5 mol/L,c(Ca2+)=1.5×10—5 mol/L,则该废水的pH为__________。
25.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mA+nBpC达到平衡,若:
(1)A、B、C都是气体,减少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m+n和p的关系是 。
(2)A、C是气体,增加B的量,平衡不移动,则B为 态。
(3)A、C是气体,而且m+n=p,增大压强可使平衡发生移动,则平衡移动的方向是 。
(4)加热后,可使C的质量增加,则正反应是 反应(放热或吸热)。
26.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CO2(g)+H2(g) CO(g)+H2O(g),
t℃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表: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
(2)该反应为 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3)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 ℃。
27.在如图用石墨作电极的电解池中,放入500mL含一种溶质的某蓝色溶液进行电解,观察到A电极表面有红色的固态物质生成,B电极有无色气体生成;当溶液中的原有溶质完全电解后,停止电解,取出A电极,洗涤、干燥、称量、电极增重1.6g。请回答下列问题:
(1)A接的是电源的 极,B是该装置 极。
(2)写出电解时反应的总离子方程式

(3)电解后溶液的pH为 ;要使电解后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则需加入 ,其质量为 。(假设电解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
28.可逆反应:aA(g)+ bB(g)cC(g)+ dD(g);根据下图回答:
(1)压强 P1比P2 (填大或小); (2)(a +b)比(c +d) (填大或小);
(3)温度t1℃比t2℃ (填高或低); (4)正反应为 反应。
29. I.炒过菜的铁锅未及时洗净,不久便会因腐蚀而出现红褐色锈斑。请回答:
(1)铁锅的锈蚀是 腐蚀(填“析氢”或“吸氧”)。
(2)写出铁锅腐蚀正极的电极反应式:
II.(1)某同学用碳棒、铜棒和稀硫酸为原材
料,实现了在通常条件下不能发生的反应:
Cu+H2SO4(稀)=CuSO4+H2↑。
请在右边画出能够实验这一反应的装置图。
(2)某同学在做一定条件下铜与稀硫酸的反应实验时,
看到碳棒上有气泡产生,但铜棒却没有被腐蚀。请你
分析其原因: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10分)
30.实验室中有一未知浓度的稀盐酸,某学生为测定盐酸的浓度在实验室中进行如下实验:请完成下列填空:
(1) 配制100mL 0.10mol/L NaOH标准溶液。
(2) 取20.00mL待测稀盐酸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酚酞作指示剂,用自己配制的标准NaOH溶液进行滴定。重复上述滴定操作2~3次,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编号
NaOH溶液的浓度
(mol/L)
滴定完成时,NaOH溶液滴入的体积(mL)
待测盐酸溶液的体积
(mL)
1
0.10
22.64
20.00
2
0.10
22.72
20.00
3
0.10
22.80
20.00
①滴定达到终点的现象是 。
②根据上述数据,可计算出该盐酸的浓度约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第3组实验滴定达到终点时锥形瓶内溶液的pH为 。(反应后溶液的体积按40mL计算;已知lg2=0.3、lg5=0.7并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③排去碱式滴定管中气泡的方法应采用操作 ,然后轻轻挤压玻璃球使尖嘴部分充满碱液。(填代号)
甲 乙 丙
④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其他操作正确)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有 。(多选扣分)
A、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读数
B、酸式滴定管使用前,水洗后未用待测盐酸溶液润洗
C、锥形瓶水洗后未干燥
D、称量前NaOH固体中混有Na2CO3固体
座号
E、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
高二化学试题答案 2013.02

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第Ⅰ卷(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2小题,每题1.5分,共48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右图最能说明孔子的什么思想主张( )
A.仁者爱人 B.克己复礼
C.为政以德 D.有教无类
2.在山东曲阜孔府大门两旁的明柱上,悬挂着一副对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那么最初让儒家思想“与国咸休,同天并老”的思想家是 ( ) A.朱熹 B.孔子 C.孟子 D.董仲舒 3.诸子百家的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孔子到孟子、荀子的思想,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 )
A.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
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C.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理想社会
D.通过实行法治,可以使小人变君子普通人变圣人
4.传统文化强调人要奋发有为,勇于担当。下列名句中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  )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③位卑未敢忘忧国 ④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⑤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5. 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一剧中,用抒情诗般的美丽语言讴歌:“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莎翁对人性的赞美说明他(  )
A.赞扬了人的自然属性   B.讴歌了人的理性世界
C.肯定了人的尊贵     D.描写了人的潜在力量
6.雕塑家罗丹(1840~1917年),参观博物馆,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时,曾有感而发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气息,那是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依你的推论,罗丹所谓的“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指的是 ( )
A. 以理性的方法,思考人类社会的现象 B.提倡归纳或实验的方法
C.尊崇人文主义,否定天主教的教规 D. 倾向自由、平等、反对君主政体
7.对右侧的绘画有这样一段介绍:“画家也很注重表现人间的母性美。但这种母爱带着一种对世界的胆怯心理特征,多少流露出拉斐尔内心深处的宗教情感。”“将传统的宗教题材描绘成现实生活中的理想美,称颂一般人类线性的光辉,洋溢着幸福与欢愉……”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此画带有古典主义绘画的典型特征
B.作者渴望幸福,肯定人性,蕴含着人文主义的思想
C.作品还不能完全摆脱宗教束缚,带有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时代特点
D.作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力冲击了欧洲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8.“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而且还确乎是一切可以称之为自由的东西之中最无害的东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作出这一论述的思想家应该是                 (  )
A.孟德斯鸠 B.伏尔泰 C.卢梭 D.康德
   9.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文学史上涌现出颇具特色的文
   学体裁,为后人所称颂。下列名句所对应的文学体裁是:   (   )
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②“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③“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A.楚辞、宋词、唐诗、诗经 B.汉赋、唐诗、诗经、宋词
C.诗经、唐诗、宋词、楚辞 D.楚辞、唐诗、宋词、诗经
10.2010年11月17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中医针灸和京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录”。下列有关京剧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京剧具有独特的表演风格      B.京剧以皮黄唱腔为主,融合了汉剧和徽剧
C.形成于明末清初的战乱环境     D.是全人类应该保护的精神文化遗产
11.中国古代十分重视数学研究和应用,并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有一部著作记载了十进位值制计数法,汇集了许多算术命题                    (   )
A.《周髀算经》 B.《九章算术》 C.《缀术》 D.《齐民要术》
12.《红楼梦》、《十日谈》都是中外历史上的名著,
他们共同的主要特点是     (   )
A.促进了文学艺术的改革与创新
B.反映新经济因素的产生或发展
C.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D.在社会上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13.法国学者维吉尔·比诺说:“当人们翻阅18世纪法国思想家、经济学家撰写的作品、游记或报刊文章时,会惊讶地发现中国的名字是如此频繁地出现,激起了那么多的赞誉之词。”出现上述现象主要是因为                      (   )
A.启蒙思想家们关注中国的儒家文化和政治 B.中国四大发明对法国启蒙运动影响巨大
C.西方传教士热衷于传播中国文化 D.中法两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非常频繁
14.激光是20世纪以来,继原子能、计算机、半导体之后,人类的又一重大发明,被称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最亮的光”等。这一发明主要与谁的科学理论创新有关(   )
A.伽利略 B.牛顿   C.普朗克    D.爱因斯坦
15.2011年10月31日,中国“神威蓝光”巨型计算机系统研制成功,成为世界上最快的
20台巨型计算机之一。中国在信息技术领域取得的了巨大的突破性成就的原因中没有( )
A.国家进行了科技体制的改革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提出
C.“双百”方针的提出与实施 D.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16.人类从平面交通步入水、陆、空立体交通时代的标志性发明是 ( )
A.莱特兄弟的飞机    B.卡尔·本茨的汽车
C.贝尔的有线电话 D.马可尼的无线电通信设备
17.著名历史学家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了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这三人的共同目标是( )
A.挽救中华民族危亡   B.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C.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8.蔡元培曾写过这样一幅对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无权,推翻历时两千年之变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这幅挽联悼念的是( )
A.林则徐 B.康有为 C.孙中山 D.李大钊
19.1921年,有人谈到:“今天的中国,西学有人提倡,佛学有人提倡,只有谈到孔子羞涩不能出口。”出现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有 ( )
A.清政府查禁《孔子改制考》
B.袁世凯提倡“尊孔复古”
C.新文化运动号召“打倒孔家店”
D.日本侵略者利用儒家经典进行奴化教育
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中国人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
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不能
佐证上述观点的史实是 ( )
A.林则徐建议制造炮船以抵御英国,被道光帝朱批为一派胡言
B.康有为抨击坚持“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封建顽固势力
C.陈独秀指出: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
D.毛泽东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从中国历史来看,20世纪重大理论成果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二
是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领导人的理论创新,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三大理论
成果都 ( )
①具有时代特征   ②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产物
③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  ④具有科学性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2.下列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兴起的先后顺序是 ( )
①“唯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
②“中华(民国)立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政体虽更,民彝无改”
③“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唯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
④“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A.①②③④   B. ①④②③   C.①②④③    D. ①③②④
23.毛泽东:“为人民服务”;邓小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的一切都是为了我的祖国
和人民”;江泽民:“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必须实现好、维护好、
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材料体现的共同本质思想是 ( )
A.提高党和国家的执政能力 B. 一脉相承而且与时俱进
C.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D.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4.1980年,中断17年的电影“百花奖”恢复举办。选票是随《大众电影》杂志发出的,每本只有一张选票,不少工厂、学校、机关团体一两千人中只有一两份《大众电影》。评选结果是,纪录片《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永垂不朽》得票21万张,美术片《哪吒闹海》得票42万张。这种情况反映了 (  )
A.“百花奖”促进了《大众电影》的销售
B.人们相对更喜欢美术片
C.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迫切需求
D.电影事业获得了巨大发展
25.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不包括 ( )
     
A.克隆羊多利  B.杂交水稻的培育 
C.载人航天技术  D.原子弹爆炸
26.2011年的日本大地震不仅在当时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而且还引发了福岛核电站的
泄漏危机,长期的危害将不可预计。面对这场浩劫,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   )
A.利用核能需要谨慎从事 B.核能的研究和使用弊多利少
C.人类需要从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 D.这不会影响到人类在核研究方面的步伐
27.“在美国宣称阿波罗计划成功的约半个世纪之后,我们也将自己的登月计划提到了议
事日程,事实已经证明,我们有能力征服太空,有能力将中国人从地球引力的束缚中暂时的
解脱出来,去探寻那未知的宇宙奥秘。”最能证明我们“能力”的事件是 (  )
A.1964年原子弹爆炸成功   B.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C.2003年“神舟五号”升空   D.2007年“嫦娥一号”飞临月球
28.下图是1976年发行的邮票“工农兵上大学”系列中的一张,从所学历史知识来分析,这应该反映的是哪一个历史时期的教育现状 ( )

A.文化大革命 B.建国初期 C.社会主义制度形成期 D.改革开放后
某些画家根据光色原理对绘画色彩进行了大胆革新,打破了传统绘画的褐色调子,并直
  接面对自然风景写生,将光色瞬间变幻的效果记录下来。这一绘画流派是( )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
30.从不同美术流派的表现手法角度看,画作《阿维尼翁的少女》
(如右图)的表现手法最接近于名画( )
A.《自由引导人民》  B.《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C.《日出?印象》   D.《格尔尼卡》
31.荒诞派戏剧经典作品《等待戈多》中只有一个场景和六个人物,戈多是“焦点人物”。人们望眼欲穿地盼着他到来,但他始终没有露面。他是什么人,要来干吗,人们为什么等他等等,都是一个谜。这样的剧情似乎荒诞不经,却含有很大的隐喻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表现西方人的危机意识,揭示人类生存现状的荒诞
B.表现了“人类在一个荒谬的宇宙中的尴尬处境”
C.表现了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和幸福的憧憬
D.反映了在绝望中等待渺茫希望的西方现代人的共同心理
32.恩格斯说:“当法国革命使这个理性的社会和这个理性的国家成为现实的时候,新制度就表明,不论它较之旧制度如何合理,却决不是绝对合乎理性的”。下列文学作品中能较好的体现恩格斯这一观点的是( )

A. B. C. D.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非选择题(本卷共三个大题,33题20分,34题16分,35题16分)
33.文化的作用是什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分)
材料一 一个伟大的君主,一个强大的帝国的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例如秦始皇和韩非,汉武帝和董仲舒。这就是文化的作用在治国中的体现。
(1)针对材料一的观点,若你是君主,在春秋战国的乱世中,你会重用哪位思想家来治国,为什么?(4分)
材料二 文天祥抗元被俘,宁死不屈,以正气歌明志,是文化的作用使然;“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座座贞节牌坊下压的是一个个呜咽的冤魂,这也是文化作用的体现。
(2)结合所学知识,具体谈谈如何理解材料中“文化的作用”?(4分)据此,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2分)
材料三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南宋)朱熹《行宫便殿奏扎》
材料四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明)李贽《藏书》
(3)据材料三、四分析朱熹和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4分)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材料五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下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原君》
(4)概括材料五作者提出了什么新的观点?这些观点形成的经济根源是什么?(4分)
34、(16分)中学生应当成为文明的继承者和创造者。最近某地拟举办“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主题展览,邀请中学生参与展览的筹备与宣传。
(1)展览一:伟大的三民主义
以下是展览文字节选:19世纪末,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关头,许多先进的中国人提出不同的救国主张……三民主义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的要求,并成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旗帜。
作为解说员,请你向参观者解释三民主义中的内容。(6分)
(2)展览二: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
下表是展览中体现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重要成果的介绍。
请参考已填充的文字,完成空白部分。(4分)
?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理论来源
马列主义
?①
写入党章
?②
中共十五大
核心思想
?③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地位
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④
(3)展览三:“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以下是展览主题句:20世纪末21世纪初,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运用所学知识,向参观者介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4分)
(4)展览四:重大理论成果的继承和发展
以下是展览的结束语: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20世纪以来,在中华民族走向独立和富强的道路上,先进中国人不断寻求真理、不断探索并创建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思想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指导社会实践,同时在实践中得到发展。
请根据结束语及所学知识,就中学生如何继承和发展重大理论成果提一条建议。(2分)
35.(16分)从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到天宫一号顺利发射升空,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停止太空探索的脚步。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材料二:“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材料三: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
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
一丰硕成果……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
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
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
—— 据新华社1970年4月25日讯
材料四:神舟六号尚在太空遨游,很多“搭车”企业就已经开始计算收益。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钱,将会产生7元至12元的回报。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多大动力……中国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崇尚科学、爱好和平的中国,一定会和平利用太空资源、让太空真正为人类造福。
——据新华社电
材料五:“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已经和当年的“神舟七号”一样,成为一个象征,表明中国通过几十年经济繁荣的财富积累,国力提升,能集中力量发展航天事业,在一度只有少数国家掌握的技术领域开始缩小差距。所以说,“天宫一号”在全世界的眼里,不仅仅只是一个太空飞行器,它还是一个最为直接而有力的证明,证明我们国家在过去几十年间在尖端科技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
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两位作者所属的诗词流派。(2分)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卫星发射的时代特征。这次卫星发射对
当时的中国产生了什么重要的影响?(4分)
(3)和材料三相比,材料四中中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侧重点是什么?并分析原因?(4分)

(4)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在尖端科技方面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有哪些?(6分)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参考答案2013.02
(2)(4分)
?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理论来源
马列主义
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写入党章
②中共七大
中共十五大
核心思想
③群众路线、实事求是、独立自主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地位
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④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3)历史地位:①“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涵盖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系,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②“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4分)
(4)言之有理即可。(2分)
35、(1)李白——浪漫主义;苏轼——豪放派。(2分)
(2)特征:国内: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国际:两极格局,美苏争霸,处于冷战时期。(2分)
影响: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在联合国席位的恢复。(2分)
(3)侧重点:经济(2分)
原因:国内: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为基本任务;国际: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国际环境也趋于缓和。(2分)
①“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②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③经济的飞速发展 ④科研人员的奉献精神(6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共100分)
I卷
注意:1、将I卷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
2、将第Ⅱ卷答案用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下面是世界最大的再保险公司——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对全球20世纪后50年的特大自然灾害作出的统计,根据表格判断1~2题。
年 代
1950-1959
1960-1969
1970-1979
1980-1989
1990-1999
重大自然灾害次数
20
27
47
63
82
经济损失(亿美元,折算为1998年水平)
385
690
1242
1929
5385
1.关于20世纪后50年自然灾害的发展趋势,正确的叙述是(??? )
A.由于战争和自然环境的恶化,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
B.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越大,死亡的人数也越多
C.自然灾害出现的频率和造成的经济损失都在增大
D.发展中国家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增大,发达国家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减少
2.关于20世纪后50年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关系,正确的论述是(??? )
①人类对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过度开发,增加了自然灾害发生机率
②沿海人口稠密地区经济发展快,气象灾害对这类地区造成的危害程度也因此增大
③人类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增多,诱发了自然灾害的发生
④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有时会诱发地质灾害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06年3月27日下午4时45分,太旧高速公路(太原至旧关)太原到阳泉段寿阳县境内的一百米左右路基出现沉陷,至当晚七时左右,坍塌地段路基整体外移,长度约一百五十米,最大深度约五米,路基大塌陷,致使交通处于瘫痪状态。太旧高速公路是山西省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已经平安运行十年之久。据此回答3—4题。
3. 关于此次事件原因的分析,你认为最可能是( )
A.该路段地基出现滑坡现象 B.该地发生了地震,导致泥石流
C.该建设项目是标准的“豆腐渣工程” D.台风的影响导致洪水冲垮路基
4. 关于对该事件处理的措施,正确的是( )①立即抢修路面,保证交通畅通②启用交通应急预案,疏导公路交通③查找塌陷原因,然后再整修路面④宣布废弃该公路,重新修建新的一条高速公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既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读“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右图),回答5~7题。
5.下列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有
①干旱 ②滑坡 ③台风 ④风暴潮 ⑤寒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6.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d分布最为集中的
自然灾害是
A.洪涝 B.台风 C.泥石流 D.干旱
7.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下列工程中,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
①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 ②兴建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
③修建“西气东输”管道   ④在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工程
⑤兴建广东大亚湾和阳江核电站  ⑥加固长江、黄河、珠江大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⑥ C.①②③⑥ D.②③④⑤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也不同。读黄河流域图回答8—9题。
8.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方法是( ) A. 利用单一指标划分 B. 利用综合指标划分 C. 以行政区划分指标 D. 利用气候、地形等指标
9.图中乙、丙、丁三地的最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 A. 气候干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 B. 酸雨、水土流失、赤湖 C. 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 D. 水土流失、荒漠化、泥沙淤积
广东产业高成本时代的到来,严重削弱了其产业竞争力和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原有的发展模式已走到了尽头,如何应对高成本时代的挑战,转变产业发展模式,成为广东“十二五”期间谋求新发展的一个核心课题。据此回答10—11题。
10.下列各项中,预示着广东进入21世纪后产业高成本时代到来的是( )
①土地、能源、水资源和原料供应日趋紧张 ②劳动力成本增加,就业困难,失业率上升 ③防治环境污染的投入不断增加 ④人民币对外币的比值被迫下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11.应对高成本时代的到来,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下列各项措施中合理的是( )
①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控制工业的规模 ②构建以政府为主体、产学研分工合作的创新体系 ③加快区域协调发展步伐,提升区域合作水平 ④加快绿色广东建设,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继“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后,我国又制订了“实现东部新跨越”的战略方针,环渤海经济圈作为东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加速崛起。读右图完成12~13题。
12、甲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其棉花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A.地势平坦广阔???? B. 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
C.土壤深厚肥沃??? D.降水丰富,水源充足
13、天津、青岛、大连吸引外资企业纷纷落户,其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①水陆交通便利??②市场前景广阔??③接近原料和零部件产地??④水源、动力充足?
?A.①②??????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我国各类资源丰富,种类齐全。但主要的能源资源和水资源的整体分布状况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地理格局不相适应。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却普遍面临着能源资源短缺的困境;西部广大地区资源丰富,却因资金短缺、基础设施和技术落后而得不到大规模开发。为了尽快改变这种局面,更好地利用我国现有资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先后制订了若干跨区域资源调配方案。读右图 “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地区调配示意图”,完成14~15题。
14、箭头①和③的运输方式中具有共性的是(? ?)????
A.管道运输? ?B.高压输电 C.水陆联运????D.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自行输送
15、有专家指出,④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有关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 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 ②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 ③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④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⑤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的侵入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③④⑤?? ?D. ②③⑤
右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区等值线图”,读图回答16—17题
16、假若图中河流易发生洪涝灾害,为缓解甲河段的洪水泛滥,最有效的措施是( )
A.流域内多植树造林
B.在乙河段修建水库
C.下游河段退耕还湖
D.修建和加固河堤
17、在河流综合治理中,A地所起的主要作用为( )
A.改善局部气候 B.发展养殖业
C.分洪和蓄洪区 D.进行立体开发
读右图,完成18—19题
18、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
A.耕地、林地、草地
B.耕地、草地、林地
C.草地、林地、耕地
D.草地、耕地、林地
19、图中丙表示地区,冬春季节应重点防治的灾害是( )
A.寒潮 B.低温冻害 C.沙尘暴 D.森林火灾
工业化率是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城市化率为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下图为“我国和日本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比较图”,读图回答20—21题。
20、图中表示我国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日本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的曲线分别是( )
A. ①②③④ B. ③②①④
C. ②③①④ D. ③④①②
21、结合上图所反映的情况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城市化是随着工业化的发生而发生的现象
B.我国城市化水平较低,并明显滞后于工业化
C.日本的工业化率始终高于我国
D.我国的工业化水平低于日本
下图为“M河流域河流分布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剖面图”,读图回答22—24题。
22、计划开发河流的水能,修建大坝的最理想位置是(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23、M河流域植树造林的主要作用是( )
A.防风固沙 B.调节气候 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美化环境
读右图回答24—25题。
24、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甲>乙>丙;降水:甲<乙<丙
B.周围山地环绕,地形以盆地为主
C.一般河流每年有两次汛期,有的存在凌汛现象
D.河流径流量主要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25、关于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期长是作物产量高的主要原因
B.热量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限制因素
C.平原面积广大,但粮食商品率低
D.次生盐碱化是土壤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读“我国某两种优势农产品及其优势产区布局图”,回答26—27题。
26、图中两种农产品最有可能的是( )
A.玉米和小麦
B.甘蔗和甜菜
C.高粱和谷子
D.油菜和花生
27、B区域与A区域相比( )
A.土壤肥沃
B.水源充足
C.机械化程度高
D.作物熟制高
推进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促进广东率先实现现代化,是当前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大课题。回答28—29题。
28、2005年,广东省第二、三产业的生产总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86%,城镇人口占全省人口的比重约42%,这两个比重的差距如此之大,说明广东城市化( )
A.明显滞后 B.明显过快 C.发展比较合理 D.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29、一个地区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时表现的特点有( )
①城镇人口的比重增长缓慢甚至停滞 ②城乡差别很小 ③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④非农业人口向农业人口转化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30、红水河,为西江上游的别称,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势崎岖,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下列符合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方向的是( )
A.发展为电子工业
B.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C.发展畜牧业
D.发展甜菜、花卉等城郊农业
第Ⅱ卷 (共40分)
注意事项:1.第Ⅱ卷为综合题
2.将第Ⅱ卷答案用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位置
题号
31
32
33
合计
得分
?
?
?
?
二.综合题:共40分
31、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工作站发布2007年草原鼠害调查情况:全区春季草原鼠害危害面积达10 715万亩,严重危害面积为5 225.6万亩。位于呼伦贝尔草原的新巴尔虎右旗鼠害面积达800多万亩,占全旗草场的40%。当地监测显示,该旗生存着上亿只老鼠,每天可吃掉上千吨牧草。
材料二 2007年夏季,受上游降水影响,洞庭湖区水位迅速上升,约20亿只东方田鼠从洞庭湖滩向垸内转移。湖滩上到处可见老鼠窝,堤岸、护坡变得千疮百孔。
材料三 内蒙古东部土地类型及气候资料
鼠灾造成的危害有哪些?(4分)
联系所学地理知识,分析材料中两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6分)
(3)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防治鼠灾?(3分)
32、读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
材料 山东省总面积15.78万平方千米,2007年城镇化水平为46.75%,已经接近47%的世界平均水平。随着环渤海经济圈的崛起,黄河经济带的振兴,2000年到2006年山东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口从1 286万增加到1 870.3万。近年来山东已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
(1)从材料和图乙中可以看出,山东省工业化主要表现在 、
两方面。
(2)从图乙中可以看出,山东省城市化快速推进主要表现在 、
两个方面。
(3)山东省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可能有 、 。
(4)山东是我国著名的水果之乡,试说明城市化对这一地区的水果生产的影响。
33、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6分)
材料一 某区域地形、水系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不同地点测得的径流量变化曲线图和E点以上流域的降水量变化图
(1)E河段的汛期在 季,补给方式主要为 。(2分)
(2)简要说明G曲线较平稳的原因以及与流域防洪防汛的关系。(4分)
(3)分析E、G两河段及流域的开发利用条件与方向,完成下表。(10分)
河段
开发利用
流域
地形、气候条件
农业发展方向
E
G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
高二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2013.02
33、(1)夏 高山冰雪融水(2分)
(2)原因:不同的河段(或支流)形成汛期的季节不一样(1分)
关系:不同河段(或支流)汛期在季节上的交错,降低了河流中下游洪水的洪峰值,河流中下游水量较平稳,有利于防洪防汛工作。(3分)
(3)
河段
开发利用
流域
地形、气候条件
农业发展方向
E
水能、旅游
(1分)
高原和山地,
纬度较低,
河谷地区热量不足(3分)
粮食和啤酒花等种植业(1分)
G
航运(1分)
平原地区,
纬度高,
热量不足(3分)
乳畜业(花卉业)(1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比为1∶2∶3,则它们所对的边长之比为( ).
A.1∶2∶3 B.1∶∶2 C.1∶4∶9 D.1∶∶
2.已知各项不为0的等差数列,满足,数列是等比数列,且( )
A.2 B.4 C.8 D.16
3. “”是“直线与圆相切”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已知是等差数列,,,则该数列前项和等于( ).
A.64 B.80 C.110 D.120
5.抛物线关于直线对称的抛物线的焦点坐标是( )
A.(1,0) B. C.(0,1) D.
6.给出两个命题:的充要条件是为正实数;奇函数的图象一定关于原点对称,则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
A. B. C.∧ D.∨
7.下列函数中,最小值为4的函数是( )
8.若集合A={ },B={<0},且,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1<<2   B.1≤≤2  C.1<<3     D. 1≤≤3
9.在△ABC中,若b=,c=3,∠B=30°,则a=( ).
A. B.2 C.或2 D.2
10.设F是抛物线C1: (p>0) 的焦点,点A是抛物线与双曲线C2:(a>0,b>0)的一条渐近线的一个公共点,且AF⊥x轴,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2 B. C. D.
11.设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且>, <,则, ,...,中最大的是( )
A. B. C. D.
12.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为直角梯形,AD∥BC,∠BAD=90°,PA⊥底面ABCD,且PA=AD=AB=2BC,M、N分别为PC、PB的中点.则BD与平面ADMN所成的角θ为(  )
A.30° B.60°
C.120° D.15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设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则目标函数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__.
14.三角形的一边长为14,这条边所对的角为,另两边之比为8:5,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_________.
11.巳知椭圆的中心在坐标原点,长轴在轴上,离心率为,且上一点到的两个焦点的距离之和为12,则椭圆的方程为
16. 已知,若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
高二数学试题 2013.02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
题号

17
18
19
20
21
22
总分
得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 14
15 16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本小题满分12分)
在锐角三角形中,边a、b是方程x2-2x+2=0的两根,角A、B满足2sin(A+B)-=0,
求角C的度数,边c的长度及△ABC的面积.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顶点在原点, 焦点在x轴上的抛物线被直线y=2x+1截得的弦长为,求抛物线的方程.
19. (本小题满分12分)
制定投资计划时,不仅要考虑可能获得的盈利,而且要考虑可能出现的亏损.
某投资人打算投资甲、乙两个项目. 根据预测,甲、乙 项目可能的最大盈利率分别为100﹪和50﹪,可能的最大亏损分别为30﹪和10﹪. 投资人计划投资金额不超过10万元,要求确保可能的资金亏损不超过1.8万元. 问投资人对甲、乙两个项目各投资多少万元,才能使可能的盈利最大?
座号
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在四棱锥中,底面是矩形,且,,平面,、分别是线段、的中点.
(Ⅰ)证明:;(Ⅱ)判断并说明上是否存在点,使得∥平面;(Ⅲ)若与平面所成的角为,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等差数列的公差大于0,且是函数的两个零点,数列的前n项的和为,且.
(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Ⅱ) 记,求证:.

22.(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圆经过椭圆
的右焦点F及上顶点B.过椭圆外一点作倾斜角为的直线交椭圆于C、D两点.
⑴求椭圆的方程;
⑵若右焦点F在以线段CD为直径的圆E的内部,求的取值范围.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
高二数学试题答案 2013.02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D
A
A
D
A
C
B
C
D
C
A
二.填空题
13、 3 14、 15、 16、 -1
三.解答题
17. 解答:解:由2sin(A+B)-=0,得sin(A+B)=,
∵△ABC为锐角三角形
∴A+B=120°, C=60°…………………………4分
又∵a、b是方程x2-2x+2=0的两根,∴a+b=2,
a·b=2, ∴c2=a2+b2-2a·bcosC=(a+b)2-3ab=12-6=6,
∴c=, …………………………8分
S△ABC=absinC=×2×=…………………………12分
18.解:依题意可设抛物线方程为:(a可正可负),与直线y=2x+1截得的弦为AB;
则可设A(x1,y1)、B(x2,y2)联立 得…………………………4分
即 …………………………6分
得:a=12或-4(6分)…………………………10分
所以抛物线方程为或 …………………………12分
.
19.解:设投资人分别用万元、万元投资甲、乙两个项目. 则:

目标函数为:。…………………………4分
上述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含边界),阴影部分表示可行域. …………………………6分
作直线,并作平行于的一组直线,,与可行域相交,其中有一条直线经过可行域上的M点,且与直线距离最大,这里M点是直线和直线的交点.
解方程组:得,此时,(万元). …………………………10分
答:投资人分别4万元和6万元时,才能使可能的盈利最大…………………………12分
20. 解法一:(Ⅰ)∵ 平面,,,,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2分
不妨令∵,
∴,
即.…………………………4分
(Ⅱ)设平面的法向量为,
由,得,令,解得:.
∴. ………………………………………………………6分
设点坐标为,,则,
要使∥平面,只需,即,
∴ 数列是等比数列,
∴ ………………………………………………… 8分
(Ⅱ)由(Ⅰ)知……………… 9分
∴ ,即
∴ 
故 ………………………12分
22. 解: (1)∵圆G:经过点F、B
∴F(2,0),B(0,),∴, ………………2分
∴ 故椭圆的方程为 ………………4分
(2)设直线的方程为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得0分)
1.下列单位符号中不能表示磁感应强度单位的是( )
A. B.
C. D.
2.三个点电荷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图中a、b两点出的场强大小分别为、,电势分别为,则( )
(A)>,>(B)<,<
(C)>,<(D)<,>
3.如图所示的直线是真空中某一电场的一条电场线,A、B是这条电场线上的两点,一个带电的粒子在只受电场力的情况下,以速度vA经过A点向B点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该带电粒子以速度vB经过B点,且vA与vB方向相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电势一定高于B点电势
B.A点场强一定大于B点场强
C.该带电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一定小于它在B点的电势能
D.该带电粒子在A点的动能和电势能之和等于它在B点的动能和电势能之和
4.在雷雨云下沿竖直方向的电场强度为V/m.已知一半径为1mm的雨滴在此电场中不会下落,取重力加速度大小为10m/,水的密度为 kg/。这雨滴携带的电荷量的最小值约为( )
A.2C B. 4C C. 6C D. 8 C
5.如图所示,在y轴上关于O点对称的A、B两点有等量同种点电荷+Q,在x轴上C点有点电荷-Q且CO=OD,∠ADO=60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O点电场强度为零
B.D点电场强度为零
C.若将点电荷+q从O移向C,电势能增大
D.若将点电荷-q从O移向C,电势能增大
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闭合开关S,
待电流达到稳定后,电流表示数为I,电压表示数为U,电容
器C所带电荷量为Q,将滑动变阻器P的滑动触头, 从图示位
置向a一端移动一些,待电流达到稳定后,则与P移动前相比( ) ( )
A.U变小 B.I变小 C.Q增大 D.Q减小
7.如图4所示的电路中,灯泡A和灯泡B原来都是正常发光的,现在突然灯泡A比原来变暗了些,灯泡B比原来变亮了些,则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可能是(  )
A.R3断路
B.R1短路
C.R2断路
D.R1、R2同时短路
8、图中所示电路中,各灯泡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分别是:
A灯“10V 10W”,B灯“60V 60W”,C灯“40V 40W”,D灯“30V 30W”。在a、b两端加上电压后,四个灯都能发光。比较各灯泡消耗功率大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PB>PD>PA>PC
B.PB>PA>PD>PC
C.PB>PD>PC>PA
D.PA>PC>PD>PB
9.如图所示,放在台秤上的条形磁铁两极未知,为了探明磁铁的极性,在它中央的正上方固定一导线,导线与磁铁垂直,给导线通以垂直与纸面向外的电流,则( )
A.如果台秤的示数增大,说明磁铁左端是北极
B.如果台秤的示数增大,说明磁铁右端是北极
C.无论如何台称的示数都不可能变化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0.极光是由来自太阳的高能量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高空稀薄大气层时,被地球磁场俘获,从而改变原有运动方向,向两极做螺旋运动而形成的.科学家发现并证实,向两极做螺旋运动的这些高能粒子的旋转半径是不断减小的,其原因有下列几种可能:
①洛伦兹力对粒子做负功,使其动能减小
②空气阻力做负功,使其动能减小
③南、北两极的磁感应强度增强
④太阳对粒子的引力做负功
其中正确的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1. 如图,长为的直导线拆成边长相等,夹角为的形,并置于与其所在平面相垂直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当在该导线中通以电流强度为的电流时,该形通电导线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 )
(A)0 (B)0.5 (C) (D)
12.如图7所示,MN为两个匀强磁场的分界面,两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的关系为B1=2B2,一带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粒子从O点垂直MN进入B1磁场,则经过多长时间它将向下再一次通过O点 (  )
A. B.
C. D.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
物理试题 2013.02
第Ⅱ 卷(实验与计算题,共52分)
题号

15
16
17
总分
得分
二.实验题(共 19 分)
13.(8分)读数:
(1)__________cm (2)__________mm (3)__________mA (4)__________V
14.(11分)为了测定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现有下列器材料:
A.干电池一节
B.电压表(0—3—15V,内阻约为3K,15K)
C.电流表(0—0.6—3A,内阻约为10,2
D.滑动变阻器(0—20)
E.滑动变阻器(0—1000)
F.开关、导线
(1)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应选用的变阻器是 (填字母代号)闭合电键前滑片放在 处。
(2)根据实验要求,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实物图上连线
(3)某次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电流表示数/A
0.24
0.50
0.70
1.10
1.50
电压表示数/V
1.30
1.10
0.95
0.60
0.30
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图上画出U—I图线(合理设置坐标刻度)。由图可求得电动势
E= ________V,
内电阻r= ________。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6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9分)用一根长L=0.8m的绝缘轻绳,吊一质量m=1.0g的带电小球,放在磁感应强度B=2.5T、方向如图所示的匀强磁场中.把小球拉到悬点的右侧,轻绳刚好水平拉直,将小球由静止释放,小球便在垂直于磁场的竖直平面内摆动.当小球第一次摆到最低点时,悬线的拉力恰好为0.5mg(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小球带何种电荷?带电量为多少?
(2)当小球第二次经过最低点时,悬线对小球的拉力多大?
16.(10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内阻,电阻。间距的两平行金属板水平放置,板间分布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的匀强磁场。闭合开关,板间电场视为匀强电场,将一带正电的小球以初速度沿两板间中线水平射入板间。设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Rx,忽略空气对小球的作用,取。
求:若小球进入板间做匀速圆周运动并与板相碰,碰时速度与初速度的夹角为,则Rx是多少?
17. (14分)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2.0×10-11kg,电荷量= +1.0×10-5C的带电微粒(重力忽略不计),从静止开始经U1=100V电压加速后,水平进入两平行金属板间的偏转电场,偏转电场的电压U2=100V。金属板长L=20cm,两板间距d =cm。求:
(1)微粒进入偏转电场时的速度大小
(2)微粒射出偏转电场时的偏转角
(3)若该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0.346T,
为使微粒不会由磁场右边射出,该匀强磁场的
宽度D至少为多大 ?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
高二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2013.02
1.A 2.C 3.CD 4.B 5.BD 6.BC 7.C 8.B 9.A 10.B 11.C 12.B
13.(8 分)
(1) 2.25 cm (2)__6.860____mm (3)__115____mA (4)__5.00_____V
14.(.11分)(1)E 接入电路阻值最大处 (2分)
(2)见右图 (3分)
(3)见下左图(3分),1.50, 0.80 (各2分)
15、(9分)解:(1)设小球第一次到达最低点时速度为v,
则由动能定理可得…..2分
在最低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2分
解得C………1分 根据左手定则可判断小球带负电………..1分
(2)根据机械能守恒可知,小球第二次到达最低点时速度小仍为v,此时悬线对小球的拉力为F,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分
解得N………..1分
16.解:小球进入电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说明重力和电场力等大反向,洛仑兹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1 ⑤
2 ⑥
连立⑤⑥化简得
1 ⑦
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初末速的夹角等于圆心角为60°,根据几何关系得
(3)进入磁场时微粒的速度是: (2分)
轨迹如图,由几何关系有: (2分)
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 (2分)
联立以上三式得 (1分)
代入数据解得 (1 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第Ⅰ卷选择题各小题的答案请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名,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女性色盲基因的携带者为15人,患者为5人;男性患者为11人,那么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为多少? ( )
A.12% B.9% C.6% D.4.5%
2.纯种红花茉莉(RR)与纯种白花茉莉(rr)杂交得F1,取F1的花药离体培养,然后将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加倍得F2,F2的基因型及其比例是 ( )
A.RR:rr=1:1 B.RR:rr=3:1 C.Rr:rr=1:1 D.RR:Rr:rr=1:2:1
3.人类多指基因(T)对正常基因(t)显性,白化基因(a)对正常基因(A)隐性,它们都在常染色体上,而且是独立遗传。一个家庭中父亲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白化病孩子,则下一孩子只患一种病和患两种病的几率分别是 ( )
A.1/2,1/8 B.3/4,1/4 C.1/4,1/4 D.1/4,1/8
4.图1表示b基因正常转录过程中的局部状态图,图2表示该生物正常个体的体细胞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某生物的黑色素产生需要如图3所示的3类基因参与控制,三类基因的控制均表现为完全显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由图2所示的基因型可以推知:该生物体能合成黑色素
B.若b1链的(A+T+C)/b2链的(A+T+G)=0.3,则b2为RNA链
C.若图2中的2个b基因都突变为B,则该生物体可以合成出物质乙
D.图2所示的生物体中肯定存在某细胞中含有4个b基因
5.如图为核苷酸链结构图,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能构成一个完整核苷酸的是图中的a和b
B.图中五碳糖为脱氧核糖或核糖
C.各核苷酸之间是通过化学键③连接起来的
D.若该链为脱氧核苷酸链,从碱基组成上看,缺少的碱基是T
6.有关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 ②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
③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指不同世代间基因的传递规律
④基因突变发生在体细胞中,则不能遗传 ⑤种群中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7.某种狗的毛色受2种基因控制。第一种基因控制毛色,其中黑色为显性(B),棕色为隐性(b)。第二种基因控制颜色的表达,颜色表达是显性(E),颜色不表达为隐性(e)。无论遗传的毛色是哪一种(黑色或棕色),颜色不表达的狗的毛色为黄色。一位育种学家连续让一只棕色的狗与一只黄色的狗交配,结果生下的小狗有黑色的,也有黄色的,但没有棕色的。根据以上结果可以判断亲本最有可能的基因型是 ( )
A.bbEe和BBee B.bbEE和Bbee C.bbEe和Bbee D.bbee和Bbee
8.少数人的精子中性染色体为(a)XY或(b)YY,其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 )
A.a减Ⅰ分裂不分离,b减Ⅰ分裂不分离 B.b减Ⅱ分裂不分离,b减Ⅱ分裂不分离
C.a减Ⅰ分裂不分离,b减Ⅱ分裂不分离 D.a减Ⅱ分裂不分离,b减Ⅰ分裂不分离
9.测得某DNA片段含有碱基1600个,其中腺嘌呤占27.5%,问该DNA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有多少个 ( )
A.2520个 B.1480个 C.1080个 D.720个
10.下列为某一段多肽链和控制合成它的DNA双链的一段:—甲硫氨酸—脯氨酸—苏氨酸—甘氨酸—缬氨酸—。密码表如下:甲硫氨酸(AUG)、脯氨酸(CCA、 CCC、 CCU )、苏氨酸(ACU、ACC、ACA)、甘氨酸(GCU、GGA、GGG)、缬氨酸(CUU、GUC、GUA)。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 )
A.这段DNA中的①链起了转录模板的作用
B.决定这段多肽链的遗传密码子依次是AUG、CCC、ACC、GGG、GUA
C.这条多肽链中有4个“—CO—NH—”的结构
D.若这段DNA的②链右侧的第二个碱基T为G替代,这段多肽中将会出现两个脯氨酸
11.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色盲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为7%。现有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妻子为该常染色体遗传病致病基因和色盲致病基因携带者。那么他们所生小孩同时患上述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 )
A.1/88 B.1/22 C.1/90 D.3/800
12.将二倍体玉米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待其长成后用其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得到了新的植株,有关新植株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 )
(1)是单倍体 (2)体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 (3)不能形成可育的配子
(4)体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 (5)能形成可育的配子 (6)可能是纯合子也有可能是杂合子
(7)一定是纯合子 (8)是二倍体
A.(4)(5)(7)(8) B.(1)(4)(5)(6)C.(1)(2)(3)(6) D.(1)(4)(5)(7)
13.有关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一个种群就是一个物种 ②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能相互交配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③通常情况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④在物种形成的过程中,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是同时出现的 ( )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4.在自然条件下,硝化细菌产生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是 (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变异 D.环境条件的变化
15.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种群中的个体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递给后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B.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生物进化
C.种群通过个体的进化而进化 D.种群通过地理隔离可能达到生殖隔离
16.孟德尔对于遗传学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利用设计巧妙的实验否定了融合遗传方式。为了验证孟德尔遗传方式的正确性,有人用一株开红花的烟草和一株开白花的烟草作为亲本进行实验。在下列预期结果中,支持孟德尔遗传方式而否定融合遗传方式的是( )
A.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代全为红花
B.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代全为粉红花
C.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2代按照一定比例出现花色分离
D.红花亲本杂交,子代全为红花;白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白花
17.下图为三个处于分裂期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甲可能是丙的子细胞
B.乙、丙细胞不可能来自同一个体
C.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4条染色体
D.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18.火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ZW,♂ZZ)。曾有人发现少数雌火鸡(ZW)的卵细胞未与精子结合,也可以发育成二倍体后代。遗传学家推测,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卵细胞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之一结合,形成二倍体后代(WW的胚胎不能存活)。若该推测成立,理论上这种方式产生后代的雌雄比例是 ( )
A.雌:雄=1:1 B.雌:雄=1:2 C.雌:雄=3:1 D.雌:雄=4:1
19.假设某大肠杆菌含14N(N的质量数为14,下同)的DN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若将其长期培养在含15N的培养基中便得到含15N的DNA,相对分子质量为b,现将含15N的DNA大肠杆菌再培养在14N的培养基中,子二代DNA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为 ( )
A.(3a+b)/4 B.(a+b)/4 C.(a+b)/2 D.(3b+a)/4
20.甲、乙图示真核细胞内两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乙所示过程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合成的产物是双链核酸分子
B.甲所示过程在细胞核内进行,乙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C.DNA分子解旋时,甲所示过程不需要解旋酶,乙需要解旋酶
D.一个细胞周期中,甲所示过程在每个起点只起始一次,乙可起始多次
21.黄色圆粒(YYRR)与绿色皱粒(yyrr)杂交,得F1,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从F1自交所得种子中,拿出一粒绿色圆粒和一粒绿色皱粒,它们都是纯合子的概率为 ( )
A.1/16 B.1/2 C.1/8 D.1/3
22.下图为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②中的染色体行为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B.细胞①、②、③、⑤产生的子细胞中均有
同源染色体
C.图中表示有丝分裂的细胞及分裂的顺序是
⑤→③→①
D.④细胞分裂形成精细胞或第二极体
23.假设有一段mRNA上有60个碱基,其中A有15个,G有25个,那么转录该mRNA 的DNA分子区段中,“C+T”的个数以及该mRNA翻译成的蛋白质所需氨基酸的个数分别是( )
A.40、30 B.60、20 C.40、20 D.80、40
24.假定五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杂交组合AaBBCcDDEe×AaBbCCddEe产生的子代中,有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四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所占的比率是 ( )
A.1/32 B.1/16 C.1/8 D.1/4
25.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B.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能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但生物没有进化
C.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
26.正常情况下,有可能存在等位基因的是 ( )
A.一个四分体上 B.一个DNA分子的双链上
C.一个染色体组中 D.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27.下图是与细胞分裂相关的坐标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图中CD段一定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
B.甲图中的AB段若发生在高等哺乳动物
的精巢中,细胞肯定进行减数分裂
C.乙图中A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DNA
的比例为1∶2∶2
D.乙图中的CD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一定为正常体细胞的一半
28.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下降,原因是 ( )A.杀虫剂对害虫具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害虫的数量增加
B.杀虫剂诱发了害虫抗药性基因的产生
C.杀虫剂能诱导害虫分解药物的基因表达
D.害虫发生了定向突变,增强了抵抗性
29.用噬菌体(31P、32S)去感染体内含有放射性标记32P和35S的大肠杆菌,得到的子代噬菌体所含的元素是 ( )
A.31P、32P、32S B.31P、32P、35S
C.31P、32S、35S D.32P、32S、35S
30.下图是某家系一种遗传病的遗传图解,成员中Ⅰ-1、2和Ⅱ-2为患者。推测合理的一项是( )
A.III-2为患病男孩的概率是50%
B.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C.II-3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50%
D.该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31.一位只患白化病的病人(a)的父亲为正常,母亲只患色盲(b)。则这位白化病病人正常情况下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后期可能的基因型是 ( )
A.aXB或aY B.aXB或aXb C.aaXBXB或aaYY D.aaXBXB或aaXbXb
32.某植物种群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该种群的A和a基因频率分别是
A.30%、20% B.45%、55% C.50%、50% D.55%、45% ( )
33.DNA分子片段复制、转录的情况如图所示,图中a、b、c、d表示脱氧核苷酸链的片段。如果没有发生变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b和c的碱基序列可以互补
B.a中(A+G)/(T+C)的比值与d中
(A+G)/(T+C)的比值一般不相同
C.a中(A+T)/(G+C)的比值与b中
(A+T)/(G+C)的比值相同
D.a和e的碱基序列可以互补
34.长翅红眼雄蝇与长翅白眼雌蝇交配,产下一只染色体组成为XXY的残翅白眼雄蝇。已知翅长、眼色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A—长翅,a—残翅)和X染色体(B—红眼,b—白眼)上,在没有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该染色体组成为XXY的白眼雄蝇体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
B.产生该白眼雄蝇可能是父本雄蝇减数第一次分裂出错,XY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产生异常的精子XY与正常卵细胞结合
C.产生该白眼雄蝇可能是母本雌蝇仅减数第一次分裂出错,此时与亲代雌蝇参与受精的卵细胞一起产生的三个极体基因型可能为AXb,AXb,a
D.产生该白眼雄蝇可能是母本雌蝇仅减数第二次分裂出错,此时与亲代雌蝇参与受精的卵细胞一起产生的三个极体基因型可能为AXb,AXb,a
35.下图所示的是一种罕见的疾病——苯丙酮尿症(PKU)的家系图,设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是显性,a是隐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8的基因型为Aa
B.PKU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C.8与9结婚,生了两个正常孩子,第3个孩子
是PKU的概率为1/6
D.该地区PKU发病率为1/10000,10号男子与
当地一正常女子结婚,生病孩几率约为1/200
36.果蝇的红眼为伴X显性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在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的一组是 ( )
A.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B.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C.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D.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37.已知在甲DNA分子中一条单链中的(A+G)/(T+C)=m,乙DNA分子中一条单链中的(A+T)/(G+C)=n,分别求甲、乙两DNA分子中各自的另一条链中对应的碱基比例为
A.m、1/n B.1/m、n C.m、1 D.1、n ( )
38.果蝇的一精原细胞中的一个DNA分子用15N进行标记,在正常情况下,在其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中,含15N的精子数占 ( )
A.1/16 B.1/8 C.1/4 D.1/2
39.如图的横坐标中,C1、C2、C3、C4表示某种哺乳动物(2n)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某些时期的细胞。图中a、b、c表示各时期细胞的某种结构或物质在不同时期的连续数量变化,可以与图中C1、C2、C3、C4相对应的细胞是 ( )
A.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
胞、精子
B.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
细胞、精细胞
C.卵原细胞、次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
第二极体
D.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
细胞、第一极体
40.某家系中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如下图),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Ⅱ-3的致病基因均来自于I-2
C.Ⅱ-2有一种基因型,Ⅲ一8基因型有四种可能
D.若Ⅲ—4与Ⅲ—5结婚,生育一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5/12
高二生物试题 2013.02
说明:第Ⅱ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纸上相应位置,答在试卷上的答案不予评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40分)。
41.图1是某高等生物细胞增殖某时期模式
图,图2是该生物细胞核内染色体及
DNA相对含量变化的曲线图。据图回答
下列问题:(注:横坐标各个区域代表细
胞分裂的各个时期,区域的大小和各个
时期所需的时间不成比例)
(1)图2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有 ,a点的变化可表示的生理过程为 。
(2)图1中含有 条脱氧核苷酸链,含有 个染色体组。
(3)图1所示细胞对应图2的时期是 ,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 。
(4)如果图1中结构3上某位点有基因F,结构4上相应位点的基因是f,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42.小麦品种是纯合体,生产上用种子繁殖。控制小麦高杆的基因A和矮杆的基因a是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小麦抗病的基因B和控制小麦感病的基因b是一对等位基因,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若要通过杂交育种的方法选育矮杆(aa)抗病(BB)的小麦新品
种,所选择亲本的基因型是 ;确定表现型为矮杆抗病
小麦是否为理想类型的最适合的方法是 。
(2)某同学设计了培育小麦矮杆抗病新品种的另一种育种方法,过
程如图所示。其中的③表示 技术,④应在甲植株生长发
育的 时期进行处理;乙植株中矮杆抗病个体占 。
(3)自然情况下,A基因转变为a基因的变异属于 。
43.下图A所示为人体内苯丙氨酸与酪氨酸的代谢途径,图中的数字分别代表三种酶。
(1)人体内环境中的酪氨酸除图A中所示的来源外,还可以来自于 。
(2)若酶①由n个氨基酸组成,则酶①基因的碱基数目不能少于 。合成酶①的过程中至少脱去了 个水分子。
(3)图B所示Ⅱ– 1因缺乏图A中的酶①而患有苯丙酮尿症,Ⅱ– 3因缺乏图A中的酶②而患有尿黑酸尿症,Ⅱ– 4不幸患血友病(上述三种性状的等位基因分别用Pp、Aa、Hh表示)。一号和二号家庭均不携带对方家庭出现的遗传病基因。Ⅰ– 3个体涉及上述三种性状的基因型是 。
(4)Ⅱ– 3已经怀有身孕,如果她生育一个女孩,健康的概率是 ;如果生育一个男孩,健康的概率是 。
44.某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大块农田发生稻化螟虫害,承
包土地的农民起初在稻田里喷洒DDT家药,但几年后又不
得不以放养青蛙来代替喷洒农药。如图为在此时期内稻化螟
种群密度变化示意图,分析回答:
(1)从A点到B点,在施用杀虫剂的初期,害虫种群密度急
剧下降,但仍有极少数个体得以生存,原因是 。
(2)从B点到C点曲线回升的原因是 。
在这个过程中,农药对害虫起 作用,这种作用是 (定向或不定向)的,是通过农药与害虫之间的 实现的。
(3)一般认为,C到E点为生物防治期,请根据曲线对比两种治虫方法,可以看出农药防治害虫的缺点是 。
(4)如果A到D为农药防治期,这说明在C点时,农民在使用农药时可能采取了某种措施,这种措施最可能是 。
45.荠菜的果实形成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该性状的遗
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A、a,B、b表示。为
探究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
(1)图中亲本基因型为 。根据F2表现型比例
判断,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遵循 定律。
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2)图中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
代,其后代表现型仍然为三角形果实,这样的个体
在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的比例为 ;还有部分个体自交后发生性状分离,它们的基因型是 。
(3)现有3包基因型分别为 AABB、AaBB、和aaBB的荠菜种子,由于标签丢失而无法区分。根据以上遗传规律,请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每包种子的基因型。有已知性状(三角形果实和卵圆形果实)的荠菜种子可供选用。
实验步骤:① :② ;③ 。
结果预测:Ⅰ如果 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
Ⅱ如果 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
Ⅲ?如果 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
高二生物试题答案 2013.02

说明:1.本试卷分为卷Ⅰ和卷Ⅱ两部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2.将卷Ⅰ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卷Ⅱ用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纸上。
卷Ⅰ(选择题 共105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 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 从题中所给的A、 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 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en can the man see the headmaster?
A. At 9:30. B.At 11:45. C.At 12:40.
2.Why does the man want to keep the window shut?
A.He is ill. B.He wants to open it himself.
C.The air inside is fresh enough.
3.What is Mike?
A.A teacher. B.A student. C.A writer.
4. What has made working at home possible?
A.Personal computers. B.Communication industry.
C.Living far from companies.
5. Where is the woman?
A.In a soap factory. B.In her house. C.At an information desk.
第二节 (共15 小题; 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题
6.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A.At home. B.On a bus. C.In the bank.
7.Why do the two speakers want to buy a car?
A.They have a lot of money. B.The man lives too far away from his office.
C.The woman's office is too far away from her home.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8.Why won't Mr. Stone come to the clinic tomorrow?
A.He can't spare the time. B.The clinic will be closed.
C.Dr. Milton won't come to work.
9. When is the clinic open in a week?
A.From Monday to Friday. B.On weekdays except Thursday.
C.During the whole week.
10. What time has finally been fixed for Mr. Stone to come?
A.5:30 p. m., Wednesday. B.6:15 p. m., Wednesday. C.6:15 p. m., Thursday.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1至13题
11.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Neighbors. B.Doctor and patient. C.Friends.
12.When did the woman cough most seriously?
A. In the morning. B.In the afternoon. C.At night.
13.What did the man do for the woman?
A.He examined the woman carefully.
B.He gave her some medicine and some advice as well.
C.He just told her not to worry too much.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4至16题
14.What's the possi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Husband and wife. B.Friends. C.Strangers.
15.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A.In a restaurant. B.At the woman s home. C.At the man's home.
16.What does the woman ask the man to do?
A.Have some soup. B.Have more rice. C.Bring his wife next time.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题
17.What did Nicholas do at eighteen months?
. He began to learn French. B. He read the newspaper.
C. He took telephone messages.
18.Why was Nicholas bored and unhappy at the two schools?
A.He had too much homework. B.He almost couldn't learn anything special.
C.His teachers often corrected his spelling.
19.Who offered to help Nicholas finally?
A.His classmates. B.His parents. C.A college.
20.What is Nicholas' life like now?
A.Busy without any social life. B.Full but boring.
C.Busy at college and free at home.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语法和词汇知识(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 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21.—Would you mind giving your advice on how to improve our business management?
—If you make ____ most of the modern equipment, there will be ____ rise in production.
A.不填; 不填 B.the; a C.不填; a    D.the; 不填
22.The education program________combining brain work with manual labor is being widely spread throughout the country.
A.to aim at         B.aims at
C.having aimed at D.aimed at
23._____ economic, political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it is difficult for China and America to fully understand each other.
A.In spite of    B.Regardless of C.On account of D.In terms of
24.The bus hit against a tree in the fog and________to the deep valley,with ten passengers killed and twenty wounded.
A.down did it roll    B.down rolled it
C.it down rolled    D.down it rolled
25.—How did you________the old valuable house?
—It used to be ________my uncle.He left it to me in his will.
A.take possession of;in possession of
B.take the possession of;in the possession of
C.take possession of;in the possession of
D.take the possession of;in possession of
26.My father never the idea that money brings happiness.
 A.appeals to B.subscribes to C.applies to D.contributes to
27.--- I cannot find Mr. Smith. Where did you meet him this morning?
--- It was in the hotel ____ he stayed.
A. that B. where C. which D. the one
28.If I________long enough to have a job,I would choose to be a doctor,________those AIDS patients.
A.had lived;helping B.should live;help
C.were to live;helping D.should live;help
29.—How can you know so much about what’s going on in that country? —I’ve got a friend living there who always keeps me _____. A.informing???????????????????????????????????? B.to be informed C.being informed???????????????????????????? D.informed
30.________from Milan Trenc’s novel,the film Night at the Museum brings to life a world where dinosaurs wander the earth.
A.Adapted    B.Adapting
C..Having adapted    D.To be adapted
31. —Do you think we should accept that offer?
—Yes,we should,for we________such bad luck up till now,and time________out.
A.have had;is running
B.had;is running
C..have;has been run
D..have had;has been run
32.—________the computer be repaired by him?
—No,I’d rather he________it repaired.
A.Will;has    B.Should;have
C.Shall;had D.Can;has
33. Under no circumstances________to move to a new place far away from her workplace,because it isn’t convenient for her family and herself.
A.Karen will agree B.will Karen agree
C..Karen will disagree D.will Karen disagree
34. The teacher asked a difficult question,but Ted finally managed to________a good answer.
A.put up with B.keep up with
C.come up with D.go through with
35. —Let’s go Dutch for this supper,OK?
 —No,________this time,as a reward for all your help.
A.it’s up to you    B.it’s my treat
C.let’s talk about it    D.it doesn’t matter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36~55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 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s a saying goes, every bean has its black. It is impossible to make no mistakes all one′s life. My grandpa Nybakken, a carpenter, is no 36 .Several decades ago he made a mistake—a perfect mistake, 37 .
On a cold Saturday, Mother′s father was building some wooden cases for the clothes his 38 was sending to an orphanage(孤儿院)in Congo. On his way home, he 39 into his shirt pocket to find his glasses, but they were gone. He remembered putting them there that morning, so he drove back to the church. His search proved 40 .When he 41 replayed his earlier actions, he realized what happened. The glasses had slipped out of his pocket unnoticed and fallen into one of the cases. His brand new glasses, having 42 him $ 20 that very morning, were heading for Congo! He had to drive home. 43 .
Several months later, the director of the orphanage came to give a report on Sunday night at my grandfather′s church, 44 Grandpa and his family also attended.
“But most of all, ”he said,“I must thank you for the 45 you sent last year. You see, the bandits(土匪)had just swept through the orphanage, destroying everything, including my glasses. I was desperate.”
“ 46 I had the money, there was simply no way of 47 those glasses. 48 not being able to see well, I experienced headaches every day. Then your cases arrived. When my staff 49 the covers, they found a pair of glasses lying on top.”
Then, still gripped(吸引注意)with the 50 of it all, he continued,“When I tried 51 the glasses, it was as though they had been made just for me! I want to thank you for being a part of that!”
The people listened, 52 for the miraculous glasses. But the director surely must have 53 their church with another, they thought. There were no glasses on their 54 of items to be sent overseas. But sitting quietly in the back, with tears 55 down his face, an ordinary carpenter realized the Master Carpenter had used him in an extraordinary way.?
36.A.expectation B.success C.comment D.exception
37.A.though B.although C.as D.so
38.A.factory B.church C.family D.country
39.A.turned B.reached C.filled D.put
40.A.proper B.reasonable C.ineffective D.unnecessary
41.A.mentally B.physically C.anxiously D.directly
42.A.charged B.spent C.paid D.cost
43.A.disappointed B.pleased C.nonstop D.quick
44.A.which B.what C.where D.when
45.A.cases B.clothes C.glasses D.wishes
46.A.Unless B.As long as C.Until D.Even though
47.A.replacing B.finding C.wearing D.changing
48.A.Except B.Apart from C.Rather than D.As for
49.A.nailed B.burnt C.removed D.took
50.A.preparation B.pleasure C.satisfaction D.wonder
51.A.out B.over C.for D.on
52.A.pity B.happy C.excited D.eager
53.A.confused B.associated C.combined D.compared
54.A.cases B.order C.list D.orphanage
55.A.bursting B.streaming C.wiping D.dropping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题2分,满分4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
A
When six the very best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cities in Guandong province all together chose universities in Hong Kong; when the very best student of Beijing picked up HK University while giving up the nearby Peking or Tsinghua University; when the highest enrollment (录取)rate of Hong Kong Science and Industry University reached 48:1, it’s the high time to ask where the real education heaven for students in China is.
Years ago, the answer certainly would be “Peking or Tsinghua University”. But now no one could give the exact reaction without hesitation. The only sure thing is that HK universities have gradually showed an unusual attraction to a great many mainland students.
It’s no doubt to call this HK craze(狂热),which is even out of the expectation of those HK universities themselves.
How can HK universities shake the steady foundations of Peking and Tsinghua and attract so many mainland students?
First, Hong Kong universities offer large-amount scholarship, especially for the top students who can receive the sum scholarship as much as 400,000 HK dollars. Since higher education has become a kind of heavy burden of many families, it’s easy to understand why the reaction to the generous offering of HK universities is great.
Second, most HK universities receive professors and student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and carry out bilingual(双语)education. This kind of excellent language atmosphere is another attraction for mainland students.
Further more, university students in Hong Kong have a better chance to study abroad as exchange students.
Can mainland top universities like Peking or Tsinghua University calm as before when facing the unexpected competition from HK? Will they take relevant measures to win back the top students who once help them set the worldwide reputation? Time will explain it.
The fierce competition brought by HK universities can be a good thing for an entire improvement of education in China. After the awakening and action taking of mainland universities, they can perform better together with HK universities.
At least, it reminded the mainland universities the tuition fees(学费)are among students’ top concern when they are choosing universities. It’s time to move.
56.What is the passage mainly talking about?
A.Some thought brought by the enrollment of HK universities.
B.Higher education in Hong Kong.
C.The competition between HK University and Peking University.
D.The fall of mainland universities.
57.Top students from mainland apply for HK universities because .
A.many students now would love to study aboard to get a better experience.
B.they concern only about the tuition fees when choosing universities.
C.HK universities offer higher scholarship, better environment and more opportunities for their further study.
D.Peking university has lost its worldwide reputation.
58.What is 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 the competition brought by HK universities?
A.The government should take relevant measures to stop this unfair competition.
B.Mainland universities had better lower their tuition fees and win back the top students.
C.Universities both in mainland and in HK would get an entire improvement during the competition.
D.It may probably cause a complete loss both sides in the end.
59.From the passage we can see HK universities .
A.didn’t mean to enroll top students from mainland
B.didn’t expect their enrollment of mainland students would be so popular
C.have strict enrollment rules and only 1 out of 48 students can get the chance to study there
D.are proud of their teaching staff and facilities
60.What does the author mean by saying “It’s time to move” in the last paragraph?
A.Mainland universities should take measures as soon as possible to attract students.
B.The opportunities come for top students to study abroad.
C.Mainland universities should make full preparations to challenge mainland universities.
D.Top students should be offered further education free of charge.
B
Not all memories are sweet. Some people spend all their lives trying to forget bad experiences. Violence and traffic accidents can leave people with terrible physical and emptional scars. Often they relive experiences in nightmares.
Now American researchers think they are close to developing a pill, which will help people forget bad memories. The pill is designed to be taken immediately after a frightening experience. They hope it might reduce, or possibly wipe out, the effect of painful memories.
In November, experts tested a drug on people in the US and France. The drug stops the body releasing chemicals that fix memories in the brain. So far the research has suggested that only the emotional effects of memories may be reduced, not that the memories are wiped out. They are not sure to what degree people’s memories are affected.
The research has caused a great deal of argument. Some think it is a bad idea, while others support it.
Supporters say it could lead to pills that prevent or treat soldiers' troubling memories after war. They say that there are many people who suffer from terrible memories.
“Some memories can ruin people's lives. They come back to you when you don't want to have them in a daydream or nightmare. They usually come with very painful emotions,” said Roger Pitman, a professor of psychiatry at Harvard Medical School. “This could relieve a lot of that suffering.”
But those who are against the research say that maybe the pills can change people's memories and changing memories is very dangerous because memories give us our identity. They also help us all avoid the mistakes of the past.
“All of us can think of bad events in our lives that were terrible at the time but make us who we are. I'm not sure we want to wipe those memories out,” said Rebecca Dresser, a medical ethicist.
61. The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
A. a new medical invention
B. a way of wiping out painful memories
C. a new research on the pill
D. an argument about the research on the pill
62. The drug tested on people can .
A. cause the brain to fix memories
B. stop people remembering bad experiences
C. prevent body producing certain chemicals
D. wipe out the emotional effects of memories
63. We can infer from the passage that .
A. experts are not sure about the effects of the pills.
B. the pill will certainly stop people's emotional memories
C. taking the pill will do harm to people's physical health
D. the pill has already been produced and used by the public America
6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does Rebecca Dresser agree with in the last paragraph?
A. some memories can ruin people's lives.
B. people want to get rid of bad memories.
C. experiencing bad events makes us different from others.
D. the pill will reduce people's sufferings from bad memories.
65. You may probably read the passage in
A. a guidebook B. a textbook
C. a medical magazine D. a science fiction
C
Allyson Townsend isn’t deaf, and she doesn’t have any family members who have hearing problems. Yet she devotes her time to signing out popular songs like Taylor Swift’s Back to December in American Sign Language (ASL) for her 15,350 viewers to enjoy on her You Tube channel, Ally ASL.
The 22-year-old girl graduated from Baylor University in 2010 after majoring in deaf education, but she first gained an interest in ASL as a child when her deaf friend wasn’t able to understand her love of music. “She asked me, ‘How do you know which words to sing at which point and how do you know how long to say the word?’ and just asked me questions like that,” she said. So Townsend made a music video for her friend, an ASL version of Sixpence None the Richter’s Kiss Me. “She loved it. She asked me to do more.” She said.
Four years ago, she started posting other songs online. Since then, she has covered a lot of music, from Baby, It’s Cold Outside by Leon Redbone to Tik Tok by Kasha. Today, more than 15,000 people have watched her videos, and although her fans can’t hear any music, they still respond to the posts.
The comment board on her channel is full of thankful viewers. “Thank you so much for putting this up.” a comment reads.
“Signing songs is like painting pictures with your hands. It’s very visual; you can see it, and you’re setting up a story board in the air,” said Townsend.
Townsend now is a second grade teacher in Mesquite, TX, and most of the children in her class are completely deaf. “When I see a child who has been exposed to music who has never had that exposure before, it makes me feel great,” she said. “It makes me feel like I have been able to provide them with something they can have for the rest of their lives.”
66. Which of the sign songs of Allyson came earlier than the rest three?
A. Back to December B. Kiss me
C. Baby, It’s Cold Outside. D. Tik Tok
67. How can Allyson’s fans watch her sign songs?
A. On TV B. On video
C. On the radio D. Through the Internet
68.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text?
A. Although Allyson isn’t deaf, she often signs out popular songs for her family members.
B. More than 15,000 people have listened to her videos and responded to the posts warmly.
C. Allyson posted all her 4 sign songs online, including Baby, It’s Cold Outside by Leon Redbone.
D. By signing songs online, Allyson sets up a story board for the viewers who have hearing problems.
69.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last paragraph?
A. Allyson is a teacher whose students’ grades are not so good.
B. All children in Allyson’s class are completely deaf.
C. Allyson is very proud of what she has done with her work.
D. Teaching the deaf children makes all the teachers feel great.
70. What section of the newspaper is the text probably from?
A. Person of the week. B. Special teaching method.
C. Music and amusement. D. Weekly review.
D
Cars had wings,they could fly and that just might happen, beginning in 2012. The company Terrafugia, based in Woburn, Massachusetts, says it plans to deliver its car-plane, the Transition, to customers by the end of 2012.
“It’s the next ‘wow’vehicle,”said Terrafugia vice president Richard Gersh. “Anybody can buy a Ferrari, but as we say, Ferraris don’t fly.”
The car plane has wings that unfold for flying—a process the company says takes one minute—and fold back up for driving. A runway is still required to take off and land.
The Transition is being marketed more as a plane that drives than a car that flies, although it is both. The company has been working with FAA to meet aircraft regulations, and with the 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 to meet vehicle safety regulations.
The company is aiming to sell the Transition to private pilots as a more convenient and cheaper way to fly. They say it saves you the trouble from trying to find another mode of transportation to get to and from airports: You drive the car to the airport and then you’re good to go. When you land, you fold up the wings and hit the road. There are no expensive parking fees because you don’t have to store it at an airport—you park it in the garage at home.
The car-plane is designed to fly primarily under 10,000 feet. It has a maximum takeoff weight of 1,430 pounds, including fuel and passengers. Terrafugia says the Transition reduces the potential for an accident by allowing pilots to drive under bad weather instead of flying into marginal(临界)conditions.
The Transition’s price tag: $194,000, But there may be additional charges for options like a radio, transponder or GPS. Another option is a full-plane parachute.
“If you get into a very awful situation, it is the necessary safety option,” Gersh said.
So far, the company has more than 70 orders with deposits. “We’re working very closely with them,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remaining steps,” Brown said.
71. We can learn from the first paragraph that .
A. car-planes will be popular in 2012
B. people might drive a car-plane in 2012
C. both Transition and Ferrari can take off and land
D. Richard Gersh is the vice president of Massachusetts
72. It takes the car-plane one minute to .
A. fold and unfold its wings B. unfold wings for flying
C. land in the airport D. meet flying safety regulations
73.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A. The car-plane needs a runway to take off and land.
B. To meet aircraft regulations, the company has been working with FAA.
C. The car-plane may fly as high as normal planes.
D. People can park the car-plane in the garage at their home.
74. The underlined word “it” in the last but one paragraph refers to .
A. the radio B. the transponder
C. the GPS D. the full-plane parachute
75. What’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A. Cars With Wings May Be Just Around The Corner.
B. Which to Choose: A Ferraris or a Car Plane?
C. A more Convenient and Cheaper Way to Fly.
D. Cars With Wings Can Fly as Fast as Planes.
卷Ⅱ(非选择题 共45分)
第四部分 书面表达(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阅读表达(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
[1]Scientists in the United States are working on a technology that uses human energy to power devices like cell phones, laptop computers, and GPS systems.
[2]Tom Krupenkin, who teaches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t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and his team want to reduce dependence on costly and polluting batteries. Instead of using batteries for power, they have turned to human beings and have placed a device in a shoe that collects and stores energy from human motion and turns it into electricity. One part of this device is an energy harvester. It has two small containers filled with thousands of very small drops of liquid. These droplets get pushed back and forth as a person walks and can directly convert it into electric power. Output of this energy is stored in a regular rechargeable tiny battery of the style that we have in cell phones.
[3]The team has also developed a system to permit use of the stored energy by common mobile devices. It does not require connections with wires, and can be used to create a wireless signal. A cell phone that uses the wireless “hotspot” from the shoe would use much less power if a wireless telephone network. The devices are about the size of a credit card. Professor Krupenkin says the system is always powered. So unlike a traditional battery, this energy harvester never needs to be recharged.
[4]The professor says he does not expect this invention to replace traditional batteries. But it will help reduce dependence on them. He says there are a huge number of possible uses for this technology. Professor Krupenkin thinks the technology would be useful for people in rural areas where there is no electrical power.
[5]He stresses that it makes a lot of sense for people who depend on devices like mobile phones and laptop computers. And he says the technology could be used by soldiers who must carry battery – powered electronic devices into difficult territory(地区).
76. What does the author mainly introduce to us in the text?(no more than 10 words)

77. Fill in the blank in paragraph 3 with proper words or phrases.(no more than 5 words)

78. Why doesn't the energy harvester need to be recharged?(no more than 5 words) .

79. What does Tom Krupenkin expect this invention to do?(no more than 10 words) .

80. Translate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in Paragraph 5 into Chinese.

第二节 书面表达(满分30分)
假设你是高中生李华,有感于校园中存在的随意涂写(to scribble)和乱丢垃圾(to litter)的行为,请用英语给校长写一封100-120字的信,信中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说明写信的目的 2.对这些行为进行批评 3.提出建议
注意:信的开头以及落款已经给出,不计入总字数。
Dear Mr. Headmaster,
I am Li Hua, a student from Class1, Senior Ⅱ.

Yours faithfuly, Li Hua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
高二英语试题参考答案 2013.02
Dear Mr. Headmaster,
I’m Li Hua a student from Class 1, SeniorⅡ. I’m writing to draw your attention to some improper behaviour?among us students: littering and scribbling. It makes our school dirty and unpleasant, and does harm to the image of our school. I always feel ashamed whenever I see this. It is clearly not appropriate for a student to litter and scribble about. I wonder if the school could place more dustbins around and set up specific rules against?such behaviour. At the same time, students should be encouraged to develop good habits and better behave themselves. I believe that, with the joint efforts of bo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our school will become a more enjoyable place in the near future.
Thank you for your consideration.
Yours faithfully,
Li Hua

(150分)
第一卷(共36分,每小题3分)
一、(1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修葺(qì)??? ? 芳馨(xīn)????? 奇葩(bā)??? 喷薄出之(bó) B.?踯躅(zhú)?? 摇曳(yì)????? ?国殇(shāng)?? 鼎铛玉石(chēng) C.?诡谲(jué)?????? 怆然(chuàng)? ?窥视(kuī)?? 羁旅情怀(jī) D.?霰雪(xiàn)???????聒噪(guō)???? ? 戏谑(nuè)? ?沽名钓誉(g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老当益壮 一愁莫展 斐然成章 沧海一粟
B.相形见绌 沐浴清化 携幼入室 意气用事
C.骄首遐观 夙遭闵凶 乐天安命 欣欣向荣
D.天高地迥 三径就荒 垂天之云 如愿以尝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1)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________。
(2)在这里我们才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________的形象。
(3)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________,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
A.启示 钟爱 奥秘 B.启发 钟爱 奥妙
C.启发 喜爱 奥秘 D.启示 喜爱 奥妙
4、下列语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姑娘的碟子不够用,哈姆威就把自己的薄饼卷成圆锥形,要姑娘把“锥子”倒过来装冰淇淋卖给顾客,顾客们觉得这样吃起来更有风味,纷纷称赞他们的天作之合。
B.社会达尔文主义把自然选择和物竞天择的理论移植到社会领域,极力鼓吹残酷竞争,殊不知,一团和气和协作互助才是我们的需要,才是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C.儒道思想之争的结果使得中国古代的读书人大都秉持着一套极其圆滑的处世哲学:达则兼济天下,国计民生,悉装心底;穷则独善其身,瓜田李下,信步闲庭。
D.明清两代的统治者目光太过短浅,以海禁为国策,几百年间,使曾经号称“世界最大港口”达200多年之久的国际商埠泉州形同虚设,坐失了民族复兴的良机。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A.?那天欧盟大使跟龙永图谈话以后,他一夜没睡着;第二天到经贸大学去作报告,血压也因此升得很高。 B.?台湾有好几个全天播放华语电影的有线电视频道,而周星驰主演的电影的回放频率极高,简直到了每时每刻都至少有一个频道在播放周星驰电影的地步。 C.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考试,已经成为一些商家谋取巨大利益的教育“副业”,因此对其推波助
澜,煽风点火,惟恐其不红不火。 D.在众星簇拥下,被草帽状美丽光环围绕的土星和光芒四射的月亮彼此依偎,常常会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想。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一8题。??
古琴的文化内涵
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爱不释手的器物。特殊的身份使得琴乐在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属于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一种音乐形式。“和雅”“清淡”是琴乐标榜和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   古琴的韵味是虚静高雅的,要达到这样的意境,则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在这一方面,伯牙的经历可称为后世的典范。传说,伯牙曾跟随成连学琴,虽用功勤奋,但终难达到神情专一的境界。于是成连带领伯牙来到蓬莱仙境,自己划桨而去。伯牙左等右盼,始终不见成连先生回来。此时,四周一片寂静,只听到海浪汹涌澎湃地拍打着岩石,发出崖崩谷裂的涛声;天空群鸟悲鸣,久久回荡。见此情景,伯牙不禁触动心弦,于是拿出古琴,弹唱起来。他终于明白成连先生正是要他体会这种天人交融的意境,来转移他的性情。后来,伯牙果真成为天下鼓琴高手。   琴者,禁也。作为“圣人之器”的琴,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红楼梦》第八十六回,贾宝玉得知林黛玉会弹琴时,便要妹妹为自己演奏一曲。林黛玉这时讲到:“若要抚琴,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的上头,在林石的里面,或是山巅上,或是水涯上。再遇着那天地清和的时候,风清月朗,焚香静坐,心不外想。”又说,“若必要抚琴,先须衣冠整齐,或鹤氅,或深衣,要如古人的像表,那才能称圣人之器,然后盥了手,焚上香。”   在中国众多的音乐形式中,古琴集儒道两家思想精髓于一身。   儒家主张入世哲学,重视人生的现实问题,强调艺术对人伦的教化作用。儒家所提倡的音乐讲究中正平和,不追求声音华美富丽的外在效果。“琴者,禁也。禁止于邪,以正人心。”古琴要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唐代薛易简在《琴诀》中讲:“琴为之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尘俗,可以格鬼神,此琴之善者也。”   道家崇尚自然,强调无为和逍遥,反对人们强加于自然的各种行为。道家最理想的音乐应该是“大音希声”“至乐无乐”的境界。庄子进一步将音乐分成“天籁”“地籁”与“人籁”三类,认为只有“天籁”才是音乐的最高层面,其根本也是提倡自然天成,反对人工雕琢的音乐。   这些思想深深影响了以后的琴人。陶渊明的琴桌上常年摆着一张琴,既无弦也无徽。每当他酒酣耳热、兴致盎然时,总要在琴上虚按一曲。李白有诗写道:“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从中我们不难悟出道家思想对琴乐的渗透与融合。
6、下列关于“古琴”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古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爱不释手的器物,琴乐也因此具有高度的文化属性。
B.“和雅”“清淡”的琴乐追求“味为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
C.古琴虚静高雅的韵味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二为一。
D.古琴要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林黛玉关于弹琴要求的言论诠释了这一点。 
7、下列对“古琴集儒道两家思想精髓于一身”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家所提倡的音乐,讲究中正平和,不追求声音华美富丽。“和雅”的琴乐正是这一审美情趣的体现。
B.儒家主张入世,重视人生现实问题,强调艺术对人伦的教化作用。“琴者,禁也”旨在止邪正心。
C.道家崇尚自然,强调无为和逍遥,反对人们强加于自然的各种行为。“清淡”的琴乐与道家追求正好合拍。
D.庄子推崇“天籁”,提倡自然天成,反对人工雕琢的音乐。这深深影响了以后的陶渊明以及唐代的薛易简、李白等人。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章依次阐述了琴乐的审美情趣和深远意境,古琴的韵味和演奏时应有的规范,古琴对儒家和道家的巨大影响。
B.伯牙在蓬莱仙境,心弦被触动,便拿出古琴,弹奏起来。他意识到古琴演奏应达到天、人、琴合一的意境。
C.儒家入世的哲学主张,使弹琴者在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琴诀》阐发的正是这一点。
D.道家思想对琴乐的渗透与融合是古琴“和雅”审美情趣形成的原因,作者引用李白的诗句,增强了说服力。
三.(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郑当时传
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其先郑君尝为项籍将。籍死,已而属汉。高祖令诸故项籍臣名籍,郑君独不奉诏。诏尽拜名籍者为大夫,而逐郑君。
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①,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年小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武帝立,庄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
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然其馈遗人,不过算②器食。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其推毂③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
郑庄使视决河,自请治行五日。上曰:“吾闻‘郑庄行,千里不赍粮’,请治行者何也?”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④,多逋负⑤。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顷之,守长史。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太守。数岁,以官卒。卒后家无余赀财。(节选自《史记·郑当时列传》)
[注] ①洗沐:指官员休假。 ②算:竹器。 ③推毂:推荐。 ④僦人:指承揽运输的人。 ⑤逋负:拖欠款项。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祖令诸故项籍臣名籍   名:称呼……的名字
B.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存:问候
C.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    行:辈,辈分
D.庄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   稍:稍微,略微
10.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B、①其慕长者,如恐不见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
C、①请治行者何也 D、①与官属言,若恐伤之
②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②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反映郑庄“清廉节俭”的一组是( )
①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②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 ③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食④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 ⑤郑庄行,千里不赍粮⑥卒后家无余赀财 ⑦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
A.①③⑥  B.②④⑦   C.③⑥⑦   D.①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庄的先祖曾因不奉诏而被逐,郑庄也以行侠仗义而自豪,因解救张羽而闻名,虽然年小官微,却能交结天下名士。
B.郑庄在朝廷上,常常揣测迎合皇帝的意思,不敢明确地决断是非。但一有机会,他也会向皇帝推荐士人及下属好的言论。
C.郑庄为人谦和平易,从不摆架子。他交流十分广泛,连皇帝都有所耳闻。
D.郑庄在任用官吏的问题上,与司马安意见不合,后来司马安乘隙诬陷他,使他一度丢了官职。
第二卷(114分)
四(24分)
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 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

(2) 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太守。数岁,以官卒。
14.诗歌鉴赏(8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岁 暮①
唐 杜 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1)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悟已往之不谏, 。        ,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 。(王勃《滕王阁序》)
(3)、杜甫《登岳阳楼》中运用夸张的手法描写壮阔伟丽,秀美多娇的江山的句子是
“??????????? ?? ,????????????????? ”
(4)、陆游《书愤》中表明自己为收复中原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干一番报国大业的诗句是“???????????????? ,???????????????? 。”
五、语言表达与应用(每题4分,共12分)
16、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句议论性的话,揭示下列生活现象所蕴含的道理。(4分)
一位名叫阿费列德的外科医生在解剖尸体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些患病器官并不如人们想像的那样糟,相反在与疾病的抗争中,为了抵御病变,它们往往要代偿性地比正常器官机能强。他还发现美术学院的不少学生视力不如常人,有的甚至还是色盲。另外,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盲人的听觉、触觉、嗅觉都要比一般人灵敏,失去双臂的人平衡感更强,双脚更灵巧。这一切,仿佛都是上帝安排好的。
所以说,                     
17.以形象化的语言描绘抽象的情思,可使读者获得更鲜明的印象、更具体的感动,例如用“母爱是阳台上晒干的衣服,暖暖的,充满太阳的气味”,比“母爱是世间最温馨无私的爱”更加具体可感。请你仿照上面例句,选取“友情”、“悲伤”中的一种,根据你的体会,进行形象的描写。不可沿用例句的说法。(4分)
                               

18. 阅读下面几句话,给“飘色”下一个定义,不超过 100个字。(4分)
①飘色是一种融魔术、杂技、音乐、舞蹈于一体的古老民间艺术。②飘色在不同地区又有抬阁、彩擎、高抬、彩架、扎故事等各种名称。③飘色的表演者站在被称为“色柜”的小舞台上,以巡游的形式表现民间传说或神话故事的片段。④就现有史料记载,广东飘色在很早的时候就有,在晚清时期颇为活跃,到光绪及民国期间是鼎盛时期。⑤其神奇之处就在于,演员们通过精心伪装的钢枝凌空而立,利用巧妙的力学原理,营造出“飘”的效果。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8分)选做题,请你从(一)(二)任选一篇完成后面题目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9——22题
小山村
申弓
小山村,树绿,水清;开门见山,山路弯弯;早有小鸟啁啾,晚有山雾缭绕。虽然远离都会,缺乏城里的物质文明,可那儿的人却也一代代地繁衍了下来。
小山村有一个卫生室,卫生室的主人是个中年汉子,叫什么来着,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那手绝技,那是从祖上传下来的,到了他,已是第四代了。
医生的拿手技术是治疗各种疼痛,几代人都有着极好的口碑,为人解痛,不图不取,一家人始终住在那座低矮小瓦房里。不过小瓦房也没什么不好,小村人也全都是住这种小瓦房的。
卫生室也附设了内科、外科、儿科、妇科,这样一来,小小的卫生室就门庭若市了。
不管怎样,医生总是有条不紊地工作,他在门口设个排队处,那排队方式竟也独特,每人一块瓦片,或方形或长形或不规则形,上面也用瓦片写着一个号。瓦片作笔,瓦片作纸,开具的号码倒也清晰可辨。每次进来一个人,只要你拿出瓦片,那号码是不会错的,依次不乱。来的都是本村本乡的,再急也得排队,除非别人主动让你,否则还真不好意思往前插队。
医生的瓦片,成了小山村的次序规则,换到其他场合,人多了,村人也就提议,用瓦片,那就是排队了。
这方法挺好,这些年坚持下来,没有争执,没有矛盾,小村人一团和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饿肚吃饭,病痛抓药,没有些丝的紊乱。
时代在发展。到了近年,小山村也通了公路。这天来了辆小轿车,贼黑贼黑的,一直开到了卫生室门口。车里下来一个年轻人,再转到右边的门,扶出另外一个人。被扶的是个上了年纪的男人,看他一手支着腰胯,一定是痛得不轻。医生正在给村人看病。门外集着一堆手拿瓦片的村人。来人自然没有瓦片。坐在最外边的黎三朝那小车看了一眼,是来看病的吗?
是啊,不来看病跑这来干什么?
是的,不看病来这干什么!说得平常,可村人都不大喜欢这种大大咧咧的样子。黎三随手递给他一块瓦片。他却不要,挤到前面,先是掏出烟,顺手抽出一根,塞到医生嘴上,随手打着火机递过去,不由你不抽。一口喷出来的白烟,要得整屋都香了起来。医生说,是啥烟,这么香?
香吗?那就留你慢慢抽。那人将那包烟放到了桌子上。告诉你,大中华,3元5角一根。
啊?那可不敢要你的哟。
那算什么,我们路远,先帮个忙,让我们看吧。医生稍作为难地看了看外边手持瓦片的村人。村人见来人也不多,就一个,也就默许了。
大概一刻钟,看好了,那人将一张大票留在桌上,说够了吗?
要不了这么多,我找你。
不用找了。说着便扶起男人往外走。外人走了,瓦片又恢复了正常。
过了几天,那车那人又来了。照样是不用瓦片,照样留下一包好烟,照样先看,照样是给了一张大钱。只是在走时,问医生要了这里的电话号码。
往后的日子,好几天没见那人那车来了。这天有人跑来叫医生到大队部去接电话。医生停下了正在看的病人,出了去。好一会儿才回来,跟村人说,真对不起,我有点事得到城里一趟,明天回来。说着收拾东西,匆匆出门。村人便只好将手里的瓦片放下,反正也没啥大病,明天就明天吧。
到了第二天,医生真的回来了,还是那辆贼黑贼黑的小车送回来的。于是瓦片又派上了用场了。大概又过了十来天,那辆贼黑贼黑的车又来了,是那个开车的单独来的。医生看看手拿瓦片的村人,虽然眼里掠过了一丝的内疚,还是上了那车一溜烟地走了。从这个时候起,医生十天半月也没回来一次,回来也是匆匆地小住一夜,第二天又走了。
村人也再不用瓦片了。
半年之后,小山村里出现了一幢小洋楼,那是医生家的。
小洋楼面对小瓦房,鹤立鸡群,自成风景,只是村人每每路过,那眼睛总是斜视的。
(文章有删节)
19.小说中“瓦片”有何作用?(4分)
答:
20.本篇小说的语言很有表现力,请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1)树绿,水清;开门见山,山路弯弯;早有小鸟啁啾,晚有山雾缭绕。
答:
(2)他却不要,挤到前面,先是掏出烟,顺手抽出一根,塞到医生嘴上,随手打着火机递过去,不由你不抽。
答:
21.对比手法是本文最突出的表现手法,试举两例加以阐发。(4分)
答:
22.文章结尾说:“只是村人每每途经,那眼睛总是斜视的。”你对村人斜视有何看法?请结合文本简要阐发。(6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没有天堂
赵鑫珊
在东西方宗教中都有一个假设:在地球之外某个地方有一个天堂,那里尽是金碧辉煌,尽是山珍海味,没有尘世的种种苦难或悲惨。这假设中的天堂,纯属子虚乌有,纯属幻想。要知道,除了地球,我们没有其他任何星球可去!
月球、火星、金星……是万万去不得的。人类只能生存在地球上;在别的星球上,人类无法生存,更无幸福可言——这就是“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这句口号的含义。
如果人类能够快乐地生活在月球、火星或金星上,并且还可以把60亿人统统移民过去,那么“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就是多余的。
摆在人类面前的出路只有两条:坚决控制地球上的人口,下决心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或将人类统统移民到别的星球上去居住。
但这后一条出路几乎是不可能的。比如,在月球表面上如何建造密封式的居住空间就是个大问题。月球上没有大气,它是一个完全没有生命的世界——夜间极冷(-166℃),白天奇热(99℃)。
在世界工业化之前,地球只能供给10亿人的温饱。假设我们现在决定不搞工业化,那么50亿人就必须离开地球。而在决定哪50亿人离开地球这场混战中,我们所有的人都会死去。
把我们的工厂搬离地球生物圈,进入太空,让它们高悬在我们头顶上几千公里之外,那也是不现实的。
火星同样不适合人类生存。那里的昼夜温差达100℃,气候极寒冷而且干燥,大气非常稀薄,主要是二氧化碳;火星大部分的水贮存在冻土圈的地壳层中,地表到处是干旱的荒漠。
金星的英文名称是维纳斯,听起来很美、很温柔,但名不副实。其大气和表面对人类的生存亦抱有敌意。金星稠密云层的下面,是个巨大的、炎热的、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气体的海洋,或者说是一层厚厚的碳酸气浓雾——除非是一些特殊植物,动物是无法呼吸、生存的。
更有甚者,金星的表面温度高达465℃,大气压力比地球高出90倍。这样的生存环境,简直像个酷热的地狱。今天的金星地层还在不断发生地震,熔岩四溢,且伴有雷鸣闪电。
过去,金星上也有氧气,两极也有冰雪,只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日渐积聚,形成温室效应,入射的太阳光不能向外散发,表面温度日渐增高,氧气的生成越来越少,两极的冰雪全部融化、蒸发。从此河川消失,地面日渐沙漠化,生物亦被一扫而空,成了今日干旱的不毛之地。如果21世纪地球的污染得不到有效控制,那么金星的今天便是地球的明天。为此,我们大家有理由不寒而栗。
最近我读了一些鼓吹人类到地球以外的行星上去另谋生路的文章。其中最著名的是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艺术和人类学教授透纳的《到火星上去生活》,文中乐观地声称,将火星改造成一颗可供人类居住的行星正在变得越来越可行。他的口号是:“把火星改造成花园吧!”——通篇都是诗人的幻想,而不是严谨的科学论证。
如果我们对火星或金星的严酷自然环境缺乏想象力,那就请把目光转向新疆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吧。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的蒙古语意思是“进去出不来”。这是一片32万平方公里的死亡沙海!我可不愿看到整个地球有朝一日变成塔克拉玛干。
在宇宙太空中,地球原是一条很安全、很舒适的小飞船。如今它因人类的错误触了点礁,漏了些水,人类理应积极行动起来,亡羊补牢,拨正航向,这才是惟一的出路,而不是弃船逃走。
听听在航天飞机上负责地球观测、摄影的飞行专家斯普林格说的话吧:
“实际上,在飞船上你能一瞬间瞥见整个大陆,至少是从东到西的大陆。你能看到,最有价值的财富是陆地;你还能看到,地球环境发生了什么事情。当你看到到处都有被砍伐了森林的地块时,心里真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这迫使人民认识到,我们必须开始保护我们的环境,要比现在做得更好些。”
因为,天堂是没有的。
(选自《天地徜徉录》,有删改)
19.作者在文章开头描述东西方宗教中“天堂”的目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20.结合文意,简要分析两处画线部分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4分)
21.文中为什么重点介绍金星的情况?(4分)
22.请结合文章探究“没有天堂”这一标题的意蕴。(6分)
七、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巴金先生生前曾在致冰心先生的信中写道:“有你在,灯亮着,我们不在黑暗中,我们放心了。”后来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舒乙先生在巴金先生九八华诞庆贺会上引用这句话表达国人对巴金先生的爱戴敬仰之情。
  这句话含义深刻,读了之后,会给你带来什么思考呢?会让你产生哪些联想?你的生命中有没有这样一盏“灯”?
  请以“有你在,灯亮着”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自定立意。③自选文体。④自拟题目。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⑥不得抄袭。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2013.02
1.?C(A?“葩”应为pā;B“曳”应为yè;D“谑”应为xuè)
2.B解析:A项中“愁”—“筹”;C项中“骄”—“矫”;D项中“尝”—“偿”。
3.B解析:“启示”,启发指示,使有所领悟;“启发”,阐明事例,引起对方联想而有所领悟;“钟爱”比“喜爱”程度更深;“奥秘”,奥妙神秘;“奥妙”,(道理、内容)深奥微妙。
4、D(A、天作之合:比喻男女婚姻乃上天撮合;B、一团和气:和和气气,谁也不得罪,形容人没有原则;C、瓜田李下:瓜田拾履,李下正冠。指让人生疑的事。)
5.?D(A中第一个分句主语“大使”后面缺谓语,使得“他”的指代有歧义;B用语累赘,去掉后一个“周星驰电影”;C后一分句主语残缺;若承前以“考试”为主语,又不妥)
6、D(林黛玉关于弹琴的言论论述的是作为“圣人之器”的琴,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
7、D(错在“这深深影响了以后陶渊明以及唐代的薛易简、李白等人”,相关文字在最后一段,其中并没有薛易简,前段引用过他阐述古琴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的文字,但这与庄子道家思想无关)
8、B(A项主客颠倒,应是儒家和道家对古琴的影响,C项《琴诀》宣扬的是琴曲的道德功用,D项错在和雅)
9.D(稍:逐渐)
10.A(均为介词,可泽为“从”,B项中①句的“其”是人称代词,可译为“他”;②句中的“其”为指示代词,可译为“这,这种”。C项中①句的“者”是助词,表示停顿,可不译;②句的“者”也是助词,但它用于定语与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的”。D项中①句的“与”是介词,可译为“跟,同”;②句的“与”是动词,可译为“结交”。)
11.C(①是表现他好交友。②是写他的喜好及他敬慕长者。④表现他为国荐贤。⑤说明他交流广泛。)
12.D(句中“与司马安意见不合…‘司马安乘隙诬陷他”,与原文不符。)
13.译文:(1) (郑庄)听到他人好的言论,便立即向皇上推荐,唯恐落后耽误。崤山以东的士人们因此一致称赞郑庄。
(2) 武帝认为他年纪太大,任命他为汝南太守。几年之后死于任上。
14.参考答案:(8分)(1)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漂泊异乡,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4分)
(2)借代,如“烟尘”代边境战争;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4分)
15.参考答案:(1)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
(2)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3)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4)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6.(4分)示例:①一个人的缺陷有时候就是上苍给他的成功的信息。②缺陷可以成为一个人向上的动力和另辟蹊径的有利条件。③失之东隅,收之桑榆。④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其他说法辩证合理即可)
17.(4分)参考意象:友情——春风、雨露、月光、溪流、炉火
悲伤——孤雁、落花、岩泉、雨季、冬雪
参考例句:友情是窗台盛开的月季,灿灿的,弥漫春天的气息
悲伤是山间呜咽的岩泉,幽幽的,充满冬天的寒意
(不是限定的对象0分;所谓“喻体”与本体,生拉硬扯,无关联,0分;喻体有联系,有描述给1—2分;有合适的比喻和描述,3分;比喻贴切,描述生动形象4分;句式基本一致即可。)
18.(4分)【答案示例】飘色又叫抬阁、彩擎、高抬、彩架、扎故事,是一种运用巧妙的力学原理凌空表演民间传说或神话故事片段.以沿街巡游为主要形式.融魔术、杂技、音乐、舞蹈于一体的古老民间艺术。
(一)
19.①故事情节的起伏通过瓦片呈现出来,瓦片起到了线索的作用。②瓦片由用到停,反映了医生对村人立场的变化,突出了人物形象。③瓦片代表了山村的次序规则,它的消失标志着淳朴民风的消失,深化了主题。(答出两点即可,每点2分)
20.(1)运用短句,句式整齐,节奏明快协调,(1分)描写了小山村清新宁静的世外桃源式的环境,交待了故事背景。(1分)
 (2)用了“挤”“掏”“抽”“塞”等一系列富有表现力的动词,(1分)凸显了来人逼人的气势,描写了他自认为事物上高人一等的蛮横情态。(1分)
21.①村人排队就医和城里来人不排队就看病形成对比,表现了外来者对山村原有秩序的破坏。②医生开始为人解痛时的不图不取与后来追逐物质利益形成对比,表现了医生的改变。③瓦房与小洋楼形成对比,表现了山村原有的平衡被打破,出现了贫富的分化。④山村的乡风与后来村人衔恨(斜视小洋楼)形成对比,表现了淳朴乡风的消失。 (选取两点作答即可,每点2分)
22.①村人应该“斜视”。(1分)小山村虽然缺少物质文明,但人们生活得祥和安宁。(2分)小洋楼的出现表明淳朴民风受到了外界的冲击,医生的变化应该遭到村民的鄙视。(3分)
  ②村人不应“斜视”。(1分)小山村虽然环境优美,人们生活得宁静祥和,但它闭塞,不可能作为一个世外桃源永远与外界隔绝。(2分)随着与外界联系的加强,只要不是损人利己,人们追求物质的富有是正常的。(3分)
(从其它方面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但必须紧扣文本,谈出自己观点)
(二)
[参考译文]
郑当时,字庄,陈郡人:他的祖先郑君曾经是项籍的属将,项籍兵败而死,不久天下便归属汉朝。汉高祖刘邦命令原先项籍的部下直呼项籍的名字:唯独郑君不肯接受此道诏令。刘邦下诏把直呼项籍名字的人全部任命为大夫,而放逐了郑君。
郑庄以仗义行侠而自豪,他把张羽从困难中解救出来,从而闻名于梁楚地区。汉景帝时,担任太子舍人的职务。每五天休假时,常在长安的城郊备置马匹,问候那些老朋友,拜访或答谢宾客,夜以继日,通宵达旦,还常常恐怕应酬不周。郑庄喜好黄帝、老子的学说,那些为他敬慕年长有德之人,(他常汲汲奔走拜望),好像怕来不及见他们的样子。虽然年纪轻轻,官品低微,然而和他来往的知心好友,都是他祖父一辈的,在全国很有名气的人。汉武帝即位后,郑庄逐渐晋升为鲁国中尉、济南太守、江都国相,直到九卿中的右内史之职。
郑庄任太史时,告诫属下说:“客人到来,无论地位高低,(都要立即通报),不要让他滞留在门口等候。”他对客人行宾主的礼节, 以自己高贵的身份谦虚地对待别人。郑庄很廉洁,又不购置产业,只靠皇上的赏赐来供给门客。然而赠给他人物品,不过一竹篮食物而已。每次朝见皇上,有机会便要称道天下的忠厚长者,他推荐士人及其官属的丞、史,总是那么亲切有味地陈说,常常推重他们的才德,认为比自己都强。他从来不直呼属吏的名讳,与下属官员谈话,好像生怕伤害到他们。听到他人好的言论,便立即向皇上推荐,唯恐落后耽误。崤山以东的士人们因此一致称赞郑庄。
郑庄被派去巡视黄河决口的情况,自己请求给五天假,准备行装。武帝说:“我听说‘郑庄出门,即使有千里之遥,也不必带粮食’,请求准备行装是为什么呢?”然而郑庄在朝廷上, 常常趋迎附和武帝的意旨,不敢明断是非。在他晚年时,朝廷征战匈奴,招降周边的少数部族,国家支出的费用很多,国家财政愈来愈匮乏。郑庄所保举的人和他的宾客等担任大农令手下承揽运输的人,欠了公家许多债务。司马安任淮阳太守,揭发了此事,郑庄因此被治罪,赎罪后免官为平民百姓。不久,暂时担任长史。武帝认为他年纪太大,任命他为汝南太守。几年之后死于任上。死后家中没有余财。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u-64
第Ⅰ卷(共42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已知反应X+Y= 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X的能量一定高于M
B、Y的能量一定高于N
C、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
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2、在pH=1的无色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NH4+、Ba2+、NO3—、CO32— B.Fe2+、OH—、SO42—、MnO4—
C.Na+、Fe3+、Cl—、AlO2— D.K+、Mg2+、NO3-、SO42—
3、在密闭容器里,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表示,已知2=3、3=2,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 )
A、2A+3B=2C B、A+3B=2C C、3A+B=2C D、A+B=C
4、可以将反应Zn+Br2 = ZnBr2设计成蓄电池,下列4个电极反应
①Br2 + 2e- = 2Br-   ②2Br- - 2e- = Br2  
③Zn – 2e- = Zn2+  ④Zn2+ + 2e- = Zn
 其中表示充电时的阳极反应和放电时的负极反应的分别是 (  )
  A.②和③     B.②和①   C.③和①     D.④和①
5、相同温度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pH值最小的是 (  )
  A. B. C.  D.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质的溶解性为难溶,则该物质不溶于水
B、不溶于水的物质溶解度为0
C、某离子被沉淀完全是指该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为0
D、绝对不溶解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7、化学电池可以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化学电池的本质是 (  )
A.化合价的升降 B. 电子的转移 C.氧化还原反应 D.电能的储存
8、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电池必须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
首要原因是 ( )
A、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B、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C、不使电池中渗泄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
D、回收其中石墨电极
9、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2SO2(气)+O2(气)2SO3(气),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2mol/L、0.1mol/L、0.2mol/L,当反应达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 )
A.SO2为0.4mol/L、O2为0.2mol/L B.SO2为0.25mol/L
C.SO2、SO3均为0.15mol/L D.SO3为0.4mol/L
10、下列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
①已达平衡的反应C(s)+H2O(g) CO(g)+H2(g),当增加反应物物质的量时,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已达平衡的反应N2(g)+3H2(g) 2NH3(g),当增大N2的浓度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2的转化率一定升高
③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平衡时,若减小反应器容积时,平衡一定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④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平衡时,在恒压反应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平衡一定不移动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可以充分说明反应P(g)+Q(g) R(g)+S(g)在恒温下已达到平衡的( )
A.反应容器内的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反应容器内P、Q、R、S四者浓度之比为1:1:1:1
C.P的生成速率和S的生成速率相等
D.反应容器内的气体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
12、反应4NH3(g)+5O2(g) = 4NO(g)+6H2O(g) 在2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1分钟后,NH3减少了0.12 mol,则平均每秒钟各物质浓度变化正确的是 ( )
A、NH3:0.002 mol·L(1 B、O2:0.001 mol·L(1
C、NO:0.001 mol·L(1 D、H2O:0.015 mol·L(1
13、常温下,下列离子能使纯水中的H+离子数目增加的是 ( )
A.S2- B.CO32- C.NH4+ D.Br-
14、下列水解化学方程式或水解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CH3COO— + H2O CH3COOH + OH—   B.NH4+ + H2O NH4OH + H+
C.CH3COOH + NaOH CH3COONa + H2O D.NaCl + H2ONaOH + HCl
15、把0.02mol/LCH3COOH溶液和0.01mol/LNaOH溶液以等体积混和,则混合液中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为 ( )
A.c (CH3COO-)>c (Na+) B.c (CH3COOH)+c (CH3COO-)=0.02mol/L
C.c (CH3COOH)>c (CH3COO-) D.c (OH-)>c (H+)
16、把Ca(OH)2固体放入一定量的蒸馏水中,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
Ca(OH)2(s)Ca2+(aq)+2OH-(aq).当向悬浊液中加少量生石灰后,若温度保持不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溶液中Ca2+数目减少 B.溶液中c(Ca2+)增大
C.溶液pH值不变 D.溶液pH值增大
17、据报道,最近摩托罗拉公司研发了一种由甲醇和氧气以及强碱做电解质溶液的新型手机电池,电量可达现在使用的镍氢电池或锂电池的十倍,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其
电池反应为:2CH3OH + 3O2 + 4OH— 2CO32— + 6H2O,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构成该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活性不同的金属
B.充电时有CH3OH生成的电极为阳极
C.放电时电解质溶液的pH逐渐增大
D.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为:CH3OH-6e- +8OH- = CO32— + 6H2O
E.充电时每生成1 mol CH3OH转移12 mol电子
18、一定条件下,向一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N2和3mol H2 ,发生下列反应:N2(g)+3H2(g)2NH3(g),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下述条件,NH3 气体平衡浓度不改变的是 ( )
A.保持温度和容器压强不变,充入1 mol NH3(g)
B.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 mol NH3(g)
C.保持温度和容器压强不变,充入1 mol N2(g)
D.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 mol H2(g)
19、已知在25℃,101kPa下,lgC8H18(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48.40kJ热量。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 C8H18(1)+12.5O2(g)=8CO2(g)+9H2O(g) △H=-48.40kJ·mol-1
B C8H18(1)+12.5O2(g)=8CO2(g)+9H2O(1) △H=-5518kJ·mol-1
C C8H18(1)+12.5O2(g)=8CO2(g)+9H2O(1) △H=+5518kJ·mol-1
D C8H18(1)+12.5O2(g)=8CO2(g)+9H2O(1) △H=-48.40kJ·mol-1
20、草酸是二元弱酸,草酸氢钾溶液呈酸性。在O.1mol·L-1 KHC2O4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
A.c(K+)+c(H+) = c(HC2O4-)+c(OH-)+c(C2O42-)
B.c(HC2O4-)+c(C2O42-) = 0.1 mol·L-1
C.c(C2O42-) < c(H2C2O4)
D.c(K+) = c(H2C2O4)+c(HC2O4-)+c(C2O42-)
21.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1×10-13 mol·L-1,该溶液可能是 ( )
A、氯化铵水溶液 B、二氧化硫水溶液 C、硝酸钠水溶液 D、碳酸钠水溶液
第Ⅱ卷(共58分)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8分)
22.有四种一元酸HA、HB、HC、HD,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D和NaB溶液的pH,前者比后者大,NaA溶液呈中性,1mol/L的KC溶液遇酚酞试液呈红色;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HB、HC用样的装置分别作导电性试验,发现后者的灯泡比前者亮,则这四种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现有学生做如下实验:将盛有滴加酚酞的0.1 mol/L NaHCO3 溶液的试管微热时,观察到该溶液的浅红色加深;若冷却至室温时又变回原来的浅红色,发生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结合反应方程式说明)
24.某造纸厂排出的废水,经取样分析其中除了含有游离汞、纤维素以及其它的有机物外,其它成分为 c(Na+)=4×10—4mol/L,c(SO42—)=2.5×10—4mol/L, c(Cl—)=1.6×10—5 mol/L,c(NO3—)=1.4×10—5 mol/L,c(Ca2+)=1.5×10—5 mol/L,则该废水的pH为__________。
25.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mA+nBpC达到平衡,若:
(1)A、B、C都是气体,减少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m+n和p的关系是 。
(2)A、C是气体,增加B的量,平衡不移动,则B为 态。
(3)A、C是气体,而且m+n=p,增大压强可使平衡发生移动,则平衡移动的方向是 。
(4)加热后,可使C的质量增加,则正反应是 反应(放热或吸热)。
26.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CO2(g)+H2(g) CO(g)+H2O(g),
t℃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表: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
(2)该反应为 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3)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 ℃。
27.在如图用石墨作电极的电解池中,放入500mL含一种溶质的某蓝色溶液进行电解,观察到A电极表面有红色的固态物质生成,B电极有无色气体生成;当溶液中的原有溶质完全电解后,停止电解,取出A电极,洗涤、干燥、称量、电极增重1.6g。请回答下列问题:
(1)A接的是电源的 极,B是该装置 极。
(2)写出电解时反应的总离子方程式

(3)电解后溶液的pH为 ;要使电解后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则需加入 ,其质量为 。(假设电解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
28.可逆反应:aA(g)+ bB(g)cC(g)+ dD(g);根据下图回答:
(1)压强 P1比P2 (填大或小); (2)(a +b)比(c +d) (填大或小);
(3)温度t1℃比t2℃ (填高或低); (4)正反应为 反应。
29. I.炒过菜的铁锅未及时洗净,不久便会因腐蚀而出现红褐色锈斑。请回答:
(1)铁锅的锈蚀是 腐蚀(填“析氢”或“吸氧”)。
(2)写出铁锅腐蚀正极的电极反应式:
II.(1)某同学用碳棒、铜棒和稀硫酸为原材
料,实现了在通常条件下不能发生的反应:
Cu+H2SO4(稀)=CuSO4+H2↑。
请在右边画出能够实验这一反应的装置图。
(2)某同学在做一定条件下铜与稀硫酸的反应实验时,
看到碳棒上有气泡产生,但铜棒却没有被腐蚀。请你
分析其原因: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10分)
30.实验室中有一未知浓度的稀盐酸,某学生为测定盐酸的浓度在实验室中进行如下实验:请完成下列填空:
(1) 配制100mL 0.10mol/L NaOH标准溶液。
(2) 取20.00mL待测稀盐酸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酚酞作指示剂,用自己配制的标准NaOH溶液进行滴定。重复上述滴定操作2~3次,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编号
NaOH溶液的浓度
(mol/L)
滴定完成时,NaOH溶液滴入的体积(mL)
待测盐酸溶液的体积
(mL)
1
0.10
22.64
20.00
2
0.10
22.72
20.00
3
0.10
22.80
20.00
①滴定达到终点的现象是 。
②根据上述数据,可计算出该盐酸的浓度约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第3组实验滴定达到终点时锥形瓶内溶液的pH为 。(反应后溶液的体积按40mL计算;已知lg2=0.3、lg5=0.7并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③排去碱式滴定管中气泡的方法应采用操作 ,然后轻轻挤压玻璃球使尖嘴部分充满碱液。(填代号)
甲 乙 丙
④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其他操作正确)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有 。(多选扣分)
A、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读数
B、酸式滴定管使用前,水洗后未用待测盐酸溶液润洗
C、锥形瓶水洗后未干燥
D、称量前NaOH固体中混有Na2CO3固体
座号
E、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
高二化学试题答案 2013.02


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第Ⅰ卷(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2小题,每题1.5分,共48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右图最能说明孔子的什么思想主张( )
A.仁者爱人 B.克己复礼
C.为政以德 D.有教无类
2.在山东曲阜孔府大门两旁的明柱上,悬挂着一副对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那么最初让儒家思想“与国咸休,同天并老”的思想家是 ( ) A.朱熹 B.孔子 C.孟子 D.董仲舒 3.诸子百家的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孔子到孟子、荀子的思想,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 )
A.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
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C.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理想社会
D.通过实行法治,可以使小人变君子普通人变圣人
4.传统文化强调人要奋发有为,勇于担当。下列名句中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  )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③位卑未敢忘忧国 ④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⑤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5. 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一剧中,用抒情诗般的美丽语言讴歌:“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莎翁对人性的赞美说明他(  )
A.赞扬了人的自然属性   B.讴歌了人的理性世界
C.肯定了人的尊贵     D.描写了人的潜在力量
6.雕塑家罗丹(1840~1917年),参观博物馆,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时,曾有感而发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气息,那是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依你的推论,罗丹所谓的“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指的是 ( )
A. 以理性的方法,思考人类社会的现象 B.提倡归纳或实验的方法
C.尊崇人文主义,否定天主教的教规 D. 倾向自由、平等、反对君主政体
7.对右侧的绘画有这样一段介绍:“画家也很注重表现人间的母性美。但这种母爱带着一种对世界的胆怯心理特征,多少流露出拉斐尔内心深处的宗教情感。”“将传统的宗教题材描绘成现实生活中的理想美,称颂一般人类线性的光辉,洋溢着幸福与欢愉……”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此画带有古典主义绘画的典型特征
B.作者渴望幸福,肯定人性,蕴含着人文主义的思想
C.作品还不能完全摆脱宗教束缚,带有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时代特点
D.作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力冲击了欧洲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8.“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而且还确乎是一切可以称之为自由的东西之中最无害的东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作出这一论述的思想家应该是                 (  )
A.孟德斯鸠 B.伏尔泰 C.卢梭 D.康德
   9.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文学史上涌现出颇具特色的文
   学体裁,为后人所称颂。下列名句所对应的文学体裁是:   (   )
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②“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③“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A.楚辞、宋词、唐诗、诗经 B.汉赋、唐诗、诗经、宋词
C.诗经、唐诗、宋词、楚辞 D.楚辞、唐诗、宋词、诗经
10.2010年11月17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中医针灸和京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录”。下列有关京剧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京剧具有独特的表演风格      B.京剧以皮黄唱腔为主,融合了汉剧和徽剧
C.形成于明末清初的战乱环境     D.是全人类应该保护的精神文化遗产
11.中国古代十分重视数学研究和应用,并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有一部著作记载了十进位值制计数法,汇集了许多算术命题                    (   )
A.《周髀算经》 B.《九章算术》 C.《缀术》 D.《齐民要术》
12.《红楼梦》、《十日谈》都是中外历史上的名著,
他们共同的主要特点是     (   )
A.促进了文学艺术的改革与创新
B.反映新经济因素的产生或发展
C.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D.在社会上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13.法国学者维吉尔·比诺说:“当人们翻阅18世纪法国思想家、经济学家撰写的作品、游记或报刊文章时,会惊讶地发现中国的名字是如此频繁地出现,激起了那么多的赞誉之词。”出现上述现象主要是因为                      (   )
A.启蒙思想家们关注中国的儒家文化和政治 B.中国四大发明对法国启蒙运动影响巨大
C.西方传教士热衷于传播中国文化 D.中法两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非常频繁
14.激光是20世纪以来,继原子能、计算机、半导体之后,人类的又一重大发明,被称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最亮的光”等。这一发明主要与谁的科学理论创新有关(   )
A.伽利略 B.牛顿   C.普朗克    D.爱因斯坦
15.2011年10月31日,中国“神威蓝光”巨型计算机系统研制成功,成为世界上最快的
20台巨型计算机之一。中国在信息技术领域取得的了巨大的突破性成就的原因中没有( )
A.国家进行了科技体制的改革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提出
C.“双百”方针的提出与实施 D.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16.人类从平面交通步入水、陆、空立体交通时代的标志性发明是 ( )
A.莱特兄弟的飞机    B.卡尔·本茨的汽车
C.贝尔的有线电话 D.马可尼的无线电通信设备
17.著名历史学家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了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这三人的共同目标是( )
A.挽救中华民族危亡   B.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C.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8.蔡元培曾写过这样一幅对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无权,推翻历时两千年之变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这幅挽联悼念的是( )
A.林则徐 B.康有为 C.孙中山 D.李大钊
19.1921年,有人谈到:“今天的中国,西学有人提倡,佛学有人提倡,只有谈到孔子羞涩不能出口。”出现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有 ( )
A.清政府查禁《孔子改制考》
B.袁世凯提倡“尊孔复古”
C.新文化运动号召“打倒孔家店”
D.日本侵略者利用儒家经典进行奴化教育
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中国人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
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不能
佐证上述观点的史实是 ( )
A.林则徐建议制造炮船以抵御英国,被道光帝朱批为一派胡言
B.康有为抨击坚持“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封建顽固势力
C.陈独秀指出: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
D.毛泽东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从中国历史来看,20世纪重大理论成果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二
是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领导人的理论创新,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三大理论
成果都 ( )
①具有时代特征   ②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产物
③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  ④具有科学性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2.下列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兴起的先后顺序是 ( )
①“唯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
②“中华(民国)立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政体虽更,民彝无改”
③“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唯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
④“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A.①②③④   B. ①④②③   C.①②④③    D. ①③②④
23.毛泽东:“为人民服务”;邓小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的一切都是为了我的祖国
和人民”;江泽民:“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必须实现好、维护好、
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材料体现的共同本质思想是 ( )
A.提高党和国家的执政能力 B. 一脉相承而且与时俱进
C.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D.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4.1980年,中断17年的电影“百花奖”恢复举办。选票是随《大众电影》杂志发出的,每本只有一张选票,不少工厂、学校、机关团体一两千人中只有一两份《大众电影》。评选结果是,纪录片《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永垂不朽》得票21万张,美术片《哪吒闹海》得票42万张。这种情况反映了 (  )
A.“百花奖”促进了《大众电影》的销售
B.人们相对更喜欢美术片
C.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迫切需求
D.电影事业获得了巨大发展
25.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不包括 ( )
     
A.克隆羊多利  B.杂交水稻的培育 
C.载人航天技术  D.原子弹爆炸
26.2011年的日本大地震不仅在当时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而且还引发了福岛核电站的
泄漏危机,长期的危害将不可预计。面对这场浩劫,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   )
A.利用核能需要谨慎从事 B.核能的研究和使用弊多利少
C.人类需要从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 D.这不会影响到人类在核研究方面的步伐
27.“在美国宣称阿波罗计划成功的约半个世纪之后,我们也将自己的登月计划提到了议
事日程,事实已经证明,我们有能力征服太空,有能力将中国人从地球引力的束缚中暂时的
解脱出来,去探寻那未知的宇宙奥秘。”最能证明我们“能力”的事件是 (  )
A.1964年原子弹爆炸成功   B.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C.2003年“神舟五号”升空   D.2007年“嫦娥一号”飞临月球
28.下图是1976年发行的邮票“工农兵上大学”系列中的一张,从所学历史知识来分析,这应该反映的是哪一个历史时期的教育现状 ( )

A.文化大革命 B.建国初期 C.社会主义制度形成期 D.改革开放后
某些画家根据光色原理对绘画色彩进行了大胆革新,打破了传统绘画的褐色调子,并直
  接面对自然风景写生,将光色瞬间变幻的效果记录下来。这一绘画流派是( )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
30.从不同美术流派的表现手法角度看,画作《阿维尼翁的少女》
(如右图)的表现手法最接近于名画( )
A.《自由引导人民》  B.《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C.《日出?印象》   D.《格尔尼卡》
31.荒诞派戏剧经典作品《等待戈多》中只有一个场景和六个人物,戈多是“焦点人物”。人们望眼欲穿地盼着他到来,但他始终没有露面。他是什么人,要来干吗,人们为什么等他等等,都是一个谜。这样的剧情似乎荒诞不经,却含有很大的隐喻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表现西方人的危机意识,揭示人类生存现状的荒诞
B.表现了“人类在一个荒谬的宇宙中的尴尬处境”
C.表现了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和幸福的憧憬
D.反映了在绝望中等待渺茫希望的西方现代人的共同心理
32.恩格斯说:“当法国革命使这个理性的社会和这个理性的国家成为现实的时候,新制度就表明,不论它较之旧制度如何合理,却决不是绝对合乎理性的”。下列文学作品中能较好的体现恩格斯这一观点的是( )

A. B. C. D.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非选择题(本卷共三个大题,33题20分,34题16分,35题16分)
33.文化的作用是什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分)
材料一 一个伟大的君主,一个强大的帝国的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例如秦始皇和韩非,汉武帝和董仲舒。这就是文化的作用在治国中的体现。
(1)针对材料一的观点,若你是君主,在春秋战国的乱世中,你会重用哪位思想家来治国,为什么?(4分)
材料二 文天祥抗元被俘,宁死不屈,以正气歌明志,是文化的作用使然;“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座座贞节牌坊下压的是一个个呜咽的冤魂,这也是文化作用的体现。
(2)结合所学知识,具体谈谈如何理解材料中“文化的作用”?(4分)据此,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2分)
材料三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南宋)朱熹《行宫便殿奏扎》
材料四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明)李贽《藏书》
(3)据材料三、四分析朱熹和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4分)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材料五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下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原君》
(4)概括材料五作者提出了什么新的观点?这些观点形成的经济根源是什么?(4分)
34、(16分)中学生应当成为文明的继承者和创造者。最近某地拟举办“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主题展览,邀请中学生参与展览的筹备与宣传。
(1)展览一:伟大的三民主义
以下是展览文字节选:19世纪末,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关头,许多先进的中国人提出不同的救国主张……三民主义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的要求,并成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旗帜。
作为解说员,请你向参观者解释三民主义中的内容。(6分)
(2)展览二: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
下表是展览中体现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重要成果的介绍。
请参考已填充的文字,完成空白部分。(4分)
?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理论来源
马列主义
?①
写入党章
?②
中共十五大
核心思想
?③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地位
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④
(3)展览三:“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以下是展览主题句:20世纪末21世纪初,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运用所学知识,向参观者介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4分)
(4)展览四:重大理论成果的继承和发展
以下是展览的结束语: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20世纪以来,在中华民族走向独立和富强的道路上,先进中国人不断寻求真理、不断探索并创建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思想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指导社会实践,同时在实践中得到发展。
请根据结束语及所学知识,就中学生如何继承和发展重大理论成果提一条建议。(2分)
35.(16分)从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到天宫一号顺利发射升空,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停止太空探索的脚步。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材料二:“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材料三: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
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
一丰硕成果……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
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
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
—— 据新华社1970年4月25日讯
材料四:神舟六号尚在太空遨游,很多“搭车”企业就已经开始计算收益。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钱,将会产生7元至12元的回报。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多大动力……中国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崇尚科学、爱好和平的中国,一定会和平利用太空资源、让太空真正为人类造福。
——据新华社电
材料五:“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已经和当年的“神舟七号”一样,成为一个象征,表明中国通过几十年经济繁荣的财富积累,国力提升,能集中力量发展航天事业,在一度只有少数国家掌握的技术领域开始缩小差距。所以说,“天宫一号”在全世界的眼里,不仅仅只是一个太空飞行器,它还是一个最为直接而有力的证明,证明我们国家在过去几十年间在尖端科技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
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两位作者所属的诗词流派。(2分)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卫星发射的时代特征。这次卫星发射对
当时的中国产生了什么重要的影响?(4分)
(3)和材料三相比,材料四中中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侧重点是什么?并分析原因?(4分)

(4)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在尖端科技方面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有哪些?(6分)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参考答案2013.02
(2)(4分)
?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理论来源
马列主义
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写入党章
②中共七大
中共十五大
核心思想
③群众路线、实事求是、独立自主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地位
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④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3)历史地位:①“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涵盖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系,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②“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4分)
(4)言之有理即可。(2分)
35、(1)李白——浪漫主义;苏轼——豪放派。(2分)
(2)特征:国内: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国际:两极格局,美苏争霸,处于冷战时期。(2分)
影响: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在联合国席位的恢复。(2分)
(3)侧重点:经济(2分)
原因:国内: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为基本任务;国际: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国际环境也趋于缓和。(2分)
①“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②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③经济的飞速发展 ④科研人员的奉献精神(6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共100分)
I卷
注意:1、将I卷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
2、将第Ⅱ卷答案用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下面是世界最大的再保险公司——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对全球20世纪后50年的特大自然灾害作出的统计,根据表格判断1~2题。
年 代
1950-1959
1960-1969
1970-1979
1980-1989
1990-1999
重大自然灾害次数
20
27
47
63
82
经济损失(亿美元,折算为1998年水平)
385
690
1242
1929
5385
1.关于20世纪后50年自然灾害的发展趋势,正确的叙述是(??? )
A.由于战争和自然环境的恶化,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
B.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越大,死亡的人数也越多
C.自然灾害出现的频率和造成的经济损失都在增大
D.发展中国家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增大,发达国家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减少
2.关于20世纪后50年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关系,正确的论述是(??? )
①人类对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过度开发,增加了自然灾害发生机率
②沿海人口稠密地区经济发展快,气象灾害对这类地区造成的危害程度也因此增大
③人类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增多,诱发了自然灾害的发生
④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有时会诱发地质灾害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06年3月27日下午4时45分,太旧高速公路(太原至旧关)太原到阳泉段寿阳县境内的一百米左右路基出现沉陷,至当晚七时左右,坍塌地段路基整体外移,长度约一百五十米,最大深度约五米,路基大塌陷,致使交通处于瘫痪状态。太旧高速公路是山西省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已经平安运行十年之久。据此回答3—4题。
3. 关于此次事件原因的分析,你认为最可能是( )
A.该路段地基出现滑坡现象 B.该地发生了地震,导致泥石流
C.该建设项目是标准的“豆腐渣工程” D.台风的影响导致洪水冲垮路基
4. 关于对该事件处理的措施,正确的是( )①立即抢修路面,保证交通畅通②启用交通应急预案,疏导公路交通③查找塌陷原因,然后再整修路面④宣布废弃该公路,重新修建新的一条高速公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既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读“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右图),回答5~7题。
5.下列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有
①干旱 ②滑坡 ③台风 ④风暴潮 ⑤寒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6.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d分布最为集中的
自然灾害是
A.洪涝 B.台风 C.泥石流 D.干旱
7.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下列工程中,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
①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 ②兴建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
③修建“西气东输”管道   ④在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工程
⑤兴建广东大亚湾和阳江核电站  ⑥加固长江、黄河、珠江大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⑥ C.①②③⑥ D.②③④⑤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也不同。读黄河流域图回答8—9题。
8.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方法是( ) A. 利用单一指标划分 B. 利用综合指标划分 C. 以行政区划分指标 D. 利用气候、地形等指标
9.图中乙、丙、丁三地的最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 A. 气候干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 B. 酸雨、水土流失、赤湖 C. 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 D. 水土流失、荒漠化、泥沙淤积
广东产业高成本时代的到来,严重削弱了其产业竞争力和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原有的发展模式已走到了尽头,如何应对高成本时代的挑战,转变产业发展模式,成为广东“十二五”期间谋求新发展的一个核心课题。据此回答10—11题。
10.下列各项中,预示着广东进入21世纪后产业高成本时代到来的是( )
①土地、能源、水资源和原料供应日趋紧张 ②劳动力成本增加,就业困难,失业率上升 ③防治环境污染的投入不断增加 ④人民币对外币的比值被迫下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11.应对高成本时代的到来,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下列各项措施中合理的是( )
①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控制工业的规模 ②构建以政府为主体、产学研分工合作的创新体系 ③加快区域协调发展步伐,提升区域合作水平 ④加快绿色广东建设,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继“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后,我国又制订了“实现东部新跨越”的战略方针,环渤海经济圈作为东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加速崛起。读右图完成12~13题。
12、甲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其棉花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A.地势平坦广阔???? B. 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
C.土壤深厚肥沃??? D.降水丰富,水源充足
13、天津、青岛、大连吸引外资企业纷纷落户,其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①水陆交通便利??②市场前景广阔??③接近原料和零部件产地??④水源、动力充足?
?A.①②??????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我国各类资源丰富,种类齐全。但主要的能源资源和水资源的整体分布状况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地理格局不相适应。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却普遍面临着能源资源短缺的困境;西部广大地区资源丰富,却因资金短缺、基础设施和技术落后而得不到大规模开发。为了尽快改变这种局面,更好地利用我国现有资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先后制订了若干跨区域资源调配方案。读右图 “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地区调配示意图”,完成14~15题。
14、箭头①和③的运输方式中具有共性的是(? ?)????
A.管道运输? ?B.高压输电 C.水陆联运????D.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自行输送
15、有专家指出,④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有关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 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 ②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 ③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④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⑤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的侵入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③④⑤?? ?D. ②③⑤
右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区等值线图”,读图回答16—17题
16、假若图中河流易发生洪涝灾害,为缓解甲河段的洪水泛滥,最有效的措施是( )
A.流域内多植树造林
B.在乙河段修建水库
C.下游河段退耕还湖
D.修建和加固河堤
17、在河流综合治理中,A地所起的主要作用为( )
A.改善局部气候 B.发展养殖业
C.分洪和蓄洪区 D.进行立体开发
读右图,完成18—19题
18、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
A.耕地、林地、草地
B.耕地、草地、林地
C.草地、林地、耕地
D.草地、耕地、林地
19、图中丙表示地区,冬春季节应重点防治的灾害是( )
A.寒潮 B.低温冻害 C.沙尘暴 D.森林火灾
工业化率是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城市化率为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下图为“我国和日本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比较图”,读图回答20—21题。
20、图中表示我国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日本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的曲线分别是( )
A. ①②③④ B. ③②①④
C. ②③①④ D. ③④①②
21、结合上图所反映的情况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城市化是随着工业化的发生而发生的现象
B.我国城市化水平较低,并明显滞后于工业化
C.日本的工业化率始终高于我国
D.我国的工业化水平低于日本
下图为“M河流域河流分布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剖面图”,读图回答22—24题。
22、计划开发河流的水能,修建大坝的最理想位置是(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23、M河流域植树造林的主要作用是( )
A.防风固沙 B.调节气候 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美化环境
读右图回答24—25题。
24、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甲>乙>丙;降水:甲<乙<丙
B.周围山地环绕,地形以盆地为主
C.一般河流每年有两次汛期,有的存在凌汛现象
D.河流径流量主要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25、关于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期长是作物产量高的主要原因
B.热量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限制因素
C.平原面积广大,但粮食商品率低
D.次生盐碱化是土壤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读“我国某两种优势农产品及其优势产区布局图”,回答26—27题。
26、图中两种农产品最有可能的是( )
A.玉米和小麦
B.甘蔗和甜菜
C.高粱和谷子
D.油菜和花生
27、B区域与A区域相比( )
A.土壤肥沃
B.水源充足
C.机械化程度高
D.作物熟制高
推进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促进广东率先实现现代化,是当前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大课题。回答28—29题。
28、2005年,广东省第二、三产业的生产总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86%,城镇人口占全省人口的比重约42%,这两个比重的差距如此之大,说明广东城市化( )
A.明显滞后 B.明显过快 C.发展比较合理 D.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29、一个地区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时表现的特点有( )
①城镇人口的比重增长缓慢甚至停滞 ②城乡差别很小 ③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④非农业人口向农业人口转化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30、红水河,为西江上游的别称,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势崎岖,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下列符合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方向的是( )
A.发展为电子工业
B.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C.发展畜牧业
D.发展甜菜、花卉等城郊农业
第Ⅱ卷 (共40分)
注意事项:1.第Ⅱ卷为综合题
2.将第Ⅱ卷答案用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位置
题号
31
32
33
合计
得分
?
?
?
?
二.综合题:共40分
31、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工作站发布2007年草原鼠害调查情况:全区春季草原鼠害危害面积达10 715万亩,严重危害面积为5 225.6万亩。位于呼伦贝尔草原的新巴尔虎右旗鼠害面积达800多万亩,占全旗草场的40%。当地监测显示,该旗生存着上亿只老鼠,每天可吃掉上千吨牧草。
材料二 2007年夏季,受上游降水影响,洞庭湖区水位迅速上升,约20亿只东方田鼠从洞庭湖滩向垸内转移。湖滩上到处可见老鼠窝,堤岸、护坡变得千疮百孔。
材料三 内蒙古东部土地类型及气候资料
鼠灾造成的危害有哪些?(4分)
联系所学地理知识,分析材料中两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6分)
(3)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防治鼠灾?(3分)
32、读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
材料 山东省总面积15.78万平方千米,2007年城镇化水平为46.75%,已经接近47%的世界平均水平。随着环渤海经济圈的崛起,黄河经济带的振兴,2000年到2006年山东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口从1 286万增加到1 870.3万。近年来山东已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
(1)从材料和图乙中可以看出,山东省工业化主要表现在 、
两方面。
(2)从图乙中可以看出,山东省城市化快速推进主要表现在 、
两个方面。
(3)山东省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可能有 、 。
(4)山东是我国著名的水果之乡,试说明城市化对这一地区的水果生产的影响。
33、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6分)
材料一 某区域地形、水系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不同地点测得的径流量变化曲线图和E点以上流域的降水量变化图
(1)E河段的汛期在 季,补给方式主要为 。(2分)
(2)简要说明G曲线较平稳的原因以及与流域防洪防汛的关系。(4分)
(3)分析E、G两河段及流域的开发利用条件与方向,完成下表。(10分)
河段
开发利用
流域
地形、气候条件
农业发展方向
E
G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
高二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2013.02

33、(1)夏 高山冰雪融水(2分)
(2)原因:不同的河段(或支流)形成汛期的季节不一样(1分)
关系:不同河段(或支流)汛期在季节上的交错,降低了河流中下游洪水的洪峰值,河流中下游水量较平稳,有利于防洪防汛工作。(3分)
(3)
河段
开发利用
流域
地形、气候条件
农业发展方向
E
水能、旅游
(1分)
高原和山地,
纬度较低,
河谷地区热量不足(3分)
粮食和啤酒花等种植业(1分)
G
航运(1分)
平原地区,
纬度高,
热量不足(3分)
乳畜业(花卉业)(1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比为1∶2∶3,则它们所对的边长之比为( ).
A.1∶2∶3 B.1∶∶2 C.1∶4∶9 D.1∶∶
2.已知各项不为0的等差数列,满足,数列是等比数列,且( )
A.2 B.4 C.8 D.16
3. “”是“直线与圆相切”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已知是等差数列,,,则该数列前项和等于( ).
A.64 B.80 C.110 D.120
5.抛物线关于直线对称的抛物线的焦点坐标是( )
A.(1,0) B. C.(0,1) D.
6.给出两个命题:的充要条件是为正实数;奇函数的图象一定关于原点对称,则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
A. B. C.∧ D.∨
7.下列函数中,最小值为4的函数是( )
8.若集合A={ },B={<0},且,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1<<2   B.1≤≤2  C.1<<3     D. 1≤≤3
9.在△ABC中,若b=,c=3,∠B=30°,则a=( ).
A. B.2 C.或2 D.2
10.设F是抛物线C1: (p>0) 的焦点,点A是抛物线与双曲线C2:(a>0,b>0)的一条渐近线的一个公共点,且AF⊥x轴,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2 B. C. D.
11.设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且>, <,则, ,...,中最大的是( )
A. B. C. D.
12.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为直角梯形,AD∥BC,∠BAD=90°,PA⊥底面ABCD,且PA=AD=AB=2BC,M、N分别为PC、PB的中点.则BD与平面ADMN所成的角θ为(  )
A.30° B.60°
C.120° D.15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设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则目标函数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__.
14.三角形的一边长为14,这条边所对的角为,另两边之比为8:5,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_________.
11.巳知椭圆的中心在坐标原点,长轴在轴上,离心率为,且上一点到的两个焦点的距离之和为12,则椭圆的方程为
16. 已知,若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
高二数学试题 2013.02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
题号

17
18
19
20
21
22
总分
得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 14
15 16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本小题满分12分)
在锐角三角形中,边a、b是方程x2-2x+2=0的两根,角A、B满足2sin(A+B)-=0,
求角C的度数,边c的长度及△ABC的面积.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顶点在原点, 焦点在x轴上的抛物线被直线y=2x+1截得的弦长为,求抛物线的方程.
19. (本小题满分12分)
制定投资计划时,不仅要考虑可能获得的盈利,而且要考虑可能出现的亏损.
某投资人打算投资甲、乙两个项目. 根据预测,甲、乙 项目可能的最大盈利率分别为100﹪和50﹪,可能的最大亏损分别为30﹪和10﹪. 投资人计划投资金额不超过10万元,要求确保可能的资金亏损不超过1.8万元. 问投资人对甲、乙两个项目各投资多少万元,才能使可能的盈利最大?
座号
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在四棱锥中,底面是矩形,且,,平面,、分别是线段、的中点.
(Ⅰ)证明:;(Ⅱ)判断并说明上是否存在点,使得∥平面;(Ⅲ)若与平面所成的角为,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等差数列的公差大于0,且是函数的两个零点,数列的前n项的和为,且.
(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Ⅱ) 记,求证:.

22.(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圆经过椭圆
的右焦点F及上顶点B.过椭圆外一点作倾斜角为的直线交椭圆于C、D两点.
⑴求椭圆的方程;
⑵若右焦点F在以线段CD为直径的圆E的内部,求的取值范围.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
高二数学试题答案 2013.02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D
A
A
D
A
C
B
C
D
C
A
二.填空题
13、 3 14、 15、 16、 -1
三.解答题
17. 解答:解:由2sin(A+B)-=0,得sin(A+B)=,
∵△ABC为锐角三角形
∴A+B=120°, C=60°…………………………4分
又∵a、b是方程x2-2x+2=0的两根,∴a+b=2,
a·b=2, ∴c2=a2+b2-2a·bcosC=(a+b)2-3ab=12-6=6,
∴c=, …………………………8分
S△ABC=absinC=×2×=…………………………12分
18.解:依题意可设抛物线方程为:(a可正可负),与直线y=2x+1截得的弦为AB;
则可设A(x1,y1)、B(x2,y2)联立 得…………………………4分
即 …………………………6分
得:a=12或-4(6分)…………………………10分
所以抛物线方程为或 …………………………12分
.
19.解:设投资人分别用万元、万元投资甲、乙两个项目. 则:

目标函数为:。…………………………4分
上述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含边界),阴影部分表示可行域. …………………………6分
作直线,并作平行于的一组直线,,与可行域相交,其中有一条直线经过可行域上的M点,且与直线距离最大,这里M点是直线和直线的交点.
解方程组:得,此时,(万元). …………………………10分
答:投资人分别4万元和6万元时,才能使可能的盈利最大…………………………12分
20. 解法一:(Ⅰ)∵ 平面,,,,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2分
不妨令∵,
∴,
即.…………………………4分
(Ⅱ)设平面的法向量为,
由,得,令,解得:.
∴. ………………………………………………………6分
设点坐标为,,则,
要使∥平面,只需,即,

∴ 数列是等比数列,
∴ ………………………………………………… 8分
(Ⅱ)由(Ⅰ)知……………… 9分
∴ ,即
∴ 
故 ………………………12分
22. 解: (1)∵圆G:经过点F、B
∴F(2,0),B(0,),∴, ………………2分
∴ 故椭圆的方程为 ………………4分
(2)设直线的方程为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得0分)
1.下列单位符号中不能表示磁感应强度单位的是( )
A. B.
C. D.
2.三个点电荷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图中a、b两点出的场强大小分别为、,电势分别为,则( )
(A)>,>(B)<,<
(C)>,<(D)<,>
3.如图所示的直线是真空中某一电场的一条电场线,A、B是这条电场线上的两点,一个带电的粒子在只受电场力的情况下,以速度vA经过A点向B点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该带电粒子以速度vB经过B点,且vA与vB方向相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电势一定高于B点电势
B.A点场强一定大于B点场强
C.该带电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一定小于它在B点的电势能
D.该带电粒子在A点的动能和电势能之和等于它在B点的动能和电势能之和
4.在雷雨云下沿竖直方向的电场强度为V/m.已知一半径为1mm的雨滴在此电场中不会下落,取重力加速度大小为10m/,水的密度为 kg/。这雨滴携带的电荷量的最小值约为( )
A.2C B. 4C C. 6C D. 8 C
5.如图所示,在y轴上关于O点对称的A、B两点有等量同种点电荷+Q,在x轴上C点有点电荷-Q且CO=OD,∠ADO=60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O点电场强度为零
B.D点电场强度为零
C.若将点电荷+q从O移向C,电势能增大
D.若将点电荷-q从O移向C,电势能增大
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闭合开关S,
待电流达到稳定后,电流表示数为I,电压表示数为U,电容
器C所带电荷量为Q,将滑动变阻器P的滑动触头, 从图示位
置向a一端移动一些,待电流达到稳定后,则与P移动前相比( ) ( )
A.U变小 B.I变小 C.Q增大 D.Q减小
7.如图4所示的电路中,灯泡A和灯泡B原来都是正常发光的,现在突然灯泡A比原来变暗了些,灯泡B比原来变亮了些,则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可能是(  )
A.R3断路
B.R1短路
C.R2断路
D.R1、R2同时短路
8、图中所示电路中,各灯泡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分别是:
A灯“10V 10W”,B灯“60V 60W”,C灯“40V 40W”,D灯“30V 30W”。在a、b两端加上电压后,四个灯都能发光。比较各灯泡消耗功率大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PB>PD>PA>PC
B.PB>PA>PD>PC
C.PB>PD>PC>PA
D.PA>PC>PD>PB
9.如图所示,放在台秤上的条形磁铁两极未知,为了探明磁铁的极性,在它中央的正上方固定一导线,导线与磁铁垂直,给导线通以垂直与纸面向外的电流,则( )
A.如果台秤的示数增大,说明磁铁左端是北极
B.如果台秤的示数增大,说明磁铁右端是北极
C.无论如何台称的示数都不可能变化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0.极光是由来自太阳的高能量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高空稀薄大气层时,被地球磁场俘获,从而改变原有运动方向,向两极做螺旋运动而形成的.科学家发现并证实,向两极做螺旋运动的这些高能粒子的旋转半径是不断减小的,其原因有下列几种可能:
①洛伦兹力对粒子做负功,使其动能减小
②空气阻力做负功,使其动能减小
③南、北两极的磁感应强度增强
④太阳对粒子的引力做负功
其中正确的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1. 如图,长为的直导线拆成边长相等,夹角为的形,并置于与其所在平面相垂直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当在该导线中通以电流强度为的电流时,该形通电导线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 )
(A)0 (B)0.5 (C) (D)
12.如图7所示,MN为两个匀强磁场的分界面,两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的关系为B1=2B2,一带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粒子从O点垂直MN进入B1磁场,则经过多长时间它将向下再一次通过O点 (  )
A. B.
C. D.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
物理试题 2013.02
第Ⅱ 卷(实验与计算题,共52分)
题号

15
16
17
总分
得分
二.实验题(共 19 分)
13.(8分)读数:
(1)__________cm (2)__________mm (3)__________mA (4)__________V
14.(11分)为了测定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现有下列器材料:
A.干电池一节
B.电压表(0—3—15V,内阻约为3K,15K)
C.电流表(0—0.6—3A,内阻约为10,2
D.滑动变阻器(0—20)
E.滑动变阻器(0—1000)
F.开关、导线
(1)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应选用的变阻器是 (填字母代号)闭合电键前滑片放在 处。
(2)根据实验要求,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实物图上连线
(3)某次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电流表示数/A
0.24
0.50
0.70
1.10
1.50
电压表示数/V
1.30
1.10
0.95
0.60
0.30
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图上画出U—I图线(合理设置坐标刻度)。由图可求得电动势
E= ________V,
内电阻r= ________。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6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9分)用一根长L=0.8m的绝缘轻绳,吊一质量m=1.0g的带电小球,放在磁感应强度B=2.5T、方向如图所示的匀强磁场中.把小球拉到悬点的右侧,轻绳刚好水平拉直,将小球由静止释放,小球便在垂直于磁场的竖直平面内摆动.当小球第一次摆到最低点时,悬线的拉力恰好为0.5mg(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小球带何种电荷?带电量为多少?
(2)当小球第二次经过最低点时,悬线对小球的拉力多大?
16.(10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内阻,电阻。间距的两平行金属板水平放置,板间分布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的匀强磁场。闭合开关,板间电场视为匀强电场,将一带正电的小球以初速度沿两板间中线水平射入板间。设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Rx,忽略空气对小球的作用,取。
求:若小球进入板间做匀速圆周运动并与板相碰,碰时速度与初速度的夹角为,则Rx是多少?
17. (14分)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2.0×10-11kg,电荷量= +1.0×10-5C的带电微粒(重力忽略不计),从静止开始经U1=100V电压加速后,水平进入两平行金属板间的偏转电场,偏转电场的电压U2=100V。金属板长L=20cm,两板间距d =cm。求:
(1)微粒进入偏转电场时的速度大小
(2)微粒射出偏转电场时的偏转角
(3)若该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0.346T,
为使微粒不会由磁场右边射出,该匀强磁场的
宽度D至少为多大 ?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
高二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2013.02
1.A 2.C 3.CD 4.B 5.BD 6.BC 7.C 8.B 9.A 10.B 11.C 12.B
13.(8 分)
(1) 2.25 cm (2)__6.860____mm (3)__115____mA (4)__5.00_____V
14.(.11分)(1)E 接入电路阻值最大处 (2分)
(2)见右图 (3分)
(3)见下左图(3分),1.50, 0.80 (各2分)
15、(9分)解:(1)设小球第一次到达最低点时速度为v,
则由动能定理可得…..2分
在最低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2分
解得C………1分 根据左手定则可判断小球带负电………..1分
(2)根据机械能守恒可知,小球第二次到达最低点时速度小仍为v,此时悬线对小球的拉力为F,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分
解得N………..1分
16.解:小球进入电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说明重力和电场力等大反向,洛仑兹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1 ⑤
2 ⑥
连立⑤⑥化简得
1 ⑦
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初末速的夹角等于圆心角为60°,根据几何关系得
(3)进入磁场时微粒的速度是: (2分)
轨迹如图,由几何关系有: (2分)
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 (2分)
联立以上三式得 (1分)
代入数据解得 (1 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第Ⅰ卷选择题各小题的答案请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名,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女性色盲基因的携带者为15人,患者为5人;男性患者为11人,那么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为多少? ( )
A.12% B.9% C.6% D.4.5%
2.纯种红花茉莉(RR)与纯种白花茉莉(rr)杂交得F1,取F1的花药离体培养,然后将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加倍得F2,F2的基因型及其比例是 ( )
A.RR:rr=1:1 B.RR:rr=3:1 C.Rr:rr=1:1 D.RR:Rr:rr=1:2:1
3.人类多指基因(T)对正常基因(t)显性,白化基因(a)对正常基因(A)隐性,它们都在常染色体上,而且是独立遗传。一个家庭中父亲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白化病孩子,则下一孩子只患一种病和患两种病的几率分别是 ( )
A.1/2,1/8 B.3/4,1/4 C.1/4,1/4 D.1/4,1/8
4.图1表示b基因正常转录过程中的局部状态图,图2表示该生物正常个体的体细胞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某生物的黑色素产生需要如图3所示的3类基因参与控制,三类基因的控制均表现为完全显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由图2所示的基因型可以推知:该生物体能合成黑色素
B.若b1链的(A+T+C)/b2链的(A+T+G)=0.3,则b2为RNA链
C.若图2中的2个b基因都突变为B,则该生物体可以合成出物质乙
D.图2所示的生物体中肯定存在某细胞中含有4个b基因
5.如图为核苷酸链结构图,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能构成一个完整核苷酸的是图中的a和b
B.图中五碳糖为脱氧核糖或核糖
C.各核苷酸之间是通过化学键③连接起来的
D.若该链为脱氧核苷酸链,从碱基组成上看,缺少的碱基是T
6.有关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 ②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
③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指不同世代间基因的传递规律
④基因突变发生在体细胞中,则不能遗传 ⑤种群中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7.某种狗的毛色受2种基因控制。第一种基因控制毛色,其中黑色为显性(B),棕色为隐性(b)。第二种基因控制颜色的表达,颜色表达是显性(E),颜色不表达为隐性(e)。无论遗传的毛色是哪一种(黑色或棕色),颜色不表达的狗的毛色为黄色。一位育种学家连续让一只棕色的狗与一只黄色的狗交配,结果生下的小狗有黑色的,也有黄色的,但没有棕色的。根据以上结果可以判断亲本最有可能的基因型是 ( )
A.bbEe和BBee B.bbEE和Bbee C.bbEe和Bbee D.bbee和Bbee
8.少数人的精子中性染色体为(a)XY或(b)YY,其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 )
A.a减Ⅰ分裂不分离,b减Ⅰ分裂不分离 B.b减Ⅱ分裂不分离,b减Ⅱ分裂不分离
C.a减Ⅰ分裂不分离,b减Ⅱ分裂不分离 D.a减Ⅱ分裂不分离,b减Ⅰ分裂不分离
9.测得某DNA片段含有碱基1600个,其中腺嘌呤占27.5%,问该DNA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有多少个 ( )
A.2520个 B.1480个 C.1080个 D.720个
10.下列为某一段多肽链和控制合成它的DNA双链的一段:—甲硫氨酸—脯氨酸—苏氨酸—甘氨酸—缬氨酸—。密码表如下:甲硫氨酸(AUG)、脯氨酸(CCA、 CCC、 CCU )、苏氨酸(ACU、ACC、ACA)、甘氨酸(GCU、GGA、GGG)、缬氨酸(CUU、GUC、GUA)。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 )
A.这段DNA中的①链起了转录模板的作用
B.决定这段多肽链的遗传密码子依次是AUG、CCC、ACC、GGG、GUA
C.这条多肽链中有4个“—CO—NH—”的结构
D.若这段DNA的②链右侧的第二个碱基T为G替代,这段多肽中将会出现两个脯氨酸
11.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色盲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为7%。现有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妻子为该常染色体遗传病致病基因和色盲致病基因携带者。那么他们所生小孩同时患上述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 )
A.1/88 B.1/22 C.1/90 D.3/800
12.将二倍体玉米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待其长成后用其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得到了新的植株,有关新植株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 )
(1)是单倍体 (2)体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 (3)不能形成可育的配子
(4)体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 (5)能形成可育的配子 (6)可能是纯合子也有可能是杂合子
(7)一定是纯合子 (8)是二倍体
A.(4)(5)(7)(8) B.(1)(4)(5)(6)C.(1)(2)(3)(6) D.(1)(4)(5)(7)
13.有关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一个种群就是一个物种 ②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能相互交配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③通常情况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④在物种形成的过程中,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是同时出现的 ( )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4.在自然条件下,硝化细菌产生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是 (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变异 D.环境条件的变化
15.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种群中的个体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递给后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B.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生物进化
C.种群通过个体的进化而进化 D.种群通过地理隔离可能达到生殖隔离
16.孟德尔对于遗传学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利用设计巧妙的实验否定了融合遗传方式。为了验证孟德尔遗传方式的正确性,有人用一株开红花的烟草和一株开白花的烟草作为亲本进行实验。在下列预期结果中,支持孟德尔遗传方式而否定融合遗传方式的是( )
A.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代全为红花
B.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代全为粉红花
C.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2代按照一定比例出现花色分离
D.红花亲本杂交,子代全为红花;白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白花
17.下图为三个处于分裂期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甲可能是丙的子细胞
B.乙、丙细胞不可能来自同一个体
C.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4条染色体
D.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18.火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ZW,♂ZZ)。曾有人发现少数雌火鸡(ZW)的卵细胞未与精子结合,也可以发育成二倍体后代。遗传学家推测,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卵细胞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之一结合,形成二倍体后代(WW的胚胎不能存活)。若该推测成立,理论上这种方式产生后代的雌雄比例是 ( )
A.雌:雄=1:1 B.雌:雄=1:2 C.雌:雄=3:1 D.雌:雄=4:1
19.假设某大肠杆菌含14N(N的质量数为14,下同)的DN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若将其长期培养在含15N的培养基中便得到含15N的DNA,相对分子质量为b,现将含15N的DNA大肠杆菌再培养在14N的培养基中,子二代DNA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为 ( )
A.(3a+b)/4 B.(a+b)/4 C.(a+b)/2 D.(3b+a)/4
20.甲、乙图示真核细胞内两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乙所示过程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合成的产物是双链核酸分子
B.甲所示过程在细胞核内进行,乙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C.DNA分子解旋时,甲所示过程不需要解旋酶,乙需要解旋酶
D.一个细胞周期中,甲所示过程在每个起点只起始一次,乙可起始多次
21.黄色圆粒(YYRR)与绿色皱粒(yyrr)杂交,得F1,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从F1自交所得种子中,拿出一粒绿色圆粒和一粒绿色皱粒,它们都是纯合子的概率为 ( )
A.1/16 B.1/2 C.1/8 D.1/3
22.下图为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②中的染色体行为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B.细胞①、②、③、⑤产生的子细胞中均有
同源染色体
C.图中表示有丝分裂的细胞及分裂的顺序是
⑤→③→①
D.④细胞分裂形成精细胞或第二极体
23.假设有一段mRNA上有60个碱基,其中A有15个,G有25个,那么转录该mRNA 的DNA分子区段中,“C+T”的个数以及该mRNA翻译成的蛋白质所需氨基酸的个数分别是( )
A.40、30 B.60、20 C.40、20 D.80、40
24.假定五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杂交组合AaBBCcDDEe×AaBbCCddEe产生的子代中,有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四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所占的比率是 ( )
A.1/32 B.1/16 C.1/8 D.1/4
25.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B.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能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但生物没有进化
C.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
26.正常情况下,有可能存在等位基因的是 ( )
A.一个四分体上 B.一个DNA分子的双链上
C.一个染色体组中 D.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27.下图是与细胞分裂相关的坐标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图中CD段一定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
B.甲图中的AB段若发生在高等哺乳动物
的精巢中,细胞肯定进行减数分裂
C.乙图中A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DNA
的比例为1∶2∶2
D.乙图中的CD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一定为正常体细胞的一半
28.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下降,原因是 ( )A.杀虫剂对害虫具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害虫的数量增加
B.杀虫剂诱发了害虫抗药性基因的产生
C.杀虫剂能诱导害虫分解药物的基因表达
D.害虫发生了定向突变,增强了抵抗性
29.用噬菌体(31P、32S)去感染体内含有放射性标记32P和35S的大肠杆菌,得到的子代噬菌体所含的元素是 ( )
A.31P、32P、32S B.31P、32P、35S
C.31P、32S、35S D.32P、32S、35S
30.下图是某家系一种遗传病的遗传图解,成员中Ⅰ-1、2和Ⅱ-2为患者。推测合理的一项是( )
A.III-2为患病男孩的概率是50%
B.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C.II-3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50%
D.该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31.一位只患白化病的病人(a)的父亲为正常,母亲只患色盲(b)。则这位白化病病人正常情况下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后期可能的基因型是 ( )
A.aXB或aY B.aXB或aXb C.aaXBXB或aaYY D.aaXBXB或aaXbXb
32.某植物种群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该种群的A和a基因频率分别是
A.30%、20% B.45%、55% C.50%、50% D.55%、45% ( )
33.DNA分子片段复制、转录的情况如图所示,图中a、b、c、d表示脱氧核苷酸链的片段。如果没有发生变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b和c的碱基序列可以互补
B.a中(A+G)/(T+C)的比值与d中
(A+G)/(T+C)的比值一般不相同
C.a中(A+T)/(G+C)的比值与b中
(A+T)/(G+C)的比值相同
D.a和e的碱基序列可以互补
34.长翅红眼雄蝇与长翅白眼雌蝇交配,产下一只染色体组成为XXY的残翅白眼雄蝇。已知翅长、眼色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A—长翅,a—残翅)和X染色体(B—红眼,b—白眼)上,在没有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该染色体组成为XXY的白眼雄蝇体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
B.产生该白眼雄蝇可能是父本雄蝇减数第一次分裂出错,XY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产生异常的精子XY与正常卵细胞结合
C.产生该白眼雄蝇可能是母本雌蝇仅减数第一次分裂出错,此时与亲代雌蝇参与受精的卵细胞一起产生的三个极体基因型可能为AXb,AXb,a
D.产生该白眼雄蝇可能是母本雌蝇仅减数第二次分裂出错,此时与亲代雌蝇参与受精的卵细胞一起产生的三个极体基因型可能为AXb,AXb,a
35.下图所示的是一种罕见的疾病——苯丙酮尿症(PKU)的家系图,设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是显性,a是隐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8的基因型为Aa
B.PKU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C.8与9结婚,生了两个正常孩子,第3个孩子
是PKU的概率为1/6
D.该地区PKU发病率为1/10000,10号男子与
当地一正常女子结婚,生病孩几率约为1/200
36.果蝇的红眼为伴X显性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在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的一组是 ( )
A.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B.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C.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D.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37.已知在甲DNA分子中一条单链中的(A+G)/(T+C)=m,乙DNA分子中一条单链中的(A+T)/(G+C)=n,分别求甲、乙两DNA分子中各自的另一条链中对应的碱基比例为
A.m、1/n B.1/m、n C.m、1 D.1、n ( )
38.果蝇的一精原细胞中的一个DNA分子用15N进行标记,在正常情况下,在其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中,含15N的精子数占 ( )
A.1/16 B.1/8 C.1/4 D.1/2
39.如图的横坐标中,C1、C2、C3、C4表示某种哺乳动物(2n)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某些时期的细胞。图中a、b、c表示各时期细胞的某种结构或物质在不同时期的连续数量变化,可以与图中C1、C2、C3、C4相对应的细胞是 ( )
A.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
胞、精子
B.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
细胞、精细胞
C.卵原细胞、次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
第二极体
D.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
细胞、第一极体
40.某家系中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如下图),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Ⅱ-3的致病基因均来自于I-2
C.Ⅱ-2有一种基因型,Ⅲ一8基因型有四种可能
D.若Ⅲ—4与Ⅲ—5结婚,生育一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5/12
高二生物试题 2013.02
说明:第Ⅱ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纸上相应位置,答在试卷上的答案不予评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40分)。
41.图1是某高等生物细胞增殖某时期模式
图,图2是该生物细胞核内染色体及
DNA相对含量变化的曲线图。据图回答
下列问题:(注:横坐标各个区域代表细
胞分裂的各个时期,区域的大小和各个
时期所需的时间不成比例)
(1)图2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有 ,a点的变化可表示的生理过程为 。
(2)图1中含有 条脱氧核苷酸链,含有 个染色体组。
(3)图1所示细胞对应图2的时期是 ,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 。
(4)如果图1中结构3上某位点有基因F,结构4上相应位点的基因是f,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42.小麦品种是纯合体,生产上用种子繁殖。控制小麦高杆的基因A和矮杆的基因a是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小麦抗病的基因B和控制小麦感病的基因b是一对等位基因,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若要通过杂交育种的方法选育矮杆(aa)抗病(BB)的小麦新品
种,所选择亲本的基因型是 ;确定表现型为矮杆抗病
小麦是否为理想类型的最适合的方法是 。
(2)某同学设计了培育小麦矮杆抗病新品种的另一种育种方法,过
程如图所示。其中的③表示 技术,④应在甲植株生长发
育的 时期进行处理;乙植株中矮杆抗病个体占 。
(3)自然情况下,A基因转变为a基因的变异属于 。
43.下图A所示为人体内苯丙氨酸与酪氨酸的代谢途径,图中的数字分别代表三种酶。
(1)人体内环境中的酪氨酸除图A中所示的来源外,还可以来自于 。
(2)若酶①由n个氨基酸组成,则酶①基因的碱基数目不能少于 。合成酶①的过程中至少脱去了 个水分子。
(3)图B所示Ⅱ– 1因缺乏图A中的酶①而患有苯丙酮尿症,Ⅱ– 3因缺乏图A中的酶②而患有尿黑酸尿症,Ⅱ– 4不幸患血友病(上述三种性状的等位基因分别用Pp、Aa、Hh表示)。一号和二号家庭均不携带对方家庭出现的遗传病基因。Ⅰ– 3个体涉及上述三种性状的基因型是 。
(4)Ⅱ– 3已经怀有身孕,如果她生育一个女孩,健康的概率是 ;如果生育一个男孩,健康的概率是 。
44.某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大块农田发生稻化螟虫害,承
包土地的农民起初在稻田里喷洒DDT家药,但几年后又不
得不以放养青蛙来代替喷洒农药。如图为在此时期内稻化螟
种群密度变化示意图,分析回答:
(1)从A点到B点,在施用杀虫剂的初期,害虫种群密度急
剧下降,但仍有极少数个体得以生存,原因是 。
(2)从B点到C点曲线回升的原因是 。
在这个过程中,农药对害虫起 作用,这种作用是 (定向或不定向)的,是通过农药与害虫之间的 实现的。
(3)一般认为,C到E点为生物防治期,请根据曲线对比两种治虫方法,可以看出农药防治害虫的缺点是 。
(4)如果A到D为农药防治期,这说明在C点时,农民在使用农药时可能采取了某种措施,这种措施最可能是 。
45.荠菜的果实形成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该性状的遗
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A、a,B、b表示。为
探究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
(1)图中亲本基因型为 。根据F2表现型比例
判断,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遵循 定律。
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2)图中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
代,其后代表现型仍然为三角形果实,这样的个体
在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的比例为 ;还有部分个体自交后发生性状分离,它们的基因型是 。
(3)现有3包基因型分别为 AABB、AaBB、和aaBB的荠菜种子,由于标签丢失而无法区分。根据以上遗传规律,请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每包种子的基因型。有已知性状(三角形果实和卵圆形果实)的荠菜种子可供选用。
实验步骤:① :② ;③ 。
结果预测:Ⅰ如果 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
Ⅱ如果 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
Ⅲ?如果 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
高二生物试题答案 2013.02


说明:1.本试卷分为卷Ⅰ和卷Ⅱ两部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2.将卷Ⅰ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卷Ⅱ用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纸上。
卷Ⅰ(选择题 共105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 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 从题中所给的A、 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 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en can the man see the headmaster?
A. At 9:30. B.At 11:45. C.At 12:40.
2.Why does the man want to keep the window shut?
A.He is ill. B.He wants to open it himself.
C.The air inside is fresh enough.
3.What is Mike?
A.A teacher. B.A student. C.A writer.
4. What has made working at home possible?
A.Personal computers. B.Communication industry.
C.Living far from companies.
5. Where is the woman?
A.In a soap factory. B.In her house. C.At an information desk.
第二节 (共15 小题; 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题
6.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A.At home. B.On a bus. C.In the bank.
7.Why do the two speakers want to buy a car?
A.They have a lot of money. B.The man lives too far away from his office.
C.The woman's office is too far away from her home.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8.Why won't Mr. Stone come to the clinic tomorrow?
A.He can't spare the time. B.The clinic will be closed.
C.Dr. Milton won't come to work.
9. When is the clinic open in a week?
A.From Monday to Friday. B.On weekdays except Thursday.
C.During the whole week.
10. What time has finally been fixed for Mr. Stone to come?
A.5:30 p. m., Wednesday. B.6:15 p. m., Wednesday. C.6:15 p. m., Thursday.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1至13题
11.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Neighbors. B.Doctor and patient. C.Friends.
12.When did the woman cough most seriously?
A. In the morning. B.In the afternoon. C.At night.
13.What did the man do for the woman?
A.He examined the woman carefully.
B.He gave her some medicine and some advice as well.
C.He just told her not to worry too much.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4至16题
14.What's the possi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Husband and wife. B.Friends. C.Strangers.
15.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A.In a restaurant. B.At the woman s home. C.At the man's home.
16.What does the woman ask the man to do?
A.Have some soup. B.Have more rice. C.Bring his wife next time.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题
17.What did Nicholas do at eighteen months?
. He began to learn French. B. He read the newspaper.
C. He took telephone messages.
18.Why was Nicholas bored and unhappy at the two schools?
A.He had too much homework. B.He almost couldn't learn anything special.
C.His teachers often corrected his spelling.
19.Who offered to help Nicholas finally?
A.His classmates. B.His parents. C.A college.
20.What is Nicholas' life like now?
A.Busy without any social life. B.Full but boring.
C.Busy at college and free at home.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语法和词汇知识(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 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21.—Would you mind giving your advice on how to improve our business management?
—If you make ____ most of the modern equipment, there will be ____ rise in production.
A.不填; 不填 B.the; a C.不填; a    D.the; 不填
22.The education program________combining brain work with manual labor is being widely spread throughout the country.
A.to aim at         B.aims at
C.having aimed at D.aimed at
23._____ economic, political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it is difficult for China and America to fully understand each other.
A.In spite of    B.Regardless of C.On account of D.In terms of
24.The bus hit against a tree in the fog and________to the deep valley,with ten passengers killed and twenty wounded.
A.down did it roll    B.down rolled it
C.it down rolled    D.down it rolled
25.—How did you________the old valuable house?
—It used to be ________my uncle.He left it to me in his will.
A.take possession of;in possession of
B.take the possession of;in the possession of
C.take possession of;in the possession of
D.take the possession of;in possession of
26.My father never the idea that money brings happiness.
 A.appeals to B.subscribes to C.applies to D.contributes to
27.--- I cannot find Mr. Smith. Where did you meet him this morning?
--- It was in the hotel ____ he stayed.
A. that B. where C. which D. the one
28.If I________long enough to have a job,I would choose to be a doctor,________those AIDS patients.
A.had lived;helping B.should live;help
C.were to live;helping D.should live;help
29.—How can you know so much about what’s going on in that country? —I’ve got a friend living there who always keeps me _____. A.informing???????????????????????????????????? B.to be informed C.being informed???????????????????????????? D.informed
30.________from Milan Trenc’s novel,the film Night at the Museum brings to life a world where dinosaurs wander the earth.
A.Adapted    B.Adapting
C..Having adapted    D.To be adapted
31. —Do you think we should accept that offer?
—Yes,we should,for we________such bad luck up till now,and time________out.
A.have had;is running
B.had;is running
C..have;has been run
D..have had;has been run
32.—________the computer be repaired by him?
—No,I’d rather he________it repaired.
A.Will;has    B.Should;have
C.Shall;had D.Can;has
33. Under no circumstances________to move to a new place far away from her workplace,because it isn’t convenient for her family and herself.
A.Karen will agree B.will Karen agree
C..Karen will disagree D.will Karen disagree
34. The teacher asked a difficult question,but Ted finally managed to________a good answer.
A.put up with B.keep up with
C.come up with D.go through with
35. —Let’s go Dutch for this supper,OK?
 —No,________this time,as a reward for all your help.
A.it’s up to you    B.it’s my treat
C.let’s talk about it    D.it doesn’t matter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36~55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 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s a saying goes, every bean has its black. It is impossible to make no mistakes all one′s life. My grandpa Nybakken, a carpenter, is no 36 .Several decades ago he made a mistake—a perfect mistake, 37 .
On a cold Saturday, Mother′s father was building some wooden cases for the clothes his 38 was sending to an orphanage(孤儿院)in Congo. On his way home, he 39 into his shirt pocket to find his glasses, but they were gone. He remembered putting them there that morning, so he drove back to the church. His search proved 40 .When he 41 replayed his earlier actions, he realized what happened. The glasses had slipped out of his pocket unnoticed and fallen into one of the cases. His brand new glasses, having 42 him $ 20 that very morning, were heading for Congo! He had to drive home. 43 .
Several months later, the director of the orphanage came to give a report on Sunday night at my grandfather′s church, 44 Grandpa and his family also attended.
“But most of all, ”he said,“I must thank you for the 45 you sent last year. You see, the bandits(土匪)had just swept through the orphanage, destroying everything, including my glasses. I was desperate.”
“ 46 I had the money, there was simply no way of 47 those glasses. 48 not being able to see well, I experienced headaches every day. Then your cases arrived. When my staff 49 the covers, they found a pair of glasses lying on top.”
Then, still gripped(吸引注意)with the 50 of it all, he continued,“When I tried 51 the glasses, it was as though they had been made just for me! I want to thank you for being a part of that!”
The people listened, 52 for the miraculous glasses. But the director surely must have 53 their church with another, they thought. There were no glasses on their 54 of items to be sent overseas. But sitting quietly in the back, with tears 55 down his face, an ordinary carpenter realized the Master Carpenter had used him in an extraordinary way.?
36.A.expectation B.success C.comment D.exception
37.A.though B.although C.as D.so
38.A.factory B.church C.family D.country
39.A.turned B.reached C.filled D.put
40.A.proper B.reasonable C.ineffective D.unnecessary
41.A.mentally B.physically C.anxiously D.directly
42.A.charged B.spent C.paid D.cost
43.A.disappointed B.pleased C.nonstop D.quick
44.A.which B.what C.where D.when
45.A.cases B.clothes C.glasses D.wishes
46.A.Unless B.As long as C.Until D.Even though
47.A.replacing B.finding C.wearing D.changing
48.A.Except B.Apart from C.Rather than D.As for
49.A.nailed B.burnt C.removed D.took
50.A.preparation B.pleasure C.satisfaction D.wonder
51.A.out B.over C.for D.on
52.A.pity B.happy C.excited D.eager
53.A.confused B.associated C.combined D.compared
54.A.cases B.order C.list D.orphanage
55.A.bursting B.streaming C.wiping D.dropping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题2分,满分4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
A
When six the very best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cities in Guandong province all together chose universities in Hong Kong; when the very best student of Beijing picked up HK University while giving up the nearby Peking or Tsinghua University; when the highest enrollment (录取)rate of Hong Kong Science and Industry University reached 48:1, it’s the high time to ask where the real education heaven for students in China is.
Years ago, the answer certainly would be “Peking or Tsinghua University”. But now no one could give the exact reaction without hesitation. The only sure thing is that HK universities have gradually showed an unusual attraction to a great many mainland students.
It’s no doubt to call this HK craze(狂热),which is even out of the expectation of those HK universities themselves.
How can HK universities shake the steady foundations of Peking and Tsinghua and attract so many mainland students?
First, Hong Kong universities offer large-amount scholarship, especially for the top students who can receive the sum scholarship as much as 400,000 HK dollars. Since higher education has become a kind of heavy burden of many families, it’s easy to understand why the reaction to the generous offering of HK universities is great.
Second, most HK universities receive professors and student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and carry out bilingual(双语)education. This kind of excellent language atmosphere is another attraction for mainland students.
Further more, university students in Hong Kong have a better chance to study abroad as exchange students.
Can mainland top universities like Peking or Tsinghua University calm as before when facing the unexpected competition from HK? Will they take relevant measures to win back the top students who once help them set the worldwide reputation? Time will explain it.
The fierce competition brought by HK universities can be a good thing for an entire improvement of education in China. After the awakening and action taking of mainland universities, they can perform better together with HK universities.
At least, it reminded the mainland universities the tuition fees(学费)are among students’ top concern when they are choosing universities. It’s time to move.
56.What is the passage mainly talking about?
A.Some thought brought by the enrollment of HK universities.
B.Higher education in Hong Kong.
C.The competition between HK University and Peking University.
D.The fall of mainland universities.
57.Top students from mainland apply for HK universities because .
A.many students now would love to study aboard to get a better experience.
B.they concern only about the tuition fees when choosing universities.
C.HK universities offer higher scholarship, better environment and more opportunities for their further study.
D.Peking university has lost its worldwide reputation.
58.What is 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 the competition brought by HK universities?
A.The government should take relevant measures to stop this unfair competition.
B.Mainland universities had better lower their tuition fees and win back the top students.
C.Universities both in mainland and in HK would get an entire improvement during the competition.
D.It may probably cause a complete loss both sides in the end.
59.From the passage we can see HK universities .
A.didn’t mean to enroll top students from mainland
B.didn’t expect their enrollment of mainland students would be so popular
C.have strict enrollment rules and only 1 out of 48 students can get the chance to study there
D.are proud of their teaching staff and facilities
60.What does the author mean by saying “It’s time to move” in the last paragraph?
A.Mainland universities should take measures as soon as possible to attract students.
B.The opportunities come for top students to study abroad.
C.Mainland universities should make full preparations to challenge mainland universities.
D.Top students should be offered further education free of charge.
B
Not all memories are sweet. Some people spend all their lives trying to forget bad experiences. Violence and traffic accidents can leave people with terrible physical and emptional scars. Often they relive experiences in nightmares.
Now American researchers think they are close to developing a pill, which will help people forget bad memories. The pill is designed to be taken immediately after a frightening experience. They hope it might reduce, or possibly wipe out, the effect of painful memories.
In November, experts tested a drug on people in the US and France. The drug stops the body releasing chemicals that fix memories in the brain. So far the research has suggested that only the emotional effects of memories may be reduced, not that the memories are wiped out. They are not sure to what degree people’s memories are affected.
The research has caused a great deal of argument. Some think it is a bad idea, while others support it.
Supporters say it could lead to pills that prevent or treat soldiers' troubling memories after war. They say that there are many people who suffer from terrible memories.
“Some memories can ruin people's lives. They come back to you when you don't want to have them in a daydream or nightmare. They usually come with very painful emotions,” said Roger Pitman, a professor of psychiatry at Harvard Medical School. “This could relieve a lot of that suffering.”
But those who are against the research say that maybe the pills can change people's memories and changing memories is very dangerous because memories give us our identity. They also help us all avoid the mistakes of the past.
“All of us can think of bad events in our lives that were terrible at the time but make us who we are. I'm not sure we want to wipe those memories out,” said Rebecca Dresser, a medical ethicist.
61. The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
A. a new medical invention
B. a way of wiping out painful memories
C. a new research on the pill
D. an argument about the research on the pill
62. The drug tested on people can .
A. cause the brain to fix memories
B. stop people remembering bad experiences
C. prevent body producing certain chemicals
D. wipe out the emotional effects of memories
63. We can infer from the passage that .
A. experts are not sure about the effects of the pills.
B. the pill will certainly stop people's emotional memories
C. taking the pill will do harm to people's physical health
D. the pill has already been produced and used by the public America
6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does Rebecca Dresser agree with in the last paragraph?
A. some memories can ruin people's lives.
B. people want to get rid of bad memories.
C. experiencing bad events makes us different from others.
D. the pill will reduce people's sufferings from bad memories.
65. You may probably read the passage in
A. a guidebook B. a textbook
C. a medical magazine D. a science fiction
C
Allyson Townsend isn’t deaf, and she doesn’t have any family members who have hearing problems. Yet she devotes her time to signing out popular songs like Taylor Swift’s Back to December in American Sign Language (ASL) for her 15,350 viewers to enjoy on her You Tube channel, Ally ASL.
The 22-year-old girl graduated from Baylor University in 2010 after majoring in deaf education, but she first gained an interest in ASL as a child when her deaf friend wasn’t able to understand her love of music. “She asked me, ‘How do you know which words to sing at which point and how do you know how long to say the word?’ and just asked me questions like that,” she said. So Townsend made a music video for her friend, an ASL version of Sixpence None the Richter’s Kiss Me. “She loved it. She asked me to do more.” She said.
Four years ago, she started posting other songs online. Since then, she has covered a lot of music, from Baby, It’s Cold Outside by Leon Redbone to Tik Tok by Kasha. Today, more than 15,000 people have watched her videos, and although her fans can’t hear any music, they still respond to the posts.
The comment board on her channel is full of thankful viewers. “Thank you so much for putting this up.” a comment reads.
“Signing songs is like painting pictures with your hands. It’s very visual; you can see it, and you’re setting up a story board in the air,” said Townsend.
Townsend now is a second grade teacher in Mesquite, TX, and most of the children in her class are completely deaf. “When I see a child who has been exposed to music who has never had that exposure before, it makes me feel great,” she said. “It makes me feel like I have been able to provide them with something they can have for the rest of their lives.”
66. Which of the sign songs of Allyson came earlier than the rest three?
A. Back to December B. Kiss me
C. Baby, It’s Cold Outside. D. Tik Tok
67. How can Allyson’s fans watch her sign songs?
A. On TV B. On video
C. On the radio D. Through the Internet
68.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text?
A. Although Allyson isn’t deaf, she often signs out popular songs for her family members.
B. More than 15,000 people have listened to her videos and responded to the posts warmly.
C. Allyson posted all her 4 sign songs online, including Baby, It’s Cold Outside by Leon Redbone.
D. By signing songs online, Allyson sets up a story board for the viewers who have hearing problems.
69.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last paragraph?
A. Allyson is a teacher whose students’ grades are not so good.
B. All children in Allyson’s class are completely deaf.
C. Allyson is very proud of what she has done with her work.
D. Teaching the deaf children makes all the teachers feel great.
70. What section of the newspaper is the text probably from?
A. Person of the week. B. Special teaching method.
C. Music and amusement. D. Weekly review.
D
Cars had wings,they could fly and that just might happen, beginning in 2012. The company Terrafugia, based in Woburn, Massachusetts, says it plans to deliver its car-plane, the Transition, to customers by the end of 2012.
“It’s the next ‘wow’vehicle,”said Terrafugia vice president Richard Gersh. “Anybody can buy a Ferrari, but as we say, Ferraris don’t fly.”
The car plane has wings that unfold for flying—a process the company says takes one minute—and fold back up for driving. A runway is still required to take off and land.
The Transition is being marketed more as a plane that drives than a car that flies, although it is both. The company has been working with FAA to meet aircraft regulations, and with the 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 to meet vehicle safety regulations.
The company is aiming to sell the Transition to private pilots as a more convenient and cheaper way to fly. They say it saves you the trouble from trying to find another mode of transportation to get to and from airports: You drive the car to the airport and then you’re good to go. When you land, you fold up the wings and hit the road. There are no expensive parking fees because you don’t have to store it at an airport—you park it in the garage at home.
The car-plane is designed to fly primarily under 10,000 feet. It has a maximum takeoff weight of 1,430 pounds, including fuel and passengers. Terrafugia says the Transition reduces the potential for an accident by allowing pilots to drive under bad weather instead of flying into marginal(临界)conditions.
The Transition’s price tag: $194,000, But there may be additional charges for options like a radio, transponder or GPS. Another option is a full-plane parachute.
“If you get into a very awful situation, it is the necessary safety option,” Gersh said.
So far, the company has more than 70 orders with deposits. “We’re working very closely with them,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remaining steps,” Brown said.
71. We can learn from the first paragraph that .
A. car-planes will be popular in 2012
B. people might drive a car-plane in 2012
C. both Transition and Ferrari can take off and land
D. Richard Gersh is the vice president of Massachusetts
72. It takes the car-plane one minute to .
A. fold and unfold its wings B. unfold wings for flying
C. land in the airport D. meet flying safety regulations
73.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A. The car-plane needs a runway to take off and land.
B. To meet aircraft regulations, the company has been working with FAA.
C. The car-plane may fly as high as normal planes.
D. People can park the car-plane in the garage at their home.
74. The underlined word “it” in the last but one paragraph refers to .
A. the radio B. the transponder
C. the GPS D. the full-plane parachute
75. What’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A. Cars With Wings May Be Just Around The Corner.
B. Which to Choose: A Ferraris or a Car Plane?
C. A more Convenient and Cheaper Way to Fly.
D. Cars With Wings Can Fly as Fast as Planes.
卷Ⅱ(非选择题 共45分)
第四部分 书面表达(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阅读表达(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
[1]Scientists in the United States are working on a technology that uses human energy to power devices like cell phones, laptop computers, and GPS systems.
[2]Tom Krupenkin, who teaches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t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and his team want to reduce dependence on costly and polluting batteries. Instead of using batteries for power, they have turned to human beings and have placed a device in a shoe that collects and stores energy from human motion and turns it into electricity. One part of this device is an energy harvester. It has two small containers filled with thousands of very small drops of liquid. These droplets get pushed back and forth as a person walks and can directly convert it into electric power. Output of this energy is stored in a regular rechargeable tiny battery of the style that we have in cell phones.
[3]The team has also developed a system to permit use of the stored energy by common mobile devices. It does not require connections with wires, and can be used to create a wireless signal. A cell phone that uses the wireless “hotspot” from the shoe would use much less power if a wireless telephone network. The devices are about the size of a credit card. Professor Krupenkin says the system is always powered. So unlike a traditional battery, this energy harvester never needs to be recharged.
[4]The professor says he does not expect this invention to replace traditional batteries. But it will help reduce dependence on them. He says there are a huge number of possible uses for this technology. Professor Krupenkin thinks the technology would be useful for people in rural areas where there is no electrical power.
[5]He stresses that it makes a lot of sense for people who depend on devices like mobile phones and laptop computers. And he says the technology could be used by soldiers who must carry battery – powered electronic devices into difficult territory(地区).
76. What does the author mainly introduce to us in the text?(no more than 10 words)

77. Fill in the blank in paragraph 3 with proper words or phrases.(no more than 5 words)

78. Why doesn't the energy harvester need to be recharged?(no more than 5 words) .

79. What does Tom Krupenkin expect this invention to do?(no more than 10 words) .

80. Translate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in Paragraph 5 into Chinese.

第二节 书面表达(满分30分)
假设你是高中生李华,有感于校园中存在的随意涂写(to scribble)和乱丢垃圾(to litter)的行为,请用英语给校长写一封100-120字的信,信中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说明写信的目的 2.对这些行为进行批评 3.提出建议
注意:信的开头以及落款已经给出,不计入总字数。
Dear Mr. Headmaster,
I am Li Hua, a student from Class1, Senior Ⅱ.

Yours faithfuly, Li Hua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
高二英语试题参考答案 2013.02
Dear Mr. Headmaster,
I’m Li Hua a student from Class 1, SeniorⅡ. I’m writing to draw your attention to some improper behaviour?among us students: littering and scribbling. It makes our school dirty and unpleasant, and does harm to the image of our school. I always feel ashamed whenever I see this. It is clearly not appropriate for a student to litter and scribble about. I wonder if the school could place more dustbins around and set up specific rules against?such behaviour. At the same time, students should be encouraged to develop good habits and better behave themselves. I believe that, with the joint efforts of bo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our school will become a more enjoyable place in the near future.
Thank you for your consideration.
Yours faithfully,
Li Hua

(150分)
第一卷(共36分,每小题3分)
一、(1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修葺(qì)??? ? 芳馨(xīn)????? 奇葩(bā)??? 喷薄出之(bó) B.?踯躅(zhú)?? 摇曳(yì)????? ?国殇(shāng)?? 鼎铛玉石(chēng) C.?诡谲(jué)?????? 怆然(chuàng)? ?窥视(kuī)?? 羁旅情怀(jī) D.?霰雪(xiàn)???????聒噪(guō)???? ? 戏谑(nuè)? ?沽名钓誉(g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老当益壮 一愁莫展 斐然成章 沧海一粟
B.相形见绌 沐浴清化 携幼入室 意气用事
C.骄首遐观 夙遭闵凶 乐天安命 欣欣向荣
D.天高地迥 三径就荒 垂天之云 如愿以尝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1)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________。
(2)在这里我们才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________的形象。
(3)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________,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
A.启示 钟爱 奥秘 B.启发 钟爱 奥妙
C.启发 喜爱 奥秘 D.启示 喜爱 奥妙
4、下列语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姑娘的碟子不够用,哈姆威就把自己的薄饼卷成圆锥形,要姑娘把“锥子”倒过来装冰淇淋卖给顾客,顾客们觉得这样吃起来更有风味,纷纷称赞他们的天作之合。
B.社会达尔文主义把自然选择和物竞天择的理论移植到社会领域,极力鼓吹残酷竞争,殊不知,一团和气和协作互助才是我们的需要,才是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C.儒道思想之争的结果使得中国古代的读书人大都秉持着一套极其圆滑的处世哲学:达则兼济天下,国计民生,悉装心底;穷则独善其身,瓜田李下,信步闲庭。
D.明清两代的统治者目光太过短浅,以海禁为国策,几百年间,使曾经号称“世界最大港口”达200多年之久的国际商埠泉州形同虚设,坐失了民族复兴的良机。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A.?那天欧盟大使跟龙永图谈话以后,他一夜没睡着;第二天到经贸大学去作报告,血压也因此升得很高。 B.?台湾有好几个全天播放华语电影的有线电视频道,而周星驰主演的电影的回放频率极高,简直到了每时每刻都至少有一个频道在播放周星驰电影的地步。 C.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考试,已经成为一些商家谋取巨大利益的教育“副业”,因此对其推波助
澜,煽风点火,惟恐其不红不火。 D.在众星簇拥下,被草帽状美丽光环围绕的土星和光芒四射的月亮彼此依偎,常常会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想。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一8题。??
古琴的文化内涵
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爱不释手的器物。特殊的身份使得琴乐在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属于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一种音乐形式。“和雅”“清淡”是琴乐标榜和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   古琴的韵味是虚静高雅的,要达到这样的意境,则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在这一方面,伯牙的经历可称为后世的典范。传说,伯牙曾跟随成连学琴,虽用功勤奋,但终难达到神情专一的境界。于是成连带领伯牙来到蓬莱仙境,自己划桨而去。伯牙左等右盼,始终不见成连先生回来。此时,四周一片寂静,只听到海浪汹涌澎湃地拍打着岩石,发出崖崩谷裂的涛声;天空群鸟悲鸣,久久回荡。见此情景,伯牙不禁触动心弦,于是拿出古琴,弹唱起来。他终于明白成连先生正是要他体会这种天人交融的意境,来转移他的性情。后来,伯牙果真成为天下鼓琴高手。   琴者,禁也。作为“圣人之器”的琴,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红楼梦》第八十六回,贾宝玉得知林黛玉会弹琴时,便要妹妹为自己演奏一曲。林黛玉这时讲到:“若要抚琴,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的上头,在林石的里面,或是山巅上,或是水涯上。再遇着那天地清和的时候,风清月朗,焚香静坐,心不外想。”又说,“若必要抚琴,先须衣冠整齐,或鹤氅,或深衣,要如古人的像表,那才能称圣人之器,然后盥了手,焚上香。”   在中国众多的音乐形式中,古琴集儒道两家思想精髓于一身。   儒家主张入世哲学,重视人生的现实问题,强调艺术对人伦的教化作用。儒家所提倡的音乐讲究中正平和,不追求声音华美富丽的外在效果。“琴者,禁也。禁止于邪,以正人心。”古琴要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唐代薛易简在《琴诀》中讲:“琴为之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尘俗,可以格鬼神,此琴之善者也。”   道家崇尚自然,强调无为和逍遥,反对人们强加于自然的各种行为。道家最理想的音乐应该是“大音希声”“至乐无乐”的境界。庄子进一步将音乐分成“天籁”“地籁”与“人籁”三类,认为只有“天籁”才是音乐的最高层面,其根本也是提倡自然天成,反对人工雕琢的音乐。   这些思想深深影响了以后的琴人。陶渊明的琴桌上常年摆着一张琴,既无弦也无徽。每当他酒酣耳热、兴致盎然时,总要在琴上虚按一曲。李白有诗写道:“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从中我们不难悟出道家思想对琴乐的渗透与融合。
6、下列关于“古琴”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古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爱不释手的器物,琴乐也因此具有高度的文化属性。
B.“和雅”“清淡”的琴乐追求“味为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
C.古琴虚静高雅的韵味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二为一。
D.古琴要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林黛玉关于弹琴要求的言论诠释了这一点。 
7、下列对“古琴集儒道两家思想精髓于一身”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家所提倡的音乐,讲究中正平和,不追求声音华美富丽。“和雅”的琴乐正是这一审美情趣的体现。
B.儒家主张入世,重视人生现实问题,强调艺术对人伦的教化作用。“琴者,禁也”旨在止邪正心。
C.道家崇尚自然,强调无为和逍遥,反对人们强加于自然的各种行为。“清淡”的琴乐与道家追求正好合拍。
D.庄子推崇“天籁”,提倡自然天成,反对人工雕琢的音乐。这深深影响了以后的陶渊明以及唐代的薛易简、李白等人。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章依次阐述了琴乐的审美情趣和深远意境,古琴的韵味和演奏时应有的规范,古琴对儒家和道家的巨大影响。
B.伯牙在蓬莱仙境,心弦被触动,便拿出古琴,弹奏起来。他意识到古琴演奏应达到天、人、琴合一的意境。
C.儒家入世的哲学主张,使弹琴者在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琴诀》阐发的正是这一点。
D.道家思想对琴乐的渗透与融合是古琴“和雅”审美情趣形成的原因,作者引用李白的诗句,增强了说服力。
三.(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郑当时传
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其先郑君尝为项籍将。籍死,已而属汉。高祖令诸故项籍臣名籍,郑君独不奉诏。诏尽拜名籍者为大夫,而逐郑君。
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①,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年小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武帝立,庄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
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然其馈遗人,不过算②器食。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其推毂③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
郑庄使视决河,自请治行五日。上曰:“吾闻‘郑庄行,千里不赍粮’,请治行者何也?”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④,多逋负⑤。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顷之,守长史。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太守。数岁,以官卒。卒后家无余赀财。(节选自《史记·郑当时列传》)
[注] ①洗沐:指官员休假。 ②算:竹器。 ③推毂:推荐。 ④僦人:指承揽运输的人。 ⑤逋负:拖欠款项。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祖令诸故项籍臣名籍   名:称呼……的名字
B.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存:问候
C.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    行:辈,辈分
D.庄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   稍:稍微,略微
10.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B、①其慕长者,如恐不见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
C、①请治行者何也 D、①与官属言,若恐伤之
②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②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反映郑庄“清廉节俭”的一组是( )
①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②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 ③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食④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 ⑤郑庄行,千里不赍粮⑥卒后家无余赀财 ⑦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
A.①③⑥  B.②④⑦   C.③⑥⑦   D.①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庄的先祖曾因不奉诏而被逐,郑庄也以行侠仗义而自豪,因解救张羽而闻名,虽然年小官微,却能交结天下名士。
B.郑庄在朝廷上,常常揣测迎合皇帝的意思,不敢明确地决断是非。但一有机会,他也会向皇帝推荐士人及下属好的言论。
C.郑庄为人谦和平易,从不摆架子。他交流十分广泛,连皇帝都有所耳闻。
D.郑庄在任用官吏的问题上,与司马安意见不合,后来司马安乘隙诬陷他,使他一度丢了官职。
第二卷(114分)
四(24分)
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 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

(2) 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太守。数岁,以官卒。
14.诗歌鉴赏(8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岁 暮①
唐 杜 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1)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悟已往之不谏, 。        ,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 。(王勃《滕王阁序》)
(3)、杜甫《登岳阳楼》中运用夸张的手法描写壮阔伟丽,秀美多娇的江山的句子是
“??????????? ?? ,????????????????? ”
(4)、陆游《书愤》中表明自己为收复中原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干一番报国大业的诗句是“???????????????? ,???????????????? 。”
五、语言表达与应用(每题4分,共12分)
16、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句议论性的话,揭示下列生活现象所蕴含的道理。(4分)
一位名叫阿费列德的外科医生在解剖尸体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些患病器官并不如人们想像的那样糟,相反在与疾病的抗争中,为了抵御病变,它们往往要代偿性地比正常器官机能强。他还发现美术学院的不少学生视力不如常人,有的甚至还是色盲。另外,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盲人的听觉、触觉、嗅觉都要比一般人灵敏,失去双臂的人平衡感更强,双脚更灵巧。这一切,仿佛都是上帝安排好的。
所以说,                     
17.以形象化的语言描绘抽象的情思,可使读者获得更鲜明的印象、更具体的感动,例如用“母爱是阳台上晒干的衣服,暖暖的,充满太阳的气味”,比“母爱是世间最温馨无私的爱”更加具体可感。请你仿照上面例句,选取“友情”、“悲伤”中的一种,根据你的体会,进行形象的描写。不可沿用例句的说法。(4分)
                               

18. 阅读下面几句话,给“飘色”下一个定义,不超过 100个字。(4分)
①飘色是一种融魔术、杂技、音乐、舞蹈于一体的古老民间艺术。②飘色在不同地区又有抬阁、彩擎、高抬、彩架、扎故事等各种名称。③飘色的表演者站在被称为“色柜”的小舞台上,以巡游的形式表现民间传说或神话故事的片段。④就现有史料记载,广东飘色在很早的时候就有,在晚清时期颇为活跃,到光绪及民国期间是鼎盛时期。⑤其神奇之处就在于,演员们通过精心伪装的钢枝凌空而立,利用巧妙的力学原理,营造出“飘”的效果。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8分)选做题,请你从(一)(二)任选一篇完成后面题目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9——22题
小山村
申弓
小山村,树绿,水清;开门见山,山路弯弯;早有小鸟啁啾,晚有山雾缭绕。虽然远离都会,缺乏城里的物质文明,可那儿的人却也一代代地繁衍了下来。
小山村有一个卫生室,卫生室的主人是个中年汉子,叫什么来着,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那手绝技,那是从祖上传下来的,到了他,已是第四代了。
医生的拿手技术是治疗各种疼痛,几代人都有着极好的口碑,为人解痛,不图不取,一家人始终住在那座低矮小瓦房里。不过小瓦房也没什么不好,小村人也全都是住这种小瓦房的。
卫生室也附设了内科、外科、儿科、妇科,这样一来,小小的卫生室就门庭若市了。
不管怎样,医生总是有条不紊地工作,他在门口设个排队处,那排队方式竟也独特,每人一块瓦片,或方形或长形或不规则形,上面也用瓦片写着一个号。瓦片作笔,瓦片作纸,开具的号码倒也清晰可辨。每次进来一个人,只要你拿出瓦片,那号码是不会错的,依次不乱。来的都是本村本乡的,再急也得排队,除非别人主动让你,否则还真不好意思往前插队。
医生的瓦片,成了小山村的次序规则,换到其他场合,人多了,村人也就提议,用瓦片,那就是排队了。
这方法挺好,这些年坚持下来,没有争执,没有矛盾,小村人一团和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饿肚吃饭,病痛抓药,没有些丝的紊乱。
时代在发展。到了近年,小山村也通了公路。这天来了辆小轿车,贼黑贼黑的,一直开到了卫生室门口。车里下来一个年轻人,再转到右边的门,扶出另外一个人。被扶的是个上了年纪的男人,看他一手支着腰胯,一定是痛得不轻。医生正在给村人看病。门外集着一堆手拿瓦片的村人。来人自然没有瓦片。坐在最外边的黎三朝那小车看了一眼,是来看病的吗?
是啊,不来看病跑这来干什么?
是的,不看病来这干什么!说得平常,可村人都不大喜欢这种大大咧咧的样子。黎三随手递给他一块瓦片。他却不要,挤到前面,先是掏出烟,顺手抽出一根,塞到医生嘴上,随手打着火机递过去,不由你不抽。一口喷出来的白烟,要得整屋都香了起来。医生说,是啥烟,这么香?
香吗?那就留你慢慢抽。那人将那包烟放到了桌子上。告诉你,大中华,3元5角一根。
啊?那可不敢要你的哟。
那算什么,我们路远,先帮个忙,让我们看吧。医生稍作为难地看了看外边手持瓦片的村人。村人见来人也不多,就一个,也就默许了。
大概一刻钟,看好了,那人将一张大票留在桌上,说够了吗?
要不了这么多,我找你。
不用找了。说着便扶起男人往外走。外人走了,瓦片又恢复了正常。
过了几天,那车那人又来了。照样是不用瓦片,照样留下一包好烟,照样先看,照样是给了一张大钱。只是在走时,问医生要了这里的电话号码。
往后的日子,好几天没见那人那车来了。这天有人跑来叫医生到大队部去接电话。医生停下了正在看的病人,出了去。好一会儿才回来,跟村人说,真对不起,我有点事得到城里一趟,明天回来。说着收拾东西,匆匆出门。村人便只好将手里的瓦片放下,反正也没啥大病,明天就明天吧。
到了第二天,医生真的回来了,还是那辆贼黑贼黑的小车送回来的。于是瓦片又派上了用场了。大概又过了十来天,那辆贼黑贼黑的车又来了,是那个开车的单独来的。医生看看手拿瓦片的村人,虽然眼里掠过了一丝的内疚,还是上了那车一溜烟地走了。从这个时候起,医生十天半月也没回来一次,回来也是匆匆地小住一夜,第二天又走了。
村人也再不用瓦片了。
半年之后,小山村里出现了一幢小洋楼,那是医生家的。
小洋楼面对小瓦房,鹤立鸡群,自成风景,只是村人每每路过,那眼睛总是斜视的。
(文章有删节)
19.小说中“瓦片”有何作用?(4分)
答:
20.本篇小说的语言很有表现力,请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1)树绿,水清;开门见山,山路弯弯;早有小鸟啁啾,晚有山雾缭绕。
答:
(2)他却不要,挤到前面,先是掏出烟,顺手抽出一根,塞到医生嘴上,随手打着火机递过去,不由你不抽。
答:
21.对比手法是本文最突出的表现手法,试举两例加以阐发。(4分)
答:
22.文章结尾说:“只是村人每每途经,那眼睛总是斜视的。”你对村人斜视有何看法?请结合文本简要阐发。(6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没有天堂
赵鑫珊
在东西方宗教中都有一个假设:在地球之外某个地方有一个天堂,那里尽是金碧辉煌,尽是山珍海味,没有尘世的种种苦难或悲惨。这假设中的天堂,纯属子虚乌有,纯属幻想。要知道,除了地球,我们没有其他任何星球可去!
月球、火星、金星……是万万去不得的。人类只能生存在地球上;在别的星球上,人类无法生存,更无幸福可言——这就是“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这句口号的含义。
如果人类能够快乐地生活在月球、火星或金星上,并且还可以把60亿人统统移民过去,那么“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就是多余的。
摆在人类面前的出路只有两条:坚决控制地球上的人口,下决心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或将人类统统移民到别的星球上去居住。
但这后一条出路几乎是不可能的。比如,在月球表面上如何建造密封式的居住空间就是个大问题。月球上没有大气,它是一个完全没有生命的世界——夜间极冷(-166℃),白天奇热(99℃)。
在世界工业化之前,地球只能供给10亿人的温饱。假设我们现在决定不搞工业化,那么50亿人就必须离开地球。而在决定哪50亿人离开地球这场混战中,我们所有的人都会死去。
把我们的工厂搬离地球生物圈,进入太空,让它们高悬在我们头顶上几千公里之外,那也是不现实的。
火星同样不适合人类生存。那里的昼夜温差达100℃,气候极寒冷而且干燥,大气非常稀薄,主要是二氧化碳;火星大部分的水贮存在冻土圈的地壳层中,地表到处是干旱的荒漠。
金星的英文名称是维纳斯,听起来很美、很温柔,但名不副实。其大气和表面对人类的生存亦抱有敌意。金星稠密云层的下面,是个巨大的、炎热的、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气体的海洋,或者说是一层厚厚的碳酸气浓雾——除非是一些特殊植物,动物是无法呼吸、生存的。
更有甚者,金星的表面温度高达465℃,大气压力比地球高出90倍。这样的生存环境,简直像个酷热的地狱。今天的金星地层还在不断发生地震,熔岩四溢,且伴有雷鸣闪电。
过去,金星上也有氧气,两极也有冰雪,只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日渐积聚,形成温室效应,入射的太阳光不能向外散发,表面温度日渐增高,氧气的生成越来越少,两极的冰雪全部融化、蒸发。从此河川消失,地面日渐沙漠化,生物亦被一扫而空,成了今日干旱的不毛之地。如果21世纪地球的污染得不到有效控制,那么金星的今天便是地球的明天。为此,我们大家有理由不寒而栗。
最近我读了一些鼓吹人类到地球以外的行星上去另谋生路的文章。其中最著名的是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艺术和人类学教授透纳的《到火星上去生活》,文中乐观地声称,将火星改造成一颗可供人类居住的行星正在变得越来越可行。他的口号是:“把火星改造成花园吧!”——通篇都是诗人的幻想,而不是严谨的科学论证。
如果我们对火星或金星的严酷自然环境缺乏想象力,那就请把目光转向新疆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吧。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的蒙古语意思是“进去出不来”。这是一片32万平方公里的死亡沙海!我可不愿看到整个地球有朝一日变成塔克拉玛干。
在宇宙太空中,地球原是一条很安全、很舒适的小飞船。如今它因人类的错误触了点礁,漏了些水,人类理应积极行动起来,亡羊补牢,拨正航向,这才是惟一的出路,而不是弃船逃走。
听听在航天飞机上负责地球观测、摄影的飞行专家斯普林格说的话吧:
“实际上,在飞船上你能一瞬间瞥见整个大陆,至少是从东到西的大陆。你能看到,最有价值的财富是陆地;你还能看到,地球环境发生了什么事情。当你看到到处都有被砍伐了森林的地块时,心里真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这迫使人民认识到,我们必须开始保护我们的环境,要比现在做得更好些。”
因为,天堂是没有的。
(选自《天地徜徉录》,有删改)
19.作者在文章开头描述东西方宗教中“天堂”的目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20.结合文意,简要分析两处画线部分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4分)
21.文中为什么重点介绍金星的情况?(4分)
22.请结合文章探究“没有天堂”这一标题的意蕴。(6分)
七、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巴金先生生前曾在致冰心先生的信中写道:“有你在,灯亮着,我们不在黑暗中,我们放心了。”后来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舒乙先生在巴金先生九八华诞庆贺会上引用这句话表达国人对巴金先生的爱戴敬仰之情。
  这句话含义深刻,读了之后,会给你带来什么思考呢?会让你产生哪些联想?你的生命中有没有这样一盏“灯”?
  请以“有你在,灯亮着”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自定立意。③自选文体。④自拟题目。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⑥不得抄袭。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2013.02
1.?C(A?“葩”应为pā;B“曳”应为yè;D“谑”应为xuè)
2.B解析:A项中“愁”—“筹”;C项中“骄”—“矫”;D项中“尝”—“偿”。
3.B解析:“启示”,启发指示,使有所领悟;“启发”,阐明事例,引起对方联想而有所领悟;“钟爱”比“喜爱”程度更深;“奥秘”,奥妙神秘;“奥妙”,(道理、内容)深奥微妙。
4、D(A、天作之合:比喻男女婚姻乃上天撮合;B、一团和气:和和气气,谁也不得罪,形容人没有原则;C、瓜田李下:瓜田拾履,李下正冠。指让人生疑的事。)
5.?D(A中第一个分句主语“大使”后面缺谓语,使得“他”的指代有歧义;B用语累赘,去掉后一个“周星驰电影”;C后一分句主语残缺;若承前以“考试”为主语,又不妥)
6、D(林黛玉关于弹琴的言论论述的是作为“圣人之器”的琴,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
7、D(错在“这深深影响了以后陶渊明以及唐代的薛易简、李白等人”,相关文字在最后一段,其中并没有薛易简,前段引用过他阐述古琴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的文字,但这与庄子道家思想无关)
8、B(A项主客颠倒,应是儒家和道家对古琴的影响,C项《琴诀》宣扬的是琴曲的道德功用,D项错在和雅)
9.D(稍:逐渐)
10.A(均为介词,可泽为“从”,B项中①句的“其”是人称代词,可译为“他”;②句中的“其”为指示代词,可译为“这,这种”。C项中①句的“者”是助词,表示停顿,可不译;②句的“者”也是助词,但它用于定语与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的”。D项中①句的“与”是介词,可译为“跟,同”;②句的“与”是动词,可译为“结交”。)
11.C(①是表现他好交友。②是写他的喜好及他敬慕长者。④表现他为国荐贤。⑤说明他交流广泛。)
12.D(句中“与司马安意见不合…‘司马安乘隙诬陷他”,与原文不符。)
13.译文:(1) (郑庄)听到他人好的言论,便立即向皇上推荐,唯恐落后耽误。崤山以东的士人们因此一致称赞郑庄。
(2) 武帝认为他年纪太大,任命他为汝南太守。几年之后死于任上。
14.参考答案:(8分)(1)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漂泊异乡,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4分)
(2)借代,如“烟尘”代边境战争;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4分)
15.参考答案:(1)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
(2)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3)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4)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6.(4分)示例:①一个人的缺陷有时候就是上苍给他的成功的信息。②缺陷可以成为一个人向上的动力和另辟蹊径的有利条件。③失之东隅,收之桑榆。④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其他说法辩证合理即可)
17.(4分)参考意象:友情——春风、雨露、月光、溪流、炉火
悲伤——孤雁、落花、岩泉、雨季、冬雪
参考例句:友情是窗台盛开的月季,灿灿的,弥漫春天的气息
悲伤是山间呜咽的岩泉,幽幽的,充满冬天的寒意
(不是限定的对象0分;所谓“喻体”与本体,生拉硬扯,无关联,0分;喻体有联系,有描述给1—2分;有合适的比喻和描述,3分;比喻贴切,描述生动形象4分;句式基本一致即可。)
18.(4分)【答案示例】飘色又叫抬阁、彩擎、高抬、彩架、扎故事,是一种运用巧妙的力学原理凌空表演民间传说或神话故事片段.以沿街巡游为主要形式.融魔术、杂技、音乐、舞蹈于一体的古老民间艺术。
(一)
19.①故事情节的起伏通过瓦片呈现出来,瓦片起到了线索的作用。②瓦片由用到停,反映了医生对村人立场的变化,突出了人物形象。③瓦片代表了山村的次序规则,它的消失标志着淳朴民风的消失,深化了主题。(答出两点即可,每点2分)
20.(1)运用短句,句式整齐,节奏明快协调,(1分)描写了小山村清新宁静的世外桃源式的环境,交待了故事背景。(1分)
 (2)用了“挤”“掏”“抽”“塞”等一系列富有表现力的动词,(1分)凸显了来人逼人的气势,描写了他自认为事物上高人一等的蛮横情态。(1分)
21.①村人排队就医和城里来人不排队就看病形成对比,表现了外来者对山村原有秩序的破坏。②医生开始为人解痛时的不图不取与后来追逐物质利益形成对比,表现了医生的改变。③瓦房与小洋楼形成对比,表现了山村原有的平衡被打破,出现了贫富的分化。④山村的乡风与后来村人衔恨(斜视小洋楼)形成对比,表现了淳朴乡风的消失。 (选取两点作答即可,每点2分)
22.①村人应该“斜视”。(1分)小山村虽然缺少物质文明,但人们生活得祥和安宁。(2分)小洋楼的出现表明淳朴民风受到了外界的冲击,医生的变化应该遭到村民的鄙视。(3分)
  ②村人不应“斜视”。(1分)小山村虽然环境优美,人们生活得宁静祥和,但它闭塞,不可能作为一个世外桃源永远与外界隔绝。(2分)随着与外界联系的加强,只要不是损人利己,人们追求物质的富有是正常的。(3分)
(从其它方面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但必须紧扣文本,谈出自己观点)
(二)

[参考译文]
郑当时,字庄,陈郡人:他的祖先郑君曾经是项籍的属将,项籍兵败而死,不久天下便归属汉朝。汉高祖刘邦命令原先项籍的部下直呼项籍的名字:唯独郑君不肯接受此道诏令。刘邦下诏把直呼项籍名字的人全部任命为大夫,而放逐了郑君。
郑庄以仗义行侠而自豪,他把张羽从困难中解救出来,从而闻名于梁楚地区。汉景帝时,担任太子舍人的职务。每五天休假时,常在长安的城郊备置马匹,问候那些老朋友,拜访或答谢宾客,夜以继日,通宵达旦,还常常恐怕应酬不周。郑庄喜好黄帝、老子的学说,那些为他敬慕年长有德之人,(他常汲汲奔走拜望),好像怕来不及见他们的样子。虽然年纪轻轻,官品低微,然而和他来往的知心好友,都是他祖父一辈的,在全国很有名气的人。汉武帝即位后,郑庄逐渐晋升为鲁国中尉、济南太守、江都国相,直到九卿中的右内史之职。
郑庄任太史时,告诫属下说:“客人到来,无论地位高低,(都要立即通报),不要让他滞留在门口等候。”他对客人行宾主的礼节, 以自己高贵的身份谦虚地对待别人。郑庄很廉洁,又不购置产业,只靠皇上的赏赐来供给门客。然而赠给他人物品,不过一竹篮食物而已。每次朝见皇上,有机会便要称道天下的忠厚长者,他推荐士人及其官属的丞、史,总是那么亲切有味地陈说,常常推重他们的才德,认为比自己都强。他从来不直呼属吏的名讳,与下属官员谈话,好像生怕伤害到他们。听到他人好的言论,便立即向皇上推荐,唯恐落后耽误。崤山以东的士人们因此一致称赞郑庄。
郑庄被派去巡视黄河决口的情况,自己请求给五天假,准备行装。武帝说:“我听说‘郑庄出门,即使有千里之遥,也不必带粮食’,请求准备行装是为什么呢?”然而郑庄在朝廷上, 常常趋迎附和武帝的意旨,不敢明断是非。在他晚年时,朝廷征战匈奴,招降周边的少数部族,国家支出的费用很多,国家财政愈来愈匮乏。郑庄所保举的人和他的宾客等担任大农令手下承揽运输的人,欠了公家许多债务。司马安任淮阳太守,揭发了此事,郑庄因此被治罪,赎罪后免官为平民百姓。不久,暂时担任长史。武帝认为他年纪太大,任命他为汝南太守。几年之后死于任上。死后家中没有余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