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7张PPT)第二节 人口谈谈你坐10路车来上学或节假日外出乘车的感受1、据图读出2010年人口数约 亿人,目前我国人口数居世界第 位。一、人口最多的国家2、将图中所示的我国人口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趋势描述给同位听。3、读我国人口增长示意图后,还能提出一个有关我国人口的问题吗?为什么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速度大大加快?为什么80年以后我国人口增长有减缓的趋势?中国人口众多会带来什么影响?推测2050年中国人口数是多少?我国人口数在哪段时间内增长最快,哪段时间内增长最慢?一、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的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内容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数量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一、人口最多的国家想一想:晚婚晚育对人口增长有什么影响?20岁结婚生孩子,100年有几代人?5代人25岁结婚生孩子,100年有几代人?4代人晚婚5年,100年可少生几代人?一代人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取得了那些成绩?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坚决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70年的2.58%降到2010年的0.48%,全国少生了3亿多人,使“世界70亿人口日,的到来推迟了5年一、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的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内容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数量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条件相协调。二、人口东多西少1.描述一个国家的人口分布情况需要用人口密度,如何计算人口密度?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某地区人口数(人)该地区面积(平方千米)2.我国人口分布均匀吗,哪里多,那里少?二、人口东多西少探究:人口东多西少的原因?各地区自然条件、历史、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造成的。二、人口东多西少2、寻出路 谋发展对于下面的不同观点,谈谈你的看法。我国人口东多西少,为了促进西部大开发,应采取措施促使东部人口大量向西部迁移。西部大部分地区受自然条件限制,不适宜大量移民,应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参考:二、人口东多西少寻出路 谋发展 我国人口东多西少,为了促进西部大开发,我国可以采取一定的优惠政策和措施,鼓励人才向西部地区流动,从而带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东西部的差距,更合理地利用人才资源。不过,人口向西部地区的迁移,也应当考虑到自然条件和环境容量的问题,应适量的迁移。梳理归纳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人口的分布人口基本国策人口特点人口密度解决措施东多西少基数大,增长快实行计划生育人口迁移第二节 人口一、选择题1.西安、武汉、长沙等城市出台多项优惠政策,吸引高校毕业生落户,此举对城市发展的益处不包括A. 提高城市科技创新力 B. 提升城市人口素质 C. 加快城市人口老龄化 D. 拉动城市消费增长2.黑龙江省黑河到云南省腾冲一线的地理意义是A. 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 B. 第二级阶梯和第三阶梯分界线C. 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 D. 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3.读国家统计局最新披露的人口数据表,下列哪些说法正确①一孩出生人口下降,二孩出生人口上升②一孩二孩出生人口都上升③“全面开放二孩政策”缓解了一孩出生人口减少的影响④二孩人口的出生完全解决了性别比例失衡的问题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4.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国家。中国总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A. 1/3 B. 1/4 C. 1/5 D. 1/65.下列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中,属人口分界线的是A. 秦岭—淮河 B.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C. 黑河—腾冲 D.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6.一个地区人口数量过多或过少都会成为人口问题。下列关于我国解决人口问题叙述正确的是A. 把“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数量B. 人多力量大,多生孩子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C. 我国人口众多,应降低人口出生率,提高人口死亡率D. 我国已经出现人口负增长现象,所以要大力推广“二胎政策”,提高人口数量7.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A. 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B. 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缓慢C. 人口基数小,人口增长缓慢 D. 人口基数小,人口增长快8.下列有关我国疆域、人口、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A. 我国疆域辽阔,领土总面积达960平方千米B. 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C. 人口分布不均,大致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西多东少D. 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东部和南部9.读下图,说出我国人口分布最多的地区A. 东部 B. 东北部 C. 西部 D. 中部10.中国的人口政策曾经提倡“只生一个好”,最近又全面放开“二孩”,这主要是因为A. 中国劳动力严重不足 B. 人口分布东多西少C. 中国自然资源丰富 D. 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状况11.一般情况下,下列哪个地区人口分布比较集中A. 沿海的平原地区 B. 干旱的沙漠地区 C. 湿热的雨林地区 D. 严寒的高纬度地区12.目前,我国人口最多和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是A. 山东和西藏 B. 河南和海南 C. 广东和新疆 D. 江苏和湖南13.下列有关我国国情的说法错误的是A. 我国人口的分布特征是分布不均匀,东密西疏B. 我国南方水多地少,北方水少地多,南水北调可缓解该问题C. 西南地区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有色金属秦岭—淮河以南居多D. 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三大林区14.下列四组省级行政区中,人口密度最大的一组是A. 苏、鲁、沪 B. 黑、吉、辽 C. 湘、黔、滇 D. 青、甘、宁15.近些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A. 人口居住地的自然条件有较大改变 B. 经济文化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C. 商业贸易活动日益频繁 D. 社会劳动力需求量大幅度增加二、解答题1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但纬度较高,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 (作物熟制)的需要。(2)图中B所处的地形区是世界上 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产生这一生态环境问题的气候原因是 、 。(答2点)(3)A、B、C三地均是我国重要的农耕区,它们的耕地类型均为 。(4)图中黑河到腾冲之间的连线是我国重要的 分界线。17.(题文)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记者2018年2月26日从全国老龄办召开的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41亿人,占总人口17.3%,人口老龄化问题较为严重。 (1)甲、乙两图中表示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2)请简单解释图乙中人口集中分布在海拔0~200米的原因 。(3)南美洲北部的亚马孙平原,人口稀少的原因 。(4)老龄化的出现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A.老中青都有,结构合理 B.老人多,经验丰富,可指导经发展C.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劳动力相对减少 D.不会对社会养老带来较大影响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C A A C C A A B A D A C D A B16.(1)一年一熟(2)水土流失,夏季多暴雨、植被破坏严重 (3)旱地 (4)黑河——腾冲17.(1)水资源 地形 (地势)(2)属于平原地形,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开发历史悠久、农业发达;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方便;工业发达,商业贸易频繁 (3)气候过于湿热 (4)C课题 第二节 人口 总课时数 1课型 制作时间 执行时间 授课班级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学会读“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图2.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有关数据和图表,知道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的人口问题,从而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重要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对我国人口政策的认识,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人口观,明确人口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教学重点 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分布不均以及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种种问题。教学难点 人口与经济发展、环境的关系教法学法 讨论法 自主探究法 合作探究发 讲授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个性化补充【一】导入新课:请同学们看一个资料,这是世界人口前十位的大国及其人口数量:中国(1,339,724,852)、印度(1,210,193,422)、美国(312,566,000)、印尼(237,641,326)、巴西(190,755,799)、巴基斯坦(177,743,000)、尼日利亚(162,471,000)、俄罗斯(142,914,136)、孟加拉国(142,319,000)、日本(127,720,000)。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人口数量位居世界第八位,中国人口数量是俄罗斯的约9.4倍;面积第四大国美国,人口数量位居世界第三位,中国人口数量是美国的接近4.3倍。而面积第二大国加拿大不在其列,我们的人口相当于加拿大的40多倍。列举图片及文字,显示中国是“名副其实的人口大国”:我国人口相当于欧洲西部30多个国家人口之和的2倍多,约相当于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人口之和。如果全中国的人手拉手站在一列,能环绕地球赤道40多圈。世界上人口在5000万以上的国家,就被称为人口大国,而我国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就有9个。可见,中国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二】教学程序设计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自主探究】以上这些分析和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都说明什么问题?感悟:温总理的乘除法——2003年11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京接受《华盛顿邮报》专访之际曾如此表述自己的执政感受:“一个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大问题;一个很大的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小数目。”。请问:温总理的感受反映了什么问题?读图思考:读“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回答问题:1.比较2010年和1949年人口统计数据,说说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的数量变化。2.说说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增长最快和最慢的时期。3.为什么建国后人口迅速增长?(请阅读有关图片思考回答)【合作探究】人口数量越多越好吗?请同学们结合导学案的材料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学习,然后分为正反两方进行辩论,其他小组可以补充或反驳。 (辩论赛:学生分正反双方展开辩论)提问:那么我们人类应如何控制人口的增长呢?对!就是要实行计划生育,为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那么,计划生育的目的、基本内容和具体要求分别是什么呢?(承转)很明显少生能够很好的起到控制人口数量的作用,那么晚婚晚育是如何控制人口数量的呢?【活动】教材P12活动1:读“晚婚晚育对人口增长的影响”图,说说晚婚晚育对人口增长的影响。教材P12活动2:认识少生的作用(承转)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标准,如果一个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以上,那么这个国家就已经属于人口老龄化国家。而我国60岁以上人口站13.26%,65岁以上占8.8%,都超过了国际标准,所以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针对此现状,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对!2016年1月1日,我国推行全面二孩政策,对此,你是如何想的,这与计划生育背道而驰吗?(承转)2010年,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143人/千米2,约为世界平均人口密度(47人/千米2)的3倍多,是世界人口密度较大的国家之一。那么我国人口分布有何特点呢?读图:出示“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思考:中国人口分布有何特点?人口东多稀少读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回答问题:1.说说京、津、沪、苏、鲁、豫、皖等省级行政区域大部分地区人口密度在多少人/千米以上?2.说说人口密度在10人/平方千米以下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哪些省级行政区域?3.找出黑河—腾冲人口地理界线,说说该线两侧人口密度的差异。学生对比两组数据:面积和人口数量百分比得出结论:我国人口分布东多西少。学生读图回答:1.400人/平方千米新疆、西藏、内蒙古自治区,青海省、甘肃省等。该线东南部人口密度大,西北部人口密度小。学生分为地形组、气候组、经济组和交通组,分别从四个方面讨论分析原因,并回答:地形:东部平坦,西部崎岖。气候:东部降水丰富,热量充足,西部干旱。交通:东部水陆交通便利,西部交通不便。经济:东部发达西部落后。阅读教材图1.15,比较江苏和青海的人口密度。【合作探究】为什么我国人口分布如此不均匀呢?要求从地形、气候、交通、经济四个方面讨论我国东西人口差异的原因。【活动】感受我国东西部人口密度差异【三】巩固练习见同步练习【四】课堂小结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人口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二、人口分布东多西少 人口界线:黑河至腾冲一线 【五】布置作业见同步习题 同学们通过阅读资料,得出结论:显而易见中国位居第一位。再请同学们把其中的世界面积大国标出来,看一看有哪几个?再计算一下中国人口数是他们的多少倍?感受中国人口之多学生回答: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13.4亿,占世界人口1/5。这意味什么呢:(1)世界上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人!(2)我国人口相当于欧洲西部30多个国家人口之和的2倍多。(3)如果全中国的人手拉手站在一列,能环绕地球赤道40多圈。学生思考回答:中国人口的数量太大了!学生思考回答:数量呈直线上升。2、1949-1953最快2000-2010最慢社会安定、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寿命延长、生活水平提高等。辩论赛:正方:(1)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和 国防兵源(2)提供广大的消费市场反方:交通拥挤、就业困难、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等。学生:计划生育学生思考、讨论、回答:目的: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基本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读图分析:请同学们看图思考并回答: 20岁结婚生子,100年出现五代人,25岁结婚生子,100年出现四代人,所以如果晚婚晚育的话100年中整整少出生一代人,这样就有效地控制了人口数量和增长速度。在不实行计划生育的情况下,2010年我国的人口数量,与实际人口数比较,少生了3亿多人。人均拥有的粮食和教育经费都比不实行计划生育有提高。学生:实行全面二孩政策学生:我国老龄人口比例不断提高,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负担日益增大。另外还会出现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的情况。因此,二孩政策是计划生育政策的补充,是符合计划生育政策要求的。学生对比两组数据:面积和人口数量百分比得出结论:我国人口分布东多西少。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人口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特点、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二、人口东多西少分布特点人口地理分界线—黑河—腾冲一线 反思内容个性化补充二次备课4 /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二节 人口 跟踪测试卷.docx 第二节 人口 教学课件.pptx 第二节 人口 教案设计.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