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七章 认识不同的地理区域7.3 对外开放的“南大门——珠江三角洲地区【教学目标】1.读图说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分析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2.读图和材料,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3.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外向型经济对区域发展的积极作用,感悟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的关系。【教学重点】珠江三角洲地区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教学难点】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的关系。【教学方法】讲授法、读图指导法等。【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环节 知识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新课导入 展示深圳改革开放前后巨变的图片,引导学思考深圳所在的珠三角区域发展为何如此迅速。 观看图片并结合历史知识思考。新课讲授 优越的自然环境 位置和范围:展示珠江三角洲区域在中国版图中的位置图和珠江三角洲区域图,引导学生概括该区域的位置和范围。引导学生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三方面来描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位置。气候:展示“中国气候类型图”,引导学生观察该区域的气候类型,阅读并分析广州市的气候资料图归纳当地的气候特征。 读图概括该区域的位置和范围。在图中找出深圳、珠海的位置,并观察相邻的香港、澳门位置。读图分析珠江三角洲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多层次的对外开放 介绍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及与珠江三角洲有关的内容。通过课前的深圳巨变对比图,结合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优势,引导学生分析该地发展的优势条件。(着重介绍“侨乡”的内容) 思考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有利条件。迅速发展的外向型经济 介绍“外向型经济”的含义及其特征。引导学生思考结合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分析该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条件。带领学生结合教材思考题,分析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如何应对。补充粤港澳大湾区的相关内容。 阅读思考并完成教材思考题。课堂练习 练习题见习题文档部分题目。 结合所学内容完成相应习题。课堂小结 结合板书内容,梳理本节知识网络。作业布置 完成地理同步练习。【板书设计】【课后反思】重点理解珠江三角洲发展的优势以及外向型经济。【课堂练习】习题训练见随堂练习。PAGE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