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仁爱版八下7.5祖国西部开发的宝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地理仁爱版八下7.5祖国西部开发的宝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第七章 认识不同的地理区域
7.5 祖国西部开发的宝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教学目标】
1.阅读地图和资料,了解新疆的位置和范围,并能简要评价地理位置对新疆发展的重要影响。
2.阅读地图和资料,概括新疆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3.举例说明新疆干旱的自然环境对社会生产的影响。
4.运用地图说出西气东输工程的路线,理解西气东输对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
【教学重点】
新疆干旱的自然环境对社会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
以西气东输工程为例理解区域间联系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读图指导法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环节 知识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导入 以“新疆棉花事件”作为导入,引发学生思考。 观看图片视频。
新课讲授 自然环境特征 位置和范围:展示“中国政区图”、新疆局部图,让学生在图中新疆在中国的位置,以及相邻的国家。引导学生思考:邻国众多的地理位置,对新疆的发展有哪些重要影响?地形:展示“新疆的地形图”,带领学生在图中找出主要的山脉和地形区,概括东北的地形特点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三山夹两盆)气候:展示“和田乌鲁木齐的气候资料图”,引导学生分析新疆的气候特征——干旱,以及干旱形成的原因。河流:展示“新疆的地形图”,带领学生在图中找出主要的河流并概括河流特征。塔里木河——我国最长的内流河额尔齐斯河——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外流河 读图找出新疆的位置和相邻的国家。思考邻国众多的地理位置,对新疆的发展有何影响。找出主要的山脉和地形区,并概括新疆的地形特点。读图分析新疆的气候特征——干旱。读图概括新疆的河流特点——数量少,多为内流河,水量小。
绿洲农业 在新疆干旱的环境下,水源是社会发展的关键。展示“塔里木盆地南缘现代绿洲与废弃绿洲的分布”图,引导学生思考绿洲的分布有什么特点?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在此环境下发展起来的农业成为“绿洲农业”。展示“新疆农作物分布图”,和学生一起找出主要的农作物种类,并结合当地自然环境分析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夏季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糖分的积累。热量充足,光照强烈,有利于瓜果着色。介绍新疆长绒棉,以课堂导入相衔接。介绍当地传统的引水方式——坎儿井。 阅读资料分析新疆绿洲布局的决定性因素是水源。主要有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地下水。所以绿洲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和山麓地带。读图找出主要的农作物种类,并结合当地自然环境分析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种类丰富的能源资源 展示“新疆矿产资源分布图”,带领学生找出当地主要的矿产资源及其分布。“西气东输”工程展示“西气东输”工程的线路图,引导学生找出起始地、调入地,沿途经过的省份、输送方式。通过介绍相关资料,将学生分组讨论:西气东输工程为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读图找出相关内容。结合所给资料分小组讨论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课堂练习 练习题见习题文档部分题目。 结合所学内容完成相应习题。
课堂小结 结合板书内容,梳理本节知识网络。
作业布置 完成地理同步练习。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新疆干旱的自然环境对社会生产生活的影响、以西气东输工程为例理解区域间联系的重要性是本节课的学习要点,要能够通过案例学习的方式举一反三。
【课堂练习】
习题训练见随堂练习。
PAGE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