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家长学校“新起点 新面貌”教学反思授课主题选材背景:学生升入初中后,随着角色和环境的变化,学生内心也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适应能力好的学生可能表现在行为方式上的变化较小,而心理素质弱、适应能力较差的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则有很的反差。如果家长平日与学生沟通少,观察不够入微,没有给予更多关注,则可能在学生心理留下一道沟壑,随着时间推移,很有可能形成不良习性,造成严重后果,影响或改变学生发展轨迹。授课主题达成目标:结合以上因素,我校课题组成员在为家长学校选择教学材料时,特意将本节课“新起点、新面貌”作为第一节授课主题,希望能带领各位家长顺利帮助学生渡过小升初转折期,让家长从多方面了解孩子并进行指导,结合家庭实际情况,为每一位学生制定长远发展规划。授课反思:通过本节课与家长的沟通互动,验证了课前推测,农村寄宿制背景下的家长对学生的表现了解不足,仅仅停留在学生回家后是否趴在书桌前写作业这个层面上,至于作业质量如何,在校听课效率如何,是否具有主动学习意识,积极对待生活、学习中的每一件事,家长了解甚微,或者潜意识有些冷淡,好像这些事情不是家长职责范围内的。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家长在管教学生时,对于能够帮助、引导、学生的方式方法不做主动推敲和探究,从而导致没有自己管教孩子的方式方法。当学生遇到问题或表现反常时,家长们的处理方式只有冷脸训斥,甚至殴打责骂。导致问题不仅从根本原因上得不到解决,反而有愈演愈烈的可能。本节课中,家长能从多方面掌握教育经验,并依据问卷测评,从多角度,合理、有序的将问题解决。家长们表示很有收获。不足之处便是大班额授课中,需要拓宽问题反馈渠道,多收集家长们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便依据学情及时更新教材,第一时间帮助家长解决问题。(共14张PPT)家长学校家长会新起点 新面貌帮助孩子顺利过渡小升初主 题案例分析一小玉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女孩,小学时的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因此父母觉得她升入初中后应该继续一帆风顺。然而,事情出乎父母的意料。开学不久,小玉就说初中不好,课程枯燥,老师上课节奏太快,自己跟不上。开始,父母以为女儿只是刚开始不适应,过两天就好了。可没过多久,他们就接到老师的电话,说小玉整天没精打采,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做得也不是很好,成绩和刚入学时相比退后不少。这下,家长着急了,找女儿细问,小玉哭得挺伤心:“我也知道退步了,心里很着急,可打开书本就胡思乱想,看不进去。”面对女儿的这种情况,父母也陷入了困惑,一下无从着手。案例分析二:天天的父母在外地工作,他从小与外婆一起生活,小学时天天虽说成绩并不突出,但与老师同学相处融洽,外婆一直夸他是懂事的好孩子。升入初中后,父母觉得儿子应该有能力照顾自己了,就让他住校。而就是从住校开始,天天好像变了一个人。老师说:“独来独往,上课很沉默,从不举手,情绪低落,成绩波动也很大。”有一次,为一点儿小事,还和同学打架;因为作业没完成,老师说了几句,他还把桌子上的书扔到地上。过后,老师找他谈心,他说就是觉得窝火,觉得同学看不起他,什么都不顺心。“怎么做才能找回那个懂事听话的外孙 ”外婆很担心。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学生从小学到初中的这些变化呢?探究与总结1.科目增多导致学习难度增大2.没有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3.人际交往方面的原因4.社会认识的独立性个性品质适应能力社会化成长个性品质适应能力社会化成长了解孩子1.孩子是否了解初中开设的科目;2.孩子是否找来初中的课本,提前了解学习的内容3.孩子是否有了初中的新朋友;4.孩子是否主动谈到他的新老师;5.孩子是否每天主动预习第二天的功课8.孩子是否觉得新同学不真诚;调查问卷:你了解自己的孩子吗?6.孩子是否觉得自己跟不上新的学习节奏;7.孩子是否觉得学习力不从心,有厌恶情绪;8.孩子是否觉得新同学不真诚9.孩子是否觉得还是过去的学习环境好;10.孩子是否觉得新环境里没有人喜欢自己。个性品质适应能力社会化成长如果您的孩子在1~5中“是”的情况比较多,6~10中“否”的情况比较多,那么,您的孩子可能对新的初中生活是比较适应的。反之,家长需要和孩子共同寻找原因,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过渡期策略指导:个性品质适应能力社会化成长第一阶段:了解阶段(5天)了解孩子进入初中以后的学习及人际交往情况,比如孩子是否谈起他的新老师,是否谈起新学习的课程及感兴趣的学习问题,是否谈起他认识的新同学。可设计如下题目让孩子作答,肯定的画对勾,否定的画“×”。1.我很喜欢新学校()2.我觉得新同学都很容易相处()3.我觉得新老师对我们都很友好,很喜欢我们()4.我在班级里很快就找到了新的朋友()5.初一和六年级的课程相比太多了,我有点儿忙不过来6.每天老师讲的内容都消化不了(7.学习压力好像突然就大了8.死记硬背对于初一学习来说好像不管用了()通过孩子的回答,发现孩子在学习和人际交往方面有没有困难,及时掌握孩子的心理。写作业时专心认真作业的正确率较高主动复习、预习第二阶段:观察阶段个性品质适应能力社会化成长第二阶段:观察阶段(5天)观察孩子的情绪状态,是愉快还是不愉快;观察孩子的言行,是情绪饱地做作业还是无精打采地做作业,是很快完成还是迟迟做不完,并检查孩子作业的正确率,以便确定孩子是否消化了所学的知识。对照如下表格,给予评价。内容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心情愉快赞扬老师夸奖同学写作业时专心认真作业的正确率高主动复习、预习第三阶段:交流阶段个性品质适应能力社会化成长家长可就了解和观察到的问题,和孩子进一步地沟通,并将沟通的内容记录下来。沟通可以具体到环境的适应上、学习上、人际交往上,让孩子说出自己觉得有哪些方面做起来会比较困难,家长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与孩子多交流,给予孩子支持。如果孩子不愿与家长面对面交谈,可设计如下备忘卡片让孩子填写。备忘卡你最近学习和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吗 为什么你会觉得这件事办起来比较困难 你希望爸爸妈妈帮你吗 怎样帮 第四阶段:找出对策阶段(10天)第四阶段:找出对策阶段个性品质适应能力社会化成长家长对孩子良好的适应行为进行鼓励,而对存在的问题则要提出相应的对策。如果是人际关系的适应问题,不妨引导孩子认识同学、老师的长处,使孩子从心理上接纳他人,并建议孩子尝试与同学和老师交流,也可以提醒孩子周末的时候邀请同学到家里玩,或者周末的时候与同学、老师相约,组织打球、游玩等活动。面对孩子学习上的困难,家长要引导孩子认真复习课上所学内容,有时候孩子在复习的过程中就解决了问题,如仍不能解决,家长可与孩子一起讨论解决,但一定注意不要让孩子养成依赖心理——有困难就由家长来解决,而放弃自己应当承担的学习责任。请将每天要解决的问题及对策记录下来。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第五阶段:总结阶段(5天)让孩子比较自己前后的变化,总结经验,培养孩子今后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将情况记录在下表中个性品质适应能力社会化成长家长认为需要进一步改进的方面:遇到的不适应 孩子是怎么想的 家长是怎么教的 孩子的变化谢 谢家长每天要抽出一段时间来观察孩子,看看孩子在适应初中生活方面存在着哪些问题(比如学习、同学关系等方面)以便迅速找出对策,帮助孩子很好地解决。第一阶段:了解阶段(5天)了解孩子进入初中以后的学习及人际交往情况,比如孩子是否谈起他的新老师,是否谈起新学习的课程及感兴趣的学习问题,是否谈起他认识的新同学。可设计如下题目让孩子作答,肯定的画√,否定的画“×”。我很喜欢新学校( )2.我觉得新同学都很容易相处( )3.我觉得新老师对我们都很友好,很喜欢我们( )4.我在班级里很快就找到了新的朋友( )5.初一和六年级的课程相比太多了,我有点儿忙不过来( )6.每天老师讲的内容都消化不了( )7.学习压力好像突然就大了( )8.死记硬背对于初一学习来说好像不管用了( )通过孩子的回答,发现孩子在学习和人际交往方面有没有困难,及时掌握孩子的心理。第二阶段:观察阶段(5天)观察孩子的情绪状态,是愉快还是不愉快;观察孩子的言行,是情绪饱满地做作业还是无精打采地做作业,是很快完成还是迟迟做不完,并检查孩子作业的正确率,以便确定孩子是否消化了所学的知识。对照如下表格,孩子正面的表现画√负面表现画×内容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心情愉快赞扬老师夸奖同学写作业时专心认真作业的正确率高主动复习、预习第三阶段:交流阶段(5天)家长可就了解和观察到的问题,和孩子进一步地沟通,并将沟通的内容记录下来。沟通可以具体到环境的适应上、学习上、人际交往上,让孩子说出自己觉得有哪些方面做起来会比较困难,家长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与孩子多交流,给予孩子理上的支持。如果孩子不愿与家长面对面交谈,可设计如下备忘卡片让孩子填写。备忘卡你最近学习和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吗 为什么你会觉得这件事办起来比较困难 你希望爸爸妈妈帮你吗 怎样帮 第四阶段:找出对策阶段(10天)家长对孩子良好的适应行为进行鼓励,而对存在的问题则要提出相应的对策。如果是人际关系的适应问题,不妨引导孩子认识同学、老师的长处,使孩子从心理上接纳他人,并建议孩子尝试与同学和老师交流,也可以提醒孩子周末的时候邀请同学到家里玩,或者周末的时候与同学、老师相约,组织打球、游玩等活动。面对孩子学习上的困难,家长要引导孩子认真复习课上所学内容,有时候孩子在复习的过程中就解决了问题,如仍不能解决,家长可与孩子一起讨论解决,但一定注意不要让孩子养成依赖心理——有困难就由家长来解决,而放弃自己应当承担的学习责任。请将每天要解决的问题及对策记录下来。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第七天:第八天:第九天:第十天:第五阶段:总结阶段(5天)让孩子比较自己前后的变化,总结经验,培养孩子今后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将情况记录在下表中。遇到的不适应 孩子是怎么想的 家长是怎么教的 孩子的变化家长认为需要进一步改进的方面:南楼中学家长学校教学设计稿年级 七年级 学科 家校共建 参与者主讲人 课型 探究课 授课时间课题 新起点 新面貌 --帮助孩子适应中学生活学习目标 帮助孩子快速适应初中生活,做到从容应对和家长一起制定方案,帮助学生顺利渡过小升初的适应期教学重难点 帮助家长掌握指导孩子的方法教具 幻灯片四个环节 教 学 过 程 研讨完善交流与评价 一:案例引入:(4分钟) 通过七年级小玉升入初中后的种种不适应症状及天天升入中学后反常的变化,引导家长正确观察、了解新环境下学生的变化。二、案例交流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们从小学到初中的这种不适应呢 让家长自由交流引起学生变化的原因(5分钟)总结整理(10分钟)学生个人因素:学校环境因素:家庭因素:巩固提升(5分钟)内在分析,让家长自由发言,描述自己孩子的变化五、总结(4分钟)总结学生出现变化的原因,幻灯片展示六、探究:家长如何帮助孩子(5分钟)1、调查问卷:你了解自己的孩子吗?七、给家长的建议(15分钟)1、激发学习兴趣,调整学习方法理智应对多个学习科目2、找出新的学习方法,培养新的学习习惯。3、帮助孩子建立新的人际关系4、鼓励孩子确立新目标5、让孩子卸下思想包袱,轻装前进。八、指导策略(15分钟)大作业阶段一:了解阶段阶段二:观察阶段阶段三:交流阶段阶段四:找出对策阶段阶段五:总结阶段九、总结板书 新起点 新面貌分析孩子微妙变化帮助孩子适应新生活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南楼中学家长学校教学设计稿1.doc 新起点 新面貌主题测评表.doc 新起点、新面貌 反思总结.doc 新起点、新面貌.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