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八章 北京和港澳台第一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教学目标】1. 读图找出北京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并简要评价北京的地理位置。2. 运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城市职能和历史文化传统, 并举例说明北京的城市建设成就。3.举例说明北京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学重点】了解首都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城市职能和历史文化传统, 并举例说明北京的城市建设成就。【教学难点】北京地理位置的评价、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教学方法】讲授法、读图指导法等。【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环节 知识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新课导入 播放“北京城市宣传片”,让学生直观了解古今交融的北京城。 观看所给视频和图片,直观认识北京。新课讲授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位置与范围: 展示“北京地形图”,在图中找出北京的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邻的省份。 自然环境: 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北京的地形特点: 1)找出燕山、西山和华北平原,说说北京市的地势特点。 2)找出永定河、潮白河等河流,说说这些河流的流向与地势的关系。 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北京的气候特点: 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结合所给资料,带领学生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战略位置等方面分析北京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纬度位置:暖温带、半湿润区 海陆位置: 虽居内陆离海较近 交通位置:交通枢纽对外联系方便 战略位置:三面环山易守难攻、南面平原粮草充足 在图中找出北京的位置: 经纬度位置:40 N 116 E 海陆位置: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角,面临渤海。 相邻的省份:河北省、天津市 读图分析并回答相应问题: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流向:(受地势的影响)多自西北向东南流入渤海。 结合所给资料,分析北京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全国政治文化中心 展示北京的城市符号,帮助学生理解北京的城市职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 阅读相关图片并结合已有知识,了解北京的城市职能。历史悠久的古都 展示北京旧城示意图,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和所学,分析以下问题: (1)北京旧城格局形成于哪两个朝代? (2)为什么会这样布局? (3)北京的旧城格局有什么特点? (4)分析北京古城城址变迁与水源的关系。 读图分析相关问题。 城市中轴线突出,皇宫位于城市中心中轴线上,东西建筑以中轴线对称展开。方城十字街,大小四合院,环环相扣,层次分明。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简要了解北京城市建设成就,并举例说明。 1)完善的城市功能区 2)发达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 3)注重对历史文化的保护 4)注重对环境的保护 补充资料,引导学生思考城市发展过程中如何加强古城保护? 阅读教材,并举例说明北京城市建设成就。 阅读相关资料,思考城市发展过程中如何加强古城保护。课堂练习 练习题见习题文档部分题目。 结合所学内容完成相应习题。课堂小结 结合板书内容,梳理本节知识网络。作业布置 完成地理同步练习。【板书设计】【课后反思】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如何做好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值得我们深思。【课堂练习】习题训练见随堂练习。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