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版新课标浙江省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指导意见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1版新课标浙江省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指导意见

资源简介

浙江省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指导意见
目 录


前言
一、课程目标和内容
二、教学建议
三、评价建议
四、教学案例
五、评价样例
前 言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大力加强我省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促进我省广大思想品德学科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把握《2011年版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积极稳妥地推进学科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教学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特制订《浙江省义务教育思想品德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思想品德教学指导意见》)。
《思想品德教学指导意见》由前言、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学案例、评价样例六部分组成。
“课程目标和内容”是教学目标的源头,反映国家在本学科领域对学生学业发展的要求,是教学实施的根本依据。
“教学建议”共25条,主要从教学准备与设计、教学组织与实施、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方面,为思想品德学科如何实施教学和达成教学目标提出参考建议。教学建议力求能充分体现课程性质,遵循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规律,侧重方法论的阐述,突出操作性,给教师实施教学提供一个比较系统的参考意见。
“评价建议”共20条,主要从评价目标、评价实施要求、评价方式等方面对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评价提出建议。评价建议可以为教师实施教学评价活动提供依据和参考,有利于教师客观评价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心理健康状况,也有利于帮助教师更好地反思教学和改进教学。
“教学案例”选取了我省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优秀课堂教学实例,涵盖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国情等内容,多维度诠释了教学建议,个性鲜明,富有特色。每一教学案例都附有学科专家的针对性点评,相信会给教师带来有益的启迪。
“评价样例”是为教师提供评价实践的优秀范本。每一种评价方式都有相应的样例,讲求实效,操作性强,可以供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评价活动中借鉴。
参与本书编写和研讨的人员有麻晓春、李德雄、林久杏、黄慧、嵇永忠、邵红等,同时本书在形成过程中还得到了各地骨干教师和教研员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2012年
一、课程目标和内容
(一) 课程目标
思想品德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旨在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本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生命的可贵,养成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
●体会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爱护环境,形成勤俭节约、珍惜资源的意识。
●养成孝敬父母、尊重他人、诚实守信、乐于助人、有责任心、追求公正的品质。
●形成热爱劳动、注重实践、崇尚科学、自主自立、敢于竞争、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的个性品质。
●树立规则意识、法制观念,有公共精神,增强公民意识。
●热爱集体、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认同中华文化,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热爱和平。
(二)能力
●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能够自我调适、自我控制。
●掌握爱护环境的基本方法,形成爱护环境的能力。
●逐步掌握交往与沟通的技能,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方法。
●学习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方法,提高媒介素养,能够积极适应信息化社会。
●学会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和多样的价值观念,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标准,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
●学习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他人、国家和社会的合法权益。
(三)知识
●了解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常识,掌握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途径与方法,理解个体成长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了解我与他人和集体关系的基本知识,认识处理我与他人和集体关系的基本社会规范与道德规范。
●理解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认识当今人类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根源,掌握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
●知道基本的法律知识,了解法律在个人、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基本作用和意义。
●知道我国的基本国情,初步了解当今世界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二) 课程内容
一、成长中的我
(一)认识自我
1.1 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
1.2 了解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体会青春期的美好,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
1.3 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厌学情绪和过度的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成就动机。
1.4 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1.5 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
1.6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
1.7 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积极接纳自我,形成客观、完整的自我概念。
(二)自尊自强
2.1 认识生命形态的多样性,理解人类生命离不开大自然的哺育。
2.2 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
2.3 自尊、自爱,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2.4 体验行为和后果的联系,懂得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后果,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2.5 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选择。
2.6 体会生命的价值,认识到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
2.7 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
(三)心中有法
3.1 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3.2 知道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理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
3.3 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
3.4 了解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二、我与他人和集体
(一)交往与沟通
1.1 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能,理解文明交往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
1.2 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及危害,积极与同学、朋友和成人交往,体会交往与友谊对生命成长的意义。
1.3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孝敬父母和长辈。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调适“逆反”心理。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
1.4 了解教师的工作,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沟通,正确对待教师的表扬与批评,增进与教师的感情。
1.5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同龄人交往,建立同学间的真诚友谊,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与友谊,把握原则与尺度。
(二)在集体中成长
2.1 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主动参与班级和学校活动,并发挥积极作用。有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感受学校生活的幸福,体会团结的力量。
2.2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与宽容,尊重、帮助他人,与人为善。
2.3领会诚实是一种可贵的品质,正确认识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
2.4 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能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竞争,敢于竞争,善于合作。
2.5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
(三)权利与义务
3.1 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懂得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3.2 知道公民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非法侵害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3 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3.4 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不受侵犯,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经济权利。
3.5知道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益。
三、我与国家和社会
(一)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
1.1 关注社会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正确认识好奇心和从众心理,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
1.2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初步养成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
1.3了解不同劳动和职业的特点及其独特价值,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
1.4 知道责任的社会基础,体会承担责任的意义,懂得承担责任可能需要付出代价,知道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1.5 理解遵守社会规则和维护社会公正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矛盾,理解发展与稳定的辩证关系。
1.6 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公益活动,自觉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有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
1.7 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
(二)认识国情,爱我中华
2.1 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
2.2 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
2.3 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现状,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认识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2.4 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知道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重要要求。
2.5 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了解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知道我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2.6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增强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意识。
2.7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习俗,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
2.8 了解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增强忧患意识。
2.9 认识树立全球观念的重要性,增强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意识和愿望。
(三)法律与秩序
3.1 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的根本的活动准则,增强宪法意识。
3.2 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体会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有赖于每个公民的参与,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
3.3知道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3.4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增强公民意识,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3.5 懂得维护国家统一,维护各民族的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二、教学建议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应坚持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贯彻思想品德教学原则,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初中学生身心发展和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重视学生基础性品德的养成。
第1条 通读《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准确把握课程性质,领会课程的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明确思想品德课程的整体要求和设计思路,全面落实课程目标。
第2条 整合思想品德课程中所涵盖的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内容,进行科学设计,避免将这些内容割裂开来,分块进行教学。心理健康和道德教学应注重学生的自我体验和感悟,法律和国情教学则需加强学生对问题的理性分析和思考。
第3条 准确把握思想品德课程的德育性,避免概念化、孤立化地传授和记诵知识,努力使知识的学习服务于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需要。
第4条 通读整套教材,了解和研究教材的整体布局,把握教材具体内容在单元和整套教材中的地位、任务,制定单元教学计划,依据课程标准,设定鲜明而集中、具体又可操作的教学目标。
第5条 充分运用教材这一学生学习的基础性资源,在合理使用教材的前提下,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内容。
第6条 了解学情,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全面、科学、准确的理解和把握教材,明晰价值,突出重点,切中难点。预测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疑惑点、争议点和课堂意外,做好必要的课前预设。设计符合教学实际、可操作性强的教学方案。
第7条 充分收集思想品德课教学所需的相关信息资料,精心选取与教学相关的鲜活案例和生活素材,并做适当的加工处理。整合相关课程资源,提高资源的课堂使用价值。
第8条 参与集体备课活动,加强团队互助合作。通过教师个人说课、备课组集体讨论修改、每位教师再根据自己班级实际情况对教案进行重新调整等步骤进行备课,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备课效率。
第9条 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注重正面教育,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引导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第10条 重视人文关怀,营造有情有义、温暖和谐的思想品德课堂,让思想品德课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触及学生内心的真实需要,走进学生心灵,真正实现思想品德课的教育价值。
第11条 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围绕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第12条 坚持正确价值观念引导,并将其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让思想品德课教学源于生活,通过生活,为了生活。
第13条 分析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生活体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中选取情境,探讨学生关注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第14条 充分把握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准确定位教学起点。了解学生对所要学习知识的关注程度,在整体把握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同时,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
第15条 设计以学生为本的、有价值的课堂活动,如角色扮演、游戏、情境分析、录像观看等。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必须考虑活动的有效性问题,即活动设计的目的必须与教学目标相匹配,避免形式化,摒弃为活动而活动。
第16条 重视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善于从情境冲突中发掘问题,引发学生积极的思维参与。所设计问题必须切口小,指向明确,深浅适度,并有一定的生活背景和实际意义。
第17条 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情感的渲染中有所触动,形成共鸣,引发思考。注重启发引导,倡导无痕德育,避免灌输说教,让学生在活动中抒发真情实感,提升思想认识。
第18条 提倡多元思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和善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第19条 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使其真正达到辅助教学的目的。课件的制作要本着简洁、有效的原则,使之服务于教学,切不可喧宾夺主,干扰教学。
第20条 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参观、讨论、访谈、项目研究、情境分析等方式,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中的问题,在合作和分享中扩展自己的经验,在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增强道德学习能力和道德践行能力。
第21条 与时俱进,了解当代德育理论的发展趋势,要有世界眼光,关注思想品德学科的前沿问题。
第22条 教师平时要注重学习和积累,密切关注国内外时事新闻,广泛阅读相关报刊和书籍,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同时还需要注重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和感染学生。
第23条 要积极争取行政和学校等方面政策上的支持与保障,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有机联系和融通,把思想品德教学与学校的有关德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增强效果,切实发挥思想品德课作为学校德育主渠道的作用。
第24条 充分借助校园网络、图书馆、宣传窗、黑板报等教育载体,组织学生制作小报或墙报等,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
第25条 充分利用各类社会资源,包括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科技馆、自然和人文景观、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等物质资源,以及家庭成员、邻居,其他社会人士等人力资源。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人文教育功能。
三、评价建议

思想品德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设计思想品德课程评价方案时,应以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为依据,体现学科评价特点。搜集学生学习的完整信息,客观评价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教师要总结与反思评价结果,改进教学,进而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
第1条 明确评价目标。通过评价活动,考查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程度,提高教学质量,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使评价成为促进教师教学、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与提高的有效手段。
第2条 评价要客观、公正。教师应多角度、多途径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准确记录和描述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思想品德发展状况,并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课程学习作出合理评价,调动学生道德学习的积极性。
第3条 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行为改善。既要重视学生对本学科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要关注学生的行为改善。要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感体验,倡导学生自主反思,在明辨是非中修正自身行为。鼓励学生参与道德实践,在实践中内化认知,促进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第4条 倡导发展性评价。评价不仅要重视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变化和过程。要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不能简单地对学生进行终结性评判,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要注意给予学生足够的机会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第5条 评价主体要多元化。要重视学生、教师和家长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使评价成为学生、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学生、教师共同发展的过程。
第6条 重视对学生评价的反馈。反馈是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采用何种评价方式和方法,评价结果都应反馈给学生。对学生评价的反馈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可以是及时的,也可以是延时的,重要的是把握时机,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
第7条 思想品德课程评价可以采用考试的方式。考试方式应灵活多样。如辩论、情境测试、开闭卷的笔试等。思想品德课程考试必须发挥对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避免误导学生死记硬背。要严格控制试题难度。
第8条 辩论是指教师确定某一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辩题,把学生分组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彼此用一定理由来说明自己对事物或问题的见解,发现对方的矛盾,以便取得最后的认识或共同的意见。教师根据学生在辩论过程中所呈现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表现,给予客观的评价。
第9条 情境测试是指教师设置一定的情境和标准,使学生处于相同情境中,并观察学生在该情境中的反应和表现,根据事先规定的标准对学生的品德发展状况做出评价。
第10条 纸笔测试是目前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学习质量评价时所采用的最常见的一种考试方式,主要有开卷和闭卷两种形式。纸笔测试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类,分值权重应以非选择题为主。
第11条 纸笔测试的试题要突出思想性和应用性。试题的着眼点和着力点要体现立德树人、能力为重的理念,能较好地考察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状况,重视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体现学以致用。
第12条 纸笔测试的试题要体现综合性和开放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整合学科相关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放性是指允许、倡导和鼓励答案多元而非惟一。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
第13条 纸笔测试的试题要彰显人文性和时代性。试题应该生活化、个性化、有地方特色;应该图文并茂、语言富有亲和力。要紧密结合时政热点,贴近社会实际。试题所选用的材料内容应以正面引导为主,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条主线。
第14条 思想品德课程倡导的评价方式除考试外还有以下几种,如观察、描述性评语、项目评价、谈话、成长记录等,教师应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灵活选择运用,避免用单一的知识性考试作为对学生思想品德课程学习质量评价的唯一方式。警惕应试倾向的评价方式,避免评价方式偏离本课程的目标和理念。
第15条 观察是指教师在自然状态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能力和行为,并记录下来,作为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引导的依据。
第16条 描述性评语是指教师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用描述性的语言将学生在思想品德某一方面的表现,如态度、能力和行为等写成评语,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评语应以激励性语言为主。
第17条 项目评价是指按照不同项目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学生自主设计活动计划,可以围绕真实的社会生活问题进行收集、组织、解释或表达信息,如提交调查报告或小论文等。师生可以对小组成果进行分析,将小组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
第18条 谈话是指教师通过与学生各种形式的交流和对话,获得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状况的信息,据此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引导。
第19条 成长记录是指教师通过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记录学生在思想品德课程学习中的各种表现,主要是进步和成就。以学生的自我记录、自我小结为主,教师、同学、家长共同参与,学生以评价对象和评价者的双重身份参与评价过程。
第20条 思想品德课程鼓励学校教师结合本校实际,积极探索独具特色、符合本学科特性和学生发展实际情况的有效评价方式。
四、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一
走近法律
宁波鄞州蓝青学校 何锋

一、课标内容
本框教学依据的课程标准是: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二、学情分析
学生一般对规则有抵触心理,对规则、法律的内涵和必要性缺乏思考,而法律特征等内容又比较抽象,与七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一定距离。为此需要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来渗透规则的内涵,并在体验中认识法律的特征及重要性。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了解法律的内涵,明确法律的特征和作用。
能力目标:逐步形成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行为的自觉性,学会辨别和分析事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尊重规则的观念;感受法律的尊严,树立法律意识,自觉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小甬,他在国庆期间第一次去杭州游玩。今天想通过他的周记与大家一起分享国庆旅游的点点滴滴。
【设计意图】因为此课是国庆节后到杭州市借班上课,设计这一教学情景是为了与当地学生的生活体验更接近,以同龄人的周记激发好奇心和注意力,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投入度。
(二)主题探究——小甬的西湖游记
活动一:请判断
10月2日 星期二 天晴
有人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让我带着自己明亮的眼睛,用心去感受人间天堂——杭州的美。
第一站,到我向往已久的西湖。 在西湖边,我看到了……(出示六张文明或不文明行为的照片)
【设问】 用肢体语言表示,你是否欣赏这样的场景?
【学生表现】第一次因为没有统一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肢体语言,课堂一片混乱。第二次统一了肢体语言表达的方式,课堂非常有序。设计中隐含了“规则”意识的教学。
【教师引导】 我发现同学们很默契,一致认为上面三个画面是自己欣赏的,下面三个画面是自己不欣赏的。其实,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衡量、判断事物的“秤”,这杆“秤”就是我们生活中的规则。规则是人们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标准。
【设计意图】用肢体语言表述自己的观点,一方面实现了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活动,另一方面为导出规则的概念打下伏笔;同时更可以现场生成素材,在讲解规则重要性时,加以点拨让学生从课堂中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实现在体验中建构知识。
活动二:感受规则
10月3日 星期三 天晴
今天我们坐车去虎跑玩。车内,人很多但还是很整洁,不经意抬头看到一块醒目的温馨提示:车厢是公共场所,不要吸烟、乱扔杂物。一旁张贴着驾驶员服务守则:对乘客要始终笑脸相迎,骂不还口……。车外,交警在有条不紊的指挥着交通,交通繁忙但很畅通。
看着和谐的画面,我领略了最佳旅游城市的风采!
【设问】 (1)在公交车上,小甬感受到了哪些规则?
(2)请把视野放宽,说说生活中你遇到的或感受到的规则。
【学生表现】
学生1:小甬感受到了在公共场所不能吸烟、乱扔杂物;驾驶员要笑脸相迎,骂不还口;交通法规三种规则。
学生2:我们班级规定很严的,不能迟到、上课要认真、考试不能作弊、作业不能抄袭,都是班主任规定的,当然还有校规。
学生3:我们家里可严了,爸爸不能在家里吸烟,我要给妈妈做家务,都是妈妈规定的(课堂里一阵欢笑)。
学生4:社会中还有上电影院要文明,不能大声喧哗;过马路不能闯红灯;在公共场合不能随地吐痰、乱丢垃圾……
【教师引导】 我们感受到的规则还真不少,有些属于道德,有些属于家规、班规、中学生守则,有些是我们的法律。如果我们的生活缺少了规则,我们的生活将会混乱不堪。刚才,我们已经感受到了规则的重要性:当没有设定规则时,我们同学的肢体语言我看不懂,而当我们统一了表示方式即规则后,大家的肢体语言我不仅看明白了,而且课堂有序、和谐。
【设计意图】第一,公交车上对规则的分析,到感受生活中各个领域的规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对生活的关注。第二,让学生逆向感受离开规则的混乱,思考规则的多样和必要,先抑后扬,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第三,在“请判断”环节中的现场生成教学资源,通过分享教师的实际体会,进一步升华对规则重要性的认识。
从课堂表现来看,学生很快找到小甬感受到的道德、服务守则、法律三种规则,同时思维流畅地拓展到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公共生活中的纪律、道德、法律三个范畴的规则。学生视野开阔,表达自由,课堂交流活跃,感悟到规则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活动三:分辨规则(小组合作探究)
【设问】 守则(或纪律)、社会道德、国家法律都是我们生活中的规则,它们一样吗?请比较守则、社会道德、国家法律三者的区别(阅读教材第87到88页)。
【学生表现】学生分小组讨论热烈。最后请一组上来交流与展现学习成果时,学生很踊跃。最后就近选取一组在课件中直接输入探究结果,在同学们的异口同声中完成表格填写,统一意见。难点在探究中解决。
【设计意图】结合教材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将三种规则的不同点落到实处,发挥教师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教学理念。
活动四:走近法律
【设问】 在我们国家和社会的管理中哪种规则最有效、最有力呢?为什么?
【学生表现】学生在此问题上有片刻安静思考的过程,最后异口同声回答是法律。
【教师引导】 法律在国家社会管理中最有效、最有力。因为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都有普遍约束力一种社会行为规范,是最权威、最威严,所有人都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设计意图】在明确守则、道德、法律三种规则的基础上,追问“哪种规则最有力、最有效”,一方面拓展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另一方面也自然过渡到“法律特征”的学习。教师通过讲授法强调法律三个特征,引导学生理解法律规范。
活动五:认识法律
10月4日 星期四 天晴
最后一站灵隐寺。刚到灵隐,就有自称是导游的人上来说能带我们进灵隐寺的“分院”游玩,我们觉得新鲜就跟她上了一辆“班车”。到了她说的“分院”,工作人员让我们放生了一只乌龟,竟然强迫我们支付了399元,真是郁闷。回来路上,驾驶员为赶时间抢客源而闯了红灯,被交警拦住询问时,我及时向交警反映了寺里的遭遇,交警马上联系了城管人员,原来他们都是黑导游。最后,黑导游把399元钱还给了我们,而他们也被执法人员带走了。
【设问】 (1)黑导游哪些行为是有问题的?违反了什么规则?
(2)大家知道生活中有哪些法律吗?
(3)请大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选择适应的相关法律:
我晚上休息时,楼上夜半歌舞声扰人清梦,选择________________
我上初中时,父母让我辍学回家,选择________________
我上饭店吃饭时,吃到了含有苏丹红的鸡翅,选择________________
我父母离异后,父亲不按协议支付抚养费,选择________________
我回家时,发现物业擅自出租小区地下室赚钱,选择________________
我出行时,有人闯红灯而影响了交通,选择________________
我假期加班时,老板不给加班工资,选择________________
我……
备选答案:《治安管理处罚法》《义务教育法》《产品质量法》《婚姻法》《物权法》《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劳动法》……
(4)你从这两个省略号中,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表现】在系列问题的回答中,学生回答积极、主动,举手踊跃,参与面广,凸显了学生较好的法律素质,课堂氛围活跃、和谐。
【设计意图】问题(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前一环节三种规则的区别进行巩固。问题(2)拓展学生的思维,为自然过渡到第三个问题奠定基础。问题(3)请学生来判断、选择,强调了实际应用,体现生活化和实践性的课程特点。问题(4)是学科知识的深入,通过学生的思考来感悟生活时时处处有法律,法律将伴随一生;同时领悟法律的规范和保护作用,实现教学重点的突破,使学生在思考感悟中提升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活动六:感悟法律
10月5日 星期五 雨
在杭州,我感受到了人间天堂风景名胜的美,感受到了西湖边志愿者无私奉献的美,感受到了最佳旅游城市和谐的美。当然,我更感受到了警察、城管等执法人员们尽职的美,是他们让我的第一次西湖之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也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身边的法律。在家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设问】 从小甬的西湖游记中,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学生表现】
学生1:我感觉到法律真的很重要,我们要学法知法。
学生2:不仅知法还不够,我们还要学会用法。
学生3:我觉得知道法律还不够,还要象小甬一样能及时请执法人员来帮助,行动很重要。
【教师引导】 在小甬的西湖游记中,我们感受最深就是法律保护了小甬的合法权益,使他的旅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生活离不开法律。我们要学法、知法,更要象小甬一样,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学会用法、护法、爱法。
【设计意图】通过感悟提升认识,采用开放式的提问方式,可以发散思维,启发学生的深度思考。通过教师提炼,使“适应公共生活、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必须培养遵纪守法的意识和行为”成为了学生的共识。
(三)拓展性作业
法律家庭大聚会:选择一位法律家庭的“成员”,了解该“成员”的职责及其他的有关信息。
【设计意图】开放性作业的设计将提高学生整合信息的能力和丰富法律知识,同时拓展性作业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后。
(四)总结升华
师:小甬在杭州感受到了很多的美,当然还带回了美好的回忆。我祝愿我们每一位同学也能用你们明亮的眼睛发现生活中的美,呵护好生活中的美;自觉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为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家庭,我们的社会增添一道亮丽的美。
【设计意图】结尾与西湖游记中开篇的“寻找美”相对应,体现课堂的整体性和完整性。教师祝福语激发学生自觉遵纪守法,做一个负责任公民的情感。


【点评】
《走近法律》是何锋老师在2007年浙江省初中思想品德新生代教师风采展示活动中执教的一堂展示课。本节课主要有以下三个亮点:
第一,准确的学情分析,巧设情境下“猛”料。
七年级学生粗懂规则又抵触规则,喜欢挑战权威。作为法律知识学习第一课的《走近法律》,教学设计必须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何老师设计了同龄人小甬游杭州的情景,引领着学生开始“走近规则——感悟规则——分辨规则——走近法律——认识法律——感悟法律”的学习过程,并在课堂教学连下“猛料”:
教学伊始,话题便是“兴奋剂”。
上课伊始,学生们的思维还是处于松弛状态,何老师就把谜题亮出来:小甬游西湖。小甬游西湖会发生什么事呢?猜测犹如“兴奋剂”,让学生睁大了眼睛,聚焦到她随后出示的六张照片上。用肢体语言表示态度,是在课堂无序中隐含规则的必要性。学生在比划的兴奋中,思维和言行被牢牢地吸引了。
教学中期,讨论犹如“催化剂”。
规则、道德、法律三者的区别是教学重难点。何老师设计了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恰如“催化剂”,催化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
课堂结尾,作业等于“强化剂”。
一节课即将结束,但法律学习并未终止。让学生搜集资料了解“法律大家庭中的其他成员”的拓展延伸作业,给学生留下继续思索和探究的空间。
第二,清晰的目标定位,切中重点解疑难。
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标准,应该是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积极有效的知识学习,并使其思维和实践能力得到发展,心智上有所顿悟。
何老师试着从规则入手,结合小甬在旅游中碰到的事与人,通过设问与追问,让学生感受到规则的重要性,规则、道德、法律的区别以及法律的规范与保护作用,一点一点走近了法律,达成教学目标。
第三,恰当的教法选择,张驰有度留空白。
教学方式本身并无优劣可言,关键是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何老师采用虚拟情境教学法,以拾珠串链的形式,把“规则”教育放到具体的生活情景中,通过精妙的导入,适时适度的提问,高效有序的小组讨论,直观、清晰、有条理的板书,丰富多彩的多媒体呈现以及课堂上即时生成的新鲜案例,让学生产生浓厚兴趣,提高了思想品德课堂效率。
这堂课的成功主要缘于教学预设的有效,它遵照“联系生活实际”和“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的教学建议,设计了整个教学流程,预留了教学空白,抓住了课堂生成的资源,流畅地推进了课堂教学。
(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 杨翠玉)

教学案例二
懂 你
温州实验中学 黄 慧

一、课标内容
本框教学依据的课程标准是: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孝敬父母和长辈。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调适“逆反”心理。
二、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正在逐步增强,他们不希望父母管教,觉得和父母缺乏共同的语言,与父母之间经常发生“爱的冲突”。他们知道父母关爱他们,但觉得父母无论为他们付出多少都是理所当然,并不知道感恩,更多的是觉得“父母啰嗦、小题大做、干预过分,就知道管我们,从不理解我们”,以代沟为借口不愿与父母沟通,对父母态度十分冷淡,甚至和父母顶撞,争得不欢而散;只觉得父母不理解自己,而很少想到去理解父母。
其实,两代人之间存在代沟是很正常的,不必刻意去逃避。而有些初中学生不尊重父母,甚至公开顶撞父母,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的共情能力即体会对方的心情的能力薄弱,而且不懂得感恩。如果初中学生能真切地体会到父母的爱,他们就能学会换位,体会到父母的良苦用心,做到“懂你”,那么他们会理解父母,感恩父母,主动积极地和父母沟通去化解“爱的冲突”。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通过沟通来了解父母的心声。
能力目标:在课堂内尝试实现学生与父母的一次沟通,让学生开始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初步掌握与父母长辈成功沟通交流的有效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感悟父母的爱,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心、亲爱之心,要以爱和孝敬报答养育之恩;从情感上开始学会“爱”,尝试着从点滴小事上做起,消除与父母对立的不良情绪,愿意与父母沟通,主动架起一座跨越岁月、代沟的桥梁。
四、教学过程
(一) [情境创设,再现生活冲突]
师:我觉得当老师真的很幸福,因为学生不仅把我当作老师,还把我当作朋友,把快乐与我分享,把烦恼向我诉说。我的学生向我诉说最多的烦恼就是:父母不理解自己,觉得父母很啰嗦,总爱拿我和别人比;每天就知道问学习认真吗?考试多少分?父母眼里只有分数,给我的压力很大;经常为了点小事发生一些小摩擦……
【教学资源】(情境创设:取自文章《雪地上的脚印》)



在家里和父母没有什么共同语言,和他们说话总是被他们教训,所以打电话和朋友聊天是我最大的快乐。可是,每次我一拿起电话,爸爸就会开始唠叨:“电话费很贵,父母赚钱很辛苦……”。“真烦”,我顶嘴到:“花多少钱,我自己出,可以了吧?”
这天刚吃过晚饭,我想起有件很重要的事情忘了告诉同学,就拿起了电话,可才说两句,爸爸又在旁边开始叫了,真烦,你越叫我越打,叫一遍不听,叫两遍不听,叫三遍还是不听,爸爸开始大吼大叫:“你要打电话,出去打。”“走就走”,砰的一声,我真冲出门去了。
【设问】你在生活中有类似的烦恼和冲突吗?
【学生表现】(学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学生1:“我做完作业,打一下乒乓球,爸爸就来管我”;
学生2:“我一看电视,妈妈就啰嗦,真烦”;
学生3:“我做什么事妈妈都不放心,都要管,很烦” ……
(二)[倾听心声,激起爱的涟漪]
师:刚才的冲突其实真实地发生在台湾作家刘墉和他儿子之间。儿子冲出门去后,刘墉给儿子写了一封信。
【学生活动】倾听冲突后父亲的心声(提示:在听的时候如果有一些句子触动你的心弦,请你在听的时候细细品味,把你的感受记下来。)
【教学资源】(配乐朗诵)刘墉《雪地上的脚印》
“砰”地一声,你居然真冲出门去。外面正下着大雪,奶奶赶紧跑去看门边的衣柜,惟恐你没披外套。妈妈趴着窗子张望,看你是往哪个方向跑。我则愕然地坐在客厅—
儿子!最近我们为你老打电话,已经吵过不知多少次了!
电话居然值得你如此伤害和父母的感情吗? 或许是气话,你说完就忘了!但你要知道那会多伤父母的心哪!
记得前两天,我怪你花太多的电话费时,你顶嘴的话吗?你说:“花多少钱,我自己出,可以了吧?”你还记得妈妈请你帮忙打一封信时, 你的抱怨吗?你说:“哦,我的东西,要自己打,你们的,也要我打?”
于是我想:大概有一天,当你能赚很多钱,再和我们闹别扭时,可能说:“这样吧!算算从小到大,我总共花了你多少钱?吃了多少奶粉,穿了多少衣服,我开张支票,一次付清,两不相欠!”
问题是脱离父母就能否定父母的恩情吗? 过去十几年来父母付出的爱,竟是能以奶粉和衣服的价值来衡量的吗?你为什么不把自己的生命计算进去?
你可以怨我们遗传近视给你,怨我们用中国观念管教,怨我们不是亿万富翁,甚至怨我们不可理喻!但,你无法怨我们是你的父母。如同,我们绝不怨生下你一般。
得到你,我们只有感恩。记得你幼儿园时,我们常说幼儿时最可爱,百分之百属于父母,上学以后就不同了。但是到你上小学,我们又说中学以前还天真无邪!等你上了中学,我们又讲“儿子大了,可以当朋友聊天,真有意思!将来离家上大学,就要失去他了!”不过我相信,直到你未来成家,我们还是会说:“虽然难得回来一次,想到他,心都甜!”
这就是爱,就是执著,也就是无怨无悔!无论你多大,多伟大,多成功,多失败,我们都会管你,如同我们爱你一般。
当你打完公用电话回来,如果够细心,会发现虽然我们好像都不理睬你地去睡了,门前雪地上却有着你母亲和我的清晰脚印……
【设计意图】刘墉的文章说出了父母在冲突后的普遍心声,很有代表性。文章前一部分侧重说理,句句在理,后半部分开始动情,字字深情。学生听的时候纷纷动容,应该说文章已拨动学生内心爱的心弦。
【设问】文章中最让你感动的是哪句话?
【设计意图】此设问主要是激发学生进一步去感受、回味文章中的情感,而并不一定要让学生洋洋洒洒长篇大论进行分析。
(三)[故事感染,迸发内心的爱]
师:父母的唠叨在我们的耳里很烦,可有一个小女孩却认为每天听见妈妈的唠叨是她最快乐、最幸福的事。
【教学资源】有一个小女孩在她三岁时,母亲得了重病,医生说妈妈只有五年的生命。从此每日六次的自我注射,妈妈的肚皮上扎满密密麻麻的斑点,一次又一次的紧急抢救,妈妈顽强地与病魔斗争。在朝不保夕的恶境中,妈妈仍毫不吝啬地把爱倾注给女儿, 一件件精美的毛衣是妈妈躺在病床上用双肘撑着编织而成,双肘的皮磨破结成老茧,老茧再磨破再结茧。妈妈的病床上堆满厚厚的各科备课集,她只要没有昏迷,就是女儿最好的家教老师……这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因为对女儿的爱让她咬牙坚持了下来,十七年过去了妈妈还在顽强地和病魔进行斗争,而且培育出了一个优秀的女儿,这个孩子名字叫刘苏,她多次被评为天津市市级三好学生、十佳少年、舞蹈特长生、优秀小编辑等,被保送入南开大学。在参加中央台第二起跑线栏目时,刘苏写了一首诗送给妈妈。
《母爱》(节选)
请不要/不要拉起这个话题/母爱/这个字眼儿/曾使我日日揪心/夜夜战栗/我像珍爱眼珠儿那样/守护着它/生怕哪天清早醒来/这个字眼儿会离我远去 
医生只给妈妈的生命/开了五年的预支/在死去活来的折磨中/母爱就成了十年病榻歉疚的目光/妈妈不好/妈妈不能带你去旅游/也不能/给你包顿饺子……”
我慌忙背过脸去/任泪水淋漓/妈妈、妈妈/我不去名山大川/我不要美食新衣/更不愿当什么/小公主小皇帝/我只想/在母爱的天地中/永远沉醉/哪怕多一个小时/多一个星期
【设问】刘苏为什么觉得每天能听见妈妈的唠叨是她最大的快乐和幸福?
【学生表现】(听故事时很多孩子已经眼睛红红的,有的甚至开始哽咽)因为她的妈妈随时有可能离开她,所以她很珍惜……
【追问】刘苏因为妈妈有可能离开她,所以要珍惜,那我们呢?因为我们还拥有我们的父母的爱,我们就可以不珍惜吗?难道一定要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吗?
【设计意图】这个问题不需要学生回答,只要他们体会到拥有父母的爱是一件幸福的事,从而迸发他们内心对父母的浓浓爱意。
(四)[对话父母,爱如潮水]
师:刘苏的妈妈觉得自己其实是个平凡的妈妈,有很多的缺点,是女儿的爱让她支撑下来。我们的父母也很平凡,身上也有很多的缺点,可是他们深深爱着我们,他们有一些话要对你们说……
【教学资源】选读几位父母的话,“孩子,我们想对你说——”
★“你一直是我的骄傲,爸爸也一直为自己是个开明的父亲而自豪,可这段时间,因为我和你妈妈之间经常发生一些争吵,让你很失望,也让你很心烦,对不起,孩子,爸爸觉得很抱歉,爸爸会努力的,我一定会给你一个幸福的家。”
★“妈妈知道自己不是一个称职的妈妈,不懂得教育,对你的态度很粗暴,可你要知道妈妈为你的学习操碎了心,为你能进入好学校读书,我费了多少力气,还和你爸爸为这事吵架,我就希望你能懂得妈妈的苦心,妈妈也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发脾气,多鼓励你,做个称职的妈妈。”
★“对你,妈妈有说不出的歉疚,那么小你爸爸就离开我们,妈妈一个人带你,给你的爱是很不够的,可你那么懂事,经常安慰妈妈,帮妈妈干活,孩子,你是妈妈的支柱,有你,妈妈再苦再累都不怕。”
★“我们对你的要求很高,可能给你太多的压力,但希望你能理解,我们自己没知识,很希望你能出人头地。其实我们是很心疼你的,只要你努力了,不管将来怎样,我们都不会怪你的,你永远是我们最疼爱的孩子。”
【设计意图】学生被父母的肺腑之言深深打动,泪流满面,泣不成声。原本预设让学生发言说说父母最让他们感动和愧疚的事,结果发现这一刻他们已情绪激动,爱如潮水滚滚而来,所以调整为让学生给父母写信。
【学生活动】“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
师:现在你最想对爸爸妈妈说什么?请拿起手中的笔把你们想对他(她)们说的话都写出来,交给他(她)们。
(五)[深化情感,落实行动]



【教师总结】 爱我们的父母就是要学会倾听父母的心声,感恩父母为我们的付出,尊重我们的父母,宽容他们的不完美,这就是爱。(播放音乐《懂你》)
【行动达成】回家后把信交给父母,告诉父母我们一直都懂你,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主动与父母沟通,多站在父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用爱去化解冲突。


【点评】
有效的情感教育一定是触及心灵而不仅仅靠知识,一定是由境生发而不仅仅用推理,一定是体验对话而不仅仅凭说服。《懂你》就是一节让学生以境生情、体验对话、抵达心灵深处的好课。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我们可能从幼儿园开始,就从学校、老师那里接受“孝敬父母”的教育。到了初中,“孝敬父母”这个主题应该有着怎样的内容?怎样的过程和怎样的效果呢?
黄慧老师从台湾作家刘墉和他儿子发生冲突的故事——《雪地上的脚印》开始,缓缓展开课堂教学 。学生从冲突中进入,听父亲心声,品感人言语,记真实感受。课中没有“一次性”材料的“狂轰乱炸”,没有“眼花缭乱”的热闹活动;看似平淡实则智慧。进而,用刘苏的故事和她送给妈妈的诗,迸发学生内心对父母的爱;最后,在课堂内实现学生与父母的一次沟通;“孩子,我们想对你说”,父母的肺腑之言深深打动了学生。“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学生慢慢敞开了自己的心扉。
黄慧老师紧紧抓住“情感教育”这根主线,用一个与学生生活很近的故事,唤起了学生真实的体验。而能够唤起学生内心体验的情境,正是课堂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因素。有情境,才会有体验;有体验,才会有对话;有对话,才会有触动。不少学生“泪流满面,泣不成声”,显然,学生的心弦被拨动了!
可见,这堂课情感教育的效果是显著的,比较好地体现了《浙江省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建议》第15条:“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情感的渲染中有所触动,形成共鸣,引发思考。注重启发引导,倡导无痕德育,避免灌输说教,让学生在活动中抒发真情实感,提升思想认识”的要求。它为我们改进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提高教学实效提供了一个成功的又可以借鉴的案例。
当然,我们对思想品德课教学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理解父母、化解爱的冲突”不完全依赖于情感的升华,还需要理性和方法。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做了修订“要求学生学会与父母有效沟通”,但“倾听、感恩、尊重、宽容”,每一项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科格伯尔认为,道德教育的重点应放在促进儿童的道德思维能力上。“价值澄清学派”也有类似的看法,“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认可的水平上,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进一步思考”,让学生“更加明智地选择”、“更加清楚他们所珍惜和珍爱的事物”、“更好地选择整合到日常行为之中”。要让学生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就必须不断地提高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不断地增长学生的道德智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促进学生社会化发展。
当然,一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一步到位。但一个主题的教育,一个长周期的设计,只有情感体验是不够的,需要我们在情感中加大思维的力度,在思考中浸沉情感的丰实。为此,也就需要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师不懈的努力。

(温州市教师教育院 麻晓春)

教学案例三
在别人身上发现美好
温州实验中学 林小敏

一、课程目标
本框教学依据的课程标准是: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与宽容,尊重、帮助他人,与人为善。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孩子内心渴望赢得别人欣赏的目光,但却吝啬将“欣赏的目光投向别人。”他们容易放大别人的缺点,抹煞别人的优点;他们习惯将行为和价值观与他们不一样的同学,视为“异己”,进行肆意地攻击和嘲讽;他们习惯把自己高高地抬起,将别人重重地“踩”在脚下。这些行为的背后,原因在于他们习惯于用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周围的人、事、物。过于挑剔的眼光,让他们错过了生活中的很多美好。针对这些学情,只有让孩子深刻体会到用单一标准来评价和衡量周围人、事、物的局限性,培养他们用多元化的审美标准来看待周围的事物。只有让他们感受和体会到欣赏的重要性,才可能引导他们用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寻找别人身上的美好。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懂得以欣赏的目光发现他人身上的美好!意识到能欣赏他人是一种取之不尽的人生财富。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的审美心态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育学生要以欣赏的眼光待人,善于与他人特别是同学和睦相处、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进而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习惯和健全的人格。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导入
师:现实生活中总有很多不和谐的现象,让我们有时会有一丝丝的凉意!最近,老师读到一篇文章,一位班长记录下班级生活中这样的一幕,吸引我的是文章的题目《暖色调中的凉意》,请一位同学帮助老师朗读。
(二)感受凉意
【教学资料】(出示《暖色调中的凉意》节选)
为了艺术节,我们忙碌并洋溢在这一片暖色调中。谈笑间,我提到了她——我们全班同学嘲笑的对象。
我们自打心里叫她“丑丑”,特别是眼睛,一大一小,听说是因手术失败而导致的。不光是丑丑的相貌,还有她的行为。丑丑像是天生协调性不好,做广播操总是跟不上节拍,体育课上的跑步像吃力地迈步行进,弓步压腿更是成为我们的笑柄。
丑丑在七年级入学时的自我介绍就说到自己性格内向。真的,她基本上除了课堂发言,其余时间一言不发。没有人会主动和她交流,再加上丑丑的成绩没有炫耀的资本,她一直是我们取乐的工具。体育课上,只要我们朝前面的男生喊:“丑丑来了!”男生们就逃命似的飞奔而去;男生经常讨论:我们学校绝对不会有甲流,因为有丑丑在……
【设问】 “我”的凉意指的是什么事情?
【学生表现】(学生偷笑)学生回答丑丑被嘲笑了
【追问】嘲笑丑丑什么?
【学生表现】
学生1:嘲笑丑丑的外貌。
学生2:嘲笑丑丑举止。
【追问】老师发现我刚出示材料时,同学们都笑了,在你或你身边人的生活中,是否也有类似的“凉意”存在?
【学生表现】我们班也有这样的同学,他平时也特别爱发言,但他讲话有点结巴,我们常常会故意学的他样子说话,超搞笑……(纷纷举例身边类似的“凉意”现象)
【教师引导】让我感到奇怪的是,同学们在分享时,脸上始终洋溢着笑容,你们的笑声中包含着什么?(停顿)集体本来应该是很团结,很温馨的,这样的现象让我们不免感到阵阵凉意。更让我疑惑的是,为什么会存在“凉意”的现象,我们来做个小游戏来寻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同龄人的经历容易让学生产生共鸣,课堂反映生活现实,让课堂的生活味变浓,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投入度。
(三)探析凉意
【学生活动】挑桔子高手
同学们帮忙挑一挑,哪个桔子最好?好在哪里?看谁是挑桔子的高手!
【学生表现】学生非常认真挑桔子。
学生1:我喜欢这个,因为它色泽好,很光滑。
学生2:我喜欢这个,比较软,肯定很甜,而且它还贴了标签,肯定是好桔子。
(学生沉浸在挑桔子活动中,教师暂不评价)
【教师引导】我也有个桔子的法宝——铁框,与铁框大小吻合的才是好桔子(挑剔学生选出的3-4个桔子)。
【设问】为什么没有一个是我中意的?
【学生表现】
学生1:老师你太挑剔。
学生2:死脑筋、太古板。
【设问】如果只以唯一的标准来看待身边的人、事、物,结果会怎样?
【学生表现】
学生1:世界会变得很单调,而且如果不符合我的规范,彼此间就会发生冲突。
学生2:自己也会很郁闷,很不快乐,看什么都不顺眼……
师:世界因多样而精彩!
【设问】我们再来看丑丑的故事,为什么班级里总有人被我们嘲笑?
【学生表现】
学生1:嫉妒。
学生2:以貌取人。
学生3:第一印象。
【追问】同学分析得都很有道理,你能否就我们刚才的分析再归纳一下,产生嘲笑言行的根源是什么?
【学生表现】挑剔。
(板书)挑剔
【追问】你觉得此时丑丑是什么感受?
【学生表现】伤心、难受。
师:如果凉意蔓延,后果不堪想象!正像一位名人说的——以挑剔的尺子要求别人,生命中就没有了宽容的空间,世界将满目凄凉!我们要告别挑剔,培养多元化的审美观发现他人身上的美好,一起想想办法消除凉意吧!
(板书)告别挑剔
【设计意图】利用游戏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利用游戏的隐蔽性,蕴教育于无痕;借用游戏的启发性,触动学生的心灵并开始理性思考“凉意”背后的根源。
(四)消除凉意
【教学资料】以欣赏的眼光看同学A与以挑剔的眼光看同学A
【设问】这两位同学,你比较喜欢谁?为什么?
【学生表现】我比较喜欢左边的同学,他很开朗,总能给我们带来欢乐,右边的我不太喜欢跟他做朋友,太会计较了,动不动就生气。
(学生自由畅谈,教师仍不评价)
【教师引导】公布答案,其实他们是同一个人,为什么有不同的评价?
师:当我们以欣赏的目光去看待身边的人、事、物,你会发现他很美,当我们
以挑剔的目光去看待,你会发现他很丑。美丑本身是人为的标准,我们应以欣赏的目光发现他人身上的美好!
(板书)捎上欣赏的目光发现他人身上的美好!
【教师引导】当我把文章拿给丑丑看时,她似乎已经知道同学们对她的看法,我小声地问她现在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教学资料】(出示丑丑的心声)
我很开心有人能够感受我的心情,其实我现在一直还想融入到这个集体,我想和大家在一起,我想要一个朋友,我想捧一束手心里的阳光!!!!!
【设问】丑丑真的有那么丑吗?
【学生表现】开始分享丑丑的优点。
师:同学们开始学会用欣赏的目光来对待丑丑,老师很欣慰。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看来欣赏给人留下的是无限的心灵喜悦,所以欣赏他人,也快乐自己。
【设计意图】开展一静一动两个小活动,静——两个角度看小A,再次激发学生思绪中的理性因子,学会用欣赏的目光发现他人身上的美好;动——分享丑丑的优点,为后面的提升环节铺垫!
(五)增强暖色调——欣赏他人,快乐自己
【学生活动】发现同学身上的美好。(分发彩纸,2-4分钟时间写,6-8分钟时间交流)
你有没有反思过,曾在某时、某地,有意、无意中伤害过别人呢?高兴地叫他绰号,还浑然不知道?别人陷入窘境,我却大笑不止?换种眼光看,其实他们并不讨厌,他们也很优秀?
让我们擦亮慧眼,去发现别人身上的美好吧!
【学生表现】
学生1:张某某,虽然你上课很会插嘴,老是打断我们听课的思绪,觉得你挺烦人
的,其实我现在觉得你挺幽默的,思维非常敏捷。
学生2:夏某某,对不起,我们常常学习你说话的模样,其实静静聆听,你的脑袋瓜挺灵光的,时不时会有思想火花,只是你的嘴巴还跟不上你的脑袋瓜。
(学生开始彼此欣赏!收到纸条的同学谈感受,送出纸条的同学也可以简单交流感受!)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一起见证了我们的友谊在欣赏中得到升华!我们的集体在欣赏中变得更加温馨快乐!请记住,懂得欣赏的人容易快乐,懂得欣赏的人生更快乐!让我们一起完成一个作业:擦亮我们的慧眼,发现别人的美好,希望这能成为我们班的传统,一直延续下来——每天发现一个同学身上的优点。
欣赏他人,快乐自己
上帝给了我们一双慧眼,让我们去发现别人身上的美!
同学
你很美

丑 丑


坦白说,看到你,我也曾有意避开!有一次体育课后,我肚子突然很疼,趴在桌上。后排的你看到了,你跑了出去,回来时我的桌上多了一杯热水,我知道是你悄悄放的。谢谢你,艳!虽然大家以异样的眼光看你,但你仍然积极地为班级默默付出,真的挺佩服你!



.

……

原来他们都很美!
【设计意图】这是本课的活动环节,每个人内心都有被人欣赏的需求,给他们一个平台,在温暖平和的环境中彼此分享对方的闪光点,彼此享受欣赏的快乐,营造和谐温馨的人际关系。

【点评】
本节课亮点多多,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亮点一:关注现实问题,凸显人文关怀。思想品德课必须关注学生心灵成长过程中遇到或可能遇到的现实困惑问题。这堂课的设计灵感来自学生的一篇文章,老师开展课堂前测,发现这样的现象在学生中并不少见,部分学生将行为和价值观与他们不同的同学,视为“异己”,甚至会攻击和嘲讽,他们习惯于用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周围的人、事、物,过于挑剔的眼光,让他们错过了生活中的很多美好。针对学情,老师通过各个环节让孩子深刻体会用单一标准来评价和衡量的局限性,培养他们用多元化的审美标准来看待周围的事物。《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重视人文关怀这一思想品德课的核心价值,营造有情有义、温暖和谐的思想品德课堂,让思想品德课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触及学生内心的真实需要,走进学生心灵,真正实现思想品德课的教育价值。”在这节课中,无论是材料选择还是问题设计,都潜藏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将人文精神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帮助学生划定底线、内化规则、丰富人性、醇化情感,帮助学生学会关注弱势,感受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幸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感、有所悟、有所思、有所得。
亮点二:隐蔽教育目的,注重情感体验。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学生欢迎没有痕迹的交流,欢迎没有心理距离的对话。老师将教育意图隐藏起来,让教育在自然而然的氛围中,在友好、无拘束的条件下完成,老师利用游戏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促使学生进行心灵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抒发真情实感,使学生进行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如“挑橘子”游戏,学生不知游戏真实目的,尽情挑选桔子,着实过了一把“挑剔”的瘾,蕴教育于无痕,借用游戏,触动学生的思绪,开始理性思考“凉意”背后的根源及后果。又如关于同学A的两段截然不同的评价,评价是老师课前调查的样本,由于评价用语来自学生原话,学生觉得他们很真实,并很认真选择他喜欢的交朋友对象,直到教师公布评价描述的是同一个人时,全班顿时安静了下来,学生开始深入思考挑剔与欣赏会带来截然不同的价值体验。上述两个活动异曲同工之处是倡导教育无痕,让学生在安全、真实的情境中慢慢去感受,去体验,去思辩!
(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 胡珏)

教学案例四
坚守善良
温州实验中学 金亮

一、课标内容
本框教学依据的课程标准是: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与宽容,尊重、帮助他人,与人为善。
二、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是粤教版八上思品《与人为善》第二节——“帮助他人体验生命的快乐”,热心助人是一种美德,帮助别人体现自身社会价值,同时在付出的时候,也是一种精神享受,是一次心灵净化,从而为自己的生活增添快乐和幸福感。
八年级的学生大多保持着单纯善良的秉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常常会受到外来多元价值观念的冲击,如彭宇案。有些学生可能会对善良等一些道德观产生偏差,如“好心没好报”。我们大胆选取社会热点为补充教材,设置问题情境,激起本课矛盾——“善良有时候没有快乐,甚至还会受伤”,让学生畅所欲言,大胆真实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善良是快乐的源泉,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
能力目标:能初步分析判断什么是善良行为。在他人面临困境时能做到换位思考,能理解、宽容、尊重和帮助他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悟坚守善良是一种美德、一种力量;从自己开始坚持做一个善良的人,为树立社会正气做出努力。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设问】我们先做一个小调查,有过丢钱经历的同学,请举手。
【学生表现】学生很多举手。
【追问】钱丢了还觉得快乐的,有没有?
【学生表现】学生的手都放下,窃窃私语,不解。
师:我今天带来的是一个丢钱也快乐的故事——《伦敦街头的硬币》
【设计意图】通过 “丢钱也快乐”这么一个悖理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顺势导入教学环节。
(二)主题探究——快乐善良人
活动一:情节竞猜
【教学资源】展示《伦敦街头的硬币》第一部分:
初到伦敦,因为语言问题,儿子,媳妇上班后,我们(一对老夫妇)从不外出。在儿子教会我们一些简单的问候语后,我跟老伴不愿整天呆在家里,于是常常一起去街头或教堂附近散步。
一次漫步伦敦街头,我发现地上的鹅卵石上有一枚硬币,那枚硬币背面图案是威尔士王子勋章,三根鸵鸟羽毛插在冠状头饰上。老伴接过硬币童心大发:“老头子,说不定伦敦遍地是硬币呢!我们不抬头看‘毡帽’(屋顶)了,还是低头拾硬币吧!”这天,我们还真的拾到23个硬币呢!

后来出去散步,我跟老伴再也不低头拾硬币了,而是有意无意地把身上的硬币丢落在那些鹅卵石的路上。每一次听到丢落的硬币跟鹅卵石相碰的声音,我俩都感到特别清脆,优美。
【设问】这对老夫妇为什么由开始高兴地捡硬币发展到后来快乐地丢硬币呢?这当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需要我们同学来猜测一下。
【学生表现】纷纷猜测其原因。
【教学资源】情节回放:
晚上,我们跟儿子和洋媳妇说起我们路遇的趣事,洋媳妇好奇地睁大眼睛看着我们。儿子笑着说:“你们要真拾硬币,每天都能拾到的,但一般的英国成年人都不拾路上的硬币……”老伴打断儿子的话说:“他们怎么能这么糟蹋钱呢?”儿子笑着说:“妈,您听我说完,您也不会拾的。因为伦敦也有非常贫穷的人,特别是穷人的孩子走失的时候,他们就靠这些硬币吃一个面包什么的,这些硬币其实是一些有善心的人有意无意丢失在路上的……”
【设问】老夫妇快乐丢硬币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引导】丢钱的同时,帮助了别人。老夫妇的快乐源自于帮助了别人。有爱心的,乐于助人——这些都是善良的表现。善良的人乐于助人,在助人付出的时候,也收获了快乐。正所谓,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设计意图】《伦敦街头的硬币》这个内容设置了情节竞猜环节,在悬念中展开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知识的落实——善良是一颗广博的爱心,帮助别人可以收获快乐。
活动二:快乐分享
【活动设计】分组分享助人的快乐经历。(6人小组为单位, 3分钟时间互相交流,然后派代表来讲述本组最有代表性的一段快乐助人经历。)
【学生表现】小组交流,学生举了很多生活里的例子。如:帮楼上的老奶奶拿东西,老奶奶因此总在父母面前夸奖自己,心里美滋滋的。
【教师引导】在大家分享快乐助人经历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我们付出越多,内心就越充盈,幸福感就越强,也就越快乐。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小组活动,分享助人快乐经验,感受身边的“善良”,体验帮助别人可以收获快乐。
师(过渡):帮助他人应该是很快乐的事,可有个人却认为并不快乐。
(三)主题探究——善良危机
【教学资源】新闻报道,2006年11月20日,南京小伙子彭宇在公交车下车的时候,看到一个老人跌倒,扶起来并送往医院,而老人及其亲属却认为他是肇事者,而将他告上法庭巨额索赔13万。
师:常言道,善有善报,但这里却成了,好心没好报,让善良很受伤。
活动三:省略号的推测
【设问】如果你也遇到老人跌倒,你还会毫不犹豫地去把他扶起来吗?
【学生表现】有一些学生表示还是要坚持去扶,但开始思考要找证人证明不是自己推的,或者要求老人先签字。
师: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由于彭宇案而担心好心没好报,善良会受伤,所以当遇到别人求助的时候,他们就选择了观望,选择了冷漠。
【教学资源】腾讯网调查,因为彭宇案而不去做好事的网民投票比例高达62.5%,而且害怕好心没好报这样的事在现实生活中也屡屡发生。
扬州:一位老太太不小心摔了一跤,一位小伙见状赶紧上前搀扶,但小伙的伙伴却嚷道:“你赶紧松手,老太太要是说是你撞倒的,麻烦可就大了!”小伙马上松手跑掉,老太太再次摔到地上,导致伤势加重。
温州:一老人当街摔倒,腿脚不便起不来,来来往往很多行人,竟没有一个人上前扶一下,后来是另一个老人扶了他。
南京:一名75岁的老汉在南京市一公交站台下车时,跌倒在地,当场爬不起来,跟在身后的乘客都不敢上前救他,(师:只到老人喊了一句话,人们才上前扶起他)老人悲情地大喊:“是我自己跌倒的,你们不用担心。”
……
【设问】同学来推测下,省略号后,还会发生什么?
【学生表现】学生纷纷推测可能出现的后果,如车祸后没人救助,从而导致伤者重伤不治而死亡;自己老了摔倒了也没人扶;坏人行凶也没人制止。。。。。。
【教师引导】正如我们同学推测的那样,如果大家都怕好心没好抱而封闭自己内心的善良,大家都在别人求助的时候选择了观望和冷漠,那么我们的社会将善良不在、爱心无存。
【设计意图】针对近年来社会的一些典型的负面新闻,设置问题情境,激起本课矛盾 “善良有时候没有快乐,甚至还会受伤”,让学生畅所欲言,大胆真实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学生联想到那一幕幕善良危机所引发的社会悲剧,提出了要“坚守善良”,面对有可能出现的“好心不得好报”的情况,应做出正确的价值取向。
活动四:仿写《告诫书》
师:当看到刚才那一幕幕发生的时候,当面对那些观望冷漠的人们,我不禁想起了一篇写于二战纳粹迫害下的诗——忏悔文
【教学资源】《忏悔文》 马丁.尼莫拉
在德国,
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
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
接著他们追杀犹太人,
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
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
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
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
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
最后他们奔我而来,
却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
【活动设计】对于观望冷漠的那些人,相信大家都有话可说吧。接下来,请大家先思考三分钟。过后,我请同学来谈谈你现在内心的感受、你此时想讲的话。讲出来,让我们来告诫那些选择观望、选择冷漠的人,同时也与我们自己共勉。
师提示学生可以自由发挥,也可以参考《忏悔文》的格式。
告诫书
在中国
起初一个老人跌倒了,
……
【学生表现】学生小陈:“在中国,起初人们和睦相处,有老人跌倒,人们都会来扶。后来一个老人跌倒了,我没有去扶,因为我还是一个小孩;后来又一个老人跌倒了,我没有去扶,因为我不是老人;最后我自己也成了一个老人,也跌倒了,看着周围来来往往的人们,却再也没有人来扶我。这一刻,我后悔了。”
【教师引导】《告诫书》反映了我们共同的心声:我们的社会不能缺失善良。善良不在的社会,让我们孤独、悲凉。一个冷漠的社会即使它再富有,也将是一片繁华的沙漠。同时,在同学们的告诫书中,我们看到了希望,只要一个人站出来,所有的人都会站出来。站出来,让我们一起坚守善良。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一篇写于二战纳粹迫害下的诗——《忏悔文》的启发,写一段《告诫书》,表达自己在冲突中的立场,引导学生体验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四)情感升华——坚守善良
【教师引导】虽然存在善良的危机,但是今天我们在这里很欣喜的看到另外一种力量,是同学面对跌倒老人无所顾忌、毫不犹豫的坚守。这些都让我们感受到,善良就像一粒种子,多一颗善良的心,就会多一个善良的播种者,多一个善良的播种者,这世界就会多一份温暧、多一些快乐。有一首歌,是献给所有坚守善良的人们,让我们来聆听这首歌,来感悟这坚守传递的力量。
【教学资源】播放配乐视频(歌曲《爱与尘埃》,文字同时穿插人们互相帮助的镜头与丛飞的事例)
【教师引导】让我们都来付出一点无私的爱,在人情冷暖的时代感受它存在,只要人人都付出关怀,这世界就会多点精彩。只要坚守着善良,我们的世界就会更加的美好,生活在世界的我们会更加的温暖,更加的快乐,所以我们坚守善良,帮助别人,即温暖别人,也快乐自己。
【设计意图】选用一首歌曲《爱与尘埃》,通过歌词字幕、一组社会助人为乐的组图、丛飞善举的事迹及影响的合成播放,让学生聆听充满爱心和哲理的心声,看到大爱无疆的行动和丛飞的爱心奉献的事迹和深圳人的善举。最后在情感升华的基础上,让我们感悟坚守善良是一种传递的力量,最终将影响着周围的人,带来社会的和谐,带来我们社会成员的温暖与快乐。
(五)行为达成——践行善良
师:最后,布置一项作业,这是一项叫“善良”的作业。
“善良”作业的标准答案是坚守爱心
“善良”作业的考核方式是见诸行动
“善良”作业考核的时限是恒久永远
师:同学们,在将来的人生路上,你们能很好的完成这项作业吗?来,请大声地告诉会场所有的老师,你们能做到吗?(生齐声:能)那就拿出你们的行动吧。
【设计意图】本课尾声部分,留下一个要学生一生去践行的作业,耐人寻味。


【点评】
说起当前社会上道德滑坡的现象,相信很多人是义愤填膺的。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我们又该如何对我们的学生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让学生愿意相信世上还是好人多,好人有好报呢?
金亮老师“坚守善良——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一课的教学设计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要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思想品德课教学源于生活,通过生活,为了生活。
一、社会生活是思品课教学的源头活水
关于善良,这节课金亮老师没有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苍白的理论说教,而是正视当前社会道德滑坡问题的真实存在,把南京彭宇案搬到课堂上,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激起学生思想的碰撞。同时金亮老师还通过一组社会生活中助人为乐的组图、“感动中国”人物丛飞的感人事迹所合成的视频播放,在音乐的伴奏下,使学生达到心灵的共鸣。
因此,作为思品课教师,我们要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将学生、课堂、教材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挖掘源于生活的课程资源,适时构建贴近现实社会和学生生活实际的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
二、精巧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
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给思品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但要想提高思品学科的实效性,真正发挥这些生活资源的学科价值,教师还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进行精巧设计,否则就会偏离思品课教学的目标,不能体现思品课的学科价值。
金亮老师在利用南京彭宇案时,没有简单停留在学生讨论的范畴,而是通过活动设计“省略号的推测”、“仿写《告诫书》”,对这种道德滑坡所带来的严重社会后果加以深刻剖析,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启发学生将心比心,理解“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的本质。
三、学会做人是思品课教学的最终落脚点
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使学生学会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社会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学会在社会中如何做人。
金亮老师这节课始终有一条隐性的教学主线贯穿其中,那就是:坚守善良从我做起。无论是导课环节看似有点悖理的故事“伦敦街头的硬币”,还是课后“善良”的践行作业布置,都是要告诉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始终树立这样一个信念:“与人为善”是“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从而留住学生心灵的那份善良。
著名教育专家朱永新教授说:“生活的味道越浓,教育的意义就越大,坚持下去就会产生奇迹。”作为思品课教师,只有让学生置身于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世界之中,变“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学生才能够体验到如海德格尔所描绘的“诗意人生”。

(温州第九中学 邓权忠)

教学案例五
我们的人格尊严权
温州实验中学 刘彩萍

一、课标内容
本框教学依据的课程标准是:知道公民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非法侵害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学情分析
当今的社会,人格尊严越来越受到重视,未成年学生对人格尊严权这部分的法律知识有一定了解,但同时又存在一定的模糊点和认知盲点,尤其是对名誉权、肖像权和姓名权中的权利认知较弱。一方面随着电脑技术虚拟性网络的的发展,不少未成年学生出于好奇好玩,在网络上恶意损毁、丑化和擅自使用他人肖像的现象屡见不鲜,常发生自己的言行侵犯了他人的人格尊严而不自知的情况。另一方面,未成年学生自身权利被他人侵犯的事情也时有发生,但又不懂如何更好的维护自己的权利。因此,教育未成年学生重视并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形成和发展尊重人格尊严的情感,加强法律意识的培养,提高道德和法律素质,是本课的重要目标。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人格尊严权的含义和内容,区分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的具体内容;了解人格尊严受保护的法律规定。
能力目标:能够根据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判断并运用人格尊严所享有的各项权利,提高依法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重视、维护自己和他人人格尊严的意识,形成和发展尊重人格尊严的情感,加强法律意识的培养,提高道德和法律素质。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多媒体出示课题)
【望题生疑】请你将这个课题转化为问题,说一说在这节课中你想要了解哪些内容?
【学生表现】学生针对课题提出了不少问题,如:
学生1:什么是人格尊严?
学生2:我国法律是怎么规定的?
学生3:哪些行为会侵犯他人的人格尊严权?
师: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堂,尝试解决这些问题。
【设计意图】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题转化为问题,让学生有意识的带着问题进入课堂。
(二)教学过程
【设问】假如有中央台的记者采访你,你在电视上露脸了,还讲了话,电视播出之后,你的生活有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
【学生表现】学生各抒己见。
师(过渡):一位叫张小凡的女孩,她也上了中央电视台,她也出名了,但一夜成名带给她的却是我们难以预料的结果。
【教学资源】(出示张小凡接受采访的图片)
师:这是张小凡,她正在接受中央电视台关于净化网络视听的新闻采访。当记者问及其上网的感受时,张小凡说:“上次我查资料,突然蹦出一个窗口,很黄很暴力,我赶快给关了。”这个镜头只有6秒种,然而就是这个短短6秒种的镜头,却在一夜之间,将张小凡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也给她带来一场无妄之灾。
【教学资源】当报道播出时,只因这一句“很黄很暴力”,一夜之间关于张小凡的视频、图片、恶搞漫画、帖子泛滥成灾;有人武断推测一个年仅13岁的中学生不可能说出这样有杀伤力的话,也无从判断什么是暴力什么是很黄,认为她是中央台派来的托,因此谩骂她是撒谎者,各种恶毒谣言铺天盖地;有人甚至叫嚣着要取消她 “三好学生”的称号;她的出生年月、所在学校、平时成绩等均被好事者公之于众。(同时出示被恶搞的照片)
【设问】
请你推测这一切会给她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
【学生表现】人前抬不起头,背后被人指指点点……
【教师引导】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赢得他人的尊重,昂头挺胸,有尊严的活着。人的尊严和人的生命、自由一样都是至高无上的。任何人,无论其年长还是年幼,聪慧还是愚钝,富裕还是贫穷,也无论其是高官还是平民,是自由人还是在押犯,都享有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的尊重,这就是人格尊严。
(板书:人格尊严)
【设问】这场无妄之灾,严重侮辱了小凡的人格尊严,也改变了她的生活,从那以后,她不敢在公众场合提自己的名字,也想过远走他乡,甚至想过要改姓名,她该怎么办?
【学生表现】学生纷纷出谋划策,许多学生都意识到要寻求法律帮助。
师(过渡):当我们的人格尊严受到伤害的时候,维护自己人格尊严的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法律。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法律是如何维护我们人格尊严的。
【教师引导】我国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可见,法律赋予了我们这样的权利——人格尊严权。
(板书:在人格尊严后面加上“权利”二字)
【教师引导】人格尊严权利神圣不可侵犯,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帮助张小凡依法维权。依法维权一般分为三个步骤:一、找出侵害事实;二、找出相关的法律依据;三、提出维权要求。
师:我们回到小凡的事件中,找出侵害事实,也就是找出小凡在人格尊严方面受到的伤害有哪些?
【学生活动】学生从案例中寻找伤害事实,并加以分析。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寻找伤害事实,使学生明确依法维权的三个步骤,学会运用相关法律知识维权。
侵害事实之恶搞照片
【设问】这个伤害事实能成立吗?请你找出你的法律依据。
【学生表现】找出相关法律依据。
师:根据法律规定,我们可以做出如下判断:恶搞照片的行为已经构成侵权,侵害了张小凡的肖像权。
(板书:肖像权)
【追问】如果某照相馆未恶意使用她的肖像,反而美化了小凡的照片,并擅自将她的照片用于招揽生意,这是否侵犯她的肖像权?
【学生表现】判断回答。
【教师总结】侵害肖像权的行为有(1)未经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2)恶意使用公民肖像,如丑化,故意毁损,玷污或利用公民肖像进行人身攻击。
教师补充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使用了公民的肖像,虽未经本人的同意,但不构成侵权的几种行为。
侵害事实之谩骂她是撒谎者
【设问】这个伤害事实能成立吗?请你找出你的法律依据。
【学生表现】学生顺利找出相关法律依据: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
师(明确):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我们可以做出如下判断:谩骂她是撒谎者的行为已经构成侵权,侵犯了张小凡的名誉权。
(板书:名誉权)
【学生活动】续编顺口溜:
个人名声很重要
没有事实别捏造
捕风捉影不能要
不能给人取绰号
尊重他人才礼貌
……
师:这则顺口溜是在维护公民的哪一项人身权利?生活中我们还可以从哪些方面维护公民的名誉权,并续编顺口溜。
【学生表现】学生积极踊跃,在顺口溜中提到了很多现实中维护人格尊严权的具体表现。
师:希望大家能将这顺口溜记在心上,不仅要维护自己的名誉,也要维护别人的名誉。
【学生活动】法律名词辨析:荣誉和名誉。
师:荣誉是金杯银杯,是别人授予的。名誉是口碑,是自己树立的。
侵害事实之取消荣誉称号
【教学资源】张小凡曾连续4年获得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的称号,小学三年级就成为了优秀少先队员。在这个事件中,有人提出应该剥夺她“三好学生”的荣誉称号;有人跟帖说张小凡的“三好学生”肯定非“正宗”,是她平常伪装好学生而得到的。
【设问】以上两种行为分别侵犯了张小凡的什么权利?请说出你的法律依据。
【学生表现】学生判断并找出法律依据。
(板书:荣誉权)
侵害事实之个人情况被公之于众
师:明确个人隐私权的概念。(隐私权的内容后面有专门讲解此处不再展开)
(板书:隐私权)
【设问】越来越多关于张小凡的信息被网络曝光,她的名字在一夜之间成了耻辱的代名词,她不敢在公开场合提起自己的名字,甚至想要改自己的名字。你认为她有权改自己的名字吗?
【学生表现】学生找出法律依据并回答。
(板书:姓名权)
师:虽然张小凡享有这项权利,但我们并不赞成她用这种方法来逃避别人对她的伤害。
【学生活动】请你运用相关的法律规定,判断下列哪些属于侵犯姓名权的行为?
师(总结):依据相关法律,我们确定以上侵害事实对她构成了侵权,接下来就要提出维权请求。为此,小凡的父亲也发表了一封公开信(出示公开信)。
【设问】张小凡的父亲可以向侵权人提出哪些法律请求?
《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教师补充介绍《侵权责任法》中关于新型的网络侵权的相关规定。
【教学资源】小凡经历的结局
在一封名为《向张某道歉》的网络公开信中,网友“王老板”为自己制作的张某接受采访的视频截图公开道歉。 1月8日以后,因为百度贴吧管理组的维护,贴吧内关于张小凡的新帖不再出现……网民们纷纷停止侵害,赔礼道歉。
师:陪伴着张小凡走过这一段维权之路的同时,我想同学们课前提出的问题也一定一一得到了解决。
【板书总结】人格尊严权是我们作为人应当受到最起码尊重的权利,它包括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和隐私权。当法律把与人格尊严密切相关的各项权利都维护了,我们作为人最起码的人格尊严权也实实在在得到了保护,我们也就能像这棵树一样挺直了腰干有尊严地活着。
(老师边说边板书,最后板书呈现出一棵挺拔的树的样子)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寻找侵害事实、结合相关的法律依据、提出维权请求,使学生明确依法维权的三个步骤,学会运用相关法律知识依法维权。
【巩固落实】在这节课即将结束的时候,我想揭晓一个秘密,陪伴我们走了一路的张小凡其实并不是这个女孩的真实姓名,这是我给她取的化名。
【设问】你们赞同我的做法吗?为什么?
【学生表现】表示赞同,并表明是对当事人人格尊严的保护。
【追问】请学生寻找老师在维护学生人格尊严方面做得还不够的地方。
【学生表现】照片要虚化。
【总结提升】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美丽和尊严,在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学会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权,也要学会有意识去维护他人的人格尊严。我希望我们的同学在以后的生活中能真正做到以法说理,依法维权,依法做人。
【设计意图】通过揭晓张小凡名字的秘密,总结提升,引导学生不仅要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权,而且要将维护他人的人格尊严权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


【点评】
刘彩萍老师的《我们的人格尊严权》一课,曾获得浙江省初中思想品德学科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这节课之所以得到听课教师、评委及学生的肯定和欢迎,其原因有很多。从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方面来看,我认为其成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选择了合适的课程资源。教材是基础性的课程资源。教师必须研究教材,解读教材,理清教材内容的“学科逻辑”。但是,教材这种课程资源,作为教学载体,存在滞后性的问题。教材的编写也不一定符合学生学习的“心理逻辑”。所以,优秀的教师一定会在依据课标、教材和学生实际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并根据教学目标再选择、开发合适的课程资源。《我们的人格尊严权》一课,紧扣人格尊严权,选择了“张小凡案例”、有关法律条文以及生活中的现象作为主要课程资源。张小凡的“被侵权”到“维权”案例的真实性、故事性、教育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选用有关法律条文分析案例,又让课堂教学变得扎实、有“法律味”。
二、设计了恰当的问题情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怎么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呢?《我们的人格尊严权》一课,知识点多且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老师创造性地让学生将课题设计成问题。然后顺着学生想解决的问题,选用“张小凡”案例,创设了一个个具体、生动的问题情境,如“张小凡被恶搞的图片”,“张小凡的遭遇”等。根据这些情境教师提出“请你推测这一切会给她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她该怎么办?”。在了解公民具有“人格尊严权”之后,教师提出“让我们来帮助张小凡维权”。这些问题都围绕教学目标,指向明确,都有情境作为依托,从而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地激发了学生的探求动机。这种“情境化教学”,让学生变成了主动学习者,较好地体现了《浙江省思想品德教学建议》第14条“重视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善于从情境冲突中发掘问题,引发学生积极的思维参与。所设计问题必须切口小,指向明确,深浅适度,并有一定的生活背景和实际意义”的要求。
三、注重了情感目标的落实。教师是教学的指导者。教师的教学理念对教学实效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本课中,教师的教学不但落实了知识目标,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让学生树立了维护他人和自己的人格尊严的意识,形成和发展了尊重人格尊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