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 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2 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与分析
课标要求:运用地图,说明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即要求学生在掌握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的知识基础上,利用地图,结合材料、事例进行分析,以此说明洋流对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人教版2019)第四章第二节“洋流”的第二课时,教材从两个方面阐述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即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对渔场分布的影响。突出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同时,这里也阐明了洋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从而显出地理学科的核心内容-人地关系,同时也与必修一海水的运动这一节内容进行衔接与复习。
三、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高二学生已经学习了必修一的相关内容,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分析概括能力,同时,经过对地球运动相关内容的学习,高二学生的空间分析能力也有所提升;但同时,对于一些选纯文的同学而言,雾的形成和上升流原理可能较难理解。
四、教学方法:
1.教法:
启发引导-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尽可能地运用地图或图片增强素材的直观性,并在观察图片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视频教学-利用网络上已有的视频实验资源,对一些较难理解的原理进行视频展示。
小组讨论-采用问题式引导学生阅读情景资料,展开讨论、分析、归纳,学会分析资料、提取信息。
情景分析-引用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情景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关注度,激发学生学习这一地理知识点的兴趣。
学法:
合作探究-通过小组讨论,给学生一定弹性的思考和交流空间,既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合作探究能力,又实现生生交流、师生交流。
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
素养目标:
1.区域认知目标:通过地图,了解南美洲西部、四大渔场的基本区域定位,以及附近区域的气候、植被、洋流等基本区域特征、
2.综合思维目标:进行情景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解释洋流对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各类地图的判读,提高整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及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
3,人地观目标: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利探究件习,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树业正确的环境观和资源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洋流对气候、渔场的影响
教学难点:上升流海域形成渔场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自制课件;相关录课设备等;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通过小方一家暑假在南美洲阿塔卡玛沙漠的旅程之旅这一生活情境作为引入:
情景材料:小方父母皆在珠海格力电器公司工作, 去年暑假她们家决定到离家(23°N, 113°E)最远的地方旅游,翻开地图小方找到所在地的对趾点(地球表面上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为(23°S,67°W),发现当地正是世界著名旅游点——有旱极之称的阿塔卡玛沙漠。经过长途飞行,小方她们来到了阿塔卡玛沙漠的伊基克。出于职业敏感,小方爸爸要求去参观世界最大的铜矿——埃斯孔迪达铜矿,该矿年产量占世界铜矿产量的8%,智利将铜矿运至海边精炼好后出口,因为这些海边精炼厂导致北边的秘鲁与智利龃龉不断。据小方父亲讲,这几年的铜价飞涨给格力等众多制作业企业造成了一定的成本压力,于是中国矿业加大了对智利铜矿的投资。
【探究合作】展示情景材料以后,学生探究并思考问题:
问题1:观察右图,结合大洋表层洋流分布规律,回答秘鲁对智利的海边铜矿精炼厂提出抗议的原因。
问题2. 请为中国矿业集团设计一条航线使矿船能更快更低成本地从伊基克抵达上海,并在图中画出。
学生回答略,老师评价、归纳并引出问题让学生思考:除了影响航行速度以外,洋流对航行还有何其他影响?观看电影《泰坦尼克号》片段,并思考上述问题。
学生回答略,老师评价并归纳知识点。
【展示情景】 小方一家旅程继续,阿塔卡玛沙漠作为世界最干旱荒芜的沙漠之一,这里的沙漠沿着海岸线分布,一直延伸到赤道附近。当他们来到沙漠北边的阿里卡游玩时,发现这里有很多海鸟,海上渔船也多,这里怎么有这么多鱼呢?当地有经验的导游说跟离岸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引起的海水上升流有关(观看“上升补偿流”实验视频)。
【探究合作】
提问3:从气压带风带、洋流等角度分析这里的沙漠干旱荒芜并一直延伸到赤道附近的成因。
学生回答略,老师评价并归纳寒流对气候影响的知识点;与此同时,举例并归纳暖流对气候的影响。
观看“上升补偿流”实验视频
提问4:结合当地环境,观看视频,利用上升流原理分析秘鲁西部海域地区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学生回答略,老师评价并归纳上升流对渔场影响的知识点;与此同时,举例并归纳寒暖流交汇对渔场形成影响的知识点。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从四个方面了解了洋流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重点学习了洋流对气候和对渔场形成的影响。
【课堂练习】
读右图,回答下列各题。
俄罗斯摩尔曼斯克港濒临北冰洋,却是北极圈内唯一不冻港;而符拉迪沃斯托克位于45°N,确有长达半年的结冰期,其的原因是( C )
A.纬度位置决定 B.温带海洋性气候决定的
C.洋流影响所致 D.地形决定的
下图中a、b为流经该海域的洋流。读图完成2-3题。
2. M地沿海海域因(A)
A.上升流形成大渔场
B.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形成大渔场
C.拉布拉多寒流与北大西洋暖流交汇形成大渔场
D.加那利寒流与南赤道暖流交汇形成大渔场
3.M处的气候向低纬延伸的原因主要是(C)
A.受南赤道暖流的影响
B.受西风的影响
C.受秘鲁寒流的影响
D.受海洋的影响
海雾大多是因为暖湿空气流经较冷表面(寒流)被冷却饱和而形成;寒、暖流交汇处往往具备这样的大气环流条件,很容易形成海雾。下图为日本附近海域洋流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4.图中能够形成海雾的地区是(D)
A.① B.② C.③ D.④
5.图中①洋流(C)
A.流向随季节而变化 B.对沿岸有降温减湿作用
C.与④交汇形成渔场 D.是在信风作用下形成的
【板书设计】 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洋流与气候
洋流与渔场
洋流与航行
洋流与海洋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