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北方农牧交错地带的生态问题——塞罕坝为例》课标要求:以某生态脆弱区为例,说明该类地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综合治理措施。课标分析:课标要求的行为动词是“说明”,属于理解层次。课标要求的行为条件是“以某生态脆弱区为例”,所以本课通过塞罕坝真实的案例设置学习情境,提炼出生态脆弱区环境与发展问题成因以及综合治理措施的分析思路。教材分析:本章内容主要讲解资源、环境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生态脆弱区的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脆弱区由于处在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交错的过渡带,生态平衡极易被打破。我国生态脆弱区分布广,面积大,由于不合理的人类开发,目前生态问题严重、经济落后和人民生活贫困区,科学发展问题迫在眉睫也备受瞩目。教材主要讲述生态脆弱区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产生原因及综合治理措施。教材主要以我国南方喀斯特地貌区为例解释说明什么是生态脆弱区及其生态问题,然后以较大空间尺度的北方农牧交错带为例探讨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对策,教材选择了北方农牧交错带上多个地方,如鄂尔多斯、乌兰察布、陕西定边等多个地方进行阐释。教学中我们选择了塞罕坝作为教学案例探讨生态脆弱区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塞罕坝在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上具有更加明显的过渡性特征,脆弱的生态平衡被打破后,不仅当地生态恶化,而且威胁到京津的生态安全,经过三代人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如今不仅为京津建立起一道生态屏障,而且也在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获得经济效益,实现了当地的可持续发展。这个案例能够实现一境到底,帮住学生搭建生态脆弱区环境与发展问题、综合治理措施的分析思路。学情分析:基于真实情境,解决真实问题,对于学生能力要求较高。高二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学科思维能力,但是分析复杂真实的问题能力有所欠缺。从知识基础上来看,高二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学科理论知识,但多是静态的,单要素的,而综合多要素对地理特征进行分析,对地理过程进行描述仍显不足,学科综合素养提升有较大空间。课时教学目标:1.以塞罕坝为例,能够运用材料说明北方农牧交错带的自然环境特征。2.能依据材料,从整体性角度分析塞罕坝植被破坏后生态恶化的地理过程,以及其如何威胁塞罕坝及相关区域环境与发展。3.能够搭建解决生态脆弱区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思路框架,并能迁移解决其它同类问题。教学重难点:生态脆弱区产生问题的原因和危害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引入新课 三幅图片展示今天、20世纪60年代初以及历史上的塞罕坝景观图 观察图片,思考塞罕坝的生态变迁 通过三张图片展示塞罕坝生态变迁,引入新课,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与发展问题活动一:塞罕坝生态如何被干扰 提供材料,提出问题,适时点拨 历史上的塞罕坝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的皇家猎苑,后因开围放垦、过度采伐,土地日渐贫瘠,成为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 1.结合材料说出塞罕坝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其形成的直接成因。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找到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原因和突出表现 使学生认识到生态脆弱区环境问题的突出表现以及关键原因活动二:塞罕坝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自然原因和地理过程分析 提供材料,提出问题,适时点拨 材料:塞罕坝地理位置图、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农牧交错带分布图、塞罕坝气候资料图以及当地自然背景的文字材料 问题:2.历史上这里林草兼备自然景观形成的原因? 3.从整体性角度分析这塞罕坝植被破坏后退化成荒漠沙地的原因。 小组合作回答问题,梳理当地自然景观形成的条件 讨论并写出当地土地退化的逻辑关联图 1.通过材料和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当地处于自然地理和人类活动的过渡区。2.引导学生认识到过渡区生态环境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3.引导学生体会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一个要素的改变导致其它要素的改变。4.找到当地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让学生形成用逻辑关联图表达地理过程的意识和习惯。活动三:塞罕坝生态环境问题的影响 提出问题,适时点拨 上世纪60年代初以前的塞罕坝因为生态破坏,可谓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塞罕坝沙化的土地及其以北浑善达克沙地的沙尘频频南下,对京津地区的生态安全构成威胁。 4.塞罕坝的土地退化对于当地环境与区域发展的直接影响。 5.从物质迁移的角度分析,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京津地区沙尘暴频发的原因。 小组合作回答问题,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一个要素改变对整个生态环境以及其它相关地区的影响 1.引导学生认识到自然地理环境一个要素的改变必然会引发其他要素的改变,形成恶性循环。2.同时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可能给其它相关地区带来影响,引导学生从整体性角度思考解决问题。3.认识到生态环境问题的危害活动四:提炼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分析思路 梳理思路,适时点拨 6.梳理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问题分析的一般思路,用逻辑关联图形式表达 小组合作,梳理思路,写出逻辑关联图 引导和帮助学生搭建生态脆弱区环境与发展问题分析的一般思路课后迁移拓展 中国生态脆弱区分布图,任选一地,分析其生态问题及其成因、危害 检查学生对本节学习的效果和迁移的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