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3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3.3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设计 ——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 气候与自然景观
一、内容分析
A.学习理解
(
A3.
地中海气候主要
分布区
A2.
地中海气候特征
A1.
地中海气候的成

)
B.应用实践
(
B3.
从气温和降水来判
断气候类型
B2.
气压带和风带不是
气候形成的唯一因素
B1.
气压带和风带交替
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
部分热带沙漠气候、热
带草原气候
)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C.迁移创新
(
C3.
自然景观特点与
气候类型的关系
C2.
从自然景观来判
断气候类型
C1.
从玫瑰图、局部区
域图来判断气候类型
) 知 识 进 阶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在上一课已初步掌握了气压带风带不同的干湿性质,具备了运用气压 带风带移动规律分析对气候形成的影响。可以进行下一步学习,探讨分析气压带 风带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以及气候与自然景观的关系。
2.学生初步掌握了气压带风带的干湿性质,可能存在着并不熟练,还需要一 次次重复练习。因此需要给空白图让学生填写气压带风带名称及干湿性质,一为 学生自测及时跟进掌握,二为教师为下一步教学速度做到心中有数。
3.空白图的填涂一步紧跟一步,一为分析气候特征、气温和降水状况做准备, 二为课后的复习打基础。学生课堂分析能力跟前面基础知识熟练程度具有相关性,
不同学情班级可根据具体情况加快或放慢课堂进程。
三、课标解读
1. 内容要求
运用示意图等手段,分析气压带与风带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以及气候对 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2 、学业质量水平
水平 1-2 能够利用示意图,分析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对气候特征季节差 异的影响。
水平 3-4 能够结合具体案例,运用材料,分析气压带和风带与海陆分布、
地形等多要素对气候的综合影响。归纳总结影响气候的因素。
水平 1-2 能够根据影响气候的因素,分析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能够利用
气温、降水统计图描述气候特征。
水平 3-4 能够从不同时空角度综合分析气候与地貌、水文、植被等要素的
相互关系,体会气候在自然地理环境行成中的重要作用,能够认
识人与自然需要和谐共生。
四、教学目标
(1) 运用气压带风带位置图,分析理解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 响,分析气候特征,培养综合分析能力。
(2) 给出具体气温、降水量统计图,让学生分析形成的气候特征,从而分析 判断气候类型。重点发展学生的识图、读图、析图等能力。
(3) 结合案例学习气候类型对自然景观形成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知识迁移 以及演绎推理的能力。
五、教学流程
(
2
)
(
情境感知,沉船湾旅游旺季
)
(
或讨论或查阅,完成填图
)
(
激发学生兴趣,旅游(人类活动)
受天气(气候)
影响,气候是地理
环境中的一个关键要素。
)
(
回顾旧知,分析气压带风带交替控
制对气候形成及气候特征的影响
)
(
案例分析。对气温降水统计图
等,进行识图、读图、析图
)
(
归纳提升,气候与自然景观
特点的关系。演绎推理
)
(
运用多种手段,识别并判断气候类
型与气候特征
)
为学习地理环境整体性差异性奠 定基础,并能让学生认识到人与自 然需要和谐共生
六 、教学过程:
问题情境 教师引导 学生的学 习活动 教学评价
沉船湾美丽风光视频 导入,为什么人们大部分 选择 4-10 月来此享受阳 光、沙滩? 思考交流讨论 视频增强学生对不 同气候区域景观的直接 感知和体验,培养学生的 地理实践力。
【提问】 (1) 地中海气候的成 因? (2)地中海气候特征如 何 (3) 地中海气候主要分 布区地球的什么位置? (4) 气压带和风带交替 控制只形成地中海气候 吗? 学生在手中图上写 好气压带风带的名称,并 标出各气压带风带的干 湿性质。 根据所写内容分析 讨论,举一反三。 利用各种图文素材,辅助 学生理解不同大气环流 形势对气候产生的影响。
【提升】 (5) 气压带和风带是气 候形成的唯一因素吗? 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不同 大气环流形势下,各地理 要素对气候产生的影响, 如海陆分布对气候形成 的影响。
【判读】 从气温和降水来判断 从玫瑰图、局部区域图来 判断气候类型 (6) 如何判断气候类 分组讨论;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四幅 图气候类型。 分组汇报 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小组 合作,举一反三。 学生能体会团队合作的 重要 性,集思广益,培养学生
3
型? 知识迁移以及演绎推理 的能力。
【创设情境】 从自然景观来判断气候 类型 思考分析 知识迁移 演绎推理
【提问】 (7) 影响自然景观的原 理? (8) 两地自然景观差异 如何? 据气候类型分布图推测 两地自然景观差异 引导学生探寻不同空间 尺度气候类型分布。演绎 推理地理事物间的空间 联系。
【课后小结】 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 形成的气候类型 气候与自然景观关系 归纳整理 归纳提升,演绎推理,提 升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 能力。
七、板书设计
(
地中海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
4
气候类型 成因 气候特征 分布 自然景观
地中海气候 受西 风 带和 副 热 带 高 压 带交替控制 夏季炎热干 燥,冬季温 和多 纬度 30°~40° 的大陆西岸 亚 热 带 常 绿 硬 叶林。
热带沙漠气 候 副 热 带 高 压 或信风控制 全年炎热干 旱 纬度 20°~30° 的大陆西岸 荒漠景观
热带草原气 候 受赤道低压 带 和 信 风 带 交替控制 全年高温, 有 明 显 的 干、湿季变 化 纬度 10°~20° 的大陆西岸 热带稀树草原, 动物迁徙
八、教学反思:
1.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知识目标,核心素养,关键能力和内容结构,从点到面, 在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探究,引发思考,通过动手填写和分析讨论,遵循: “情感 认知-案例分析-归纳提升-演绎推理”的思路展开,重点发展学生的识图、读图、 析图能力,从而提升学生区域认知能力。
2. 课堂精彩生成片段: 学生在分组讨论判断 4 种气候类型时,紧扣气温和降水 特征,举一反三,学会了推理和知识迁移,提升能力,形成素养。并且在另外的 几个小问题中学会了演绎推理,并提出自己的疑惑和见解。为后面活动部分探究 性学习指引了方向,培养了学生地理实践力。能够认识到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
3. 改进方案: 分组活动是表现性评价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可以反映学 生的学习态度、协作意识、交流成效等情感态度价值表现,还可以反映学生在探 究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分组活动应该再多多打磨,将这些问题串成有趣的 知识链,不同届学生有不同学情,与时俱进找到适合学生的有趣术语和导入故事, 做到前后呼应。
九、作业设计
另附作业设计 2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