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农业区位因素(第1课时)【课标要求】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区域认知:结合案例,了解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综合思维:通过分析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学会应用区位因素分析某一具体事物,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能力;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1.通过分析农业的区位因素,激发学生学习探究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观;2.通过认识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掌握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原则。【学情分析】 1、学生具有一定的人文地理知识和人文素养,但生活在城市,对农业生产不了解,缺乏知识储备。 学生对农业的理解只是限制在种植业这个狭义的定义内; 2、 学生只是农产品的消费者,对农业区位因素的理解不深; 3、 上一章学过了城市的区位分析,有助于学习这一章的内容;【教学重点】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教学难点】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都知道,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我国形成了东耕西牧南稻北麦的基本格局,也就是说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农业生产,那么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农业的分布呢?假如你是一个农场的主人,你该如何合理利用它进行农业生产活动,你会考虑哪些因素的影响?我们来听听部分同学的想法。生:(略)师:同学们的思维很开阔,考虑到气候、土壤、地形、水源、市场、政策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其实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农业区位因素。推进课堂:师: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有很多,大致可以分为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我们在进行农业区位选择时要从多个方面综合分析,抓住主导因素,解决事物的主要矛盾,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下面我们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来分析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课件展示】案例1:我国海南以水田为主,一年三熟,能生长椰子、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而山西以旱地为主,两年三熟,只能生长苹果、梨等温带水果。主要原因是什么?生:讨论分析,海南省以水田为主,山西省以旱地为主,造成这种格局的原因是水分差异。海南主要种植热带作物,山西主要种植温带水果的原因是热量不同。师:同学们分析的很好,热量不仅影响作物种类,还会影响作物的熟制。水分和热量构成了气候的两大主要因素,除此以外,气候还包括光照,光照也会影响作物的生长,例如玉米是喜光作物,而大豆却是耐阴的。(考题链接1)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每年情人节(2月14日),在美国销售的鲜切玫瑰花多来自哥伦比亚。与美国相比,在此期间,哥伦比亚生产的鲜切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A.地势较平坦 B.降水较丰沛C.气温较高 D.土壤较肥沃生:小组讨论并回答。师生共同总结1:热量是农业区位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气候因素中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它决定着作物种类、分布范围、复种制度等,此类问题一般以纬度差异为背景,纬度是影响气温的基础因素(考题链接2)河南淅川是我国南橘北种的最后一站,因其个大、质优、早熟,深受消费者喜爱。图8为“汉中、渐川位置示意图”。与同纬度汉中相比,淅川柑橘上市较早的优越自然条件是A.北部山地阻挡南下冷空气,冬季气温高 B地处山间谷地,云雾多,气温日较差小C.位置偏东,受东南季风影响大,降水多 临近水库,水体对当地气候调节作用强生:小组讨论并回答。师生共同总结2:不同纬度的两个区域比较,首先考虑纬度影响; 对于同纬度的两个区域比较,需要考虑地形起伏、冬季风、水体调节等都可能成为影响热量的因素。此类问题只需要结合图例找到两个区域中明显差异的条件即可解决.【课件展示】案例2:我国江西省泰和县的千烟洲,是一个典型的中亚热带红壤丘陵地区,这个地区为什么要采取立体农业布局模式?生:小组讨论并回答。师:同学们通过分析得知千烟洲的地理位置是江南丘陵地区,这样的地形决定了该地区发展“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鱼果粮”的立体农业模式。再来看下一个案例。【课件展示】案例3:“中国主要商品粮基地和牧区的分布与地形的关系图”师:同学们从图中可以看到,我国的种植业和畜牧业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生: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牧区主要出现在山区和高原。师: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般情况下,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区适宜发展林业、牧业或立体农业。【课件展示】我国杭州的“明前龙井”茶闻名世界,日本茶道研究者曾经把茶种带到日本栽培,但效果始终不好,请问原因是什么?生:水土不服。师:同学们的比喻很形象,茶树适宜生长在酸性土壤中,因此,土壤也会影响作物的生长。比如花生适合在沙质土壤中生长,宁夏特产——枸杞,则适合生长在碱性土壤中。【过渡】在前面我们了解到,我国的商品粮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地区,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能不能发展种植业?如果在干旱区发展种植业关键要解决什么问题?生:水源。【课件展示】案例4:“宁夏平原的农业发展图”师:有“塞上江南”之称的宁夏平原是我国西北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它的发展主要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所以自古就有“天下黄河富宁夏”之说。由此可知,一般情况下,在干旱地区发展种植业必须依赖灌溉水源。【过渡】以上案例主要从自然条件分析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而社会经济因素往往起着决定作用。【课件展示】案例5:美国人爱喝咖啡,为什么南美成为了世界最大的咖啡生产基地?生:市场决定。师:一方面南美洲有生产咖啡的热带条件,而关键在于南美洲靠近美国这一最大的咖啡需求地,所以市场的需求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课件展示】案例6:“中国棉花政策与棉花生产的关系图”,不同年份棉花的种植面积为什么会发生较大变化?生:棉花的价格变化影响了棉花的种植面积。师:棉花的价格是由什么决定?生:国家政策。师:因此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如税收、补贴政策等。【课件展示】案例7:现在,每到春季,南方的热带水果在我国北方大量上市,请问这又得益于什么?生:交通的发展。师:交通也是影响农业区位的一个重要因素,如花卉、乳牛等需要保鲜或容易变质的农业应布局在临近城镇及交通便捷的地方。【课件展示】案例8:以色列的自然环境相当差, 90%的土地为沙漠,可耕地面积仅占1/5,不仅土层世所罕见的贫瘠,最要命的是农业赖以生存的水资源极其缺乏。但就是在这样严酷的自然环境下,以色列人却创造了世界上最发达的农业。这又依赖于什么?生:科技。师:其实以色列人采用先进的育种技术,生物杀虫技术,高超的节水技术(喷灌、滴灌)等创造了一个传奇的农业大国,也成为全球科技强国,科技兴农的典范。【学生活动】“真实版开心农场”,某城镇周围要发展小麦、乳牛、花卉、养鱼、果园等农业类型,在以下地块中应如何合理布局 为什么 (小组讨论)【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基中自然因素是基础,社会经济因素起决定性作用。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要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思想。【作业】课后请同学们完成教材P60活动题。【板书设计】3.2农业区位因素(第1课时)(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市场政策交通科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