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第七课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我国法制建设的历程第八课法治中国建设第三单元全面依法治国第九课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法治国家法治政府科学立法法治社会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第三单元知识体系全民守法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第八课 法治中国建设8.3 法治社会目录议题一 什么是法治社会?议题二 怎样建设法治社会?议题三 为什么建设法治社会?议题一 什么是法治社会?法治社会的内涵观看视频,谈谈你对抖音拟在个人主页展示账号IP属地的看法。法治中国建设离不开法治社会,结合教材,谈谈你对法治社会的认识。法治社会的内涵1.法治社会的内涵法治社会是指:法律得到公认和普遍遵从、社会治理依法开展、公共生活和谐有序的社会。注意:法治社会中的“法”既包括国家的法律制度,还包括社会道德、自治组织制定的规则和自我约定的契约等等。而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中的“法”只限于国家的法律制度及中共党内法规。法治社会的内涵2021年春,由于某长租公寓爆雷(P2P平台因为逾期兑付或经营不善问题,未能偿付投资人本金利息,而出现的平台停业、清盘、法人跑路、平台失联、倒闭等问题),女青年小王面临被房东赶走的境遇,她拿起民法典和租房合同据理力争,最终维护了自己的居住权,被房东拆掉的门装了回来。她把民法典放在床头,说“这是我的信仰”。探究问题:小王的这句话体现法治社会的哪一特征?法治社会的内涵2.法治社会的具体表现(特征)表现:在法治社会中,人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全体公民、社会组织对于法律发自内心地认可和接受,普遍认可法律是社会生活中所有人应遵守的基本规范。①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法治意识——信法)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的条件:第一,制立良法。良法必须紧扣本国实际,否则立法就是无本之木。第二,公正司法。公正是司法的灵魂,也是培育国人法律信仰的关键。有了良法,司法不公,法律信仰只能是纸上谈兵。第三,严格执法。严格执法是政府取信于民的重要保证,不仅事关政府的光辉形象,而且关乎民众法律信仰的形成。第四,注重守法。必须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普法教育,让普通百姓在知法懂法的基础上守法法治社会的内涵2.法治社会的具体表现(特征)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个领域依法运行。(法治实施——守法)表现:无论是私人生活领域还是在公共生活领域,法律要求得以普遍的遵守,权利得以实现,义务得到履行,违法犯罪得到有效遏制。镜头一 2021年2月20日,有群众向公安机关举报,有网民在微信群中发布多条侮辱诋毁卫国戍边英雄官兵的言论,引发群内成员强烈不满。对此,警方迅速开展调查,于当日21时许,将该网民陈某强(男,28岁)查获,该人对为发泄个人情绪发表违法言论的事实供认不讳。目前,该人因涉嫌寻衅滋事罪被北京市海淀公安分局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工作中。警方表示,英雄不容亵渎,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对于公然诋毁侮辱英雄的行为,警方将依法坚决严惩。镜头二 近20斤木板从5层阳台扔下楼,砸在楼下人行步道上,这是北京通州某小区发生的危险一幕,所幸当时并无人员经过。2021年3月18日北京通州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此案,以高空抛物罪判处被告人王某某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罚金人民币三千元。《刑法修正案》(十一)将高空抛物罪新增为一个独立罪名,本案为北京市首案。法治社会的内涵2.法治社会的具体表现(特征)③ 社会纠纷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的维护和实现。(实施效果)表现:在纠纷发生后,公民普遍依据法律主张自己的权利,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有效处理纠纷、解决矛盾。知识拓展是指当事人因合同发生纠纷时可以再行协商,在尊重双方利益的基础上,就争议的事项达成一致,从而解决纠纷的方式。当事人也可以不经和解而直接选择其他解决纠纷的途径。和解通过第三方的排解疏导、说服教育,促使发生纠纷的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的活动就是调解。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调解制度,包括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诉讼调解等。调解诉讼仲裁是指由双方当事人签订仲裁协议,将争议提交第三方仲裁机构,由仲裁机构对争议的是非曲直进行评判并作出裁决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方法。诉讼俗称“打官司”,它是在纠纷主体的参与下,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活动。诉讼分为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三种类型。在多元的纠纷解决方式中,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议题二 怎样建设法治社会?建设法治社会观看视频,结合教材,分析小花梅事件谁之过?小花梅的遭遇对于法治社会建设有何启示?建设法治社会怎样建设法治社会?1.建设法治社会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需要进行全方位、长期性的努力。2.具体措施:(1)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2)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3)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4)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建设法治社会(1)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2.具体措施:具体要求:法治社会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必须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法治观念,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建设法治社会(2)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2.具体措施:具体要求: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依法治理,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建设法治社会社会治理是指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以及个人等多种主体通过平等的合作、对话、协商、沟通等方式,依法对社会事务、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进行引导和规范,最终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名词点击建设法治社会(3)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2.具体措施:具体要求: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援助范围,健全司法救助体系,保证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利受到侵害时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援助。知识拓展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的律师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人给予无偿提供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 特殊案件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第二款、第三款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法律援助知识拓展司法救助,又称诉讼救助,是指司法机关对于当事人因经济确有困难,向政法委申报给予经济救助的制度。是指人民法院对于交纳诉讼费用确有困难的当事人,根据其申请,予以缓交、减交或者免交诉讼费用。司法救助建设法治社会(4) 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2.具体措施:具体要求:强化法律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引导和支持人们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行政复议:是指当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申请有关行政机关对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与适当性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活动。行政裁决:是指行政主体依照法律授予和法定程序,以第三者的身份对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特定民事、经济纠纷进行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知识拓展诉 讼:指纠纷当事人通过向具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另一方当事人解决纠纷的形式。分为行政、民事和刑事三类。行政诉讼即为俗称"民告官"的诉讼。民事诉讼里,原诉人是受害者当事人,因为有未可解决的争议,所以诉诸法律。刑事诉讼涉及刑事犯罪。建设法治社会(1)通过建设法治社会,能够更好地形成全社会学法、信法、用法的氛围,增进社会共识,维护社会秩序;(2)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3.建设法治社会的意义:建设法治社会建设法治社会的措施信 法1法治社会的内涵本课小结守 法2用 法3建设法治社会的意义社会秩序1社会和谐24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3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2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1宣传教育树立法治意识1.个人应采取一切手段谋取可以得到的利益2.良法应体系完备,能够体现社会生活的各个环节。3.依法治国就是国家制定法律,每个公民遵守法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违法行为都应承担刑事责任提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应当依据法律主张自己的权利,而不能用非法手段谋取自己的利益提示:良法应体系完备,能够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提示: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来治理国家,一般违法但不构成犯罪的行为是不承担刑事责任的易错易混4.法治社会就是全社会信仰法律5.建设法治社会有利于消除社会矛盾,促进公平正义,建设和谐社会,使法治成为社会治理唯一方式,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6.在法治社会,当纠纷发生后,人们可以依据村规民约主张自己的权利。提示:除了信仰法律,还应遵守法律、运用法律。提示:“消除社会矛盾”的说法绝对,“使法治成为社会治理的唯一方式”的说法错误提示:在法治社会,当纠纷发生后,人们可以依据法律主张自己的权利易错易混1.法治社会的内涵是( )①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人民的一致追求②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个领域依法运行③法治观念深入人心,国家法律对一切违规行为都进行严厉处罚④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人民的利益都得到切实和有效的维护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2.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虚拟空间不是虚假空间。制定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法治网、办网、用网提供基本依据。联合整治炒作明星绯闻隐私和娱乐八卦、约谈自媒体平台、将违规网络主播纳入跨平台黑名单;网络社会组织“同心圆”工程在各地深入开展,有力推动互联网行业自律……依法管网治网进一步加强,网络生态日趋好转。当今时代,我们不仅要依法管网治网,还要依法治理国家和社会。这要求( )①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法律制度,为依法治理提供法律依据②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实现各个领域治理有法可依③司法机关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④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依法治国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A3. 建设法治社会,能够更好地形成全社会学法、信法、用法的氛围,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列属于法治社会建设的措施的是( )①不断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②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精准挑选援助对象,缩小援助范围③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④强化道德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4. 调解工作是公共法律服务的重要内容。某地司法局整合各类调解资源和力量,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司法调解等调解渠道有机衔接、协调联动的“综合性”“一站式”调解工作平台,筑牢了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上述做法( )①旨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人民权益②意在节约司法成本,有效化解矛盾③提高了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④推进了司法民主,提高了司法效率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IP属地.mp4 media2.mp4 新8.3法治社会.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