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8.2 日本(第1课时)【学习目标】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日本自然环境的特点。2.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结合相关材料说出防震的相关常识。【教学重难点】重点: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日本自然环境的特点。2.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结合相关材料说出防震的相关常识。难点:1.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日本自然环境的特点。【教学方法】读图指导法、活动探究法、讲授法、资料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展示日本的特色饮食、日本独特的图片,提问:你知道这些图片是哪个国家的么?由此导入新课。新课讲授:【亚洲东部的岛国】地理位置结合教材地图和文字资料,完成下面探究活动。1.日本位于哪个半球?日本全部位于北半球、东半球。2.经纬度位置:展示日本的经纬度,从图中找出日本的经纬度位置。纬度位置:日本领土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与北纬45°之间。位于北温带。经度位置:日本领土大部分位于东经124°到东经148°之间。3.海陆位置:在图8-1-1和8-1-2中分别圈出日本的临海以及隔海相望的国家,并据图说出相应的方向,从而得到日本的海陆位置。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海上位置:西临日本海,东临太平洋。(二)领土组成结合教材地图和文字资料,完成下面探究活动。1.展示日本领土组成,由图读出日本的领土组成。领土主要由 __北海道__、__本州___、___四国__和___九州_ 四个大岛及3900多个小岛组成。2.想一想,对日本四个主要岛屿用四个最来表示分别是?北海道岛:纬度最高本州:面积最大四国:面积最小九州:纬度最低(三)地形结合教材地图和文字资料,完成下面探究活动。1.展示日本的地形图,同时,学生在课本P56图8-2-2中找出并圈画出:关东平原、富士山。2.依据日本地形图,分析日本的地形有什么特征?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3.由此总结日本地形的特点。地形类型复杂多样;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中间高,四周低。(四)海岸线结合教材地图和文字资料,完成下面探究活动。1.展示日本海岸线,读图日本的海岸线有什么特点?海岸线曲折。2.对其经济发展有什么有利影响?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对渔业、 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五)气候结合教材地图和文字资料,完成下面探究活动。1.展示日本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日本的南部是什么气候?北部是什么气候?南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是温带季风气候。2.日本的气候特征?气候类型单一;以季风气候为主;四季分明,降水较多,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明显。3.展示日本樱花开放的日期,分析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受纬度位置的影响。4.受日本地形的影响,地形为当地带来了哪些优势?森林和水能资源丰富。5.日本国土狭小,河流短促,但水能资源丰富。为什么?日本降水量较多,河流径流量大,以山地地形为主,河流落差大,故水能资源丰富。【多火山、地震的国家】结合教材地图和文字资料,完成下面探究活动。1.展示日本地震的相关材料,由此思考,为什么日本会多火山、地震?展示世界六大板块分布他以及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图。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所以多火山地震。2.火山能给人类带来灾难,但在火山非活动期间,能够利用火山为人类造福吗?火山分布区温泉众多,很多日本人爱泡温泉,是日本重要生活习俗之一。3.日本地震这么多,他们怎么应对的?日本应对地震的措施之一:传统民居多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如木屋。日本应对地震的措施之二:经常进行防震演习。日本应对地震的措施之三:加强防震教育。4.我国也是地震频发的国家, 地震前有哪些预兆呢?小组活动:联系“5.12汶川大地震”模拟地震中,在五个不同的场景中,(户外、野外、商场、家庭、影院)如何自救。课堂练习:见课件。课堂小结:本节课学习了日本的日本这个位于亚洲东部、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岛国,包括日本的气候、地形、河流、位置和范围,并探讨了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作业布置:完成配套课后练习。【板书设计】【课后反思】本节课的内容还是基于日本的位置范围及自然环境为主,较为简单,也有独特的地方,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学习与总结的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