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 第1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 第1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第三节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 第1课时 教学设计
课题 大气的受热过程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地理 年级 高一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课标要求:能够运用示意图,说明大气受热过程,并解释相关现象。核心素养目标:运用示意图,明白物体温度与波长的关系、太阳辐射的波长分布,为进一步认识大气受热过程进行铺垫。(综合思维)运用示意图,从太阳辐射、大气辐射、地面辐射相互转化过程,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综合思维)3.结合实例,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区域认知)
重点 大气削弱作用和大气受热过程
难点 大气受热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山高人为峰图思考 小明的困惑 小明认为离太阳越近,温度应该更高,但是在国庆出游爬山时,发现越往上走气温越低。而且人们常说:“高处不胜寒”。这是为什么呢? 让学生思考高处不胜寒的原因 引出大气的受热过程
讲授新课 (承接)同学们,不同的地点有不同的温度,不同的海拔有不同的温度?那么,我们大气中的气温是如何变化的呢?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受热过程就整个地球大气而言,热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图片导入)太阳辐射图(图片导入)太阳辐射的波长分布图思考:①. 太阳辐射分为哪几个光区?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②. 各光区的辐射能力与波长范围的关系?红外线波长最长,可见光区居中,紫外线波长最短。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图片导入)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图探究活动1思考:大气的削弱作用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云层、太阳高度角(图片导入)乌云密布图云层越厚,云量越多,反射作用越强,削弱作用越强。(图片导入)太阳高度角随时间变化图太阳高度角越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越短,削弱作用越少,辐射作用越强;反之,削弱作用越强,辐射作用越弱。(图片导入)太阳高度角随纬度变化图纬度越低,太阳高度角越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越短,削弱作用越弱,辐射作用越强;纬度越高,削弱作用越强,辐射作用越弱。探究活动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①.晴朗天空为什么呈蔚蓝色?晴天时,太阳光中的蓝、紫色光易被空气分子和细小尘埃散射(图片导入)蓝、紫色光易被空气分子和细小尘埃散射图和晴朗天空图②.阴天天空为什么呈灰白色?阴天时,云层厚,大部分太阳光被反射。(图片导入)阴雨天气图③.为什么日出前、日落后天空明亮?大气的散射作用改变了太阳光的方向。(图片导入)日出前图④.为什么白天多云时的气温比白天晴天时低?多云时,云层反射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图片导入)上海晴天与阴天图⑤.为什么某些地区太阳能丰富,而某些地区地区太阳能匮乏?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内陆地区,晴天多,阴雨天气少,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图片导入)太阳能发电图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各种辐射的差异物体辐射规律: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的最大能量部分的波长越短;物体温度越低,辐射的最大能量部分的波长越长。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辐射(短波辐射) (长波辐射) (长波辐射)(图片导入)大气的受热过程图①太阳暖大地:大部分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后增温②大地暖大气:地面增温后形成地面辐射,大部分地面辐射被大气吸收,使大气增温③大气暖大地:大气增温后形成大气辐射,其中向下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它将大部分热量还给地面(保温作用)探究活动3:大气保温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①.为什么夜晚多云时的气温比夜晚晴天时高?夜晚多云时,大气逆辐射强,地面散失热量少。(图片导入)上海多云的夜晚与晴朗的夜晚对比图②.为什么秋冬季节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晴朗夜晚,大气逆辐射弱,热量散失多,地面气温低,易出现霜冻、大雾等现象。(图片导入)霜冻图③.为什么青藏高原光照强但气温低?高原上空气稀薄,大气削弱作用小,但保温作用也弱。(图片导入)青藏高原景观图⑤.为什么农民利用烟雾防霜冻?烟雾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地面热量的散失。(图片导入)烟雾防霜冻图⑥.为什么农民要在果园里铺沙或者鹅卵石?减少土壤水分蒸发的同时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图片导入)果园里铺沙或者鹅卵石图⑦.如何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温室气体排放增多,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作用增强,气温升高,全球变暖。(图片导入)气候变暖相关图探究活动4为什么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这么大呢?(图片导入)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图(图片导入)月球与地球受热过程对比图白天:由于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月面温度升的很高;夜间:由于没有大气对月球表面的保温作用,月面温度骤减,气温降得很低。探究活动5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昼夜温差大小(1)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图片导入)青藏高原自然与人文相关图(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图片导入)晴朗天气图(3)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地面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图片导入)海洋与陆地对比图 让学生思考得出大气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让学生分析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让学生分析探究活动1让学生分析探究活动2让学生分析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让学生思考并分析探究活动3让学生思考并分析探究活动4让学生思考并分析探究活动5 让学生学会据图分析问题得出概念让学生学会分析事物的形成原因让学生学会分类地理事物让学生学会主动参与实验,思考问题得出结论让学生学会根据理论图来分析现实中的具体问题让学生学会根据教学内容来思考现实中的问题
课堂小结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 第1课时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①太阳暖大地:大部分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后增温②大地暖大气:地面增温后形成地面辐射,大部分地面辐射被大气吸收,使大气增温③大气暖大地:大气增温后形成大气辐射,其中向下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它将大部分热量还给地面(保温作用)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