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7.5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两极地区淡水资源、矿产资源和海洋生物资源现状,认识到保护两极地区生态和资源的重要性;2、了解人类对极地探险和科学考察的现状,感悟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教学重难点:重点: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动物资源。难点:极地科学考察时间和原因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视频导入:播放自然传奇节目“极地地区的萌宝”,激发学生兴趣(一)、独特的野生动物1、教师展示北极和南极地区动物图片北极:冰上霸王:北极熊、北极狐、北极绒鸭、北极兔、海象、海豹南极:南极绅士:企鹅、磷虾、鲸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各个动物习性和生活地区活动:极地动物一般都有哪些特点?它们怎样适应严酷的自然环境呢?学生:极地动物一般都能耐严寒;它们依靠厚厚的皮毛和皮下脂肪来抵御严寒。资料:日本捕杀鲸鱼的案例,学生认识保护动物的必要性3、了解《南极条约》、《北极环境保护战略》(二)、极地探险和科学考察1、人类探索南极的历程展示材料:早在15-16世纪,欧洲航海家就开始了北极探险,寻找到达东方的“北方航线”;在19世纪上半叶发现南极大陆后,前往南极的探险者络绎不绝。学生阅读材料“南极探险”,了解“阿蒙森—斯科特”科考站的名字由来,体会人类不畏艰险探索世界的精神。2、活动:讨论:人类为什么对南极洲进行科学考察?(极地科考的价值)师生共同总结:南极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进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科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天然实验室。目前已有30多个国家在极地地区建立了一系列科学考察站。北极科考站师:2004年7月, 在北极建立了科学考察站--黄河站(学生在地图上找出黄河站的位置)问:什么时间去北极地区科学考察最合适?生:北极地区考察的最佳时间6到8月,原因:北半球的夏半年,是北极地区极昼期和暖季,有利于科学考察。师:北半球和南半球季节相反。南极科考站:长城站:位置:南极洲乔治王岛(唯一一个不在极圈以内、无极昼极夜现象的科考站)建成时间:1985年2月14日(我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科考站)中山站:位置:南极洲拉斯曼丘陵,建成时间:1989年2月26日昆仑站:位置: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 ,建成时间:2009年2月2日教师讲解:2009年昆仑站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已成功跻身国际极地考察的“第一方阵”。泰山站:位置:南极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的伊丽莎白公主地,建成时间:2014年2月8日学生:在图中找出四个科考站什么时间去南极地区科学考察最合适?生:时间:11月到次年的3月。 原因:南半球的夏半年,是南极地区极昼期和暖季,有利于科学考察。6、活动:我国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都选择在2月份。想一想,这是为什么?生:南半球2月份为夏季,此时南极地区多为极昼,气温稍高,有利于建设科学考察站。7、假如要组织一支科学考察队去南极考察,请你设计一条从中国上海出发,到南极中山站的海航线。师生总结:上海—东海—台湾海峡—南海—爪哇海—巽他海峡—印度洋—南极大陆—中山站活动:保护环境的措施:学生讨论后归纳:做好宣传,树立节约意识;避免一次性物品的使用;减少垃圾的产生;爱护一切生物,绝不任意破坏;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等等。三、巩固练习:1、 南极考察队员们可能遇到的困难有 ( )A. 暴风雪迎面扑来,看不清路 B. 极地干燥,缺乏淡水C.遇到当地土著人的袭击 D. 找不到裸露地建立营地2、 去北极地区探险考察的最佳时间是 ( )A. 12—2月 B. 3—4月 C. 11—12月 D. 6—8月3、 我国第一个北极考察站建立在 ( )A. 格陵兰岛 B. 斯瓦尔巴群岛 C. 乔治王岛 D. 冰岛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南极洲的代表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北极熊。中国的极地科学考察平台南极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北极有黄河站。板书设计六、作业布置助学读本P78-79验收测评:4、5、9、11题;作业本总结知识点七、知识清单1、去南极考察选择在11月-次年3月的原因:(2月)________________2、唯一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科学考察站是___________3、北极地区代表动物:________南极地区代表动物: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