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 7.2 南亚(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 7.2 南亚(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自、精、合、练”教学设计
第七章 了解地区
第二节 南亚
课型:新授 课时:2-1 主备人: 审核人: 授课人: 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能在图上填出南亚的国家和主要城市;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分析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了解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分析西南季风对农业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对比分析全面掌握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地形区的分布,两大河流等相关知识。并能在图上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学会分析气候资料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印度河文明和恒河文明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意识和情感;
重点 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南亚的地形、河流以及气候特征。
难点 南亚的气候及西南季风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环节 主 备
自主学习 自学内容: 1、地理位置:南亚又称 南亚次大陆 ,是指位于 喜马拉雅 山脉中、西段与 印度洋 洋之间的广大地区。它东濒 孟加拉湾 ,西濒 阿拉伯海 。2、国家:临海国家有 巴基斯坦 、印度和 孟加拉国 。岛国有 马尔代夫 和斯里兰卡。内陆国家是尼泊尔和 不丹 。自学反馈: 教师出示空白地图,学生举手回答。
精讲点拨 具体内容:(详见附案) 一、南亚三大地形区:北部-喜马拉雅山地、中部-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学生能在南亚地图上找出并填充这些地形区)二、南亚两大河流:恒河、印度河。(包括河流发源地、流向、流经国家、注入地等特征,并能通过河流流向总结德干高原的地势特征。)三、分析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全年高温,一年可分为热、雨、凉三季)以及西南季风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合作探究 完成课本42页活动2、3、4题;讨论:南亚的地形与河流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德干高原地势西高东低,河流自西向东注入孟加拉湾;地形影响河流的流向,河流从高向低流)三、完成课本44页1、2、3、4活动习题。
当堂巩固 1、印度河是下列哪个国家的重要灌溉水源( ) A. 巴基斯坦 B.印度 C.孟加拉国 D.尼泊尔2、 南亚地区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 A. 大西洋 B. 太平洋 C. 印度洋 D. 北冰洋3、 南亚地区冬季气温较同纬度地区偏高的原因是( ) A.纬度低 B.北部高山的屏障C.印度洋水温高 D.西南季风带来的热量4、 印度农产品产量大,而出口却很少,原因是( ) A.工业发达,农业原料消耗多 B.畜牧业发达,饲料需求量多 C.自然灾害频繁,农产品产量不稳定 D.人口众多,消耗农产品多5、 南亚地区降水最多的地区分布在( ) A.德干高原南部 B.印度东北部 C.恒河三角洲 D.克什米尔地区6、 南亚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是( )植被遭到破坏 B.西南季风不稳定 C.水利设施不完备 D.东北季风强盛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南亚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河流。南亚位于喜马拉雅山以南,西临阿拉伯海,东临孟加拉湾,南临印度洋。地形由北向南分山脉、平原、高原三部分。主要河流是印度河和恒河。
作业布置 绩优学案达标测评;
板书设计 7.2 南亚一、南亚的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二、南亚的国家:7个三、南亚的三大地形区与两大河流四、热带季风气候与农业生产
教后反思
您的精心就是学生的信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