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地球的自转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地球的自转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 时 教 学 设 计 首 页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至 月 日
课题 1.1 地球的自转 课型 新授课 第几课时 1——3
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地球仪演示,说出地球自转方向、周期及角速度、线速度的变化。2.学会分析昼夜更替和时差产生的原因,学会计算计算地方时和区时。3.掌握地转偏向力的规律。4.从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养成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解读地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各地线速度和角速度的计算2.不同地方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3.晨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判读
教学方法与手段 方法: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读书指导法、读图分析法,地球仪
使用教材的构想 “地球的运动”是地理环境的形成以及地理环境各要素运动变化的基础,因而也是高中阶段地理学习的基础。地球的运动很复杂,教材只着重分析研究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两种运动——自转和公转。本节内容是选择性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节的内容。开篇第一节,理论性强,内容抽象,是较难的一节内容。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分析和讲解。一是介绍地球自转的基本概况。这部分内容讲解了地球自转的定义、方向、周期和速度。二是讲解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也是三个方面,昼夜交替、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和时差的产生。第二部分是难点也是重点,是着重讲解的部分。
课 时 教 学 流 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导入】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通常来说,在火箭升空后,火箭助推器和部分箭体会被剥离,形成残骸。火箭残骸一般坠落在发射点以东1000千米的范围内。想一想:1.火箭残骸坠落在发射点以东的原因是什么?与酒泉、太原、西昌等较高纬度的发射基地相比,从文昌基地发射运载火箭,同型号火箭的推力会增加10%左右。2.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地球的自转。【自主学习一】自转定义、方向与周期 教师补充:在学生演示地球自转时,提醒学生换个角度,从北极上空和南极上空俯视,地球自转的方向。 1.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的自转。2.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是稳定的。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方向:即自西向东(请学生拨动地球仪演示)从地球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地球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北逆南顺
课 时 教 学 流 程
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绘图讲解侧视图和俯视图(标明赤道,经纬线以及自转方向)自转周期: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讲解】地球自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是一日。在计算自转周期时,选定的参考点不同,一日的时间长度和名称略有差别。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绕太阳公转。以太阳为参考点,地球自转一周叫作一个太阳日;以恒星为参考点则称为一个恒星日。 学生根据定义讲解演示恒星日与太阳日。模拟演示:请第一排1名同学A假设为太阳,另一名同学B正对A同学,然后自西向东转动身体,在转动同时,自西向东移动自己的位置,转动一周后停顿下来,此时同学B并未正对同学A,只有再转动一个较小的角度后,才会再一次正对同学A。(太阳为参照)请最后一排1名同学C假设为一颗遥远的恒星,同学B正对C同学,然后自西向东原地转动身体,转动一周后停下来,此时B同学再次正对C同学。(由于恒星距离非常遥远,从恒星上看,一日内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几乎不变,其移动距离可忽略不计)
课 时 教 学 流 程
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思考:为什么说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探究二】地球自转速度【讲解定义】自转线速度:地球表面的点在单位时间内所转动的弧线长。自转角速度:地球表面的点在单位时间内所转动的角度。思考:在地球表面选取一点,根据定义其角速度和线速度分别如何计算?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是多少?试总结角速度与线速度的规律。 恒星日:地球自转360 ,时间23小时56分4秒。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太阳日:地球自转360 59 ,时间24小时。太阳日是昼夜更替周期。旋转360 1.角速度=360 /24h线速度=纬线弧长/24h2.极点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为0。3.角速度规律:都相等15 /h。(极点为零)线速度规律: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极点为零)
课 时 教 学 流 程
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假设地球是正球体(R=6371km),完成下表。【补充提问】 在同一纬度,如果海拔不同,其线速度有什么规律?【答疑解惑】利用本节课所学解释课堂导入。1.火箭残骸坠落在发射点以东的原因是什么?2.从文昌基地发射运载火箭,同型号火箭的推力会增加 10% 左右。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拓展1】文昌发射基地东面是茫茫大海,即使有残骸坠落,也大可不必担心安全问题,它砸中船只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拓展2】在地球上的人们感觉不到地球的自转,在北半球观察,恒星似乎围绕北极星附近的某点(地轴北端指向的星空位置)作圆周运动北半球纬度越高,北极星相对地平线的高度越高 赤道线速度=1670Km/h线速度=1670 cosθKm/h(θ纬度)60度纬线为赤道线速度的一半。同一纬度,海拔越高,所走弧长越长,其线速度越大。结合所学回答:1.由于地球自西向东旋转,火箭随地球向东自转,有向东的初速度。发射后的火箭速度很大,火箭残骸的角速度、线速度大于地球自转的速度,会坠落在发射点以东。2.文昌发射基地距离赤道近、 纬度低,发射卫星时就可以尽可能利用地球自转的离心力,因此所需要的能耗较低,使用同样燃料可以达到的速度也更快。
课时达标检测设计
项目 检测内容
当堂达标检测 1.下面图中,表示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2.行驶的帆船,线速度最大的地方是(  )A.船的最前端      B.船的最末端C.船的底部 D.桅杆的顶端3.以太阳为参照点,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为(  )A.23小时56分 B.24小时零4分C.24小时56分 D.24小时4.与“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诗句相吻合的地点是(  )A.1°S,50°E B.60°N,60°EC.40°N,1°E D.30°N,120°E5.某中学天文观测台,一兴趣活动小组的同学于9月20日晚9点看织女星正好位于天顶,当第二天织女星再次位于天顶时,应在何时观测(  )A.21点 B.9点C.20时56分 D.21时04分6.下列与地球自转运动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地球上不同地点自转线速度都相同B.地球上任何地点每24小时昼夜都更替一次C.受惯性离心力影响,地球成为两极稍鼓的旋转椭球体D.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长江自西向东流的河段,南岸受河水冲刷作用较强二、综合题1.读“以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1)在图中标出地球自转的方向。(2)在A、B、C、D四点中,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线速度相同的是______,角速度相同的是________。(3)图中,A在B的________方向,C在B的________方向。(4)若C点所在经线为60°W,则A点所在经线的度数为________。地球由C点所在经线转到A点所在经线需要________小时。答案:(1)略(逆时针)(2)A B、D A、B、C、D(3)正南 西北(4)15°W 3
课 时 教 学 设 计 尾 页
概念 自转
轴心 地轴
方向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转动
周期 恒星日:23时56分4秒太阳日 24小时
速度 角速度 除南北极点外都一样。15°/小时
线速度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
板 书 设 计
作 业 设 计应用地球自转相关知识解释“傅科摆”原理,并向同学介绍。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
教 学 后 记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取过程,让学生学会学习。。本部分内容教材主文较少,在教学中结合了人教版、教材活动和网络的资源,使教材不在是干涩的而是丰富多彩的。在方法上不再是教师主宰的课堂,通过两个探究性的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学会学习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
15°/ 时
60°N
15°/ 时 45°N
15°/ 时 30°N
15°/ 时
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