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地球的演化讲课稿二、学生阅读后进行分析1、前寒武纪(约占地球历史的90%)划分为冥古宙(36亿年前)、太古宙(距今36—25亿年前,持续11亿年)、元古宙(距今25亿—5.4亿年,持续19亿年)冥古宙冥古宙处于地球形成的天文时期,该时期地球的环境十分恶劣,类似于现在的火星,地球上仅仅有一些有机质,毫无生命的迹象。太古宙此时期,地球上岩浆活动剧烈,火山喷发频繁,有利于形成金属矿,因此,该时期也是形成铁矿的重要时期。此时的地球仍然是一片广阔的海洋,在中期才出现原始生命——蓝藻。元古宙地壳运动仍然剧烈;海洋还是占据着主要的优势,而之前太古宙出现的蓝藻,通过光合作用,使地球的大气中出现了氧气,进而使得该时期藻类、海绵等低等的多细胞生物呈爆发式的出现,标志着地球进入一个生命大发展的阶段。蓝藻大爆发后,生命又上演怎样的故事呢?学生回答古生代的内容。2、古生代距今5.41亿年—2.52亿年,包括早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晚古生代(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XX同学多古生代进行了归纳描述,古生代是显生宙中的第一的地质年代。在这个年代,地壳运动剧烈,海陆格局经过多次变迁,最终汇成一个整体,称为联合古陆;随着海陆变迁和气候的变化,生物也进行着一系列的演化:动物方面——早期,海洋面积比较大,以无脊椎动物为主,例如:三叶虫;中期,出现了脊椎动物——鱼类;晚期,海洋面积缩小,陆地面积扩大,出现了两栖类动物;植物方面——由藻类演化为蕨类,蕨类的出现也使得古生代成为了地质历史上重要的成煤期。在古生代末期,由于火山大爆发等地质事件,遭遇了地质历史上的第一大灭绝,导致60%的无脊椎动物,全部的原始鱼类和两栖类灭绝。那么地球如何续写自身的传奇呢?学生回答古生代的内容3、中生代距今2.52亿年—6600万年前,包括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中生代是显生宙的第二个地质年代。中生代时期,陆地面积扩大,联合古陆开始解体,向现代大陆的位置开始漂移;生物为了更好的适应环境,逐渐演化出更高级的物种:动物方面——恐龙等爬行动物盛行,被称为“爬行动物的时代”;晚期,还有一部分长出羽毛向空中发展,例如始祖鸟,鸟类开始出现;植物方面——裸子植物在此时期极度兴盛;也为煤炭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因此,中生代也是一个重要的造煤时代,在中生代末期,遭遇了地质历史上的又一次大灭绝,导致时代的霸主恐龙和海洋中50%的无脊椎动物灭绝。这次大灭绝的原因是什么呢?大量研究表明由于小行星撞地球,使地球的环境极度恶化,恐龙不能适应此时地球的环境被永远掩埋在地球的历史长河中。俗话说:“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地球撒谎能的生命没有恐龙的威胁,又是如何继续演化的呢?学生回答新生代的内容4、新生代距今6600万年前至今,包括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新生代是显生宙的第三个地质年代,也是距离现在最近的一个地质年代。在此时期,联合古陆完全解体,各大陆漂移到现在的位置,现代海陆分布格局形成;加上剧烈的地壳运动,形成现代起伏的基本地貌。例如: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而中生代恐龙的灭绝,促使新生代的哺乳动物得以快速的发展,并且在第四纪出现了生命的最高形式——人类;植物也由裸子植物演化为更高级的被子植物。而此时地球的气候冷暖交替。气候变冷时,陆地上冰川覆盖面积增大,海面下降,许多生物向较低纬度迁移;气候温暖期,冰川范围缩小,海平面上升,海水淹没若干低洼的地方。而目前地球处于温暖期。也是全球变暖的一个重要的自然原因,而人类一系列不合理的活动加剧了全球变暖的趋势。我们已经通过文字了解了地球的历史,接下来我们通过一段视频,从视觉上,近距离的感受一下地球的历史。播放视频无论文字还是视觉,都在演绎着地球46亿年的历史,而关于地球的演化史,有几个关键要点需要重点把握。时间 前寒武纪 古生代 中生代 新生代地表演化 开始形成陆地、海洋、大气层 形成联合古陆 联合古陆开始解体 联合古陆完全解体,形成现在海陆格局和地貌动物演化 原始单细胞动物 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两栖类 爬行动物鸟类 哺乳动物人类植物演化 藻类 蕨类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成矿期 铁矿的重要时代、金、镍、铬等 成煤期 成煤期大灭绝 末期,大灭绝60%的无脊椎动物,全部的原始鱼类和两栖类灭绝 恐龙和海洋中50%的无脊椎动物灭绝练习:地球历史知多少,通过接下来的联系来检验一下。通过检测,关于地球的历史的相关知识,同学们掌握的很好。如果降低其46亿年的历史浓缩在24小时,那么人类又占了多久,接下来通过一个视频来了解一下。播放视频从视频内我们可以知道,人类在地球历史中仅仅1秒,人类仅仅是地球历史中的一闪而过,却是对地球造成伤害最严重的物种。全球变暖、臭氧空洞等等都是人类对地球破坏留下的证据。因此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保护地球。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本节课结束,谢谢。2 /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