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8张PPT)别了,“不列颠尼亚”1.学习本篇新闻的写作特点,进一步掌握新闻的相关知识新闻的基本特征。2.了解文中新闻事实与背景材料,掌握本篇新闻的写法。3.品味本篇新闻意味深长的语言,感受文中传递出的国家尊严和民族自豪感。学习目标1.理解“不列颠尼亚”不列颠尼亚(Britannia),也译作布列塔尼亚,是罗马帝国对大不列颠岛的拉丁文称呼。不列颠尼亚被罗马人神化,称不列颠女神,后来演变为现代英国的化身和象征,成为英国的别称和敬称。“不列颠尼亚”这一称谓,在英国人心目中是非常庄严神圣的。18世纪上半叶,詹姆斯·汤姆森(James Thomson,1700—1748)创作了同名诗作——《统治吧!不列颠尼亚》。1740年,这首诗被托马斯·阿恩(Thomas Arne)谱曲改编成同名合唱歌曲,即英国海军军歌,同时也是英国国歌之一。当年正是唱着这首歌曲,英国击败了对手,称霸海上,成为日不落帝国;也正是唱着这首歌曲,英国进攻大清王朝,占领了香港等地。如今每逢重大活动庆典,,英国人都会齐声高唱这首歌!1840年6月,鸦片战争揭开序幕。1841年1月26日,英军战舰正式占领该岛,宣布香港为自由港。1842年8月29日,中英《南京条约》签订,香港岛被割让给英国。1860年10月24日,中英签订《北京条约》,将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部分割让给英国。1898年6月9日, 英国强迫清政府签署《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了深圳河以南、界限街以北广大地区(新界),附近大小岛屿 262座,为期九十九年。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中达成协议,英国于1997年7月1日将香港主权归还中国1997年7月1日,香港正式回归祖国怀抱。 背景链接新闻狭义—消息通讯广义消息报告文学一、什么是新闻新闻最主要的特征是?真实性:用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及时性:报道及时;简明性:语言简明扼要。1.新闻的六要素:标题:是文章的核心,包括引标、正标、副标。标题、导语、主体是缺一不可的。2.新闻正文一般分为哪几个部分?结语:新闻的最后一句或最后一段,比较发人深思。背景:是对新闻事实的补充,起补充作用。主体:是导语之后,对新闻事实的具体叙述。导语:是新闻的开头部分,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二、划分课文层次主体(2~10段)标题导语(1段)结尾(11段)按照新闻的结构来划分背景(4、7、8、10段)别了,“不列颠尼亚”英国撤离香港英国的告别仪式英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港督府的变迁【提示】(1)30日下午(2)4时30分(3)4时40分(4)6时15分(5)7时45分(6)0时00分(7)0时40分这篇新闻是按什么顺序把“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记录下来的?“不列颠尼亚”号离港中英交接仪式第二次降旗仪式告别仪式港督离开港督府港督旗帜降落告别拉开序幕新闻事实时间探究一:1.文章描写了英国撤退时的哪四个场景?在写现实场景的同时,又兼顾历史背景的回顾,请在文中找出来并分析其作用。段落 现实场景 历史背景第一场景 (2-4段) 4时30分,港督府告别仪式(第一次降旗)。第二场景 (5-7段) 6点15分至7点45分,添马舰东面广场告别仪式(第二次降旗)。第三场景 (8-9段) 子夜时分,最庄严的政权交接仪式,米字旗落下(第三次降旗),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第四场景 (10-11段) 0时40分,查尔斯王子及末代港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港。港督府建成时间,其后的拓展、发展156年前,英国士兵占领港岛,升起英国国旗,英国管治开始英国对香港统治长达一个半世纪米字旗 插上港岛的时间,英国管治香港的精确时间,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场景编织:现实与历史的交织1、补充新闻事实。2、形成今昔对比,使人感受到深厚的历史内涵,从而产生历史厚重感。3、在今昔的沧桑巨变中,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仪式本身的现实意义——对香港回归的喜悦与自豪感。背景材料作用链接高考(2018年全国卷1)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①既能表现当代人对赵一曼女士的尊敬之情,又能表现赵一曼精神的当下意义,使主题内蕴更深刻;②可以拉开时间距离,更加全面地认识英雄,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③灵活使用文献档案,与小说叙述相互印证,使艺术描写更真实。探究二:这篇新闻,读起来有散文的感觉,本篇在语言表达和细节描写上有何特点?试举例赏析。例1.为什么说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但又是在蒙蒙细雨中?【提示】(1)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可以说英国殖民统治的太阳陨落了,所以把告别仪式称为“日落仪式”。(2)“蒙蒙细雨”对告别的仪式的氛围起了点染的作用。例2:“4点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从视觉角度、听觉角度去进行描写,更细致生动,更能看出彭定康的失落,中国人扬眉吐气;更能体现香港回归的主题。探究三:《别了,“不列颠尼亚”》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消息类一等奖。其新颖仅从标题上就可见一斑,你感觉该标题好在哪里?(1)主谓倒装:突出了“别了”这一内容,能更好地表达情感,突出文章主题。(2)运用借代:“不列颠尼亚”指代英国,妥帖生动。(3)巧用双关:字面意思是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深层含意是象征着英国管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被洗刷。本文特色1.巧妙的标题,独特的视角2.现实场景与历史穿插交融3.语言含蓄,细节描写生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