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严格执法 课件+教案+学案(共4份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2 严格执法 课件+教案+学案(共4份打包)

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第九课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自主学习】
一、知识要点全预习
1.严格执法的内涵
(1)含义:严格执法,就是 在执法过程中 依法办事。
(2)主体: 是执法的最重要主体。其职责是要 严格执法,依法 。
2.严格执法的意义
(1)有助于 。政府必须 ,才能带动全社会

(2)有助于 。政府只有 ,惩处违法违规行为,维护 ,才能彰显公平,伸张正义。
(3)有助于 。各级政府能否切实做到 ,体现国家 ,关系 。只有不断推进各级政府依法行政、严格执法,才能实现 的 和 。
3.推进严格执法(具体措施)
(1)全面 。
①行政行为要合法:坚持 、 ,勇于负责、敢于担当;
②行政主体要负责:坚决纠正 、 ,坚决克服 、 ,坚决惩处 、

(2)坚持 。
①意义: 是规范执法的 ,也是执法 的重要保障。
②要求:要完善执法程序,建立 。明确 ,重点规范 、 等执法行为。
(3)坚持 。
①行政执法要坚持公正,同等情况 ,不同情况 。
②要恰当地行使 ,不得违背法律的 和 。
③要有效杜绝 、 ,不断提升执法机关的 。
(4)坚持 。
执法部门要改进 ,做到 、 规范,融法、理、情于一体,坚持以 为据、以 服人、以 感人,争取当事人的理解与支持,力求实现 。
二、知识框架自定义
根据上面的预习概括和重点内容,在课本相应位置做提炼和标记后,自主设计本框知识框架。
三、完成《议题学习》上相关材料的阅读。
【议题学习】
总议题:聚焦电动自行车的执法管理
子议题一:谁来对电动自行车进行执法管理?
1.请结合自身经验和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电动自行车全过程 主要谁来执法管理
生产、销售环节
上牌登记
通行
停放
废电池处理
探究问题:这些管理主体,都有同一个名称,是什么呢?
子议题二:为什么对电动自行车进行执法管理?
1.探究材料:
材料一: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王勃
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张居正
材料二:为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2020年5月15日下午,《浙江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通过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于2020年7月1日正式实施。
探究问题1:仔细研读这两句名言,概括他们的核心思想。
探究问题2:结合上述材料,说说对电动自行车的严格执法,会对该条例产生什么积极影响?
2.请结合自身经验和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电动自行车全过程 什么问题(隐患)
生产、销售环节
通行
停放
废电池处理
探究问题3:据此,说说对电动自行车的严格执法,会给社会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3.探究材料:
《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总体目标:到2020年基本建成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衡量标准:政府职能依法全面履行,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完备,行政决策科学民主合法,宪法法律严格公正实施,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人民权益切实有效保障,依法行政能力普遍提高。
探究问题4:结合这份实施纲要,说说对电动自行车的严格执法,对行政机关而言有什么意义?
子议题三:如何对电动自行车进行执法管理?
本子议题探究要求:分组讨论,探究问题。每组讨论后,推举一名记录员记录讨论答案,一名发言人阐述本组答案。
情境一:某市公安局发布《关于开展电动自行车智能防盗登记上牌工作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通告》要求,自2019年5月10日开始对全市范围内的电动自行车开展智能防盗登记上牌工作。而上牌就必须安装智能防盗系统并缴纳相关费用,否则不予上牌,未经登记上牌的电动自行车,10月后就不准上路行驶。
国务院督查组进行暗访后,指出该《通告》有以下问题:一是上位法依据不足,《通告》所依据的《市场监管总局 工信部 公安部关于加强电动自行车国家标准实施监督的意见》仅要求对电动自行车实行登记上牌管理,并未要求强制安装智能防盗系统。二是涉嫌政府指定企业履行政府职责,将本属于政府职责的登记上牌工作交由企业来办理。
国务院督查组对该情况进行了通报,要求立行立改。
探究问题1:对电动自行车的登记上牌属不属于该市公安局的职能范围?
探究问题2:结合材料,说说该市公安局有不当之处吗?若有,是什么地方处理不当呢?
探究问题3:结合课本知识,说说本案例对行政机关的严格执法有何启示?
情境二:某区城管中队开展不按规定停放非机动车“小微违法行为”集中查处行动。
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首先给违停车辆悬挂有编号的定制小圆标,做到“一车一号”“一案一档”,编号、车辆、违停地点、执法案件、出入库登记一一对应,登记存档。其次通过移动端执法设备采集违法证据,上传云端服务器。然后将违停车辆拖离现场,并在醒目位置留下违停告知书,要求当事人尽快到中队接受处理。最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非机动车违停可处以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的相关条例,通过“小微执法”简易案件处理流程完成执法行为。
探究问题1:请用简明的流程图,说明该区城管中队是怎么对这些违停的非机动车执法管理的?
探究问题2:该中队在执法全过程中的所有执法工作是否都有据可查?请指出材料中的哪些可以用来查证。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工具可以用来记录执法全过程?
探究问题3:该中队的执法工作,对行政机关严格执法有怎样的启示?
情境三:2018年11月赵某在骑电动自行车送外卖时,连续两天先后两次被交警部门处罚。但第二次罚款400元、记24分的处罚,并扣留了赵某的机动车驾驶证。随后赵某将交管部门告上法庭。在一审、二审败诉后,赵某向省高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省高院于2020年12月4日审理并做出判决:撤销一审、二审行政判决,撤销交管部门行政处罚决定书。
省高院认为,涉案电动车被核发临时号牌,意味着交通主管部门认定涉案车辆属于非机动车,而第三方鉴定机构在未对涉案车辆技术参数进行确认的情况下就认定其为机动车,属于处罚依据事实错误。对于交管部门表示的该车辆在被处罚时还没有发放临时号牌的陈述,法院则认为,交管部门割裂了处罚与管理的关联性,执法过程是随意和粗放的。
探究问题1:你们怎么评价交管部门的两次处罚?
探究问题2:这起案例给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有什么样的借鉴和教训?
情境四:某市交警治理电动车交通违法推出新招:交通违法的电动车车主被拦后,现场学习教育,开展交通法律法规考试,考试及格方能离开。
与其他考场纪律严苛的考试不太一样的是,参与做题的驾驶员们有交头接耳的行为,甚至还有人大方 “求助”。民警表示,考试的最终目的是让广大驾驶员真正学会交通安全常识,并不是为难“考生”。面对电动车交通违法,交警用充满柔性而温情的宣传教育取代以往冷冰冰的罚单,变强制执法为刚柔相济。虽然是柔性执法,但执法的效果丝毫不逊色于刚性执法。这一执法方式的变化让驾驶人心生温暖,更感受到人性执法的力量,“以后决不违反交通法规,一定规范驾驶。”很多电动车主在微信朋友圈留言。
探究问题1:该市交警部门推出的新招,“新”在哪里?
探究问题2:这样的新招,对当事人和执法部门来说分别有怎样的积极影响?
探究问题3:该案例最后的成果,启示行政机关在严格执法时,要注意什么?
【课后练习】
1.严格执法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关键。我国严格执法最重要主体是(  )
A.权力机关 B.行政机关 C.司法机关 D.监察机关
2.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我国有上亿市场主体,而且还在不断增加。把市场主体的活跃度保持住、提上去,是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关键所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优化营商环境,要求政府(  )
①简政放权,深化“放管服”改革  ②缩小职权,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 
③加强监管,促进市场主体公平竞争 ④依法执政,履行组织经济建设职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为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国务院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三项制度”剑指行政执法乱象,让执法行为不再“任性”。上述制度的施行(  )
①能够规范政府行为,增强公信力 ②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③有利于实现公正司法,严格执法④有利于带动社会尊崇和敬畏法律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4.某市制定实施迎接全国文明城市复评测评工作实施方案,在执法人员管理上,“城管人员粗暴野蛮执法现象”纳入了测评,要求不能有不文明的执法和管理行为。这表明执法机关应(  )
①公正执法,同等情况平等对待,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②改进执法方式,做到语言、行为规范,文明执法
③融法、理、情于一体,坚持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④行使自由裁量权,要以争取当事人的理解和支持为标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2 严格执法 课后练习答案
1.解析:在法律实施体系中,行政机关是执法的最重要主体,B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
答案:B
2.解析: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优化营商环境,要求我国政府简政放权,加强市场监管,①③正确;简政放权并不意味着缩小政府职权,②错误;政府不能依法执政,④错误。
答案:B
解析:③公正司法的主体是司法机关,材料体现的是政府,排除;为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国务院全面推行三项制度,体现了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增强政府公信力,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崇和敬畏法律,①②④入选。
答案:A
4.解析:“‘城管人员粗暴野蛮执法现象’纳入了测评,要求不能有不文明的执法和管理行为”表明执法机关应改进执法方式,做到语言、行为规范,文明执法,融法、理、情于一体,坚持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②③符合题意;材料强调文明执法,①是公正执法,不符合题意;恰当地行使自由裁量权,要遵循法律的精神和原则,不是以争取当事人的理解和支持为标准,④错误。
答案:C章节名称 《政治与法治》(必修3)第九课第二框 严格执法
学科 思想政治 授课班级 高一 授课时数 一课时
设计者 任教学校
一、教材分析
《严格执法》是人教版2019版教育部统编新教材《政治与法治》(必修3)的第九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的第二框,理论内容包括二目。第一目“严格执法的内涵”,讲述了严格执法的含义、主体和意义;第二目“推进严格执法”,讲述了严格执法的四个具体措施。本框同第九课其他三框“科学立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都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其中,科学立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前提,严格执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公正司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全民守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过第八课法治中国建设的相关知识后,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感性接触,能较顺利地理解严格执法对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作用,但是理解还不够具体深入。
三、核心素养要求
【政治认同】结合实例,引导学生认同严格执法是为了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 【科学精神】理解严格执法的内涵、主体、意义、要求,知道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明确严格执法的要求需要一以贯之。 【法治意识】通过探究学习,提升学生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引导学生尊崇、敬畏法律。 【公共参与】理解严格执法的意义,明确严格执法是依法治国的关键,支持、配合执法机关的执法行动。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严格执法的重大意义 2.难点:严格执法的具体要求
五、教法学法预选
【教法】(视频图片)情境教学法、讲授法、问题探究法、讨论启发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法。
六、教学准备与环境
【学生】1.阅读教材,理清教材大体知识;2.阅读填写学案上的相关内容 【教师】1.PPT课件和学案制作;2.为探究活动做准备;3.多媒体教室
七、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
学习阶段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素材 设计 意图
一、破冰环节 1.利用“猜数字”小游戏导入 同学们,你们和你的家人,出行会使用哪些代步工具啊? 通过同学们的分享,发现回答电动自行车的挺多的,那么我们一起做一个小游戏,猜两个数字。第一个,湖州市常住人口的数字是多少?第二个,全市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的数字是多少? 学生回答、竞猜 1.PPT素材: 展示图片:道路上的电动自行车大军 展示数据 简单的猜数字游戏,有助学生及早沉浸课堂之中,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感。
过渡 如此数量庞大的电动自行车,我们需不需要进行管理?我想答案是肯定的,所以我们就以“聚焦电动自行车的执法管理”为总议题,分别从这三个子议题出发来探究学习今天的知识。
二、总议题:聚焦电动自行车的执法管理 子议题一:谁来对电动自行车进行执法管理 1.填写表格 请同学们看到学案的议题学习环节中的子议题一,结合自身经验和知识,完成这个表格。 学生填写表格 1.学案素材 利用电动自行车的实例,了解对其管理的主体,利用生活气息引向课本知识。
2.探究问题 这些管理主体,都有同一个名称,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 1.PPT素材: 2.学案素材
3.师生共同小结 师生共同小结:1.严格执法的内涵 ①含义:执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严格依法办事。 ②主体:在法律实施体系中,行政机关是执法的最重要主体。行政机关要带头严格执法,依法全面履行职能。 1.PPT素材:展示知识点小结
过渡 电动自行车以其价廉便捷,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是我们出行的好伴侣,但是我们还需要行政机关对其严格执法,那原因是什么呢?我们一起进入子议题二,来探究这个问题。
子议题二:为什么对电动自行车进行执法管理 1.分析材料,探究问题 请同学们分析这两则材料,思考并回答这两个问题。 学生思考回答 1.PPT素材:展示两个探究问题;两张与敬畏法律有关的图片 2.学案素材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例,分析和解决问题,将理论联系实际。
2.填写表格,探究问题 请同学们结合自身经验和知识,完成这个表格,并思考回答下面的问题。 学生填写并回答 1.PPT素材:展示四张电动自行车在不同环节存在的问题;展示探究问题;展示两张与公平、正义维护群众利益有关的图片 2.学案素材
3.分析材料,探究问题 请同学们分析这则材料,思考并回答该问题。 1.PPT素材:展示探究问题;知识归纳 2.学案素材
4.师生共同小结 师生共同小结:2.严格执法的意义 ①法律角度:有助于捍卫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②社会角度: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③政府角度:有助于推进建设法治政府。 1.PPT素材:展示知识点小结
过渡 根据对子议题二的探究学习,我们发现生活中有不少电动自行车违法违规的乱象,那如何来治理这些乱象,我们就进入到子议题三的探究学习,寻找对电动自行车进行严格执法的具体措施
子议题三:如何对电动自行车进行执法管理 1.分析材料,探究问题 请同学们分析这则情境材料,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学生思考回答 1.PPT素材:展示有关电动自行车上牌登记的图片;知识归纳 2.学案素材 引导学生分析解读材料,提升学生分析概括等能力;利用合作探究的模式,提高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分析材料,探究问题 请同学们分析这则情境材料,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学生思考回答 1.PPT素材:展示有关对违停电动车处理的图片;知识归纳 2.学案素材
3.分析材料,探究问题 请同学们分析这则情境材料,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学生思考回答 1.PPT素材:展示有关外卖员骑电动自行车违规被查的图片;知识归纳 2.学案素材
4.分析材料,探究问题 请同学们分析这则情境材料,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学生思考回答 1.PPT素材:展示有关交警柔性执法现场的图片;知识归纳 2.学案素材
5.师生共同小结 师生共同小结:3.推进严格执法(具体措施) ①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②坚持规范执法; ③坚持公正执法; ④坚持文明执法。 1.PPT素材:展示知识点小结
过渡 今天我们围绕着电动自行车,聚焦对它的执法管理,开展了议题学习,理解了严格执法的内涵、意义和具体措施。
三、议题总结及尾声升华 1.总结议题讨论 2.视频升华主题 同学们请看我们浙江省各级政府在严格实施条例半年多来,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虽然还有需要进一步完善之处,但我们相信:行政机关切实做到严格执法,一定能把电动自行车管好、用好,诸多状况也将得到进一步改善。我们也相信行政机关在社会各个领域,坚持严格执法,将更有力地推动法治中国的建设。所以我们一起观看一个有关严格执法的视频,为本节课画上一个句点。 1.PPT素材:展示政论专题片《法治中国》的片段节选 用视频形式渲染氛围,烘托主题
八、思维导图
九、课后练习(共24张PPT)
9.2
严格执法
电动自行车以其价格便宜、操作简单等优点,被许多人视为极佳的代步工具。
截至2020年,湖州市常住人口统计为306万,而市内电动自行车的保有量将近200万。
前言
为什么对电动自行车进行执法管理?
1
谁来对电动自行车进行执法管理?
2
如何对电动自行车进行执法管理?
3
总议题:聚焦电动自行车的执法管理
子议题一
谁来对电动自行车进行执法管理?
谁是管理主体?
行政机关
废电池处理
停放
通行
上牌登记
生产销售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交管部门
交管部门
消防部门
交管部门
城管部门
环保部门
探究问题:这些管理主体,都有同一个名称,是什么呢?
小结1
严格
执法

内涵
1.含义
执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严格依法办事。
2.主体
行政机关是执法的最重要主体。其职责是要带头严格执法,依法全面履行职能。
子议题二
为什么对电动自行车进行执法管理?
严格执法,有助于捍卫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探究问题1:仔细研读这两句名言,概括他们的核心思想。
探究问题2:结合上述材料,说说对电动自行车的严格执法,会对该条例产生什么积极影响?
严格执法,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据此,说说对电动自行车的严格执法,会给社会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探究问题3:
严格执法,有助于推进建设法治政府
结合这份实施纲要,说说对电动自行车的严格执法,对行政机关而言有什么意义?
探究问题4:
严格执法
实现法治政府的任务和目标
关系法治中国建设成效
体现国家法治文明程度
小结2
严格
执法

意义
对法律而言,有助于捍卫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对社会而言,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对政府而言,有助于推进建设法治政府
子议题三
如何对电动自行车进行执法管理?
合作探究
情境二
情境四
情境一
情境三
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权力清单所列的行政权力是行政主体依法实施行政职权; 责任清单所列明的责任事项是法律法规等要求行政主体承担的行政职责。
权责清单明晰和规范了权力运行过程,直接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县、乡两级政府将政府公权晒出,亮明家底。
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
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
行政行为要合法
行政主体要负责
相关链接
坚持规范执法
严密的执法程序的意义:
是规范执法的重要前提
01
要完善执法程序,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
01
是执法公开公正的重要保障
02
明确具体操作流程,重点规范执法行为
02
规范执法的要求:
坚持公正执法
坚持公正
同等情况平等对待,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恰当行使自由裁量权
不得违背法律的精神和原则
有效杜绝执法不公、随意执法
不断提升执法机关的公信力
坚持文明执法



改进执法方式
争取当事人的理解和支持
力求实现执法效果最大化
小结3
推进严格执法
要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要坚持规范执法
要坚持公开执法
要坚持文明执法
总议题:聚焦电动自行车的执法管理
浙江省各级政府严格执行《浙江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半年多来,全省共查处各类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539万余起,目前浙江大部分城市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头盔佩戴率达90%以上,涉及电动自行车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20.93%。
尾声
课堂总结
内涵
意义
具体
措施
严格执法
含义
主体
有助于捍卫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有助于推进建设法治政府
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坚持规范执法
坚持文明执法
坚持公正执法
PPT模板下载:www./moban/ 行业PPT模板:www./hangye/
节日PPT模板:www./jieri/ PPT素材下载:www./sucai/
PPT背景图片:www./beijing/ PPT图表下载:www./tubiao/
优秀PPT下载:www./xiazai/ PPT教程: www./powerpoint/
Word教程: www./word/ Excel教程:www./excel/
资料下载:www./ziliao/ PPT课件下载:www./kejian/
范文下载:www./fanwen/ 试卷下载:www./shiti/
教案下载:www./jiaoan/ PPT论坛:www.
谢谢
观看赛课后的反思与成长
在自己的高中母校参加这次市直优质课比赛,体会很深,感触颇多,通过这次赛课,真正体会到要上好一节优质课的不容易。
一、心路体会
第一,时间上的紧张,短短几天我完成了一次从教学设计,到课件制作,再到讲稿准备,然后到赛前试讲,最后正式赛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虽然用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这种全身心的投入准备,也让我有了一次不同寻常的体验。
第二,心态上的紧张,虽然参加工作也有几年了,但是不管是公开课还是优质课,都让自己如临大敌一般,以致课堂上的自己缩手缩脚,不敢展现自己最真实的一面。这样的体会,更让自己坚定多上公开课的决心,学会更加的自信从容。
二、设计反思
赛课后,听取了很多的良言建议,再回顾自己整节课的设计,发现有以下问题。
首先,在整个议题设计上,我以对电动自行车的执法管理为情境线索,用素材铺陈,来引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知识线索,但是呈现的时候,因为语言不够精炼,设问过多,设计繁琐,导致这些线索不明显不清晰。
其次,整个议题基调设计本身想要达到的目标是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感触愿表达,但是在问题设计时,还是理论性太强,不够生活化,加之授课时自己紧张的心态,可能传递给了学生,因此,整节课较为沉闷,学生有一答一,没有活泼的生成。
然后,对讲稿的过于倚重,有时候并不一定是一件正确的事,课堂上需要师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而讲稿会限制这样的自由,一板一眼,不灵活,自己上的不轻松,学生听的很刻板。因此要学会合理利用讲稿,在背熟的基础上根据课堂的具体情况灵活应用。
三、对照反思
这次市直优质课比赛中,虽然只听到了一位老师的精彩课堂,但是通过翻阅同事的听课笔记,也领略了其他老师的优秀课堂。他们活泼生动的情景模拟、有趣自然的角色扮演、丰富特色的课堂道具,等等,这些都让我感受到了他们的充分备赛和课堂亮点。结合自己的课堂表现,更让我清楚教学要坚持“三贴近”,即创设的情境、探究的活动、选择的素材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如此,学生才能在课堂上真正成为主体,愿意主动回答且言之有物。
四、再出发
不参加比赛,就不明白什么才叫全力以赴和精疲力尽;赛后不进行反思,就不明白需要提高的方向和成长的目标,而只有经历了这样的过程,才有更大的成长和提高。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反思,不断重新审视自己,不断改进,才能清晰地看到自己前行的足迹,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能力,力争使自己的教学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