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精炼——第一课 责任与角色同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导学精炼——第一课 责任与角色同在

资源简介

第二部分《思想品德》
第一单元 承担责任服务社会
第一课 责任与角色同在
责任与角色同在
知识解读
一、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
1.责任。
(1)含义: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情或不应该做某些事情。
(2)来源: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表现为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传统习俗、公民身份、道德原则等。
2.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
(1)子女:孝敬父母。
(2)学生:遵守学校纪律、完成学习任务。
(3)朋友:忠诚、互助、互谅。
(4)陌生人:萍水相逢、扶危济困。
(5)普通公民:位卑未敢忘忧国。
(6)社会成员:维护正义、热爱和平、保护环境。
3.谁对我负责?
(1)首先是自己对自己负责。
(2)其次是他人、集体、社会对我负责。
(3)再次是我们互相负责。
二、不言代价与回报
1.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
(1)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回报的权利,同时必须付出代价。
(2)回报:包括物质方面也包括精神方面,更重要的是无形的财富,如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的赞许、获得新的知识或技能等。
(3)代价:意味着付出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可能因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
2.承担责任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1)自尊自信的具体体现。
(2)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
(3)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
3.我承担,我无悔。
(1)主动承担那些不可推卸的责任。
(2)感激、崇敬那些不言代价与回报而认真履行责任的人。
(3)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奉献精神
知识拓展
一、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
1.这个少年应该赔钱给店主吗?爸爸应该为孩子支付赔款吗?你赞成爸爸的决定吗?
(1)因为少年做错了事,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应该赔钱给店主。
(2)为孩子支付赔款是父亲的责任。
(3)在这个故事中,父亲一反传统,要求孩子将来偿还垫付的赔款,学生有可能有赞成、不赞成两种意见。赞成爸爸:按照我们的文化传统,父母为孩子所付出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而孩子接受这一切则心安理得,不必为此承担责任。不赞成爸爸:父亲要求孩子将来偿还垫付的赔款,看上去好像对孩子的要求严厉了一些,但是对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是很有帮助的。
2.制作一张表格,把你认为在法律和道德范围内应该做的事情和不应该做的事情列出来。
应该做的事情
不应该做的事情
上学;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不应该逃学、旷课
应该帮助朋友
不应该与别人打架
在家庭中,应该做到体贴、孝敬父母,承担一定的家

不应该用粗鲁的态度对待父母;不应该对父母提出
过高的要求
在学校,应该上课专心听讲,帮助遇到困难的同学
不应该抄袭别人的作业;不应该逃避打扫教室卫生
的责任
在社会上,应该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在公共汽车上给
老人让座等
不应该偷别人的东西;不该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
3.在救灾的过程中,哪些人承担了责任?他们分别承担了什么责任?
(1)在救灾的过程中,上级领导、消防队员、部队战士、医生、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学生等都承担了责任。
(2)上级领导——亲临现场指挥;消防队员——正在灭火;部队战士——在寻找被困在废墟中的人;医生——在临时搭起的帐篷里做手术;民政部门工作人员——紧急运来救援物资,并在社会上组织募捐活动;学生——把零用钱捐出去。
4.下面这些责任来自哪里?
(1)父母亲的责任来自:法律规定、道德原则、传统习俗。
(2)学生的责任来自:法律规定、分配的任务、公民身份。
(3)警察的责任来自:法律规定、分配的任务、职业的要求。
(4)医生的主要责任来自:法律规定、职业的要求、道德原则。
5.责任的来源:
来源
解释
举例
对他人的承诺
当你向另一个人做出承诺时,你通常就承担起了
信守你的诺言的责任
张某对朋友做出了承诺,帮助他解决
困难
分配的任务
由权威的人赋予某人的责任
老师布置的作业
职业的要求
每一份工作都伴随着相应的责任
爸爸是记者,他要对新闻保持敏感性
法律规定
法律赋予人们的责任
交通法规规定人们不能闯红灯
传统习俗
习俗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习俗赋予人们责任
出门在外,经常向父母报平安
公民身份
我们每个人作为国家的公民,意味着要对国家承
担一定的责任
6.结合小含的事例填写下表:
谁负有
责任
责任是什么
应当向谁负责
责任的来源是什么
如果你是组长,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小含
按时完成作业,及时交作业
自己,学校
法律、承诺、任务
我会实话实说,因为我
父母
教育子女,督促子女努力学习
自己,小合
法律规定、道德原则
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自己对自己负责,如果对
老师
教育学生,尊重和信任学生
自己,小含,学校
法规规定、道德原则、分配的任务
自己不负责任,就应该
承担相应的后果
组长
及时收作业
自己,小含,老师
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
7.有哪些责任是你独自承担的?有哪些责任本该由你承担,却由其他人替你承担了?如果我们不承担这些责任,会有什么后果?
(1)在家庭,洗碗、扫地、倒垃圾等;在学校,听课、写作业等;在社区,如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分类摆放垃圾、不闯红灯等等。
(2)如洗衣服应该由自己承担,却由母亲替自己承担了;在学校或街道上乱扔垃圾,却由值日同学、环卫工人给予清理了等。
(3)会给自己带来不利的影响,如得不到他人的信任,受到谴责,甚至受到法律的惩罚。更重要的是背离了做人的基本要求。
8.对于这种能够直接感受的、对你的生活有直接影响的、由他人承担的责任,你还能列举出几项?对于所有使人们能够共享安全有序、文明祥和的生活,由他人承担的责任,你能够列出几项吗?请你以一项职业为例,谈谈尽到职业责任的重要性。
(1)可列举学生熟悉的一些职业,如医生、邮递员、营业员等。
(2)如警察担负着维护社会治安的责任等。
(3)学生可以从教师这个职业应承担的责任为例来谈。
9.自己对自己负责。
(1)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
①用合理、合法的方法,及时纠正自己的过失,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
②在我们的人生之旅中,小到为自己的一次约定守时,大到终身信守诚实、自尊自信、自立自强、都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
(2)对自己不负责任的后果:
①为了掩盖一次过失,可能会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付出更大的代价。
②如果不能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对自己负责,就永远无法长大成人。
(3)对自己负责的意义:
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有资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
10.常见思维误区。
(1)误区:责任就是法律规定的义务。
(2)剖析:责任是一个人应该做的事和不应该做的事,它不仅仅包含法律规定的义务,还有道德、纪律等方面,我们应该抓住它的两层含义“应该”和“不应该”。
二、不言代价与回报
1.我选择的责任是什么?如果承担这个责任,我可能付出什么?如果承担这个责任,会对我有什么帮助?有没有哪种选择不需要付出代价?
(1)选择参加班委竞选,对集体负责,为同学服务。
(2)可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如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给自己带来负担,也有可能会因失败而受到责备。
(3)如果选择承担这个责任,不仅对他人有好处,自己也可能获得回报,如赢得自尊和自信,使自己独立性更强,得到他人的承认等。
(4)没有。
2.你认为,小青这样做值得吗?如果是你,该如何选择?
(1)小青这样做值得。小青被推举为学校舞蹈队的队长,这件事情虽然不是她本人愿意承担的,但她仍然为此承担责任,并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以实际行动表明自己是一个勇于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承担责任的人,在工作中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工作能力,所以说她是值得的。
(2)在平常的生活、学习或工作中,有些该做的事情,虽然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我会把它当作是自己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如果是自己遇到小青这样的事情,我会承担责任,全身心地投入,力争把事情做得出色。
3.在你看来,弗兰克应该偿还储户的存款吗?如果弗兰克决定不偿还储户的存款,会有什么后果?弗兰克为了他的决定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如果他知道负责任的代价,他还会作出这样的决定吗?
(1)应该偿还储户的存款。
(2)会影响弗兰克的个人声誉,使储户遭到经济损失、影响储户的生活等。
(3)弗兰克的代价是过了39年的艰苦生活。会!因为他用一生的辛酸和汗水完成了他的责任,而给世界留下了一笔真正的财富。
4.常见思维误区。
(1)误区l:承担责任付出代价就一定会获得回报。
(2)剖析:承担责任就要付出代价,也往往有获得回报的权利,但并不是一定会获得回报,也并不意味着付出多大代价就会获得多大的回报。
(3)误区2:有人说:“面对自己选择的责任,我们应该义无反顾地承担;面对并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责任,就可以放弃”。
(4)剖析:“面对自己选择的责任,我们应该义无反顾地承担”是正确的;“面对并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责任,就可以放弃”是错误的,因为有些该做的事情,并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我们仍然要为它们承担责任,只要我们把它们当做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全身心地投入,我们同样可以把事情做得很出色。这样,我们仍然可以说:我承担,我无悔。
典型练习
1.2012年5月,因舍生忘死抢救学生而导致双腿高位截肢的张丽莉老师被网民称为“最美女教师”,事发后,她得到了全社会最好医疗力量的救治,同时被授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材料表明 ①张丽莉承担了法定义务 ②承担责任往往是为了求得回报 ③张丽莉承担了道德义务 ④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 )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全国敬业奉献模范、“溜索姑娘”尼玛拉木,自1999年参加工作以来,心系群众,徒步在雪山峡谷邮路上穿梭了l0余万公里,从来没有延误过一个邮班,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被誉为“藏族群众心中的格桑花”。下列对“溜索姑娘”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
A.她的奉献使其丧失了人生价值 B.她的行为诠释了责任的深刻内涵
C.她认真工作是为了个人名誉 D.她处处对自己负责,为自己着想
3.“有钱没钱都要回家过清明,买不到车票走路也要回去。”清明节来临
之际,许多地方出现假期客流高峰。无论如何,人们都要回家扫墓,因为这( )
A.是一种来自法律规定的责任 B.是一种来自传统习俗的责任
C.源于中国老百姓很深的宗教信仰 D.源于中国老百姓对封建迷信的着迷
4.“你不奉献,我不奉献,谁来奉献?你也索取,我也索取,向谁索取?”、“辛苦我一个,方便千万家。”全国劳模徐虎这些朴实的话语说明他有( )
A.崇高的理想 B.顽强的毅力 C.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D.永不服输的精神
5.“即使我们是一支蜡烛,也应该蜡炬成灰泪始干;即使我们是根火柴,也要在关键时刻有一次闪耀;即使我们死后尸骨都腐烂了,也要变成磷火在荒野中燃烧。”这是一种( )
A.见义勇为的精神 B.乐于助人的精神
C.艰苦创业的精神 D.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
6.湖北建始县三里乡的大河渡121,老艄公万其真祖孙三代人,义务摆渡百余年,风霜雨雪从未中断。祖孙三代的做法不能体现( )
A.承担责任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 B.不怕挫折自立自强的公民意识
C.勇于承担无怨无悔的责任意识 D.无私奉献关爱社会的人生境界
7.我们在社会中生活,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作为学生,
我们最主要的责任是( )
A.维护社会正义,捍卫世界和平 B.尊敬师长,团结同学
C.遵守学校纪律,完成学习任务 D.节约用水,保护资源
8.小刚在校运会上获得了l00米冠军,他得到的回报有 ①同学的赞赏 ②冠军的荣誉 ③虚荣心的满足 ④对自己能力与价值的肯定(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我国很多地方法规规定了公民用血的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对无偿献血者给予优先用血、免费用血等优惠。这体现了( )
A.我对他人负责,他人也会对我负责 B.只有无偿献血,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C.人人都必须主动献血 D.只要付出,就应该有更多的回报
10.材料一:《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倾力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栏目。七年来,《感动中国》向全国观众推出了七十多位感动中国人物,在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感动中国》因此也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材料二:获得2011年感动中国荣誉的人物分别是:“中华之光”朱光亚;“高义薄云”的胡忠谢晓君夫妇;“肝胆春秋”吴孟超;无臂钢琴师刘伟;好书记杨善洲;“义侠巴郎”阿里木;“希望之翼”张平宜;孝女孟佩杰;“最美妈妈”吴菊萍;“忠诚卫士”刘金国;还有特别奖“挚爱永恒”的白芳礼们……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责任内涵的理解。(至少尝试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回答)
(2)有感于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事迹,请你谈谈承担责任对人的成长与社会的发展有哪些重要意义?
11.在社会的舞台上,每个人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现在,我们是中学生,是父母的儿女,是老师的学生,是同学的同学……将来,我们会做爸爸或妈妈,会成为科学家、教师、艺术家、公务员、农民、工人…..随着所处环境和场所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地变换自己的角色,而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
请在下表填上自己现在所扮演的六个角色,并说出每个角色应承担的相应的责任。
角色
责任
(1)
(2)
(3)
(4)
(5)
(6)
第一单元 承担责任服务社会
第一课 责任与角色同在
第一节 责任与角色同在
1.C 2.B 3.B 4.C 5.D 6.B 7.C 8.C 9.A l0.(1)①责任是对一个人做或不做某些事的要求。②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③身份不同、责任不同,责任涵盖人们生命历程的全部。(2)①对于人的成长来说,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②对于社会来说,只有人人都履行责任,我们的生活才更加安全,更加多彩,更加温暖,更加充满希望。 ll.(1)子女,孝敬父母。(2)学生,遵守学校纪律,完成学习任务。(3)朋友,忠诚、互助、互谅。(4)普通公民,“位卑未敢忘忧国”。(5)社会成员,维护正义、热爱和平、保护环境。(6)消费者,文明消费、合理消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