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Z-2021020】 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智能电梯装调与维护赛项正式赛卷(PDF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GZ-2021020】 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智能电梯装调与维护赛项正式赛卷(PDF版)

资源简介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高职组 “智能电梯装调与维护”赛卷
M1 模块:电气设计与安装(竞赛时间 1.5 小时,共 18 分)工位号( )
一、器件检测
对提供的元器件进行检查,对有问题的器件在 15 分钟内提出更换。
二、电梯电气控制原理图设计与绘制
参赛选手根据所提供的相关设备和任务书中的电梯控制功能要求,在指定专
用绘图页上手工绘制电路图, 电路设计图纸中的图形符号和文字描述,应符合
“JBT 2739-2008 工业机械电气图用图形符号”技术规范。
1.电梯主电路、变频器主电路及控制电路设计与绘制:含交流接触器、相序
保护器、熔断器、变频器、曳引机、热继电器,不含 PLC 控制电路,其中部分图
形符号和文字描述已提供。
2.电梯开关门电气控制电路设计及绘制:含电阻器、电梯门机、开门继电器
触点、关门继电器触点、关门减速开关。
3.电梯抱闸电气控制电路设计及绘制:含交流电源、变压器、整流桥、熔断
器、主接触器触点、抱闸线圈。
备注:要求采用三角尺和铅笔绘制,横平竖直绘制规范。
三、电梯机构安装、调整与线路连接
根据所提供的设备及部件,完成下列电梯机构的安装、调整与线路连接(包
括呼梯盒、井道信息系统、平层检测机构、限速器钢丝绳、层门开合传动机构等),
电梯模型接线图(附图 4),电梯模型各部件相应位置示意图如图 1。
1
图 1 电梯设备各部件相应位置示意图
1.操作箱与呼梯盒的安装与接线
安装 2 楼、3 楼呼梯盒,按照图 1 标识的位置,将操作箱、2 楼和 3 楼呼梯
盒安装在相应位置,并完成按钮的接线与调试。
2.井道信息系统安装与接线
根据电梯实际工作要求及图 1 标识的位置,正确安装 1 层、2 层、3 层、4
层减速感应器、上强返减速开关、下强返减速开关及感应器支架,将支架调整到
合适的位置,并完成线路的连接。
3.平层检测机构的安装与调整
根据双稳态开关的工作特性及图 1 标识的位置,正确安装 1 层、2 层、3 层
和 4层感应磁钢及磁钢支架,并调整到合适的位置。
4.限速器钢丝绳及支架的安装与调整
根据限速器实际工作要求及图 1标识的位置,正确安装限速器钢丝绳、断绳
2
开关及支架,按照图 2完成钢丝绳的连接及绳头制作,并调整钢丝绳长度、安全
钳开关及断绳开关的位置。
图 2 钢丝绳连接示意图
5. 电梯门机传动机构安装与调整
根据电梯门机的实际工作要求,按照图 3完成电梯门机机构的安装,并调整
好传动钢丝绳和拉伸弹簧的长度。连接门机线路,调试门机控制器参数,完成开
关门自动控制,实现与电梯模型联动控制。
图 3 层门开合传动机构安装示意图
6. 放置缓冲器并调整对重与缓冲器的距离
根据《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2003 放置提供的 2只缓冲器,调
整对重与缓冲器的距离,调节到电梯正常运行不碰撞缓冲器即可。(注:只调整
选手硬件安装的电梯,另一台电梯不放置缓冲器、不需调整。)
3
附图 4:电梯模型接线图
编编制 229
U V W + - GND
DC24V 230
曳曳曳 制制制DC110V A相(绿) 217
B相(白) 218 A 205 开关 307
206
B 电电001 219 207 AC220V 308
外内内内 SJK C120 208
SW 驻驻四四 四楼 209
204 4C 118
109 GU 指指 210
134 4XA ST4 227
108 1PG GND
+24V 231
223 3G
131 3SA 三四 内内内内 GND 226
107
1PG
3R
203 3C ST3 139 4R 140106
127 3AS 4AS 128
133 3XA
116 137 1R 2R 138
125 1AS 2AS 126142 2G
二四 开关
130 2SA 105 231 关关231
ST2 1PG
2C 104 123202 AK AG 124
132 2XA 超超 211
141 1G 一四 1PG
关关门门制
119
129 1SA 103 GD
强强关关
ST1 121
102
222 PKS XW
极关 轿轿
梯梯 至227 220
001 XJK
极极关
113
SDS
断断开关 227 227
114
M
照照
GND至227 风风 关曳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四四二四四四四四四四四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4
302
303
304
305
306
111 228 136
GND AQK112 安安安 PGM 224关关关关
GND
228 115
GND 117
CZK PU
GND 关门门门超超
228
+24V 135 110
SMJ
+24V PKM 检检
开关安开
227 228 122
212 KAB
安安安安
DZ1213 215
216
214 SG
关关关关
228 221
230 EDP
关门门制
L
N
电梯主电路、变频器主电路及控制电路设计与绘制专用绘图页
5
电梯开关门电气控制电路设计及绘制专用绘图页
6
电梯抱闸电气控制电路设计及绘制专用绘图页
7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高职组 “智能电梯装调与维护”赛卷
M5 模块:优化与运维(竞赛时间 2 小时,共 12 分) 工位号( )
一、电梯运行功能优化
根据实际情况及电梯的运行功能,运行效率,节能环保,合理化使用,人
性化设置,可持续性等方面进行运行优化。对下列功能进行优化。
1.开门时间自动调整(在触摸屏界面二上激活开门时间调整按钮,触摸
屏设有一层或四层内外呼指令的开门时间调整窗口,二层或三层内呼指令的开
门时间调整窗口,二层或三层外呼指令的开门时间调整窗口,主梯完成即可)
电梯根据层站出入口的利用情况,自动对开门时间做出调整。调整为电梯应答
二层或三层厅外召唤信号开门时间为 4 秒,应答二层或三层娇厢内指令信号开
门时间为 2 秒,一层或四层内外呼指令的开门时间 6 秒,开门时间自动调整状态
下触摸屏显示“开门时间已自动调整”。
2.电梯具有故障自调整功能(在触摸屏上激活“电梯故障”模拟开关,
主梯完成即可)当电梯其中一部在运行中发生故障(触摸屏打开电梯故障模拟
开关,电梯立即停止)此时电梯外呼信号分配给另一部正常电梯,且内呼 4 层
指示灯闪烁,长按 4 层内呼按钮电梯慢速运行寻找到距离最近的平层位置开门
放人,此时电梯不响应任何外呼信号,电梯门常开,数码管 0 与 6 交替闪烁,
主梯触摸屏显示电梯故障另一部电梯按单梯模式运行。
3.异常停靠功能(在触摸屏上激活“异常停靠”功能,主梯完成即可)
电梯响应某楼层后在开门过程中受堵(通过“受堵”开关模拟开门受堵),此时
通过该楼层内选和外呼指示灯以周期为 1 秒不断闪烁报警,且触摸屏上显示
“该楼层开门受堵”(如 3 楼开门受堵,则显示“3 楼层开门受堵”),同时自
动关门,到邻层停靠(若电梯上行响应该楼层受堵后,去往较高一层停靠;若
电梯下行响应该楼层受堵后,去往较低一层停靠;若 1 层受堵去 2 层停靠;若
4 层受堵去 3 层停靠)。受堵楼层在触摸屏上通过输入框进行定义,当“异常停
靠”功能激活后,触摸屏上方能弹出“受堵”开关和开门异常楼层设置输入框。
当“异常停靠”功能被取消,即该楼层可正常停靠,该楼层内选和外呼指示灯
熄灭,同时触摸屏上“该楼层开门受堵”信息消失。
4.异型物进入电梯检测模式(在触摸屏界面二上设置电动车进入电梯开关,
1
副梯完成即可)电梯停靠在 1 楼时,打开“电动车进入电梯开关”,触摸屏界面
二弹出“禁止异型物进入电梯”窗口,电梯停靠 1 楼并一直开门状态,同时,1
层内、外楼层指示灯 1Hz 闪动 3 次后熄灭(即:由开始的常亮--灭 0.5 秒--亮
0.5 秒--灭 0.5 秒--亮 0.5 秒--灭)。电梯楼层指示报警 0 和 6 交替显示。关闭
“电动车进入电梯开关”,电梯恢复正常工作。
5.电梯根据轿厢实时载重量选择对应的运行方式(在触摸屏界面二打开实
时载重量选择开关,副梯完成即可)假设轿厢额定载重量为 1000Kg,在触摸屏
上设置一个滑块来模拟轿厢的实时载重量,滑块滑动调整范围为 0~1200Kg。
(1)超载运行:当轿厢超载时(载重量大于等于 1000 Kg),此时,超载
指示灯点亮,轿厢门不能关闭;
(2)满载运行:当轿厢满载时(载重量大于等于 900 Kg ,小于 1000Kg),
若单梯模式下,电梯不响应本梯的所有外呼信号(即只登记不响应),若在群控
模式下,则由另一部电梯响应所有外呼信号;
(3)常载运行:当轿厢载重正常时(载重量大于等于 100 Kg,小于 900
Kg),此时,电梯正常运行;
(4)轻载运行:当轿厢轻载时(载重量大于等于 0 Kg,小于 100 Kg),
电梯到达最小或最大响应楼层时,自动对已登记的所有内选信号注销(即实现
防捣乱功能)。
(5)当电梯停在某一层关门后,若无内选或外呼信号,只要载重量大于 0,
则轿厢里风扇和照明灯仍继续工作 8 秒,然后所有内选指示灯以频率 1Hz 闪烁
5 次,若仍无内选登记信号或外呼信号,则内选指示灯和照明灯熄灭,风扇停
止运转。
6.减速感应器自诊断模式(在触摸屏上设置“自诊断”开关和“故障确认”
按钮,副梯完成即可)当此模式被激活时,电梯从当前层自动返回 1 层后上行,
开始逐层诊断减速感应器性能(1 层和 4 层除外)。当实际停靠楼层与数码管显
示的楼层不符时,说明有楼层减速感应器发生故障(如:当电梯从 1 层去 2 层
时,若 2 层减速感应器损坏,电梯将到达 3 层后停止,此时触摸屏上需显示“2
层减速感应器已损坏”,若 2 层和 3 层减速感应器同时损坏,电梯将到达 4 层
后停止,此时触摸屏上需分行显示“2 层减速感应器已损坏”、“3 层减速感应
2
器已损坏”;当电梯从 2 层去 3 层时,若 3 层减速感应器损坏,电梯将到达 4
层后停止,此时触摸屏上需显示“3 层减速感应器已损坏”),此时,电梯停止
运行,将不再响应所有内选或外呼信号,等待维修。按下触摸屏上“故障确认”
按钮,自诊断开关复位,表示故障已修复,电梯方可恢复正常运行。注:通过
拔掉 2层或 3层减速感应器上任一插接线端子模拟减速感应器已损坏。
7.电梯错峰优化调控模式
(1)早间模式:例如上午时间 7 点至 8 点为早间模式,两部电梯独立运
行。即两部电梯根据统计的各层停靠次数停靠。电梯门关闭,等待 5 秒没有呼
梯信号,电梯会自动运行至之前停靠次数最多的楼层待召,如果停靠次数最多
有 2 个及以上的楼层相同,则运行到相同停靠次数的低层停靠(如:电梯停靠
次数为 1 层 1 次,2 层 2 次,3 层 2 次,4 层 1 次,电梯应运行到 2 层待招)。
自动运行至某楼层时不开门,也不计算停靠次数。
(2)午间模式:例如中午时间 11 点至 12 点为午间模式,两部电梯独立
运行。
(3)晚间模式:例如晚上时间为 17 点到 18 点为晚间模式,两部电梯独
立运行。两部电梯根据统计的各层停靠次数停靠。电梯门关闭,等待 5 秒没有
呼梯信号,电梯会自动运行至之前停靠次数最多的楼层待召,如果停靠次数最
多有 2 个及以上的楼层相同,则运行到相同停靠次数的高层停靠(如:电梯停
靠次数为 1 层 1 次,2 层 2 次,3 层 2 次,4 层 1 次,电梯应运行到 3 层待招)。
自动运行至某楼层时不开门,也不计算停靠次数。
(4)除上述时间点外为区间模式,此时两电梯为群控模式运行。
(5)当前时间、早间模式、午间模式、晚间模式通过触摸屏设定,增加
触摸屏界面三,页面设计如下,内容一致,按钮、文字及输入框的大小及位置
不做精确要求,触摸屏界面如下图:
3
二、电梯运行与维护
1.达到电梯平层准确(门中间误差小于 5mm)。
2.解决开关门过程中有卡阻的现象。
3.解决开关门过程中撞击过大的问题。
4.解决电梯运行中有抖动和振动现象。
4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高职组 “智能电梯装调与维护”赛卷
M2模块:电路连接与通电测试(竞赛时间2.5小时,共20分)工位号( )
一、电梯电气控制柜的器件安装
参赛选手根据所提供的控制柜布局图(图 1),完成电气控制柜中电梯电气
控制系统安装(空气开关 1只、PLC 1 只、变频器 1只、变压器 1只、调速电阻
1只、整流桥堆 1只、继电器 5只、交流接触器 2只、热继电器 1只、相序保护
器 1 只、保险丝座 4 只、端子排 1 组、固定器 9 只、导轨 2 根),其余器件已经
安装好,器件的安装要牢靠、合理、规范。
图 4控制柜布局图
1
二、电梯电气控制柜的器件线路连接
根据提供的电梯电气控制柜接线图(附图 2)完成线路的连接,其中,航空插
座到航空插座转接端子排的线路已经连接好。接线正确能实现相应的电气功能,
接线符合工艺标准,端子排接线应使用管型绝缘端子,继电器、接触器等接线应
使用 U型插片,各导线连接处需要套号码管,工作完成后盖上线槽盖。
三、通电测试
设备通电前选手需对设备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测试,并向裁判递交测试报告
(见附录 1),待裁判确认同意并签字后方可通电。
2
附录 1:
设备通电前测试报告
模块名称 M2 电路连接与通电前测试 工位号
测试项目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绝缘电阻测试(写出具体值)
接地电阻连续性测试(写出具体值)
交流电源线路是否有短路 无□ 有□ 无□ 有□ 无□ 有□
直流电源线路是否有短路 无□ 有□ 无□ 有□ 无□ 有□
无裸露□ 无裸露□ 无裸露□
所有盖板、槽板盖好无裸露
有裸露□ 有裸露□ 有裸露□
无掉线□ 无掉线□ 无掉线□
所有导线连接完毕无掉线
有掉线□ 有掉线□ 有掉线□
完毕□ 完毕□ 完毕□
导线绑扎完毕
未完毕□ 未完毕□ 未完毕□
完好□ 完好□ 完好□
设备整体及外观
不完好□ 不完好□ 不完好□
日期、时间 裁判1(签名) 裁判2(签名) 选手签名(工位号)
第一次通电尝试
日期、时间 裁判1(签名) 裁判2(签名) 选手签名(工位号)
第二次通电尝试
日期、时间 裁判1(签名) 裁判2(签名) 选手签名(工位号)
第三次通电尝试
3
图 2:电梯电气控制柜接线图
4高职组智能电梯装调与维护赛项评分表
M3 模块:控制程序编程及调试验收 30 分
工位号: 日 期: 月 日

评分点 配分 评 分 标 准 得分 备注

变频器需设置的参数 P79、P7、P8、P4、P6、
1.舒适系 P25,参数未设置,每漏设或错设一处扣 0.2
统设计与 2分 分,最高扣 1分;
调试 电梯运行时,未能实现变频器多段速度自动
切换,扣 1分
电梯未能正确响应任一楼层内选、外呼信号,
每处扣 0.2 分,最高扣 2分;
未实现电梯到达响应楼层后,电梯停止运行,
电梯门自动打开,5 秒后电梯自动关门,扣
0.5 分;
当按内选/外呼按钮时,电梯按钮指示灯无显
示,或到达相应位置指示灯显示不消失,每处
扣 0.2 分,最高扣 1.5 分;
根据任务书要求:司机模式未按要求实现,
扣 1分;
根据任务书要求:消防功能未按要求实现,
扣 1分;
2.单座电
梯运行控 电梯运行逻辑要求:多个同向的内选信号,
8分
制程序设 未按到达位置先后次序依次响应,扣 0.3 分;
计与调试 未满足“先按定向,同向响应,顺向截梯,
最远端反向截梯”原则,每项扣 0.3 分;最
高扣 1分;
电梯安全防护功能:
电梯未平层或运行时,开门、关门按钮功能
不符合控制要求,扣 0.2 分;
安全触板、对射传感器未起作用,每处扣 0.2
分;
打开电梯锁时:电梯未能从其他楼层返回停
在一层,到达一层后驻停指示灯状态错误,
还能响应内呼和外呼信号;关闭电梯锁时电
梯未恢复正常工作,扣 0.3 分;
电梯节能功能未实现,扣 0.3 分;
最高扣 1分;
1
无法演示网络能正常通信,扣 0.5 分;
工况 1,按“路程最短”原则响应。主梯和副
梯与外呼楼层距离短的优先相应,距离相同
时,则由主梯响应。
未能实现,扣 0.5 分;
工况 2,按“时间最少”原则响应。考虑到电
梯上下客时间,无论待召电梯与外呼在哪个
楼层,都是待召电梯响应,目标层为顶层或
者底层且外呼信号为目标层情况除外,未能
实现,扣 1分;
工况 3,综合考虑路程、时间及任务分配原则,
两部电梯都在运行,且方向相反,有多个外
呼信号且满足电梯“沿途顺带”要求,未能
实现顺带,扣 1分;
如工况 3错误,则工况 4不得分;
工况 4,按“路程最短”与“时间最少”原则
响应。分三种情况:
3.群控电
1.若外呼楼层对某个电梯满足“沿途顺带”梯程序设 8分
要求,对另一个电梯不满足,则满足“沿途计与调试
顺带”要求的电梯响应外呼;
2. 若外呼楼层对两个电梯都满足“沿途顺
带”要求,则看中途上下客次数,次数少的
电梯响应。若中途没有上下客或上下客次数
相同,则主梯响应;
3.若外呼楼层对两个电梯都不满足“沿途顺
带”要求,则需计算最大反向路程,按“路
程最短”原则响应;若路程也相同,则主梯
响应。
其中一种未能实现,扣 1分;
电梯优化调控模式,早间模式、智能模式、
晚间模式运行不正确,每项扣 1分,共 3项,
进入运行模式无法取消或取消后工作不正
常,或者进入运行模式无变化,扣 0.5 分;
最高扣 3.5 分;
当其中一台电梯处于检修状态时,另一台无
法按单电梯运行逻辑运行,扣 0.5 分;
主梯界面一设计:
电梯门,轿厢,钢丝绳运行轨迹,对重,轿
厢的实时高度数值显示画面制作未完成,主
副梯共 10处,触摸屏与PLC通信正常指示灯,
未制作每处扣 0.1 分,最高扣 1分;
画面切换按钮画面制作未完成不能切换,扣
0.3 分
2
楼层高度数值显示完全不能采集或显示结果
数值不在正确范围或显示不是实时变化,采
集正确显示最小 0 毫米,最大值 1400~1500
毫米之间,共 2处;每处扣 0.2 分,
电梯开门及关门动画不是连续移动变化,共 2
4.电梯监 处,每处扣 0.2 分;
控系统设 10 分 轿厢、钢丝绳及对重的运行轨迹完全不能动
计与调试 作或不是连续移动变化,共 2 处,每处扣 1
分;
最高扣 3分;
主梯界面二设计:
停靠次数显示功能按键和 8 个 2 位数的计数
窗口(4 个计数窗口算 1 处,共 2 处)。模式
选择开关若干、消防开关,未制作每处扣 0.2
分,最多按 7处;
返回界面一按钮, 未实现扣 0.2 分;
运行次数显示功能按键和计数窗口无法实现
计数(4 个计数窗口算 1 处,共 2 处),每处
扣 0.5 分
最高扣 2.5 分;
副梯界面一设计:
楼层信息 8 个、轿厢运行方向 4 个、外呼指
示灯 12 个、内选指示灯 8个、画面切换按钮
1 个,触摸屏与 PLC 通信正常指示灯 1个,画
面未制作,每处扣 0.1 分,最高扣 1.5 分;
楼层信息 8 个、轿厢运行方向 4 个、外呼指
示灯 12 个、内选指示灯 8个,画面切换按钮
1个,触摸屏与 PLC 通信正常指示灯 1个,设
置不正确或不能与电梯运行状态一致,画面
切换按钮不能切换,每处扣 0.1 分;最高扣 1
分;
副梯界面二设计:
画面切换按钮画面制作未完成不能切换,扣
0.3 分;
司机模式开关未制作,扣 0.2 分
主梯和副梯任意一部电梯超载时,触摸屏提
示“电梯已超载” 未实现扣 0.5 分;
最高扣 1分;
5.电梯调 电梯平层超过 5mm,共四层 2座,每处扣 0.2
2 分
试验收 分,最高扣 1分
3
演示电梯超载时,超载显示错误,未能开门
等待,扣 0.2 分;
超载试验,未使用砝码,操作不规范,扣 0.2

电梯未设置上、下限位防护功能,扣 0.2 分;
电梯维修警示护栏使用未安装电梯行业相关
规范进行操作,扣 0.4 分;
备注:每项评分点的总扣分不超过该项的配分。
M3 模块 得分:
裁判签名:
4高职组智能电梯装调与维护赛项
M1 模块:电气设计与安装评分表 18 分
工位号: 日 期: 月 日
一、电梯电气控制原理图设计与绘制
评分点 配分 评 分 标 准 扣分 得分 备注
电路图未绘制,扣 2.5 分;
电路绘制错误或者图形符号不规范,每
电梯电气原 处扣 0.3 分,扣完为止;
理图1设计及 2.5 分 电路图文字符号未描述或错误,每处扣
绘制 0.2 分,最高扣 1分;
图纸绘制不规范,没有横平竖直,扣 0.5

电路图未绘制,扣 2.5 分;
电路绘制错误或者图形符号不规范,每
电梯电气原 处扣 0.3 分,扣完为止;
理图2设计及 2.5 分 电路图文字符号未描述或错误,每处扣
绘制 0.2 分,最高扣 1分;
图纸绘制不规范,没有横平竖直,扣 0.5

电路图未绘制,扣 2.5 分;
电路绘制错误或者图形符号不规范,每
处扣 0.3 分,扣完为止;
电梯电气原
理图3设计及 2.5 分 电路图文字符号未描述或错误,每处扣
绘制 0.2 分,最高扣 1分;
图纸绘制不规范,没有横平竖直,扣 0.5

卷面涂改,涂改 1处,扣 0.1 分,扣完
卷面整洁 0.5 分
为止
备注:每项评分点的总扣分不超过该项的配分。
裁判签名:
高职组智能电梯装调与维护赛项
M1 模块:电气设计与安装评分表 18 分
工位号: 日 期: 月 日
二、电梯机构安装、调整与线路连接
评分点 配分 评 分 标 准 扣分 得分 备注
2 楼、3楼呼梯盒按钮、显示板未安装,
每处扣 0.2 分,扣完为止;
操作箱与呼
操作箱或呼梯盒未安装,每处扣0.2分;
梯盒的安装 2分
安装后松动,每处扣 0.1 分;
与接线
接插件连接错误或漏接一处,每处扣
0.2 分,扣完为止;
感应器或支架未安装,每处扣 0.2 分;
井道信息系 安装后松动或明显歪斜,每处扣0.2分;
统安装与接 2分 扣完为止;
线 感应器未接线或接线错误,每处扣 0.2
分,扣完为止;
平层检测机 磁钢或支架未安装,每处扣 0.2 分;
构的安装与 1分 安装后松动或明显歪斜,每处扣0.1分;
调整 扣完为止;
钢丝绳未安装,扣 0.5 分;
限速器钢丝 钢丝绳长度未调整,扣 0.1 分;
绳的安装与 1.5 分 断绳开关及支架未安装,扣 0.5 分;
调整 断绳开关及支架安装后松动,扣0.2分;
断绳开关位置不起作用,扣 0.2 分;
层门门板未安装,扣 0.5 分
层门轴承未调整,扣 0.5 分
层门开合传 层门滑块未调整或松动,扣 0.5 分
动机构安装 2.5分 钢丝绳未安装、长度未调整或调整不
与调整 当,扣 0.5 分;
拉伸弹簧未安装、长度未调整或调整不
当,扣 0.5 分;
放置缓冲器 缓冲器轿厢正下方 1只,配重正 1下方
并调整对重 1只,放置错误,扣 0.5 分
1 分
与缓冲器的 对重与缓冲器的距离未调整或调整不
距离 当,配重碰撞缓冲器,扣 0.5 分;
备注:每项评分点的总扣分不超过该项的配分。
M1 模块 得分:
裁判签名:
2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高职组 “智能电梯装调与维护”赛卷
M4 模块:故障检修与保养(竞赛时间 1 小时,共 10 分) 工位号( )
开赛前在某一台设备上现场设置 10 个电气故障点(其中 4个在故障盒内),
参赛选手根据设置故障现象(包括感应器检测故障、显示器故障、安全回路故障
等),在带故障设置电路的电梯上进行故障测试排查,记录故障现象、诊断结果
及排除方法。并须在图纸(附图 2)上准确的标出故障的具体位置和故障类型(见
表 1)后方可确认有效(见附图 1),错标无效,工作任务完成后须将电梯恢复正
常运行。
备注:1.短路、低电阻绝缘故障未设置,本次不做考核。
2.故障检测过程中,只能在可测量到的终端处检测,不得打开线槽盖板,
或拆散线路。
表 1 :故障点标注符号对应表
符号 表示故障类型
短路
开路
低电阻绝缘
S 错误设定(定时器/过载)
V 值(错误元器件)
交叉/极性
高电阻
附图 1:标记故障的具体位置和故障类型方法示例。
1
表 2 故障现象、诊断结果及排除方法记录 工位号( )
故障序号 故障现象 诊断结果及排除方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2
附图 2:PLC 控制电梯 I/O 端口分配图 工位号( )
3202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高职组“智能电梯装调与维护”赛项
GZ-2021020 赛卷(A 卷)
工位号: 日 期: 月 日
1
202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高职组“智能电梯装调与维护”赛项
赛 卷
一、选手须知:
1、试题如出现缺页、字迹不清等问题,请及时向裁判示意,提出并更换试
题。
2、参赛团队应在 9 小时内完成试题规定的 6 个模块任务内容;选手在竞赛
过程中创建的程序文件必须存储到“C:\技能竞赛\工位号”文件夹下。
3、选手在试卷上只允许填写工位号,不得写上姓名或与身份有关的信息,
否则成绩无效。
4、比赛开始 15 分钟内参赛选手提出器件更换需求,在此期间内可正常更换
器件。此后选手再提出更换器件,需经裁判组和技术组检测,若非人为损坏或不
属于选手自行检测的器件,由裁判组根据现场情况给予补时;如人为损坏或需选
手自行检测的器件提出更换,每次扣 1分。如器件判断错误,无故障提出更换,
每次扣 1分。
5.在 M1 模块比赛结束提交 M1 模块赛卷后发 M2 模块赛卷。如选手提前完成
M1 模块任务,可向裁判提前提交 M1 模块赛卷,提前领取 M2 模块赛卷。M1、M2
模块结束后由裁判进行评判。
6.M2、M3、M4 模块如提前完成可在工位等候或者休息区休息。
7.M5 模块必须在完成任务书规定的全部电梯运行功能优化工作任务后才可
提前交卷,参加评分。在 M5 电梯运行功能优化全部实现的前提下,提前完成工
作任务的每提前 1分钟(以现场裁判计时为准)加 0.1 分。
8.在 M5 比赛评判结束,将对接线终端的牢固性以及规范进行评判。
2
二、竞赛基本要求:
1、正确使用工具与维修护栏,操作安全规范。
2、部件安装、电路连接、接头处理正确、可靠,符合要求。
3、爱惜赛场的设备和器材,尽量减少耗材的浪费。
4、保持工作台及附近区域干净整洁。
5、竞赛过程中如有异议,可向现场考评人员反映,不得扰乱赛场秩序。
6、遵守赛场纪律,尊重考评人员,服从安排。
7.按照竞赛规程的要求进行评分,评分完成统一进行下一个模块工作任务,
若前一个任务未完成的内容如对当前任务有影响的,则由选手自行完成后再进行
当前模块的任务,前一个模块不重复评判。
三、特别提示:
1.《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2003,器件安装可以参考国标进行
操作。
2.电梯属于国家特种设备之一,《特种设备安全法》第十四条规定“特种设
备安全管理人员、检测人员和作业人员应当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范和管理制度,
保证特种设备安全”。电梯装调与维护赛项选手的操作过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不安全作业行为,裁判将作相应扣分处理:
(1)电梯正常运行过程中的违规操作(包括手扒门、选手肢体部分在井道内、
高空坠物、高处作业无专人保护等行为);
(2)短接‘安全回路’‘门锁回路’的部分或全部并快车运行电梯;
(3)电梯在开门状态下快车运行的;
(4)在控制系统主电源未关闭并未确认无电量(零能量)的情况下用螺丝刀
等工具进行电气线路作业;
(5)严禁拆卸对重及曳引钢丝绳 U型钢丝绳卡扣。
3M3 模块:控制程序编程及调试验收(竞赛时间 2 小时,共 30 分)
按照给定的 PLC 控制电梯 I/O 端口分配图(附图 1),编写控制程序及调试设备,使设备
达到下列控制要求:
一、电梯舒适系统设计与调试
进行舒适系统控制程序设计,参赛选手根据任务书中的电梯节能和平稳度的要求,设置
变频器参数,编写变频控制程序,实现变频器多段速度自动切换,平稳停止。
变频器参数设置基本要求:
1.运行模式:可外部端子控制;
2.加速时间 1.6S,减速时间 1.8~2.2S 之间;
3.运行高速为 32Hz,低速为 16Hz,检修为 8Hz。
二、单座电梯运行控制程序设计与调试
1.将电梯上电,开始时,电梯处于任意一层。
2.电梯应能正确响应任意楼层内选、外呼信号,电梯到达响应楼层后,电梯停止运行,
电梯门自动打开,5秒后电梯自动关门。
3.电梯按钮带有指示灯。当按内选/外呼按钮时,指示灯亮,到达内选/外呼楼层后,相
应楼层内选/外呼信号解除,指示灯灭。
4. 当电梯进入司机模式时(在触摸屏上激活司机操作功能,副梯完成即可),电梯楼层
有外呼信号时,外呼指示灯亮的同时对应轿厢内选指示灯以 0.5Hz 频率闪烁,内呼闪烁时按
一次表示要去响应,按一次后经过 1s 未按第二次电梯内选指示灯常亮,电梯启动。电梯到该
楼层后外呼指示灯熄灭,自动开门,但不能自动关门,需常按关门按钮,未关门到位前松开
关门按钮电梯将重新开门。内呼闪烁时 1s 内按两次表示不去响应该楼层,立即对所按的外呼
和内选消号。
5.电梯具有消防功能(在触摸屏上激活消防功能,主梯完成即可):当发生火灾时,消防
开关动作后,电梯运行到平层后立即以低速(16Hz)运行状态直接驶向 1 层。此刻,电梯的
内呼、外召按钮开关均失效不再作响应,电梯到达基站后立即开门,原巳登记的呼梯信号也
自动消号。届时,电梯执行救火任务,电梯已不具备自动应答功能,只响应轿厢内选登记信
号,并且在应答第一个信号后,其余内选信号将无法登记,到达所选楼层时不能自动开门,
必须按动开门按钮轿门才能开启。而且,在轿门未完全开启之前,一旦松手轿门又会重新关
闭。在轿门完全开启情况下,轿门可保持开启状态,只有按住关门按钮才能关门。消防状态
下触摸屏显示“消防占用”。
6.各层停靠次数显示功能:在主梯触摸屏上设有主梯和副梯的各层停靠次数显示功能按
键,按下后能对电梯的各层停靠次数进行统计,在触摸屏上设有 8 个 2 位数的计数窗口,轿
厢到达该楼层并开关门计一次,客户可通过运行次数值对电梯的使用情况作一个大概的了解。
7.电梯运行逻辑要求:对多个同向的内选信号,按到达位置先后次序依次响应;对同时
1
有多个内选信号与外呼信号,响应原则为“先按定向,同向响应,顺向截梯,最远端反向截
梯”。
8.电梯应具有以下安全保护功能:
1)电梯未平层或运行时,开门按钮和关门按钮均不起作用。平层且电梯停止运行后,
按开门按钮电梯门打开,按关门按钮电梯门关闭。
2)电梯具有上、下限位保护功能。
3)电梯具有安全触板和光电对射传感器双重保护措施,当电梯关门中两者任意一项有信号时,
电梯立即停止关门,并执行开门。
4)打开电梯锁(梯锁有信号)时,电梯从其他楼层返回停在一层,到达一层后驻停
指示灯亮,并开门 8 秒后自动关门,此时不响应所有内呼和外呼信号,等关闭电梯锁时电梯
恢复正常工作。
5)电梯超载时,超载指示灯亮,电梯开门等待,超载解除,超载指示灯灭。
9.电梯节能要求,当轿厢处于正常关门状态且处于停止状态,等待 8 秒,无内呼或外呼
信号时,内部照明灯和风扇停止工作,当有呼叫信号时恢复正常工作。
三、两台群控电梯运行逻辑要求
1.两台电梯内选信号的响应规则与单台电梯一致,群控逻辑主要考虑两台电梯对外呼信
号如何响应,两部电梯外呼按钮信号功能一致、作用相同,外呼按钮按下后立即分配,两台
电梯外呼指示灯根据群控分配原则那部电梯响应对应的该电梯外呼指示灯亮(两部电梯对同
一外呼不能同时点亮)。响应逻辑应遵循路程最短原则、时间最少原则与任务均分原则。
2.电梯优化调控模式:
1)早间模式:设置为早间模式,两部电梯根据统计的各层停靠次数停靠。电梯门关闭,
等待 5 秒没有呼梯信号,电梯会自动运行至之前停靠次数最多的楼层待召,如果停靠次数最
多有 2 个及以上的楼层相同,则运行到相同停靠次数的低层停靠(如:电梯停靠次数为 1 层
1次,2层 2次,3层 2次,4层 1次,电梯应运行到 2层待招)。自动运行至某楼层时不开门,
也不计算停靠次数。
2)智能模式:设置为智能模式,两部电梯根据统计的各层停靠次数,电梯群控停靠楼
层不变,当有呼梯信号时,在主副梯状态相同的情况下,让之前停靠该楼层次数少的电梯去
响应。而不再是主梯优先响应。当之前停靠该楼层次数和状态都相同,仍然主梯优先相应。
(如:主副梯都停靠在 1 层,主梯 2 层停靠 2 次,副梯 2 层停靠 1 次,有 2 层外召信号,副
梯响应)。
3)晚间模式:设置为晚间模式,两部电梯根据统计的各层停靠次数停靠。电梯门关闭,
等待 5 秒没有呼梯信号,电梯会自动运行至之前停靠次数最多的楼层待召,如果停靠次数最
多有 2 个及以上的楼层相同,则运行到相同停靠次数的高层停靠(如:电梯停靠次数为 1 层
1次,2层 2次,3层 2次,4层 1次,电梯应运行到 3层待招)。自动运行至某楼层时不开门,
也不计算停靠次数。
2
4)取消模式选择,电梯按照群控逻辑响应信号,停靠楼层按照最后响应楼层停靠。
5)三种模式选择与取消模式选择通过触摸屏操作。
3.将电梯分为待召、上客、运行三种状态,定义:其中一台为主梯(主梯 PLC1 为主站),
另一台为副梯(副梯 PLC2 为从站),相同情况下主梯优先响应(智能模式除外)。当其中一台
电梯处于检修状态时,另一台按单电梯运行逻辑运行。
四、电梯监控系统设计与调试
(1)在主梯的触摸屏 TPC7062TX 上制作二个界面。界面一为启动窗口,在界面一中设置
有进入界面二的按钮。界面一中包含主梯和副梯的电梯开门及关门动画模拟(门动作为连续
移动变化),主梯和副梯轿厢、钢丝绳及对重的运行轨迹(包括轿厢、钢丝绳及对重的连续移
动变化及平层停止)及主梯和副梯轿当前轿厢的实时高度(显示单位为 mm),触摸屏与 PLC
通信正常指示灯。界面二中包含停靠次数显示功能按键和 8个 2位数的计数窗口。早间模式、
智能模式、晚间模式选择开关与取消模式选择开关、消防开关及显示信息。在界面二中设置
返回界面一的按钮, 并有相应的文字说明。
(2)在副梯的触摸屏 TPC7062TX 上制作二个界面。界面一为启动窗口,在界面一中设置
有进入界面二的按钮,并有相应的文字说明。界面一中包含主梯和副梯的轿厢当前楼层信息、
电梯运行方向、所有外呼指示灯, 所有内选指示灯显示状态与电梯运行状态一致,触摸屏与
PLC 通信正常指示灯。界面二中包含司机模式开关、主梯和副梯任意一部电梯超载时,触摸
屏提示“电梯已超载”的信息。在界面二中设置返回界面一的按钮, 并有相应的文字说明。
(3)在 PLC 程序中增加相应程序段使触摸屏实现上述功能。
五、电梯调试验收
1.达到电梯平层准确(误差小于 5mm)。
2.根据电梯额定载重,按照提供的砝码对电梯进行空载、超载等试验。
3. 电梯设置上、下限位防护功能。
4.电梯运行检验并正确使用维修警示护栏:按照电梯行业相关规范进行操作。
3
附图 1:PLC 控制电梯 I/O 端口分配图
4高职组智能电梯装调与维护赛项评分表
M2 模块:电路连接与通电测试评分表 20 分
工位号: 日 期: 月 日
评分点 配分 评 分 标 准 扣分 得分 备注
器件每少安装一个扣 0.5分,扣完为止;
一、电梯电气
控制柜的器 5分
器件未按图纸布局进行安装,每处扣
件安装
0.2 分,最高扣 2分;
接线错误,每处扣 0.5 分,扣完为止;
未按接线图连接,每处扣 0.2 分,最高
扣 5分;
端子连接不牢靠或超过 2根导线,每处
扣 0.2 分,最高扣 1分;
电路接线未放入线槽,扣 1分
电路接线凌乱,酢情扣分,最高扣 1分;
未按要求使用导线及选择导线颜色,主
二、电梯电气 电路应使用 42 芯线,每处扣 0.2 分,
控制柜的器 13.5 分 最高扣 1分;
件线路连接 号码管 3处(含 3处)未套,扣 0.7 分;
每增加 1处号码管未套扣 0.1 分,最高
扣 1.5 分,扣完为止;
管型绝缘端子 3处(含 3处)未使用,
扣 0.7 分;每增加 1处管型绝缘端子未
使用扣 0.1 分,最高扣 1.5 分,扣完为
止;
U 型插片 3处(含 3处)未使用,扣 0.7
分;每增加 1处管型 U型插片未使用扣
0.1 分,最高扣 1.5 分,扣完为止;
线槽盖未盖每处扣 0.1 分,最高扣 0.5
分,扣完为止;
设备通电前测试报告填写不合格或通
三、通电测试 1.5 分 电出现短路、出现跳闸现象,每一次不
合格扣 0.5 分, 扣完为止。
备注:每项评分点的总扣分不超过该项的配分。
M2 模块 得分:
裁判签名:高职组智能电梯装调与维护赛项评分表
M5 模块:优化与运维 12 分
工位号: 日 期: 月 日
评分点 配分 评 分 标 准 扣分 得分 备注
1.主梯优化功能:根据任务书要求,开门时
间自动调整,未按要求实现,扣 1分;
2.主梯优化功能:根据任务书要求,电梯具
有故障自调整功能,未按要求实现,扣 1.5
分;
3.主梯优化功能:根据任务书要求,电梯具
有异常停靠功能,未按要求实现,扣 1.5 分;
4.副梯优化功能:根据任务书要求,异型物
进入电梯检测模式,未按要求实现,扣 1分;
一、电梯 5.副梯优化功能:根据任务书要求,电梯根
运 行 功 10 分 据轿厢实时载重量选择对应的运行方式,未
能优化 按要求实现,扣 1.5 分;
6.副梯优化功能:根据任务书要求,减速感
应器自诊断模式,未按要求实现,扣 1.5 分;
7.电梯错峰优化调控模式:
触摸屏界面设计面是否与任务书要求内容一
致,按钮、文字及输入框的大小及位置不做
精确要求,不一致扣 0.5 分
根据任务书要求,早间模式、午间模式、晚
间模式,未按要求实现,每个模式扣 0.5 分;
电梯平层超过 5mm,每层扣 0.2 分,最高扣
0.5 分
二、电梯 开关门过程中有卡阻现象,每出现一次卡顿
运 行 与 2分 扣 0.5 分,最高扣 1分;
维护
开关门过程中有撞击声大,扣 0.2 分
电梯运行中抖动和振动大,扣 0.3 分
在 M5 电梯运行功能优化全部实现的前提下(即电梯
运行功能优化得分 10 分),提前完成工作任务的每提
加分项
前 1 分钟(以现场裁判计时为准)加 0.1 分,提前完
成时间( )分钟。
备注:每项评分点的总扣分不超过该项的配分。
M5 模块 得分:
裁判签名:高职组智能电梯装调与维护赛项评分表
M4 模块:故障检修与保养 10 分
工位号: 日 期: 月 日
评分点 配分 评 分 标 准 扣分 得分 备注
故障 1 故障现象或诊断结果及排除方法描述错误,扣 0.5 分;
1 分
测试排查 图纸上标注位置错误或故障类型错误,扣 0.5 分;
故障 2 故障现象或诊断结果及排除方法描述错误,扣 0.5 分;
1 分
测试排查 图纸上标注位置错误或故障类型错误,扣 0.5 分;
故障 3 故障现象或诊断结果及排除方法描述错误,扣 0.5 分;
1 分
测试排查 图纸上标注位置错误或故障类型错误,扣 0.5 分;
故障 4 故障现象或诊断结果及排除方法描述错误,扣 0.5 分;
1 分
测试排查 图纸上标注位置错误或故障类型错误,扣 0.5 分;
故障 5 故障现象或诊断结果及排除方法描述错误,扣 0.5 分;
1 分
测试排查 图纸上标注位置错误或故障类型错误,扣 0.5 分;
故障 6 故障现象或诊断结果及排除方法描述错误,扣 0.5 分;
1 分
测试排查 图纸上标注位置错误或故障类型错误,扣 0.5 分;
故障 7 故障现象或诊断结果及排除方法描述错误,扣 0.5 分;
1 分
测试排查 图纸上标注位置错误或故障类型错误,扣 0.5 分;
故障 8 故障现象或诊断结果及排除方法描述错误,扣 0.5 分;
1 分
测试排查 图纸上标注位置错误或故障类型错误,扣 0.5 分;
故障 9 故障现象或诊断结果及排除方法描述错误,扣 0.5 分;
1 分
测试排查 图纸上标注位置错误或故障类型错误,扣 0.5 分;
故障 10 故障现象或诊断结果及排除方法描述错误,扣 0.5 分;
1 分
测试排查 图纸上标注位置错误或故障类型错误,扣 0.5 分;
备注:每项评分点的总扣分不超过该项的配分。
M4 模块 得分:
裁判签名:高职组智能电梯装调与维护赛项评分表
M6 模块:职业素养与安全 10 分
工位号: 日 期: 月 日
评分
配分 评 分 标 准 扣分 得分 备注

现场着装不符合安全规范,未穿安全鞋扣 1分;
现场着装不符合安全规范,工作过程中,未佩戴安全帽
扣 0.5 分
电梯正常运行过程中的违规操作(包括手扒门、选手肢
体部分在井道内等);扣 0.5 分;
电梯在开门状态下快车运行的;扣 0.5 分;
安全 在控制系统主电源未关闭并未确认每任何带电的现象情
与素 5 况下用螺丝刀等工具进行电气线路作业;扣 0.5 分;

拆卸对重及曳引钢丝绳 U型钢丝绳卡扣,扣 0.5 分;
团队分工协作情况,工作场面混乱,扣 0.2~0.5 分。
材料浪费线材,使用不合理,扣 0.1~0.3 分;
使用后的工具摆放不规范,扣 0.1~0.3 分;
场地未清洁干净,扣 0.1~0.4 分;
操作工具使用规范、现场抽取位置抽查 10 处管型连接端
子,在 3根内(含 3根)未使用压线钳扣 0.5 分,每增
加 1 处再扣 0.2 分,最高扣 1分,扣完为止;
压线的工艺规范,现场指定位置抽查10处管型连接端子,
工具 与器件垂直视角不露铜,端子前端必须看见导线铜芯,
使用 且铜芯不可超过端子前端 1mm,每 1处工艺不规范扣 0.1
及工 3 分,最高扣 0.5 分,扣完为止;
艺规 端子压接牢固,不可松动,现场抽取位置抽查 10 处,用
范 手轻拉导线铜芯不可与端子脱离,每 1处工艺不规范扣
0.1 分,最高扣 0.5 分,扣完为止;
线槽内部走线全部未绑扎,扣 1分;
线槽内部走线有绑扎且≥7处不扣分;<7处,每处扣 0.2
分;
不遵守赛场纪律、不尊重赛场工作人员、破坏赛场的设
纪律 2
备和设施,每项扣 0.5 分,情节严重的终止其比赛。
元器件未按要求检测,超过 15 分钟时间提出更换需要自
附加 0
行检测好坏的元器件,每次扣 1分(倒扣分)
备注:每项评分点的总扣分不超过该项的配分。
M6 模块 得分: 裁判签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