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Z-2021025】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化工生产技术赛项正式赛卷(PDF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GZ-2021025】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化工生产技术赛项正式赛卷(PDF版)

资源简介

Sheet1
A B C D E F
学员姓名 内部测试用户
操作单元 冷态开车
总分:1300测评历时67秒
实际得分:测评限时0秒
百分制得分:0.00
其中
普通步骤操作得分:0.00
质量步骤操作得分:0.00
趋势步骤操作得分:0.00
操作失误导致扣分:0.00
以下为各过操作状态 应得: 实得 操作步骤说明
系统置换:过程正在评100.00 0.00 该过程历时67秒
√ 0.00 0.00 确认V602液位调节阀LIC6001的前阀VD6005关闭
√ 0.00 0.00 确认V602液位调节阀LIC6001的后阀VD6006关闭
√ 0.00 0.00 确认V602液位调节阀LIC6001的旁路阀VA6003关闭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缓慢开启低压N2入口阀VA6008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开启PIC6004前阀VD6003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开启PIC6004后阀VD6004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开启PIC6004
该步骤为扣20.00 0.00 系统压力PI6001超过0.55MPaA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当PI6001接近0.5MPaA系统中含氧量降至0.25%以下时,关闭VA6008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关闭PIC6004,进行N2保压
该步骤为质20.00 0.00 系统压力PI6001维持0.5MPaA保压
该步骤为质20.00 0.00 将系统中含氧量稀释至0.25%以下
该步骤为扣50.00 0.00 结束N2置换时系统中含氧量高于0.25%
建立氮气循环:过程正110.00 0.00 该过程历时67秒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开VA6010,投用换热器E602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开VA6011,投用换热器E603,使TI6004不超过60℃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使“油系统操作”按钮处于按下状态,完成油系统操作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开启FIC6101,防止压缩机喘振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开启压缩机C601前阀VD6011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按RESET6001按钮,使SP6001复位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开启透平K601前阀VD6013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开启透平K601后阀VD6014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开启透平K601控制阀SIC6202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PI6102大于PI6001后,开启压缩机C601后阀VD6012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当PI6102大于压力PI6001且压缩机运转正常后关闭防喘振阀
该步骤为扣60.00 0.00 TI6004超过60℃
建立汽包液位:过程正120.00 0.00 该过程历时67秒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开汽包放空阀VA6015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开汽包F601进锅炉水控制阀LV6003前阀VD6009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开汽包F601进锅炉水控制阀LV6003后阀VD6010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开汽包F601进锅炉水入口控制器LIC6003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液位超过20%后,关汽包放空阀VA6015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汽包液位LIC6003接近50%时,投自动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将LIC6003的自动值设置为50%
该步骤为质50.00 0.00 将汽包液位LIC6003控制在50%
该步骤为扣20.00 0.00 汽包液位LIC6003超过75%
该步骤为扣20.00 0.00 汽包液位LIC6003低于35%
该步骤为扣30.00 0.00 未开放空阀就建立液位
H2置换充压:过程正在100.00 0.00 该过程历时67秒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现场开启VA6007,进行H2置换、充压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开启PIC6004
该步骤为扣30.00 0.00 系统压力PI6001超过2.5MPaA
Page 1
Sheet1
该步骤为质30.00 0.00 将N2的体积含量降至1%
该步骤为质30.00 0.00 将系统压力PI6001升至2.0MPaA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N2的体积含量和系统压力合格后,关闭VA6007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N2的体积含量和系统压力合格后,关闭PIC6004
该步骤为扣50.00 0.00 置换不合格就通H2
该步骤为扣50.00 0.00 结束H2置换时系统中含氮量高于1%
投原料气:过程正在评110.00 0.00 该过程历时67秒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开启FIC6001前阀VD6001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开启FIC6001后阀VD6002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开启FIC6001(缓开),同时注意调节SIC6202,保证循环压缩机的正常运行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开启FIC6002
该步骤为质50.00 0.00 系统压力PI6001升至5.0MPaA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系统压力PI6001在5.0MPaA时,关闭FIC6001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系统压力PI6001在5.0MPaA时,关闭FIC6002
该步骤为扣50.00 0.00 通H2、CO混和气时,N2含量过高
该步骤为扣50.00 0.00 系统压力PI6001超过5.5MPaA
反应器升温:过程正在10.00 0.00 该过程历时67秒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开启喷射器X601的蒸汽入口阀VA6006,使反应器温度TI6006缓慢升至210℃
调至正常:过程正在评630.00 0.00 该过程历时67秒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反应稳定后关闭开工喷射器X601的蒸汽入口阀VA6006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缓慢开启FIC6001,调节SIC6202,最终加量至正常(14877NM3/H)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缓慢开启FIC6002,投料达正常时FFI6001约为1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当PIC6004接近4.9的时候,将PIC6004投自动。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将PIC6004设为4.90MPaA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开启粗甲醇采出现场前阀VD6005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开启粗甲醇采出现场后阀VD6006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当V602液位超过30%,开启LIC6001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LIC6001接近50%,投自动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将LIC6001设为50%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开启汽包蒸汽出口前阀VD6007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开启汽包蒸汽出口后阀VD6008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当汽包压力达到2.5MPaA后,开PIC6005并入中压蒸汽管网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汽包蒸汽出口控制器PIC6005接近4.3MPaA,投自动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将PIC6005设定为4.3MPaA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调至正常后,在总图上将"I 6001"打向AUTO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调至正常后,在总图上将"I 6002"打向AUTO
该步骤为质30.00 0.00 将新鲜气中H2与CO比FFI6002控制在2.05~2.15之间
该步骤为质50.00 0.00 将分离罐液位LIC6001控制在50%
该步骤为质30.00 0.00 将循环气中CO2的含量调至3.5%左右
该步骤为质30.00 0.00 将循环气中CO的含量调至6.29%左右
该步骤为质30.00 0.00 将循环气中H2的含量调至79.3%左右
该步骤为质40.00 0.00 将系统压力PI6001控制在5.2MPaA
该步骤为质50.00 0.00 将反应器温度TI6006控制在255℃
该步骤为质50.00 0.00 将汽包温度TI6005控制在250℃
该步骤为质50.00 0.00 将汽包压力PIC6005控制在4.3MPaA
该步骤为质50.00 0.00 压缩机转速控制在13700R/M
该步骤为质50.00 0.00 将FIC6001控制在14877
扣分步骤:过程正在评0.00 0.00 该过程历时67秒
该步骤为扣30.00 0.00 分离罐液位LIC6001超过65%
该步骤为扣20.00 0.00 汽包液位LIC6003超过85%
该步骤为扣50.00 0.00 汽包液位LIC6003低于10%
该步骤为扣50.00 0.00 分离罐液位LIC6001低于10%
该步骤为扣30.00 0.00 系统压力PI6001超过5.7MPaA
该步骤为扣30.00 0.00 反应器温度TI6006超过280℃
该步骤为扣30.00 0.00 汽包温度TI6005超过270℃
Page 2
Sheet1
该步骤为扣30.00 0.00 汽包压力PIC6005超过4.9MPaA
思考题:过程正在评分120.00 0.00 该过程历时67秒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思考题1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思考题2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思考题3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思考题4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思考题5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思考题6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思考题7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思考题8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思考题9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思考题10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思考题11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思考题12
Page 3
Sheet1
当PI6001接近0.5MPaA系统中含氧量降至0.25%以下时,关闭VA6008
Page 4
Sheet1
开启FIC6001(缓开),同时注意调节SIC6202,保证循环压缩机的正常运行
开启喷射器X601的蒸汽入口阀VA6006,使反应器温度TI6006缓慢升至210℃
缓慢开启FIC6001,调节SIC6202,最终加量至正常(14877NM3/H)
Page 5Sheet1
A B C D E F
学员姓名 内部测试用户
操作单元 甲醇精制罐区泄漏着火事故应急处置
总分:690.测评历时18秒
实际得分:测评限时0秒
百分制得分:0.00
其中
普通步骤操作得分:0.00
质量步骤操作得分:0.00
趋势步骤操作得分:0.00
操作失误导致扣分:0.00
以下为各过操作状态 应得: 实得 操作步骤说明
第一幕:发现火情,3向0.00 0.:0过0 该过程历时18秒
√ 0.00 0.00 —————————外操员A巡检发现火情——————————
该步骤未操30.00 0.00 外操员A:向班长汇报火情。
第二幕:启动应急预510,.0灭0 0.00 :过 该过程历时18秒
该步骤未操30.00 0.00 班长:广播启动应急预案,疏散人员。
该步骤未操30.00 0.00 班长:令外操员B和外操员C前往现场灭火。
该步骤未操30.00 0.00 班长:令安全员设置警戒线。
该步骤未操30.00 0.00 班长:令内操员向调度室汇报火情。
该步骤未操30.00 0.00 外操员B:佩戴防护用品及工具。
该步骤未操30.00 0.00 外操员B:和外操员C一起前往现场进行灭火。
该步骤未操30.00 0.00 外操员B:灭火失败,撤离到安全区域。
该步骤未操30.00 0.00 外操员B:向班长汇报灭火失败。
该步骤未操30.00 0.00 外操员B:打开泡沫消防炮控制火情。
该步骤未操30.00 0.00 内操员:电话向调度室汇报火情。
该步骤未操30.00 0.00 调度员:电话呼叫消防队前往事故现场。
该步骤未操30.00 0.00 班长:佩戴防护用品及工具。
该步骤未操30.00 0.00 班长:前往事故现场查看。
该步骤未操30.00 0.00 班长:命令外操员B进行倒罐操作。
该步骤未操30.00 0.00 外操员B:进行倒罐操作。
该步骤未操30.00 0.00 安全员:引导消防车进入厂区。
该步骤未操30.00 0.00 消防车喷射泡沫进行灭火。
第三幕:解除应急预150.00 0.00:过 该过程历时18秒
该步骤未操30.00 0.00 外操员B:前往检测区域,检测现场气体浓度。
该步骤未操30.00 0.00 外操员B:汇报操作班长,现场气体浓度恢复正常。
该步骤未操30.00 0.00 班长:电话向调度室进行汇报。
该步骤未操30.00 0.00 班长:通过广播解除应急预案。
该步骤未操30.00 0.00 班长:令安全员准备事故汇报资料。
沟通能力:过程正在评0.00 0.00 该过程历时18秒
该步骤为扣15.00 0.00 外操员A:向班长汇报火情。(对讲机消息选择有误)
该步骤为扣15.00 0.00 班长:广播启动应急预案,疏散人员。(广播消息选择有误)
该步骤为扣15.00 0.00 班长:令外操员B和外操员C前往现场灭火。(对讲机消息选择有误)
该步骤为扣15.00 0.00 班长:令安全员设置警戒线。(对讲机消息选择有误)
该步骤为扣15.00 0.00 班长:令内操员向调度室汇报火情。(对讲机消息选择有误)
该步骤为扣15.00 0.00 外操员B:向班长汇报灭火失败。(对讲机消息选择有误)
该步骤为扣15.00 0.00 内操员:电话向调度室汇报火情。(电话消息选择有误)
该步骤为扣15.00 0.00 调度员:电话呼叫消防队前往事故现场。(电话消息选择有误)
该步骤为扣15.00 0.00 班长:命令外操员B进行倒罐操作。(对讲机消息选择有误)
该步骤为扣15.00 0.00 外操员B:汇报班长,现场气体浓度恢复正常。(对讲机消息选择有误)
该步骤为扣15.00 0.00 班长:电话向调度室进行汇报。(电话消息选择有误)
该步骤为扣15.00 0.00 班长:通过广播解除应急预案。(广播消息选择有误)
该步骤为扣15.00 0.00 班长:令安全员准备事故汇报资料。(对讲机消息选择有误)
安全意识:过程正在评0.00 0.00 该过程历时18秒
该步骤为扣50.00 0.00 操作人员距离火焰距离
Page 1
Sheet1
—————————外操员A巡检发现火情——————————
班长:广播启动应急预案,疏散人员。(广播消息选择有误)
班长:令外操员B和外操员C前往现场灭火。(对讲机消息选择有误)
班长:令内操员向调度室汇报火情。(对讲机消息选择有误)
调度员:电话呼叫消防队前往事故现场。(电话消息选择有误)
外操员B:汇报班长,现场气体浓度恢复正常。(对讲机消息选择有误)
班长:令安全员准备事故汇报资料。(对讲机消息选择有误)
Page 2Sheet1
A B C D E F
学员姓名 内部测试用户
操作单元 甲醇合成塔出口法兰泄漏着火有人中毒应急处置
总分:738.测评历时20秒
实际得分:测评限时0秒
百分制得分:0.00
其中
普通步骤操作得分:0.00
质量步骤操作得分:0.00
趋势步骤操作得分:0.00
操作失误导致扣分:0.00
以下为各过操作状态 应得: 实得 操作步骤说明
第一幕:发现异常,1汇50.00 :0过.00 该过程历时20秒
√ 0.00 0.00 ————————外操员C中毒晕倒,气体报警系统报警——————————
该步骤未操30.00 0.00 内操员:向班长报告报警情况。
该步骤未操30.00 0.00 班长:令外操员A和外操员D到现场查看情况。
该步骤未操30.00 0.00 外操员A:佩戴好防护用品及所需工具。
该步骤未操30.00 0.00 外操员A:前往现场查看。
该步骤未操30.00 0.00 外操员A:向班长汇报现场情况。
第二幕:启动应急预390,.0抢0 0.00:过 该过程历时20秒
该步骤未操30.00 0.00 班长:广播启动应急预案,疏散人员。
该步骤未操30.00 0.00 班长:令外操员A将伤员转移到安全区域。
该步骤未操30.00 0.00 班长:令内操员电话向调度室汇报,请求支援。
该步骤未操30.00 0.00 班长:令外操员B前往现场进行工艺处理。
该步骤未操30.00 0.00 班长:令安全员设置警戒线。
该步骤未操30.00 0.00 外操员A:对伤员进行心肺复苏急救操作。
该步骤未操30.00 0.00 内操员:使用电话向调度室汇报情况。
该步骤未操30.00 0.00 调度员:使用电话呼叫救护车前往事故现场。
该步骤未操30.00 0.00 安全员:引导救护车进入厂区,救走伤员。
该步骤未操30.00 0.00 班长:佩戴防护用品及工具。
该步骤未操30.00 0.00 班长:前往现场查看情况。
该步骤未操30.00 0.00 班长:令外操员B配合内操员执行紧急停车操作。
该步骤未操30.00 0.00 外操员B:进行紧急停车操作。
第三幕:解除应急预150.00 0.00:过 该过程历时20秒
该步骤未操30.00 0.00 外操员A:前往检测区域,检测现场气体浓度。
该步骤未操30.00 0.00 外操员A:汇报班长,现场气体浓度恢复正常。
该步骤未操30.00 0.00 班长:电话向调度室进行汇报。
该步骤未操30.00 0.00 班长:通过广播解除应急预案。
该步骤未操30.00 0.00 班长:令安全员准备事故汇报资料。
沟通能力:过程正在评0.00 0.00 该过程历时20秒
该步骤为扣15.00 0.00 内操员:向班长报告报警情况。(对讲机消息选择有误)
该步骤为扣15.00 0.00 班长:令外操员A和外操员D到现场查看情况。(对讲机消息选择有误)
该步骤为扣15.00 0.00 外操员A:向班长汇报中毒情况。(对讲机消息选择有误)
该步骤为扣15.00 0.00 班长:令外操员A将伤员转移到安全区域。 (对讲机消息选择有误)
该步骤为扣15.00 0.00 班长:令内操员电话向调度室汇报情况。(对讲机消息选择有误)
该步骤为扣15.00 0.00 班长:令外操员B去现场进行工艺处理。(对讲机消息选择有误)
该步骤为扣15.00 0.00 班长:令安全员设置警戒线。(对讲机消息选择有误)
该步骤为扣15.00 0.00 外操员B:汇报班长,现场气体浓度恢复正常。(对讲机消息选择有误)
该步骤为扣15.00 0.00 班长:令安全员准备事故汇报资料。(对讲机消息选择有误)
该步骤为扣15.00 0.00 内操员:电话向调度室汇报情况。(电话消息选择有误)
该步骤为扣15.00 0.00 调度员:电话呼叫救护车前往事故现场。(电话消息选择有误)
该步骤为扣15.00 0.00 班长:电话向调度室进行汇报。(电话消息选择有误)
该步骤为扣15.00 0.00 班长:广播启动应急预案,疏散人员。(广播消息选择有误)
该步骤为扣15.00 0.00 班长:通过广播解除应急预案。(广播消息选择有误)
心肺复苏:过程正在评48.00 0.00 该过程历时20秒
Page 1
Sheet1
该步骤为质48.00 0.00 心肺复苏操作评分
Page 2
Sheet1
————————外操员C中毒晕倒,气体报警系统报警——————————
班长:令外操员A和外操员D到现场查看情况。(对讲机消息选择有误)
班长:令外操员A将伤员转移到安全区域。 (对讲机消息选择有误)
班长:令内操员电话向调度室汇报情况。(对讲机消息选择有误)
班长:令外操员B去现场进行工艺处理。(对讲机消息选择有误)
外操员B:汇报班长,现场气体浓度恢复正常。(对讲机消息选择有误)
班长:令安全员准备事故汇报资料。(对讲机消息选择有误)
调度员:电话呼叫救护车前往事故现场。(电话消息选择有误)
班长:广播启动应急预案,疏散人员。(广播消息选择有误)
Page 314%浓度
板效率%
产品浓度%
产量
原料消耗
吨水
电耗度
装置1
17.6
90.2
17.1
1.66
0.052
2.37
装置2
17
93.9
16.92
1.6
0.041
2.3
装置3
11
91.4
15.73
1.71
0.071
2.54
装置4
25
91.5
19.6
1.45
0.087
2.3
装置5
15.5
88
18.48
1.53
0.091
2.46
装置6
17
91.3
17.53
1.57
0.041
2.59Sheet1
A B C D E F
学员姓名 内部测试用户
操作单元 反应塔温度低报警
总分:200.测评历时15秒
实际得分:测评限时0秒
百分制得分:28.33
其中
普通步骤操作得分:0.00
质量步骤操作得分:56.67
趋势步骤操作得分:0.00
操作失误导致扣分:0.00
以下为各过操作状态 应得: 实得 操作步骤说明
反应器升温:过程正在200.00 56.67 该过程历时15秒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将PIC6005调手动。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关小V601压力控制器PIC6005,使压力逐渐恢复到4.3MPa,同时注意汽包液位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缓慢打开喷射器入口阀VA6006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当TI6006温度为255时,逐渐关闭VA6006.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V601压力PIC6005达到4.3MPa时,投自动,设定为4.3MPa
该步骤为质50.00 50.00 将汽包液位LIC6003控制在50%
该步骤为质50.00 6.67 将汽包压力PIC6005控制在4.3MPa
该步骤为质50.00 0.00 将反应器温度TI6006控制在255℃
该步骤为扣20.00 0.00 汽包液位LIC6003超过85%
该步骤为扣50.00 0.00 汽包液位LIC6003低于10%
该步骤为扣30.00 0.00 汽包压力PIC6005超过4.9MPa
该步骤为扣30.00 0.00 反应器温度TI6006超过280℃
Page 1
Sheet1
关小V601压力控制器PIC6005,使压力逐渐恢复到4.3MPa,同时注意汽包液位
Page 2Sheetl
A
B
C
D
E
学员姓名内部测试用户
操作单元回流泵P702A故障
总分:100.测评历时10秒
实际得分:测评限时0秒
百分制得分:33.80
其中
普通步骤操作得分:0.00
质量步骤操作得分:33.80
趋势步骤操作得分:0.00
操作失误导致扣分:0.00
以下为各操作状态应得
实得
操作步骤说明
回流泵P702A故障:过60.00
0.00
该过程历时10秒
该步骤未10.00
0.00
开备用泵入口阀VD7008
该步骤未10.00
0.00
启动备用泵P702B
该步骤未10.00
0.00
开备用泵出口阀VD7007
该步骤未10.00
0.00
关泵出口阀VD7005
该步骤未10.00
0.00
停泵P702A
该步骤未10.00
0.00
关泵入口阀VD7006
质量指标:过程正在40.00
33.80
该过程历时10秒
该步骤为20.00
13.80
塔顶温度
该步骤为20.00
20.00
塔釜液位
Page 1Sheet1
A B C D E F
学员姓名 内部测试用户
操作单元 正常停车
总分:490.测评历时18秒
实际得分:测评限时0秒
百分制得分:2.04
其中
普通步骤操作得分:0.00
质量步骤操作得分:10.00
趋势步骤操作得分:0.00
操作失误导致扣分:0.00
以下为各过操作状态 应得: 实得 操作步骤说明
停原料气:过程正在评100.00 0.00 该过程历时18秒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将FIC6001改为手动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将FIC6001关闭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现场关闭FIC6001前阀VD6001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现场关闭FIC6001后阀VD6002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将FIC6002改为手动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将FIC6002关闭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将PIC6004改为手动调节,以一定的速度降压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将PIC6005改为手动调节,尽量维持4.3MPa
该步骤为质10.00 0.00 使H2、CO混和气进量为0
该步骤为质10.00 0.00 使H2进量为0
开蒸汽喷射器:过程正40.00 10.00 该过程历时18秒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开蒸汽阀VA6006,投用X601,使TI6006维持在210℃以上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开大PIC6004,降低系统压力,同时关小压缩机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将LIC6003改为手动
该步骤为质10.00 10.00 将反应器温度TI6006控制在210℃以上
该步骤为扣10.00 0.00 反应阶段反应器温度TI6006低于210℃
降温降压:过程正在评130.00 0.00 该过程历时18秒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残余气体反应一段时间后,关蒸汽阀VA6006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全开E602冷却水阀VA6010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全开E603冷却水阀VA6011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全开PIC6005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全开PIC6004,并逐渐减小压缩机转速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当汽包压力降至接近2.5MPa后,关闭PIC6005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现场关闭PIC6005前阀VD6007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现场关闭PIC6005后阀VD6008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开现场放空阀VA6015,泻压至常压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将LIC6003关闭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关闭LIC6003的前阀VD6010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关闭LIC6003的后阀VD6009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汽包压力降至常压后,关闭VA6015
停C/K601:过程正在评80.00 0.00 该过程历时18秒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逐渐关闭SIC6202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关闭现场阀VD6013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关闭现场阀VD6014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关闭现场阀VD6011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关闭现场阀VD6012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使“油系统操作”按钮处于弹起状态,停用压缩机油系统和密封系统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将I 6001打向Bypass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将I 6002打向Bypass
N2置换:过程正在评分120.00 0.00 该过程历时18秒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开启现场阀VA6008,进行N2置换,使H2+CO2+CO<1%(V)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待置换合格后关闭VA6008
Page 1
Sheet1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保持PI6001在0.5MPa时,关闭PIC6004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关闭PIC6004的前阀VD6003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关闭PIC6004的后阀VD6004
该步骤为质50.00 0.00 将N2的体积含量升至99.9%
该步骤为质20.00 0.00 维持系统压力PI6001为0.5MPa,N2保压
停冷却水:过程正在评20.00 0.00 该过程历时18秒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关闭现场阀VA6010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关闭现场阀VA6011
扣分步骤:过程正在评0.00 0.00 该过程历时18秒
该步骤为扣30.00 0.00 过早摘除联锁I6001
该步骤为扣30.00 0.00 过早摘除联锁I6002
该步骤为扣30.00 0.00 汽包未按照要求,泄压
该步骤为扣30.00 0.00 汽包未按照要求,泄压
该步骤为扣30.00 0.00 汽包未按照要求,泄压
该步骤为扣30.00 0.00 切断合成气后,汽包压力下降太快
Page 2
Sheet1
使“油系统操作”按钮处于弹起状态,停用压缩机油系统和密封系统
Page 3Sheetl
A
B
D
E
学员姓名内部测试用户
操作单元回流控制阀FV7004阀卡
总分:60.(测评历时34秒
实际得分:测评限时0秒
百分制得分:0.00
其中
普通步骤操作得分:0.00
质量步骤操作得分:0.00
趋势步骤操作得分:0.00
操作失误导致扣分:0.00
以下为各操作状态应得
实得
操作步骤说明
回流控制阀FV7004阀20.00
0.00
该过程历时34秒
该步骤未10.00
0.00
将FIC7004设为手动模式
该步骤未10.00
0.00
打开旁通阀VA7009,保持回流
质量指标:过程正在40.00
0.00
该过程历时34秒
该步骤为10.00
0.00
预塔塔项温度
该步骤为10.00
0.00
预塔塔釜温度
该步骤为10.00
0.00
回流罐液位
该步骤为10.00
0.00
V703回流量
Page 1序号 试题 正确答案
1 政府专职劳动管理部门对求职人员提供的各 C
项帮助和服务工作的总和是( )。
A 就业指导
B 就业帮助
C 就业服务
D 就业培训
2 化工生产人员应坚持做到的"三按"是指()。 B
A 按工艺、按质量、按标准生产
B 按工艺、按规程、按标准生产
C 按产量、按质量、按标准生产
D 按质量、按产量、按时间
3 新时代劳动者必须同时具备( )和( )双重能力。 A
A 从业 创业
B 从业 创新
C 就业 创新
D 创新 创业
4 解除劳动合同应当( )。 B
A 提前 10 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
B 提前 30 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
C 没有提前通知的义务
D 口头告知即可
5 诚实守信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 A
A 坚持真理
B 忠诚所属企业
C 维护企业信誉
D 保守企业秘密
6 职业资格证书分为( )。 C
A 三个等级,分别为:初级、中级、高级
B 三个等级,分别为:一级、二级、三级
C 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中级、高级、
技师、高级技师
D 五个等级,分别为:一级、二级、三级、
四级、五级
7 化工行业从业人员要具备特殊的职业能力这 D
是对从业者的( )要求。
A 职业素质
B 职业性格
C 职业兴趣
D 职业能力
8 在安全操作中化工企业职业纪律的特点( )。 A
A 一定的强制性
B 一定的弹性
C 一定的自我约束性
D 一定的团结协作性
9 化工生产中强化职业责任是( )职业道德规范 D
的具体要求。
A 团结协作
B 诚实守信
C 勤劳节俭
D 爱岗敬业
10 在现代化生产过程中,工序之间、车间之间 A
的生产关系是 ( )。
A 相互配合的整体
B 不同的利益主体
C 不同的工作岗位
D 相互竞争的对手
11 劳动力供求双方进行劳动交易活动的总称是 D
( )。
A 人才市场
B 劳动市场
C 人才市场主体
D 劳动力市场
12 在生产岗位上把好( )是化工行业生产人员职 A
业活动的依据和准则。
A 质量关和安全关
B 产量关
C 科技创新关
D 节支增产关
13 氨气和氯化氢气体一样,可以作喷泉实验, C
这是由于( )。
A 氨的密度比空气小
B 氨水的密度比水小
C 氨分子是极性分子,极易溶于水
D 氨气很容易液化
14 溴酸钾与酸作用可制取溴化氢,选用的酸是 D
( )。
A 浓盐酸
B 浓硫酸
C 浓硝酸
D 浓磷酸
15 基本有机合成原料的"三烯"指的是( )。 D
A 乙烯、丙烯、丁烯
B 乙烯、丙烯、苯乙烯
C 乙烯、苯乙烯、丁二烯
D 乙烯、丙烯、丁二烯
16 在向自行车胎打气时,充入车胎的气体温度 A
变化是( )。
A 升高
B 降低
C 不变
D 不一定相同
17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D
A 工业上制备氯气是电解饱和食盐水方法制

B 氯气溶于水在光照作用下可得氧气
C 氯气是黄绿色又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D 氯气对人体的危害是因为具有强烈的脱水

18 苯硝化时硝化剂应是( )。 D
A 稀硝酸
B 浓硝酸
C 稀硝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液
D 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
19 成熟的水果在运输途中容易因挤压颠簸而破 C
坏腐烂,为防止损失常将未成熟的果实放在
密闭的箱子里使水果自身产生的( )聚集起来,
达到催熟目的。
A 乙炔
B 甲烷
C 乙烯
D 丙烯
20 下列反应属于脱水反应的是( )。 C
A 乙烯与水反应
B 乙烯与溴水反应
C 乙醇与浓硫酸共热 170℃反应
D 乙烯与氯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反应
21 将等物质的量的 SO2、H2S 于常温下在 B
定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常温,
容器内是原压强的( )。
A 1/2
B 1/4
C <1/4
D >1/4
22 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由物质的化学性质决 D
定的是( )。
A 用活性炭吸附有色物质
B 用金刚石作钻头
C 用氢气充灌气球做广告
D 用盐酸除铁锈
23 氯气泄漏后,处理空气中氯的最好方法是向 B
空气中( )。
A 喷洒水
B 喷洒石灰水
C 喷洒 NaI 溶液
D 喷洒 NaOH 溶液
24 在恒温抽空的玻璃罩中,用规格相同的甲乙 A
两个杯子放入其中,甲杯装糖水,乙杯装纯
水,两者液面高度相同。经历若干时间后,
两杯液体的液面高度将是( )。
A 甲杯高于乙杯
B 甲杯等于乙杯
C 甲杯低于乙杯
D 不能确定
25 下列各组液体混合物能用分液漏斗分开的是 B
( )。
A 乙醇和水
B 四氯化碳和水
C 乙醇和苯
D 四氯化碳和苯
26 吸入微量的硫化氢感到头痛恶心的时候,应 D
采用的解毒方法是( )。
A 吸入 Cl2
B 吸入 SO2
C 吸入 CO2
D 吸入大量新鲜空气
27 天平指针在标牌内移动一小格,所需要的重 A
量为( )。
A 感量
B 零点
C 灵敏度
D 休止点
28 下列气体中不能用浓硫酸做干燥剂的是( )。 A
A NH3
B Cl2
C N2
D O2
29 目前有些学生喜欢使用涂改液,经实验证明, A
涂改液中含有许多挥发性有害物质,二氯甲
烷就是其中一种。下面关于二氯甲烷
(CH2
Cl2)的几种说法:①它是由碳、氢、氯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②它是由
氯气和甲烷组成的混合物;③它的分子中碳、氢、氯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1 :2 :2;④
它是由多种原子构成的一种化合物。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30 根据置信度为 95%对某项分析结果计算后, B
写出的合理分析结果表达式应为( )。
A (25.48±0.1)%
B (25.48±0.13)%
C (25.48±0.135)%
D (25.48±0.1348)%
31 下列气态氢化物中,最不稳定的是( )。 C
A NH3
B H2S
C PH3
D H2O
32 从石油分馏得到的固体石蜡,用氯气漂白后, B
燃烧时会产生含氯元素的气体,这是由于石
蜡在漂白时与氯气发生过()。
A 加成反应
B 取代反应
C 聚合反应
D 催化裂化反应
33 压强变化不会使下列化学反应的平衡移动的 A
是( )。
A H2(g)+I2(g)=2HI(g)
B 3H2(g)+N2(g)=2NH3(g)
C 2SO2(g)+O2(g) =2SO3(g)
D C(s)+CO2(g) =2CO(g)
34 下列劳动防护用品中属防坠落护具的是( )。 BC
A 防护鞋
B 安全带
C 安全绳
D 呼吸护具
35 热泵一般有( )。 ABC
A 开式 A 型热泵(塔釜物料为介质取消再沸
器)
B 开式 B 型热泵(塔顶物料为介质取消冷凝
器)
C 闭式热泵
D 半开式热泵
36 为缩短倒空置换时间,在乙烯装置停车方案 ABC
中应对( )作出合理安排,并严格按方案实施,
以免影响到装置的检修安全性和总体进度。
A 人力
B 物力
C 用氮
D 用水
37 减压蒸发不具有的优点是( ) D
A 减少传热面积
B 可蒸发不耐高温的溶液
C 提高热能利用率
D 减少基建费和操作费
38 局部紧急停车的处理原则有( )。 ABC
A 安全原则
B 经济原则
C 因地制宜,区别对待的原则
D 各系统保温保压保液面
39 锅炉发生汽水共沸时,应对锅炉进行换水, BC
以降低锅炉水的( )。
A PH 值
B 碱度
C 含盐量
D 硬度
40 系统进行氮气置换时,要求( )。 AC
A 系统内各调节阀打开
B 系统内各调节阀关闭
C 系统内各调节阀旁路打开
D 系统内各调节阀旁路关闭
41 裂解气多段压缩的优点包括( )。 ABC
A 可节省压缩功
B 可降低压缩比
C 可降低排气温度
D 可简化工艺流程
42 分子筛用作吸附剂,具有的特点有( )。 ABCD
A 具有极强的吸附选择性
B 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C 吸附容量随温度变化
D 吸附容量随气体线速度而变化
43 选择 CO 作为加氢反应抑制剂是因为( )。 BD
A CO 不易被催化剂活性中心吸附
B CO 较乙烯更易被催化剂活性中心吸附
C CO 较乙炔更易被催化剂活性中心吸附
D 催化剂活性中心吸附 CO 的难易程度介于
乙炔和乙烯之间
44 装置正常停车检修或消缺时,必须编制完善 ABCD
的停车方案。正常停车方案一般要包括( )等内
容。
A 安全环保注意事项
B 停车网络图
C 盲板图
D 倒空置换进度表
45 原油常减压蒸馏的常压塔能生产出以下产品 ABCD
( )。
A 汽油组分
B 重柴油
C 润滑油组分
D 催化裂化原料
46 乙烯装置的火炬系统一般由( )。 ABC
A 火炬排放系统
B 气、液分离系统
C 火炬头系统
D 火炬气回收系统
47 裂解原料中要求( )的含量越低越好。 BCD
A 硫化物
B 烯烃
C 铅、砷
D 胶质和残碳
48 裂解气中乙炔浓度较高时,反应器一般可采 BCD
用( )。
A 单段床绝热
B 多段串联的绝热反应器
C 等温反应器
D 等温绝热式反应器串联使用
49 下列不属于多级逆流接触萃取的特点是( )。 D
A 连续操作
B 平均推动力大
C 分离效率高
D 溶剂用量大
50 通过闭式热泵与开式热泵的比较,下列说法 AC
正确的是( )。
A 两者均适用于塔压降较小的系统
B 两者的功耗均随塔压的升高而升高
C 开式热泵比闭式热泵减少了设备
D 闭式热泵比开式热泵减少了设备
51 裂解气在深冷分离过程中所需的低温冷冻量 ABCD
由( )提供。
A 丙烯制冷系统
B 乙烯制冷系统
C 甲烷制冷系统
D 裂解气中间馏分的等焓节流或等熵膨胀
52 热泵流程适宜应用于( )。 BD
A 塔顶与塔釜温差大的系统
B 塔顶与塔釜温差小的系统
C 塔的压降较大的系统
D 塔的压降较小的系统
53 典型的深冷分离流程有( ) ABC
A 前脱乙烷流程
B 前脱丙烷流程
C 顺序分离流程
D 前加氢流程
54 为了减少裂解时的结焦量,可以向原料中加 ABCD
入结焦抑制剂。添加的结焦抑制剂种类很多,
可以采用( )。
A 硫化物
B 聚有机硅氧烷
C 碱金属或碱土金属化合物
D 含磷化合物
55 正常停车的原则是( )。 ABC
A 安全
B 环保
C 节约
D 省时
56 关于乙烯装置吹扫的原则,下列表述正确的 ABCD
有( )。
A 管道及系统吹扫,应预先制订系统管道吹
扫流程图
B 吹扫管道连接的安全阀进口时,应将安全
阀与管道连接处断开,并加盲板
C 对塔、罐、容器等要制订专门清理方案
D 应将吹扫管道上安装的所有仪表元件拆
除,防止损坏
57 层流流动时不影响阻力大小的参数是( )。 C
A 管径
B 管长
C 管壁粗糙度
D 流速
58 测量液体的流量,孔板流量计取压口应放在 B
( )。
A 上部
B 下部
C 中部
D
59 流体由 l-1 截面流入 2-2 截面的条件是( )。 B
A gzl+p1/ρ=gz2+p2/ρ
B gzl+p1/ρ>gz2+p2/ρ
C gzl+p1/ρ
D 以上都不是
60 在内径一定的圆管中稳定流动,若水的质量 A
流量一定,当水温度升高时,Re 将(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不确定
61 以2m/s的流速从内径为50mm的管中稳定地 D
流入内径为 100mm 的管中,水在 100mm 的
管中的流速为( )m/s。
A 4
B 2
C 1
D 0.5
62 齿轮泵的流量调节可采用( )。 C
A 进口阀
B 出口阀
C 旁路阀
D 都可以
63 如左图安装的压差计,当拷克缓慢打开时, B
压差计的汞面将( )。
A 左低右高
B 等高
C 左高右低
D 不确定
64 废水治理的方法一般可分为四种,下列方法 D
中不正确的是( )。
A 物理法
B 化学法
C 生物化学法
D 生物物理法
65 喷射泵是利用流体流动时的( )的原理来工作 A
的。
A 静压能转化为动能
B 动能转化为静压能
C 热能转化为静压能
D
66 低温离心泵其轴封形式多样,炼化行业中( ) B
适用范围较为广泛。
A 填料密封
B 机械密封
C 干气密封
D 浮环密封
67 流体在圆形管道中流动时,连续性方程可写 B
为( )。
A u2/u1=D1/D2
B u2/u1=(D1/D2)2
C u2/u1=(D2/D1)2
D u2/u1= D2/D1
68 一套管换热器,环隙为 120℃蒸汽冷凝,管内 B
空气从 20℃被加热到 50℃,则管壁温度应接
近于( )。
A 35℃
B 120℃
C 77.5℃
D 50℃
69 列管换热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传热效率下 A
降,其产生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是()。
A 管路或阀门堵塞,壳体内不凝气或冷凝液
增多,应该及时检查清理,排放不凝气或冷
凝液
B 管路震动,加固管路
C 外壳歪斜,联络管线拉力或推力甚大,重
新调整找正
D 全部正确
70 水在无相变时在圆形管内强制湍流,对流传 B
热系数αi 为 1000W/(m2·℃)若将水的
流量增加 1 倍,而其他条件不变,则αi 为( )。
A 2000
B 1741
C 不变
D 500
71 对流给热热阻主要集中在( )。 D
A 虚拟膜层
B 缓冲层
C 湍流主体
D 层流内层
72 欲提高降尘室的生产能力,主要的措施是( )。 C
A 提高降尘室的高度
B 延长沉降时间
C 增大沉降面积
D 都可以
73 下列哪一个分离过程不属于非均相物系的分 B
离过程( )。
A 沉降
B 结晶
C 过滤
D 离心分离
74 为了提高制冷系统的经济性,发挥较大的效 D
益,工业上双级压缩循环压缩比()。
A 超过 12
B 不超过 6~8
C 不超过 4
D 不超过 8~10
75 离心式压缩机的主要特点是( )。 A
A 容易实现中间冷却
B 流量小但压力高
C 叶片易受磨损
D 叶轮转速低
76 反映热空气容纳水气能力的参数是( )。 B
A 绝对湿度
B 相对湿度
C 湿容积
D 湿比热容
77 当被干燥的粒状物料要求磨损不大,而产量 C
较大时,可选用( )较合适。
A 气流式
B 厢式
C 转筒式
D 流化床式
78 在精馏过程中,回流的作用是提供 ( )。 A
A 提供下降的液体
B 提供上升的蒸汽
C 提供塔顶产品
D 提供塔底产品
79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D
A 板式塔内以塔板作为气、液两相接触传质
的基本构件
B 安装出口堰是为了保证气、液两相在塔板
上有充分的接触时间
C 降液管是塔板间液流通道,也是溢流液中
所夹带气体的分离场所
D 降液管与下层塔板的间距应大于出口堰的
高度
80 某精馏塔的塔顶表压为 3atm,此精馏塔是( ) C
精馏。
A 减压精馏
B 常压精馏
C 加压精馏
D 以上都不是
81 若进料量、进料组成、进料热状况都不变, C
要提高 xD,可采用( )。
A 减小回流比
B 增加提馏段理论板数
C 增加精馏段理论板数
D 塔釜保温良好
82 下列不是产生淹塔的原因是( )。 D
A 上升蒸汽量大
B 下降液体量大
C 再沸器加热量大
D 回流量小
83 在相同的条件 R、xD、xF、xW 下,q 值越大, A
所需理论塔板数( )。
A 越少
B 越多
C 不变
D 不确定
84 连续精馏,提馏段操作线位置一般与( )无关。 A
A 进料量的多少
B 进料的热状况
C 釜残液的组成
D 回流比
85 晶体的特点是( )。 ABC
A 具有一定的几何外形
B 具有各向异性
C 具有一定的熔点
D 具有一定沸点
86 防止离子碱结晶的方法有( )。 BD
A 氮封
B 加热
C 加压
D 稀释
87 在亨利表达式中 m 随温度升高而( )。 C
A 不变
B 下降
C 上升
D 成平方关系
88 吸收塔尾气超标,可能引起的原因是( )。 D
A 塔压增大
B 吸收剂降温
C 吸收剂用量增大
D 吸收剂纯度下降
89 在填料塔中,低浓度难溶气体逆流吸收时, A
若其他条件不变,但入口气量增加,则出口
气体组成将( )。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不定
90 低浓度的气膜控制系统,在逆流吸收操作中, A
若其他条件不变,但入口液体组成增高时,
则气相出口将( )。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不定
91 下列哪一项不是工业上常用的解吸方法( )。 A
A 加压解吸
B 加热解吸
C 在惰性气体中解吸
D 精馏
92 在蒸发操作中,若使溶液在( )下沸腾蒸发,可 A
降低溶液沸点而增大蒸发器的有效温度差。
A 减压
B 常压
C 加压
D 变压
93 多级逆流萃取与单级萃取比较,如果溶剂比、 B
萃取相浓度一样,则多级逆流萃取可使萃余
相浓度( )。
A 变大
B 变小
C 基本不变
D 不确定
94 避免催化剂热崩,是减少装置催化剂消耗的 ABD
有效方法,热崩和( )有关。
A 再生温度
B 新鲜催化剂含水量
C 稀相线速
D 喷燃烧油
95 方案流程图包括的内容包括( )。 BCD
A 必要的尺寸标注
B 设备示意图
C 流程管线及流向箭头
D 必要文字注解
96 滴定分析用标准溶液是( )。 C
A 确定了浓度的溶液
B 用基准试剂配制的溶液
C 确定了准确浓度
D 用于滴定分析的溶液
97 放出移液管中的溶液时,当液面降至管尖后, C
应等待( )以上。
A 5s
B 10s
C 15s
D 20s
98 碘量法滴定的酸度条件为( )。 A
A 中性或弱酸性
B 强酸性
C 弱碱性
D 强碱性
99 配制好的盐酸溶液贮存于( )中。 C
A 棕色橡皮塞试剂瓶
B 白色橡皮塞试剂瓶
C 白色磨口塞试剂瓶
D 试剂瓶
100 沉淀滴定中的莫尔法指的是( )。 A
A 以铬酸钾作指示剂的银量法
B 以 AgNO3为指示剂,用 K2CrO4标准溶液,
滴定试液中的 Ba2+的分析方法
C 用吸附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的银量法
D 以铁铵矾作指示剂的银量法
101 沉淀中若杂质含量太高,则应采用( )措施使沉 A
淀纯净。
A 再沉淀
B 提高沉淀体系温度
C 增加陈化时间
D 减小沉淀的比表面积
102 在实际分析工作中常用( )来核验、评价工作分 A
析结果的准确度。
A 标准物质和标准方法
B 重复性和再现性
C 精密度
D 空白试验
103 分析检验操作工程中,对于例常分析和生产 B
中间控制分析中,一个试样一般做几次平均
测定:( )。
A 一次
B 二次
C 三次
D 四次
104 滴定分析的相对误差一般要求达到 0.1%,使 C
用常量滴定管耗用标准溶液的体积应控制在
( )。
A 5~10mL
B 10~15mL
C 20~30mL
D 15~20mL
105 机械密封有许多种类型,其中有( )。 ABCD
A 平衡型
B 单端面式
C 外装式
D 多弹簧式
106 石油化工企业常用阀门的材料有( )。 ABCD
A 碳素钢
B 合金钢
C 奥氏体不锈钢
D 灰铸铁
107 带螺纹阀盖的阀门,不应用于( )危害介质和液 AB
化烃管道。
A 极度
B 高度
C 一般
D 较低
108 转子发生工频振动的原因有( )。 ACD
A 转子不平衡
B 油膜振荡
C 轴承无紧力
D 对中不良
109 一套完整的防雷装置应由( )和接地装置三部 CD
分组成。
A 避雷针
B 避雷线
C 接闪器
D 引下线
110 电动机若缺相运行,当负载不变时,定子与 BD
转子的电流会 ( ) ,温升( )。
A 减小
B 增大
C 不变
D 增大
111 操作票必须由操作人在接受指令后操作前填 BC
写,经( ) 审核签字后方可操作。
A 工作负责人
B 值班负责人
C 监护人
D 工作许可人
112 热电偶温度计的优点是( )。 ABD
A 精度高
B 测量范围广
C 造价便宜
D 自动记录
113 根据误差的性质可分为( )。 ABC
A 系统误差
B 随机误差
C 粗大误差
D 示值误差
114 为了消除噪声的污染,除采取从传播途径上 A
控制外,还可以用耳塞作为个人的防护用品,
通常耳塞的隔声值可达( )。
A 20~30 分贝
B 30~40 分贝
C 40~50 分贝
D 50~60 分贝
115 发现有人触电时,切断电源的方法有( )。 AB
A 拉下电闸
B 用干木棍把触电者身上的电线挑开
C 用手拉开触电者
D 用手把电线拿走
116 遭遇火灾脱险的不正确的方法是( )。 AB
A 在平房内关闭门窗,隔断火路,等待救援
B 使用电梯快速脱离火场
C 利用绳索等,顺绳索滑落到地面
D 必须跳楼时要尽量缩小高度,做到双脚先
落地。
117 当出现( )情形时,必须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 ABC
A 剧毒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经营单
位发现剧毒化学品被盗、丢失或者误售、误

B 通过公路运输危险化学品需要进入禁止通
行区域,或者无法正常运输。
C 剧毒化学品在公路运输途中发生被盗、丢
失、流散、泄漏等情况
D 危险化学品押运人员中途下车
118 灭火的基本方法有( )。 ABCD
A 冷却法
B 隔离法
C 窒息法
D 抑制法
119 矿用劳动防护用品主要有( )。 ABC
A 矿山安全帽
B 矿工防护靴
C 防护面罩
D 安全带
120 发现气瓶的瓶体有肉眼可见的突起(鼓包)缺 ACD
陷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维修处理
B 报废处理
C 改造使用
D 继续使用
判断题
序号 试题 正确答案
1 良好的职业习惯主要是自律的结果。 正确
2 有道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因此性格是天 错误
生的,改不了。
3 选择职业不仅是选择幸福,而且也是选择责 正确
任。
4 一个公民要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就必须履 正确
行劳动的义务。
5 精馏塔中温度最高处在塔顶。 错误
6 由碳化钙(电石)法制得的不纯的乙炔气体具 正确
有臭味的原因是不纯的乙炔气体中含有磷化
氢、硫化氢等杂质。
7 在温度为 273.15K 和压力为 l00kPa 时,2mol 正确
任何气体的体积约为 44.8L。
8 容量分析法是以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 错误
法,所有化学反应都能作为容量分析法的基
础。
9 用无水Na2CO3作基准物质标定HCl溶液浓度时,在滴定接近终点时, 错误
要将溶液加热煮沸2min,冷后再滴定至终点,是为了赶除 CO2,防止终点早到使得标定
结果偏高。
10 氧化还原指示剂必须是氧化剂或还原剂。 错误
11 若浓硫酸溅在皮肤上,应立即用稀碱水冲洗。 错误
12 温度增加有利于活化能大的反应进行。 正确
13 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的热稳定条件是 正确
Qr=Qc,且 dQr/dT。
14 对于化工生产过程中混合气体的压缩输送过 正确
程,若其压缩比大于 4~6 时,则必须采用多
级压缩。
15 按照反应器的结构型式,可把反应器分成釜 正确
式、管式、塔式、固定床和流化床。
16 联动试车阶段包括全系统的气密、干燥、置 正确
换、三剂填充,一个系统的水运、油运和运
用假物料或实物料进行的“逆式开车”。
17 地下水受到污染后会在很短时间内恢复到原 错误
有的清洁状态。
18 化工管路中的公称压力就等于工作压力。 错误
19 流体阻力的大小与管长成正比与管径成反 正确
比。
20 水在圆形管道中强制湍流时的 αi 为 1000w/ 错误
(m2·℃),若将水的流量增加一倍,而其他
条件不变,则 αi 将变为 2000w/(m2
·℃)。
21 换热器的管壁温度总是接近于对流传热系数 正确
大的那一侧流体的温度。
22 滤浆与洗涤水是同一条管路进入压滤机的。 错误
23 指离心式压缩机在负荷降低到一定程度时, 正确
气体的排送会出现强烈的振荡,从而引起机
身的剧烈振动,这种现象称为喘振现象。
24 空气的干、湿球温度及露点温度在任何情况 错误
下都应该是不相等的。
25 在二元溶液的 x-y 图中,平衡线与对角线的距 正确
离越远,则该容易就越易分离。
26 结晶点和冰点是一个概念。 正确
27 解吸是吸收的逆过程。 正确
28 福尔马林溶液吸收塔,采用循环液吸收法是 正确
因为吸收液作产品,新鲜水受到控制。
29 在碱液蒸发过程中,末效真空度控制得较好, 正确
可降低蒸发蒸汽消耗。
30 萃取剂 S 与溶液中原溶剂 B 可以不互溶,也 正确
可以部分互溶,但不能完全互溶。
31 乙烯氧化生产环氧乙烷工艺中所选用的催化 正确
剂为银,抑制剂为二氯乙烷。
32 化工工艺图主要包括化工工艺流程图、化工 正确
设备布置图和管路布置图。
33 碘量瓶主要用于碘量法或其它生成挥发性物 正确
质的定量分析。
34 在极性溶剂中π→π* 跃迁产生的吸收带蓝移, 错误
而 n→π* 跃迁产生的吸收带则发生红移。
35 无论何种金属,温度升高时腐蚀都加剧。 正确
36 汽轮机防机组超速都是以关闭主汽门的方法 错误
来实现的。
37 热电阻温度计是由热电阻、显示仪表以及连 正确
接导线所组成,其连接导线采用三线制接法。
38 熔断器的选用时,只需比用电器的额定电流 错误
略大或相等即可。
39 分析中取样要求有代表性。 正确
40 危险废物可以与生活垃圾一起填埋处理。 错误Sheet1
A B C D E F
学员姓名 内部测试用户
操作单元 正常维持
总分:1050测评历时16秒
实际得分:测评限时0秒
百分制得分:0.00
其中
普通步骤操作得分:0.00
质量步骤操作得分:1021.25
趋势步骤操作得分:0.00
操作失误导致扣分:-1050.00
以下为各过操作状态 应得: 实得 操作步骤说明
运行质量指标:过程正1050.00 1021.25 该过程历时16秒
该步骤为质50.00 50.00 将预精馏塔塔顶压力PIC7003控制在0.03MP
该步骤为质50.00 40.63 将加压塔塔顶压力PI7005控制在0.7MP
该步骤为质50.00 50.00 将常压塔塔顶压力PI7008控制在0.01MP
该步骤为质50.00 50.00 将回收塔塔顶压力PI7021控制在0.01MP
该步骤为质50.00 40.63 将加压塔回流槽的压力PIC7007控制在0.65MP
该步骤为质50.00 50.00 将预精馏塔塔顶温度控制在73.9℃
该步骤为质50.00 50.00 将预精馏塔塔底温度控制在77.4℃
该步骤为质50.00 50.00 将加压塔塔顶温度控制在128.1℃
该步骤为质50.00 50.00 将加压塔塔底温度控制在134.8℃
该步骤为质50.00 50.00 将常压塔塔顶温度控制在66.6℃
该步骤为质50.00 50.00 将常压塔塔底温度控制在77.4℃
该步骤为质50.00 50.00 将回收塔塔顶温度控制在66.6℃
该步骤为质50.00 50.00 将回收塔塔底温度控制在77.4℃
该步骤为质50.00 50.00 将预精馏塔塔底液位LIC7001控制在50%
该步骤为质50.00 50.00 将预精馏塔塔底液位LIC7011控制在50%
该步骤为质50.00 50.00 将预精馏塔塔底液位LIC7021控制在50%
该步骤为质50.00 50.00 将预精馏塔塔底液位LIC7031控制在50%
该步骤为质50.00 40.00 将预精馏塔回流量控制FIC7004在16690.08KG/H
该步骤为质50.00 50.00 将加压馏塔回流量控制FIC7013在37413KG/H
该步骤为质50.00 50.00 将常压馏塔回流量控制FIC7022在27621KG/H
该步骤为质50.00 50.00 将回收塔回流量控制FIC7032在1188KG/H
维持时间控制:过程正0.00 -1050.00 该过程历时16秒
该步骤为扣1050.00 -1050.00 起始分数清零
该步骤为扣-70.00 0.00 时间超过2分钟
该步骤为扣-70.00 0.00 时间超过4分钟
该步骤为扣-70.00 0.00 时间超过6分钟
该步骤为扣-70.00 0.00 时间超过8分钟
该步骤为扣-70.00 0.00 时间超过10分钟
该步骤为扣-70.00 0.00 时间超过12分钟
该步骤为扣-70.00 0.00 时间超过14分钟
该步骤为扣-70.00 0.00 时间超过16分钟
该步骤为扣-70.00 0.00 时间超过18分钟
该步骤为扣-70.00 0.00 时间超过20分钟
该步骤为扣-70.00 0.00 时间超过22分钟
该步骤为扣-70.00 0.00 时间超过24分钟
该步骤为扣-70.00 0.00 时间超过26分钟
该步骤为扣-70.00 0.00 时间超过28分钟
该步骤为扣-70.00 0.00 时间超过29分钟50秒
扣分:过程正在评分 0.00 0.00 该过程历时16秒
该步骤为扣10.00 0.00 正常工况下不能打开放空阀
该步骤为扣10.00 0.00 正常工况下不能打开塔底导淋
该步骤为扣10.00 0.00 正常工况下不能打开放空阀
Page 1
Sheet1
该步骤为扣10.00 0.00 正常工况下不能打开塔底导淋
该步骤为扣10.00 0.00 正常工况下不能打开塔底导淋
该步骤为扣10.00 0.00 正常工况下不能打开塔底导淋
Page 2Sheet1
A B C D E F
学员姓名 内部测试用户
操作单元 循环压缩机坏
总分:250.测评历时9秒
实际得分:测评限时0秒
百分制得分:0.00
其中
普通步骤操作得分:0.00
质量步骤操作得分:0.00
趋势步骤操作得分:0.00
操作失误导致扣分:0.00
以下为各过操作状态 应得: 实得 操作步骤说明
停原料气:过程正在评90.00 0.00 该过程历时9秒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将I 6001打向Bypass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将I 6002打向Bypass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将FIC6001关闭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现场关闭FIC6001前阀VD6001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现场关闭FIC6001后阀VD6002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将FIC6002关闭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将PIC6004关闭
该步骤为质10.00 0.00 使H2、CO混和气进量为0
该步骤为质10.00 0.00 使H2进量为0
停C/K601:过程正在评50.00 0.00 该过程历时9秒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逐渐关闭SIC6202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关闭现场阀VD6013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关闭现场阀VD6014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关闭现场阀VD6011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关闭现场阀VD6012
泄压:过程正在评分 10.00 0.00 该过程历时9秒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将PIC6004全开直至PI6001压力小于0.3MPa后关小
N2置换:过程正在评分100.00 0.00 该过程历时9秒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开VA6008,进行N2置换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当CO+H2<5%后,关闭VA6008,用0.5MPa的N2保压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将PIC6004关闭,保压
该步骤为质50.00 0.00 将N2的体积含量升至99.9%
该步骤为质20.00 0.00 维持系统压力PI6001为0.5MPa,N2保压
Page 1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化工生产技术赛项(高职)
赛区 宁夏赛区
赛项名称 化工生产技术 竞赛模块 精馏操作
场次 第 场 赛位号
技术指标中合理性得分(机评)(A):_________;规范操作得分(B):__________;文明操作得分(C):_________;安全操作得分(D):__________;
机评分+现场裁判评分(A+B+C+D):_____________;评分裁判签名:________________ ; 日 期: 年 月 日。
注:在评分规则栏不符合考核细则处打“×”,并在得分栏填写得分,技术指标得分填写实验数据表得分/10(暂不填写),开车第 5步及稳态生产两项由计
算机辅助判断,以扣分进行体现,填写时扣分表扣分/10 填入该表对应项,安全操作为扣分项。
考核 分
评分项 考核内容与要求 扣分 得分
项目 值
进料温度 进入连续生产后,进料温度 TI712 需达到泡点温度,并且波动温差范围控制在正负 3℃度以
内,如果温差连续超标达 3min,系统将自动扣除 2分,(可多次扣分,最大扣分不超过 5分)。
进料板温度 进入连续生产后,进料板温度需达到泡点温度,并且波动温差范围控制在正负 3℃度以内,
如果温差连续超标达 3min,系统将自动扣除 2分,(可多次扣分,最大扣分不超过 5分)。
工 艺 再沸器液位 点击考核开始后,再沸器液位需要维持在 60mm-80mm 之间,如液位连续 20S 高于 80mm 或低
技 电脑
术指 标 于 60mm,系统将自动扣除 0.2 分(可多次扣分,最大扣分不超过 2分)。 10 自动
指合 理 塔顶压力 考核开始后,塔顶压力需控制在 0.5Kpa 以下,如连续 20S 超过 0.5Kpa,系统将自动扣除 0.2
标 扣分性 分(可多次扣分,最大扣分不超过 2分).
塔压差 考核开始后,塔压差需控制在 5Kpa 以下,如连续 20S 超过 5Kpa,系统将自动扣除 0.2 分(可
多次扣分,最大扣分不超过 2分).
塔顶产品温度 经塔顶产品罐冷却器的馏出液(塔顶产品)需冷却至 50℃以下后收集,如连续 20S 超出 50℃
系统将自动扣除 0.2 分(可多次扣分,最大扣分不超过 2分).
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化工生产技术赛项(高职)
塔板效率 选手操作计算值与专家操作测试值进行比对,计算出误差,根据误差大小划定 8 个评分等
级(塔板效率优于专家测试值或偏差<=0.5%,得 20 分,0.5%<偏差 <=1%得 18 分,1%<偏 自动
20
差 <=1.5%得 15 分,1.5%<偏差 <=2.0%得 10 分,2.0%<偏差 <=3.5%得 8 分,3.5%<偏差 扣分
<=4.5%得 6 分,4.5%<偏差<=6.5%得 4 分,大于 6.5 零分。
产品浓度评分 测定产品罐中最终产品浓度,计算出误差,根据误差大小划定 9 个评分等级(产品浓度优
于专家测试值或绝对偏差<=0.3%,得 25 分,0.3%<偏差 <=0.4%得 22 分,0.4%<偏差<=0.6% 自动
25
得 20 分,0.6%< 偏差<=0.8%得 18 分,0.8%<偏差<=1%得 14 分,1%<偏差<=2%得 10 分, 扣分
2%<偏差<=4%得 8 分,4%<偏差<=6%得 4 分,大于 6%得零分
产量评分 电子称称量产品产量,与专家值比较前五档相差均按 0.1 公斤级差以 1分递减。后 5档均按 自动
20
0.2 公斤级差以 1分递减。其余档均以 0.5 公斤级差 0.5 分递减。 扣分
原料损耗量 每公斤纯乙醇消耗多少原料乙醇。前 5 挡级差 0.01 每级扣 0.2 分,后 10 档级差 0.03 每级 自动
2
扣 0.1 分。 扣分
电耗 每公斤纯乙醇消耗多少度电。前 5 挡级差 0.2 每级扣 0.4 分,后 10 挡每档级差 0.2。每级 自动
4
扣 0.2 分。 扣分
水耗 每公斤纯乙醇消耗多少吨水。前 5 挡级差 0.02 每级扣 0.4 分,后 10 挡每档级差 0.02。每 自动
4
级扣 0.2 分。 扣分
规 ①裁判长宣布考核开始。检查总电源、仪表盘电源,查看电压表、温度显示、实时监控仪。
开车准备 0.6 分 (0.1 分)
评判标准:检查并说出或向裁判汇报检查完毕。
②检查并确定工艺流程中各阀门状态,调整至准备开车状态并挂牌标识。(0.1 分)
原料罐起始液位 mm
范 评判标准:检查完毕必须向裁判告知,待裁判 30秒内检查完毕后方可进行阀门操作。如有
水表起始读数 m3 错误扣除 0.1 分,并要求选手进行修正。
7
电表起始读数 KWh ③记录电表初始度数,记录 DCS 操作界面原料罐液位,填入工艺记录卡。(0.1 分)
评判标准:裁判以选手的数值为依据,通过核对电表和原料罐液位进行评判,
操 备注: 如有错误扣除该项 0.1 分。如裁判暂时无法确认,可请裁判长进行确认及拍照
水表读数精确至 0.001m , 取证,以便结束后进行核准。
电表读数精确至 0.1kWh ④检查并清空回流罐、产品罐中积液.(0.1 分)
评判标准:打开相应的管道阀门确保积液能流出,至滴状流出即可。
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化工生产技术赛项(高职)
作 ⑤查有无供水,并记录水表初始值,填入工艺记录卡。(0.1 分)
评判标准:相应阀门打开,塔顶、塔釜任一水流量计打开且有流量即可。水表
读数以选手的数值为依据进行比对,如有错误扣除该项 0.1 分。如裁判暂时无
法确认,可请裁判长进行确认及拍照取证,以便结束后进行核准。
⑥规范操作进料泵(离心泵);将原料加入再沸器至合适液位,点击评分表中的“确认”、“清
零”、“复位”键至“复位”键变成绿色后,切换至 DCS 控制界面并点击“考核开始”。(0.1
分)注意:点击考核开始至结束不得离开流程图界面操作!
评判标准:(1)离心泵的规范操作要点;
①规范启动精馏塔再沸器加热系统,升温,开启冷却水上水总阀及精馏塔顶冷凝器冷却水进
口阀,调节冷却水流量。(0.1 分)
评判标准:均应先打开加热开关,再调节加热负荷。
②规范操作产品泵(齿轮泵),并通过回流转子流量计进行全回流操作。(0.1 分)
评判标准:确保回路畅通的情况下,打开齿轮泵。
③控制回流罐液位及回流量,控制系统稳定性,自行判断塔板效率高低。确定适宜回流比(必
要时可取样分析,由裁判用气相色谱帮助测试浓度。(0.1 分)
评判标准:正确操作转子流量计
④适时打开系统放空,排放不凝性气体,并维持塔顶压力稳定。(0.1 分)
开车操作 0.7 分 评判标准:过程中有该过程操作即可。
每一项有一点没有做到, ⑤选择合适的进料塔板,进料流量≤60L/h。开启进料后5分钟内预热器出口温度必须达到
该项不得分 泡点温度.(0.1 分)
评判标准:(计算机自动判断,待考核结束后根据提示进行评分)
1 ⑥规范操作回流泵(齿轮泵),经塔顶产品罐冷却器,将塔顶馏出液冷却至 50℃以下后收集
塔顶产品。(0.1 分)
2 评判标准:(1)全开回流转子流量计。(2)通过 DCS 手动控制开度。
3 ⑦启动塔釜残液泵,并调节残液冷却器冷却水流量,将塔釜残液冷却至 50℃以下后,收集
塔釜残液。(0.1 分)
4 评判标准:(1)釜残液必须经残液泵进行连续排放。(2)釜残液温度超过 50℃。两者有一项不符扣
除该项 0.1 分。
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化工生产技术赛项(高职)
5 1、选手向裁判报告请求清空产品罐且回流罐留液位不超过 2格后,方可进入稳态生产阶段
并考核。裁判确认并监督完成产品罐清空,并监督选手稳态生产过程。(进入稳态生产阶段
选手不能再调节回流量与进料流量,直至裁判长发出停车指令。
6 评判标准:(1)进入稳态生产后回流流量不能调节(DCS 阀位开度)、进料流量(DCS 阀位开度),
如调节一次,电脑自动扣除稳态生产 5分。(电脑系统会辅助判断,裁判根据系统提示在该项中记录)
稳态生产 5分
7 (2)进入稳态生产后,预热器视镜不能持续沸腾,如发生持续沸腾且选手未把加热开度降为 0,时
间超过 1分钟,每警告 1次扣除稳态生产分 1分。连续生产过程中累积警告达 3次,裁判有权要求
选手考核结束,并扣除全部稳态生产分 5分。连续超过 3分钟,作 3次警告处理。
8 (3)选手未汇报即进入稳态生产,由裁判扣除稳态生产分 5分,并要求进行整改,如不进行整改再
加扣文明礼貌分 2.5 分,并由裁判强制进行整改。
①精馏操作考核 110 分钟完毕,停进料泵(齿轮泵),关闭相应管线上阀门(0.1 分)
评判标准:先关进料泵的频率,齿轮泵操作规范。
正常停车(10 分钟内完 ②规范停止预热器加热及再沸器电加热(0.1 分)
成,每项 0.1 分。未完成 评判标准:先调负荷,再关开关。
步骤扣除相应分数)0.7 ③及时点击 DCS 操作界面的“考核结束”,停回流泵(齿轮泵)(0.1 分)
分 评判标准:先关回流泵的频率,再停回流泵;齿轮泵操作规范。
④将塔顶馏出液送入产品槽,停馏出液冷凝水,停产品泵(齿轮泵)(0.1 分)
原料罐终液位 mm 评判标准:齿轮泵操作规范。
⑤停止塔釜残液采出,塔釜冷凝水,关闭上水阀、回水阀,并正确记录水表读数、电表读数
水表终读数 m3 (0.1 分)
电表终读数 KWh 评判标准:针对现场实际数据进行评判,错误则让选手改过来并扣分。
补料重量 kg ⑥各阀门恢复初始开车前的状态(0.1 分)
备注: 评判标准:阀门状态表。
水表读数精确至 0.001m , ⑦记录 DCS 操作面板原料储罐液位,收集并称量产品罐中馏出液,取样交裁判,气相色谱分
电表读数精确至 0.1kWh 析最终产品含量。④-⑦步须在点击考核结束后的 10min 完成。气相色谱分析时间不在计时
范围内。(0.1 分)
评判标准:取样过程的规范性;无洒液,漏液及时处理。
安全 ①穿戴符合安全生产与文明操作要求
文明操作,礼貌待人 2.5
文明 评判标准:正确佩戴安全帽、穿平底鞋。(0.5分)
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化工生产技术赛项(高职)
②保持现场环境整齐、清洁、有序
评判标准:检查操作区域,如有操作导致的滴漏未在过程中处理,或操作结束后未打扫卫生,
扣除此相应分数。(0.5分)
③正确操作设备、使用工具
评判标准:检查现场的工具使用完毕后是否按原来状态放置,否则扣除相应分数。(0.5分)
④文明礼貌,服从裁判,尊重工作人员
评判标准:无论正确与否,与裁判、工作人员无争执。(0.5分)
⑤记录及时、完整、规范、真实、准确。
评判标准:记录数据按记录表规定节点进行记录,数据组别完整。(0.5分)
⑥记录结果弄虚作假扣全部文明操作分(2.5 分)
如发生人为的操作安全事故如预热器干烧(预热器上方视镜无液体+现场温度计超过 80℃+
预热器正在加热+无进料)、设备人为损坏、操作不当导致的严重泄漏,伤人等情况),作弊
以获得高产量,扣除全部操作分(15 分)。
出现以下情况系统将自动考核结束,并由裁判扣除全部安全生产分(5.5 分)。
安全生产 1、再沸器液位低于 50mm; 5.5
2、再沸器温度大于 99℃;
3、原料罐液位低于 1mm;
4、塔顶压力大于 10KPa;
5、进料流量大于 60L/h 累积时长达到 3分钟。Sheet1
A B C D E F
学员姓名 内部测试用户
操作单元 催化剂老化
总分:250.测评历时13秒
实际得分:测评限时0秒
百分制得分:0.00
其中
普通步骤操作得分:0.00
质量步骤操作得分:0.00
趋势步骤操作得分:0.00
操作失误导致扣分:0.00
以下为各过操作状态 应得: 实得 操作步骤说明
停原料气:过程正在评90.00 0.00 该过程历时13秒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将I 6001打向Bypass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将I 6002打向Bypass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将FIC6001关闭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现场关闭FIC6001前阀VD6001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现场关闭FIC6001后阀VD6002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将FIC6002关闭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将PIC6004关闭
该步骤为质10.00 0.00 使H2、CO混和气进量为0
该步骤为质10.00 0.00 使H2进量为0
停C/K601:过程正在评50.00 0.00 该过程历时13秒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逐渐关闭SIC6202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关闭现场阀VD6013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关闭现场阀VD6014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关闭现场阀VD6011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关闭现场阀VD6012
泄压:过程正在评分 10.00 0.00 该过程历时13秒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将PIC6004全开直至PI6001压力小于0.3MPa后关小
N2置换:过程正在评分100.00 0.00 该过程历时13秒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开VA6008,进行N2置换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当CO+H2<5%后,关闭VA6008,用0.5MPa的N2保压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将PIC6004关闭,保压
该步骤为质50.00 0.00 将N2的体积含量升至99.9%
该步骤为质20.00 0.00 维持系统压力PI6001为0.5MPa,N2保压
Page 1Sheetl
A
B
D
E
学员姓名内部测试用户
操作单元系统压力高的紧急处理
总分:120.测评历时14秒
实际得分:测评限时0秒
百分制得分:52.32
其中
普通步骤操作得分:0.00
质量步骤操作得分:62.79
趋势步骤操作得分:0.00
操作失误导致扣分:0.00
以下为各操作状态应得
实得
操作步骤说明
减少进气量:过程正1120.0062.79
该过程历时14秒
该步骤未10.00
0.00
关小FIC6001开度至50以下
该步骤未10.00
0.00
关小FIC6002开度至50以下
该步骤未10.00
0.00
适当开大PIC6004
该步骤为150.00
50.00
将反应器温度TI6006控制在255℃
该步骤为40.00
12.79
将系统压力PI6001控制在5.2MPa
该步骤为30.00
0.00
反应器温度TI6006超过280℃
Page 1Sheet1
A B C D E F
学员姓名 内部测试用户
操作单元 透平坏
总分:250.测评历时19秒
实际得分:测评限时0秒
百分制得分:0.00
其中
普通步骤操作得分:0.00
质量步骤操作得分:0.00
趋势步骤操作得分:0.00
操作失误导致扣分:0.00
以下为各过操作状态 应得: 实得 操作步骤说明
停原料气:过程正在评90.00 0.00 该过程历时19秒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将I 6001打向Bypass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将I 6002打向Bypass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将FIC6001关闭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现场关闭FIC6001前阀VD6001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现场关闭FIC6001后阀VD6002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FIC6002关闭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将PIC6004关闭
该步骤为质10.00 0.00 使H2、CO混和气进量为0
该步骤为质10.00 0.00 使H2进量为0
停C/K601:过程正在评50.00 0.00 该过程历时19秒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逐渐关闭SIC6202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关闭现场阀VD6013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关闭现场阀VD6014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关闭现场阀VD6011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关闭现场阀VD6012
泄压:过程正在评分 10.00 0.00 该过程历时19秒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将PIC6004全开直至PI6001压力小于0.3MPa,后关小。
N2置换:过程正在评分100.00 0.00 该过程历时19秒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开VA6008,进行N2置换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当CO+H2<5%后,关闭VA6008,用0.5MPa的N2保压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将PIC6004关闭,保压
该步骤为质50.00 0.00 将N2的体积含量升至99.9%
该步骤为质20.00 0.00 维持系统压力PI6001为0.5MPa,N2保压
Page 1Sheet1
A B C D E F
学员姓名 内部测试用户
操作单元 压缩机出口法兰泄漏伤人应急处置
总分:738.测评历时11秒
实际得分:测评限时0秒
百分制得分:0.00
其中
普通步骤操作得分:0.00
质量步骤操作得分:0.00
趋势步骤操作得分:0.00
操作失误导致扣分:0.00
以下为各过操作状态 应得: 实得 操作步骤说明
第一幕:发现异常,1汇50.00 :0过.00 该过程历时11秒
√ 0.00 0.00 ————————外操员C中毒晕倒,气体报警系统报警——————————
该步骤未操30.00 0.00 内操员:向班长报告报警情况。
该步骤未操30.00 0.00 班长:令外操员A和外操员D到现场查看情况。
该步骤未操30.00 0.00 外操员A:佩戴好防护用品及所需工具。
该步骤未操30.00 0.00 外操员A:前往现场查看。
该步骤未操30.00 0.00 外操员A:向班长汇报现场情况。
第二幕:启动应急预390,.0抢0 0.00:过 该过程历时11秒
该步骤未操30.00 0.00 班长:广播启动应急预案,疏散人员。
该步骤未操30.00 0.00 班长:令外操员A将伤员转移到安全区域。
该步骤未操30.00 0.00 班长:令内操员电话向调度室汇报,请求支援。
该步骤未操30.00 0.00 班长:令外操员B前往现场进行工艺处理。
该步骤未操30.00 0.00 班长:令安全员设置警戒线。
该步骤未操30.00 0.00 外操员A:对伤员进行心肺复苏急救操作。
该步骤未操30.00 0.00 内操员:使用电话向调度室汇报情况。
该步骤未操30.00 0.00 调度员:使用电话呼叫救护车前往事故现场。
该步骤未操30.00 0.00 安全员:引导救护车进入厂区,救走伤员。
该步骤未操30.00 0.00 班长:佩戴防护用品及工具。
该步骤未操30.00 0.00 班长:前往现场查看情况。
该步骤未操30.00 0.00 班长:令外操员B与内操员配合执行紧急停车操作。
该步骤未操30.00 0.00 外操员B:进行紧急停车操作。
第三幕:解除应急预150.00 0.00:过 该过程历时11秒
该步骤未操30.00 0.00 外操员A:前往检测区域,检测现场气体浓度。
该步骤未操30.00 0.00 外操员A:汇报班长,现场气体浓度恢复正常。
该步骤未操30.00 0.00 班长:电话向调度室进行汇报。
该步骤未操30.00 0.00 班长:通过广播解除应急预案。
该步骤未操30.00 0.00 班长:令安全员准备事故汇报资料。
沟通能力:过程正在评0.00 0.00 该过程历时11秒
该步骤为扣15.00 0.00 内操员:向班长报告报警情况。(对讲机消息选择有误)
该步骤为扣15.00 0.00 班长:令外操员A和外操员D到现场查看情况。(对讲机消息选择有误)
该步骤为扣15.00 0.00 外操员A:向班长汇报中毒情况。(对讲机消息选择有误)
该步骤为扣15.00 0.00 班长:令外操员A将伤员转移到安全区域。 (对讲机消息选择有误)
该步骤为扣15.00 0.00 班长:令内操员电话向调度室汇报情况。(对讲机消息选择有误)
该步骤为扣15.00 0.00 班长:令外操员B去现场进行工艺处理。(对讲机消息选择有误)
该步骤为扣15.00 0.00 班长:令安全员设置警戒线。(对讲机消息选择有误)
该步骤为扣15.00 0.00 外操员B:汇报班长,现场气体浓度恢复正常。(对讲机消息选择有误)
该步骤为扣15.00 0.00 班长:令安全员准备事故汇报资料。(对讲机消息选择有误)
该步骤为扣15.00 0.00 内操员:电话向调度室汇报情况。(电话消息选择有误)
该步骤为扣15.00 0.00 调度员:电话呼叫救护车前往事故现场。(电话消息选择有误)
该步骤为扣15.00 0.00 班长:电话向调度室进行汇报。(电话消息选择有误)
该步骤为扣15.00 0.00 班长:广播启动应急预案,疏散人员。(广播消息选择有误)
该步骤为扣15.00 0.00 班长:通过广播解除应急预案。(广播消息选择有误)
心肺复苏:过程正在评48.00 0.00 该过程历时11秒
Page 1
Sheet1
该步骤为质48.00 0.00 心肺复苏操作评分
Page 2
Sheet1
————————外操员C中毒晕倒,气体报警系统报警——————————
班长:令外操员A和外操员D到现场查看情况。(对讲机消息选择有误)
班长:令外操员A将伤员转移到安全区域。 (对讲机消息选择有误)
班长:令内操员电话向调度室汇报情况。(对讲机消息选择有误)
班长:令外操员B去现场进行工艺处理。(对讲机消息选择有误)
外操员B:汇报班长,现场气体浓度恢复正常。(对讲机消息选择有误)
班长:令安全员准备事故汇报资料。(对讲机消息选择有误)
调度员:电话呼叫救护车前往事故现场。(电话消息选择有误)
班长:广播启动应急预案,疏散人员。(广播消息选择有误)
Page 3Sheet1
A B C D E F
学员姓名 内部测试用户
操作单元 正常工况
总分:220.测评历时19秒
实际得分:测评限时0秒
百分制得分:0.00
其中
普通步骤操作得分:0.00
质量步骤操作得分:219.99
趋势步骤操作得分:0.00
操作失误导致扣分:-220.00
以下为各过操作状态 应得: 实得 操作步骤说明
质量评分:过程正在评220.00 219.99 该过程历时19秒
该步骤为质20.00 19.99 将分离罐液位LIC6001控制在30-50%
该步骤为质20.00 20.00 将汽包液位LIC6003控制在30-70%
该步骤为质20.00 20.00 将系统压力PI6001控制在4.0-5.7MPa
该步骤为质20.00 20.00 将系统汽包PIC6005控制在4.0-4.8MPa
该步骤为质20.00 20.00 将反应器温度TI6006控制在210-280℃
该步骤为质20.00 20.00 将汽包温度TI6005控制在200-270℃
该步骤为质20.00 20.00 将新鲜气中H2与CO比FFI6002控制在2.05~2.15之间
该步骤为质20.00 20.00 循环气中CO2的含量
该步骤为质20.00 20.00 循环气中CO的含量
该步骤为质20.00 20.00 循环气中H2的含量
该步骤为质20.00 20.00 循环气中N2的含量
状态维持:过程正在评0.00 -220.00 该过程历时19秒
该步骤为扣220.00 -220.00 起始分数清零
该步骤为扣-20.00 0.00 时间超过2分钟
该步骤为扣-20.00 0.00 时间超过4分钟
该步骤为扣-20.00 0.00 时间超过6分钟
该步骤为扣-20.00 0.00 时间超过8分钟
该步骤为扣-20.00 0.00 时间超过10分钟
该步骤为扣-20.00 0.00 时间超过12分钟
该步骤为扣-20.00 0.00 时间超过14分钟
该步骤为扣-20.00 0.00 时间超过16分钟
该步骤为扣-20.00 0.00 时间超过18分钟
该步骤为扣-20.00 0.00 时间超过20分钟
该步骤为扣-20.00 0.00 时间超过21分钟50秒
Page 1Sheet1
A B C D E F
学员姓名 内部测试用户
操作单元 冷态开车
总分:1540测评历时16秒
实际得分:测评限时0秒
百分制得分:0.00
其中
普通步骤操作得分:0.00
质量步骤操作得分:0.00
趋势步骤操作得分:0.00
操作失误导致扣分:0.00
以下为各过操作状态 应得: 实得 操作步骤说明
开车前准备:过程正在110.00 0.00 该过程历时16秒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打开预塔冷凝器E703的冷却水阀VA7006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打开二级冷凝器E704的冷却水阀VA7008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打开加压塔冷凝器E713的冷却水阀VA7018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打开冷凝器E707的冷却水阀VA7021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打开常压塔冷凝器E709的冷却水阀VA7027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打开冷凝器E710的冷却水阀VA7026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打开冷凝器E716的冷却水阀VA7033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打开回收塔冷凝器E715的冷却水阀VA7045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打开VA7100阀,给V702建立一定液位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打开N2阀,给加压塔T702充压至0.65MPa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关闭VD7043
预塔、加压塔和常压420.00:过0.00 该过程历时16秒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开粗甲醇预热器E701的进口阀门,向预塔T701进料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打开碱液计量泵P701A的入口阀VD7065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打开碱液计量泵P701A的出口阀VD7066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打开计量泵P701A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加碱液,流量在60kg/h左右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待T701塔顶压力大于0.02MPa时,调节预塔排气阀PIC7003开度,使塔顶压力维持在0.03MPa左右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待预T701塔底液位超过80%后,打开泵P703A的入口阀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启动泵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打开泵出口阀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手动打开调节阀FV7002,向加压塔T702进料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当加压塔T702塔底液位超过60%后,手动打开塔釜液位调节阀FV7007,向常压塔T703进料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待常压塔T703塔底液位超过50%后,打开塔底阀门VA7051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打开泵P709A的入口阀VD7021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启动泵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打开泵出口阀VD7022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手动打开调节阀FV7021,塔釜残液去污水处理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通过调节FV7005开度,给再沸器E702加热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通过调节阀门PV7007的开度,使加压塔回流罐V705压力维持在0.65MPa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通过调节FV7014开度,给再沸器E706B加热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通过调节TV7027开度,给再沸器E706A加热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投用转化气分离器V709液位控制阀LIC7027,设定50%投自动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通过调节阀门HV7001的开度,使常压塔回流罐压力维持在0.01MPa
该步骤为扣20.00 0.00 常压塔压力大于0.03Mpa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开脱盐水阀VA7005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开回流泵P702A入口阀VD7006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启动泵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开泵出口阀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手动打开调节阀FV7004,维持回流罐V703液位在40%以上
该步骤为质10.00 0.00 回流罐V703液位维持在50%
该步骤为扣20.00 0.00 预塔的回流罐的液位超高
Page 1
Sheet1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手动打开调节阀FV7013,维持回流罐V705液位在40%以上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开回流泵P704A入口阀VD7010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启动泵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开泵出口阀
该步骤为质10.00 0.00 回流罐V705液位维持在50%
该步骤为扣20.00 0.00 加压塔的回流罐的液位超高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保证回流罐V705回流量,液位无法维持时,逐渐打开LV7014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打开VA7052,采出T702塔顶产品
该步骤为扣20.00 0.00 维持常压塔塔釜液位在80%左右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手动打开调节阀FV7022,维持回流罐V706液位在40%以上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开回流泵P705A入口阀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启动泵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开泵出口阀
该步骤为质10.00 0.00 回流罐V706液位维持在50%
该步骤为扣20.00 0.00 常压塔回流罐的液位超高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保证回流罐V706回流量,液位无法维持时,逐渐打开FV7024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打开VA7054,采出T703塔顶产品
回收塔开车:过程正在300.00 0.00 该过程历时16秒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常压塔侧线采出杂醇油作为回收塔T704进料,分别打开侧线采出阀VD7029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开侧线采出阀VD7030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开侧线采出阀VD7031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开侧线采出阀VD7032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开回收塔T704进料泵入口阀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启动泵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开泵出口阀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手动打开调节阀FV7023(开度>40%)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打开回收塔进料阀VD7033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打开回收塔进料阀VD7034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打开回收塔进料阀VD7035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打开回收塔进料阀VD7036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打开回收塔进料阀VD7037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待塔T704塔底液位超过50%后,手动打开流量调节阀FV7035,与T703塔底污水合并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通过调节FV7031开度,给再沸器E714加热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通过调节阀门VA7046的开度,使回收塔压力维持在0.01MPa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开回流泵P711A入口阀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启动泵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开泵出口阀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手动打开调节阀FV7032,维持回流罐V707液位在40%以上
该步骤为质10.00 0.00 回流罐V707液位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保证回流罐V707回流量,液位无法维持时,逐渐打开FV7036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打开VA7056,采出T704塔顶产品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回收塔侧线采出异丁基油,分别打开侧线采出阀VD7038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打开侧线采出阀VD7039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打开侧线采出阀VD7040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打开侧线采出阀VD7041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打开侧线采出阀VD7042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手动打开调节阀FV7034(开度>40%)
该步骤为质10.00 0.00 调节阀门VA7060,使异丁基油中间罐V708液位维持在50%
调节至正常:过程正在520.00 0.00 该过程历时16秒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待预塔塔压稳定后,设定PIC7003为0.03Mpa投自动。
该步骤为质10.00 0.00 预塔塔压控制在0.03Mpa左右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T701进料温度稳定在72℃后,将TIC7001设置为自动
该步骤为质10.00 0.00 进料温度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当FIC7004稳定后设置16690kg/h投自动。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设定LIC7005为50%
Page 2
Sheet1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将FIC7004设为串级
该步骤为质10.00 0.00 FIC4004流量稳定在16690kg/h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当P703出口流量稳定,设定FIC7002为35176kg/h投自动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待LIC7001稳定后,设定为50%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将FIC7002设为串级
该步骤为质10.00 0.00 预塔塔釜液位
该步骤为质10.00 0.00 FIC7002流量稳定在35176kg/h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当FIC7005为11200kg/h稳定后,投自动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设定TIC7005为77.4℃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将FIC7005设为串级
该步骤为质10.00 0.00 塔釜温度稳定在77.4℃
该步骤为质10.00 0.00 FIC7005流量稳定在11200kg/h
该步骤为质10.00 0.00 加压塔压力控制在0.7MPa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设定LIC7014为50%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当FIC7013为37413kg/h稳定后,投自动
该步骤为质10.00 0.00 FIC7013流量稳定在37413kg/h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当FIC7007为22747kg/h稳定后,投自动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设定LIC7011为50%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将FIC7007设为串级
该步骤为质10.00 0.00 加压塔塔釜液位
该步骤为质10.00 0.00 FIC7007流量稳定在22747kg/h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当FIC7014为15000kg/h稳定后,投自动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设定TIC7027为134.8℃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将FIC7014设为串级
该步骤为质10.00 0.00 加压塔塔釜温度稳定在134.8℃
该步骤为质10.00 0.00 FIC7005流量稳定在11200kg/h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设定LIC7024为50%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当FIC7022为27621kg/h稳定后,投自动
该步骤为质10.00 0.00 FIC7022流量稳定在27621kg/h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设定LIC7021为50%
该步骤为质10.00 0.00 常压塔塔釜液位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当FIC7036为135kg/h稳定后,投自动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设定LIC7016为50%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将FIC7036设为串级
该步骤为质10.00 0.00 FIC7036流量稳定在135kg/h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设定FIC7032为1188kg/h
该步骤为质10.00 0.00 FIC7032流量稳定在1188kg/h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当FIC7035为346kg/h稳定后,投自动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设定LIC7031为50%
该步骤为质10.00 0.00 回收压塔塔釜液位
该步骤为质10.00 0.00 FIC7035流量稳定在346kg/h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当FIC7031为700kg/h稳定后,投自动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设定TIC7065为107℃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将FIC7031设为串级
该步骤为质10.00 0.00 回收塔塔釜温度稳定在107℃
该步骤为质10.00 0.00 FIC7031流量稳定在700kg/h
投用联锁:过程正在评70.00 0.00 该过程历时16秒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待泵运行稳定后,投用P702联锁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待泵运行稳定后,投用P703联锁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待泵运行稳定后,投用P704联锁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待泵运行稳定后,投用P705联锁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待泵运行稳定后,投用P706联锁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待泵运行稳定后,投用P709联锁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待泵运行稳定后,投用P711联锁
扣分步骤:过程正在评0.00 0.00 该过程历时16秒
Page 3
Sheet1
该步骤为扣50.00 0.00 未经允许打开VA7012向地下槽排液!
该步骤为扣50.00 0.00 未经允许打开VA7023向地下槽排液!
该步骤为扣50.00 0.00 未经允许打开VA7035向地下槽排液!
该步骤为扣50.00 0.00 未经允许打开VA7034向地下槽排液!
该步骤为扣50.00 0.00 未经允许打开VA7058向地下槽排液!
思考题:过程正在评分120.00 0.00 该过程历时16秒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思考题1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思考题2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思考题3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思考题4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思考题5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思考题6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思考题7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思考题8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思考题9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思考题10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思考题11
该步骤未操10.00 0.00 思考题12
Page 4
Sheet1
待T701塔顶压力大于0.02MPa时,调节预塔排气阀PIC7003开度,使塔顶压力维持在0.03MPa左右
当加压塔T702塔底液位超过60%后,手动打开塔釜液位调节阀FV7007,向常压塔T703进料
通过调节阀门PV7007的开度,使加压塔回流罐V705压力维持在0.65MPa
通过调节阀门HV7001的开度,使常压塔回流罐压力维持在0.01MPa
Page 5
Sheet1
常压塔侧线采出杂醇油作为回收塔T704进料,分别打开侧线采出阀VD7029
待塔T704塔底液位超过50%后,手动打开流量调节阀FV7035,与T703塔底污水合并
Page 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