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矿井应急救援实践技能操作第三部分考核-试卷1. 闻警出动(10 分钟,5分)(1)闻警出动(7分钟,3分)救援小队在地面救援指挥中心接警后,队长在第一时间按响警报电铃,分项计时开始。接警后由队长按要求将事故救援内容,包括事故类别、事故地点、遇险人数及救援任务、救援计划填写在救援行动计划表上,随后集合队伍,并根据事故类型向小组成员布置救援任务,以队长报告任务布置完毕停止计时。少填、漏填1项扣1分,扣完为止。超时该项不得分。(2)地面救援指挥中心汇报(3分钟,2分)参赛队任务布置完毕后,由队长向地面救援指挥中心按规定进行汇报,主要包括救援小队名称(代码)、队长姓名(代码)、队员人数、救援任务、确定的救援路线、救援时间等,评分标准以小队人员齐全、列队整齐、报告词无误,该项得满分,否则,该项不得分。报告范文:“报告指导员,xx小队接xx矿调度室电话报警,x月x日x时x分,在该矿井xx工作面xx米处出现透水事故,目前该矿仍有2名矿工被困井下。我小队具体负责本次井下救援任务,由xx担任本次救援小队队长,小队人员共计4人。救援时间为xx日xx时至xx日xx时,拟定救援路线为……,汇报结束,请指示!”2. 救援准备(20分钟,5分)参赛队员集合完毕后,至井下救援基地进行救援准备,由队长按下井下救援基地计时器开始计时。准备内容包括根据事故类型选取仪器设备、战前检查、领取空白矿图等。参赛队全部队员必须参加战前检查,缺人、超时该项均不得分。(1)进入灾区装备齐全(0.5分)进入灾区携带的装备、工具、检测仪器齐全。缺少装备1件及以上,该小项不得分。(2)仪器完好(0.5分)要求附件齐全,正压氧气呼吸器氧气压力不低于18Mpa,随时可用。有1件及以上仪器不符合要求,该小项不得分。(3)正压氧气呼吸器的佩戴正确(1分)队长发出口令,全体队员进行氧气呼吸器的佩戴,直至连接好面罩并戴入头部、打开气瓶、收紧系带为止,此部分要求25s内小队全体成员完成。佩戴操作完成后立即举手示意,全部示意完后,队长下达命令,摘下面罩,关闭氧气瓶,开始进行呼吸器的自检。(4)正压氧气呼吸器自检内容和程序正确(2分)队长喊口号进行集合,队员面向队长站好队。检查内容和程序:检查外壳→检查呼吸两阀灵活性→检查呼气阀→检查吸气阀→检查整机气密→检查整机排气→连接并佩戴面罩→打开气瓶→收紧面罩系带,检查面罩气密性→检查自动补气→检查手动补气→观看压力表→检查附件:哨子。(执行AQ1009-2007规定),要求队长逐条下达全部命令(包括判断方法:如检查呼气阀,要求口述出“捏住吸气软管,口含三通吸气,吸不动即为正常”),队长下达完一条,队长和队员共同做出一条。符合以上要求得5分。参赛队未全部参加、丢项或顺序颠倒,每出现一次扣0.5分(顺序颠倒,只扣1次),扣完为止。(5)互检正确(0.5分)互检内容:目检及触摸压力表、面罩、头带、呼吸软管、呼吸器盖是否扣牢、安全帽、矿灯和人员状态。其中,队长与副队长进行互检,2号与3号互检。检查过程要逐条口述是否正常,漏检1项及以上,该项不得分。(6)撤出灾区装备齐全(0.5分)参赛队携带的装备及仪器不得滞留在灾区,滞留装备1件及以上,该项不得分。3. 灾区侦查与灾害技术处理、遇险人员救治(120分钟,45分)(1)参赛队人数及队员间距满足要求(1分)参赛队进入灾区不得少于4人,且在侦查期间,队员应在互为可见范围内行动(烟雾区除外),即各队员之间距离不可超过9m,有队员远离范围1人次及以上的,该项不得分。(2)侦查路线正确,角色顺序正确(1分)参赛队按照一定路线,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以与侦察巷道呈斜交式前进进行侦查,若改变侦查路线,需报告至井下救援基地裁判长同意,否则该项不得分;侦查前进时队长在前,副队长在队列后;返回时相反。出现1次及以上错误,该项不得分。(3)行进方式及信号使用正确(1分)参赛队应采用红外线测距仪,对前进巷道进行距离测定,且在前进或撤退时,队员不可出现奔跑现象。违反规定,该项不得分;参赛队应按《矿山救护规程》正确使用信号(根据竞赛场景设计,可由队长直接下达口令或使用哨子发出信号。若使用哨子,1声停止、2声前进、3声撤退)。不正确使用1次及以上,该项不得分。(4)信息汇报及时(1分)参赛队在灾区处理事故、井下救援前,应由队长发出处理命令,对应队员按照队长命令行动,禁止擅自处理。违反1次及以上,该项不得分。(5)正确检测气体(2分)参赛队应在下列地点使用指定仪器或多功能气体检测仪(CD5)正确检测气体浓度:气体告示牌、冒落区两侧、风障、风门、火区、密闭、局部通风机、电器开关、遇险遇难人员和竞赛规定的地点,每个地点只需检测1次。漏检1处扣0.2分,数据测定错误、方法不正确或达不到精度要求每出现1次扣0.2分,扣完为止。检测气体种类: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气(氧气不要求实测)。检测气体方法:检测仪器位置符合要求。检测甲烷时,检测仪位置高于头部;检测一氧化碳时,检测仪位置与胸平齐;检测氧气时检测仪应位于腰部或腰部稍下;检测二氧化碳时,检测仪应位于膝盖以下、地面以上。检测上述气体时,动作应有明显停顿,停顿时间2秒;每次气体检测结果,必须口述确认。(6)安全防护(4分)①正确佩用氧气呼吸器(1分)违反下列要求时,违反1次扣1分,扣完为止。A. 参赛队自佩用氧气呼吸器开始计时,20分钟内必须在停留状态下互检1次,因呼吸器故障再次进入灾区时,同样要进行此项检查。B. 参赛队员身体不适或呼吸器出现故障,应按《矿山救护规程》要求采取措施处理。②正确使用和检测带电设备(2分)。不得违反《煤矿安全规程》中对使用带电设备有关规定,违反1次扣1分,扣完为止。③正确使用救生索(1分)烟雾巷道侦察时,队员应使用救生索连接。没有正确使用救生索,该项不得分。(7)正确抢救遇险人员(15分)违反下列任何一项要求,每出现一次扣0.2分,直至扣完为止。①进入灾区,参赛队发现遇险人员,具备抢救条件时,应立即采取抢救措施。不具备抢救条件时,应先创造条件救人。抢救人员条件:不能使伤员暴露在污浊空气中,顶板支护良好,以及不受其他因素威胁。污浊空气:氧气浓度低于20%、一氧化碳浓度超过24ppm,其他有毒有害气体超过《煤矿安全规程》规定。②应将现场抢救后的伤员,采用三人平托法搬运伤员至担架,并迅速安全地转移到井下救援基地或指定地点,不许从事其他与抢救伤员无关的工作,行走不便的伤员要抬运出灾区。③在灾区内及救护过程中应至少安排1人专门看护伤员,并每3分钟安慰伤员一次,队员与伤员之间的距离不得超过3米。④在对遇险人员进行救治时,应根据遇险人员窒息、骨折的不同伤情,进行现场心肺复苏和止血及固定处置,并用担架将遇险人员运送到指定地点。救治时,应按照以下要点进行:A:队长应先根据现场提示牌板在确认周围安全的前提下判断伤员伤情,随后进行现场急救;B: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保护保护伤员方法:将伤员放到担架上,给伤员颈部以下盖上毯子,用2条绷带或带子,将伤员固定在担架上,一条绑住身体躯干,一条绑住双腿,带子应与伤员的身体相垂直。C:伤员骨折固定方法正确(现场主要布置四肢骨折伤员)⑤现场心肺复苏(CPR580模拟假人)操作规范:A:确认现场安全:四周张望,确认现场安全。B:靠近伤员判断意识:轻拍患者肩部,大声呼叫伤员,耳朵贴近伤员嘴巴。C:呼救:环顾四周呼喊求救,队长派一名队员向调度室汇报,解衣松带、摆正体位。D:判断颈动脉、判断呼吸:手法正确(单侧触摸,时间不少于5s不大于10s),判断时用余光观察胸廓起伏,判断后报告无脉搏,无呼吸。E:胸外按压定位:胸骨柄与两个乳头的交点,一手掌根部放于按压部位,另一手掌平行重叠于该手手背上,手指并拢,以掌根部接触按压部位,双臂位于伤员胸骨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F:胸外按压:按压前口述按压开始,按压频率每1分钟120次,按压幅度为胸腔下陷5-6cm(每循环按压30次,时间15-18s)。G:畅通气道:清理口腔,摆正头型。H:打开气道:使用压额提颌法,确保下颌与耳朵的连线与地面垂直。I:吹气:吹气时看到胸廓起伏,吹气完毕后立即离开口部,松开鼻腔,视伤员胸廓下降后,再吹气。J:吹气按压连续5个循环:连接仪器,打开考核模式,进行按压、吹气连续操作。按照机器提示2分钟内完成五个循环。K:整理:安置患者,整理服装,摆好体位。L:分工协作,队长下达口述指挥,与队员协同操作。⑥伤员止血、包扎操作规范:伤员止血、包扎与骨折固定救援任务,由队长指令小组3名队员负责实施。A:操作前准备向伤者表明身份→安慰伤者,告知伤者不能随意活动,告知伤者配合检查→检查伤者头部、面部、胸部及四肢→报告伤情→根据需要选择所需物品。B:伤员止血要点及操作口述说明上臂止血要点,包括:止血位置;止血带捆绑要求;止血时间规定;标记要求。止血操作:队长向裁判报告止血可以开始,之后裁判宣布止血开始计时,计时前止血人员手中不能接触止血物品。队员按照上述要点进行止血操作,25s内完成止血任务,超时该项不得分。C:创伤包扎:包扎前伤口处理:对包扎部位进行消毒,对包扎部位使用棉垫或纱布垫敷。螺旋反折包扎:举手示意裁判包扎开始,准备计时;先将绷带缠绕患者受伤肢体处两圈固定,然后由下而上包扎肢体,每缠绕一圈折返一次。折返时按住绷带上面正中央,用另一只手将绷带向下折返,再向后绕并拉紧,每绕一圈时,遮盖前一圈绷带的2/3,露出1/3;绷带折返处应尽量避开患者伤口;包扎要求覆盖整个前臂;包扎结束后末端使用胶布固定。要求:计时开始60s内完成包扎任务,超时按标准对应扣分。⑦伤员骨折固定方法:A:队员准备好物品后由队长示意裁判计时开始,计时前队员不可接触任何骨折固定物品;B:用两块木板加垫后,放在小腿的内侧和外侧;C:用布带固定小腿骨折的上下两端、大腿中部、膝关节;D:踝关节使用用“8”字形固定。要求:伤员骨折固定需在50s内完成任务,超时按标准对应扣分。(8)井下灾害技术处理(15分)①水灾事故处理(10分)指定救援小队中的3名队员对水淹区进行排水,并按照以下要求进行操作,违反1项扣0.5分,扣完为止。水泵接线操作应符合以下规范要求:A. 打开磁力启动器上接线箱盖前应检测瓦斯含量;B. 停止并闭锁磁力启动器手把;C. 停止并闭锁分路馈电开关;D. 在指定位置剁电缆、放工具。E. 检查兆欧表是否良好(表笔开路、短路试验);F. 使用摇表检查电缆绝缘(摇测电缆一相芯线对地间的绝缘电阻),并进行放电。G. 电缆、垫片及压线板安装顺序正确,安装尺寸及位置符合《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时间规定要求:该小项从参赛小队挂牌停电开始计时,需30分钟内完成接电、排水任务,超时未完成的,终止该项比赛,继续下一步比赛任务。②局部瓦斯排放(5分)初始状态为:局部通风机停机,风筒已被拆开。主要操作项目有:开风机、风筒的双反边连接、联络与控风。风筒连接需符合以下规定,每违反1项扣0.5分,扣完为止。局部通风机及风筒连设:现场共3节风筒,2个接口:A. 风筒接口处采用双反边方式连接,且不应出现脱扣、漏风现象;B. 风筒供风时出风口稳定,不出现摆动现象;C. 风筒吊环齐全,无缺失;D. 风筒通风时搭接处未出现断开现象。E. 不得采用“一风吹”。联络与控风:A. 队长派1名队员监测回风流瓦斯浓度;B. 瓦斯浓度过小可以示意控风人员松开风筒(或收紧三通岔口),减阻放风。瓦斯浓度接近1.5%要通知控风人员收紧风筒(或松开三通岔口)增阻控风。控风可采用绳子扎结风筒(或三通岔口),通过松紧度来实现。C. 整个过程禁止采用一风吹。时间规定要求:该小项从参赛小队侦查至风机处开始计时,需15分钟内完成连接风筒、控风排放瓦斯任务,超时未完成的,终止该项比赛,继续下一步比赛任务。(9)矿图及现场标注(5分)正确标注矿图,参赛队应将侦察到的情况正确标注在矿图上,漏填、位置不正确,每出现1项扣0.5分,扣完为止。(1)队长收到空白矿图后,在进入灾区前,应在井下救援基地牌板上清楚填写队名代码、日期等信息。(2)应在矿图上标注的内容:工作面和停留点气体浓度,井下救援基地、通风设施、风流方向、测风站及风量、巷道主要机电设备、水淹区、冒落区、火区、遇险遇难人员等。(3)以上需要标注的物体应按自设图例进行标注,本届比赛不在统一图例。(4)参赛队应在工作面、风门、密闭、发现遇险遇难人员处、冒落区、支护损坏地点做好侦察标记。标记方法:参赛队安放对应小队标牌(组委会统一提供)。(5)送电、改变通风的时间必须标记在现场(投放标牌)和矿图上。矿井灾害应急救援技术行动计划(样表)矿井灾害应急救援技术行动计划(样表)1. 参赛队伍代码:GZ-01(参赛队代码) 任务名称:xx 煤矿井下救援事故性质:透水事故 事故地点:回风大巷 1100m 处完成任务小队人数:4 人2. 井下救援基地设置位置:皮带大巷永久避难硐室3. 事故概述:2021 年 x 月 x 日 x 时 x 分,在位于 x 市 x 区的 xx 矿回风大巷 1100m 处发生透水事故,截止到目前,有两名工作人员未能及时升井,情况不明。4. 救援战斗行动计划:队长全面负责小队救援任务安排及分配工作;2 号队员负责矿图填绘及风速实任务分工 测工作;3 号队员……井下基地 皮带大巷永久避难硐室井下救援基地→皮带大巷→综采工作面运输顺槽→综采工作面→综采工作面侦查路线回风顺槽→综掘工作面→井下救援基地5. 计划工作时间:自 2021 年 x 月 x 日 x 时 x 分——2021 年 x 月 x 日 x 时 x 分2021 年矿井灾害应急救援技术(高职组)矿井应急救援数字化指挥编辑考核评分细则2021 年矿井灾害应急救援技术(高职组)矿井应急救援数字化指挥编辑考核模块成绩占整个竞赛成绩的 25%,为便于计算,该模块仍然按总分 100 分评分、统计,再乘于 25%后方为最终成绩。矿井应急救援数字化指挥编辑考核评分总表参赛队代码 参赛时间:上午 ,下午 ;顺序号: 月 日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完成时间评分标准 本项共5部分,总分100分。 赛项标准时间 240min第一部分 三维矿井构建 得 分第二部分 综采工作面设备布置 得 分第三部分 联采工作面设备布置 得 分第四部分 综掘工作面设备布置 得 分第五部分 矿山救援想定编辑 得 分合 计 得 分当值裁判(签名): 裁判长(签名):1三维矿井构建评分表 1参赛队参赛时间:上午 ,下午 ;顺序号: 月 日代码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完成时间时序号间 扣分原因及规定 扣分标准 扣 分三维矿井构建:标准分40分 考试时间内完成是否存在短缺巷道、错画巷道现象:标准分25 每不满足1条巷道,扣0.51 0.5× =分 分,扣完为止是否按参数要求设置巷道,包括巷道名称、材 每不满足1条巷道,扣0.52 0.5× =质、大小等:标准分10分 分,扣完为止是否按图要求设置通风构筑物(风门/风窗):标 每不满足1项,扣0.5分,3 0.5× =准分3分 扣完为止每不满足1项,扣0.5分,4 是否按图要求设置变电所:标准分1分 0.5× =扣完为止每不满足1项,扣0.5分,5 是否按图要求设置避难硐室:标准分1分 0.5× =扣完为止6 小计扣分7 本小项 实际得分当值裁判(签名): 裁判长(签名):2综采工作面设备布置评分表 2参赛队参赛时间:上午 ,下午 ;顺序号: 月 日代码开始时结束时间 完成时间间时间序号 扣分原因及规定 扣分标准 扣 分综采工作面设备布置:标准分8分 考试时间内完成没有布置该设备或该设备位置布置1 双滚筒采煤机:标准分0.5分不合理,扣0.5分刮板输送机(机头、机身、机尾):标准 没有布置该设备或该设备位置布置2分0.5分 不合理,扣0.5分没有布置该设备或该设备位置布置3 液压支架:标准分0.5分不合理,扣0.5分没有布置该设备或该设备位置布置4 单体支柱:标准分0.5分不合理,扣0.5分没有布置该设备或该设备位置布置5 破碎转载机:标准分0.5分不合理,扣0.5分电气设备(组合开关、隔爆开关):标准 没有布置该设备或该设备位置布置6分0.5分 不合理,扣0.5分带式输送机(机头、机身、机尾):标准 没有布置该设备或该设备位置布置7分0.5分 不合理,扣0.5分没有布置该设备或该设备位置布置8 隔爆水棚:标准分0.5分不合理,扣0.5分牌板(瓦斯检查牌、巷道里程牌、逃生路 没有布置该设备或该设备位置布置9线牌):标准分0.5分 不合理,扣0.5分设备列车(矿车牵引头、移动变电站、乳 每缺少其中一项设备或该设备位置10 化液泵站、喷雾泵站、矿车)标准分:1.5 布置不合理,扣0.5分,扣完为止 0.5× =分没有布置该设备或该设备位置布置11 矿用电话:标准分0.5分不合理,扣0.5分没有布置该设备或该设备位置布置12 监控分站:标准分0.5分不合理,扣0.5分没有布置该设备或该设备位置布置13 电缆:标准分0.5分不合理,扣0.5分没有布置该设备或该设备位置布置14 供水施救装置:标准分0.5分不合理,扣0.5分15 小计扣分16 本小项 实际得分当值裁判(签名): 裁判长(签名):3联采工作面设备布置评分表 3参赛队参赛时间:上午 ,下午 ;顺序号: 月 日代码开始时结束时间 完成时间间时间序号 扣分原因及规定 扣分标准 扣 分联采工作面设备布置:标准分6.5分 考试时间内完成没有布置该设备或该设备位置布置1 连续采煤机: 标准分0.5分不合理,扣0.5分没有布置该设备或该设备位置布置2 梭车: 标准分0.5分不合理,扣0.5分没有布置该设备或该设备位置布置3 给料机: 标准分0.5分不合理,扣0.5分没有布置该设备或该设备位置布置4 破碎转载机: 标准分0.5分不合理,扣0.5分带式输送机(机头、机身、机尾): 标准 没有布置该设备或该设备位置布置5分0.5分 不合理,扣0.5分没有布置该设备或该设备位置布置6 局部通风机(风筒): 标准分0.5分不合理,扣0.5分没有布置该设备或该设备位置布置7 隔爆水棚: 标准分0.5分不合理,扣0.5分没有布置该设备或该设备位置布置8 激光定位仪: 标准分0.5分不合理,扣0.5分牌板(瓦斯检查牌、巷道里程牌、逃生路 没有布置该设备或该设备位置布置9线牌): 标准分0.5分 不合理,扣0.5分没有布置该设备或该设备位置布置10 电缆: 标准分0.5分不合理,扣0.5分没有布置该设备或该设备位置布置11 供水施救装置: 标准分0.5分不合理,扣0.5分没有布置该设备或该设备位置布置12 矿用电话: 标准分0.5分不合理,扣0.5分没有布置该设备或该设备位置布置13 监控分站: 标准分0.5分不合理,扣0.5分14 小计扣分15 本小项 实际得分当值裁判(签名): 裁判长(签名):4综掘工作面设备布置评分表 4参赛队参赛时间:上午 ,下午 ;顺序号: 月 日代码开始时结束时间 完成时间间时间序号 扣分原因及规定 扣分标准 扣 分综掘工作面设备布置:标准分5.5分 考试时间内完成没有布置该设备或该设备位置布置1 单头掘进机不合理,扣0.5分没有布置该设备或该设备位置布置2 电气设备(组合开关、隔爆开关)不合理,扣0.5分没有布置该设备或该设备位置布置3 带式输送机(机头、机身、机尾)不合理,扣0.5分没有布置该设备或该设备位置布置4 局部通风机(风筒)不合理,扣0.5分没有布置该设备或该设备位置布置5 隔爆水棚不合理,扣0.5分没有布置该设备或该设备位置布置6 激光定位仪不合理,扣0.5分牌板(瓦斯检查牌、巷道里程牌、逃生路 没有布置该设备或该设备位置布置7线牌) 不合理,扣0.5分没有布置该设备或该设备位置布置8 电缆不合理,扣0.5分没有布置该设备或该设备位置布置9 供水施救装置 不合理,扣0.5分没有布置该设备或该设备位置布置10 矿用电话不合理,扣0.5分没有布置该设备或该设备位置布置11 监控分站不合理,扣0.5分12 小计扣分13 本小项 实际得分当值裁判(签名): 裁判长(签名):5矿山救援想定编辑评分表 5参赛队参赛时间:上午 ,下午 ;顺序号: 月 日代码开始时结束时间 完成时间间时间序号 扣分原因及规定 扣分标准 扣 分矿山救援想定编辑:标准分40分 考试时间内完成没有布置该灾害或该灾害位置布置1 灾害布置:标准分2分不对,扣2分没有布置井下基地或井下基地位置2 井下基地布置:标准分2分布置不对,扣2分每发现一个伤员没有布置或位置布3 伤员布置:标准分4分 2× =置不合理,扣2分,扣完为止按照最优路径编制救援路线,要求在行进速度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的巷道交叉点最少、路径最短、处理的事故事故救援路线设计符合标准要求:标准分4 难度最小、最先到达伤员所在位置为32分原则,得满分;非最优路径,但仍能完成救援任务,得24分;非最优路径,不能完成救援任务,该项不得分。5 小计扣分6 本小项 实际得分当值裁判(签名): 裁判长(签名):6矿井应急救援技术理论知识检测试卷考试说明矿井应急救援技术理论知识检测考试包含:判断、单选、多选三种题型,试题数量40道,考试时间30分钟。题库现有题目210道,考试过程中随机抽取40道组成考试试卷,确保每名考生考试内容的差异性。考试过程按百分制组卷,考试完毕后,按照总分20分进行折算。202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矿井灾害应急救援赛项 (评分表) 第 3 部分矿井应急救援实践技能考核:1.闻警出动参赛队代码 参赛时间 月日上、下午时分1 完成用时 1 成绩 2 完成用时 2 成绩标准 总计 10 分钟,5 分总成绩: 总用时: ′ ″第 1 部分考核标准及扣分规定(7 分钟,3 分) 第 2 部分考核标准及扣分规定(3 分钟,2 分)考核标准及规定:接听电话并填写救援计划:1.接听电话后,队长第一时间按响警报电铃。(0.2 分)2. 填写救援行动计划书,包含事故发生时间、考核标准及规定:类别、单位、地点、遇险人数、救援任务名称、救队长整齐队伍后,向裁判请示汇报开始,同时开始援队伍名称和人数。(1 分)计时。3.按要求集合队伍(立正、稍息、看齐、报数),1. 汇报时说明救援小队名称(代码),队长(代并进行事故概述说明及布置救援任务。(0.4 分)码),小组队员总人数,救援任务(含事故地点、事4.队长进行事故概述说明,要求说明事故时间、故发生时间、事故类型、遇险人数),并明确救援路发生事故单位、事故类型、发生地点、遇险人数。线和救援时间。(1.6 分)(0.6 分)2. 小队队列整齐,人员齐全。(0.4 分)5.小队队员分工明确,且每一位队员均有任务。扣分规定:(0.4 分)以上 1 处未按照要求完成,扣 0.2 分;汇报顺序出6.队长陈述救援指挥部确定的救援路线,队员现颠倒,按 1 次错误扣分;超时,扣 1 分;扣分上有回应,并示意裁判任务布置完毕,停止计时。(0.4限为 2 分。分)扣分规定:以上 1 处未按要求完成,扣 0.2 分;汇报顺序出现颠倒(3 项以内),按 1 次错误扣分,依次累加;超时,扣 1 分;扣分上限为 3 分。裁判签名裁判长签名注:评分时,裁判使用红色签字笔圈出选手未完成或完成错误选项,并将扣分填入表格,签字后将所有评分卡及行动计划书装入档案袋,密封后交由助理裁判。202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矿井灾害应急救援赛项 (评分表) 第 3 部分矿井应急救援实践技能考核:2.救援准备(2-1)参赛队代码 参赛时间 月日上、下午时分完成用时 成绩标准 总计 20 分钟,4.5分小队填写牌板及下井时间:时分投放标牌数量:考核标准及扣分规定1. 装备准备及完好性检查(1 分)1.1 准备装备(0.5 分)HYZ4 氧气呼吸器 4 台、压缩氧自救器 1 台、多种气体检测仪 1 台、红外线测距仪 1 台、便携式瓦检仪 1 台、医疗急救箱 1 个、秒表 1 块、担架 1 副、保温毯 1 条、救生索 1 根、电工工具 1 套、小队投放标牌 1 本、探险棍 1 根、启动器密封圈 1 个。物品少带,每出现 1 次扣 0.5 分。1.2 设备完好性检查(0.5 分)小队准备物品时,需汇报所检查物品是否完好或正常,特别对压缩氧自救器、多种气体检测仪、红外线测距仪等物品检查时,需挑选完好仪器,并口头说明压力是否正常、电量是否充足,电器设备开、关机是否正常,发现故障需向裁判报告,并准许更换。以上装备或工具短缺 1 项扣 0.5 分;完好性检查不到位,或丢项,每发现 1 处扣 0.5 分。人为损坏设备,该项不得分。2. 氧气呼吸器佩戴(1 分,需在 25s 内全部完成)2.1 队长请示裁判并下发佩戴命令;2.2 佩戴顺序符合规范要求:双手托住呼吸器→将呼吸器越过头顶→将两条背带分别放在两肩上→将呼吸软管放在胸前→扣紧胸带→扣紧腰带→固定压力表→连接面罩→将面罩带入头部→打开氧气瓶→收紧头带,并举手示意佩戴结束。佩戴顺序错误,每出现一次扣 0.5 分;顺序颠倒(3 项以内),按错误 1 次扣分,依次累加。超时不得分。裁判签名裁判长签名注:评分时,裁判使用红色签字笔圈出选手未完成或完成错误选项,并将扣分填入表格,签字后将所有评分卡装入档案袋,密封后交由助理裁判。202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矿井灾害应急救援赛项 (评分表) 第 3 部分矿井应急救援实践技能考核:2.救援准备(2-2)参赛队代码 参赛时间 月日上、下午标准 总计 20 分钟,4.5分考核标准及扣分规定3. 氧气呼吸器自检(2 分)3.1 队长下发集合口令,小队横队面向队长按照口令同时依次自检。(0.2 分)3.2 自检顺序及口述标准为:(1.8 分)→双手轻拍呼吸器外壳,检查是否有松动→检查呼吸两阀灵活性,双手捏紧呼吸软管,短促呼吸,听到阀门开、关的声音为合格→检查呼气阀,捏紧吸气软管,口含三通吸气,吸不动即为正常→检查吸气阀,捏紧呼气软管,口含三通呼气,呼不动即为正常→检查整机气密性:口含三通用力吸气,无气可吸时,舌头有往下压的感觉→检查整机排气:口含三通用力呼气,听到排气阀打开排气声为合格→连接面罩,将颈带挂在颈勃上,戴好面罩→打开氧气瓶→收紧面罩系带→检查面罩气密性,摆头、无漏气声音为合格→检查自动补给阀,用力吸气,听到吱吱的补气声为合格→检查手动补气阀,按住手补按钮,听到吱吱的补气声为合格→观看压力表,氧气不低于 18Mpa 为合格→检查附件:联络绳、音响哨子齐全为合格。佩戴顺序错误,每出现一次扣 0.5 分;顺序颠倒(3 项以内),按错误 1 次扣分,依次累加。4. 氧气呼吸器互检(0.5 分)4.1 队长下发集合口令,小队横队面向队长,按照 1-4、2-3 的位置排列,依次互检。(0.1 分)4.2 互检顺序及标准(0.4 分)→触摸压力表,观看氧气压力,不低于 18Mpa→触摸面罩,观看透光度是否清晰、漏气→触摸头带,松紧是否适度、头带是否交叉→触摸呼吸软管是否被压、扭曲→触摸呼吸器盖是否扣牢→触摸安全帽、颈带是否戴好→触摸矿灯是否牢固的卡在矿帽上,灯是否明亮→询问人员状态是否良好。被检人回答:良好→以上队长询问,队员依次汇报检查情况→队长向裁判汇报小队检查情况,并领取空白矿图佩戴顺序错误,每出现一次扣 0.2 分;顺序颠倒(3 项以内),按错误 1 次扣分,依次累加。整体项目超时不得分。裁判签名注:评分时,裁判使用红色签字笔圈出选手未完成或完成错误选项,并将扣分填入表格,签字后将所有评分卡装入档案袋,密封后交由助理裁判。202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矿井灾害应急救援赛项 (评分表) 第 3 部分矿井应急救援实践技能考核:3.伤员抢救(2-1)参赛队代码 参赛时间 月日上、下午时分完成用时 成绩标准 总计 45 分钟,15 分小队侦查及抢救伤员时投放标牌数量:考核标准及扣分规定1. 行进间距符合要求(1):不少于 4 人,各队员间距不超过 9m。2. 侦查路线正确(1):条件允许前提下,与巷道斜交前进。3. 行进方式及信号使用正确(1):不出现奔跑,口令及动作一致。4. 信息汇报及时(1):处理事故、救援前,队长下达命令,队员听从队长指令后行动。5. 气体检测方法正确(2):甲烷—高于头顶;CO—与胸部平齐;O2—腰部或腰部稍下;CO2—膝盖以下、地面以上。读数时,有 1-2 秒的停顿。6. 安全防护到位(4):氧气呼吸器每 20 分钟互检 1 次、烟雾巷道救生索使用规范、带电设备使用规范。此栏不列入本栏目计分,出现错误或不到位,只需标记次数即可。操作前准备(1 分):1. 向伤者表明身份;安慰伤者,告知伤者不能随意活动、配合检查;检查伤者头部、面部、胸部及四肢;报告伤情;根据需要选择物品。2. 口述上臂止血带止血要求:含止血位置、止血带不能与皮肤直接接触、松紧度判断、止血时间规定、标记内容、止血带解除条件。上述操作,漏做或做法不符合要求,每出现 1 次扣 0.5 分;顺序颠倒(3 项以内),按错误 1 次扣分,依次累加。1. 止血包扎及骨折固定(6 分)1.1 止血包扎(3 分)1.1.1 止血操作(1 分,25s 内完成),不超过 3 名队员协作→队长向裁判请示开始,裁判宣布开始前,队员手中不能接触止血物品→止血带扎结位置在上臂上 1/3 处,且扎结方法正确→止血部位使用纱布缠绕,扎结后止血带不与皮肤接触→标记内容正确(含位置和时间)1.1.2 包扎操作(2 分,1min 内完成),由 3 名队员协作→对包扎位置进行酒精消毒,并用棉垫或纱布垫敷;→举手示意裁判包扎计时开始,所有队员手中不可有相关物品;→先将绷带缠绕患者受伤肢体处两圈固定,然后由下而上包扎肢体,每缠绕一圈折返一次;折返时按住绷带上面正中央,一只手将绷带向下折返,再向后绕并拉紧;→每绕一圈时,遮盖前一圈绷带的 2/3,露出 1/3,且包扎后扎带的两条折缝呈两条并列直线;→绷带折返处应尽量避开患者伤口,且包扎要求覆盖整个前臂,末端用胶布固定。以上按项目条款计分,即有一项不符合要求,扣 0.5 分,扣完为止。超时扣 1 分。裁判签名裁判长签名注:评分时,裁判使用红色签字笔圈出选手未完成或完成错误选项,并将扣分填入表格,签字后将所有评分卡装入档案袋,密封后交由助理裁判。202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矿井灾害应急救援赛项 (评分表) 第 3 部分矿井应急救援实践技能考核:3.伤员抢救(2-2)参赛队代码 参赛时间 月日上、下午标准 总计 45 分钟,15 分考核标准及扣分规定1.2 骨折固定(3 分,50s 内完成)→固定开始前,队员手中不可有相关物品;→夹板数量及垫布数量符合要求,位置正确(各 2 个,其中护垫分别位于小腿中部和大腿中部)。→夹板用 5 条绷带分别在小腿骨折上下两端、膝、脚踝关节和大腿处扎结,且扎结后垫层不可脱落。→扎结点需位于小腿外侧,呈一条直线。→踝关节需使用“8”字包扎固定,不可脱落。以上按项目条款计分,出现一处不合格,扣 0.5 分。超时扣 1 分。2. 心肺复苏(6 分)(心肺复苏不再进行试按压,直接连机以考核模式操作)→发现伤员,先进行敲帮问顶,再检测气体,不可擅自救援。→选手四处观察,确认抢救现场是否安全。→判断伤员意识:拍伤者肩部,大声呼叫伤员,耳朵贴近伤员嘴巴。→判断颈动脉:手指单侧触摸,时间 5-10s,判断时用余光观察胸廓起伏,判断呼吸和脉搏。→向指挥部模拟汇报,并搬运伤员至临时救援基地。→解衣松带,摆正体位,并再次判断伤员呼吸和脉搏,报告无呼吸和脉搏。→清理口腔,摆正头型;使用压额提颌法打开气道,确保下颌与耳朵的连线与地面垂直。→胸外按压定位:胸骨柄与两个乳头的交点,一手掌根部放于按压部位,另一手掌平行重叠于该手手背上,手指并拢,以掌根部接触按压部位,双臂位于伤员胸骨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按压前口述按压开始,按压频率每分钟 120 次,按压幅度为胸腔下陷 5-6cm(每循环按压 30 次,时间 15-18s)。第①次: s;第②次 s;第③次 s;第④次 s;第⑤次 s(即五个按压循环)。→吹气:吹气时看到胸廓起伏,吹气完毕后立即离开口部,松开鼻腔,视伤员胸廓下降后,再吹气。→在考核模式下,吹气、按压 5 个循环,由机器提示错误次数和是否抢救成功。→安顿患者,整理服装,摆好体位。→分工协作,队长下达口令指挥,队长或队员操作完成。以上按项目条款计分,即有一项不符合要求,扣 0.5 分,扣完为止。其中按压或吹气错误 1 次扣 0.2分,扣完 2 分为止;抢救不成功,扣 3 分。3. 伤员搬运(2 分)→三名队员位于伤员未受伤一侧,分别在肩、臀和膝部。→单膝跪地,分别抱住伤员的头、颈、后背、臀、膝和踝部,同时起立,不允许伤员出现身体弯曲现象。→伤员脚在前,头在后,抬起时先抬头、后抬脚,放下时先放脚、后放头。→步调一致平稳前进,行进中每 3 分钟安慰伤员 1 次。→止血包扎的对象只需抬起、放下即可,不需搬运。→CPR 需搬运至临时救援基地,救活后无需再次搬运,携带备用的救援设备继续侦查。每发现一次错误,扣 0.5 分,扣完为止。裁判签名裁判长签名注:评分时,裁判使用红色签字笔圈出选手未完成或完成错误选项,并将扣分填入表格,签字后将所有评分卡装入档案袋,密封后交由助理裁判。202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矿井灾害应急救援赛项 (评分表) 第 3 部分矿井应急救援实践技能考核:4.灾害处理(2-1)参赛队代码 参赛时间 月日上、下午时分完成用时 成绩标准 总计 15 分钟,5 分小队侦查及抢救伤员时投放标牌数量:考核标准及扣分规定1. 行进间距符合要求(1):不少于 4 人,各队员间距不超过 9m。2. 侦查路线正确(1):条件允许前提下,与巷道斜交前进。3. 行进方式及信号使用正确(1):不出现奔跑,口令及动作一致。4. 信息汇报及时(1):处理事故、救援前,队长下达命令,队员听从队长指令后行动。5. 气体检测方法正确(2):甲烷—高于头顶;CO—与胸部平齐;O2—腰部或腰部稍下;CO2—膝盖以下、地面以上。读数时,有 1-2 秒的停顿。6. 安全防护到位(4):氧气呼吸器每 20 分钟互检 1 次、烟雾巷道救生索使用规范、带电设备使用规范。此栏不列入本栏目计分,出现错误或不到位,只需标记次数即可。1. 局部瓦斯排放(5 分)局部通风机及风筒连设:→风筒接口处采用双反边方式连接,且不应出现漏风现象;→风筒供风时出风口稳定,不出现摆动现象;→风筒吊环齐全,无缺失;→风筒通风时搭接处未出现断开现象;→不得采用“一风吹”。启动风机:→放开风机前的风筒三通口→启动风机前联络并确认巷道内准备情况;→手指口述风机前后 10m 范围内瓦斯浓度在 0.5%以下。所有准备工作准备完毕的情况下可人工启动风机。联络与控风:→风机开启以后收紧风筒三通至一半左右;→回风口瓦斯监控人员收到瓦斯浓度变化的提示,需要按情况联络通知控风人员:(1)瓦斯浓度接近 1.5%要联络通知控风人员松开风筒。(2)瓦斯浓度过小联络通知控风人员收紧风筒;(3)瓦斯浓度稳定后,联络通知控风人员保持现状。→控风人员根据监控人员发出的指令进行控风操作。→整个过程禁止采用一风吹。操作错误或未按照标准,每出现一次扣 0.5 分,扣完为止。超时扣 2 分。裁判签名裁判长签名注:评分时,裁判使用红色签字笔圈出选手未完成或完成错误选项,并将扣分填入表格,签字后将所有评分卡装入档案袋,密封后交由助理裁判。202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矿井灾害应急救援赛项 (评分表) 第 3 部分矿井应急救援实践技能考核:4.灾害处理(2-2)参赛队代码 参赛时间 月日上、下午完成用时 成绩标准 总计 30 分钟,10.5分小队结束比赛时间:时分侦查过程投放标牌数量:设备归还是否齐全(0.5 分):考核标准及扣分规定1. 行进间距符合要求(1):不少于 4 人,各队员间距不超过 9m。2. 侦查路线正确(1):条件允许前提下,与巷道斜交前进。3. 行进方式及信号使用正确(1):不出现奔跑,口令及动作一致。4. 信息汇报及时(1):处理事故、救援前,队长下达命令,队员听从队长指令后行动。5. 气体检测方法正确(2):甲烷—高于头顶;CO—与胸部平齐;O2—腰部或腰部稍下;CO2—膝盖以下、地面以上。读数时,有 1-2 秒的停顿。6. 安全防护到位(4):氧气呼吸器每 20 分钟互检 1 次、烟雾巷道救生索使用规范、带电设备使用规范。此栏不列入本栏目计分,出现错误或不到位,只需标记次数即可。1. 水灾事故处理(10 分),由 3 名队员协作完成1.1 人为失爆现象操作过程中若出现一次人为失爆现象,扣 2 分,并口头警告;出现两次失爆,取消本项目竞赛。失爆现象主要为:启动器、馈电开关未及时闭锁,即开盖接线操作;启动器上盖或进线腔螺丝未全部拧齐或缺少垫片即送电的;密封圈内径大于引入电缆外径超过 1mm;密封圈与电缆护套之间有其它包扎物;进线喇叭嘴缺金属圈;金属圈放在密封圈里边;密封圈可活动;密封圈刀削后不得出现超过 2mm的刀口;进线嘴电缆可轻易来回抽动;电缆护套进入接线室超过 15mm 或小于 5mm。1.2 操作规范要求→打开磁力启动器上接线箱盖前应检测瓦斯含量,并由操作队员口述瓦斯浓度 1%以下、顶板及周围环境良好,可以操作电气设备→停止并闭锁磁力启动器手把;停止并闭锁分路馈电开关,并悬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标牌;→用验电笔及放电线缆对接线腔接线柱进行验电和放电,并在指定位置剁电缆、放工具;→检查摇表是否良好(表笔开路、短路试验),使用摇表检查电缆绝缘(摇测电缆一相芯线对地间的绝缘电阻),并进行放电。→电缆、垫片及压线板安装顺序正确,安装尺寸及位置符合《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引入装置及接线工艺要求:→引入装置:A 电缆紧固程序、进线嘴压紧但不斜(≤5%),即不得将进线嘴紧至极限位置、螺栓外露扣数大致相同,进线嘴压紧后不晃动;B 电缆压线板紧固,压紧后的压扁量不得超过电缆直径的10%,即电缆压线板处上下各垫两层电缆皮,将螺栓拧紧且外露扣大致相同,同时压板不能相互接触;C 密封圈外径与进线装置内径间隙≤1.5mm,内径与电缆外径差<1mm。→接线工艺:A 各相导线裸露长度小于 10mm;B 接线余头长度在 1~10mm 范围内;C 任一项绝缘不触及其他相导体线;D 每一芯前段线头整齐,须绑扎,切线口线丝无长短不一现象,不压胶皮、薄膜,无毛刺;E 芯线拉紧后地线仍有 10mm 余量;F 弧度适中,三相线不交叉布线;G 接线柱弹簧垫压平;H 腔内洁净无异物,隔爆面要涂防锈油,且隔爆间隙符合要求,密封良好;I 选手比完后,抽电缆检查其胶圈有无损伤。除失爆外,每出现 1 次不规范或错误现象,扣 0.5 分;超时,扣 2 分;扣完为止。裁判签名裁判长签名202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矿井灾害应急救援赛项 (评分表) 第 3 部分矿井应急救援实践技能考核成绩汇总参赛队代码 参赛总用时实践部分用时 实践超时扣分 最终成绩标准 总计 420分钟,100分矿井应急救援技术理论考核(20 分):矿井应急救援技术指挥编辑(25 分):闻警出动得分(5 分):用时:救援准备得分(4.5 分):用时:井下灾区侦查用时:伤员抢救得分(15 分):灾害处理—局部瓦斯排放(5 分):灾害处理—水灾事故处理(10.5 分):行进路线及过程得分(10 分):矿图标注得分(5 分):记分员签名裁判长签名督导组签名井应急救援技术理论知识检测试卷全部题目1(判断题)处理煤(岩)与二氧化碳突出事故时,必须加大灾区风量,迅速抢救遇险人员。矿山救护队进入灾区时要戴好防护眼镜。正确答案:正确2(判断题)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256条规定:(三)消防材料库储存的消防材料和工具的品种和数量应当符合有关要求,并定期检查和更换:消防材料和工具临时挪作他用的必须及时归还。正确答案:错误3(判断题)采区巷道必须设置避灾路线标识。巷道内设置标识的间隔距离:采区巷道不大于200m,矿井主要巷道不大于300m。正确答案:错误4(判断题)煤矿应当立即按照应急救援预案启动应急响应,组织涉险人员撤离险区,通知应急指挥人员、矿山救护队和医疗救护人员等到现场救援,事故结束后上报事故信息。正确答案:错误5(判断题)封闭具有多条进、回风通道的火区,应当同时封闭各条通道:不能实现同时封闭的,应当先封闭主要进回风通道,后封闭次要进回风通道。正确答案:错误6(判断题)封闭具有多条进、回风通道的火区,应当同时封闭各条通道:不能实现同时封闭的,应当先封闭次要进回风通道,后封闭主要进回风通道。正确答案:正确7(判断题)灭火工作必须从火源进风侧进行。用水灭火时,水流应从火源外围喷射,逐步逼问火源的中心:必须有充足的风量和畅通的回风巷,防止水煤气爆炸。正确答案:正确8(判断题)发生煤(岩)与瓦斯突出事故,不得停风和反风,防止风流紊乱扩大灾情。通风系统及设施被破坏时,应当设置风障、临时风门及安装局部通风机恢复通风。正确答案:正确9(判断题)根据《煤和矿安全规程》第263条规定: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时,采煤工作面必须采用后退式开采,并根据采取防火措施后的煤层自然发火期确定采(盘)区开采期限。正确答案:正确10(判断题)区队长应当具备兼职救护队员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在发生险情后第一时间组织作业人员自救互救和安全避险。正确答案:错误11(判断题)煤矿企业应当为从业人员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正确答案:正确12(判断题)井筒施工以及开拓新水平的井巷第一次接近各开采煤层时,发现瓦斯大量增加或者其他异常时,加强通风后可以继续进行掘进。正确答案:错误13(判断题)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252条规定;在井下和井口房,根据需要,可以用不燃性材料搭设立操作间、休息间。正确答案:正确14(判断题)经侦察确认或者分析认定人员己经遇难,并且没有火源时,必须先进行处理,再恢复灾区通风。正确答案:错误15(判断题)不论低瓦斯矿井还是高瓦斯和矿井,每年都应当进行一次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的鉴定工作。正确答案:错误16(判断题)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268条规定:采用阻化剂防灭火时,应当遵守下列规定:选用的阻化剂不得腐蚀机械设备、支架等金属构件,可以不用采取措施。正确答案:错误17(判断题)采区避灾路线上应当敷设供气管路,在供气阀门附近安装供水阀门。正确答案:错误18(判断题)矿井防治水工作中防治水图件至关重要,某矿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修订时间为五个月前,是否违反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正确答案:错误19(判断题)迅速恢复冒顶区的通风。如不能恢复,应当利用压风管、水管或者打钻向被困人员供给新鲜空气、饮料和食物。正确答案:正确20(判断题)巷道交叉口必须设置避灾路线标识。巷道内设置标识的间隔距离:采区巷道小于200m,矿井主要巷道小于300m。正确答案:正确矿井应急救援数字化指挥编辑考试-试卷 7题目一:三维矿井建模(10 分)根据某矿平面示意图,按下列要求进行三维矿井建模恢复。(1)按坐标等比例进行矿图复原。(6.25 分)(2)按图所示设置通风构筑物。(0.75 分)(3)按图所示设置变电所。(0.25 分)(4)按图所示设置避难硐室。(0.25 分)(5)对下列巷道进行命名及相关属性设置(其他采用默认属性)(2.5分)。① 主立井:桶形、上下口宽 3、墙面及断面为岩巷锚喷网支护、地面为水泥地面;② 副立井:桶形、上下口宽 3、墙面及断面为岩巷锚喷网支护、地面为水泥地面;③ 中央回风立井:桶形、上下口宽 3、墙面及断面为岩巷锚喷网支护、地面为水泥地面;④ 内水仓:矩形、宽 6 高 5、墙面及断面为水泥墙面、地面为水泥地面;⑤ 外水仓:矩形、宽 6 高 5、墙面及断面为水泥墙面、地面为水泥地面;⑥ 火药库:拱形、宽 4 墙高 1.8 拱高 1.4、墙面及断面岩巷砌碹支护、地面为水泥地面;⑦ 胶带大巷:拱形、宽 6 墙高 4 拱高 2、墙面及断面为岩巷砌碹支护、地面为水泥地面;⑧ 轨道大巷:拱形、宽 6 墙高 4 拱高 2、墙面及断面为岩巷砌碹支护、地面为水泥地面;⑨ 回风大巷:拱形、宽 6 墙高 4 拱高 2、墙面及断面为岩巷砌碹支护、地面为水泥地面;⑩ 设备及材料硐室:拱形、宽 4 墙高 2 拱高 1.5、墙面及断面岩巷砌碹支护、地面为水泥地面;11 二采区回风巷:拱形、宽 6 墙高 4 拱高 2、墙面及断面为岩巷锚喷支护、地面为水泥地面;12 二采区轨道巷:拱形、宽 6 墙高 4 拱高 2、墙面及断面为岩巷锚喷支护、地面为水泥地面;13 二采区胶带巷:拱形、宽 6 墙高 4 拱高 2、墙面及断面为岩巷锚喷支护、地面为水泥地面;14 变电所:矩形、宽 6 高 3、墙面及断面为岩巷砌碹支护、地面为水泥地面;15 1107 风巷:矩形、宽 6 高 5、墙面及断面为煤巷锚网索钢筋支护、地面为煤巷轨道;16 1108 风巷:矩形、宽 6 高 5、墙面及断面为煤巷锚网索钢筋支护、地面为煤巷轨道;17 1107 运巷:矩形、宽 6 高 5、墙面及断面为煤巷锚网支护、地面为煤巷无轨道;18 1108 运巷:矩形、宽 6 高 5、墙面及断面为煤巷锚网支护、地面为煤巷无轨道;19 1108 综采工作面:矩形、宽 10 高 6、墙面及断面为煤壁、地面为煤巷无轨道;20 1107 综采工作面:矩形、宽 10 高 6、墙面及断面为煤壁、地面为煤巷无轨道;21 2111 综掘工作面:矩形、宽 6 高 6、墙面及断面为岩巷锚网支护、地面为煤巷无轨道;22 1112 综掘工作面:矩形、宽 6 高 6、墙面及断面为岩巷锚网支护、地面为煤巷无轨道;题目二:综采工作面设备布置(2 分)请依据综采工作面实际生产情况,合理布置相关设备于三维巷道模型中,包括但不限于双滚筒采煤机、刮板输送机、液压支架、单体支柱、破碎转载机、电气设备(组合开关、隔爆开关)、带式输送机、隔爆水棚、牌板(瓦斯检查牌、巷道里程牌、逃生路线牌)、设备列车(矿车牵引头、移动变电站、乳化液泵站、喷雾泵站、矿车)、矿用电话、监控分站、电缆、供水施救装置等。题目三:联采工作面设备布置(1.625 分)请依据联采工作面实际生产情况,合理布置相关设备于三维巷道模型中,包括但不限于连续采煤机、梭车、给料机、破碎转载机、带式输送机(机头、机身、机尾)、局部通风机(风筒)、隔爆水棚、激光定位仪、牌板(瓦斯检查牌、巷道里程牌、逃生路线牌)、电缆、供水施救装置、锚杆机、矿用电话、监控分站等。题目四:掘进工作面设备布置(1.375 分)请依据掘进工作面实际生产情况,合理布置相关设备于三维巷道模型中,包括但不限于单头掘进机、电气设备(组合开关、隔爆开关)、带式输送机(机头、机身、机尾)、局部通风机(风筒)、隔爆水棚、激光定位仪、牌板(瓦斯检查牌、巷道里程牌、逃生路线牌)、电缆、供水施救装置、矿用电话、监控分站等。题目五:矿山救援想定编辑(10 分)请根据题目所给的事故案例、某矿井平面布置图以及对应的三维矿井模型,根据要求进行作答。事故案例:2020 年 10 月 30 日 08 时 20 分,在轨道大巷综掘工作面迎头(即 83 号点位)出现透水事故,水已快淹至 58 号点位(A点),水位有缓慢上升的趋势,有 2 名矿工没有升井,据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显示,其中 1 名矿工可能位于回风大巷综掘工作面迎头(84号点位)、另 1 名矿工位于 1107 综采工作面(B 点)。井下救援基地设定于 1 号变电所处(C 点),请设计救援路线。(1)将图中的事故、被困矿工、井下救援基地摆放至三维矿井模型对应的相关区域。(2 分)(2)请根据图中井下救援基地与事故、被困矿工的相对位置,设计最佳救援路线,将途径路线的节点编号依次录入对应的答题区域。(8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一部分:矿井应急救援技术理论知识检测试卷全部题目.pdf 第一部分:矿井应急救援技术理论知识检测试卷考试说明.pdf 第三部分:矿井应急救援实践技能操作考核试题.pdf 第三部分:矿井灾害应急救援技术评分表.pdf 第二部分:矿井应急救援数字化指挥编辑考试评分细则表.pdf 第二部分:矿井应急救援数字化指挥编辑考试试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