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ZT-2021023】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船舶主机和轴系安装赛项正式赛卷(PDF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GZT-2021023】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船舶主机和轴系安装赛项正式赛卷(PDF版)

资源简介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
2021 年“船舶主机和轴系安装”赛项
“轴承负荷的测量、计算与调整”模块试题
(时间:55 分钟)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比赛顺序号:
一、注意事项
1.任务完成总分为 22分,任务完成总时间为 55分钟。
2.参赛团队应在 55分钟内完成任务书规定内容。比赛时间到,比赛结束,选手应立即停止操作,根据裁
判要求离开比赛场地,不得延误。
3.比赛期间,选手连续工作,饮水由赛场统一提供。选手休息或如厕时间均计算在比赛时间内。
4.选手报检时间不计入比赛时间,选手需要在报检时,需按下计时器的暂停键暂停计时,待裁判检查完
毕后,由裁判按计时器的开始键恢复计时。报检期间,选手不得有任何与比赛相关的操作。
5.选手不得自带任何纸质资料、存储工具及通讯工具,如出现较严重的违规、违纪、舞弊等现象,经裁
判组裁定取消比赛成绩; 选手离开比赛场地时,不得将草稿纸等与比赛相关的物品带离比赛现场。
6.参赛选手凭证入场,在赛场内操作期间要始终佩带参赛凭证以备检查,统一穿着大赛提供的服装和安
全帽。
7.提交试卷时需由参赛队队长签比赛顺序号,不得写上姓名或与身份有关的信息,否则成绩无效。
8.参赛选手应严格遵守竞赛规则和竞赛纪律,服从裁判员的统一指挥安排,自觉维护赛场秩序,不得因
申诉或对处理意见不服而停止比赛,否则以弃权处理。
9.参赛选手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工艺准则,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警示,保证人身及设备安全;因操
作失误,致使设备损坏或不能正常使用,或发生人身安全事故不能进行比赛等特殊情况,裁判有权终止比赛。
10.记录附表中数据用黑色水笔填写,表中数据文字涂改后无效。
11.任务书中需由裁判确认的部分,在任务书中已明确标出,参赛选手须先举手示意,提醒裁判评判,裁
判评判后的数据不得再做任何修改。
12.结束比赛时,参赛选手应向现场裁判员举手示意,由现场裁判员记录比赛终止时间;比赛结束后,参
赛选手不能进行任何与竞赛相关的操作,应在裁判监督下完成成果提交后方可离场。
1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二、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请在 55分钟内完成如下工作任务)
根据赛场提供的实验台架校中计算书等技术文件(附件 1)完成以下工作任务:
1.用顶升法测量中间轴承的负荷,测量点的轴向位置偏差≤5mm;
2.绘制顶升曲线图,并计算轴承负荷;
注:(1)顶升曲线图中,上升段直线和下降直线段的有效点均≥5点,且区间分布合理则图形为合理;
(2)顶升曲线图中,上升段直线和下降直线段的有效点为 3~4 点,且区间分布合理则图形为基本合理;
(3)顶升曲线图中,上升段直线和下降直线段的有效点≤2 点或>2 点但区间分布不合理则图形为不合
理;
3.轴承负荷与规定值的偏差≤20%时,为合格,偏差≤10%时,为优秀。当轴承负荷不合格时,应做适当
调整,使其达到合格或优秀状态。调整中间轴承位置后,中间轴与轴承首、尾端左右两侧用 0.05mm 塞尺插入
深度应≥30mm;
4.测量柴油机(6300 左机)输出端第 1个缸的曲柄臂距差,要求分别在 0°,90°,150°,210°,270°
等点测量,测量点偏差应≤5°,按表位法做记录,并计算臂距差值,左右方向的臂距差应为:曲柄销在左侧
的臂距值-曲柄销在右侧的臂距值。
注意:
(1)各任务记录表中“举手”一栏中标有“ ”图形的,要求选手在自检合格后须举手示意,由选手
把结果操作给裁判判定,由裁判签字确认。每次在顶升测量时,千斤顶的安装位置和百分表安装位置及调零
都需要举手示意,提请裁判判定。曲柄臂距差测量时,结果记录只有一次判定机会,一经判定不得修改记录。
(2)轴承负荷测量时,轴承的地脚螺栓应处于锁紧状态。
(3)轴承负荷测量时,顶升高度应不超过 0.5mm。若顶升高度超过 0.5mm,则应泄掉油压,重新顶升,
否则按违规操作,顶升曲线按不合理 0 分计。
(4)用 Execl 绘制的顶升曲线图形文件应以比赛顺序号命名,并保存在计算机桌面上,以备查验。否则
相应的顶升曲线图和计算结果均按不合格 0 分计算。
(5)量具、仪表均校验合格;工具、工装视为标准件。
2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三、具体任务及要求
任务 1、用顶升法测量中间轴承的负荷
液压千斤顶和百分表安装记录表
序号 内容 结果记录 需举手
轴向位置
1 液压千斤顶安装
垂直位置
轴向位置
2 百分表安装 垂直位置
调零
3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中间轴承负荷测量数据记录表
2
油顶活塞面积: 647 mm
上升 下降
压力(MPa) 位移(0.01mm) 压力(MPa) 位移(0.01mm)
4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中间轴承负荷测量数据记录表
2
油顶活塞面积: 647 mm
上升 下降
压力(MPa) 位移(0.01mm) 压力(MPa) 位移(0.01mm)
5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中间轴承负荷测量数据记录表
2
油顶活塞面积: 647 mm
上升 下降
压力(MPa) 位移(0.01mm) 压力(MPa) 位移(0.01mm)
6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任务 2、绘制顶升曲线图,并计算轴承负荷
1.绘制顶升曲线图
打印图形粘贴处
2.计算轴承负荷
7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任务 3、轴承负荷调整
1.调整操作说明
2.调整后中间轴承间隙
中间轴与轴承各部位间隙记录表
序号 内容 结果记录 需举手
左侧
首端
中间轴与轴承 右侧
1
左右侧间隙 左侧
尾端
右侧
3.调整后的测量记录
液压千斤顶和百分表安装记录表
序号 内容 结果记录 需举手
轴向位置
1 液压千斤顶安装
垂直位置
轴向位置
2 百分表安装 垂直位置
调零
8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中间轴承负荷测量数据记录表
2
油顶活塞面积: 647 mm
上升 下降
压力(MPa) 位移(0.01mm) 压力(MPa) 位移(0.01mm)
9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中间轴承负荷测量数据记录表
2
油顶活塞面积: 647 mm
上升 下降
压力(MPa) 位移(0.01mm) 压力(MPa) 位移(0.01mm)
10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中间轴承负荷测量数据记录表
2
油顶活塞面积: 647 mm
上升 下降
压力(MPa) 位移(0.01mm) 压力(MPa) 位移(0.01mm)
11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4.调整后的顶升曲线图
打印图形粘贴处
5.调整后的计算轴承负荷
12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任务 4、测量飞轮端第 1 个缸的曲柄臂距差
1. 测量臂距差并记录在记录表中和记录图(表位法)上
曲柄臂距差测量记录表
序号 内容 结果记录 需举手
1 曲轴量表安装 安装位置
曲柄转角
2 记录点 1
曲轴量表读数
曲柄转角
3 记录点 2
曲轴量表读数
曲柄转角
4 记录点 3
曲轴量表读数
曲柄转角
5 记录点 4
曲轴量表读数
曲柄转角
6 记录点 5
曲轴量表读数
臂距差记录图
2.臂距差计算
参赛队队长签字(比赛顺序号)
13
附件 1
实验台架校中计算书
船舶主机和轴系安装赛项专家组
目 录
1 计算参数 ..................................................... 1
2 轴系基本参数 .................................................. 1
3 轴承负荷影响系数计算 ........................................... 2
4 直线校中计算结果 .............................................. 3
5 中间轴承顶举系数计算 ........................................... 4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1 计算参数
如图 1 为实验台架轴系布置简图。该台架由柴油机、短轴、中间轴、艉轴、艉管装
置、艉轴密封装置、螺旋桨等组成。
图 1 轴系布置简图(改图短轴尺寸,本次模块中为 290)
2 轴系基本参数
根据图 1 简化的轴系校中模型计算参数见表 1。
表 1 台架轴系几何尺寸表
节点坐标 单元长度 截面直径 材料密度 集中载荷
截面号 标识符
(mm) (mm) (mm) (Kg/m3) (KN)
1 0 140 130 7850 0
2 140 210 169 7850 0
3 350 210 183 7850 8.2
4 560 240 190 7850 0
5 800 130 205 7850 0
6 Brng 930 390 205 7850 0
7 1320 1805 190 7850 0
8 3125 180 220 7850 0
9 Brng 3305 180 220 7850 0
10 3485 330 210 7850 0
11 3815 140 190 7850 0
12 3955 45 400 7850 0
13 Flng 4000 45 400 7850 0
14 4045 855 170 7850 0
15 4900 300 180 7850 0
16 5200 300 180 7850 0
17 5500 1000 170 7850 0
18 6500 1000 170 7850 0
1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节点坐标 单元长度 截面直径 材料密度 集中载荷
截面号 标识符
(mm) (mm) (mm) (Kg/m3) (KN)
19 7500 300 180 7850 0
20 Brng 7800 250 180 7850 0
21 Jack 8050 50 180 7850 0
22 8100 855 170 7850 0
23 8955 45 400 7850 0
24 Flng 9000 45 400 7850 0
25 9045 410 170 7850 0
26 9455 45 400 7850 0
27 Flng 9500 70 155 7850 0
28 9570 70 155 7850 7.415
29 9640 38 380 7850 0
30 9678 150 155 7850 0
31 Brng 9828 177 155 7850 0
32 10005 150 155 7850 0.332
33 Brng 10155 150 155 7850 0
34 10305 150 155 7850 0.332
35 Brng 10455 150 155 7850 0
36 10605 150 155 7850 0.332
37 Brng 10755 150 155 7850 0
38 10905 150 155 7850 0.332
39 Brng 11055 150 155 7850 0
40 11205 150 155 7850 0.332
41 Brng 11355 150 155 7850 0
42 11505 300 155 7850 0.332
43 11805 - 155 7850 0
注:Brng 表示轴承位置,Jack 表示千斤顶位置;Flng 表示法兰位置;
3 轴承负荷影响系数计算
轴承负荷影响系数见表 2。
表 2 轴承负荷影响系数(部分)
轴承号 1# 2# 3# 4# 5#
1# 1.1520 -1.9799 1.4788 -1.9335 1.5398
2# -1.9799 3.6228 -3.4191 5.2766 -4.2022
3# 1.4788 -3.4191 2.516 -30.0041 29.0498
4# -1.9335 5.2766 -30.0041 426.1405 -736.7441
5# 1.5398 -4.2022 29.0498 -736.7441 1732.4685
注:1)1#-艉轴后轴承;2#-艉轴前轴承;3#-中间轴承;4#-柴油机最后一档轴承;5#-柴油机曲轴倒数第 2 档轴承;
2)表中数值为轴承上升 1mm 产生的负荷(kN)。
2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4 直线校中计算结果
轴系直线状态下各轴承的状态参数见表 3,轴系各截面的状态参数见表 4。
表 3 轴系直线状态下轴承的状态参数表
轴承序号 截面号 轴承位置 挠度(mm) 转角(rad) 支反力(kN) 20%G (kN)
1 6 930 0.000 2.7669e-04 13.9574 3.0885
2 9 3305 0.000 -2.0468e-04 6.8411 2.9539
3 20 7800 0.000 9.7765e-05 6.515 4.3213
4 31 9828 0.000 1.9834e-05 12.9609 2.6203
5 33 10155 0.000 -3.4710e-06 -3.6555 0.3150
6 45 10455 0.000 5.9879e-07 1.6079 0.3071
7 37 10755 0.000 -1.8819e-07 0.7556 0.3071
8 39 11055 0.000 5.5125e-07 0.0020 0.3071
9 41 11355 0.000 -3.1806e-06 2.0424 0.3507
表 4 直线状态下各截面的状态参数表
节点坐标 挠度 转角 截面弯矩 截面弯应力 截面剪力
截面号
(mm) (mm) (rad) (N*mm) (N/mm2) (kN)
1 0.0 -0.339 3.876e-04 0.000E+00 0.000 0.0000
2 140.0 -0.284 3.874e-04 -1.001E+04 -0.046 0.1431
3 350.0 -0.203 3.864e-04 -7.813E+04 -0.165 0.5057
4 560.0 -0.122 3.678e-04 -1.951E+06 -3.243 9.1309
5 800.0 -0.039 3.119e-04 -4.205E+06 -6.245 9.6547
6 930.0 0.000 2.767e-04 -5.482E+06 -6.481 9.9851
7 1320.0 0.086 1.725e-04 -4.126E+06 -4.878 -2.9814
8 3125.0 0.035 -1.864e-04 -2.300E+06 -3.416 0.9584
9 3305.0 0.000 -2.047e-04 -2.520E+06 -2.411 1.4851
10 3485.0 -0.039 -2.205e-04 -1.664E+06 -1.592 -4.4929
11 3815.0 -0.115 -2.368e-04 -3.264E+05 -0.359 -3.6130
12 3955.0 -0.149 -2.377e-04 1.581E+05 0.235 -3.3074
13 4000.0 -0.159 -2.376e-04 2.971E+05 0.047 -2.8721
14 4045.0 -0.170 -2.376e-04 4.165E+05 0.066 -2.4367
15 4900.0 -0.331 -1.115e-04 1.861E+06 3.859 -0.9428
16 5200.0 -0.356 -5.571e-05 2.056E+06 3.591 -0.3551
17 5500.0 -0.364 3.066e-06 2.074E+06 3.623 0.2326
18 6500.0 -0.251 2.004e-04 9.681E+05 2.007 1.9799
19 7500.0 -0.041 1.662e-04 -1.837E+06 -3.809 3.7045
20 7800.0 0.000 9.776e-05 -3.037E+06 -5.304 4.2922
21 8050.0 0.018 2.857e-05 -1.889E+06 -3.300 -3.5303
3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节点坐标 挠度 转角 截面弯矩 截面弯应力 截面剪力
截面号
(mm) (mm) (rad) (N*mm) (N/mm2) (kN)
22 8100.0 0.019 1.530e-05 -1.670E+06 -3.463 -3.4203
23 8955.0 -0.003 -3.069e-05 5.167E+05 1.071 -2.0137
24 9000.0 -0.004 -3.060e-05 5.975E+05 0.095 -1.5783
25 9045.0 -0.005 -3.049e-05 6.587E+05 0.105 -1.1430
26 9455.0 -0.010 1.049e-05 9.805E+05 2.033 -0.4266
27 9500.0 -0.010 1.066e-05 9.899E+05 0.158 0.0087
28 9570.0 -0.009 2.252e-05 9.858E+05 2.696 0.1104
29 9640.0 -0.006 3.117e-05 4.554E+05 1.246 7.6271
30 9678.0 -0.005 3.122e-05 1.593E+05 0.030 7.9588
31 9828.0 0.000 1.983e-05 -1.051E+06 -2.874 8.1767
32 10005.0 0.001 -1.230e-06 -3.459E+05 -0.946 -3.8543
33 10155.0 0.000 -3.471e-06 1.661E+05 0.454 -3.3044
34 10305.0 0.000 -1.940e-08 9.708E+04 0.266 0.5690
35 10455.0 0.000 5.988e-07 -5.442E+04 -0.149 1.1189
36 10605.0 0.000 2.773e-09 2.586E+03 0.007 -0.2711
37 10755.0 0.000 -1.882e-07 -2.289E+04 -0.063 0.2788
38 10905.0 0.000 2.452e-09 3.228E+04 0.088 -0.2589
39 11055.0 0.000 5.513e-07 4.978E+03 0.014 0.2910
40 11205.0 0.000 -1.776e-08 -5.471E+04 -0.150 0.5068
41 11355.0 0.000 -3.181e-06 -1.969E+05 -0.539 1.0567
42 11505.0 -0.001 -6.480e-06 -6.537E+04 -0.179 -0.7678
43 11805.0 -0.003 -7.600e-06 0.000e+00 0.000 0.0000
5 中间轴承顶举系数计算
千斤顶位于距中间轴前法兰(即柴油机飞轮端)950mm 处,如图 2 所示。
图 2 坐标示意图
表 5 中间轴承顶举系数表
名称 挠度(mm) 支反力 kN 顶举系数
千斤顶 0.018 6.79963 0.95814
注:1)挠度(mm)项中的挠度值表示的是在法兰连接、未用千斤顶时相应位置处的挠度值;
2)被测轴承支反力=千斤顶力*顶举系数。
4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
2021 年“船舶主机和轴系安装”赛项
“轴承负荷的测量、计算与调整”模块试题
(时间:55 分钟)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比赛顺序号:
一、注意事项
1.任务完成总分为 22分,任务完成总时间为 55分钟。
2.参赛团队应在 55分钟内完成任务书规定内容。比赛时间到,比赛结束,选手应立即停止操作,根据裁
判要求离开比赛场地,不得延误。
3.比赛期间,选手连续工作,饮水由赛场统一提供。选手休息或如厕时间均计算在比赛时间内。
4.选手报检时间不计入比赛时间,选手需要在报检时,需按下计时器的暂停键暂停计时,待裁判检查完
毕后,由裁判按计时器的开始键恢复计时。报检期间,选手不得有任何与比赛相关的操作。
5.选手不得自带任何纸质资料、存储工具及通讯工具,如出现较严重的违规、违纪、舞弊等现象,经裁
判组裁定取消比赛成绩; 选手离开比赛场地时,不得将草稿纸等与比赛相关的物品带离比赛现场。
6.参赛选手凭证入场,在赛场内操作期间要始终佩带参赛凭证以备检查,统一穿着大赛提供的服装和安
全帽。
7.提交试卷时需由参赛队队长签比赛顺序号,不得写上姓名或与身份有关的信息,否则成绩无效。
8.参赛选手应严格遵守竞赛规则和竞赛纪律,服从裁判员的统一指挥安排,自觉维护赛场秩序,不得因
申诉或对处理意见不服而停止比赛,否则以弃权处理。
9.参赛选手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工艺准则,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警示,保证人身及设备安全;因操
作失误,致使设备损坏或不能正常使用,或发生人身安全事故不能进行比赛等特殊情况,裁判有权终止比赛。
10.记录附表中数据用黑色水笔填写,表中数据文字涂改后无效。
11.任务书中需由裁判确认的部分,在任务书中已明确标出,参赛选手须先举手示意,提醒裁判评判,裁
判评判后的数据不得再做任何修改。
12.结束比赛时,参赛选手应向现场裁判员举手示意,由现场裁判员记录比赛终止时间;比赛结束后,参
赛选手不能进行任何与竞赛相关的操作,应在裁判监督下完成成果提交后方可离场。
1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二、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请在 55分钟内完成如下工作任务)
根据赛场提供的实验台架校中计算书等技术文件(附件 1)完成以下工作任务:
1.用顶升法测量中间轴承的负荷,测量点的轴向位置偏差≤5mm;
2.绘制顶升曲线图,并计算轴承负荷;
注:(1)顶升曲线图中,上升段直线和下降直线段的有效点均≥5点,且区间分布合理则图形为合理;
(2)顶升曲线图中,上升段直线和下降直线段的有效点为 3~4 点,且区间分布合理则图形为基本合理;
(3)顶升曲线图中,上升段直线和下降直线段的有效点≤2 点或>2 点但区间分布不合理则图形为不合
理;
3.轴承负荷与规定值的偏差≤20%时,为合格,偏差≤10%时,为优秀。当轴承负荷不合格时,应做适当
调整,使其达到合格或优秀状态。调整中间轴承位置后,中间轴与轴承首、尾端左右两侧用 0.05mm 塞尺插入
深度应≥30mm;
4.测量柴油机(6300 左机)输出端第 1个缸的曲柄臂距差,要求分别在 0°,90°,150°,210°,270°
等点测量,测量点偏差应≤5°,按表位法做记录,并计算臂距差值,左右方向的臂距差应为:曲柄销在左侧
的臂距值-曲柄销在右侧的臂距值。
注意:
(1)各任务记录表中“举手”一栏中标有“ ”图形的,要求选手在自检合格后须举手示意,由选手
把结果操作给裁判判定,由裁判签字确认。每次在顶升测量时,千斤顶的安装位置和百分表安装位置及调零
都需要举手示意,提请裁判判定。曲柄臂距差测量时,结果记录只有一次判定机会,一经判定不得修改记录。
(2)轴承负荷测量时,轴承的地脚螺栓应处于锁紧状态。
(3)轴承负荷测量时,顶升高度应不超过 0.5mm。若顶升高度超过 0.5mm,则应泄掉油压,重新顶升,
否则按违规操作,顶升曲线按不合理 0 分计。
(4)用 Execl 绘制的顶升曲线图形文件应以比赛顺序号命名,并保存在计算机桌面上,以备查验。否则
相应的顶升曲线图和计算结果均按不合格 0 分计算。
(5)量具、仪表均校验合格;工具、工装视为标准件。
2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三、具体任务及要求
任务 1、用顶升法测量中间轴承的负荷
液压千斤顶和百分表安装记录表
序号 内容 结果记录 需举手
轴向位置
1 液压千斤顶安装
垂直位置
轴向位置
2 百分表安装 垂直位置
调零
3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中间轴承负荷测量数据记录表
2
油顶活塞面积: 647 mm
上升 下降
压力(MPa) 位移(0.01mm) 压力(MPa) 位移(0.01mm)
4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中间轴承负荷测量数据记录表
2
油顶活塞面积: 647 mm
上升 下降
压力(MPa) 位移(0.01mm) 压力(MPa) 位移(0.01mm)
5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中间轴承负荷测量数据记录表
2
油顶活塞面积: 647 mm
上升 下降
压力(MPa) 位移(0.01mm) 压力(MPa) 位移(0.01mm)
6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任务 2、绘制顶升曲线图,并计算轴承负荷
1.绘制顶升曲线图
打印图形粘贴处
2.计算轴承负荷
7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任务 3、轴承负荷调整
1.调整操作说明
2.调整后中间轴承间隙
中间轴与轴承各部位间隙记录表
序号 内容 结果记录 需举手
左侧
首端
中间轴与轴承 右侧
1
左右侧间隙 左侧
尾端
右侧
3.调整后的测量记录
液压千斤顶和百分表安装记录表
序号 内容 结果记录 需举手
轴向位置
1 液压千斤顶安装
垂直位置
轴向位置
2 百分表安装 垂直位置
调零
8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中间轴承负荷测量数据记录表
2
油顶活塞面积: 647 mm
上升 下降
压力(MPa) 位移(0.01mm) 压力(MPa) 位移(0.01mm)
9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中间轴承负荷测量数据记录表
2
油顶活塞面积: 647 mm
上升 下降
压力(MPa) 位移(0.01mm) 压力(MPa) 位移(0.01mm)
10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中间轴承负荷测量数据记录表
2
油顶活塞面积: 647 mm
上升 下降
压力(MPa) 位移(0.01mm) 压力(MPa) 位移(0.01mm)
11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4.调整后的顶升曲线图
打印图形粘贴处
5.调整后的计算轴承负荷
12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任务 4、测量飞轮端第 1 个缸的曲柄臂距差
1. 测量臂距差并记录在记录表中和记录图(表位法)上
曲柄臂距差测量记录表
序号 内容 结果记录 需举手
1 曲轴量表安装 安装位置
曲柄转角
2 记录点 1
曲轴量表读数
曲柄转角
3 记录点 2
曲轴量表读数
曲柄转角
4 记录点 3
曲轴量表读数
曲柄转角
5 记录点 4
曲轴量表读数
曲柄转角
6 记录点 5
曲轴量表读数
臂距差记录图
2.臂距差计算
参赛队队长签字(比赛顺序号)
13
附件 1
实验台架校中计算书
船舶主机和轴系安装赛项专家组
目 录
1 计算参数 ..................................................... 1
2 轴系基本参数 .................................................. 1
3 轴承负荷影响系数计算 ........................................... 2
4 直线校中计算结果 .............................................. 3
5 中间轴承顶举系数计算 ........................................... 4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1 计算参数
如图 1 为实验台架轴系布置简图。该台架由柴油机、短轴、中间轴、艉轴、艉管装
置、艉轴密封装置、螺旋桨等组成。
图 1 轴系布置简图(改图短轴尺寸,本次模块中为 290)
2 轴系基本参数
根据图 1 简化的轴系校中模型计算参数见表 1。
表 1 台架轴系几何尺寸表
节点坐标 单元长度 截面直径 材料密度 集中载荷
截面号 标识符
(mm) (mm) (mm) (Kg/m3) (KN)
1 0 140 130 7850 0
2 140 210 169 7850 0
3 350 210 183 7850 8.2
4 560 240 190 7850 0
5 800 130 205 7850 0
6 Brng 930 390 205 7850 0
7 1320 1805 190 7850 0
8 3125 180 220 7850 0
9 Brng 3305 180 220 7850 0
10 3485 330 210 7850 0
11 3815 140 190 7850 0
12 3955 45 400 7850 0
13 Flng 4000 45 400 7850 0
14 4045 855 170 7850 0
15 4900 300 180 7850 0
16 5200 300 180 7850 0
17 5500 1000 170 7850 0
18 6500 1000 170 7850 0
1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节点坐标 单元长度 截面直径 材料密度 集中载荷
截面号 标识符
(mm) (mm) (mm) (Kg/m3) (KN)
19 7500 300 180 7850 0
20 Brng 7800 250 180 7850 0
21 Jack 8050 50 180 7850 0
22 8100 855 170 7850 0
23 8955 45 400 7850 0
24 Flng 9000 45 400 7850 0
25 9045 410 170 7850 0
26 9455 45 400 7850 0
27 Flng 9500 70 155 7850 0
28 9570 70 155 7850 7.415
29 9640 38 380 7850 0
30 9678 150 155 7850 0
31 Brng 9828 177 155 7850 0
32 10005 150 155 7850 0.332
33 Brng 10155 150 155 7850 0
34 10305 150 155 7850 0.332
35 Brng 10455 150 155 7850 0
36 10605 150 155 7850 0.332
37 Brng 10755 150 155 7850 0
38 10905 150 155 7850 0.332
39 Brng 11055 150 155 7850 0
40 11205 150 155 7850 0.332
41 Brng 11355 150 155 7850 0
42 11505 300 155 7850 0.332
43 11805 - 155 7850 0
注:Brng 表示轴承位置,Jack 表示千斤顶位置;Flng 表示法兰位置;
3 轴承负荷影响系数计算
轴承负荷影响系数见表 2。
表 2 轴承负荷影响系数(部分)
轴承号 1# 2# 3# 4# 5#
1# 1.1520 -1.9799 1.4788 -1.9335 1.5398
2# -1.9799 3.6228 -3.4191 5.2766 -4.2022
3# 1.4788 -3.4191 2.516 -30.0041 29.0498
4# -1.9335 5.2766 -30.0041 426.1405 -736.7441
5# 1.5398 -4.2022 29.0498 -736.7441 1732.4685
注:1)1#-艉轴后轴承;2#-艉轴前轴承;3#-中间轴承;4#-柴油机最后一档轴承;5#-柴油机曲轴倒数第 2 档轴承;
2)表中数值为轴承上升 1mm 产生的负荷(kN)。
2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4 直线校中计算结果
轴系直线状态下各轴承的状态参数见表 3,轴系各截面的状态参数见表 4。
表 3 轴系直线状态下轴承的状态参数表
轴承序号 截面号 轴承位置 挠度(mm) 转角(rad) 支反力(kN) 20%G (kN)
1 6 930 0.000 2.7669e-04 13.9574 3.0885
2 9 3305 0.000 -2.0468e-04 6.8411 2.9539
3 20 7800 0.000 9.7765e-05 6.515 4.3213
4 31 9828 0.000 1.9834e-05 12.9609 2.6203
5 33 10155 0.000 -3.4710e-06 -3.6555 0.3150
6 45 10455 0.000 5.9879e-07 1.6079 0.3071
7 37 10755 0.000 -1.8819e-07 0.7556 0.3071
8 39 11055 0.000 5.5125e-07 0.0020 0.3071
9 41 11355 0.000 -3.1806e-06 2.0424 0.3507
表 4 直线状态下各截面的状态参数表
节点坐标 挠度 转角 截面弯矩 截面弯应力 截面剪力
截面号
(mm) (mm) (rad) (N*mm) (N/mm2) (kN)
1 0.0 -0.339 3.876e-04 0.000E+00 0.000 0.0000
2 140.0 -0.284 3.874e-04 -1.001E+04 -0.046 0.1431
3 350.0 -0.203 3.864e-04 -7.813E+04 -0.165 0.5057
4 560.0 -0.122 3.678e-04 -1.951E+06 -3.243 9.1309
5 800.0 -0.039 3.119e-04 -4.205E+06 -6.245 9.6547
6 930.0 0.000 2.767e-04 -5.482E+06 -6.481 9.9851
7 1320.0 0.086 1.725e-04 -4.126E+06 -4.878 -2.9814
8 3125.0 0.035 -1.864e-04 -2.300E+06 -3.416 0.9584
9 3305.0 0.000 -2.047e-04 -2.520E+06 -2.411 1.4851
10 3485.0 -0.039 -2.205e-04 -1.664E+06 -1.592 -4.4929
11 3815.0 -0.115 -2.368e-04 -3.264E+05 -0.359 -3.6130
12 3955.0 -0.149 -2.377e-04 1.581E+05 0.235 -3.3074
13 4000.0 -0.159 -2.376e-04 2.971E+05 0.047 -2.8721
14 4045.0 -0.170 -2.376e-04 4.165E+05 0.066 -2.4367
15 4900.0 -0.331 -1.115e-04 1.861E+06 3.859 -0.9428
16 5200.0 -0.356 -5.571e-05 2.056E+06 3.591 -0.3551
17 5500.0 -0.364 3.066e-06 2.074E+06 3.623 0.2326
18 6500.0 -0.251 2.004e-04 9.681E+05 2.007 1.9799
19 7500.0 -0.041 1.662e-04 -1.837E+06 -3.809 3.7045
20 7800.0 0.000 9.776e-05 -3.037E+06 -5.304 4.2922
21 8050.0 0.018 2.857e-05 -1.889E+06 -3.300 -3.5303
3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节点坐标 挠度 转角 截面弯矩 截面弯应力 截面剪力
截面号
(mm) (mm) (rad) (N*mm) (N/mm2) (kN)
22 8100.0 0.019 1.530e-05 -1.670E+06 -3.463 -3.4203
23 8955.0 -0.003 -3.069e-05 5.167E+05 1.071 -2.0137
24 9000.0 -0.004 -3.060e-05 5.975E+05 0.095 -1.5783
25 9045.0 -0.005 -3.049e-05 6.587E+05 0.105 -1.1430
26 9455.0 -0.010 1.049e-05 9.805E+05 2.033 -0.4266
27 9500.0 -0.010 1.066e-05 9.899E+05 0.158 0.0087
28 9570.0 -0.009 2.252e-05 9.858E+05 2.696 0.1104
29 9640.0 -0.006 3.117e-05 4.554E+05 1.246 7.6271
30 9678.0 -0.005 3.122e-05 1.593E+05 0.030 7.9588
31 9828.0 0.000 1.983e-05 -1.051E+06 -2.874 8.1767
32 10005.0 0.001 -1.230e-06 -3.459E+05 -0.946 -3.8543
33 10155.0 0.000 -3.471e-06 1.661E+05 0.454 -3.3044
34 10305.0 0.000 -1.940e-08 9.708E+04 0.266 0.5690
35 10455.0 0.000 5.988e-07 -5.442E+04 -0.149 1.1189
36 10605.0 0.000 2.773e-09 2.586E+03 0.007 -0.2711
37 10755.0 0.000 -1.882e-07 -2.289E+04 -0.063 0.2788
38 10905.0 0.000 2.452e-09 3.228E+04 0.088 -0.2589
39 11055.0 0.000 5.513e-07 4.978E+03 0.014 0.2910
40 11205.0 0.000 -1.776e-08 -5.471E+04 -0.150 0.5068
41 11355.0 0.000 -3.181e-06 -1.969E+05 -0.539 1.0567
42 11505.0 -0.001 -6.480e-06 -6.537E+04 -0.179 -0.7678
43 11805.0 -0.003 -7.600e-06 0.000e+00 0.000 0.0000
5 中间轴承顶举系数计算
千斤顶位于距中间轴前法兰(即柴油机飞轮端)950mm 处,如图 2 所示。
图 2 坐标示意图
表 5 中间轴承顶举系数表
名称 挠度(mm) 支反力 kN 顶举系数
千斤顶 0.018 6.79963 0.95814
注:1)挠度(mm)项中的挠度值表示的是在法兰连接、未用千斤顶时相应位置处的挠度值;
2)被测轴承支反力=千斤顶力*顶举系数。
4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
2021 年“船舶主机和轴系安装”赛项
“船舶轴系定位”模块试题
(时间:55 分钟)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比赛顺序号:
一、注意事项
1.任务完成总分为 18分,任务完成总时间为 55分钟。
2.参赛团队应在 55分钟内完成任务书规定内容。比赛时间到,比赛结束,选手应立即停止操作,根据裁
判要求离开比赛场地,不得延误。
3.比赛期间,选手连续工作,饮水由赛场统一提供。选手休息或如厕时间均计算在比赛时间内。
4.选手报检时间不计入比赛时间,选手需要在报检时,需按下计时器的暂停键暂停计时,待裁判检查完
毕后,由裁判按计时器的开始键恢复计时。报检期间,选手不得有任何与比赛相关的操作。
5.选手不得自带任何纸质资料、存储工具及通讯工具,如出现较严重的违规、违纪、舞弊等现象,经裁
判组裁定取消比赛成绩; 选手离开比赛场地时,不得将草稿纸等与比赛相关的物品带离比赛现场。
6.参赛选手凭证入场,在赛场内操作期间要始终佩带参赛凭证以备检查,统一穿着大赛提供的服装和安
全帽。
7.提交试卷时需由参赛队队长签比赛顺序号,不得写上姓名或与身份有关的信息,否则成绩无效。
8.参赛选手应严格遵守竞赛规则和竞赛纪律,服从裁判员的统一指挥,自觉维护赛场秩序,不得因申诉
或对处理意见不服而停止比赛,否则以弃权处理。
9.参赛选手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工艺准则,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警示,保证人身及设备安全;因操
作失误,致使设备损坏或不能正常使用,或发生人身安全事故不能进行比赛等特殊情况,裁判有权终止比赛。
10.记录附表中数据用黑色水笔填写,表中数据文字涂改后无效。
11.任务书中需由裁判确认的部分,在任务书中已明确标出,参赛选手须先举手示意,提醒裁判评判,裁
判评判后的数据不得再做任何修改。
12.结束比赛时,参赛选手应向现场裁判员举手示意,由现场裁判员记录比赛终止时间;比赛结束后,参
赛选手不能进行任何与竞赛相关的操作,应在裁判监督下完成成果提交后方可离场。
1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二、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请在 55分钟内完成如下工作任务)
(一)赛场提供的技术文件和标记
1.轴系布置图(图 1)
图 1 轴系布置图
2.赛场标记说明
(1)轴系理论中心线是水平线,根据场地条件,规定照光方向是从主机前端往后照;
(2)尾轴管前地面上两个铁块上的标记点为船体纵中剖面与机舱内底板交线上的两个点;
(3)尾部基准点支架位置的地面为基面。
(二)工作任务
根据赛场提供的技术文件和标记,完成以下工作任务:
1.根据轴系布置图和赛场给定的标记点,确定尾基点的位置,要求高度和左右偏差均≤1mm。
2.根据轴系布置图和赛场给定的标记点,用激光经纬仪建立轴系理论中心线,要求:
(1)激光经纬仪的基座应水平,两个相互垂直方向的水平度偏差≤1格;
(2)轴系理论中心线与赛场给定的标记点应重合,左右偏差≤1mm;
(3)轴系理论中心线与尾基准点应重合,高低方向的偏差≤1mm;
(4)激光经纬仪的物镜应该处于水平状态,液晶显示屏上显示的垂直参数应该为 90°00′00″,偏差≤
5″。
3.调整尾轴管位置,使尾轴管中心与轴系理论中心线同轴。要求:
(1)两个光靶的中心与尾轴管相应部位的内孔中心同心,偏差≤0.05mm;
2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2)两个光靶的中心与轴系理论中心线同心,偏差≤1mm。
4.检查主机基座的安装精度。要求:
(1)检查测量基座面板内侧(前、后两端)与轴系理论中心线投影线的左右距离,测量误差应≤3mm;
(2)检查测量基座上平面(前、后两端)与轴系理论中心线的距离,测量误差应≤3mm,计算活动垫片的
厚度。
注意:
(1)各任务记录表中“举手”一栏中标有“ ”图形的,要求选手在自检合格后须举手示意,由选手
把结果操作给裁判判定,由裁判签字确认。结果记录只有一次判定机会,一经判定不得修改记录。
(2)轴系理论中心线建立完毕,举手示意并经裁判判定后,除调节物镜焦距外,不得再随意调节激光经
纬仪,若调节激光经纬仪后,需要回到之前已报检过的某种状态,则回到该状态相关的操作按不合格 0 分计
算。
(3)尾轴管调整完成后,调节螺栓应处于顶紧状态。
(4)量具、仪表均校验合格;工具、工装视为标准件。
3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三、具体任务及要求
任务 1、确定尾基准点的位置
尾基准点位置确定记录表
序号 内容 结果记录 需举手
左右偏差
1 确定尾基点位置
高度偏差
任务 2、建立轴系理论中心线
轴系理论中心线建立记录表
序号 内容 结果记录 需举手
激光经纬仪基座 方向 1
水平度偏差 方向 2
点 1
与赛场给定的标
1 轴系理论中心线位置 记点重合偏差 点 2
与尾基准点重合高度偏差
激光经纬仪物镜
垂直 90°00′00″偏差
任务 3、尾轴管调整定位
尾轴管定位记录表
序号 内容 结果记录 需举手
安装位置
光靶 1 上下偏差
左右偏差
1 光靶安装
安装位置
光靶 2 上下偏差
左右偏差
上下偏差
光靶 1
光靶与理论中 左右偏差
2
心线位置 上下偏差
光靶 2
左右偏差
4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任务 4、检查主机基座的安装精度
主机基座安装精度检查记录表
序号 内容 结果记录 需举手
基座面板内侧 左
前端
面与轴系理论 右
1
中心线投影线 左
后端 的左右距离 右
上平面与轴系理 活动垫

论中心线的距离 片厚度
前端
基座上平面与 上平面与轴系理 活动垫

轴系理论中心 论中心线的距离 片厚度
2
线的距离和活 上平面与轴系理 活动垫

动垫片厚度 论中心线的距离 片厚度
后端
上平面与轴系理 活动垫

论中心线的距离 片厚度
参赛队队长签字(比赛顺序号)
5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
2021 年“船舶主机和轴系安装”赛项
“小型柴油机拆装与调试”模块试题
(时间:100 分钟)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比赛顺序号:
一、注意事项
1.任务完成总分为 18分,任务完成总时间为 100 分钟。
2.参赛团队应在 100 分钟内完成任务书规定内容。比赛时间到,比赛结束,选手应立即停止操作,根据
裁判要求离开比赛场地,不得延误。
3.比赛期间,选手连续工作,饮水由赛场统一提供。选手休息或如厕的时间均计算在比赛时间内。
4.选手报检时间不计入比赛时间,选手需要在报检时,需按下计时器的暂停键暂停计时,待裁判检查完
毕后,由裁判按计时器的开始键恢复计时。报检期间,选手不得有任何与比赛相关的操作。
5.选手不得自带任何纸质资料、存储工具及通讯工具,如出现较严重的违规、违纪、舞弊等现象,经裁
判组裁定取消比赛成绩; 选手离开比赛场地时,不得将草稿纸等与比赛相关的物品带离比赛现场。
6.参赛选手凭证入场,在赛场内操作期间要始终佩带参赛凭证以备检查,统一穿着大赛提供的服装和安
全帽。
7.提交试卷时需由参赛队队长签比赛顺序号,不得写上姓名或与身份有关的信息,否则成绩无效。
8.参赛选手应严格遵守竞赛规则和竞赛纪律,服从裁判员的统一指挥安排,自觉维护赛场秩序,不得因
申诉或对处理意见不服而停止比赛,否则以弃权处理。
9.参赛选手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工艺准则,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警示,保证人身及设备安全;因操
作失误,致使设备损坏或不能正常使用,或发生人身安全事故不能进行比赛等特殊情况,裁判有权终止比赛。
10.记录附表中数据用黑色水笔填写,表中数据文字涂改后无效。
11.任务书中需由裁判确认的部分,在任务书中已明确标出,参赛选手须先举手示意,提醒裁判评判,裁
判评判后的数据不得再做任何修改。
12.结束比赛时,参赛选手应向现场裁判员举手示意,由现场裁判员记录比赛终止时间;比赛结束后,参
赛选手不能进行任何与竞赛相关的操作,应在裁判监督下完成成果提交后方可离场。
1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二、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请在 100 分钟内完成如下工作任务)
根据赛场提供的设备、环境等条件,完成以下工作任务:
1.拆卸柴油机第 1、3 缸活塞连杆组件;
2.校验喷油器,要求
(1)喷油器压力:12+1.0Mpa;
(2)喷油器雾化状态正常。
3.装复柴油机,要求:
(1)气缸盖螺母(螺栓)拧紧力矩:160-180N·m;
(2)连杆螺栓拧紧力矩:100-120N·m。
4.调整柴油机气阀间隙和燃油正时,要求:
(1)进、排气阀的气阀间隙 0.35-0.45mm;
(2)燃油正时:15° ±2°。
5.发动柴油机,要求:
(1)每次发动柴油机的时间不超过 10 秒,如需连续起动,应停歇 2 分钟后再次起动;
(2)柴油机自行发火工作 10 秒以上算起动成功,按照现场裁判的要求进行 3次调速后即可停车。
注意:
(1)各任务记录表中“举手”一栏中标有“ ”图形的,要求选手在自检合格后须举手示意,由选手
把结果操作给裁判判定,由裁判签字确认。结果记录只有一次判定机会,一经判定不得修改记录。
(2)量具、仪表均校验合格;工具、工装视为标准件。
(3)柴油机装配时,所有零部件应安装完整,裁判若发现漏装零部件,有权要求重新安装,且选手必须
按要求执行,若不执行,裁判有权终止比赛。
(4)柴油机冷却水箱装水后,如出现漏水现象,禁止发动柴油机。
(5)发动柴油机前,应举手请示,经裁判员许可后方可发动柴油机。
2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三、操作记录
任务 1、拆卸柴油机记录
拆卸柴油机记录表
序号 内容 结果记录 需举手
1 柴油机盘车检查
第 1 缸
2 气缸盖螺栓拆卸力矩(N·m)
第 3 缸
第 1 缸
3 连杆螺栓拆卸力矩(N·m)
第 3 缸
任务 2、校验喷油器记录
校验喷油器记录表
序号 内容 结果记录 需举手
第 1 缸
1 喷油器压力
第 3 缸
第 1 缸
2 喷油器雾化情况
第 3 缸
任务 3、装复柴油机记录
装复柴油机记录表
序号 内容 结果记录 需举手
活塞连杆组安装时部件完整 第 1 缸
1 (连杆大端端盖、端盖轴瓦和
连杆螺栓除外) 第 3 缸
活塞环搭口错开,并避开活塞 第 1 缸
2
销孔方向 第 3 缸
端盖轴瓦与连杆大端端盖装 第 1 缸
3
配 第 3 缸
第 1 缸
4 连杆大端端盖安装方向
第 3 缸
第 1 缸
5 连杆螺栓拧紧力矩(N·m)
第 3 缸
第 1 缸
6 活塞连杆组安装后盘车检查
第 3 缸
7 气缸垫、润滑油道密封圈安装
3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8 气缸盖螺栓拧紧力矩(N·m)
任务 4、调整柴油机气阀间、燃油正时记录
气阀间隙、燃油正时调整记录表
序号 内容 结果记录 需举手
第 1 缸进气阀
第 1 缸排气阀
第 2 缸进气阀
第 3 缸排气阀
1 气阀间隙(mm)
第 3 缸进气阀
第 2 缸排气阀
第 4 缸进气阀
第 4 缸排气阀
2 燃油正时
任务 4、发动柴油机记录
发动柴油机记录表
序号 内容 结果记录 需举手
水箱装水
滑润油液位检查
1 发动柴油机前的准备
燃油系统准备
起动系统
2 发动柴油机
3 停车
参赛队队长签字(比赛顺序号)
42021 年“船舶主机和轴系安装”赛项
理论知识测试模块(模块 1)试题库
一、推进装置的设计、选型、加工、装配
1.将主机直接通过轴系把功率传递给螺旋桨的传动方式称为( )。
A.直接传动
B.间接传动
C.特殊传动
D.轮系传动
答案:A
2.推进装置通过中间传动设备,使主机与轴系连接在一起的传动方式称为( )。
A.直接传动
B.间接传动
C.特殊传动
D.轮系传动
答案:B
3.对于港口作业的船舶和狭窄航道中航行的船舶适用于( )传动方式。
A.电力传动
B.Z 型传动
C.液压传动
D.可调螺距螺旋桨传动
答案:B
4.船舶推进装置的型式根据动力传动方式的不同一般可分为( )等三种方式。
A.直接传动、间接传动、特殊传动
B.电力传动、Z 型传动、液压传动
C.直接传动、间接传动、轮系传动
D.液压传动、齿轮传动、带式传动
答案:A
5.大型远洋货船的推进装置经常采用 ( )。
A.Z 型传动
B.直接传动
C.间接传动
D.电力传动
答案:B
6.可调螺距螺旋桨的优点是( )。
A.构造简单
1
B.维护方便
C.能满足不同工况下的船、机、桨最佳配合
D.价格便宜
答案:C
7.广泛应用于货船、客船、渔船、油轮等船舶上的动力装置是( )。
A.蒸汽动力装置
B.燃气轮机动力装置
C.柴油机动力装置
D.核动力装置
答案:C
8.下列哪项不属于柴油机动力装置的优点:( )。
A.振动和噪声较小
B.经济性好
C.机动性好
D.尺寸小、重量轻
答案:A
9.( )不属于蒸汽动力装置的优点。
A.单机功率大
B.运行平稳工作可靠
C.对燃料要求低,可使用劣质燃油
D.机动性好
答案:D
10.( )不属于燃气轮机动力装置的优点。
A.单机功率大
B.启动快,加速性能好
C.结构紧凑,单位功率的重量尺寸小
D.使用成本低、寿命长
答案:D
11.推进装置选用直接传动的的大型船舶一般选用( )作为主机。
A.大型低速柴油机
B.中高速柴油机
C.燃气轮机
D.汽轮机
答案:A
12.某船只设一台柴油机,不经过传动设备,直接带动一只螺旋桨,这种装置属于( )。
A.单机单桨直接传动
B.减速齿轮箱传动
C.双机并车传动
2
D.多机多桨传动
答案:A
13.船舶动力装置性能指标有:可靠性、机动性 ;振动与噪声控制;主机遥控与自动化和( )。
A.重量与尺寸
B.功率与转速
C.动力性和配合性能
D.油耗
答案:C
14.用两台柴油机带动一只螺旋桨,这种装置属于( )。
A.单机单桨直接传动
B.减速齿轮箱传动
C.双机并车传动
D.多机多桨传动
答案:C
15.船、机、桨是能量的统一体。( )是能量的发生器,( )为能量的转换器,后者将前
者所发出的回转能转换为推船前进的推力能。
A.螺旋桨/船体
B.主机/船体
C.主机/螺旋桨
D.螺旋桨/主机
答案:C
16.偏离设计负荷平衡点的工况,称为( )。
A.平衡点的工况
B.变工况
C.平衡工况
D.工作工况
答案:B
17.离合器按( )分,有机械式、液压式、气动式、电磁式等几种型式。
A.摩擦面工作状态
B.接合力的来源
C.摩擦面的形状
D.摩擦力大小
答案:B
18.离合器按( )分,有干式、半干式、湿式等几种型式。
A.摩擦面工作状态
B.产生接合力的来源
C.摩擦面的形状
D.摩擦力大小
3
答案:A
19.如果螺旋桨中心位置偏低、机舱下部受到结构限制,则多选择( )的减速齿轮箱。
A.输出、输入在同一轴线上
B.高输入、低输出的垂直异心
C.水平输入、输出的水平异心
D.低输入、高输出的垂直异心
答案:B
20.弹性联轴器主要起到( )的作用。
A.减速及变速
B.减振与抗冲击
C.并车和分车
D.倒顺离合
答案:B
21.下面关于偶合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不需要冷却
B.主动轴和从动轴之间没有机械联系
C.效率小于 1
D.输出转速小于输入转速
答案:A
22.船用离合器选型时主要考虑( )和转速。
A.转矩
B.功率
C.重量
D.效率
答案:A
23.发动机由起动到达全功率的时间( ),则动力装置的( )越好。
A.长/机动性
B.短/起动性
C.短/机动性
D.长/起动性
答案:C
24.当船舶离开码头起航时,不允许立即将油门杆推到全速位置的原因是( )。
A.防止尾浪过大,冲击码头及堤岸
B.担心主机还没有走热造成燃烧不良
C.节约燃油
D.防止主机超负荷运行
答案:D
4
25.在船、机、桨正常配合的工况下,当主机转速大约达到( )额定转速时,主机的功率
已接近 110%额定功率。
A.101%
B.103%
C.105%
D.107%
答案:B
26.在设计状态下,船舶主机转速达到标定转速的 103%时,其功率已接近( )额定功率。
A.103%
B.110%
C.115%
D.120%
答案:B
27.下面不属于船舶传动设备的是( )
A.齿轮减速箱
B.中间轴
C.弹性联轴器
D.挠性联轴器
答案:B
28.三峡游轮轴线数目一般为( )根。
A.1
B.2
C.3
D.4
答案:B
29.大型远洋货船的轴线数目通常选用( )根。
A.1
B.2
C.3
D.4
答案:A
30.采用直接传动方式的船舶,其轴线前端点位于( )。
A.主机长度方向的中点
B.推进机组输出法兰中心
C.最前端的主机曲轴轴承中心
D.最末端的主机曲轴轴承中心
答案:B
5
31.轴线后端点位于( )。
A.尾柱前端面
B.尾柱后端面
C.螺旋桨浆毂在长度方向的中点
D.螺旋桨浆毂中心
答案:D
32.确定船舶轴线数目时一般不会考虑( )。
A.船舶类型
B.航行区域
C.主机型式和规格
D.船舶上层建筑结构和形状
答案:D
33.单轴系的轴线一般布置在船舶的( )位置。
A.船舶左舷
B.船舶纵舯剖面
C.任意位置
D.船舶右舷
答案:B
34.理想的轴线最好与船体基线( )。
A.平行
B.垂直
C.相交
D.重合
答案:A
35.双轴系的轴线应保持与船舶纵舯剖面( )。
A.对称
B.垂直
C.平行
D.重合
答案:A
36.确定中间轴承位置时,应使轴承中心到连接法兰的距离约等于中间轴全长的( )倍。
A.0.1
B.0.2
C.0.3
D.0.4
答案:B
37.轴承负荷过重通常是因为( )。
A.轴承间距过大
6
B.轴径大
C.相邻轴承负荷过重
D.轴承间距太小
答案:A
38.螺旋桨工作时产生的推力是通过( )传递给船体的。
A.尾轴和尾轴承
B.中间轴和中间轴承
C.推力轴和推力轴承
D.弹性联轴器
答案:C
39.轴承负荷很小时,通常采取( )措施进行调整。
A.增大轴承间距
B.减小轴承间距
C.加长轴承长度
D.减小轴承长度
答案:A
40.在布置轴系时,将中间轴承安置在舱壁等强结构处的目的是为了( )。
A.便于舱室设备布置
B.便于维护保养
C.尽量减小船体变形对轴系工作的影响
D.便于舱室空间的利用
答案:C
41.《钢质海船入级规范》规定,轴承负荷不得小于相邻两跨距间所有重量总和的( )。
A.10%
B.15%
C.20%
D.25%
答案:C
42.轴承负荷过重时,可以采取( )措施进行调整。
A.增大轴承间距
B.重新布轴承位置和间距大小
C.加长轴承长度
D.取消这道轴承
答案:B
43.每根中间轴一般只设( )道中间轴承。
A.两
B.一
C.零
7
D.三
答案:B
44.尾管后轴承或靠近螺旋桨的最后一道轴承,其支反力作用点相对于轴承中点( )。
A.前移
B.后移
C.重合
D.不确定
答案:B
45.斜镗尾轴管是指尾轴管中线与( )倾斜一定的角度。
A.船体基线
B.船舶纵舯剖面
C.船舶主甲板
D.船舶横舱壁
答案:A
46.下列哪些工作不属于轴系布置设计( )的工作范畴。
A.确定轴线数目、位置
B.确定轴承位置、间距
C.确定主机型号
D.确定主机位置
答案:C
47.有一根中间轴或者没有中间轴的轴系称为( )。
A.短轴系
B.长轴系
C.中间轴系
D.尾轴系
答案:A
48.下列设备中,不对传动轴起支承作用的是( )。
A.推力轴承
B.隔舱填料函
C.中间轴承
D.尾轴管轴承
答案:B
49.船舶轴系是指从( )到( )之间的各轴段、轴承等组成的所有设备的总称。
A.推力轴/尾轴
B.飞轮/尾轴
C.主机组输出端/螺旋桨
D.主机自由端/螺旋桨
8
答案:C
50.轴系中心线与船体基平面的夹角称为( )。
A.轴系倾角
B.轴系斜角
C.尾倾角
D.外斜角
答案:A
51.轴系中心线与船体中线面间的夹角称为( )。
A.轴系倾角
B.轴系斜角
C.尾倾角
D.外斜角
答案:B
52.船舶轴系是船舶动力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 )的作用,以实现船舶航行。
A.承重
B.传递扭矩和推力
C.摩擦力矩
D.发电
答案:B
53.短轴系是指具有( )或( )中间轴的轴系。
A.一节/两节
B.一节/无
C.两节/三节
D.10m/小于 10m
答案:B
54.长轴系是指具有( )中间轴的轴系。
A.一节以上
B.两节或两节以上
C.三节以上
D.10m 以上
答案:B
55.轴线的位置由首尾两基点位置来确定,当( )确定以后,轴线的位置就随之确定了。
A.主机的位置
B.螺旋桨的位置
C.尾轴管位置
D.主机和螺旋桨的位置
答案:D
9
56.下面哪项关于螺旋桨的布置的说法是错误的:( )。
A.螺旋桨应浸入水中一定深度
B.螺旋桨边缘一般不超过船中部轮廓之外
C.螺旋桨边缘与尾柱间应留有一定间隙
D.螺旋桨叶梢与船体外板的间隙越小越好
答案:D
57.下列不属于传动轴的是( )。
A.推力轴
B.中间轴
C.螺旋桨轴
D.中间轴承
答案:D
58.螺旋桨轴尾锥体是为了安装( )。
A.推力轴
B.联轴节
C.舵叶
D.螺旋桨
答案:D
59.螺旋桨轴直接与尾轴轴承接触处或装有轴套的部位是( )。
A.轴颈
B.轴干
C.尾锥体
D.轴包覆
答案:A
60.工作时,螺旋桨轴的( )用来承受正车推力。
A.尾部锥体
B.锥体键槽
C.尾部螺柱
D.导流罩
答案:A
61.工作时,螺旋桨轴的( )用来承受倒车推力。
A.尾部锥体
B.锥体键槽
C.尾部螺柱
D.导流罩
答案:C
62.轴套在( )后进行 0.2MPa 的液压试验,应无裂纹或泄漏现象。
A.铸造
10
B.粗加工
C.半精加工
D.精加工
答案:B
63.螺旋桨轴最末端的( )是为减少桨后面的涡流损失而设置的。
A.螺纹
B.键槽
C.导流罩
D.锥体
答案:C
64.轴干的直径通常比轴颈( )。
A.大
B.小
C.相等
D.不一定
答案:B
65.轴颈的长度一般( )轴承长度。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一定
答案:A
66.在船舶轴系计算时,通常以( )作为基本轴径,然后再计算其他轴径。
A.推力轴
B.中间轴
C.尾轴
D.螺旋桨轴
答案:B
67.轴套套在尾轴( )上。
A.轴干
B.轴瓦
C.轴承
D.轴颈
答案:D
68.铰制孔螺栓一般使用( )材料。
A.碳素结构钢
B.铸钢
C.不锈钢
11
D.铸铁
答案:A
69.所有主机、轴系的螺栓、螺母及法兰螺孔均应编号,这是为了( )。
A.美观
B.方便安装
C.方便做计划
D.一种习惯,没有特定目的
答案:B
70.关于红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过度摩擦使轴套变红的一种现象
B.红色的衬套
C.加热轴承使轴承套入轴颈的一种工艺
D.用于轴系的红色组合衬套
答案:C
71.轴套一般安装在( )部位。
A.工作轴颈
B.轴干
C.锥体
D.螺纹
答案:A
72.将铜套装上尾轴的方法中,目前广泛采用的是( )。
A.铜套红装法
B.环氧树脂胶黏法
C.浇铸法
D.两半式焊合法
答案:A
73.( )联轴节的径向尺寸相对较小。
A.整锻式固定法兰
B.可拆法兰式
C.夹壳形
D.焊接式固定法兰
答案:C
74.对接平轴工作一般( )进行。
A.自首向尾
B.自尾向首
C.自中间分别向首尾
D.以上均可
12
答案:B
75.红套用于( )配合。
A.间隙
B.松
C.过盈
D.不一定
答案:C
76.尾轴上用于安装螺旋桨的尾锥体的锥度有 1:10、1:12、1:15、1:20 等四种,液压安装时多
采用( )。
A.1:10
B.1:12
C.1:15
D.1:20
答案:D
77.艉轴材料一般不会选用( )。
A.优质碳素钢锻造
B.优质碳素钢铸造
C.合金钢
D.不锈钢
答案:B
78.艉轴轴套材料一般选用( )。
A.铝合金
B.碳钢
C.铜合金
D.轴承合金
答案:C
79.中间轴、尾轴等一般用优质碳素钢锻制而成,只有小功率的允许用热轧圆钢,且其直径
应不超过( )毫米。
A.200
B.250
C.300
D.350
答案:B
80.轴外圆加工时要求( )。
A.一刀连续加工完毕
B.中途停顿测量偏差值
C.一次性加工到规定尺寸
D.加工到末尾时调整加工速度
13
答案:A
81.尾轴管本体加工后进行( )MP 水压试验并保证 5min 不泄露。
A.0.1
B.0.2
C.1
D.2
答案:B
82.船轴的主要损坏形式是工作轴颈的( )。
A.磨损
B.腐蚀
C.裂纹
D.断裂
答案:A
83.中间轴承油环的作用是( )。
A.将轴颈上多余的油刮下
B.将油池中的滑油带到轴颈上表面
C.吸收轴颈工作中的振动
D.起油封作用
答案:B
84.将螺旋桨产生的轴向推力传递给船体的轴承是( )。
A.尾轴承
B.中间轴承
C.推力轴承
D.舵轴承
答案:C
85.船舶轴系中间轴承工作温度一般不超过( )。
A.65℃
B.75℃
C.45℃
D.80℃
答案:A
86.船舶推进轴系中的螺旋桨轴一般设置( )个轴承。
A.1
B.2
14
C.3
D.4
答案:B
87.下列关于中间轴承说法错误的是( )。
A.主要承受的是轴的重量
B.分滚动和滑动两类
C.分油盘式和油环式两类
D.所以的滑动中间轴承既有上瓦也有下瓦
答案:D
88.常用的油润滑尾轴管轴承是( )。
A.铁梨木轴承
B.白合金轴承
C.橡胶轴承
D.赛龙轴承
答案:B
89.以中高速柴油机为主机的船舶推进装置,因其( )已放置在减速齿轮箱中或主机自带,
所以轴系布置时不再设置。
A.推力轴承
B.中间轴承
C.尾轴承
D.舵轴承
答案:A
90.下面不属于白合金轴承优点是( )。
A.耐磨性好
B.抗压强度高
C.散热快
D.制造修理简单
答案:D
91.尾轴管如采取油润滑,一般常采用( )。
A.白合金轴承
B.铁梨木轴承
C.橡胶轴承
D.桦木层压板轴承
答案:A
92..自船内向后安装的尾轴,其前端与中间轴相连的联轴节大多采用( )。
A.可拆式法兰联轴节
B.整锻式固定法兰联轴节
C.橡胶弹性联轴节
15
D.金属弹性联轴节
答案:B
93.联轴节法兰螺栓孔装妥后,在接合面( )的周长应插不进 0.05mm 厚薄规。
A.90%
B.80%
C.75%
D.50%
答案:A
94.尾管壁厚通常按( )的厚度进行选取。
A.舱壁板
B.舷板
C.底板
D.主甲板
答案:C
95.尾轴承一般都由衬套和轴承组成,但( )轴承一般不设衬套。
A.青铜
B.白合金
C.橡胶
D.铁犁木
答案:A
96.改进型尾轴管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 )。
A.首段由铸钢套管制成,中段由钢板巻制而成,尾部由尾柱轴毂本体代替
B.首段由钢板巻制而成,中段由铸钢套管制成,尾部由尾柱轴毂本体代替
C.首段由尾柱轴毂本体代替,中段由钢板巻制而成,尾部由铸钢套管制成
D.首段由铸钢套管制成,中段由尾柱轴毂本体代替,尾部由钢板巻制而成
答案:A
97.尾轴管压入式安装时,其与尾柱或人字架壳孔以及尾隔舱壁孔配合部位的直径在加工时
( )。
A.按图纸尺寸进行加工
B.按镗孔实际尺寸以及配合要求进行加工
C.尾柱、人字架壳孔按图纸尺寸进行加工,尾隔舱壁孔按实际尺寸进行加工
D.尾柱、人字架壳孔按实际尺寸进行加工,尾隔舱壁孔按图纸尺寸进行加工
答案:B
98.当尾轴管内安装白合金轴承时,尾轴管密封情况大多为( )。
A.只设首端密封
B.首尾端都设密封
C.只设尾端密封
D.首尾端都不设密封
16
答案:B
99.当尾轴管用水润滑时,尾轴管密封情况大多为( )。
A.只设首密封
B.首尾都设密封
C.只设尾密封
D.首尾都不设密封
答案:A
100.下列对尾管密封装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装有水润滑尾轴承的尾管,只设尾端密封装置
B.装有油润滑尾轴承的尾管,只设首端密封装置
C.装有油润滑尾轴承的尾管,首端尾端均设密封装置
D.装有水润滑尾轴承的尾管,首端尾端均设密封装置
答案:C
101.对于尾轴管装置作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支承尾轴,使其可靠地通向船外
B.对采用油润滑尾轴承应保证尾轴伸出船体处的密封
C.将螺旋桨的推力传递给船体
D.内装尾管轴承,保证尾轴可靠转动
答案:C
102.船舶轴系滑动式中间轴承的工作温度一般不应超过( )。
A.45℃
B.65℃
C.75℃
D.90℃
答案:B
103.艉轴管装置是用以( )、密封船体不使海水进入艉轴承和防止润滑油溢出的设备。
A.构成艉轴承
B.构成轴系
C.支承艉轴和螺旋桨
D.支承艉轴衬套
答案:C
104.水润滑艉轴承材料不包括( )。
A.铁梨木
B.橡胶
17
C.赛龙
D.白合金
答案:D
105.艉轴承的长度应不小于( )倍的艉轴直径。
A.2
B.3
C.4
D.不确定
答案:D
106.水润滑艉轴承首端设置填料函式密封装置是为了( )。
A.防止艉轴承过分冷却
B.防止舷外水流入机舱
C.使艉轴承润滑均匀
D.减少艉轴承磨损
答案:B
107.白合金艉轴承的极限轴承间隙约等于( )倍的安装间隙。
A.2
B.3
C.4
D.5
答案:C
108.油润滑艉轴承首端密封的作用是( )。
A.防止海水漏入机舱
B.防止滑油漏入机舱
C.防止污物进入艉轴承
D.保护艉轴承
答案:B
109.油润滑艉轴承尾端密封装置的作用是( )。
A.防止海水漏入机舱
B.防止海水进入艉轴管
C.防止滑油泄入大海
D.防止海水进入艉轴管和防止滑油外泄
答案:D
110.Simplex 艉轴密封装置采用的密封圈是( )。
A.金属环
B.活塞环
C.橡胶环
D.浸油石棉盘根
18
答案:C
111.检查油润滑艉轴承密封装置防蚀衬套的密封性采用( )方法。
A.油压试验
B.水压试验
C.磨合试验
D.运转试验
答案:B
112.艉轴承密封装置油压试验是采用重力油柜润滑油,从泵油至回油连续( )min 之内不
准漏油。
A.6
B.5
C.4
D.3
答案:B
113.船用端面密封装置中的弹簧件的作用是( )。
A.密封
B.提供压紧力
C.收缩
D.挡沙
答案:B
114.中、小型船舶的油润滑式尾轴管装置如果采用自然润滑,空载满载吃水差别不大于5米,
则其重力油柜一般设置在( )之处。
A.高于水线 500-1000mm
B.高于水线 3000-4000mm
C.和水线相平
D.低于水线 500-1000mm
答案:A
115.柴油机在船舶上得到广泛应用,主要因为柴油机( )。
A.经济性好
B.机动性能好
C.尺寸小、重量轻
D.单机功率大
答案:A,B,C
116.中、高速柴油机采用减速齿轮箱以获得较低的转速有以下好处( )。
A.可提高螺旋桨效率
B.改善螺旋桨的空泡性能
C.改善主机性能
D.提高传动效率
19
答案:A,B
117.采用不可逆转高速柴油机作为主机的船舶,一般都选择有( )功能的齿轮箱。
A.减速
B.离合
C.倒顺
D.减振
答案:A,B,C
118.主机位置布置原则包括( )。
A.对称布置
B.轴系与船体基线平行
C.尽量靠近后舱壁,以缩短轴系长度
D.满足船舶规范要求
答案:A,B,C,D
119.传动轴轴干与轴颈的连接处,应采用( )过渡。
A.圆弧
B.斜锥
C.阶梯
D.没有要求
答案:A,B
120.将两法兰夹紧,利用法兰面上的摩擦作用来传递转矩,这种螺栓是( )。
A.铰制孔螺栓
B.液压拉伸螺栓
C.带内套的张紧螺栓
D.普通螺栓
答案:B,D
121.螺栓与螺栓孔之间有间隙的是( )。
A.普通螺栓
B.铰制孔螺栓
C.带内套的张紧螺栓
D.液压拉伸螺栓
答案:A,D
122.螺旋桨轴的前端,视其所安装的联轴节型式,有( )等几种形状。
A.圆柱形光轴
B.锥体加螺纹
C.整煅法兰
D.花键轴
答案:A,B,C
20
123.下列尾轴承材料中,适合用于水润滑的是( )。
A.白合金轴承
B.铁梨木轴承
C.橡胶轴承
D.青铜轴承
答案:B,C
二、船舶轴系安装
1.设备在船舶上进行定位时的坐标是( )。
A.肋位、舯纵剖面、基线
B.甲板、中站面、基线
C.基线、中站面、水线
D.主甲板、肋位、水线
答案:A
2.确定轴系理论中心线的方法有( )和光学法。
A.指针法
B.平轴法
C.拉线法
D.直尺-塞尺法
答案:C
3.下列关于测定轴线之前应具备的条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船体装配工作,从尾端算起在主甲板以下船体长度的 85%内必须基本完成。
B.中间轴承、主机等主要设备的船体基座的焊接工作均未完成
C.主机和轴系的安装区域内,所有的舱室及油舱、水舱,舱柜都应经过焊缝检验及密性试验
并合格。
D.确定理论中心线时,要求在不受阳光暴晒和温度急剧变化的情况下进行,一般在晚间或阴
天工作较好。
答案:B
4.确定轴线尽量选择在( )进行。
A.日照充足的下午
B.夜晚或阴天
C.大风天气
D.高温天气
答案:B
5.拉线法使用( )。
A.琴钢丝
B.不锈钢丝
C.普通铁丝
D.铜丝
21
答案:A
6.确定轴线的两个基准点时经常会用到连通管水平仪(透明软管),它一般用来测定( )。
A.长度值
B.宽度值
C.高度值
D.任意值
答案:C
7.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轴系较短的船舶,可以用拉钢线的方法来确定轴线。
B.轴线确定后,可以以其位基准来检查主机基座面板的高度尺寸及基座的左右开档尺寸
C.无论采用拉线法还是光学法,都是借助基准点来确定轴线
D.轴系很长的中机型船舶,建议用拉钢丝线的方法来确定轴线
答案:D
8.下面关于光学法确定轴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照光最好在白天进行。
B.激光经纬仪等精密光学仪器应有专人负责保管,仪器应定期送专业机构鉴定。
C.采用望光法时,主光轴同时通过首尾基准点,两点成一线,在望远镜里可以同时看到首尾
基准点
D.激光光束能够穿透玻璃,因此在调整远端光靶时,如果靶心材料为玻璃,则近端光靶的玻
璃靶心无需取下,两个光靶一次定位。
答案:B
9.拉线法确定轴线时需计算钢丝扰度值,挠度值与( )无关。
A.挂重
B.钢丝单位长度的重量
C.所求扰度处到基准点的距离
D.气温
答案:D
10.尾轴管树脂法安装时,常使用光学法定位尾轴管,第一步工作是:在尾轴管前、后轴承
孔内装入光靶,然后将光靶中心调整至与( )重合。
A.镗杆中心
B.尾轴管前、后轴承孔中心
C.代表理论轴线的光学仪器中心
D.基线
答案:B
11.镗孔加工圆线和检验圆线划线的依据是( )。
A.轴系理论中心线
B.基线
C.水线线
22
D.肋位
答案:A
12.施工时检验圆线直径可以比加工圆线( )。
A.大 20-30mm
B.相等
C.小 5-10mm
D.小 20-30mm
答案:A
13.光学法在人字架轴壳孔端面上划镗孔加工圆线和检验圆线时,先在人字架轴壳孔内装入
光靶,然后将光靶中心调整至与( )重合。
A.镗杆中心
B.人字架轴壳孔中心
C.代表理论轴线的光学仪器中心
D.基线
答案:C
14.在镗孔前应检查轴壳孔能否按图纸镗出规定尺寸孔,同时使轴壳的( )满足规范要求。
A.最大厚度
B.最小厚度
C.平均厚度
D.视情况而定
答案:B
15.下列关于轴系镗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先镗孔,后镗端面
B.镗孔需保证尾轴管或尾轴承安装位的圆度、圆柱度、与理论轴线的同轴度以及表面粗糙度
等满足相关技术要求。
C.镗孔是为了消除焊接造成的艉柱轴(或人字架)毂孔和尾隔舱壁座板等零部件件形位尺寸
的偏差
D.镗孔是为了美观
答案:D
16.轴系镗孔一般分粗镗和精镗,精镗的切削深度一般在( )。
A.1-2mm
B.0.5-1mm
C.0.1-0.2mm
D.0.01-0.05mm
答案:C
17.镗孔时,最后一刀的走向,最好使得因刀具磨损造成的锥度与尾轴管压入的方向( )。
A.相反
B.一致
23
C.平行
D.垂直
答案:B
18.镗孔完成后需复照光,其目的是( )。
A.为了检查所镗之孔的同轴度
B.为了检查所镗端面与轴线的垂直度
C.为了检查加工表面的粗糙度
D.为了检查实际加工尺寸
答案:A
19.下面有关镗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镗尾轴管时,若艉轴管长度偏大,镗杆需设置中间支承,以修正镗杆挠度。
B.精镗时,各档孔径应一次镗出,中途不允许停止镗削。
C.镗孔时不必停止船上振动性作业。
D.粗镗结束后,必须校验镗杆的对中情况,并核实相关尺寸,无误后方可进行精镗。
答案:C
20.冷装和红套用于( )配合的装配。
A.均为间隙
B.均为过盈
C.冷装为间隙,红套为过盈
D.冷装为过盈,红套为间隙
答案:B
21.采用液压安装方法将轴承压入尾轴管孔时,随着压入距离的深入,压入力会( )。
A.逐渐增加
B.逐渐减少
C.保持不变
D.难以确定
答案:A
22.( )轴承不可以采用冷装工艺。
A.青铜
B.黄铜
C.白合金
D.复合材料
答案:C
23.尾轴管轴承位镗孔完成后,船厂按照( )和配合要求进行轴承外圆的精加工。
A.轴承位实际镗孔尺寸
B.尾轴轴颈外圆直径
C.轴承产品说明书
D.轴系理论中心线
24
答案:A
24.压入式安装的尾轴管的尾部紧配入( )内,首部紧配入( )上。
A.尾轴承、尾轴填料函
B.尾部隔舱壁、可拆联轴节
C.螺旋桨轴、尾轴壳孔
D.尾轴壳孔、尾部隔舱壁的焊接座板
答案:D
25.尾轴管在加工后应进行( )MPa 的液压试验,应无裂纹或泄漏现象。
A.0.1
B.0.2
C.0.3
D.0.4
答案:B
26.检查键与艉轴,键与螺旋桨桨毂键槽的配合情况,要求( )塞尺不得塞入,局部允许
塞入,但不得超过 15%的键槽长度。
A.0.03mm
B.0.05mm
C.0.06mm
D.0.08mm
答案:B
27.修船时,抽出艉轴后立即用湿草包填塞于铁梨木艉轴承内,这是为了( )。
A.保护艉轴承精度
B.防止异物损伤轴承
C.防止铁梨木因干燥而产生裂纹
D.防止艉轴承变形
答案:C
28.检查键与艉轴,键与螺旋桨桨毂键槽的配合情况,要求 0.05 mm 塞尺不得塞入,局部允
许塞入,但( )。
A.不得超过 10%的键槽长度
B.不得超过 15%的键槽长度
C.不得超过 20%的键槽长度
D.不得超过 25%的键槽长度
答案:B
29.螺旋桨静平衡试验是为了( )。
A.消除不平衡力矩
B.消除不平衡离心力
C.消除尺寸偏差
D.模拟工作过程
25
答案:A
30.螺旋桨动平衡试验是为了消除不平衡力矩和( )。
A.消除应力
B.消除不平衡离心力
C.消除尺寸偏差
D.模拟工作过程
答案:B
31.传统的螺旋桨有键安装,其桨毂锥孔与尾轴锥体要求配合紧密,用色油检查,实际接触
面积应不小于理论接触面积的( )以上。无键液压安装时,桨毂与轴锥部的实际接触面积
应不小于理论接触面积的( ),不接触带不应环绕整个桨毂或延伸到整个桨毂全长。
A.75%/70%
B.75%/75%
C.70%/75%
D.70%/70%
答案:A
32.螺旋桨采用液压安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螺旋桨毂锥孔和尾轴锥体的配合面要求贴合紧密
B.液压安装时,应该根据螺旋桨液压联接计算书要求的压入量来压入螺旋桨
C.可以用作图法来确定液压安装初始点
D.现场确定螺旋桨压入量时,不用测量螺旋桨和尾轴的温度
答案:D
33.下列关于螺旋桨安装说法错误的是( )。
A.螺旋桨毂锥孔和尾轴锥体配合紧密程度可以用色油进行检查
B.液压无键安装避免了螺旋桨轴上加工键槽而引起的的应力集中
C.液压安装时,需要严格保证螺旋桨在轴上的压入量
D.螺旋桨采用环氧树脂胶粘法安装时,要求桨毂锥孔和尾轴锥体之间的整个接触合面都配合
紧密
答案:D
34.关于尾轴密封装置的安装,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尾轴管前端填料密封函在营运中允许有少量泄漏
B.橡皮环式密封装置安装完成后需进行螺旋桨下沉量的测量和记录,该尺寸供船舶运行一段
时间后进坞时复测对照,用以判断运行后轴承磨损情况
C.油圈式密封装置安装时需保证油令圈和油令板之间的间隙较推力轴承轴向间隙大
0.04-0.06mm
D.油润滑尾轴管安装完成后,即可进行冷却润滑系统的安装,系统接通后无需做油压实验
答案:D
35.为确保轴系长期安全正常地运转,在轴系安装时,应保证它具有合理的位置及状态,使
轴系各轴段内的( )及各轴承上的( )均处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26
A.强度/压力
B.应力/负荷
C.刚度/压力
D.扭矩/负荷
答案:B
36.轴系校中时,应考虑轴系负荷限制,说法错误的是( )。
A.所有轴承均必须承受正向负荷,但可以脱空
B.各轴承上负荷应较均匀地分布
C.不承受水平负荷或将水平负荷减到最小程度
D.各轴承的比压应满足规范和计算书相关要求
答案:A
37.轴系中任一轴承的最小负荷,应不小于相邻两跨上轴的自重和外载荷等所有重量的( )。
A.20%
B.30%
C.40%
D.50%
答案:A
38.轴承安装,轴承的位移量是以( )为基准进行计算的。
A.基座面板
B.轴系理论中心线
C.主机飞轮
D.中间轴第一法兰
答案:B
39.顶升法测量轴承负荷时,用液压千斤顶顶升轴承,用( )记录轴的升高量,并同时记
录千斤顶的负荷数值。
A.百分表
B.高度游标卡尺
C.直尺
D.卡钳
答案:A
40.下列关于千斤顶顶举法说法错误的是( )。
A.顶举测量轴承负荷时,为了提高效率,可以同时对各轴承进行测量。
B.千斤顶顶举支点、百分表杆的触点必须是同一轴颈截面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
C.顶举之前,将百分表调好零点,这时千斤顶刚刚与轴接触,但不得使轴有丝毫顶起。
D.轴承顶起的高度一般不超过轴承间隙。
答案:A
41.用顶举法测量轴承负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轴承负荷是通过间接方法得到
27
B.轴承负荷为千斤顶油缸的油压乘以油缸柱塞面积所得之积。
C.千斤顶负荷是通过顶举曲线计算得到
D.顶举系数和千斤顶与轴承之间的距离有关
答案:B
42.顶举法测量轴承负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顶举曲线得到的是千斤顶处的负荷。
B.轴承与千斤顶之间的距离需符合校中计算书的要求
C.在测量过程中,所有传动轴的法兰连接螺栓需要拆下,轴脱开
D.轴被顶起的高度一般不超过轴承间隙
答案:C
43.平轴法校中是( )进行。
A.由船尾向船首
B.由船首向船尾
C.由轴系中间分别向船首、船尾
D.分别由船首、船尾向中间
答案:A
44.目前的合理校中,常按法兰的偏移、曲折值进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偏移、曲折值由校中计算书给出
B.当校中计算文件规定校中时应施加附加力时,应在所要求的位置上施加规定数值的附加力
C.可用顶举法检验有关轴承的实际负荷,并应符合校中文件的规定,允许误差为计算负荷的
±20%
D.偏移、曲折值是为了保证轴系的直线性
答案:D
45.顶升法测轴承负荷时,各轴承应( )进行。
A.同时
B.单独
C.分组同时进行
D.单独或者同时
答案:B
46.测轴承负荷时,各传动轴以及推进机组应处于( )状态。
A.全部断开
B.全部联接
C.传动轴联接,但是与主机断开
D.传动轴断开,但是与主机联接
答案:B
47.某船舶采用合理校中方法进行轴系校中,主机校中时以调整好的中间轴法兰为基准逐步
调整主机位置,使主机输出端法兰的外圆比中间轴低 0.664±0.05mm,法兰平面下开口
0.275±0.05mm,关于这两个数据说法,错误的是( )。
28
A.数据由校中计算书确定
B.按此数据,以主机为基准来调整中间轴
C.±0.05mm 是公差范围
D.需要调整主机位置以满足此偏中值数据
答案:B
48.关于轴系校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轴系合理校中时,轴系的联接必须在轴承负荷测量完成之后进行
B.在船台上或坞内进行校中的轴系,除了在校中结束后进行检验之外,船下水后还要再进行
复查
C.检验校中质量,可用顶举法检验有关轴承的实际负荷,应符合校中文件的规定
D.轴系与主机连接后,还要检验主机曲轴臂距差是否符合相关要求
答案:A
49.关于顶升法测量轴承负荷,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千斤顶座子必须有较好的刚性,百分表架应单独装在不受中间轴及千斤顶影响的稳定结构

B.轴在顶举过程中不受任何阻碍
C.最大测试力应限制在被测轴承实际负荷的 2-2.5 倍,以保证作出的 P-δ 图有较好的线性,
又保证相邻轴承不脱空
D.在轴和千斤顶柱塞头之间应该加垫橡胶或石棉软垫片,以保护设备不受损害
答案:D
50.关于轴承固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轴承固定可以采用矩形垫片
B.轴承固定可以采用橡胶减振器
C.矩形垫片应与轴承底脚下和船体基座上平面(或焊接垫片)紧密接触
D.紧固螺栓需要可靠防松
答案:B
51.镗杆可以依靠( )来校中。
A.定位螺钉
B.加工、检验圆线
C.空心镗杆安装光靶
D.前后基准点
答案:A,B,C
52.螺旋桨的湿式液压安装中,液压油的作用有( )。
A.提供径向力,使桨毂胀大
B.提供径向力,使桨毂收缩
C.提供轴向推力,使螺旋桨向尾轴尾锥体大端方向移动
D.提供轴向推力,使螺旋桨向尾轴尾锥体小端方向移动
答案:A,C
29
53.螺旋桨液压安装有干式和湿式两种,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干式只提供轴向油压
B.干式只提供径向油压
C.湿式只提供径向油压
D.湿式不仅提供轴向油压也提供径向油压
答案:A,D
54.传统的螺旋桨有键安装,螺旋桨与桨轴需要进行刮配,刮配区域为( )。
A.螺旋桨桨毂锥孔
B.键槽
C.螺旋桨桨毂端面
D.桨轴锥体
答案:A,B
55.轴系按法兰上严格规定的偏中值进行平轴法校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船舶标准对平轴法校中时法兰上允许的偏中值有严格规定
B.通常是将尾轴先按轴系理论中线安装好,再以尾轴的法兰为基准,由船尾向船首方向逐段
地调整中间轴及推力轴的位置,使各对连接法兰上的偏移和曲折值不超过规定的偏中值
C.轴与轴之间是脱开的状态
D.需要测量轴承负荷
答案:A,B,C
56.法兰的偏移、曲折值可以用( )进行测量。
A.百分表
B.直尺和塞尺
C.指针法
D.内卡钳配合千分尺
答案:A,B,C
57.轴系按轴承位移进行合理校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在轴承孔的两端各安装一个光靶,并使其与轴承孔同心。
B.由尾向首按光学仪的主光轴逐个调节中间轴承的位置。
C.或者直接调整轴承,使其位移值符合校中计算文件的规定;或者将各中间轴承均调整至与
尾轴同轴,即位移为零,然后在测量垫片厚度时减去该轴承的位移量。
D.按最前一节中间轴的前法兰、规定的偏移及曲折校中推力轴或主机。
答案:A,B,C,D
58.关于顶升法测量轴承负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千斤顶顶升过程中,比如油压已下行至 A,继续卸压,但是因操作原因,油压下泄过急,
可以重新加压到 A,然后继续按档位卸压,之前的数据保留有效
B.千斤顶顶升过程中,比如油压已下行至 A,继续卸压,但是因操作原因,油压下泄过急,
不可以重新加压到 A,然后继续按档位卸压,而应该重新开始顶升,之前数据作废
C.千斤顶顶升过程中,比如油压已上行至 A,继续加压,但是因操作原因,油压上行过急,
可以卸压回 A,然后继续按档位加压,之前数据保留有效
30
D.千斤顶顶升过程中,比如油压已上行至 A,继续加压,但是因操作原因,油压上行过急,
不可以卸压回 A,然后继续按档位加压,而应该重新开始顶升,之前数据作废
答案:B,D
三、船舶柴油机装配与调试
(一)柴油机结构
1.柴油机与汽油机同属内燃机,它们在结构上的主要差异是( )。
A.燃烧工质不同
B.压缩比不同
C.燃烧室形状不同
D.供油系统不同
答案:D
2.内燃机的排量是指所有( )的总和。
A.气缸总容积
B.气缸工作容积
C.余隙容积
D.燃烧室容积
答案:B
3.不会影响压缩比的操作是( )。
A.刮削连杆轴瓦
B.增减连杆轴承垫片
C.增减连杆大端轴承与杆身间的垫片
D.改变燃烧室密封垫片的厚度
答案:B
4.筒形柴油机目前主要向模块化方向发展,下列不属于气缸单元组成部分的是( )。
A.气缸盖
B.气缸体
C.活塞
D.连杆
答案:B
5.焊接曲轴是把( )通过焊接而组成一个整体的焊接式曲轴。
A.单位曲柄
B.曲柄与主轴颈
C.曲柄与曲柄销
D.曲柄销、曲柄臂与主轴颈
答案:A
6.十字头式柴油机采用中隔板将( )隔开。
A.曲轴箱与油底壳
31
B.气缸与油底壳
C.气缸与曲轴箱
D.气缸与扫气箱
答案:C
7.推力轴承在正常运转时其推力块将( )。
A.绕支持刃偏转
B.与推力环平行
C.形成液体静压润滑
D.形成半液膜润滑
答案:A
8.关于主轴承与十字头轴承轴瓦的油槽的论述正确的是( )。
A.主轴承下瓦的高压区必须开油槽
B.十字头销轴承的上瓦必须开油槽
C.主轴承下瓦高压区不得开油槽,而十字头销轴承的下瓦必须开设均布油槽
D.十字头销轴承下瓦不能开纵横油槽
答案:C
9.大功率柴油机活塞头与活塞裙分开制造和目的是( )。
A.形成薄壁强背结构
B.减轻重量
C.合理使用材料
D.提高散热效果
答案:C
10.筒形活塞式柴油机的活塞裙部通常加工成( ),而且( )。
A.椭圆形/长轴在垂直活塞销轴线方向
B.椭圆形/长轴在沿活塞销轴线方向
C.圆柱形/上面直径大于下面
D.圆柱形/上面直径小于下面
答案:A
11.活塞环的弹力取决于( )。
A.搭口间隙大小
B.天地间隙大小
C.环背间隙大小
D.环的截面积尺寸
答案:D
12.密封环断面形状中,间隙可变促进磨合,防止烧结,允许环槽温度较高但加工精度要求
较高的活塞环是( )。
A.梯形环
B.倒角环
32
C.扭曲环
D.矩形环
答案:A
13.适用于缸壁硬度较高易于磨合且有利于在环与缸壁之间形成油楔的活塞环断面形状是
( )。
A.梯形环
B.矩形环
C.倒角环
D.锥形环
答案:C
14.关于承磨环的不正确说法是( )。
A.专为活塞与气缸的磨合而设置
B.承磨环分为几段,并用青铜制造
C.当承磨环磨平时应予以换新
D.某些大尺寸的筒形活塞有时也装承磨环
答案:C
15.关于十字头式柴油机活塞杆填料函的错误说法是( )。
A.活塞杆填料函固定在活塞杆上,起密封与刮油作用
B.活塞杆填料函固定在横隔板上,起密封与刮油作用
C.通常,在填料函内有两组填料环,分别为密封环与刮油环
D.活塞杆填料函可以明显减缓曲轴箱滑油的变质速度
答案:A
16.活塞杆填料函内的刮油环在使用中的正确变化是( )。
A.刮油环在环槽中的天地间隙不变
B.同组内三段间周向间隙之和增大
C.同组内三段间周向间隙之和逐渐减小
D.同组内三段环间的周向间隙之和不变
答案:C
17.关于气缸套的结构论述正确的是( )。
A.气缸套凸肩径向和轴向固定
B.气缸套和气缸盖之间都用纸垫片密封
C.气缸套下部轴向不固定,下部外圆和气缸体内孔之间留有一定间隙
D.气缸套用螺栓固定到气缸体上
答案:C
18.下述四冲程柴油机气缸盖功用中错误的是( )。
A.与气缸套、活塞构成燃烧室空间
B.安装喷油器、安全阀等附件
C.组成进、排气通道
33
D.支撑气缸套
答案:D
19.气缸盖上无进气阀、有排气阀,这种柴油机的机型是( )。
A.四冲程柴油机
B.四冲程增压柴油机
C.二冲程直流扫气式柴油机
D.二冲程弯流扫气式柴油机
答案:C
20.指出下述关于气缸盖工作条件的错误结论是( )。
A.气缸盖是一个受约束的构件
B.气缸盖各部分温差很大
C.工作时缸盖底板下面产生拉应力,上面产生压应力
D.气缸盖各部位的应力集中严重
答案:C
21.现代高增压超长行程新型低速柴油机的气缸盖的特点是( )。
A.单体组合铸钢结构
B.单体组合式铸铁铸钢结构
C.单体锻钢钻孔冷却式结构
D.单体铸钢钻孔冷却式结构
答案:C
22.关于活塞冷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套管式与铰链式活塞冷却机构适宜大型低速柴油机
B.活塞冷却温度越低越好
C.振荡冷却是活塞的一种冷却方式
D.活塞冷却液有淡水和滑油两种
答案:B
23.倒挂式主轴承盖除了用常规的连接螺栓外,再增加横向螺栓固紧,其主要目的是( )。
A.方便主轴承盖拆卸
B.增强主轴承盖的强度
C.增加主轴承盖的刚度
D.方便主轴承盖安装
答案:C
24.四冲程柴油机连杆大端螺栓为改善其工作可靠性,不正确的要求是( )。
A.采用刚性结构
B.采用柔性结构
C.细牙螺纹连接
D.加装防松垫圈
答案:A
34
25.圆形断面与工字形断面的连杆杆身从材料的利用方面来看( )。
A.圆形断面连杆的材料利用比工字形连杆更充分
B.工字形断面连杆的材料利用比圆形断面连杆更充分
C.两者在材料利用方面相同
D.随机型而定
答案:B
26.指出下述关于双导板十字头组件结构的特点中错误的是( )。
A.正、倒车导板承压面相同
B.曲轴箱内有较大的维修与拆装空间
C.工作条件与柴油机转向有关
D.工作比较平衡可靠
答案:C
27.大型柴油机均采用贯穿螺栓把固定件连接在一起的主要目的是( )。
A.使被连接部件由受拉状态变为受压状态,提高被连接部件承受机械负荷能力
B.使被连接部件由受压状态变为受拉状态,提高机件承受机械负荷能力
C.提高机件抗疲劳强度
D.防止被连接件松动,保持其相对位置
答案:A
28.大型低速柴油机贯穿螺栓的中部加装横向支头螺钉,其目的是( )。
A.提高贯穿螺栓的抗拉能力
B.防止贯穿螺栓上紧后松动
C.改变贯穿螺栓振动频率,防止发生共振
D.防止被连接部件相对位移
答案:C
29.关于机架作用的错误认识是( )。
A.支撑气缸组
B.与机座组成曲轴箱
C.筒形活塞式柴油机的机架有导向作用
D.十字头式柴油机的机架有导向作用
答案:C
30.现代大型柴油机的机座多采用的形式是( )。
A.钢板焊接深型的分组式整体结构
B.钢板焊接的浅型分组式结构
C.铸铁浇铸的深型整体结构
D.铸铁浇铸的整体式持组式结构
答案:A
31.关于喷油泵的出油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等容卸载式结构简单
B.等压卸载式性能好
35
C.等容卸载式易使喷射系统内产生穴蚀
D.喷油泵都有出油阀
答案:D
32.关于喷油器启阀压力的正确叙述是( )。
A.启阀压力等于针阀落座的燃油压力
B.启阀压力等于启阀弹簧预紧力
C.启阀压力高于针阀落座时的燃油压力
D.启阀压力等于针阀落时油压,但大于启阀弹簧预紧力
答案:C
33.回油阀式喷油泵与回油孔式喷油泵相比,其下述各种特点中不正确的是( )。
A.使用进油阀控制供油始点
B.使用回油阀控制供油终点
C.结构复杂
D.柱塞密封性较差
答案:D
34.回油阀始终点调节式喷油泵特点中不正确的是( )。
A.进、回油阀分列在偏心轴两侧
B.用调节螺钉升降实现供油量总调
C.进油阀关闭时刻控制供油始点
D.用回油阀开启时刻控制供油终点
答案:B
35.当转动偏心轴增大回油阀始终点调节式喷油泵的循环供油量时,其进、回油阀的正确动
作是( )。
A.进油阀滞后关闭,回油阀滞后打开
B.进油阀滞后关闭,回油阀提前开启
C.进油阀提前关闭,回油阀滞后打开
D.进油阀提前关闭,回油阀提前开启
答案:C
36.二冲程柴油机气缸套上的扫气口在纵横方向上的均有一定的倾斜度,其目的是( )。
A.增加气缸强度
B.有利于气缸冷却
C.控制气流方向
D.增加进气量
答案:C
37.某公司机电车间维修工维修时将进气阀锥角 30°误加工为 45°,则会导致( )。
A.流通截面积增大,对中性差
B.气阀对中性好,流通截面积减小
C.气阀对中性好,流通截面积增大
D.气阀对中性差,流通截面积减小
36
答案:B
38.对同一台四冲程非增压柴油机,一般地说( )。
A.排气阀面积大于进气阀
B.排气阀面积小于进气阀
C.排气阀寿命大于进气阀
D.排气阀无阀壳而进气阀有阀壳
答案:B
39.为了延长排气阀的使用寿命,保证受热后气阀密封性,阀盘与阀座之间的接触是( )。
A.中速柴油机的阀座与阀盘宜采用外接触线密封,而大型长行程低速柴油机采用内接触线密

B.中速柴油机的阀座与阀盘宜采用内接触线密封,而大型低速柴油机采用外接触密封
C.中速柴油机和大型低速柴油机均应采用内接触线密封
D.中速柴油机和大型低速柴油机均应采用外接触线密封
答案:A
40.液压式气阀传动机构液压油系统的补油阀漏泄的后果是( )。
A.气阀不能关
B.不能保证补油
C.气阀不能开启
D.气阀开度减小
答案:D
41.下列增压器转子轴承采用外支撑式的缺点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增压器结构相对复杂
B.增压器重量尺寸较大
C.清洗增压叶轮较困难
D.轴颈表面线速度较高
答案:D
42.增压器转子轴承采用滚动轴承的优点之一是( )。
A.摩擦损失小
B.可多次修复使用
C.轴承寿命较长
D.构造简单
答案:A
43.涡轮机油重力油柜的作用是( )。
A.为涡轮机油循环补油
B.在涡轮机油泵故障时维持短时供油
C.保证供油压力
D.保证油泵吸入压力
答案:B
37
44.燃油雾化加热器是燃油加热环节中的最后一环,一般是由黏度计自动控制调温的,自动
控制的依据参数是( )。
A.燃油的流量
B.燃油的温度
C.燃油的流速
D.燃油的黏度
答案:D
45.( )是板式滑油冷却器所不具有的优点。
A.结构紧凑,体积小
B.可根据需要增减换热面积
C.造价低,节省资金
D.易于清洁,方便维修
答案:C
46.根据柴油机油品使用要求,燃油与滑油的粘温特性好表示( )。
A.燃油粘度随温度变化大,滑油粘度随温度变化小
B.燃油粘度随温度变化大,滑油粘度随温度变化大
C.燃油粘度随温度变化小,滑油粘度随温度变化小
D.燃油粘度随温度变化小,滑油粘度随温度变化大
答案:A
47.下列影响液体动压润滑形成油楔的因素中,错误的是( )。
A.滑油压力
B.轴承负荷
C.摩擦面相对速度
D.轴承间隙
答案:A
48.使用中央冷却系统的柴油机动力装置中,如果活塞为油冷却,则它共有( )个淡水冷
却系统和( )个海水冷却系统,其中冷却缸套的系统称( )冷却系统,它是由( )冷
却。
A.2/2/高温淡水,低温淡水
B.1/1/低温淡水,海水
C.2/1/高温淡水,低温淡水
D.1/1/高温淡水,海水
答案:C
49.船舶海水冷却系统中的海水泵一般采用( )。
A.离心泵
B.齿轮泵
C.螺杆泵
D.叶片泵
38
答案:A
50.不是柴油机膨胀水箱的作用选项是( )。
A.放气
B.补水
C.水受热后有膨胀的余地
D.测量冷却水量
答案:D
51.在中央冷却系统中的中央冷却器内进行的冷却是( )。
A.海水冷却低温淡水
B.低温淡水冷却高温淡水
C.海水冷却高温淡水
D.海水冷却缸套水
答案:A
52.关于缸套冷却水系统的透气管说法不准确的是( )。
A.各透气管接在设备和管路的最高处
B.透气管一般通至膨胀水柜
C.透气管检修后放气时使用
D.膨胀水箱上部设有透气管
答案:C
53.柴油机冷却系统中淡水和海水的压力应该( )。
A.海水压力大于淡水压力
B.淡水压力大于海水压力
C.淡水压力与海水压力相等
D.无规范规定
答案:B
54.在调速器的性能指标中稳定调速率越小,表明调速器的( )。
A.灵敏性越好
B.准确性越好
C.动态特性越好
D.稳定性越好
答案:B
55.根据机械调速器的工作特点,外负荷增大时,其稳定后转速与原转速相比是( )。
A.稍有降低
B.稍有升高
C.恒定不变
D.随机型而异
答案:A
39
56.机械式调速器调速弹簧长期使用后弹性变差对调速器性能的影响是( )。
A.稳定调速率 δ2 变小
B.稳定性提高
C.准确性下降
D.灵敏度变差
答案:A
57.在液压调速器中,刚性反馈与弹性反馈机构相比,其主要作用在于( )。
A.保证调节过程稳定性
B.保证恒速调节
C.保证有差调节
D.保证稳定时间符合规定
答案:C
58.液压调速器的补偿针阀开度过大,( );针阀开度过小,( )。
A.油量调节过度/油量调节不足
B.油量调节不足/油量调节过度
C.油量调节不足/油量调节不足
D.油量调节过度/油量调节过度
答案:A
59.如果液压调速器反馈指针指向最大位置对柴油机的影响是( )。
A.调油过度,转速波动大
B.调油不足,转速稳定时间长
C.调油过度,转速稳定时间长
D.调油不足,转速波动大
答案:D
60.转动 UG8 表盘式液压调速器通过速度降旋钮调节静速差,其实质是改变了( )。
A.调速齿轮与静速差杆的连接位置
B.静速差杆转动支点的位置
C.静速差杆与输出轴的连接位置
D.静速差杆的位置
答案:B
61.PG 液压调速器波纹管式转速设定机构的输入气压信号增加时,转速设定伺服活塞和设定
转速的变化是( )。
A.上移,升高
B.下移,升高
C.上移,降低
D.下移,降低
答案:B
62.PG 液压调速器与 UG 液压调速器的区别主要在于( )。
A.转速感应机构不同
40
B.功率放大机构不同
C.调速机构不同
D.油量调节机构不同
答案:C
63.两台并联工作的发电柴油机,如果出现负荷不能均匀分配的故障,则应该调节调速器( )。
A.静速差旋钮
B.反馈指针
C.补偿针阀
D.调速旋钮
答案:A
64.两台标定功率不等的发电柴油机并车运行时,下述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两机 δ2相同且不为零,则两机负荷均匀分配
B.若两机 δ2相同且不为零,则负荷按标定功率比例分配
C.标定功率大者取较大的 δ2,则负荷按标定功率比例分配
D.标定功率大者取较小的 δ2,则负荷按标定功率比例分配
答案:B
65.两台标定功率相等并车运行的A、B柴油发电机,若A机组始终多承担负荷,正确的调
整措施是( )。
A.减小A机组的 δ2
B.增大A机组的 δ2
C.增大A机组的频率
D.减小A机组的频率
答案:B
66.杠杆式调速器的稳定调速率 δ2调节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
A.可通过下面表盘上的速度降旋钮进行调节
B.可通过下面表盘上的负荷限制旋钮进行调节
C.外部无 δ2调节机构,如需调节 δ2值,应打开调速器顶盖,旋松速度降凸轮上的锁紧螺
钉,改变其位置进行调节
D.无法进行调节,不存在正确的调节方法
答案:C
67.关于压缩空气起动的错误结论是( )。
A.起动空气必须具有一定的压力
B.起动空气必须在膨胀冲程进入气缸
C.四冲程机只要缸数在4个以上,任何情况下均能起动
D.二冲程机气缸起动阀开启的延续时间约为 110°曲轴转角
答案:C
68.单气路控制式气缸起动阀的优点是( )。
A.阀盘与阀座撞击小
41
B.兼顾起动与制动要求
C.不易发生燃气倒冲现象
D.启阀活塞面积大,开关迅速
答案:D
69.通常双气路控制式气缸起动阀的启阀活塞结构形式是采用( )。
A.单级活塞式起动阀
B.平衡活塞式起动阀
C.分级活塞式起动阀
D.锥形活塞式起动阀
答案:C
70.关于滑阀式空气分配器说法错误的是( )。
A.滑阀通过滚轮与凸轮接触
B.一般滚轮处于凸轮凹弧段时滑阀开启
C.启动时,滑阀和滚轮借助于弹簧与凸轮接触
D.单气路控制滑阀式空气分配器的滑阀套上应该有 3 个气孔
答案:C
71.采用双气路气缸起动阀的目的是( )。
A.在起动和制动时,当气缸内的压力超过起动空气的压力,气缸起动阀自动关闭
B.在起动和制动时,当气缸内的压力超过起动空气的压力,气缸起动阀保持开启
C.在起动时,当气缸内的压力超过起动空气的压力,气缸起动阀自动关闭;在制动时,当气
缸内的压力超过起动空气的压力,气缸起动阀保持开启
D.在起动时,当气缸内的压力超过起动空气的压力,气缸起动阀保持开启;在制动时,当气
缸内的压力超过起动空气的压力,气缸起动阀自动关闭
答案:C
72.气缸起动阀中的控制空气在起动阀打开后( )。
A.仍然保留在起动阀的控制空气腔内
B.排入大气
C.与起动空气一起进入气缸
D.回到空气分配器中
答案:A
73.气缸起动阀中的控制空气在起动阀关闭时( )。
A.仍然保留在起动阀的控制空气腔内
B.排入大气
C.与起动空气一起进入气缸
D.回到空气分配器中
答案:B
74.使用回转式分配器的六缸柴油机结构是( )。
A.分配盘上有 1 个控制气孔,壳体上有 6 个出气口
42
B.分配盘上有 6 个控制气孔,壳体上有 6 个出气口
C.分配盘上有 6 个出气孔,壳体上有 1 个进气口
D.分配盘上有 6 个出气孔,壳体上有 6 个进气口
答案:A
75.滑阀需要按发火次序排列的空气分配器是( )。
A.单体柱塞式
B.组合圆列式
C.组合并列式
D.分配盘式
答案:B
76.在起动主机之前,使主机曲轴慢转的主要目的是( )。
A.使运动机件预热
B.使运动机件有初始的转动速度
C.使润滑油进入摩擦表面
D.确认主机能够转动
答案:C
77.电子控制柴油机通过电子控制技术,发动机管理系统的核心功能由( )来实现。
A.速度传感器
B.负荷传感器
C.电控单元
D.执行单元
答案:C
78.某柴油机曲柄半径为 240mm,其活塞行程 S 是( )。
A.120mm
B.240mm
C.480mm
D.不能确定
答案:C
79.某柴油机活塞行程为 140mm,其曲柄半径 R 是( )。
A.280mm
B.70mm
C.140mm
D.不能确定
答案:B
80.增大活塞行程是提高柴油机功率的措施之一。下列四项中,能增大活塞行程的是( )。
A.加大连杆长度
B.减小连杆长度
C.加大曲柄半径
43
D.减小曲柄半径
答案:C
81.柴油机气缸工作容积 Vs、气缸直径 D 以及活塞行程 S 三者的关系是( )。
A.Vs=πD2S/4
B.Vs=πD2S/2
C.Vs=πD2S
D.Vs=2πD2S
答案:A
82.柴油机的余隙容积 Vc、气缸工作容积 Vs 与气缸总容积 Va 三者的关系是( )。
A.Vc=Va+Vs
B.Vs=Va+Vc
C.Va=Vs-Vc
D.Va=Vs+Vc
答案:D
83.在下列压缩比 ε 的表达式中错误的是( )。[式中 Vc 为余隙容积,Vs 为气缸工作容积,
Va 为气缸总容积]
A.ε=Vc/Va
B.ε=Va/Vc
C.ε=(Vc+Vs)/Vc
D.ε=1+Vs/Vc
答案:A
84.国产 12VESDZ30/55 型柴油机,其每个缸的气缸工作容积是( )m3。
A.0.039
B.0.39
C.0.013
D.0.13
答案:A
85.国产柴油机型号中气缸直径的标注单位,中小型机是( ),大型船用机是( )。
A.cm/m
B.mm/m
C.mm/cm
D.mm/mm
答案:C
86.国产 6ESDZ43/82 型柴油机型号中各技术特性代号的含义是( )。
A.E-十字头式;S-二冲程;D-增压型;Z-可逆转
B.E-可逆转;S-十字头式;D-增压型;Z-二冲程
C.E-增压型;S-可逆转;D-二冲程;Z-十字头式
D.E-二冲程;S-十字头式;D-可逆转;Z-增压型
44
答案:D
87.国产 12VESDZ30/55 型柴油机的冲程缸径比(S/D)的数值是( )。
A.0.55
B.1.83
C.1.55
D.2.83
答案:B
88.柴油机活塞平均速度 Cm 的计算公式是( )。(式中 S 为活塞冲程, n 为转速)
A.Cm=S·n
B.Cm=S·n/60
C.Cm=30S·n
D.Cm=S·n/30
答案:D
89.国产 135 系列柴油机活塞行程为 140mm,在标定转速 1500r/min 运转时,其活塞平均速
度 Cm 等于( )。
A.6m/s
B.7m/s
C.8m/s
D.9.2m/s
答案:B
90.下列四项中,属于筒形活塞式柴油机特点的是( )。
A.活塞下部空间与曲轴箱是隔开的
B.活塞与缸套承受侧推力,横向磨损大
C.活塞与缸套间采用注油润滑
D.活塞通过活塞杆与连杆相联接
答案:B
91.柴油机受热部件壁面( ),其部件的热应力( )。
A.越厚,越大
B.越薄,越大
C.厚,不变
D.薄,不变
答案:A
92.承受柴油机热负荷的部件是( )。
A.气缸盖
B.主轴承
C.曲轴
D.飞轮
45
答案:A
93.中高速柴油机连杆杆身截面制成工字形的目的是( )。
A.增大抗拉能力
B.增大抗压能力
C.增大抗弯能力
D.增大抗扭能力
答案:C
94.连杆小端的活塞销轴承是采用( )。
A.滚针轴承
B.厚壁轴瓦
C.薄壁轴瓦
D.青铜衬套
答案:D
95.柴油机喷油量的调整部位在( )。
A.喷油泵上
B.喷油器上
C.燃油输油泵上
D.燃油调压阀上
答案:A
96.调节喷油泵供油量的方法是( )。
A.调节斜油槽的位置
B.调节回油孔的位置
C.调整柱塞的高度
D.调节输油泵的压力
答案:A
97.四冲程柴油机的进、排气管安装在( )。
A.机座上
B.机体上
C.气缸盖上
D.机架上
答案:C
98.中小型柴油机的活塞材料一般选用( )。
A.铸铁
B.铝合金
C.球墨铸铁
D.铜合金
答案:B
46
99.大功率中速柴油机的活塞裙部一般加工成椭圆形,这种设计能够( )。
A.便于活塞的安装
B.增加裙部的强度
C.补偿工作时产生的不均匀变形
D.便于与缸套的磨合
答案:C
100.柴油机主轴承轴瓦上的油孔、油槽一般开在( )上。
A.下瓦
B.上瓦
C.上瓦两侧
D.下瓦两侧
答案:B
101.柴油机连杆大端轴承轴瓦上的油槽一般开在( )上。
A.上瓦
B.下瓦
C.上瓦两侧
D.下瓦两侧
答案:B
102.关于刮油环不正确的说法是( )。
A.其作用是刮下缸壁上多余的滑油
B.天地间隙较小
C.刮油环的刮刀尖端安装无方向性
D.有单刀与双刀两种形式
答案:C
103.根据我国有关规定右旋柴油机的定义是( )。
A.由功率输出端向自由瑞看顺时针旋转为正车方向
B.由功率输出端向自由端看逆时针旋转为正率方向
C.由自由向输出端看顺时针旋转为正车方向
D.由自由向输出端看逆时针旋转为正车方向
答案:A
104.曲轴上装平衡重,主要是为了保证柴油机的( )。
A.燃油经济性能
B.噪音性能
C.平衡性能
D.排放达标
答案:C
105.润滑系统中旁通阀的作用是( )。
A.保证主油道中的最小机油压力
47
B.防止主油道过大的机油压力
C.防止机油粗滤器滤芯损坏
D.在机油粗滤器滤芯堵塞后仍能使机油进入主油道内
答案:D
106.Ⅴ形发动机曲轴的曲拐数等于( )。
A.气缸数
B.气缸数的一半
C.气缸数的一半加 1
D.气缸数加 1
答案:B
107.连杆大端由平开口改为斜开口的主要原因是( )。
A.增加连杆寿命
B.为吊缸检修提供方便
C.减轻连杆重量
D.减少连杆螺栓剪切应力
答案:B
108.对终点调节式喷油泵,当循环供油量增加时,其工作特点是( )。
A.供油始点不变,供油终点提前
B.供油始点不变,供油终点延后
C.供油终点不变,始点提前
D.供油终点不变,始点延后
答案:B
109.现代船用低速柴油机的结构特点有( )。
A.钻孔冷却
B.电子控制柴油机无喷油泵
C.采用薄壁瓦轴承
D.横流扫气
答案:A,C
110.关于柴油机曲轴结构正确的说法是( )。
A.大型低速二冲程机多采用于组合式曲轴
B.曲柄销、主轴颈与曲柄臂三者分别红套组合称半组合式曲轴
C.在曲柄销处装平衡重以消除离心惯性力
D.现代大型超长行程机曲轴的自由端装有轴向减振器
答案:A,D
111.大型低速二冲程柴油机的活塞均有以下特点( )。
A.采用活塞头与活塞裙分开制造的组合结构
B.活塞裙上装有密封环与承磨环
48
C.活塞头、活塞裙和活塞杆用柔性螺栓连接
D.采用长活塞裙控制气口
答案:A,C
112.大型低速二冲程柴油机的活塞由以下部件组成( )。
A.活塞头
B.活塞裙
C.活塞销
D.活塞杆
答案:A,B,D
113.关于活塞销的结构与表面处理,正确的有( )。
A.中空结构
B.实心结构
C.表面退火
D.表面淬火
答案:A,D
114.柴油机活塞上的活塞环有以下作用( )。
A.密封
B.传热
C.减振
D.刮油、布油
答案:A,B,D
115.柴油机活塞环长期使用后将出现下列变化( )。
A.径向厚度变小
B.天地间隙增大
C.搭口间隙减小
D.弹性变好
答案:A,B
116.现代超长行程柴油机的气缸套上部凸肩既高又厚并钻孔冷却,其目的是( )。
A.形成薄壁强背结构
B.降低气缸体高度
C.简化气缸结构
D.满足装配要求
答案:A,B
117.船用柴油机广泛使用的单体式气缸盖的特点有( )。
A.气缸盖与气缸套结合面的密封性好
B.气缸盖刚度好
C.可缩小气缸间距
D.拆装维修方便
49
答案:A,B,D
118.在中、高速柴油机中,连杆杆身做成工字形断面,其主要目的是( )。
A.减轻重量
B.增大抗弯能力
C.增大抗拉能力
D.减少加工难度
答案:A,B
119.连杆螺栓结构特点有( )。
A.螺纹多为精加工粗牙螺纹
B.杆身最小直径应等于或大于螺纹内径
C.螺母应有防松装置
D.采用耐疲劳柔性结构
答案:A,B,C,D
120.在船用柴油机上广泛使用的柱塞泵式喷射系统中,其喷油泵的主要作用是( )。
A.准确而可调的供油定时
B.准确而可调的供油量
C.最佳的雾化质量
D.足够高的供油压力
答案:A,B,D
121.带阀壳的气阀机构的特点有( )。
A.可使气缸盖结构简单
B.拆装、维修气阀方便
C.气阀过度磨损导致缸盖报废
D.阀杆不受侧推力
答案:A,B
122.对气阀导管的正确说法有( )。
A.导管承受气阀侧推力
B.承担气阀散热
C.导管断裂气阀将落入气缸内
D.导管与阀杆间隙过大过小,阀杆均易卡死
答案:A,B,D
123.气阀采用液压式传动机构的优点有( )。
A.影响气阀运动规律的因素较少
B.改善了气阀拆装条件
C.阀杆不受侧推力
D.总体布置困难
答案:B,C
50
124.在废气涡轮增压器中,废气涡轮与压气机是同轴的,其中( )。
A.压气机端的轴承为止推轴承
B.废气涡轮端的轴承为止推轴承
C.废气涡轮端功率等于压气机端功率
D.废气涡轮功率大于压气机端功率
答案:A,C
125.在液体动压润滑中形成油楔及其动压力的因素有( )。
A.轴承负荷
B.摩擦表面粗糙度
C.摩擦表面的运动速度
D.总碱值
答案:A,B,C
126.机械调速器的特点是( )。
A.灵敏度高
B.结构简单
C.可实现恒速调节
D.利用飞重离心力直接拉动油门
答案:B,D
127.液压调速器有下列特点( )。
A.稳定性好
B.利用飞重直接操纵油量调节机构
C.结构简单
D.可实现恒速调节
答案:A,D
128.在 UG 型液压调速器的稳定性调节中,可进行调节的部件是( )。
A.刚性反馈机构
B.调速机构
C.补偿针阀的开度
D.负荷限制机构
答案:A,C
129.UG8 型液压调速器是一种具有双反馈的液压调速器,其双反馈的作用是( )。
A.用刚性反馈控制 δ1
B.用刚性反馈控制 δ2
C.用弹性反馈控制 δ1
D.用弹性反馈控制稳定时间 ts
答案:B,C,D
130.UG8 表盘式液压调速器的恒速反馈机构主要由下列部分组成( )。
A.大反馈活塞
51
B.小反馈活塞
C.伺服活塞
D.补偿针阀
答案:A,B,D
131.对柴油机起动装置的要求是( )。
A.起动转速低
B.起动耗能少
C.不暖缸能起动
D.曲轴在任何位置均可起动
答案:B,C,D
132.压缩空气起动装置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 )。
A.气缸起动阀
B.起动控制阀
C.主起动阀
D.空气分配器
答案:A,B,C,D
133.关于单气路控制式气缸起动阀特点的论述正确的是( )。
A.开、关迅速
B.起动空气耗量多
C.能兼顾起动和制动两方面要求
D.结构简单
答案:A,D
134.关于双气路控制式气缸起动阀的正确论述是( )。
A.采用单级活塞式起动阀
B.在性能上能兼顾起动和制动两方面要求
C.能避免燃气倒冲引起的空气管爆炸
D.能速开、速闭,但落座速度缓慢
答案:B,C,D
135.下列属于十字头式柴油机特点的是( )。
A.气缸与活塞的润滑采用飞溅润滑方式
B.活塞下部空间与曲轴箱是相通的
C.活塞不承受侧推力
D.用于大型低速二冲程船舶柴油机
答案:C,D
136.下列关于对同型号左旋机与右旋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发火次序相同
B.发火次序相反
C.曲轴可以互换
52
D.曲轴不能互换
答案:B,C
137.活塞在气缸中运动中,不与气缸壁相接触的是( )。
A.活塞裙部
B.活塞环
C.活塞头部
D.活塞顶部
答案:C,D
138.单体式气缸盖密封圈的作用有( )。
A.在一定范围内调整压缩比
B.保证燃烧室气密
C.防止润滑泄漏
D.防止缸盖与缸套粘结,便于拆装
答案:A,B
139.组成柴油机燃烧室的部件是( )。
A.气缸盖
B.气缸套
C.活塞
D.气缸体
答案:A,B,C
140.根据气缸盖所用的材料不同,可分成( )气缸盖。
A.铸铁
B.铸钢
C.锻钢
D.铸铜
答案:A,B,C
141.柴油机连杆的作用有( )。
A.传递燃气作用力
B.将燃气膨胀能转换为机械功
C.转变运动形式
D.活塞运动的导向
答案:A,C
142.气环的作用有( )。
A.减磨
B.密封
C.散热
D.导向
答案:B,C
53
143.油环的主要作用是( )。
A.下行时刮油
B.上行时刮油
C.下行时布油
D.上行时布油
答案:A,D
144.活塞环外圆面压紧气缸内壁的密封力是来自( )。
A.活塞环的弹性
B.活塞环与气缸套内壁的摩擦力
C.窜入气环背隙中燃气对环的径向压力
D.气缸上平面作用的燃气轴向压力
答案:A,C
145.倒挂式主轴承具有( )。
A.可减轻柴油机的重量
B.可缩小柴油机的尺寸
C.拆装曲轴比较方便
D.主轴承刚性较好
答案:A,B,C
146.大型二冲程柴油机十字头组件包括( )。
A.十字头销
B.活塞杆
C.连杆
D.滑块
答案:A,D
147.下列四项装置中,属于柴油机配气机构组成部分的有( )。
A.气阀装置
B.气阀传动机构
C.凸轮与凸轮轴
D.凸轮轴传动机构
答案:A,B,C,D
148.被凸轮轴带动的设备主要包括( )。
A.进排气阀
B.喷油泵和空气分配器
C.调速器
D.机油泵
答案:A,B,C
149.柴油机喷油泵中有两对精密偶件,它们是( )。
54
A.针阀与针阀体
B.柱塞与柱塞套筒
C.出油阀与柱塞套筒
D.出油阀与出油阀座
答案:B,D
150.等容卸载出油阀具有( )作用。
A.止回
B.减压
C.蓄压
D.喷油
答案:A,B,C
151.柴油主机的防爆门在曲轴箱上的安装位置是( )。
A.双主机的应安置在船中侧
B.双主机的应安置在船舷侧
C.单主机的应安置在操纵台侧
D.单主机的应安置在非操纵台侧
答案:B,D
152.柴油机的燃油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它们是( )。
A.燃油净化系统
B.低压供油系统
C.高压喷射系统
D.压力控制系统
答案:B,C
153.对柴油机喷射系统的要求是( )。
A.定时喷射
B.定量喷射
C.定质喷射
D.定油喷射
答案:A,B,C
154.下列有关调速器弹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运转中人为增大调速弹簧预紧力,柴油机转速将降低
B.运转中人为增大调速弹簧预紧力,柴油机转速将升高
C.运转中调速弹簧断裂,柴油机将飞车
D.运转中调速弹簧断裂,柴油机将自行停车
答案:B,D
155.关于机械式调速器稳定调速率 δ2 的说明中,正确的是( )。
A.最大可达到 100%
B.不可能等于零
55
C.不能进行调节
D.可以进行调节,但不可能大于 10%
答案:B,C
(二)柴油机原理
1.在四冲程柴油机中,使膨胀损失增大的原因是( )。
A.进气局外提前开启角太大
B.进气阀提前开启角太小
C.排气阀提前开启角太大
D.排气阀提前开启角太小
答案:C
2.下列的热力发动机中,不属于内燃机的是( )。
A.柴油机
B.燃气轮机
C.汽轮机
D.汽油机
答案:C
3.以下热力发动机中,属于内燃机范畴的是( )。
A.汽轮机
B.柴油机
C.蒸汽机
D.热气机
答案:B
4.在热力发动机中,柴油机最突出的优点是( )。
A.热效率最高
B.功率最大
C.转速最高
D.结构最简单
答案:A
5.以下不是柴油机的优点的是( )。
A.经济性好
B.机动性好
C.功率范围广
D.运转平稳柔和,噪音小
答案:D
6.内燃机要进行两次能量转换,第一次是( ),第二次是( )。
A.燃料化学能转换为热能/热能转换为机械能
B.热能转换为燃料化学能/燃料化学能转换为热能
C.机械能转换为燃料化学能/燃料化学能转换为热能
56
D.燃料化学能转换为机械能/机械能转换为热能
答案:A
7.在柴油机气缸中燃烧的是( )。
A.柴油
B.燃烧产物
C.空气中的氧气
D.燃油蒸气与空气的可燃混合气
答案:D
8.关于柴油机下列说法中,最准确的是( )。
A.柴油机是以柴油为燃料的热力发动机
B.柴油机是将燃料的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内燃机
C.柴油机是压燃式内燃机
D.柴油机是一种两次能量转换都在气缸内进行的点燃内燃机
答案:C
9.在热力发动机中,柴油机最本质的特征是( )。
A.高压供油
B.内部燃烧
C.压燃发火
D.用柴油作燃料
答案:C
10.按我国的有关规定,柴油机的缸号编制及对曲轴转向的判断方法是( )。
A.从自由端起为第一缸,面向自由端判断曲轴转向
B.从自由端起为第一缸,面向飞轮端判断曲轴转向
C.从飞轮端起为第一缸,面向飞轮端判断曲轴转向
D.从飞轮端起为第一缸,面向自由端判断曲轴转向
答案:B
11.四冲程柴油机的气阀重叠角等于( )。
A.进气提前角+排气提前角
B.进气提前角+排气滞后角
C.进气滞后角+排气提前角
D.进气滞后角+排气滞后角
答案:B
12.柴油机压缩冲程终了时,气缸中的空气温度一般可达到( )℃。
A.150~250
B.300~500
C.600~700
D.800~1000
57
答案:C
13.柴油机压缩冲程终了时,气缸中的空气压力一般可达到( )MPa 。
A.5~8
B.0.2~0.5
C.1~2
D.3~4.5
答案:D
14.影响柴油机气缸中压缩终了新鲜空气温度与压力大小的最主要因素是( )。
A.进气量
B.进气密度
C.压缩比
D.气缸的气密性
答案:C
15.二冲程柴油机当气口被活塞关闭瞬时的气缸容积与压缩容积之比值称为( )。
A.压缩比
B.几何压缩比
C.冲失效系数
D.有效压缩比
答案:D
16.随着压缩比的提高,压缩终点的压力与温度( ),指示热效率( ),指示热效率的提
高率( )。
A.升高/提高/降低
B.升高/降低/增大
C.降低/提高/降低
D.升高/提高/增大
答案:A
17.某四冲程柴油机排气提前角为 a1,排气延迟角 a2,该机排气凸轮的作用角应是( )。
A.180°+a1+a2
B.(180°+a1+a2)/2
C.90°+a1+a2
D.(90°+a1+a2)/2
答案:B
18.柴油机进气阀和排气阀的开、关时刻都不在上、下止点,而是( )。
A.提前开,提前关
B.延迟开,延迟关
C.延迟开,提前开
D.提前开,延迟关
答案:D
58
19.用曲柄转角表示进、排气阀启、闭时刻的圆图称( )。
A.P-U 图
B.示功图
C.柴油机正时圆图
D.气阀正时圆图
答案:D
20.二冲程柴油机一个工作循环中,曲柄的回转角度是( )。
A.180°
B.270°
C.360°
D.720°
答案:C
21.二冲程柴油机曲轴与凸轮轴的转速比是( )。
A.1:2
B.2:1
C.4:1
D.1:1
答案:D
22.下列关于四冲程与二冲程柴油机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A.四冲程的单位气缸容积做功能力比二冲程大
B.二冲程的单位功率的质量比四冲程小
C.二冲程的换气质量比四冲程差
D.在缸数、转速与功率相同的情况下,二冲程机飞轮的尺寸小
答案:A
23.下列关于四、二冲程柴油机的比较中属于四冲程机优点的是( )。
A.单位功率的质量轻
B.换气质量好
C.可以采用较小的飞轮
D.输出扭矩的均匀性较好
答案:B
24.在压缩空气起动四冲程柴油机定时图上无法标定的定时是( )。
A.喷油器开启时刻
B.喷油器关闭时刻
C.气缸起动阀开启时刻
D.气缸起动阀关闭时刻
答案:B
25.柴油机增压的目的是( )。
A.改善柴油机结构
59
B.提高柴油机功率
C.增加空气量,降低热负荷
D.降低柴油机机械负荷
答案:B
26.柴油机废气涡轮增压与非增压相比,燃油消耗率的变化通常是(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随机型而异
答案:B
27.柴油机的增压,指的是增加( )。
A.喷油压力
B.压缩压力
C.最高爆发压力
D.进气压力
答案:D
28.低增压柴油机的增压器出口压力范围是( )。
A.大于 0.35Mpa
B.小于 0.17Mpa
C.0.17~0.25Mpa
D.0.25 ~0.35MPa
答案:B
29.中增压柴油机的增压器出口压力范围是( )。
A.大于 0.35Mpa
B.小于 0.17Mpa
C.0.17~0.25Mpa
D.0.25 ~0.35MPa
答案:C
30.高增压柴油机的增压器出口压力范围是( )。
A.大于 0.35Mpa
B.小于 0.17Mpa
C.0.17~0.25Mpa
D.0.25 ~0.35MPa
答案:D
31.船舶发电柴油机运转中是按( )的规律工作。
A.速度特性
B.外特性
C.负荷特性
60
D.推进特性
答案:C
32.非增压四冲程柴油机的四个冲程中,对外做功的冲程是( )。
A.进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膨胀冲程
D.排气冲程
答案:C
33.二冲程和四冲程柴油机比较,在相同工作条件下,具有( )的特点。
A.回转均匀,换气质量好
B.换气质量差,工作能力差
C.输出功率大,回转均匀
D.输出功率大,回转不均匀
答案:C
34.船舶主机运转中是按( )的规律工作。
A.速度特性
B.外特性
C.负荷特性
D.推进特性
答案:D
35.四冲程柴油机进气持续角度为( )。
A.大于 90 度
B.小于 90 度
C.大于 180 度
D.小于 180 度
答案:C
36.( )不是四冲程柴油机活塞的功用。
A.组成燃烧空间
B.承受燃气压力并把压力传给连杆
C.承受侧推力
D.启闭气口,控制换气时刻
答案:D
37.在船舶上,湿式曲轴箱式润滑系统多( )所采用。
A.中、小型柴油机
B.大型低速柴油机
C.汽油机
D.大型柴油机
61
答案:A
38.柴油机最理想的冷却介质是( )。
A.滑油
B.柴油
C.淡水
D.海水
答案:C
39.现代船用超长行程高增压柴油机的实际工作循环发展趋势是( )。
A.等压加热循环
B.等容加热循环
C.混合加热循环
D.等温加热循环
答案:A
40.柴油机与汽油机在工作原理上的最大区别在于( )。
A.燃料不同
B.用途不同
C.发火方式不同
D.内部燃烧
答案:C
41.在柴油机中对外做功冲程是( )。
A.进气行程
B.压缩行程
C.膨胀行程
D.排气行程
答案:C
42.在工作循环结束后,留在气缸中残余废气最少的柴油机是( )。
A.非增压四冲程
B.增压四冲程
C.弯流扫气二冲程
D.直流扫气二冲程
答案:B
43.同一台柴油机,为保证换气过程的等效性,转速增高,应使气阀提前开启角及关闭延迟
角( )。
A.前者增大,后者减小
B.前者减小,后者增大
C.两者都增大
D.两者都减小
62
答案:C
44.四冲程非增压柴油机的实际进气始点是在( )。
A.上止点
B.上止点之前
C.上止点之后
D.排气结束后
答案:C
45.增压四冲程柴油机的进气阀开启提前角 θ1=40°,进气阀关闭滞后角 θ2 =32°,进气阀凸
轮作用角应等于( )。
A.△θC=252°
B.△θC=108°
C.△θC=126°
D.△θC=54°
答案:C
46.对气阀重叠角的错误认识是( )。
A.利用气阀重叠角可实现燃烧室扫气
B.只有四冲程柴油机才有气阀重叠角
C.增压柴油机的气阀重叠角比非增压机的大
D.上止点气阀重叠角大于下止点气阀重叠角
答案:D
47.关于二冲程柴油机和四冲程柴油机说法正确的是( )。
A.二冲程柴油机的机械负荷高于四冲程柴油机
B.二冲程柴油机的强化程度高于四冲程柴油机
C.因没有吸、排气行程,所以二冲程柴油机的飞轮较小
D.二冲程柴油机的换气过程所占曲轴转角不到四冲程机的一半
答案:D
48.与二冲程柴油机比较,在相同工作条件下四冲程柴油机( )。
A.热负荷大,强化程度低
B.结构简单,换气质量差
C.输出功率大,回转均匀
D.热负荷较小,转速较高
答案:D
49.关于平均指示压力 pi 的不正确说法是( )。
A.它是柴油机每一工作循环中作用在活塞上的不变压力
B.它的大小与气缸容积无关
C.增压机的 pi 比非增压机的大
D.pi 值最大的柴油机是四冲程增压柴油机
63
答案:A
50.关于平均有效压力 pe 的不正确说法是( )。
A.它是一个工作循环每单位气缸工作容积的有效功
B.它的大小与工作循环的完善性有关
C.机械效率越高,pe 越大
D.它与增压度无关
答案:D
52.柴油机的有效功率指( )。
A.气缸中燃气单位时间内对曲轴所作功
B.螺旋桨吸收的功率
C.柴油机飞轮端输出的功率
D.船舶航行所需功率
答案:C
52.柴油机的泵气损失仅发生在下列柴油机( )。
A.增压四冲程柴油机
B.非增压四冲程柴油机
C.增压二冲程机
D.非增压二冲程机
答案:B
53.船舶废气涡轮增压主柴油机当转速升高时其机械效率 ηm 的变化是( )。
A.增大
B.下降
C.不变
D.无规律
答案:A
54.下列影响机械效率的诸因素中,不正确的是( )。
A.若负荷不变,当转速升高时,ηm 下降
B.在转速不变,负荷增加时,ηm 增高
C.随滑油粘度降低而增高
D.随气缸冷却水温降低而增高
答案:D
55.柴油机运转中,检查活塞环漏气的最有效方法是( )。
A.测最高爆发压力
B.测压缩压力
C.测排气温度
D.测缸套冷却水温度
答案:B
64
56.发展超长行程柴油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A.提高转速
B.燃气膨胀充分
C.提高增压压力
D.降低活塞平均速度
答案:B
57.柴油机工作时缸套内表面机械应力( )讲法是不正确的。
A.内表面切向应力最大,外表面切向应力最小
B.内表面径向应力最大,外表面径向应力最小
C.内表面为压应力,外表面为拉应力
D.切向应力为拉,径向应力为压
答案:C
58.活塞在工作时,活塞顶上、下表面因温差而在上表面产生的热应力是( )。
A.拉应力
B.压应力
C.交变应力
D.剪应力
答案:B
59.下列防止缸套外表面穴蚀的各种措施中最关键的是( )。
A.减小缸套振动
B.增加缸套壁厚
C.改进水流的流动状况
D.彻底排除冷却膛内的空气
答案:A
60.缸套内表面的低温腐蚀通常是由( )引起的。
A.硝酸
B.氢氧化钠
C.硫酸
D.盐酸
答案:C
61.关于柴油机连杆受力情况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
A.增压二冲程柴油机连杆受压力作用
B.四冲程柴油机连杆受拉压交变作用
C.气体力使连杆受压,往上的惯性力使连杆受拉
D.连杆不受弯矩作用
答案:D
62.四冲程柴油机连杆大端轴承下瓦承受的力是( )。
A.压缩力
65
B.气体力
C.活塞连杆机构惯性力
D.拉伸力
答案:C
63.12PC2-5V-400 型柴油机是 V 形四冲程中速柴油机,第一列气缸编号是:1~6,第二列气
缸编号是:7~12,两列气缸的夹角 γ 为 45°,发火顺序为:1-7-3-9-5-11-6-12-4-10-2-8,问:
第 3 缸与第 11 缸的发火间隔角是( )。
A.45°
B.75°
C.120°
D.165°
答案:D
64.某四冲程六缸柴油机,发火顺序为:1-5-3-6-2-4,当第 6 缸活塞位于进、排气上止点时,
第 5 缸活塞位于( )位置。
A.进气
B.压缩
C.膨胀
D.排气
答案:B
65.下述关于过量空气系数 a 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a 越小,单位气缸工作容积作功能力越大
B.增大 a 可降低柴油机的热负荷
C.a 是理论空气量与实际空气量之比
D.在保证完全燃烧和热负荷允许情况下,力求减小 a 值
答案:C
66.下列有关过量空气系数 a 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正常工况时,a 总大于 1
B.在燃烧室内各处 a 是不相等的
C.柴油机使用期间,a 是不变的
D.在保证燃烧完全和热负荷允许条件下,a 应较小
答案:C
67.喷射过程的主要喷射阶段是( )。
A.从针阀开启到针阀落座
B.从针阀开启到喷油泵停止泵油
C.从针阀开启到油压降至启阀压力
D.从针阀开启到油压降至剩余压力
答案:B
66
68.在燃油喷射过程中,自针阀开启瞬时到供油结束,喷射压力的变化规律是( )。
A.逐渐减小
B.基本不变
C.持续增加
D.随机型而异
答案:C
69.喷射延迟阶段与下列影响因素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
A.随燃油可压缩性的增大而缩短
B.随凸轮轴转速的升高而缩短
C.随高压油管的加长而缩短
D.随喷油器启阀压力的提高而延长
答案:D
70.在各缸高压油管长度不等的柴油机上为使各缸喷油规律一致,对油管较长的一缸, 其供
油提前角的正确调整措施是( )。
A.相应增大
B.相应减小
C.不变
D.无要求
答案:A
71.若柴油机负荷与供油定时不变,当转速降低时( )。
A.喷射延迟角增大
B.喷射延迟角减小
C.喷射持续期增大
D.单位凸轮转角的喷油量减小
答案:B
72.下列喷油泵凸轮外形较陡对喷油规律的影响因素中,错误的是( )。
A.喷射延迟角较小
B.柱塞上升速度较快
C.喷油持续角较大
D.喷油压力上升较快
答案:C
73.为保证理想的放热规律,希望其供油规律是( )。
A.初期供油速度快
B.初期供油压力高
C.中、后期供油速度快
D.供油速度要均匀
答案:C
67
74.喷油泵出油阀减压带磨损后,在喷射中所引起的异常喷射是( )。
A.断续喷射
B.不稳定喷射
C.隔次喷射
D.重复喷射
答案:D
75.评定雾化质量的主要指标是( )。
A.雾化细度与雾化均匀度
B.雾化的锥角与射程
C.喷油压力和喷油量的大小
D.喷孔直径与喷孔数
答案:A
76.喷油器弹簧经长期使用疲劳折断后不会产生的影响是( )。
A.启阀压力降低
B.雾化不良
C.喷油延迟
D.重复喷射
答案:C
77.喷油器发生重复喷射的主要原因是( )。
A.启阀压力过低
B.低负荷运转
C.喷油压力过高
D.供油正时不对
答案:A
78.大型低速柴油机形成可燃混合气的方法主要是( )。
A.空间混合法
B.油雾法
C.涡动法
D.油膜蒸发混合法
答案:B
79.船用大型低速柴油机在燃烧室内形成进气涡动的方法主要是采用( )。
A.螺旋进气道
B.斜切进气口
C.导气屏
D.特殊形状的活塞头
答案:B
80.船用柴油机燃烧室大多采用的形式是( )。
A.开式
68
B.半开式
C.涡流室式
D.预燃室式
答案:A
81.油膜蒸发混合的特点中错误的是( )。
A.燃油在高压下以极高速度逆气流方向喷出
B.大部分燃油喷到燃烧室壁面
C.利用空气的强烈涡动
D.燃油在燃烧室壁面展开,成薄油膜
答案:A
82.在下述开式燃烧室的优点中,不正确的是( )。
A.形状简单
B.过量空气系数 a 小
C.有良好的启动性能
D.传热损失和气体流动损失小
答案:B
83.在开式燃烧室中对可燃混合气形成质量影响最大的是( )。
A.喷油压力与雾化质量
B.气流扰动强度
C.喷油提前角
D.压缩终点缸内热状态
答案:A
84.按分阶段燃烧理论分析,对燃烧质量影响最大的是( )。
A.滞燃期
B.速燃期
C.缓燃期
D.后燃期
答案:A
85.如柴油机燃烧过程中滞燃期过短,其产生的影响是( )。
A.工作粗暴
B.燃烧不完全甚至冒黑烟
C.爆燃
D.敲缸
答案:B
86.柴油机的滞燃期 τi 过长,对柴油机产生的主要危害是( )。
A.工作粗暴
B.最高爆发压力升高
C.热负荷过大
69
D.排温升高
答案:A
87.柴油机燃烧过程中主燃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 )。
A.转速
B.负荷
C.柴油机型式
D.燃烧室形状
答案:B
88.柴油机速燃阶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A.最高爆发压力 pz 太高
B.平均压力增长率 Δp/Δφ 太大而产生工作粗暴
C.燃烧冒黑烟
D.燃烧温度太高
答案:B
89.在柴油机的缓燃期中的主要矛盾是( )。
A.工作粗暴
B.缸内高温
C.燃烧不完全
D.燃烧产物破坏火焰传递
答案:C
90.通过对后燃期的分析,下述各点中不正确的是( )。
A.后燃期不可避免
B.后燃期越短越好
C.后燃期使排温升高
D.后燃期使排气冒黑烟
答案:D
91.柴油机燃烧过程中后燃期过长的危害是( )。
A.排温升高,冒黑烟
B.排温升高,可靠性下降
C.排温升高,最高爆发压力降低
D.工作粗暴
答案:B
92.根据分段燃烧理论分析,提高速燃期燃烧质量的主要措施是( )。
A.控制速燃期的喷油量
B.控制速燃期的喷油规律
C.控制速燃期的燃烧速度
D.控制滞燃期的长短及滞燃期喷油量
70
答案:D
93.在下列换气质量影响燃烧过程的各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换气质量好,燃油燃烧完全
B.换气质量好,雾化质量好
C.换气质量好,滞燃期短
D.换气质量好,排气温度降低
答案:B
94.排气温度与排气烟度均可用来评价燃烧过程,一般( )。
A.排气温度增高着重表示不完全燃烧加重,而烟度增高着重表示后燃增加
B.排气温度增高着重表示后燃增加,而烟度增高着重表示不完全燃烧加重
C.排气温度增高意味着滞燃期过长,燃烧粗暴
D.烟度增高意味着十六烷值过低,燃烧粗暴
答案:B
95.某些柴油机使用分级喷射技术其主要目的是( )。
A.提高经济性
B.增加输出功率
C.降低排气温度,改善排放
D.控制滞燃期喷油量,保证燃烧平稳
答案:D
96.柴油机排气中的黑烟主要来自于( )。
A.冷车启动燃烧不良的燃油微粒
B.燃油低温的聚合产物
C.燃油高温下的缺氧热裂产物
D.低速运转中燃油燃烧的微粒
答案:C
97.柴油机排气是白色主要因为( )。
A.气缸中有水
B.气缸中滑油燃烧
C.燃烧不良
D.雾化不良
答案:A
98.适当减小喷油提前角,同时提高喷油率是降低有害成分 NOx 浓度的有效措施之一,但相
应产生的主要问题是( )。
A.HC 含量增加
B.碳烟增加
C.颗粒物增加
D.柴油机经济性下降
71
答案:D
99.现代船用超长行程柴油机喷油泵中的 VIT 机构的基本工作原理是( )。
A.按始终点调节式喷油泵的工作特点随负荷变化自动调整供油正时
B.以保证最高爆发压力基本不变的原则调节喷油泵始终点
C.以保证最高爆发压力基本不变及负荷变化调整喷油泵的始点
D.以保证最高爆发压力基本不变调节供油始点,按负荷大小控制其供油终点
答案:D
100.可变喷油定时(VIT)机构的作用是( )。
A.调节喷油压力,保证雾化质量
B.调节喷油压力,提高油束贯穿距离
C.调节循环供油量以改变柴油机输出功率
D.调节供油定时,在部分负荷时提高爆压,并在标定工况时限制最高爆压
答案:D
101.柴油机进气终点缸内新气温度( ),充量系数( )。
A.越高,越高
B.越高,越低
C.越低,越低
D.高低随机型而异
答案:B
102.在高增压柴油机中,一般均采用定压涡轮增压,其主要原因是( )。
A.脉冲增压排气管分组困难
B.对排气管要求太高
C.脉冲能所占比例下降
D.系统布置困难
答案:C
103.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气体在压气机进气道内流动过程中,其压力下降,速度上升
B.气体在压气机工作叶轮流动过程中,其压力和速度都上升
C.废气在涡轮工作叶轮流动过程中,压力下降,速度上升
D.废气在涡轮喷嘴流动过程中,压力下降,速度上升
答案:C
104.离心式压气机喘振的基本原因是( )。
A.流量减少,背压增高,气流在工作叶轮前缘叶片凸面发生分离而产生
B.流量增加,背压降低,气流在工作叶轮前缘叶片凸面发生分离而产生
C.流量减少,背压增高,气流在工作叶轮前缘叶片凹面发生分离而产生
D.流量增加,背压降低,气流在工作叶轮前缘叶片凹面发生分离而产生
答案:A
72
105.离心式压气机发生喘振的实质是( )。
A.气流通道堵塞
B.气流与叶轮叶片发生分离
C.背压升高
D.环境温度升高
答案:B
106.按照增压系统工作特点,在飞车时不易发生喘振的增压系统是( )。
A.单独增压系统
B.串联增压系统
C.并联增压系统
D.混合增压系统
答案:B
107.当柴油机用作船舶主机并与螺旋桨直接连接时,若柴油机输出功率达到标定功率的 110%
时,其相应的转速应是( )。
A.103%nb
B.105%nb
C.107%nb
D.110%nb
答案:A
1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
2021 年“船舶主机和轴系安装”赛项
“小型柴油机拆装与调试”模块试题
(时间:100 分钟)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比赛顺序号:
一、注意事项
1.任务完成总分为 18分,任务完成总时间为 100 分钟。
2.参赛团队应在 100 分钟内完成任务书规定内容。比赛时间到,比赛结束,选手应立即停止操作,根据
裁判要求离开比赛场地,不得延误。
3.比赛期间,选手连续工作,饮水由赛场统一提供。选手休息或如厕的时间均计算在比赛时间内。
4.选手报检时间不计入比赛时间,选手需要在报检时,需按下计时器的暂停键暂停计时,待裁判检查完
毕后,由裁判按计时器的开始键恢复计时。报检期间,选手不得有任何与比赛相关的操作。
5.选手不得自带任何纸质资料、存储工具及通讯工具,如出现较严重的违规、违纪、舞弊等现象,经裁
判组裁定取消比赛成绩; 选手离开比赛场地时,不得将草稿纸等与比赛相关的物品带离比赛现场。
6.参赛选手凭证入场,在赛场内操作期间要始终佩带参赛凭证以备检查,统一穿着大赛提供的服装和安
全帽。
7.提交试卷时需由参赛队队长签比赛顺序号,不得写上姓名或与身份有关的信息,否则成绩无效。
8.参赛选手应严格遵守竞赛规则和竞赛纪律,服从裁判员的统一指挥安排,自觉维护赛场秩序,不得因
申诉或对处理意见不服而停止比赛,否则以弃权处理。
9.参赛选手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工艺准则,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警示,保证人身及设备安全;因操
作失误,致使设备损坏或不能正常使用,或发生人身安全事故不能进行比赛等特殊情况,裁判有权终止比赛。
10.记录附表中数据用黑色水笔填写,表中数据文字涂改后无效。
11.任务书中需由裁判确认的部分,在任务书中已明确标出,参赛选手须先举手示意,提醒裁判评判,裁
判评判后的数据不得再做任何修改。
12.结束比赛时,参赛选手应向现场裁判员举手示意,由现场裁判员记录比赛终止时间;比赛结束后,参
赛选手不能进行任何与竞赛相关的操作,应在裁判监督下完成成果提交后方可离场。
1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二、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请在 100 分钟内完成如下工作任务)
根据赛场提供的设备、环境等条件,完成以下工作任务:
1.拆卸柴油机第 2、4 缸活塞连杆组件;
2.校验喷油器,要求
(1)喷油器压力:12+1.0MPa
(2)喷油器雾化状态正常
3.装复柴油机,要求:
(1)气缸盖螺母(螺栓)拧紧力矩:160-180N·m;
(2)连杆螺栓拧紧力矩:100-120N·m。
4.调整柴油机气阀间隙和燃油正时,要求:
(1)进、排气阀的气阀间隙 0.35-0.45mm;
(2)燃油正时:15° ±2°
5.发动柴油机,要求:
(1)每次发动柴油机的时间不超过 10 秒,如需连续起动,应停歇 2 分钟后再次起动;
(2)柴油机自行发火工作 10 秒以上算起动成功,按照现场裁判的要求进行 3次调速后即可停车。
注意:
(1)各任务记录表中“举手”一栏中标有“ ”图形的,要求选手在自检合格后须举手示意,由选手
把结果操作给裁判判定,由裁判签字确认。结果记录只有一次判定机会,一经判定不得修改记录。
(2)量具、仪表均校验合格;工具、工装视为标准件。
(3)柴油机装配时,所有零部件应安装完整,裁判若发现漏装零部件,有权要求重新安装,且选手必须
按要求执行,若不执行,裁判有权终止比赛。
(4)柴油机冷却水箱装水后,如出现漏水现象,禁止发动柴油机。
(5)发动柴油机前,应举手请示,经裁判员许可后方可发动柴油机。
2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三、操作记录
任务 1、拆卸柴油机记录
拆卸柴油机记录表
序号 内容 结果记录 需举手
1 柴油机盘车检查
第 2 缸
2 气缸盖螺栓拆卸力矩(N·m)
第 4 缸
第 2 缸
3 连杆螺栓拆卸力矩(N·m)
第 4 缸
任务 2、校验喷油器记录
校验喷油器记录表
序号 内容 结果记录 需举手
第 2 缸
1 喷油器压力
第 4 缸
第 2 缸
2 喷油器雾化情况
第 4 缸
任务 3、装复柴油机记录
装复柴油机记录表
序号 内容 结果记录 需举手
活塞连杆组安装时部件完整 第 2 缸
1 (连杆大端端盖、端盖轴瓦和
连杆螺栓除外) 第 4 缸
活塞环搭口错开,并避开活塞 第 2 缸
2
销孔方向 第 4 缸
端盖轴瓦与连杆大端端盖装 第 2 缸
3
配 第 4 缸
第 2 缸
4 连杆大端端盖安装方向
第 4 缸
第 2 缸
5 连杆螺栓拧紧力矩(N·m)
第 4 缸
第 2 缸
6 活塞连杆组安装后盘车检查
第 4 缸
7 气缸垫、润滑油道密封圈安装
3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8 气缸盖螺栓拧紧力矩(N·m)
任务 4、调整柴油机气阀间、燃油正时记录
气阀间隙、燃油正时调整记录表
序号 内容 结果记录 需举手
第 1 缸进气阀
第 1 缸排气阀
第 2 缸进气阀
第 3 缸排气阀
1 气阀间隙(mm)
第 3 缸进气阀
第 2 缸排气阀
第 4 缸进气阀
第 4 缸排气阀
2 燃油正时
任务 4、发动柴油机记录
发动柴油机记录表
序号 内容 结果记录 需举手
水箱装水
滑润油液位检查
1 发动柴油机前的准备
燃油系统准备
起动系统
2 发动柴油机
3 停车
参赛队队长签字(比赛顺序号)
4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
2021 年“船舶主机和轴系安装”赛项
“工艺参数测量与调整”模块试题
(时间:55 分钟)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比赛顺序号:
一、注意事项
1.任务完成总分为 14分,任务完成总时间为 55分钟。
2.参赛团队应在 55分钟内完成任务书规定内容。比赛时间到,比赛结束,选手应立即停止操作,根据裁
判要求离开比赛场地,不得延误。
3.比赛期间,选手连续工作,饮水由赛场统一提供。选手休息或如厕时间均计算在比赛时间内。
4.选手报检时间不计入比赛时间,选手需要在报检时,需按下计时器的暂停键暂停计时,待裁判检查完
毕后,由裁判按计时器的开始键恢复计时。报检期间,选手不得有任何与比赛相关的操作。
5.选手不得自带任何纸质资料、存储工具及通讯工具,如出现较严重的违规、违纪、舞弊等现象,经裁
判组裁定取消比赛成绩; 选手离开比赛场地时,不得将草稿纸等与比赛相关的物品带离比赛现场。
6.参赛选手凭证入场,在赛场内操作期间要始终佩带参赛凭证以备检查,统一穿着大赛提供的服装和安
全帽。
7.提交试卷时需由参赛队队长签比赛顺序号,不得写上姓名或与身份有关的信息,否则成绩无效。
8.参赛选手应严格遵守竞赛规则和竞赛纪律,服从裁判员的统一指挥安排,自觉维护赛场秩序,不得因
申诉或对处理意见不服而停止比赛,否则以弃权处理。
9.参赛选手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工艺准则,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警示,保证人身及设备安全;因操
作失误,致使设备损坏或不能正常使用,或发生人身安全事故不能进行比赛等特殊情况,裁判有权终止比赛。
10.记录附表中数据用黑色水笔填写,表中数据文字涂改后无效。
11.任务书中需由裁判确认的部分,在任务书中已明确标出,参赛选手须先举手示意,提醒裁判评判,裁
判评判后的数据不得再做任何修改。
12.结束比赛时,参赛选手应向现场裁判员举手示意,由现场裁判员记录比赛终止时间;比赛结束后,参
赛选手不能进行任何与竞赛相关的操作,应在裁判监督下完成成果提交后方可离场。
1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二、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请在 55分钟内完成如下工作任务)
根据赛场提供的船舶轴系结构和校中工艺参数要求(图 1),完成以下工作任务:
图 1 轴系校中工艺参数要求
调整中间轴Ⅰ和中间轴Ⅱ的位置,使中间轴Ⅰ与尾轴的联接法兰上的偏移和曲折值、中间轴Ⅰ与中间轴
Ⅱ的联接法兰上,水平方向的偏移和曲折值均为 0mm,偏差≤0.05mm,垂直方向的偏移和曲折值符合图 1 的要
求。记录表中,偏移、曲折的正负规定如下:
(1)偏移:垂直方向前法兰比后法兰偏低为正,水平方向前法兰比后法兰偏左为正。
(2)曲折:垂直方向下开口为正,水平方向左开口为正。
注意:
(1)尾轴是固定的,不能调整。
(2)各任务记录表中“举手”一栏中标有“ ”图形的,要求选手在自检合格后须举手示意,由选手
把结果操作给裁判判定,由裁判签字确认。结果记录只有一次判定机会,一经判定不得修改记录。
(3)调整完成后调节螺栓应处于顶紧状态。
(4)量具、仪表均校验合格;工具、工装视为标准件。
2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三、具体任务及要求
轴系工艺参数的测量与调整
轴系工艺参数测量记录表
序号 内容 测量记录 计算结果 需举手

垂直方向

偏移

水平方向
中间轴Ⅰ与尾轴 右
1
的联接法兰找中 上
垂直方向

曲折

水平方向


垂直方向

偏移

中间轴Ⅰ与中间 水平方向

2 轴Ⅱ的联接法兰
找中 上
垂直方向

曲折

水平方向

参赛队队长签字(比赛顺序号)
3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草稿页
4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
2021 年“船舶主机和轴系安装”赛项
“船舶主机安装垫片的配制”模块试题
(时间:120 分钟)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比赛顺序号:
一、注意事项
1.任务完成总分为 18分,任务完成总时间为 120 分钟。
2.参赛团队应在 120 分钟内完成任务书规定内容。比赛时间到,比赛结束,选手应立即停止操作,根据
裁判要求离开比赛场地,不得延误。
3.比赛期间,选手连续工作,饮水由赛场统一提供。选手休息或如厕,以及往返机加工场地的时间均计
算在比赛时间内。
4.选手报检时间不计入比赛时间,选手需要在报检时,需按下计时器的暂停键暂停计时,待裁判检查完
毕后,由裁判按计时器的开始键恢复计时。报检期间,选手不得有任何与比赛相关的操作。
5.选手不得自带任何纸质资料、存储工具及通讯工具,如出现较严重的违规、违纪、舞弊等现象,经裁
判组裁定取消比赛成绩; 选手离开比赛场地时,不得将草稿纸等与比赛相关的物品带离比赛现场。
6.参赛选手凭证入场,在赛场内操作期间要始终佩带参赛凭证以备检查,统一穿着大赛提供的服装和安
全帽。
7.提交试卷时需由参赛队队长签比赛顺序号,不得写上姓名或与身份有关的信息,否则成绩无效。
8.参赛选手应严格遵守竞赛规则和竞赛纪律,服从裁判员的统一指挥安排,自觉维护赛场秩序,不得因
申诉或对处理意见不服而停止比赛,否则以弃权处理。
9.参赛选手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工艺准则,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警示,保证人身及设备安全;因操
作失误,致使设备损坏或不能正常使用,或发生人身安全事故不能进行比赛等特殊情况,裁判有权终止比赛。
10.记录附表中数据用黑色水笔填写,表中数据文字涂改后无效。
11.任务书中需由裁判确认的部分,在任务书中已明确标出,参赛选手须先举手示意,提醒裁判评判,裁
判评判后的数据不得再做任何修改。
12.结束比赛时,参赛选手应向现场裁判员举手示意,由现场裁判员记录比赛终止时间;比赛结束后,参
赛选手不能进行任何与竞赛相关的操作,应在裁判监督下完成成果提交后方可离场。
1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二、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请在 120 分钟内完成如下工作任务)
根据赛场提供的设备、环境等条件,完成以下工作任务:
1.利用模具测取活动垫片的形状,测取活动垫片尺寸,并确定拂配余量;
2.使用铣床加工活动垫片;
3.拂配活动垫片。要求:
(1)活动垫片纵向位置应在标记线内,横向位置要求:外侧侧面与机座侧面平齐,正偏差≤5mm;
(2)活动垫片与机座和基座固定垫片两个配合面着色检查,每 25mm×25mm 范围内应有 4~5 个着色点,
并且接触面四周用 0.05mm 塞尺插不进(插入深度≤10mm),局部(少于两处)允许插进,但插进深度应≤30mm,
宽度应≤30mm。
注意:
(1)各任务记录表中“举手”一栏中标有“ ”图形的,要求选手在自检合格后须举手示意,由选手
把结果操作给裁判判定,由裁判签字确认。结果记录只有一次判定机会,一经判定不得修改记录。
(2)学生根据测量结果自主选择垫片毛坯,并在侧面打上赛位号。
(3)在垫片机械加工之前,应计算出垫片加工面到铣床工作台平面的高度尺寸,并报检,否则机械加工
部分按不合格 0 分计算。
(4)量具、仪表均校验合格;工具、工装视为标准件。
2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三、具体任务及要求
任务 1-3、活动垫片的形状和尺寸测取,确定拂配余量,加工垫片,拂配垫片记录
活动垫片的配制记录表
序号 内容 结果记录 需举手
点 1
点 2
1 模具各测量点高度
点 3
点 4
2 确定垫片厚度 垫片厚度
3 确定垫片拂配余量 垫片拂配余量
根据垫片加工时的装夹情况,计算垫片加工
面到铣床工作台平面的高度尺寸
4 垫片机械加工
加工后,垫片加工面到铣床工作台平面的高
度尺寸
活动垫片位 纵向
置 横向
活动垫片与 接触面 0.05mm 塞尺检查
5 垫片拂配
机座配合面 25mm×25mm 着色检查
活动垫片与 接触面 0.05mm 塞尺检查
基座固定垫
片配合面 25mm×25mm 着色检查
参赛队队长签字(比赛顺序号)
3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草稿页
4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2021 年“船舶主机和轴系安装”技能大赛(高职组)
赛项评分标准
竞赛成绩按照竞赛任务进行分配,各部分的分值如下表所示。
一级 分 分 评分说明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分值
指标 值 值 考核结果 得分
理论 0.15 正确 0.15
(1)40 道理论知识测试单选题
知识 /题 不正确 0
测试 10 10 正确 0.1
0.1/
(模 (2)40 道理论知识测试多选题
题 不正确 0
块 1)
(1)基准点左右位置与光学轴线重合, 合格 1
1.轴系理论中心 偏差≤1mm 1 不合格 0
2
线尾基准点确定 (2)基准点高度符合轴系布置图要求, 合格 1
偏差≤1mm 1 不合格 0
船舶 两个方向都合格 2
(1)激光经纬仪水平度偏差≤1 格 2
轴系 1个或 2个方向不合格 0
定位 18 2 个点全部合格 2
(2)光学轴线与赛场的2个标记点重合,
(模 2 1 个点合格 1
2.用光学法确定 偏差≤1mm
块 2) 6 都不合格 0
轴系理论中心线
合格 1
(3)光学轴线与基准点高低偏差≤1mm 1
不合格 0
(4)激光经纬仪物镜垂直 90°00′00″ 合格 1
1
偏差≤5″ 不合格 0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2 个部位都清洁 0.4
(1)清洁安装部位 0.4 只清洁 1个部位 0.2
3.尾轴管前后光 未清洁 0
2.4
靶安装 (2)前后光靶安装位置正确,且光靶的 2 个光靶安装位置正确且精度合格 2
中心与尾轴管相应部位的内孔中心同 2 1 个光靶安装位置正确且精度合格 1
心,偏差≤0.05mm 2 个光靶安装位置不正确或精度不合格 0
合格 0.2
(1)调节螺栓处于顶紧状态 0.2
4.调整尾轴管内 不合格 0
孔中心与轴系理 1.6 2 个合格 1.4
(2)尾轴管定位后,前后光靶的中心与
论中心线同轴 1.4 1 个合格 0.7
轴系理论中心线同心,偏差≤1mm
2 个都不合格 0
4 个尺寸合格 1
(1)检查测量基座面板内侧面(前、后 3个尺寸合格 0.75
两端)与轴系理论中心线投影线的左右 1 2 个尺寸合格 0.5
距离,测量误差应≤3mm 1 个尺寸合格 0.25
5.主机基座安装 都不合格 0
2
精度检查 4 个尺寸合格,且活动垫片厚度正确 1
(2)检查测量基座上平面(前、后两端) 3 个尺寸合格,且活动垫片厚度正确 0.75
与轴系理论中心线的距离,测量误差应 1 2 个尺寸合格,且活动垫片厚度正确 0.5
≤3mm,且计算活动垫片的厚度正确 1 个尺寸合格,且活动垫片厚度正确 0.25
都不合格或活动垫片厚度不正确 0
规范 0.2
(1)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穿戴规范 0.2
不规范 0
规范 0.5
6.综合素养 2
(2)工具、量具使用和摆放规范 0.5 基本规范 0.25
不规范 0
(3)赛后现场清理、清洁 0.3 良好 0.3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一般 0.15
较差 0
良好 0.8
(4)团队协作 0.8 一般 0.4
较差 0
规范 0.2
(5)任务书填写规范 0.2 基本规范 0.1
不规范 0
在所有报检项目合格的基础上,按时完
7.技能熟练程度 2 成为 0 分,每提前 1 分钟增加 0.1 分, 2 提前时间: 分 秒
最高 2分。
清洁 0.2
(1)清洁测量部位 0.2 未清洁 0
合格 0.2
1.测量调整中间 (2)调节螺栓处于顶紧状态 0.2
轴Ⅰ与尾轴的工 不合格 0
艺参数(联接法 垂直方向、水平方向 2 个方向都合格 2.3
工艺 5 兰上的偏移和曲 (3)偏移值符合要求 2.3 只 1 个方向合格 1.15
参数 折值)符合技术 2个方向都不合格 0
的测 要求 垂直方向、水平方向 2 个方向都合格 2.3
量与 14
(4)曲折值符合要求 2.3 只 1 个方向合格 1.15
调整
(模 2个方向都不合格 0
块 3) 2.测量调整中间 清洁 0.2 (1)清洁测量部位 0.2
轴Ⅱ与中间轴Ⅰ 未清洁 0
的工艺参数(联 合格 0.2
5 (2)调节螺栓处于顶紧状态 0.2
接法兰上的偏移 不合格 0
和曲折值)符合 垂直方向、水平方向 2 个方向都合格 2.3
(3)偏移值符合要求 2.3
技术要求 只 1 个方向合格 1.15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2 个方向都不合格 0
垂直方向、水平方向 2 个方向都合格 2.3
(4)曲折值符合要求 2.3 只 1 个方向合格 1.15
2 个方向都不合格 0
规范 0.2
(1)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穿戴规范 0.2
不规范 0
规范 0.5
(2)工具、量具使用和摆放规范 0.5 基本规范 0.25
不规范 0
良好 0.3
(3)赛后现场清理、清洁 0.3 一般 0.15
3.综合素养 2
较差 0
良好 0.8
(4)团队协作 0.8 一般 0.4
较差 0
规范 0.2
(5)任务书填写规范 0.2 基本规范 0.1
不规范 0
在所有报检项目合格的基础上,按时完
4.技能熟练程度 2 成为 0 分,每提前 1 分钟增加 0.1 分, 2 提前时间: 分 秒
最高 2分。
轴承 清洁 0.2
(1)清洁测量部位和测量设备 0.2
负荷 未清洁 0
的测 锁紧 0.2
22 1.轴承负荷测量 2 (2)轴承的地脚螺栓处于锁紧状态 0.2
量、 未锁紧 0
计算 (3)千斤顶安装后,轴向位置偏差≤ 轴向位置和垂直位置都合格 0.6
0.6
与调 5mm,垂直方向位置正确 只有 1 个位置合格 0.3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整 2个位置都不合格 0
(模 轴向位置和垂直位置都合格 0.6
(4)百分表安装后,轴向位置偏差≤±
块 4) 0.6 只有 1 个位置合格 0.3
5mm,垂直方向位置正确
2 个位置都不合格 0
合格 0.4
(5)百分表调零 0.4
不合格 0
曲线 计算公式和结果正确 5
数据
合理 计算公式和结果不正确 3
数据真实且顶升高度≤0.5mm、绘制曲线 真实 曲线 计算公式和结果正确 4
合理、计算公式和结果正确 且顶 基本
2.顶升曲线绘制 注:直线段有效点≥5 个点,且区间分布 升高 计算公式和结果不正确 2
5 合理
与轴承负荷计算 合理,则绘制曲线为合理。直线段有效 5 度≤ 曲线 计算公式正确 1
点 3~4 点,且区间分布合理,则绘制曲 0.5m 不合
线为基本合理,。 m 计算公式不正确 0 理
数据不真实或顶升高度>0.5mm 0
清洁 0.2
(1)清洁测量部位和测量设备 0.2
未清洁 0
锁紧 0.2
(2)轴承的地脚螺栓处于锁紧状态 0.2
未锁紧 0
轴向位置和垂直位置都合格 0.6
3.轴承负荷调整 8 (3)千斤顶安装后,轴向位置偏差≤ 0.6 只有 1 个位置合格 0.3
5mm,垂直方向位置正确
2 个位置都不合格 0
轴向位置和垂直位置都合格 0.6
(4)百分表安装后,轴向位置偏差≤±
0.6 只有 1 个位置合格 0.3
5mm,垂直方向位置正确
2 个位置都不合格 0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合格 0.4
(5)百分表调零 0.4
不合格 0
(6)中间轴与轴承首、尾端左右两侧用 合格 1
0.05mm 塞尺插入深度应≥30mm 1 不合格 0
计算公式正确且结果优
数据 5
曲 线 秀
真实
合理 计算公式正确且结果合
且顶 3

(7)数据真实,顶升高度≤0.5mm,且 升高
计算公式正确且结果优
调整后的轴承负荷与规定值偏差≤20% 5 度≤ 曲 线 4

为合格,偏差≤10%为优秀 0.5m 基 本
计算公式正确且结果合
m 合理 2

数据不真实或顶升高度>0.5mm 或绘制
0
曲线不合理或结果不合格
清洁 0.3
(1)清洁测量部位和曲轴量表 0.3
未清洁 0
正确 0.5
(2)曲轴量表安装位置 0.5
不正确 0
合格 0.2
(3)曲轴量表第 1个位置调零 0.2
4.曲轴臂距测量 3 不合格 0
(4)测量点 3 在规定位置,角度偏差≤ 合格 1
1
5°,读数正确 不合格 0
正确 0.4
(5)臂距差记录 0.4
不正确 0
两个方向都正确 0.6
(6)臂距差计算 0.6
只有 1 个方向正确 0.3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都不正确 0
规范 0.2
(1)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穿戴规范 0.2
不规范 0
规范 0.5
(2)工具、量具使用和摆放规范 0.5 基本规范 0.25
不规范 0
良好 0.3
(3)赛后现场清理、清洁 0.3 一般 0.15
5.综合素养 2
较差 0
良好 0.8
(4)团队协作 0.8 一般 0.4
较差 0
规范 0.2
(5)任务书填写规范 0.2 基本规范 0.1
不规范 0
在所有报检项目合格,顶升曲线基本合
理,调整后的轴承负荷合格的基础上,
6.技能熟练程度 2 2 提前时间: 分 秒
按时完成为 0分,每提前 1 分钟增加 0.1
分,最高 2分。
船舶 清洁 0.4
(1)清洁测量部位和模具 0.4
主机 未清洁 0
安装 (2)调节测量螺钉规范,没有出现用力 规范 0.5
垫片 1.垫片形状和尺 过大、过猛,造成主机位移或调节螺钉
18 3 0.5
的配 寸的测量 损坏等现象 不规范 0
制 锁紧 0.4
(3)用锁紧螺钉锁紧测量螺钉
(模 0.4 未锁紧 0
块 5) (4)取样后,复查取样模具 0.4 复查 0.4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未复查 0
规范 0.4
(5)高度尺使用规范 0.4 不规范 0
4 个数据完整 0.4
缺 1 个数据 0.3
(6)测量数据完整 0.4 缺 2 个数据 0.2
缺 3 个数据 0.1
缺 4 个数据 0
正确 0.5
(7)垫片厚度计算 0.5
不正确 0
清洁 0.5
(1)清洁机床、模具、工件 0.5 未清洁 0
正确 0.5
(2)工件正确装夹 0.5 不正确 0
合理 1
(3)切削用量选择合理 1 不合理 0
2.垫片的机械加 正确 0.5
4 (4)设备操作程序正确
工 0.5 不正确 0
无损坏 0.5
(5)没有出现刀具损坏等现象 0.5 有损坏 0
无损坏 0.5
(6)没有出现机床损坏等现象 0.5 有损坏 0
(7)加工尺寸符合给定尺寸,偏差≤± 合格 0.5
0.5
0.05mm 不合格 0
清洁 0.2
(1)操作时清洁垫片安装部位和垫片 0.2
3.拂配垫片 7 未清洁 0
(2)合配垫片操作规范,不存在大力敲 0.6 规范 0.6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击垫片,造成主机位移等问题 不规范 0
规范 0.2
(3)磨光机使用规范 0.2
不规范 0
(4)活动垫片纵向位置应在标记线内, 纵向和横向位置都合格 1
横向位置:外侧面与机座侧面平齐,正偏 1 只有 1 个方向位置合格 0.5
差≤5mm 2 个方向位置都不合格 0
(5)活动垫片与基座固定垫片配合面, 合格 1
用 0.05mm 塞尺检查,插入≤1 处,插入 1
深度和宽度≤30mm 不合格 0
(6)活动垫片与基座固定垫片配合面用 合格 1.5
色油检查时,每 25mm×25mm 面积上的着 1.5
不合格 0
色点≥4点
(7)活动垫片与机座配合面,用 0.05mm 合格 1
塞尺检查,插入≤1 处,插入深度和宽度 1
不合格 0
≤30mm
(8)活动垫片与机座配合面用色油检查 合格 1.5
时,每 25mm×25mm 面积上的着色点≥4 1.5
不合格 0

规范 0.2
(1)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穿戴规范 0.2
不规范 0
规范 0.5
(2)工具、量具使用和摆放规范 0.5 基本规范 0.25
4.综合素养 2 不规范 0
良好 0.3
(3)赛后现场清理、清洁 0.3 一般 0.15
较差 0
(4)团队协作 0.8 良好 0.8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一般 0.4
较差 0
规范 0.2
(5)任务书填写规范 0.2 基本规范 0.1
不规范 0
规范 0.2
(1)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穿戴规范 0.2
不规范 0
在所有报检项目合格,没有出现刀具或
机床损坏, 不存在大力敲击垫片,造成
5.技能熟练程度 2 主机位移等问题的基础上,按时完成为 0 2 提前时间: 分 秒
分,每提前 1 分钟增加 0.1 分,最高 2
分。
放水 0.2
(1)拆卸前放水 0.2
没放水 0
盘车检查 0.2
(2)拆卸前盘车检查柴油机是否正常 0.2
没有盘车检查 0
小型 合理 0.6
柴油 (3)拆卸顺序合理 0.6 基本合理 0.3
1.拆卸柴油机活
机拆 2 不合理 0
塞连杆组件
装与 18 规范 0.5
调试 (4)气缸盖拆卸操作规范 0.5 基本规范 0.25
(模 不规范 0
块 6) 规范 0.5
(5)活塞连杆组件拆卸操作规范 0.5 基本规范 0.25
不规范 0
规范 0.5
2.校验喷油器 1 (1)喷油器校验操作规范 0.5
基本规范 0.25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不规范 0
合格 0.3
(2)喷油压力符合要求 0.3
不合格 0
合格 0.2
(3)喷油雾化符合要求 0.2
不合格 0
工作完成好 0.2
(1)活塞连杆组安装前清洁、上油、检
0.2 工作完成一般 0.1

工作未完成 0
合格 0.3
(2)活塞连杆组件吊装时,活塞环搭口
0.3 基本合格 0.15
错开,并避开活塞销孔方向
不合格 0
规范 0.3
(3)活塞连杆组件安装过程操作规范 0.3 基本规范 0.15
不规范 0
工作完成良好 0.2
(4)连杆盖及轴瓦安装前表面清洁、上
0.2 工作基本完成 0.1
3.装复柴油机 5 油 未做 0
正确 0.3
(5)连杆盖安装方向正确 0.3
不正确 0
规范 1
(6)连杆盖连接螺栓拧紧过程操作规
1 基本规范 0.5
范,紧力矩符合要求
不规范 0
盘车灵活 0.2
(7)连接螺栓拧紧后,盘车检查 0.2
没有盘车检查或盘车不灵活 0
清洁并安装正确 0.3
(8)气缸垫、润滑油道密封圈清洁安装 0.3 未清洁,但安装正确 0.2
清洁,但安装不正确 0.1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未清洁,且安装不正确 0
清洁并安装正确 1.2
未清洁,但安装正确 1
(9)气缸盖部件清洁安装,螺栓拧紧次
1.2 清洁,安装基本正确 0.6
序过程正确,拧紧力矩符合要求
未清洁,但安装基本正确 0.4
未清洁,且安装不正确 0
工作完成好 0.8
工作完成较好 0.6
(10)其他零部件清洁、安装正确,完
0.8 工作完成一般 0.4

工作完成较差 0.2
工作未完成 0
规范 0.5
(1)气阀间隙调整操作规范 0.5 基本规范 0.25
不规范 0
全部合格 1.5
大部分合格 1
3.调整柴油机气 (2)气阀间隙符合要求 1.5
少部分合格 0.5
阀间隙和燃油正 3
都不合格 0

规范 0.6
(3)燃油正时调整操作规范 0.6 基本规范 0.3
不规范 0
合格 0.4
(4)燃油正时符合要求 0.4
不合格 0
规范 0.4
(1)装水规范,装水时无明显洒水现象,
0.4 基本规范 0.2
4.发动柴油机 3 水箱装满
不规范 0
(2)滑润油液位检查 0.2 正确 0.2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不正确 0
盘车 2 圈有 4 声 0.5
盘车 2 圈有 3 声 0.4
(3)盘车时,喷油器喷油声音正常 0.5
盘车 2 圈有 2 声 0.2
盘车 2 圈有 1 声或无声 0
正确 0.4
(4)起动电机接线正确 0.4
不正确 0
停车顺利 1.5
起动顺利
(5)柴油机起动、调速、停车。1 次起 停车不顺利 1
动成功为顺利,2-3 次起动成功为比较顺 停车顺利 1.2
起动比较顺利
利,4次及以上才能起动成功为不顺利。 1.5 停车不顺利 0.7
拨动停车装置即可停车为顺利,否则为 停车顺利 0.9
起动不顺利
不顺利。 停车不顺利 0.4
不能起动 0
规范 0.2
(1)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穿戴规范 0.2
不规范 0
规范 0.5
(2)工具、量具使用和摆放规范 0.5 基本规范 0.25
不规范 0
良好 0.3
5.综合素养 2 (3)赛后现场清理、清洁 0.3 一般 0.15
较差 0
良好 0.8
(4)团队协作 0.8 一般 0.4
较差 0
规范 0.2
(5)任务书填写规范 0.2
基本规范 0.1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不规范 0
在所有报检项目合格,柴油机能发动并
6.技能熟练程度 2 顺利停车的基础上,按时完成为 0 分, 2 提前时间: 分 秒
每提前 1分钟增加 0.1 分,最高 2分。
总分 100
竞赛成绩采用 100 分制,每完成一项任务即得到该子项目分数,各子赛项最低得分为 0 分。竞赛过程中,如果发生以下问题或事
故,则在参赛队总分中作扣分处理。操作标准如下:
1.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违反操作规程或操作不当,但未造成设备损坏或影响其他选手比赛的,扣 5~10 分;造成设备损坏
或影响他人比赛情节严重的,报竞赛执委会批准,由裁判组长宣布终止比赛,不计竞赛成绩。
2.参赛选手有不服从裁判、扰乱赛场秩序等行为扣 10 分,情节严重的,取消参赛队竞赛成绩。有作弊行为的,取消参赛队参赛资
格。
3.违反赛场纪律,依据情节轻重,扣 1~5分。情节特别严重,并产生不良后果的,则报竞赛执委会批准,由裁判组长宣布终止该
选手的比赛。
4.裁判宣布竞赛时间到,选手仍继续操作的,由现场裁判负责记录扣 1~5 分,情节严重,警告无效的,取消参赛资格。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
2021 年“船舶主机和轴系安装”赛项
“船舶主机安装垫片的配制”模块试题
(时间:120 分钟)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比赛顺序号:
一、注意事项
1.任务完成总分为 18分,任务完成总时间为 120 分钟。
2.参赛团队应在 120 分钟内完成任务书规定内容。比赛时间到,比赛结束,选手应立即停止操作,根据
裁判要求离开比赛场地,不得延误。
3.比赛期间,选手连续工作,饮水由赛场统一提供。选手休息或如厕,以及往返机加工场地的时间均计
算在比赛时间内。
4.选手报检时间不计入比赛时间,选手需要在报检时,需按下计时器的暂停键暂停计时,待裁判检查完
毕后,由裁判按计时器的开始键恢复计时。报检期间,选手不得有任何与比赛相关的操作。
5.选手不得自带任何纸质资料、存储工具及通讯工具,如出现较严重的违规、违纪、舞弊等现象,经裁
判组裁定取消比赛成绩; 选手离开比赛场地时,不得将草稿纸等与比赛相关的物品带离比赛现场。
6.参赛选手凭证入场,在赛场内操作期间要始终佩带参赛凭证以备检查,统一穿着大赛提供的服装和安
全帽。
7.提交试卷时需由参赛队队长签比赛顺序号,不得写上姓名或与身份有关的信息,否则成绩无效。
8.参赛选手应严格遵守竞赛规则和竞赛纪律,服从裁判员的统一指挥安排,自觉维护赛场秩序,不得因
申诉或对处理意见不服而停止比赛,否则以弃权处理。
9.参赛选手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工艺准则,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警示,保证人身及设备安全;因操
作失误,致使设备损坏或不能正常使用,或发生人身安全事故不能进行比赛等特殊情况,裁判有权终止比赛。
10.记录附表中数据用黑色水笔填写,表中数据文字涂改后无效。
11.任务书中需由裁判确认的部分,在任务书中已明确标出,参赛选手须先举手示意,提醒裁判评判,裁
判评判后的数据不得再做任何修改。
12.结束比赛时,参赛选手应向现场裁判员举手示意,由现场裁判员记录比赛终止时间;比赛结束后,参
赛选手不能进行任何与竞赛相关的操作,应在裁判监督下完成成果提交后方可离场。
1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二、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请在 120 分钟内完成如下工作任务)
根据赛场提供的设备、环境等条件,完成以下工作任务:
1.利用模具测取活动垫片的形状,测取活动垫片尺寸,并确定拂配余量;
2.使用铣床加工活动垫片;
3.拂配活动垫片。要求:
(1)活动垫片纵向位置应在标记线内,横向位置要求:外侧侧面与机座侧面平齐,正偏差≤5mm;
(2)活动垫片与机座和基座固定垫片两个配合面着色检查,每 25mm×25mm 范围内应有 4~5 个着色点,
并且接触面四周用 0.05mm 塞尺插不进(插入深度≤10mm),局部(少于两处)允许插进,但插进深度应≤30mm,
宽度应≤30mm。
注意:
(1)各任务记录表中“举手”一栏中标有“ ”图形的,要求选手在自检合格后须举手示意,由选手
把结果操作给裁判判定,由裁判签字确认。结果记录只有一次判定机会,一经判定不得修改记录。
(2)学生根据测量结果自主选择垫片毛坯,并在侧面打上赛位号。
(3)在垫片机械加工之前,应计算出垫片加工面到铣床工作台平面的高度尺寸,并报检,否则机械加工
部分按不合格 0 分计算。
(4)量具、仪表均校验合格;工具、工装视为标准件。
2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三、具体任务及要求
任务 1-3、活动垫片的形状和尺寸测取,确定拂配余量,加工垫片,拂配垫片记录
活动垫片的配制记录表
序号 内容 结果记录 需举手
点 1
点 2
1 模具各测量点高度
点 3
点 4
2 确定垫片厚度 垫片厚度
3 确定垫片拂配余量 垫片拂配余量
根据垫片加工时的装夹情况,计算垫片加工
面到铣床工作台平面的高度尺寸
4 垫片机械加工
加工后,垫片加工面到铣床工作台平面的高
度尺寸
活动垫片位 纵向
置 横向
活动垫片与 接触面 0.05mm 塞尺检查
5 垫片拂配
机座配合面 25mm×25mm 着色检查
活动垫片与 接触面 0.05mm 塞尺检查
基座固定垫
片配合面 25mm×25mm 着色检查
参赛队队长签字(比赛顺序号)
3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草稿页
4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
2021 年“船舶主机和轴系安装”赛项
“工艺参数测量与调整”模块试题
(时间:55 分钟)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比赛顺序号:
一、注意事项
1.任务完成总分为 14分,任务完成总时间为 55分钟。
2.参赛团队应在 55分钟内完成任务书规定内容。比赛时间到,比赛结束,选手应立即停止操作,根据裁
判要求离开比赛场地,不得延误。
3.比赛期间,选手连续工作,饮水由赛场统一提供。选手休息或如厕时间均计算在比赛时间内。
4.选手报检时间不计入比赛时间,选手需要在报检时,需按下计时器的暂停键暂停计时,待裁判检查完
毕后,由裁判按计时器的开始键恢复计时。报检期间,选手不得有任何与比赛相关的操作。
5.选手不得自带任何纸质资料、存储工具及通讯工具,如出现较严重的违规、违纪、舞弊等现象,经裁
判组裁定取消比赛成绩; 选手离开比赛场地时,不得将草稿纸等与比赛相关的物品带离比赛现场。
6.参赛选手凭证入场,在赛场内操作期间要始终佩带参赛凭证以备检查,统一穿着大赛提供的服装和安
全帽。
7.提交试卷时需由参赛队队长签比赛顺序号,不得写上姓名或与身份有关的信息,否则成绩无效。
8.参赛选手应严格遵守竞赛规则和竞赛纪律,服从裁判员的统一指挥安排,自觉维护赛场秩序,不得因
申诉或对处理意见不服而停止比赛,否则以弃权处理。
9.参赛选手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工艺准则,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警示,保证人身及设备安全;因操
作失误,致使设备损坏或不能正常使用,或发生人身安全事故不能进行比赛等特殊情况,裁判有权终止比赛。
10.记录附表中数据用黑色水笔填写,表中数据文字涂改后无效。
11.任务书中需由裁判确认的部分,在任务书中已明确标出,参赛选手须先举手示意,提醒裁判评判,裁
判评判后的数据不得再做任何修改。
12.结束比赛时,参赛选手应向现场裁判员举手示意,由现场裁判员记录比赛终止时间;比赛结束后,参
赛选手不能进行任何与竞赛相关的操作,应在裁判监督下完成成果提交后方可离场。
1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二、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请在 55分钟内完成如下工作任务)
根据赛场提供的船舶轴系结构和校中工艺参数要求(图 1),完成以下工作任务:
图 1 轴系校中工艺参数要求
调整中间轴Ⅰ和中间轴Ⅱ的位置,使中间轴Ⅰ与尾轴的联接法兰上的偏移和曲折值、中间轴Ⅰ与中间轴
Ⅱ的联接法兰上,水平方向的偏移和曲折值均为 0mm,偏差≤0.05mm,垂直方向的偏移和曲折值符合图 1 的要
求。记录表中,偏移、曲折的正负规定如下:
(1)偏移:垂直方向前法兰比后法兰偏低为正,水平方向前法兰比后法兰偏左为正。
(2)曲折:垂直方向下开口为正,水平方向左开口为正。
注意:
(1)尾轴是固定的,不能调整。
(2)各任务记录表中“举手”一栏中标有“ ”图形的,要求选手在自检合格后须举手示意,由选手
把结果操作给裁判判定,由裁判签字确认。结果记录只有一次判定机会,一经判定不得修改记录。
(3)调整完成后调节螺栓应处于顶紧状态。
(4)量具、仪表均校验合格;工具、工装视为标准件。
2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三、具体任务及要求
轴系工艺参数的测量与调整
轴系工艺参数测量记录表
序号 内容 测量记录 计算结果 需举手

垂直方向

偏移

水平方向
中间轴Ⅰ与尾轴 右
1
的联接法兰找中 上
垂直方向

曲折

水平方向


垂直方向

偏移

中间轴Ⅰ与中间 水平方向

2 轴Ⅱ的联接法兰
找中 上
垂直方向

曲折

水平方向

参赛队队长签字(比赛顺序号)
3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草稿页
4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
2021 年“船舶主机和轴系安装”赛项
“船舶主机安装垫片的配制”模块试题
(时间:120 分钟)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比赛顺序号:
一、注意事项
1.任务完成总分为 18分,任务完成总时间为 120 分钟。
2.参赛团队应在 120 分钟内完成任务书规定内容。比赛时间到,比赛结束,选手应立即停止操作,根据
裁判要求离开比赛场地,不得延误。
3.比赛期间,选手连续工作,饮水由赛场统一提供。选手休息或如厕,以及往返机加工场地的时间均计
算在比赛时间内。
4.选手报检时间不计入比赛时间,选手需要在报检时,需按下计时器的暂停键暂停计时,待裁判检查完
毕后,由裁判按计时器的开始键恢复计时。报检期间,选手不得有任何与比赛相关的操作。
5.选手不得自带任何纸质资料、存储工具及通讯工具,如出现较严重的违规、违纪、舞弊等现象,经裁
判组裁定取消比赛成绩; 选手离开比赛场地时,不得将草稿纸等与比赛相关的物品带离比赛现场。
6.参赛选手凭证入场,在赛场内操作期间要始终佩带参赛凭证以备检查,统一穿着大赛提供的服装和安
全帽。
7.提交试卷时需由参赛队队长签比赛顺序号,不得写上姓名或与身份有关的信息,否则成绩无效。
8.参赛选手应严格遵守竞赛规则和竞赛纪律,服从裁判员的统一指挥安排,自觉维护赛场秩序,不得因
申诉或对处理意见不服而停止比赛,否则以弃权处理。
9.参赛选手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工艺准则,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警示,保证人身及设备安全;因操
作失误,致使设备损坏或不能正常使用,或发生人身安全事故不能进行比赛等特殊情况,裁判有权终止比赛。
10.记录附表中数据用黑色水笔填写,表中数据文字涂改后无效。
11.任务书中需由裁判确认的部分,在任务书中已明确标出,参赛选手须先举手示意,提醒裁判评判,裁
判评判后的数据不得再做任何修改。
12.结束比赛时,参赛选手应向现场裁判员举手示意,由现场裁判员记录比赛终止时间;比赛结束后,参
赛选手不能进行任何与竞赛相关的操作,应在裁判监督下完成成果提交后方可离场。
1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二、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请在 120 分钟内完成如下工作任务)
根据赛场提供的设备、环境等条件,完成以下工作任务:
1.利用模具测取活动垫片的形状,测取活动垫片尺寸,并确定拂配余量;
2.使用铣床加工活动垫片;
3.拂配活动垫片。要求:
(1)活动垫片纵向位置应在标记线内,横向位置要求:外侧侧面与机座侧面平齐,正偏差≤5mm;
(2)活动垫片与机座和基座固定垫片两个配合面着色检查,每 25mm×25mm 范围内应有 4~5 个着色点,
并且接触面四周用 0.05mm 塞尺插不进(插入深度≤10mm),局部(少于两处)允许插进,但插进深度应≤30mm,
宽度应≤30mm。
注意:
(1)各任务记录表中“举手”一栏中标有“ ”图形的,要求选手在自检合格后须举手示意,由选手
把结果操作给裁判判定,由裁判签字确认。结果记录只有一次判定机会,一经判定不得修改记录。
(2)学生根据测量结果自主选择垫片毛坯,并在侧面打上赛位号。
(3)在垫片机械加工之前,应计算出垫片加工面到铣床工作台平面的高度尺寸,并报检,否则机械加工
部分按不合格 0 分计算。
(4)量具、仪表均校验合格;工具、工装视为标准件。
2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三、具体任务及要求
任务 1-3、活动垫片的形状和尺寸测取,确定拂配余量,加工垫片,拂配垫片记录
活动垫片的配制记录表
序号 内容 结果记录 需举手
点 1
点 2
1 模具各测量点高度
点 3
点 4
2 确定垫片厚度 垫片厚度
3 确定垫片拂配余量 垫片拂配余量
根据垫片加工时的装夹情况,计算垫片加工
面到铣床工作台平面的高度尺寸
4 垫片机械加工
加工后,垫片加工面到铣床工作台平面的高
度尺寸
活动垫片位 纵向
置 横向
活动垫片与 接触面 0.05mm 塞尺检查
5 垫片拂配
机座配合面 25mm×25mm 着色检查
活动垫片与 接触面 0.05mm 塞尺检查
基座固定垫
片配合面 25mm×25mm 着色检查
参赛队队长签字(比赛顺序号)
3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草稿页
4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
2021 年“船舶主机和轴系安装”赛项
“小型柴油机拆装与调试”模块试题
(时间:100 分钟)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比赛顺序号:
一、注意事项
1.任务完成总分为 18分,任务完成总时间为 100 分钟。
2.参赛团队应在 100 分钟内完成任务书规定内容。比赛时间到,比赛结束,选手应立即停止操作,根据
裁判要求离开比赛场地,不得延误。
3.比赛期间,选手连续工作,饮水由赛场统一提供。选手休息或如厕的时间均计算在比赛时间内。
4.选手报检时间不计入比赛时间,选手需要在报检时,需按下计时器的暂停键暂停计时,待裁判检查完
毕后,由裁判按计时器的开始键恢复计时。报检期间,选手不得有任何与比赛相关的操作。
5.选手不得自带任何纸质资料、存储工具及通讯工具,如出现较严重的违规、违纪、舞弊等现象,经裁
判组裁定取消比赛成绩; 选手离开比赛场地时,不得将草稿纸等与比赛相关的物品带离比赛现场。
6.参赛选手凭证入场,在赛场内操作期间要始终佩带参赛凭证以备检查,统一穿着大赛提供的服装和安
全帽。
7.提交试卷时需由参赛队队长签比赛顺序号,不得写上姓名或与身份有关的信息,否则成绩无效。
8.参赛选手应严格遵守竞赛规则和竞赛纪律,服从裁判员的统一指挥安排,自觉维护赛场秩序,不得因
申诉或对处理意见不服而停止比赛,否则以弃权处理。
9.参赛选手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工艺准则,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警示,保证人身及设备安全;因操
作失误,致使设备损坏或不能正常使用,或发生人身安全事故不能进行比赛等特殊情况,裁判有权终止比赛。
10.记录附表中数据用黑色水笔填写,表中数据文字涂改后无效。
11.任务书中需由裁判确认的部分,在任务书中已明确标出,参赛选手须先举手示意,提醒裁判评判,裁
判评判后的数据不得再做任何修改。
12.结束比赛时,参赛选手应向现场裁判员举手示意,由现场裁判员记录比赛终止时间;比赛结束后,参
赛选手不能进行任何与竞赛相关的操作,应在裁判监督下完成成果提交后方可离场。
1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二、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请在 100 分钟内完成如下工作任务)
根据赛场提供的设备、环境等条件,完成以下工作任务:
1.拆卸柴油机第 1、3 缸活塞连杆组件;
2.校验喷油器,要求
(1)喷油器压力:12+1.0Mpa;
(2)喷油器雾化状态正常。
3.装复柴油机,要求:
(1)气缸盖螺母(螺栓)拧紧力矩:160-180N·m;
(2)连杆螺栓拧紧力矩:100-120N·m。
4.调整柴油机气阀间隙和燃油正时,要求:
(1)进、排气阀的气阀间隙 0.35-0.45mm;
(2)燃油正时:15° ±2°。
5.发动柴油机,要求:
(1)每次发动柴油机的时间不超过 10 秒,如需连续起动,应停歇 2 分钟后再次起动;
(2)柴油机自行发火工作 10 秒以上算起动成功,按照现场裁判的要求进行 3次调速后即可停车。
注意:
(1)各任务记录表中“举手”一栏中标有“ ”图形的,要求选手在自检合格后须举手示意,由选手
把结果操作给裁判判定,由裁判签字确认。结果记录只有一次判定机会,一经判定不得修改记录。
(2)量具、仪表均校验合格;工具、工装视为标准件。
(3)柴油机装配时,所有零部件应安装完整,裁判若发现漏装零部件,有权要求重新安装,且选手必须
按要求执行,若不执行,裁判有权终止比赛。
(4)柴油机冷却水箱装水后,如出现漏水现象,禁止发动柴油机。
(5)发动柴油机前,应举手请示,经裁判员许可后方可发动柴油机。
2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三、操作记录
任务 1、拆卸柴油机记录
拆卸柴油机记录表
序号 内容 结果记录 需举手
1 柴油机盘车检查
第 1 缸
2 气缸盖螺栓拆卸力矩(N·m)
第 3 缸
第 1 缸
3 连杆螺栓拆卸力矩(N·m)
第 3 缸
任务 2、校验喷油器记录
校验喷油器记录表
序号 内容 结果记录 需举手
第 1 缸
1 喷油器压力
第 3 缸
第 1 缸
2 喷油器雾化情况
第 3 缸
任务 3、装复柴油机记录
装复柴油机记录表
序号 内容 结果记录 需举手
活塞连杆组安装时部件完整 第 1 缸
1 (连杆大端端盖、端盖轴瓦和
连杆螺栓除外) 第 3 缸
活塞环搭口错开,并避开活塞 第 1 缸
2
销孔方向 第 3 缸
端盖轴瓦与连杆大端端盖装 第 1 缸
3
配 第 3 缸
第 1 缸
4 连杆大端端盖安装方向
第 3 缸
第 1 缸
5 连杆螺栓拧紧力矩(N·m)
第 3 缸
第 1 缸
6 活塞连杆组安装后盘车检查
第 3 缸
7 气缸垫、润滑油道密封圈安装
3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8 气缸盖螺栓拧紧力矩(N·m)
任务 4、调整柴油机气阀间、燃油正时记录
气阀间隙、燃油正时调整记录表
序号 内容 结果记录 需举手
第 1 缸进气阀
第 1 缸排气阀
第 2 缸进气阀
第 3 缸排气阀
1 气阀间隙(mm)
第 3 缸进气阀
第 2 缸排气阀
第 4 缸进气阀
第 4 缸排气阀
2 燃油正时
任务 4、发动柴油机记录
发动柴油机记录表
序号 内容 结果记录 需举手
水箱装水
滑润油液位检查
1 发动柴油机前的准备
燃油系统准备
起动系统
2 发动柴油机
3 停车
参赛队队长签字(比赛顺序号)
4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
2021 年“船舶主机和轴系安装”赛项
“船舶轴系定位”模块试题
(时间:55 分钟)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比赛顺序号:
一、注意事项
1.任务完成总分为 18分,任务完成总时间为 55分钟。
2.参赛团队应在 55分钟内完成任务书规定内容。比赛时间到,比赛结束,选手应立即停止操作,根据裁
判要求离开比赛场地,不得延误。
3.比赛期间,选手连续工作,饮水由赛场统一提供。选手休息或如厕时间均计算在比赛时间内。
4.选手报检时间不计入比赛时间,选手需要在报检时,需按下计时器的暂停键暂停计时,待裁判检查完
毕后,由裁判按计时器的开始键恢复计时。报检期间,选手不得有任何与比赛相关的操作。
5.选手不得自带任何纸质资料、存储工具及通讯工具,如出现较严重的违规、违纪、舞弊等现象,经裁
判组裁定取消比赛成绩; 选手离开比赛场地时,不得将草稿纸等与比赛相关的物品带离比赛现场。
6.参赛选手凭证入场,在赛场内操作期间要始终佩带参赛凭证以备检查,统一穿着大赛提供的服装和安
全帽。
7.提交试卷时需由参赛队队长签比赛顺序号,不得写上姓名或与身份有关的信息,否则成绩无效。
8.参赛选手应严格遵守竞赛规则和竞赛纪律,服从裁判员的统一指挥,自觉维护赛场秩序,不得因申诉
或对处理意见不服而停止比赛,否则以弃权处理。
9.参赛选手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工艺准则,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警示,保证人身及设备安全;因操
作失误,致使设备损坏或不能正常使用,或发生人身安全事故不能进行比赛等特殊情况,裁判有权终止比赛。
10.记录附表中数据用黑色水笔填写,表中数据文字涂改后无效。
11.任务书中需由裁判确认的部分,在任务书中已明确标出,参赛选手须先举手示意,提醒裁判评判,裁
判评判后的数据不得再做任何修改。
12.结束比赛时,参赛选手应向现场裁判员举手示意,由现场裁判员记录比赛终止时间;比赛结束后,参
赛选手不能进行任何与竞赛相关的操作,应在裁判监督下完成成果提交后方可离场。
1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二、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请在 55分钟内完成如下工作任务)
(一)赛场提供的技术文件和标记
1.轴系布置图(图 1)
图 1 轴系布置图
2.赛场标记说明
(1)轴系理论中心线是水平线,根据场地条件,规定照光方向是从主机前端往后照;
(2)尾轴管前地面上两个铁块上的标记点为船体纵中剖面与机舱内底板交线上的两个点;
(3)尾部基准点支架位置的地面为基面。
(二)工作任务
根据赛场提供的技术文件和标记,完成以下工作任务:
1.根据轴系布置图和赛场给定的标记点,确定尾基点的位置,要求高度和左右偏差均≤1mm。
2.根据轴系布置图和赛场给定的标记点,用激光经纬仪建立轴系理论中心线,要求:
(1)激光经纬仪的基座应水平,两个相互垂直方向的水平度偏差≤1格;
(2)轴系理论中心线与赛场给定的标记点应重合,左右偏差≤1mm;
(3)轴系理论中心线与尾基准点应重合,高低方向的偏差≤1mm;
(4)激光经纬仪的物镜应该处于水平状态,液晶显示屏上显示的垂直参数应该为 90°00′00″,偏差≤
5″。
3.调整尾轴管位置,使尾轴管中心与轴系理论中心线同轴。要求:
2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1)两个光靶的中心与尾轴管相应部位的内孔中心同心,偏差≤0.05mm;
(2)两个光靶的中心与轴系理论中心线同心,偏差≤1mm。
4.检查主机基座的安装精度。要求:
(1)检查测量基座面板内侧(前、后两端)与轴系理论中心线投影线的左右距离,测量误差应≤3mm;
(2)检查测量基座上平面(前、后两端)与轴系理论中心线的距离,测量误差应≤3mm,计算活动垫片的
厚度。
注意:
(1)各任务记录表中“举手”一栏中标有“ ”图形的,要求选手在自检合格后须举手示意,由选手
把结果操作给裁判判定,由裁判签字确认。结果记录只有一次判定机会,一经判定不得修改记录。
(2)轴系理论中心线建立完毕,举手示意并经裁判判定后,除调节物镜焦距外,不得再随意调节激光经
纬仪,若调节激光经纬仪后,需要回到之前已报检过的某种状态,则回到该状态相关的操作按不合格 0 分计
算。
(3)尾轴管调整完成后,调节螺栓应处于顶紧状态。
(4)量具、仪表均校验合格;工具、工装视为标准件。
3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三、具体任务及要求
任务 1、确定尾基准点的位置
尾基准点位置确定记录表
序号 内容 结果记录 需举手
左右偏差
1 确定尾基点位置
高度偏差
任务 2、建立轴系理论中心线
轴系理论中心线建立记录表
序号 内容 结果记录 需举手
激光经纬仪基座 方向 1
水平度偏差 方向 2
点 1
与赛场给定的标
1 轴系理论中心线位置 记点重合偏差 点 2
与尾基准点重合高度偏差
激光经纬仪物镜
垂直 90°00′00″偏差
任务 3、尾轴管调整定位
尾轴管定位记录表
序号 内容 结果记录 需举手
安装位置
光靶 1 上下偏差
左右偏差
1 光靶安装
安装位置
光靶 2 上下偏差
左右偏差
上下偏差
光靶 1
光靶与理论中 左右偏差
2
心线位置 上下偏差
光靶 2
左右偏差
4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
任务 4、检查主机基座的安装精度
主机基座安装精度检查记录表
序号 内容 结果记录 需举手
基座面板内侧 左
前端
面与轴系理论 右
1
中心线投影线 左
后端 的左右距离 右
上平面与轴系理 活动垫

论中心线的距离 片厚度
前端
基座上平面与 上平面与轴系理 活动垫

轴系理论中心 论中心线的距离 片厚度
2
线的距离和活 上平面与轴系理 活动垫

动垫片厚度 论中心线的距离 片厚度
后端
上平面与轴系理 活动垫

论中心线的距离 片厚度
参赛队队长签字(比赛顺序号)
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