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Z-2021017】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模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工艺赛项正式赛卷(PDF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GZ-2021017】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模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工艺赛项正式赛卷(PDF版)

资源简介

202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
《模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工艺》赛项
赛 题
(总时间: 10小时)
任 务 书
二〇二一 年 六 月
1
注意事项
1.参赛选手在比赛过程中应该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和安全守则,如有
违反,则按照相关规定在考试的总成绩中扣除相应分值。
2.参赛选手的比赛任务书可用参赛证号、组别、场次、工位号标识,
不得写有姓名或与身份有关的信息,否则视为作弊,成绩无效。
3.比赛任务书当场启封、当场有效。比赛任务书按一队一份分发,竞
赛结束后当场收回,不允许参赛选手带离赛场,也不允许参赛选手摘录有
关内容,否则按违纪处理。
4.各参赛队注意合理分工,选手应相互配合,在规定的比赛时间内完
成全部任务,比赛结束时,各选手必须停止比赛任务相关操作。
5.请在比赛过程中注意实时保存文件,由于参赛选手操作不当而造成
计算机“死机”、“重新启动”、“关闭”等一切问题,责任自负。
6.在提交的电子文档上不得出现与选手有关的任何信息或特别记号,
否则将视为作弊。
7.若出现恶意破坏赛场比赛用具或影响他人比赛的情况,取消全队竞
赛资格。
8.请参赛选手仔细阅读任务书内容和要求,竞赛过程中如有异议,可
向现场裁判人员反映,不得扰乱赛场秩序。
9.遵守赛场纪律,尊重考评人员,服从安排。
10.赛场发放两个 U盘。所有比赛文件保存两个 U盘的根目录中一份,
计算机 E盘根目录中一份,第一阶段比赛完毕提交一个 U盘,装入信封封
好。另一个 U盘放在工具箱中,选手在第二阶段时使用其中的设计文件进
行加工及装配。
11.加工后的零件按照要求装配后装入工具箱封好,选手和裁判共同
签字确认。
2
目 录
任务总体概述 ........................................................ 1
一、项目总体要求 ................................................ 1
二、竞赛组织与流程 .............................................. 1
三、特别说明 .................................................... 1
第一阶段(模块一:塑料制件数字化设计) ............................... 2
任务 1:塑料制件三维模型设计(4分) .............................. 2
任务 2:塑料制件二维工程图设计(4分) ............................ 4
第一阶段(模块二 :CAE成型分析与模具 CAD设计) ...................... 5
任务 3:CAE成型工艺分析(7分) .................................. 5
任务 4:注塑模具三维模型设计(10分) ............................. 6
任务 5:注塑模具二维工程图设计(10分) ........................... 7
任务 6:编写设计方案说明书(5分) ............................... 8
第二阶段(模块三:模具零件数控加工) ................................. 9
任务 7: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10分)............................... 9
任务 8:数控加工操作(10分) ................................... 11
第三阶段(模块四:模具装配与注塑成型) .............................. 12
任务 9:模具装配(10分) ....................................... 12
任务 10:试模与调整(15分) .................................... 13
附件 ............................................................... 14
附图 1:提供的不完整产品模型 .................................... 14
附图 2:侧滑块毛坯图 ............................................ 15
附图 3:斜顶毛坯图 .............................................. 16
附图 4:模架装配结构图 .......................................... 17
3
任务总体概述
一、项目总体要求
1.根据给定竞赛任务、赛题提供五金产品的部分零件的 2D/3D图,完
成包括创新设计与给定零件配合的塑料件、注塑模具分析设计、模具主要
零件 CAM编程制造、模具装配等内容,并由选手完成试模,注塑制件。
2.整个比赛过程,考核文明生产、职业素养、规范操作、绿色环保、
循环利用等职业素养和信息化应用水平。
二、竞赛组织与流程
本项目竞赛分三个阶段完成,每个参赛队 10 小时,每个参赛队由 2
名选手组成,自行合理分工协作完成全部比赛任务。其中:
1.第一阶段完成“模块一:塑料制件数字化设计”和“模块二:CAE成
型工艺分析与模具 CAD设计”二个模块、六个竞赛任务,竞赛时间为 4小
时。全部参赛队同时进行比赛。
2.第二阶段完成“模块三:模具零件数控加工”一个模块,二个竞赛
任务,竞赛时间为 3 小时。全部参赛队分两批进行比赛,场次抽签决定。
3.第三阶段完成“模块四:模具装配与注塑成型”一个模块,二个竞
赛任务,竞赛时间为 3小时。全部参赛队分两批进行比赛,场次抽签决定。
三、特别说明
赛卷在竞赛平台自动下发,同题竞赛。竞赛结束后,不允许参赛选手
拷贝夹带离开赛场,不允许参赛选手摘录有关内容。
1
第一阶段(模块一:塑料制件数字化设计)
(竞赛时长:1小时)
任务 1:塑料制件三维模型设计(4 分)
一、任务描述
依据赛场提供的小家电产品不完整 3D模型(产品部分结构见附图 1),
需要设计一个塑料后盖,与提供的模型配合,组成一个完整的产品。
1.创新设计具体要求(后盖设计)
(1)设计的后盖与提供的前盖接触面装配轮廓一致,接触面配合完
好;
(2)产品整体高度不低于 30mm;
(3)能够合理固定产品内部指定电气元件;
(4)后盖、前盖之间需要固定,设计定位与固定结构;
(5)后盖需要 20mm×15mm贴商标;
(6)塑件尺寸公差等级为 MT3;
(7)塑件符合塑料制件的结构工艺性;
(8)外形美观、宜人,符合绿色生产要求。
2.信息化管理平台获取比赛任务书,并合理分配竞赛任务,生成计划
任务表;并输出。
3.根据任务要求完成指定产品三维模型与装配设计。
4.编写产品创新设计说明书。
二、任务成果与提交
1.完整的产品三维设计装配模型(包含:自行创新设计塑料制件与提
供的结构模型),装配模型文件命名:CPZP.prt或 CPZP.stp;
2
2.生成计划任务表.pdf
3.产品创新设计说明书.pdf
4.文件电子稿存在在 U盘目录\STAGE01\中。
3
任务 2:塑料制件二维工程图设计(4 分)
一、任务描述
根据“任务一:塑料制件三维模型设计”要求完成的自行创新设计塑
料制件,按照 GB 工程制图标准,正确、清楚表达产品结构、技术要求等
塑料制品技术规范。
二、任务成果与提交
1.自行创新设计的塑料制件二维工程图;
2. 工程图文件命名:CX.dwg;
3.文件电子稿存在 U盘目录\STAGE01\中。
4
第一阶段(模块二 :CAE 成型分析与模具 CAD 设计)
(竞赛时长:3小时)
任务 3:CAE 成型工艺分析(7 分)
一、任务描述
以给定的塑料制件(前盖)为生产目标对象,运用 CAE分析软件,在
合理优化塑料制件结构、划分网格、构建流道、设置填充参数的基础上,
分析塑料制件填充、保压、冷却的质量,寻求最佳注塑成型方案,得出改
进意见与结论,形成 CAE工艺分析报告。
塑件(前盖)技术要求:
1.材料:PS;
2.材料收缩率:0.5%;
3.技术要求:表面光洁无毛刺、无缩痕 ;符合整个产品的功能要求。
4.原始数据:参阅产品给定部分的 2D/3D图及模具装配图、模具零件
图。
二、任务成果与提交
1.CAE分析结果文件,默认格式;
2.分析报告文件:分析报告.pdf;
3.分析对比报告文件:分析对比报告.ppt
4.文件电子稿存在 U盘目录\STAGE01\中。
5
任务 4:注塑模具三维模型设计(10 分)
一、任务描述
根据指定的塑料制件(前盖),遵循确保量产能力、最大化产品使用
寿命、低成本设计的原则,合理、完整地完成注塑模具三维模型设计。
(一) 模具设计要求
1.模腔数:试样模具一模一腔,企业生产模具按照年产量 10 万件设
计型腔数量,合理布置;
2.塑件材料 PS,收缩率:0.5%;
3.模具能够实现制件全自动脱模方式要求;
4.以满足塑件要求、保证质量和制件生产效率为前提条件,兼顾模具
的制造工艺性及制造成本,充分考虑模具的使用寿命;
5、保证模具使用时的操作安全,确保模具修理、维护方便;
(二) 模具加工用毛坯材料均为 45钢,尺寸及规格为:
1.型腔镶块 100×100×35mm(已六面磨削加工);
2.型芯镶块 100×100×42mm(斜顶孔已加工);
3.滑块为毛坯精料,关于位置尺寸详见滑块毛坯图(见附图 2);
4.斜顶毛坯尺寸:10×10×120mm,有关装配尺寸见附图 3;
二、任务成果与提交
1.注塑模具装配三维模型文件,文件命名:ZP.prt;
2.BOM表,文件命名:BOM.pdf
3.文件电子稿存在 U盘目录\STAGE01\中。
6
任务 5:注塑模具二维工程图设计(10 分)
一、任务描述
在“任务 4:注塑模具三维模型设计”的基础上,根据模具精度与结
构要求,绘制模具装配工程图及型芯、型腔零件工程图。工程图绘制按照
现行 GB 工程制图标准,正确、清楚表达模具装配与零件结构、技术要求
等技术规范。
二、任务成果与提交
1.模具装配工程图,文件命名:ZP.dwg;
2.型芯零件工程图,文件命名:XX.dwg;
3.型腔零件工程图,文件命名:XQ.dwg;
4.文件电子稿存在 U盘目录\STAGE01\中。
7
任务 6:编写设计方案说明书(5 分)
一、任务描述
综合“任务一 任务五”要求与结果,撰写“模具设计说明书”,体
现模具设计思路、合理性、创新性。参考目录如下:
1.产品材料、体积和质量;
2.产品的收缩率;
3.模具分型面选择;
4.模具模架的选择;
5.模具的浇注系统特点;
6.模具的顶出系统设计;
7.模具的冷却系统设计;
8.注塑机的选择;
9.模具设计的创新自我评价;
10.CAE在设计过程中的应用。
二、任务成果与提交
1.模具设计说明书.doc ;
2.文件电子稿存在 U盘目录\STAGE01\中。
8
第二阶段(模块三:模具零件数控加工)
(竞赛时长:3小时)
任务 7: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10 分)
一、任务描述
根据“任务 4:注塑模具三维模型设计”设计的型芯、型腔、斜顶杆、
侧滑块等零件模型,编制模具零件加工工艺过程卡;运用 CAM 软件功能,
编制数控加工程序、数控铣削参数工艺表。
运用 ERP信息化应用平台,输入“加工工艺过程卡”“数控铣削参数
工艺表”相关内容,并输出。实现生产过程信息化管理。
加工工艺设计说明:以提供的材料作为第一道工序,设计完整的工艺
流程,并填写零件“加工工艺过程卡”和“数控铣削参数工艺表”,赛位上
配备的设备和工具不足以完成最后一道工序加工的,应编写后续加工工艺
流程。
二、任务成果与提交
1.型芯、型腔、斜顶、侧滑块等零件加工工艺过程卡;文件命名:
(1)加工工艺过程卡-型芯.pdf;
(2)加工工艺过程卡-型腔.pdf;
(3)加工工艺过程卡-斜顶.pdf;
(4)加工工艺过程卡-侧滑块 1.pdf;
(5)加工工艺过程卡-侧滑块 2.pdf;
2.型芯、型腔、斜顶、侧滑块等零件数控铣削参数工艺表;文件命名:
(1)数控铣削参数工艺表-型芯.pdf;
(2)数控铣削参数工艺表-型腔.pdf;
9
(3)数控铣削参数工艺表-斜顶.pdf;
(4)数控铣削参数工艺表-侧滑块 1.pdf;
(5)数控铣削参数工艺表-侧滑块 2.pdf;
3.相应的数控程序 G代码,缺省格式;
4.包含数控加工编程信息的型芯、型腔、斜顶、侧滑块等模型文件:
对应文件命名:XX.prt;XQ.prt;XD.prt;CHK1.prt;CHK2.prt;
5.文件电子稿存在 U盘目录\STAGE02\中。
10
任务 8:数控加工操作(10 分)
一、任务描述
根据编制的数控程序,按照“加工工艺过程卡”“数控铣削参数工艺
表”流程与参数,结合模具零件精度要求,完成型芯、型腔、斜顶、侧滑
块等各个模具零件结构加工,精度达到设计要求。
二、任务成果与提交
1.型芯零件加工检测报告
2.型腔零件加工检测报告
3.斜顶零件加工检测报告
4.侧滑块 1零件加工检测报告
5.侧滑块 2零件加工检测报告
6.型芯、型腔、斜顶、侧滑块等加工后的模具零件与其它标准件实物。
11
第三阶段(模块四:模具装配与注塑成型)
(竞赛时长:3小时)
任务 9:模具装配(10 分)
(竞赛时长:2小时)
一、任务描述
根据“任务 4:注塑模具三维模型设计”设计的型芯、型腔、斜顶、
侧滑块等零件模型,运用钻床、顶针切割机、钳工打磨机等设备、工具,
完成商业标准化零件修配、补充钳工加工,实现完整模具装配,达到注塑
试模要求。
二、任务成果与提交
1.装配模具实物(包括全部零部件)。
12
任务 10:试模与调整(15 分)
(竞赛时长:1小时)
一、任务描述
使用装配后模具,设置注塑参数,完成产品注塑,选择其中最优的 2
件,作为评分依据。
试模过程中,根据成型质量,在时间允许范围内,排除模具故障,可
多次试模,并自行控制产品注塑质量。
二、任务成果与提交
注塑制件实物:2件。
13
附件
附图 1:提供的不完整产品模型
14
附图 2:侧滑块毛坯图
15
附图 3:斜顶毛坯图
16
附图 4:模架装配结构图
17202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
《模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工艺》赛项
评 分 标 准
目录
汇总表 1:评分成绩汇总表(共 100分) .............................................................. 1
评分表 2:模块一 塑料制件数字化设计(任务 1、任务 2)(共 8 分) .......... 2
评分表 3:任务 3 CAE 成型工艺分析(共 7 分) .................................................. 3
评分表 4:任务 4 注塑模具三维模型设计(共 10 分) ....................................... 4
评分表 5:任务 5 注塑模具二维工程图设计(共 10 分) ................................... 5
评分表 6:任务 6 编写设计方案说明书(共 5 分) ............................................. 7
评分表 7:任务 7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共 10 分) ........................................... 8
评分表 8:任务 8 数控加工操作(共 10 分) ..................................................... 10
评分表 9:任务 9 模具装配(共 10 分) ............................................................. 12
评分表 10:任务 10 试模与调整(共 15 分) ..................................................... 13
评分表 11:ERP 信息化应用(共 5 分)................................................................ 14
评分表 12:职业素养(共 10 分) ......................................................................... 15
记录表 13:试模现场“塑件注射工艺卡”记录表 .............................................. 17
附件图 ........................................................................................................................ 18
1
汇总表 1:评分成绩汇总表(共 100 分)
评分号 总分
考核模块 比例 主要考核任务 配分 得分 备注
第一阶段
任务 1:塑料制件三维模型设计 4
模块一:塑料
8%
制件数字化设
任务 2:塑料制件二维工程图设计 4

7% 任务 3:CAE成型工艺分析 7
第一阶段
模块二: CAE 10% 任务 4:注塑模具三维模型设计
10
成型工艺分析
与模具 CAD 设 10% 任务 5:注塑模具二维工程图设计 10

5% 任务 6:编写设计方案说明书 5
第二阶段 10% 任务 7: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 10
模块三:模具
零件数控加工 10% 任务 8:数控加工操作 10
第三阶段
任务 9:模具装配 10
模块四:模具
25%
装配与注塑成
任务 10:试模与调整 15

ERP信息化应用 5
过程评分 15%
现场评分标准(汇总) 10
总分 100% 100
统计汇总裁判(签字): 裁判长(签字):
日期: 日期:
1
评分表 2:模块一 塑料制件数字化设计(任务 1、任务 2)(共 8 分)
模块一:塑料制件数字化设计(第一阶段)
评分号 总分
序 考核 考核内容及 配 备
评分标准 得分
号 项目 要求 分 注
产品设计与题意不符(无法装配)全扣;产品整体高
度不低于30mm,
1
每处设计不合理(如间隙不当、无间隙等)扣 0.5

任务一,完成 止口结构不合理每处扣 0.5分;
塑料制件数 结构和功能不合理每处扣 0.5分; 1
1 字化设计,满 安装和使用功能设计不当,每处扣 0.5 分
足功能要求,
只允许按钮高出(或齐平)塑料件,不符扣0.5分;
塑料 结构合理。
塑件外表面不低于塑料件已知件顶面,不符扣0.5 分; 1
制件
塑件装配后产品整体高度不低于30mm,不符扣0.5分。
数字
化设 有产品创新设计描述内容,但与试题不符的扣0.5分,
1
计 没有描述内容扣1分。
二维工程图表达完整,符合设计规范
2
每缺或错误一处扣 0.4分
任务二, 塑 视图,尺寸标注,技术要求,标题栏等内容,符
2 料制件二维 合国家制图标准。
工程图设计 每缺或错误一处扣 0.1分 2
(结构表达不清楚,每处扣 0.5 分,缺少尺寸每
处扣 0.2分)
合计 8
评分裁判(签字): 日期:
2
评分表 3:任务 3 CAE 成型工艺分析(共 7 分)
模块二:CAE 成型工艺分析与模具 CAD 设计(第一阶段)
评分号 总分
序 考核项
考核内容及要求 评分标准 配分 得分 备注
号 目
文件转换能力、网格质量 1
浇注系统是否合理,充模保压分析
1
等,(没有评价,每处扣 0.5 分)
CAE成
任务 3 :CAE成型工
1 型工艺
艺分析与优化 冷却、翘曲分析(分析对比报告中无方
分析 2
案对比,)每处扣0.5分
CAE 分析报告与对比报告方案是否
合理(浇口位置是否合理、翘曲等) 3
每处扣0.5分
合计 7
评分裁判(签字): 日期:
3
评分表 4:任务 4 注塑模具三维模型设计(共 10 分)
模块二:CAE 成型工艺分析与模具 CAD 设计(第一阶段)
评分号 总分
序 考核 备
考核内容及要求 评分标准 配分 得分
号 项目 注
收缩率设置 收缩率未设或设错全扣 1
流道结构尺寸合理,不合理处扣0.2分 1
浇注系统设计 浇口位置、形状、大小每处错误扣 0.1
分;冷料穴位置、形状、大小合理; 1
拉料杆结构;不合理每处扣 0.1 分
推杆形状、位置、长度、数量合理;
形状、位置、长度不当每处扣0.1分; 1
推出系统 复位机构合理,设置不当每处扣0.1分
任务 利用推出机构脱卡口 1
4:注
塑模 位置、数量合理,抽芯斜度、抽芯距离、抽芯机构设计 1
1 具三 锁紧、定位,每错一处扣0.2分,扣完为止
维模
冷却回路设置合理,不干涉,不漏水,
型设 冷却系统设计 1
每处错误扣 0.2分

定模固定板、动模固定板结构合理,每
处错误扣 0.2分, 1
扣完为止
模具结构总体设计
撬位、基准、出入水口标示、吊环、垃
圾钉、支撑柱、复位弹簧、限位柱、锁 1
模等,每处错误扣 0.2分,扣完为止
兼顾模具的制造工艺性及制造成本,
创新设计 充分考虑模具的使用寿命等的创新设 1
计要点说明,每处加 0.3分。
合计 10
评分裁判(签字): 日期:
4
评分表 5:任务 5 注塑模具二维工程图设计(共 10 分)
模块二:CAE 成型工艺分析与模具 CAD 设计(第一阶段)
评分号 总分
一、装配图

考核项目 考核内容及要求 评分标准 配分 得分 备注

装配关系、工作原理、连接
方式及主要零件的主要结 每处错误扣 0.1
1 视图 2
构表达清晰,视图布局合 分,扣完为止
理,符合国家标准。
尺寸标注和技 必要尺寸标注完整,技术要 每缺一个尺寸扣
2 1
术要求 求合理 0.1分
标题栏符合国家标注,填写 模具名称、比例每
3 标题栏 0.5
完整 缺一个扣 0.1 分
每缺一个扣 0.1
4 明细表 名称、数量正确 0.5
分,扣完为止
合计 4
二、型腔工程图

考核项目 考核内容及要求 评分标准 配分 得分 备注

完整、正确、清晰的表达零 每错误一处扣 0.1
1 视图 0.7 件结构形状,视图布局合理 分
尺寸标注完整清晰合理,符 每缺或错误一处扣
2 尺寸标注 1 合国家标准 0.1分
尺寸公差、几何公差、表面
每缺或错误一处扣
3 技术要求 粗糙度标注齐全合理,文字 0.8 0.1分
表述的技术要求正确清楚
零件名称、比例、
标题栏符合国家标准,填写
4 标题栏 材料等每缺或错一 0.5 完整
处扣 0.1分
合计 3
5
三、型芯工程图

考核项目 考核内容及要求 评分标准 配分 得分 备注

完整、正确、清晰的表达零 每错误一处扣 0.1
1 视图 0.7 件结构形状,视图布局合理 分
尺寸标注完整清晰合理,符 每缺或错误一处扣
2 尺寸标注 1 合国家标准 0.1分
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
每缺或错误一处扣
3 技术要求 粗糙度标注齐全合理,文字 0.8 0.1分
表述的技术要求正确清楚
零件名称、比例、
标题栏符合国家标准,填写
4 标题栏 材料等每缺或错一 0.5 完整
处扣 0.1分
合计 3
评分裁判(签字): 日期:
6
评分表 6:任务 6 编写设计方案说明书(共 5 分)
模块二:CAE 成型工艺分析与模具 CAD 设计(第一阶段)
评分号 总分
分类 项 目 评分标准 配分 得分
1.产品的设计思路、材料和体
积、质量
2.产品的收缩率
3.模具分型面选择
4.模具模架的选择 每项说明
任务 6: 不符合要
模具设计 5.模具的浇注系统特点 求 扣 0.5 5
说明书 分扣完为
6.模具的顶出系统设计 止
7.模具的冷却系统设计
8.注塑机的选择
9.模具设计的创新自我评价
10、CAE在设计过程中的应用
合计 5
评分裁判(签字): 日期:
7
评分表 7:任务 7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共 10 分)
模块三:CAE 成型工艺分析与模具 CAD 设计(第二阶段)
评分号 总分
序号 考核项目 考核内容及要求 评分标准 配分 得分
以提供的材料作
每缺少加工特征扣 0.2分,
1 工序完整性 为第一道工序开 1
每处扣 1分
始,加工内容完整
刀具选择,切削用
型腔 2 刀具参数 选择不当,每项扣 0.1分 1
量选择
零件
加工参数和 加工参数选择与
3 选择不当,每项扣 0.1分 1
加工方式 加工方式不全
小计 3
序号 考核项目 考核内容及要求 评分标准 配分 得分
以提供的材料作
为第一道工序开 每缺少加工特征扣 0.2分,
1 工序完整性 1
始,加工内容完 每处扣 1分
整,加工内容完整
型芯 刀具选择,切削用
2 刀具参数 选择不当,每项扣 0.1分 1
零件 量选择
加工参数和 加工参数选择与
3 选择不当,每项扣 0.1分 1
加工方式 加工方式不全
小计 3
8

考核项目 考核内容及要求 评分标准 配分 得分

以提供的材料作为
第一道工序开始,加 每缺少加工特征扣 0.2分,
1 工序完整性 1
工内容完整,加工内 每处扣 1分
容完整
滑块
零件 刀具选择,切削用量2 刀具参数 选择不当,每项扣 0.1分 0.5
选择
加工参数和 加工参数选择与加
3 选择不当,每项扣 0.1分 0.5
加工方式 工方式不全
小计 2

考核项目 考核内容及要求 评分标准 配分 得分

以提供的材料作为
第一道工序开始,加 每缺少加工特征扣 0.2分,
1 工序完整性 1
工内容完整,加工内 每处扣 1分
容完整
斜顶 刀具选择,切削用量
2 刀具参数 选择不当,每项扣 0.1分 0.5
零件 选择
加工参数和 加工参数选择与加
3 选择不当,每项扣 0.1分 0.5
加工方式 工方式不全
小计 2
注:工艺过程出现加工顺序颠倒、严重错误时,本零件工艺文件不得分,原始
设置文件没有保存不得分。
评分裁判(签字): 日期:
9
评分表 8:任务 8 数控加工操作(共 10 分)
模块三:CAE 成型工艺分析与模具 CAD 设计(第二阶段)
评分号 总分
检测项目
1 序号 配分 得分
项 目 设计尺寸
完整性、交接面平顺,R 角、轮
形状尺寸、外
1 轮廓尺寸 廓尺寸(长、宽、高)正确,要 2.5
求在±0.05。每超 0.05扣 0.2

腔 安装孔(鉆、攻)0.25
2 孔位尺寸 0.5
零 冷却水道 0.25
与滑块宽、高的配合尺寸,配合
件 3 配合尺寸 不当扣 0.2 0.25
4 成型面粗糙度 成型面粗糙度,低一档扣 0.1 0.25
小计 3.5
检测项目
2 序号 配分 得分
项 目 设计尺寸
完整性、交接面平顺,R 角、轮
形状尺寸、外
1 轮廓尺寸 廓尺寸(长、宽、高)正确,要 2.5
型 求在±0.05。每超 0.05扣 0.2
芯 安装孔、顶针孔(鉆、攻)0.25
2 孔位尺寸 0.5
零 冷却水道 0.25
与斜顶、成型杆配合尺寸,配合
件 3 配合尺寸 不当扣 0.2 0.25
4 成型面粗糙度 成型面粗糙度,低一档扣 0.1 0.25
小计 3.5
注:零件加工过程中出现过切每处扣 0.5 分。
10
检测项目
3 序号 配分 得分
项 目 设计尺寸
完整性,不完整扣 0.2
1 形状尺寸 交接面平顺,1处不光顺扣 0.1 0.5
R角,1处不符扣 0.1
滑块
2 外轮廓尺寸 轮廓尺寸正确,1处不符扣 0.1 0.5
零件
(2 3
孔位尺寸 斜导柱孔,1项不符扣 0.1 0.5
件) 4 配合尺寸 配合尺寸,配合不当扣 0.2 0.25
5 成型面粗糙度 成型面粗糙度,低一档扣 0.1 0.25
小计 2
检测项目
4 序号 配分 得分
项 目 设计尺寸
完整性,不完整扣 0.2
1 形状尺寸 交接面平顺,1处不光顺扣 0.1 0.25
斜顶
R角,1处不符扣 0.1

2 外轮廓尺寸 轮廓尺寸正确,1处不符扣 0.1 0.25

3 配合尺寸 配合尺寸,配合不当扣 0.2 0.25
4 成型面粗糙度 成型面粗糙度,低一档扣 0.1 0.25
小计 1
评分裁判(签字): 日期:
11
评分表 9:任务 9 模具装配(共 10 分)
模块四:模具装配与注塑成型(第三阶段)
评分号 总分
模具装配与试模评分
评分要素 配分 分值 评 分 标 准 检测结果 实际得分
2 模具各部件安装完整
模具能否开、合;分型面是否接
2
触,不接触扣 1分
2 顶杆能否顶出;1分
斜顶能否顶动;配合间隙不当扣 1
任务 9:模具装配 1

(闭合、开启、顶出动 10
作是否可行) 滑块能否抽芯,正常工作。配合
2 间隙不当扣 1分;导滑块没有锁
紧每一处扣 1分
冷却是否漏水,每处漏水扣 0.5分
1 (根据现场“塑件注射工艺卡”
记录表评分)
合计
评分裁判(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12
评分表 10:任务 10 试模与调整(共 15 分)
模块四:模具装配与注塑成型(第三阶段)
评分号 总分
实际
评分要素 配分 分值 评 分 标 准 检测结果
得分
模具安装、调模过程都由选手完成,此
1 项目不自行操作(根据现场“塑件注射
工艺卡”记录表评分)扣 1 分;
试模后,塑件质量分析,每处分析不当
模具装配制件注塑成
2 扣 1分,(根据现场“塑件注射工艺卡”
型外观质量、表面质 8
记录表评分)扣完为止
量、产生缺陷分析
2 塑料件外观形状和表面粗糙度各 1分
飞边、凹陷、缩痕、银丝、欠注、熔接
3 痕等。有 1处缺陷扣 1分,表面不光泽
扣 1分,扣完为止
按要求检测 10个重要尺寸,塑件尺寸公
差等级为 MT3,(每处超差扣 0.7分,扣
塑件尺寸精度 MT3 7 7
完为止)
(注:检测 10个重要尺寸见附件图)
合计
评分裁判(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13
评分表 11:ERP 信息化应用(共 5 分)
模块四:模具装配与注塑成型(第三阶段)
评分号 总分
考核内容及要
序 考核项目 评分标准 配分 得分


任务分配
任务制定能力 应该具有应用ERP信息管理的能力,没有
1 计划与输 1
与输出能力 任务制定扣除0.5分,无输出扣0.5分

模具 BOM 模具 BOM 表与 无输出扣 1分,输出但不完整扣 0.5-1
2 1
表与输出 输出能力 分
零件工艺
零件工艺编制 无输出扣 2分,输出但不完整扣 0.5-1
3 编制与工 2
能力 分
艺卡
检测报告 检测文件的制 无输出扣1分,输出但不完整扣 0.5-1
4 1
信息输出 定能力 分
合计 5
评分裁判(签字): 日期:
14
评分表 12:职业素养(共 10 分)
现场记录表 1(第二阶段)(共 5 分)
第 场 赛位号 总分
序 考核项
考核内容及要求 评分标准 配分 得分 备注
号 目
1) 操作钻床等旋转机床不
严格按规范操作
设备操 允许戴手套
1 机床如有违反, 1
作规范 2) 装卸钻头使用专用工具
每一项扣 0.5 分
3) 出现报警时禁止加工
比赛结束不停止
2 超时 在规定时间停止操作 操作,超过 1 分 1
钟扣 0.5分,
大于 3的刀具,
刀具及
1) 不允许断刀 一次断刀扣 0.5
3 材料损 1
2) 不允许撞刀 分或

一次撞刀扣 1 分
1) 工具、量具与刀具分类
摆放
2) 清理铁屑等使用毛刷
文明生 如有违反一项,
4 (不用嘴吹、手摸) 1
产情况 扣 0.5分
3) 工作完后清理现场(清
洁与工具整理)
4) 钻孔时佩戴防护眼镜
1) 不允许戴手套对刀
出现以上情况 1
安全生 2) 禁止主轴不停装夹工件
5 次扣 0.5分,出 1
产情况 3) 禁止用手接触机械运动
现工伤扣 1分
部件
合计 5
裁判员(签字): 日期:
15
现场记录表 2(第三阶段)(共 5 分)
第 场 赛位号 总分
序 考核项
考核内容及要求 评分标准 配分 得分 备注
号 目
1)操作钻床等旋转机床
严格按规范操作机
设备操 不允许戴手套
1 床如有违反,每一项 1
作规范 2)装卸钻头使用专用工
扣 0.5分

比赛结束不停止操
2 超时 在规定时间停止操作 作,超过 2分钟扣 1 1
分,
1)工具、量具与刀具分
类摆放
2)清理铁屑等使用毛刷
文明生 如有违反一项,扣
3 (不用嘴吹、手摸) 2
产情况 0.5分
3)工作完后清理现场
(清洁与工具整理)
4)钻孔时佩戴防护眼镜
1)不允许戴手套对刀 出现以上情况 1 次
安全生
4 2)禁止用手接触机械运 扣 0.5分,出现工伤 1
产情况
动部件 扣 1分
合计 5
注:以上各评分项配分扣完为止。
裁判员(签字): 日期:
16
记录表 13:试模现场“塑件注射工艺卡”记录表
模块四:模具装配与注塑成型(第三阶段)
第 场 赛位号(装配)

考核项目 考核内容及要求 现场记录 备注

1 模具试水
模具安装
2
作业
选手可以
3 请求工作
人员帮助
开模行程:
合模参数
4 顶出行程:
设置
顶出次数:
注射压力:
注射速度:
注射参数 注射时间:
5
设置 冷却时间:
预塑量调节:
注射温度(三段温度设置):
试模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时,针对出现
的问题必须进行分析:
塑件质量
6 1)
分析
2)
3)
注:此表由选手填写,只有在裁判确认可以上机试模,才发此表!
裁判员(签字): 日期:
17
附件图
18
19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